收藏 分享(赏)

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 6-9单元.doc

上传人:教育咨询 文档编号:2852511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 6-9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 6-9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 6-9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 6-9单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 6-9单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湖北省黄石二十一中柯贤力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三节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过程分析、设计说明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函数、方程和不等式都是人们刻画现实世界的重要数学模型。用函数的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学生不仅能加深对方程(组)、不等式的理解,提高认识问题的水平,而且能从函数的角度将三者统一起来,感受数学的统一美,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验到的数形结合以及数学建模思想,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升华,同时也对今后学习高中的解析几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二)教学目标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旨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应达到以下目标:知识技能方面:理解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会用图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数学思考方面:经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关系的探索及相关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学会用函数的观点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方面:能综合应用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方面: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在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倾听、欣赏和感悟,体验数学的价值,建立自信。(三)教学重、难点从以上目标可以看出,学生既要通过对一

3、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关系的探究,习得知识、培养能力,又要用此关系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是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关系的探索。考虑到八年级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强,本节课的难点应是综合运用方程(组)、不等式和函数的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而关键则是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二、教法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职责在于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自由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对于认知主体来说,八年级学生乐于探索,富于

4、幻想,但他们的数学推理能力以及对知识的主动迁移能力较弱,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本节课我采用情境-探究式教学法,以“情境问题探究交流应用反思提高” 的模式展开,以学生为中心,使其在“生动活泼、民主开放、主动探索”的氛围中愉快学习。三、过程分析本着重实际、重探究、重过程、重交流的教学宗旨,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成以下六个环节:情景导入探究合作解决问题巩固提高归纳小结布置作业。这节课,我首先用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上网交费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件展示学生回答的用列方程组解答的过程,并提出问题:“同学们在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基本

5、上都是用的代入法或加减法,那么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还有其它的方法吗?”学生讨论后可能会感到束手无策,感到原有的知识不够用了。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提出来后,如何解决呢?此时,作为教师,应把握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应启发学生去思、鼓励学生去探、激励学生去说,努力给学生造成“心求通而未能得,口欲言而不能说”的态势,从而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来。另外,此问题的设置也为后面例题的讲解作好铺垫,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我遵循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设计了以下问题“你们能否将方程转化为一次函数

6、的形式呢?”“如果能,你们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能画出它的图象吗?”在学生将方程转化为一次函数的形式并画出图象后,我引导学生观察直线上的几个点,发现它们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紧接着问“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一定是方程的解吗?”“是否任意的二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为一次函数的形式呢?”“是否所有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是它所对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呢?”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不难发现:每个二元一次方程都对应一个一次函数,于是也就对应一条直线。一连串的问题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发现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在数与形两个方面的关系,为探索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与直线交点坐标的关系作好铺垫。紧接着问学生:“

7、你能用刚才的方法研究另一个方程2x-y=1吗?”学生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后,发现两条直线有一个交点,我又问“这个交点坐标与这两条直线所对应的方程的解有什么关系?与这两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解又有什么关系?”此时,学生慢慢体会到:既然每个二元一次方程都对应一条直线,二元一次方程的每一个解又对应直线上的每一个点,那么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的公共解就对应着两条直线的公共点,也就是说,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不就是对应着两条直线的交点吗?这个时期,教师应留给学生充分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疑问给予及时帮助,师生共同归纳出:用画图象的方法可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从而解决了本节课开头

8、所提出的问题。然后共同归纳:从“形”的角度看,解方程组相当于确定两条直线交点的坐标。这告诉我们,既可用画图象的方法可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也可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直线交点的坐标。利用刚才已有的探究经验,学生很容易想到此问题的探究还可以从数的角度看,进一步归纳出:从“数”的角度看,解方程组相当于考虑自变量为何值时两个函数的值相等,这个函数值是何值。这样,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数和形两个角度认识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真正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使学习过程成为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学生从一个个小问题的回答,到最后的归纳,充分享受学习、探究带来的快乐,此时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探究成果,

9、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满足学生学以致用、争强好胜的心理需求,我特意设计了两个抢答题,既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消化理解,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让他们在抢答中品味到了成功的快乐。趁着学生高涨的情绪,我迅速引入开头部分意犹未尽的上网收费问题,加以变式,再次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人翁的学习姿态。经过一番探索,学生可能想到:要选择合理的收费方式就需要对它们所收费用的大小进行比较,因此一定会有学生用过去的知识方程或不等式解决问题,对于这部分学生的想法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表扬,然后继续提问“你能用今天所学的图象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建立函数模型进行探索。学生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画出两

10、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后,我引导学生观察图象的特征,学生讨论后发现当0 x 400时,红色点在蓝色点的上方;当x=400时,红色点与蓝色点重合;当x400时,红色点在蓝色点的下方,这样利用直线上点位置的高低直观地比较函数值的大小,从而找到答案。为避免图象法作图误差造成的不足,可引导学生通过代数计算求出交点坐标。为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我启发学生用作差法,类似地用点位置的高低直观地找到y0,y=0 及y0 时所对应的x的范围,进而得到答案。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学生可以发现图象法的直观性,体会数形结合这一思想方法的应用,并学会用函数的观点,动态地分析不等式和方程(组)。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我把刚

11、刚结束不久的铁山矿冶文化旅游节带进课堂,让学生欣赏一组美丽的黄石矿冶文化景点图片,在学生体验家乡美好的轻松愉快氛围中,我再一次出示了一个与之有关的旅游购票问题,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本节课难点的理解和应用,帮助学生不断完善新的认知结构。在课堂临近尾声时,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进行小结,鼓励学生从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情感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尝试开放式课堂教学,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活动民主化,多样化。 本节课的作业由必做题和选做题组成,体现分层教学,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四、设计说明这节课,我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主

12、体的原则,突出数形结合的思想,体现数学建模的价值,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感悟,都有着各自的数学体验,不同的学生在数学的各个不同方面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各位老师,这就是我对这节课的大体设想,如有不妥,请多批评,谢谢大家!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说明中 学 语 文III.考试内容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是根据目前各中学对合格要求语文教师的一般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79年级)及教育部关于高等院校古代汉语课程、现代汉语课程、古代文学课程、现当代文学课程及外国文学课程的要求和中学语

13、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一般要求,并考虑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而确定的。一、 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一)语言知识和表达1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识记(能力层级:A)2现代汉字字型的识记(能力层级:A)3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能力层级:E)4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能力层级:A,B,E)5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层级:C,E)(病句类型主要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6语句的扩展,语段的压缩(能力层级:E)7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能力层级:E)8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使用(能力层级:E)(常见修辞方法指: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9语言表达

14、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和得体(能力层级:E)(二)名句名篇10.背诵和默写常见的古诗文名句名篇(参考篇目见附录。能力层级:A)(三)古代诗文阅读11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层级:B)12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理解(能力层级:B)(常见文言虚词指: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3常见文言句式和用法的理解(能力层级:B)(常见文言句式和用法指: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14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层级:B,E)15文中信息的筛选 (能力层级:C)16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 (能力层级:C)17作者

15、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 (能力层级:C)18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 (能力层级:D)19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能力层级:C)(四)现代文阅读20文中重要词语、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层级:B)21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层级:C)22文章结构的分析,文章思路的把握(能力层级:C)23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层级:C)2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的合理推断和想象(能力层级:C)25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层级:D)26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能力层级:C)二、 高等教育对应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一)中外文学史1.古今中外文学史上重要作家、作品

16、的正确掌握 (需要掌握的作家、作品见附录和,下同。能力层级:A,B)2.中外文学上史著名文学流派(社团)的正确掌握 (需要掌握的文学流派(社团见附录。能力层级:A,B)3.古今中外著名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分析 (能力层级:B,C)(重要主题、主要人物、写作手法、艺术特色以及社会影响或文学史地位的理解与分析等)4.古今中外著名文学作品(片段)的分析和鉴赏 (能力层级:C,D)(主要指作品的微观分析,包括作品的开篇和结尾艺术,写作手法、写作意图、写作对象和艺术效果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品的情感基调和色彩之间的关系,作品的美学赏析或语言学赏析等)(二)文学基本理论1.文学理论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和掌握 (能力

17、层级:A,B)(文学理论基本概念主要是指文学、审美意识、文学创造、创造主体、创造客体、艺术真实、艺术构思、艺术形式、文学典型、意象、意境、视角、文学风格、创作个性、叙事学、接受美学、文学批评、文学消费、文学传播、大众文学等)2.文学理论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分析 (能力层级:B,C)(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文艺学的三个分支及其关系,文学四要素的构成,文学的意识形态问题,文学的属性问题,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文学的创作原则与风格、流派,文学发展中的继承与革新,文学鉴赏的、意义、一般过程和基本特点,文学批评的性质、作用、标准和原则,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等)(三)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1

18、.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和掌握 (能力层级: A,B)(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基本概念主要是指现代汉语、普通话、音节、变调、造字法、语素、义项、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词类、短语、句类、辞格、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隶变、古今字、异体字、假借字、繁简字、本字、借字、本义、借义、通假字、后起本字、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等)2.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分析 (能力层级:B,C)(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的性质,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音节的拼写规则,文字的性质和作用,汉字的起源、特点和作用,汉字规范的要求,纠正错别字的方法,成语的特征、来源、构

19、造和运用,词汇的发展变化途径,辞格的综合运用,字形结构与汉字本义的关系,形符、声符、部首、偏旁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隶书产生的原因和时代,古今字形成的原因,繁简字的对应关系,古代汉语常用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无定代词“或”“莫”的语法功能和意义,宾语前置的各种格式和语法条件,判断句、被动句的特点及常见格式,否定句、疑问句的特点及构成等)三、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一)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识记,理解)1中学语文课程基础知识语文课程性质、理念的掌握中学语文课程设计的理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语文课程的必修、选修模块设计)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掌握(中学语文课程总目标;中学各学段语文

20、课程目标)语文校本课程概念的掌握2中学语文教学基础知识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掌握(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常规教学方法的特点及其功能;朗读、背诵、听写、默写等常见语文教学方法的特点及其功能)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种类、特点与功能的掌握(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二)中学语文教学基本能力(分析C,应用E,创新F)1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运作能力能根据所提供的教学文本、教学任务进行书面设计,或者对有关教学案例进行评析。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与规范表述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重难点的选择中学语文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体的恰当选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设计课堂导入语;设计课堂结束语

21、;设计板书;设计教学活动;设计课堂教学提问;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设计课堂作业)2中学语文教学指导与评价能力中学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研究性学习)中学语文学习能力的评价中学语文测试的设计与评价.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限定用时150分钟。二、试题类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鉴赏题、案例分析题、技能应用题等。三、试卷内容与赋分1.中学语文教学内容30分2.高等教育对应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30分3.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40分.例卷附录.中学古诗文背诵参考篇目(一)古文(12篇)劝学荀子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出师表 诸葛亮 陋室铭 刘禹

22、锡岳阳楼记 范仲淹滕王阁序并诗 王 勃 师说 韩 愈阿房宫赋 杜 牧 六国论 苏 洵赤壁赋 苏 轼 爱莲说 周敦颐 黄生借书说 袁枚(二)古诗词曲(12首)渔父 楚辞 观沧海曹操 蜀道难 李白 登高 杜甫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夜雨寄北李商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 煜 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 永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观书有感朱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需要掌握的作家、作品 (一)古代文学作家、作品诗经(关雎蒹葭氓硕鼠七月) 屈原离骚孔子论语 孟子孟子 墨子墨子 庄子逍遥游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智子疑邻 司马迁陈涉世家曹操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 陶渊明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

23、饮酒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 孟浩然过故人庄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王维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渡荆门送别峨眉山月歌行路难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杜甫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楼江南逢李龟年“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韩愈马说师说进学解祭十二郎文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刘禹锡陋室铭乌衣巷秋词竹枝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柳宗元捕蛇者说黔之驴“永州八记”渔翁江雪杜牧江南春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24、【教学目标】 、品味本文简洁,准确,生动,科学的语言。、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说明文的几种说明顺序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重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体会说明的条理性。(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就是物候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先生。(板书文题、作者 。)新课讲授一、察言观色:学生介绍竺可桢,教师补充竺可桢(),浙江上虞人,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年赴美国留学

25、,年获哈佛大学地学系博士学位。回国后先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员、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成为我国近代气象学和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年起,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在贵州的穷乡僻壤,他将浙大从一所地方性大学办成了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耀眼的篇章。年月,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二、狼吞虎咽快速朗读课文:、标出难读,难记的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学生上讲台板书。三、畅所欲言你从课文中获得哪些信息?在文中找出,并概括。自由交流:(补充)、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段)、

26、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第、段)、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第、)、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第、段)四、细嚼慢咽朗读段,品味语言。找出这一个自然段,你最喜欢哪些好词,好句,说说理由。(参考)五、摩拳檫掌欣赏四季图片(春,夏,秋,冬)选任一季节,用生动,美丽的文字把眼前的美景描绘出来。六、作业曲不离口,朗读并背诵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导入新课初试牛刀,同学朗读上一堂课的小短文,并做评价。无论是桃红柳绿的春日还是冰天封地的冬夜,都是大自然的现象。那么学习大自然的语言对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呢?它们又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新课讲授一、朗读段,思考、物候现象的决定

27、性因素?(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物候现象的决定因素的?(抓住关键词: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明确: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或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的逻辑顺序。 (详答见问题探究A)、作者主要用什么说明方法来分别说明这些因素的影响?明确:举例子。(找出并分析)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比北京要早开天。说明了纬度对物候的影响。但有时为了使说明对象更透彻,可以举更多的例子。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第段中,“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可否删去?为什么?明确:起限制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28、你还能在文中找出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的地方吗?(探讨),例如:第一段末:“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准确地说明了存在四季分明的地方。二、抛砖引玉,大林寺桃花学生齐读诗歌,理解诗意。明确: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度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参考古诗中的物候现象三、七嘴八舌,质疑问难三步曲第一步,默读课文,找出疑难地方,标

29、出。第二步,四人一组讨论问题。第三步,每组提出“杀手锏”(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若没有,教师提问:同学们都知道文章介绍了物候现象,那为何要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呢?能否换成物候知识?四,各显神通在生活中,你知道还有哪些独特的大自然语言吗?为人类敲响了哪些警钟?沙尘暴,沙漠化 ,海啸 水土流失。【问题探究】A、本文中决定物候现象的因素可否调换? (不能)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安排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小。另外,纬度和经度在同一地球上方位的不同。而高下是同一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而第四个因素是时间因素。从时间到空间又是一种排列顺

30、序。这四个因素的顺序是按照事物内部关系来安排的,是逻辑顺序。B、本文题目的好处:语言是交流工具,是传递信息与沟通的桥梁。用“大自然的语言”命题,把大自然拟人化了,生动形象的展现了大自然的人情化。【板书设计】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来临。夏至、冬至:古称“日北至”和“日南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了。春分、秋分:“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雨水:降雨开始,雨量增多。惊蛰:开始打雷,气温上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清明:天气晴朗,万物滋生。谷雨: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

31、始饱满,但尚未成熟。芒种: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小暑、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表示这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白露:气温降低,出现露水。寒露:天冷,露水很凉。霜降:开始下霜。小雪、大雪: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小寒、大寒:一年中最冷的季节。从节气的含意可知,二十四节气又可分为四类,即:(1)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2)象征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3)反映降水量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4)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

32、的 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24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夏满芒夏暑相连(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秋处露秋寒霜降(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每月两节日期定 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阳历每月6号、21号) 下半年是八廿三(8号、23号) 农谚举隅、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瓦片云,晒死人。、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麻雀囤食要落雪。、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泥鳅静,天气静。、猪衔草,

33、寒潮到。、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4http:/28、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要点一:数据的收集方式一、选择题1(2010重庆中考)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A对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B对冷饮市场上冰淇淋质量情况的调查C对我市市民实施低碳生活情况的调查;D以我国首架大型民用直升机各零部件的检查【解析】选D.统计知识2.(2009杭州中考)要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你认为以下抽样方法中比较合理的是( )A.调查全体女生 B.调查全体男生C.调查九年级全体学生 D.调查七、八、九年级各100名学生【解析】选D. 抽样应具有代表性.3.(2009重庆中考)下

34、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A调查一批新型节能灯泡的使用寿命B调查长江流域的水污染情况C调查重庆市初中学生的视力情况D为保证“神舟7号”的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解析】选D. 为保证“神舟7号”的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要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万无一失.4. (2009河南中考)下列调查适合普查的是( )(A)调查2009年6月份市场上某品牌饮料的质量(B)了解中央电视台直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全国收视率情况(C)环保部门调查5月份黄河某段水域的水质量情况(D)了解全班同学本周末参加社区活动的时间【解析】选D.A、B、C中数量大、费时、费力,均可采用抽样调查方式,D中个体数量较

35、少,能采用普查的方式.5.(2009宁波中考)下列调查适合作普查的是 ( )A了解在校大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B了解宁波市居民对废电池的处理情况C日光灯管厂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D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同一车厢乘客进行医学检查【解析】选D6.(2009义乌中考)下列调查适合作抽样调查的是( ) A了解义乌电视台“同年哥讲新闻”栏目的收视率 B.了解某甲型H1N1确诊病人同机乘客的健康状况 C.了解某班每个学生家庭电脑的数量 D.“神七”载人飞船发射前对重要零部件的检查【解析】选A选项A中个体的数量太大,应通过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故要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7.(2008维吾尔中考)下

36、列调查方式中,合适的是()A要了解约90万顶救灾帐蓬的质量,采用普查的方式B要了解外地游客对旅游景点“新疆民街”的满意程度,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C要保证“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对主要零部件的检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D要了解全新疆初中学生的业余爱好,采用普查的方式【解析】选B8.(2008福州中考)下列调查中,适合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A了解某班学生“50米跑”的成绩B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C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 D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解析】选A. 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应采用抽样调查.9.(2008黄冈中考)要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

37、命,从中任意抽取3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在这个问题中,30是( )A个体 B总体C样本容量D总体的一个样本【解析】选C10.(2008宜昌中考)在2008年的世界无烟日(5月31日),小华学习小组为了解本地区大约有多少成年人吸烟,随机调查了100个成年人,结果其中有15个成年人吸烟。对于这个关于数据收集与处理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的方式是全面调查 B.本地区只有85个成年人不吸烟C.样本是15个吸烟的成年人 D.本地区约有15的成年人吸烟【解析】选D.关于数据收集与处理时,由于了解本地区大约有多少成年人吸烟,范围广、人员多,所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用样本来估计总体。故选D11.(

38、2008内江中考)下列调查方式中适合的是( )A要了解一批节能灯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方式B调查你所在班级同学的身高,采用抽样调查方式C环保部门调查沱江某段水域的水质情况,采用抽样调查方式D调查全市中学生每天的就寝时间,采用普查方式【解析】选C.调查沱江某段水域的水质情况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12.(2008大连中考)2007年8月对列车服务情况进行了调查, 其中不满意情况的百分比如图,由图中的数据可知,列车服务最需要改进的方面是 ( )A列车员态度 B超载 C车厢卫生 D物价太贵【解析】选B13.(2009宜宾中考)妈妈做了一份美味可口的菜品,为了了解菜品的咸淡是否合适,于

39、是妈妈取了一点品尝,这应该属于_(填:普查或抽样调查)【答案】抽样调查14.(2008南平中考)为了解一批节能灯的使用寿命,宜采用 的方式进行调查(填:“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答案】抽样调查要点二:统计图的选择及其应用1.(2008长沙中考)要反映长沙市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宜采用( )A、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频数分布直方图【解析】选C.本题意在描述温度的变化趋势,所以选择折线统计图。2.(2009温州中考)九年级(1)班共50名同学,右图是该班体育模拟测试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满分为30分,成绩均为整数)若将不低于29分的成绩评为优秀,则该班此次成

40、绩优秀的同学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 ) A20 B44 C58 D72【解析】选B. 3.(2009宜昌中考)由于干旱,某水库的蓄水量随时间的增加而直线下降若该水库的蓄水量V(万米3)与干旱的时间t(天)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旱开始后,蓄水量每天减少20万米3;B干旱开始后,蓄水量每天增加20万米3C干旱开始时,蓄水量为200万米3; D干旱第50天时,蓄水量为1 200万米3【解析】选A4.(2009肇庆中考)如图是1998年参加国际教育评估的15个国家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的统计图,则平均成绩大于或等于60的国家个数是( )A4 B8 C10 D12 8642O40506070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中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