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论文企业科学研究发展研究论文发表: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义.doc

举报
资源描述
,忽略了社会的大利益。因而,他们常常是在利欲的驱使下从事科研活动,作风浮躁,急功近利。此种短期行为,注定只会催生“学术泡沫”,而无益于人类的长远进步。事实上,获得诺贝尔奖,绝非一朝一夕的“突围”,而是经年累月的苦守。真正的科学家,必须怀着造福人类的“大功利心”,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耐得寂寞,不慕繁华。惟其如此,才能孕育出非凡的科学之果,最终被历史铭记。 ⑥也许,科学家的重要性并不在于是否获奖,而在于是否为造福人类而献身。懂得了这一点,中国人就离诺贝尔奖近了一步。 10.根据第①节内容,指出中国人的“诺贝尔情结” 的具体含义。(4分) 11.结合原文,说说你对“历史似乎总是充满戏剧性”这句话的理解。(2分) 12.指出第③④节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6分) 13.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概括一下“诺贝尔精神”。(4分) 【三】(17分) 【甲】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4.联系两段文字看,甲段中的“将军”就是乙段中的 ,也就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 (填写人名)。(2分)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将军既帝室之胄 胄: ②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身: ③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箪: ④庶竭驽钝 驽钝: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的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2分) 18.“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句中的“ ”一词,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2分) 19.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俗语、对联、诗歌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3分) 三、作文(55分) 20.生活中,总会碰上形形色色的人,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某一天或者某一刻,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次意外的相遇都会在不经意间荡起你心中的涟漪,激起你生命的震撼。那可能是一种温暖绵软的感觉,你可能会舌尖甜甜,嘴角翘翘,忍不住,想笑;也可能是一种略微潮湿的感觉,伴着一丝酸涩或刺痛,难以自抑地,想哭。那正是生命拔节的声音,那一刻,你长大了! 请以“那一刻,我长大了”或“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从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并将题目抄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贴近生活,关注内心,言之有物。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2013-2014学年九年级第一次调研检测 语文答题卷 题 号 一 二 三 卷面 书写 总 分 (一) (二) (三) 得 分 阅卷教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 (1)(6分) ① 。② 。 ③ 。④ 。 ⑤ 。⑥ 。 ⑦ 。⑧ 。 (2) , 。 , 。(4分) 2.⑴ 、 、 、 (4分)⑵ 、 。(2分) ⑶ , 。(3分) 3.⑴ (2分) ⑵ 、 。(2分) 4. ⑴ (2分) ⑵ ①_______ ________(2分) ②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4分) 二、阅 读(55分) 【一】(22分) 5.(3分) 6.⑴(3分) ⑵(3分) 7.(5分) 8.(4分) 9.(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中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