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报纸正式成为一个资本主义企业,成为社 会的一个新兴行业新闻事业。 (周报定期出版,吸引了固定订户,刺激了其勃兴。周刊 以刊登政治、经济、军事等动态为主,部分周刊兼有言 论。周刊和日报的产生,使报纸正式成为资本主义企业, 产生了新闻事业)。 报纸产生的三个阶段,并无绝对的时间界限,是交叉发 展的。但就整个发展过程而言,报纸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 有,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模仿到独创的过程,朝 着迅速(出版周期越来越短),广泛(发行范围越来越 大)的方向发展。 2 2、广播的产生、广播的产生 广播:以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为媒介的大众广播:以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为媒介的大众 传播工具。
2、传播工具。 长处: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渗透性好;对象广 泛;感染力强。 不足:一瞬即过,不易保存;选择性差。 广播电台的发展广播电台的发展 1)1895 年,意大利马可尼和俄国波波夫同时发明无线电 波。 2)1899.3.28,马可尼成功地发了第一封电报(英国至法 国) 3)1906.12.25,范斯顿的马萨诸塞实验电台首次广播,从 广播工程技术标准上看,广播从此诞生。它最早是娱乐工 具。 4)1920.8.31,美国底特律 8M 实验台广播了密执安州长初 步获胜的新闻。(最早的广播新闻) 5)1920.10.27,美国匹兹堡 KDKA 电台正式成立,具有合 法经营权的第一家电台。它的播音标
3、志着广播事业的正式 诞生,掀开了世界新闻事业新的一页。 6)1923.1.24 美国记者奥斯汀用华商资本在上海外滩开设 华“中国无线电公司”,并正式开播,呼号为 ECO,它是中 国第一家广播电台。 7)1940.12.30,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呼号 XNCR。这是 中共创办的第一个广播电台。1940 年 12 月 30 日被作为中 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纪念日。 3 3、电视的产生、电视的产生 电视:以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和图像为媒介的电视:以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和图像为媒介的 大众传播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长处:时效性强,渗透性好,群众性强;强烈的现场 感,亲切感,简洁明了。 不足
4、:不易保存,选择性差;利于动态新闻,作深度报 道困难;较高的物质技术要求及限制。 发展史发展史:1930 年,英国广播公司与贝尔德合作,成功开发 了电视图象及传送。 1940 年,美国试制成功彩色电;1953 年美国政府宣布采用 NTSC 制式标准;1954 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首先正 式开播彩电节目。 三种制式:美国 NTSC,德国 PAL,法国 SECAM。 中国 1958.5.1 成立电视台(北京电视台),1973 年开办彩 电业务。中国采用的是 PAL 制式 报纸,广播,电视的诞生虽然经历了数代人的坚忍不拔的 努力,但也并无神秘之处。它们随着生产力,尤其是科学技 术的发展而发展
5、。生产力能提供什么样的物质手段,人类就 根据新闻所具有的特点来运用这些手段。从报纸到广播再到 纸、广播、电视的产生:报纸产生的三个阶段、广 播产生的历程、电视的几种制式 4、近代汉字报纸产生的特殊性?:邸报的内容、作用和 对象,近代中国报纸的产生。 一、古代新闻传播活动及新闻传播工具的演变:一、古代新闻传播活动及新闻传播工具的演变:(古代社 会新闻传播发展缓慢,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条件) 第一、新闻传播工具的演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类文明 的发展。原始社会主要以嘴巴作为传递工具;到了奴隶社 会,已经形成了口头、文字、信号三者并存的新闻传播媒 介。同时新闻活动要依赖于交通、通讯工具和其他的物质 手
6、段。 第二、主要有以下几种传播方式:1)口头信息。特点:简 便、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缺点:新闻保真性差、传递速度 慢、覆盖面窄。 2)信号媒介。最大的好处是迅速,但传递复杂的信号比较 困难,一般只用来传递简单的信息。 3)书信媒介。远距离传递信息; 4)印刷媒介。古代主要指邸报; 其他传播方法:露布、牌报、旗报、悬书、揭贴 二、古代新闻活动共同点:二、古代新闻活动共同点: 第一、古代社会始终没有停止过新闻活动,但没有产生过 以收集和公开向社会发布新闻的职业的机构,也就是说古 代社会只有新闻活动而无新闻事业。 第二、和近代社会相比,古代社会的新闻活动规模小,新 闻基本上为定向传播,即有明确的目的和
7、具体的对象,而 没有无定向的大众传播。 第三、统治阶级内部新闻活动在规模上大大超过被统治阶 级。可以说,古代社会的新闻活动基本是由统治阶级所垄 断。 三、西方报纸的产生三、西方报纸的产生 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历史背景) 1、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产生出最早的 新闻事业。 2、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社会规模扩大、社会变动加 速、社会生产分工精细,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激化,由此人 们对信息的需求量激增,需要信息的人也在激增。而古代 社会狭小的新闻活动不能适应新变化和新要求。 3、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不但使新闻事业的产生有了社会必要 (需要性),而且为新闻事业的产生准备了全部物
8、质手段 (可能性): (读者)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客观上需要各类知识人 才,并促进了各类学校的兴办,为报纸创造了读者群。 (报刊的新闻采集和发行)资产阶级创造了大量巨大城 市,便利了新闻采集和报刊发行。报纸是城市的产物。 (交通,通讯的发展)交通通讯的迅速发展保证 了新闻采集、发布的迅速及时。 (报刊的物质需要)印刷纸张等工业的日趋发 展,保证了报刊的物质需求。 (创办报刊的可能性资本)资本原始积累增加 了资本集中速度,使资本家有可能合办或独办报纸,并刊 登大量广告,使报纸成为有利可图企业。 4、报纸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的。尽管它发轫于封建社会末期并受到封建统治阶级
9、的扼杀或控制,但最终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最终 成长发展起来。 大家好大家好 我是几深教育小马老师我是几深教育小马老师 新闻传播学为国家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专业有: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网 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数字出版、国际新闻学等 北京地区招生新闻传播学博士点:北京地区招生新闻传播学博士点: 985 院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211 学校:中国传媒大学 其他学校: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 申请审核学校:申请审核学校: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考试制度学校:考试制度学校: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 招生目录:招生目录:
10、 近两年考情分析:近两年考情分析: 2020 年新闻传播系一共录取 6 人,复试 15 人;传媒经营管理录取 1 人,复试 2 人;社交媒体录取 1 人,复试 4 人;马主义新闻学录取 1 人,复试 3 人;新媒体 传播录取 2 人,复试 3 人;媒介与社会变迁录取 1 人,复试 3 人。 2019 年新闻传播系一共录取 7 人,复试 11 人;传媒经营管理录取 1 人,复试 2 人;社交媒体录取 2 人,复试 3 人;马主义新闻学录取 2 人,复试 2 人;新媒体 传播录取 2 人,复试 3 人;媒介与社会变迁录取 0 人,复试 1 人。 网上报名:网上报名: 报名时间为每年年 12 月 1
11、0 日12 月 31 日,报名网站为“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 网” 提交时间:考生应将报名所有材料于 12 月 31 日前(以邮寄时邮戳为准)EMS 邮 寄或送至报考系; 初试时间:次年 3 月 23 日-25 日; 报考外国文学系、 文学系、 少数民族文学系、 语言系、 语言文字应用系、 历史系、 近代史系、世界历史系、考古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系、中国边疆历史系、马 克思主义研究系、哲学系、世界宗教研究系、法学系、民族学系、新闻系、人文 学院、政法学院于 3 月 23 日3 月 25 日考试。 复试安排:复试安排: 复试: 复试考核主要包括对考生学术水平的考查、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及体格检
12、查 等。 1学术水平考查 复试小组主要根据专业培养要求,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对本学科 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参考考生申请材料,测评其是否具备博士生 培养的潜能和综合素质。 考生在复试时提交: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内容包括个人学习及学术研究经历、取得的成 就、 研究兴趣、 未来研究构想等) ; 2.公开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 (专 著) 、科研成果等材料;3.硕士学位论文和评议书(应届毕业硕士生可提供论文 摘要和目录等) 。提交材料将作为考查的重要参考材料。 复试采取面试方式。 每位复试考生的面试时间不得少于 20 分钟, 要有现场记录、 成绩和评语。
13、复试结果书面通知考生本人。需进一步考察时,可再次安排复试。 2、思想政治道德考核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 遵纪守法等方面。各系要向考生所在单位函调(或派人外调)考生人事档案和本 人现实表现等材料(须加盖人事档案所在单位人事或政工部门印章) ,全面审查 其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也可在复试时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导师等与考生进 行有针对性的面谈,直接了解考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情况。 成绩的评定及计算: 1、复试总成绩 200 分。120 分为合格。复试笔试成绩(如含笔试)不合格、面试 成绩不合格或复试总成绩不合格均为复试不合格,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
14、复试含外国语综合能力测试(含口语及听力) ,满分 50 分。 3、对同等学力考生,复试阶段须加试(笔试)两门本专业硕士阶段主干课程。 加试科目成绩采取百分制(不计入总成绩) ,60 分为合格,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入学考试总成绩为初试成绩(总分 300 分)和复试成绩(总分 200 分)之和。 初试、复试成绩的权重分配: 初试成绩占入学考试总成绩(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总和)的 60, 复试成绩占入学考试总成绩(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总和)的 40。 20152015 年博士考试真题:年博士考试真题: 考试科目名称:新闻传播理论与历史 一、英语 media 一词引进中国之后,对应的汉译有“媒介” “
15、传媒” “媒体”等。 请给出你对这些汉语概念的定义与辨析。 (20 分) 二、简述哥伦比亚学派建构传播研究主导范式的年代、研究旨趣、研究方法及其 代表作,并请概述这一学派激发了怎样的有关媒介研究的问题。 (20 分) 三、比起其他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方法广为社会科学研究者所使用。请列举两种 常用的社会调查方法,并分别简述这两种方法在传播研究中的功能、特色和应用 范围。 (30 分) 四、 论在专业机构和个人生产新闻的数字化网络传播时代重建新闻专业主义的可 能性。 (30 分) 相关知识点相关知识点分享分享: 1、人内传播的特性 答: (1)它是个体(个人)信息系统内的传播活动; (2)人内传播虽
16、然与人体内 部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 实践性; (3)人内传播的过程由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环节和 要素构成,是能动的意识、思维和心理活动,具有生产性和创造性; (4)人内传 播是其他一切社会传播的基础,与其他类型的传播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相互作 用。 2、米德“主我客我”理论 答: 美国学者米德在研究人的自我意识与内省活动之际,对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 互动机制进行了考察。他发现,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具有重要影响,而自我 可以分解为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意志和行为主体的 “主我” ,它通过个人对事物的行为和反应具体
17、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是作为他人 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 ,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的体现。人 的思维、内省活动就是一个“主我”和“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传播过程, 答:现代象征互动理论的集大成者布鲁默在 1968 年出版的象征互动论中提 出了这样一个理论,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即自我互动。这一理论认为,人是 拥有自我的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和行动的对象的同时,也把自 己作为认识和行动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 人能够与自己进行沟通与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 4、人际传播的特点 答: (1)传递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2)所传递信息的意义比其他形式的传 播更为丰富和复杂;
18、 (3)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 (4)在传播关系上 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 5、人际传播的动机 答: (1)为了满足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需求; (2)为了与他人建 立协作关系; (3)自我认知和相互认识; (4)为了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各种精神和心理需 求。 6、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答:美国学者库利的“镜中我”概念,从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上说明了人际传播的 重要性。库利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 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获得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 一面 “镜子” ,个人透过这面“镜子”来观察、认识和把握自己,形成“
19、镜中我” 。 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关于他人 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自己对这些“认 识”和“评价”的情感。 专业课笔记资料分享专业课笔记资料分享: 人、民意代表的位置,即拟态公众。 新闻媒 介在舆论领域同时扮演了公众论坛和公众代言人的角色。 它既是舆论的载体,又常是舆论主体(公众)的影子。 2 2、引发舆论。、引发舆论。舆论形成的前提是必须要有意见指向 特定公共事务,即公众必须首先了解、认识与自身利 益相关的事务的信息,才有可能发表意见。而人们对这一 事务重要信息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媒体。公众对于外界信息 重要程度的判断也主
20、要依据新闻媒介判定的顺序。 新闻媒介设置的议题常常衍生为舆论的源头,即公众关注 的公共问题(事务)。这是媒体长期潜在地影响、作用舆 论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 3 3、引导舆论:、引导舆论: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 息环境(媒介拟态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 论。信息是舆论及公众意识形成的基础,公众形成意见态 度过程中实际已受到媒介信息环境的制约,这种信息钳制 式地作着引导。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 见。(沉默的螺旋理论) 新闻媒介通过隐含的意见倾向性报 道,或通过直接的评论,表达立场、观点,引导舆论。而 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很容易使自己的观点立场成为主流意 见(优势意见),
21、从而使公众视其为多住意见而遵从和符 合,往往这也是媒体有意识地控制和引导过程。(诺依曼 的沉默的螺旋理论)这是其强大影响力最明显的表现。 总之,新闻媒介与舆论密切相关。它反映舆论、代表 舆论、引发舆论,必要时主动引导舆论的方向。因此我们 要在认识舆论强大的社会时更要明确新闻媒介在其间的重 要作用,特别是导向作用。所以要善于利用这种作用,为 营造良好、健康的舆论环境,充分发挥公众舆论积极正面 的作用奠定基础。 第四章第四章 新闻事业的产生新闻事业的产生 1、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口头、信号、书信、 印刷、其他(露布、牌报、揭贴等) 2、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山品经济的产物:报纸产生的社 会历史
22、背景 3、报 大家好大家好 我是几深教育小马老师我是几深教育小马老师 新闻传播学为国家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专业有: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网 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数字出版、国际新闻学等 北京地区招生新闻传播学博士点:北京地区招生新闻传播学博士点: 985 院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211 学校:中国传媒大学 其他学校: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 申请审核学校:申请审核学校: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考试制度学校:考试制度学校: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 招生目录:招生目录: 近两年考情分析:近两年考情分析: 2020 年新闻传
23、播系一共录取 6 人,复试 15 人;传媒经营管理录取 1 人,复试 2 人;社交媒体录取 1 人,复试 4 人;马主义新闻学录取 1 人,复试 3 人;新媒体 传播录取 2 人,复试 3 人;媒介与社会变迁录取 1 人,复试 3 人。 2019 年新闻传播系一共录取 7 人,复试 11 人;传媒经营管理录取 1 人,复试 2 人;社交媒体录取 2 人,复试 3 人;马主义新闻学录取 2 人,复试 2 人;新媒体 传播录取 2 人,复试 3 人;媒介与社会变迁录取 0 人,复试 1 人。 网上报名:网上报名: 报名时间为每年年 12 月 10 日12 月 31 日,报名网站为“中国研究生招生信
24、息 网” 提交时间:考生应将报名所有材料于 12 月 31 日前(以邮寄时邮戳为准)EMS 邮 寄或送至报考系; 初试时间:次年 3 月 23 日-25 日; 报考外国文学系、 文学系、 少数民族文学系、 语言系、 语言文字应用系、 历史系、 近代史系、世界历史系、考古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系、中国边疆历史系、马 克思主义研究系、哲学系、世界宗教研究系、法学系、民族学系、新闻系、人文 学院、政法学院于 3 月 23 日3 月 25 日考试。 复试安排:复试安排: 复试: 复试考核主要包括对考生学术水平的考查、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及体格检查 等。 1学术水平考查 复试小组主要根据专业培养要求
25、,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对本学科 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参考考生申请材料,测评其是否具备博士生 培养的潜能和综合素质。 考生在复试时提交: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内容包括个人学习及学术研究经历、取得的成 就、 研究兴趣、 未来研究构想等) ; 2.公开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 (专 著) 、科研成果等材料;3.硕士学位论文和评议书(应届毕业硕士生可提供论文 摘要和目录等) 。提交材料将作为考查的重要参考材料。 复试采取面试方式。 每位复试考生的面试时间不得少于 20 分钟, 要有现场记录、 成绩和评语。 复试结果书面通知考生本人。需进一步考察时,可再次安排复
26、试。 2、思想政治道德考核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 遵纪守法等方面。各系要向考生所在单位函调(或派人外调)考生人事档案和本 人现实表现等材料(须加盖人事档案所在单位人事或政工部门印章) ,全面审查 其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也可在复试时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导师等与考生进 行有针对性的面谈,直接了解考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情况。 成绩的评定及计算: 1、复试总成绩 200 分。120 分为合格。复试笔试成绩(如含笔试)不合格、面试 成绩不合格或复试总成绩不合格均为复试不合格,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复试含外国语综合能力测试(含口语及听力) ,满分 50
27、 分。 3、对同等学力考生,复试阶段须加试(笔试)两门本专业硕士阶段主干课程。 加试科目成绩采取百分制(不计入总成绩) ,60 分为合格,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入学考试总成绩为初试成绩(总分 300 分)和复试成绩(总分 200 分)之和。 初试、复试成绩的权重分配: 初试成绩占入学考试总成绩(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总和)的 60, 复试成绩占入学考试总成绩(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总和)的 40。 20152015 年博士考试真题:年博士考试真题: 考试科目名称:新闻传播理论与历史 一、英语 media 一词引进中国之后,对应的汉译有“媒介” “传媒” “媒体”等。 请给出你对这些汉语概念的定义与辨
28、析。 (20 分) 二、简述哥伦比亚学派建构传播研究主导范式的年代、研究旨趣、研究方法及其 代表作,并请概述这一学派激发了怎样的有关媒介研究的问题。 (20 分) 三、比起其他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方法广为社会科学研究者所使用。请列举两种 常用的社会调查方法,并分别简述这两种方法在传播研究中的功能、特色和应用 范围。 (30 分) 四、 论在专业机构和个人生产新闻的数字化网络传播时代重建新闻专业主义的可 能性。 (30 分) 相关知识点相关知识点分享分享: 1、人内传播的特性 答: (1)它是个体(个人)信息系统内的传播活动; (2)人内传播虽然与人体内 部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
29、践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 实践性; (3)人内传播的过程由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环节和 要素构成,是能动的意识、思维和心理活动,具有生产性和创造性; (4)人内传 播是其他一切社会传播的基础,与其他类型的传播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相互作 用。 2、米德“主我客我”理论 答: 美国学者米德在研究人的自我意识与内省活动之际,对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 互动机制进行了考察。他发现,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具有重要影响,而自我 可以分解为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意志和行为主体的 “主我” ,它通过个人对事物的行为和反应具体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是作为他人 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
30、表的“客我” ,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的体现。人 的思维、内省活动就是一个“主我”和“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传播过程, 答:现代象征互动理论的集大成者布鲁默在 1968 年出版的象征互动论中提 出了这样一个理论,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即自我互动。这一理论认为,人是 拥有自我的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和行动的对象的同时,也把自 己作为认识和行动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 人能够与自己进行沟通与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 4、人际传播的特点 答: (1)传递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2)所传递信息的意义比其他形式的传 播更为丰富和复杂; (3)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 (4)在传播
31、关系上 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 5、人际传播的动机 答: (1)为了满足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需求; (2)为了与他人建 立协作关系; (3)自我认知和相互认识; (4)为了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各种精神和心理需 求。 6、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答:美国学者库利的“镜中我”概念,从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上说明了人际传播的 重要性。库利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 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获得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 一面 “镜子” ,个人透过这面“镜子”来观察、认识和把握自己,形成“镜中我” 。 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
32、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关于他人 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自己对这些“认 识”和“评价”的情感。 专业课笔记资料分享专业课笔记资料分享: 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 1、新闻学:、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 研究对象。它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 要求。研究的内容是新闻理论、新闻史(重点是新闻事业 的发展的历史)、新闻业务、新闻媒介管理与经营。 2 2、新闻学的中心议题:、新闻学的中心议题:客观世界(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 社会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
33、反作用。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从新闻学的内容来说大致分为理论、历史、应 用三部分。 新闻理论:总结、阐明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的基 本规律。它从新闻实践中抽象出来,又指导新闻实践。 新闻史:评述和研究有史以来人类的新闻活动的历史,重 点是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它既提供理论科学的历 史材料,又为当前的新闻工作者作借鉴。 新闻业务:总结、研究各种新闻业务知识和新闻工作的技 能技巧,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 和报刊发行。 媒介管理与经营:研究国家的新闻法规、新闻政策以及国 家对媒介的宏观调控;总结、研究媒介内部的管理机制, 研究媒介的受众市场以及媒介的经营方针、策略等等。 3
34、 3、新闻学、新闻学主导性理论:主导性理论:是各国新闻立法、制定新闻政策的 理论依据,也是影响新闻从业人员观念的一个决定性理论 主张。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理论有四种:自由主义报刊理 论、社会责任论、发展新闻学、党报理论。 二、新闻学和新闻工作的区别与联系:二、新闻学和新闻工作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新闻学仅仅是一门专业学科,新闻工作是多种 学科和新闻工作实践经验的综合运用。新闻工作者每天面 对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不断对新情况新问题作分析判断 并作出选择。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是新闻工作最重要的素 质。 第二、新闻语言要求准确、简洁,让人一看(听)就 懂;新闻工作涉及到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文
35、学、历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是新 闻工作最重要的素质。 第三、在媒介报道的专业领域,记者、编辑必须具有 基本的专业知识才能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第四、新闻工作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 学、历史以及自然科学等。要求新闻工作者除了学好新闻 学外,还要构造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三、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三、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至今盛行于美国。自由主 义报刊理论是为了确立、维护和发展新闻自由所作的理论 探索,力图以理论形式来阐述、论证新闻自由的合理性、 必然性。 1、其主要内涵主要内涵是探讨新闻自由与政府、社会、个人的关 系。 2、其核心核心是反对政府
36、对报刊活动的任何干预。 3、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主要观点主要观点是: 1)(独立自主)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独立自主)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政 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干涉、收买或控制报刊,政府的唯一 职责是采取措施保护新闻自由。 2)(监督政府)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监督政府)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人民有权 监督政府,最主要最经常的途径是报刊。报刊是行政、立 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或第四种权力。 3) 意见自由市场意见自由市场 和和 自我修正自我修正 理论。理论。让人民群众和 各党派都利用报纸充分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而充分地 表达意见的前提是给予人民有关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
37、 4 4)对事实的信念。)对事实的信念。认为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不是向公 众灌输某种标准的观点,而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 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提倡客观性报道。 基本问题(评价)基本问题(评价):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自由主义 报刊理论从一开始就带有片面性和空想成分,绝对自由化 曾使西方新闻界陷于一片混乱。进入 20 世纪,西方报刊的 混乱情况虽稍有改善,但基本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这个基 本问题就是:支配着西方报刊的,不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的设计者们所理想的理性至上,而是利润至上、金钱至 上。利润至上的原则支配西方新闻媒介,带来一系列严重 后果,这包括黄色新闻泛滥、多元意见难以表达,公民的
38、 权利被践踏,从而引起读者强烈的不满。 四、“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四、“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 最早由英国的约翰弥尔顿提出,是指让人民群众,让各 党各派利用报刊充分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而充分表达 意见的前提是给予人民有关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任何试 图利用权威的力量来压制言论自由表达的做法都是不合理 的。对正确的意见与错误的意见的辨证阐述,使得“意见 自由市场”在理论上站稳了脚跟。 五、社会责任论的内涵和评价(注意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发五、社会责任论的内涵和评价(注意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发 展到社会责任论的过程和新的特点)。展到社会责任论的过程和新的特点)。 第一、社会责任论是
39、20 世纪 40 年代由一批美国学者 正式构建,50 年代为西方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并逐渐取代自 由主义报刊理论成为西方大多数国家的主导性理论。其基 础仍然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只不过是对自由主义报刊理 论的某些修正、修补。 第二、产生背景:进入 20 世纪,媒介垄断日渐加重, “观念的自由市场”和实际情况发生冲突;赢利动机驱使 传播日渐浅薄、刺激化和煽情化,引起众多的问题,公众 权利被践踏,多元意见难以表达。 第三、报刊自由委员会构建的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 五项基本要求: ,是由条件的,纯粹的技巧必须与环境 背景相契合 几种常见的宣传方法 1、 西方常用的宣传策略或技巧 第一, 加以恶名,又叫标签法
40、。即给一种观点或人物、事 物贴上坏标签,使人们不经验证就对某种观点、人物、事物 持反感态度并加以谴责。如民族败类、反动派。 第二, 美化,又叫光晕效应。与第一相反. 第三, 假借,即以某种受人尊敬的权威、公认的信誉加之 于另一事物之上,使后者更易于为人接受。 第四, 现身说法,又叫佐证法。即请某个受尊敬的或被憎 恨的人来评价某个观点、产品、人物的好坏。 第五, 以平民百姓自居,即说话人企图让人们相信他和 他的观点都是好的,因为他属于人民,来自普通的老百姓。 第六, 洗牌作弊, 即选择并运用与自己观点一致的论证, 以使某个观点、方案等处于最有利的或最不利的情况之下, 即宣称者一面倒的美化或丑化某
41、一对象。 2、 中国常见的其中宣传策略或技巧 第一, “最大最大”策略,这是指在你我双方的关系中, 强调增加你的利益,同时也会增加你的利益。 第二,求同存异。 第三,无我策略。强调这个事情完全没有我的利益,仿佛不 是为了我。 第四,小骂大帮忙。 第五,适可而止。 第七, 微调,即在宣传上不出现过大的变动,慢慢的调 整。 第六,强调移情,扮演角色。让你设身处地的为他人想想, 如果你处在他的位置,你会怎么办? 第十讲 舆论学 舆论的八要素: 1、 主体 公众 2、 客体 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 3、 舆论自身 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 4、 舆论的数量,即一致性程度 超过三分之二
42、5、 舆论的强烈程度 6、 舆论的持续时间 7、 舆论的功能表现 影响舆论客体 8、 舆论的质量 理智与非理智 舆论一般形成过程: 1、 社会发生较大的变动,或者积累了一些问题,大家对周 围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议论纷纷。 2、 多样化的个人意见在社会群体的互动中趋同,这一过 程中,会出现舆论领袖。 3、 权利组织及其领导人、大众传媒促成所希望的舆论。 形成舆论的三个条件: 1、 一定空间人们的相邻密度和交往频率。 2、 空间的开放程度。 3、 空间的感染力或诱惑程度。 舆论监督: 概念:舆论监督是公众通过舆论这种意见的形态,对各种权 利组织和其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人物自由表达看法的客 观效果。 效果:保证公共权力和社会权力的正确行使,促成并维护依 法治国的社会机制,遏制腐败的产生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