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科发展规划 1979年国家科委成立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组年国家科委成立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组1979年国家科委成立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组年国家科委成立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组 1980年成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年成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1986年正式加入国际生物医学工程联合会年正式加入国际生物医学工程联合会 (IFMBE)(IFMBE) BME发展中的诺贝尔奖发展中的诺贝尔奖 1903年,德国物理学家年,德国物理学家Loentgen获第一个物理学奖获第一个物理学奖 ( 1895年年11月月8日日X射线射线)( 1895年年11月月8日日,X射线射线). 1903年,丹麦医学家年,丹麦医学家Finsen获得本
2、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获得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 学奖国学奖国(发现光辐射疗法治疗皮肤病发现光辐射疗法治疗皮肤病)学奖国学奖国(发现光辐射疗法治疗皮肤病发现光辐射疗法治疗皮肤病) 1912年,瑞典眼科学家年,瑞典眼科学家Gullstrand因对眼折光系统的研究,因对眼折光系统的研究, 获得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5年年,荷兰生理学家荷兰生理学家 EinthMen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894年年,发明了心电描记仪发明了心电描记仪)( 89 年年,发明了心电描记仪发
3、明了心电描记仪) 1979年,美国物理学家年,美国物理学家Cormack与英国电子工程师与英国电子工程师 Hounsfield共同获得生理医学奖(共同获得生理医学奖(CT)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领域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领域 1.生物力学生物力学 2.生物材料学生物材料学 3.生生物系统的建模与控制物系统的建模与控制物系统的建模与控制物系统的建模与控制 4.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传感器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传感器 5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生物医学信号处理5.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生物医学信号处理 6.医学图像技术医学图像技术 7.物理因子在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生物效应物理因子在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生物效应 8.人工器人工器官官官官
4、 1. 生物力学生物力学 生物力学研究与生物体有关的力学问题生物力学研究与生物体有关的力学问题 利用力学基本原理,结合生理学、医学和利用力学基本原理,结合生理学、医学和 生物学来研究生物体生物学来研究生物体特别是人体功能特别是人体功能生物学来研究生物体生物学来研究生物体,特别是人体功能特别是人体功能、 生长、消亡及运动的规律。 、 生长、消亡及运动的规律。 生物力学的研究内容生物力学的研究内容 骨力学骨力学 血液动力学血液动力学 血液流变学血液流变学血液流变学血液流变学 软组织力学软组织力学 呼吸系统力学呼吸系统力学 生物力学的发展方向生物力学的发展方向 微观层次发展,从而为生命体各基本层次建
5、微观层次发展,从而为生命体各基本层次建 立本构关系或力学模型奠定基础;立本构关系或力学模型奠定基础; 系统综合方向发展系统综合方向发展即在对生物组织即在对生物组织、体内体内系统综合方向发展系统综合方向发展即在对生物组织即在对生物组织、体内体内 流体研究基础上,建立各种人体器官流体研究基础上,建立各种人体器官(如心、如心、 肺肺、肝肝、耳耳、鼻等鼻等)的力学模型的力学模型,进而设计各进而设计各肺肺、肝肝、耳耳、鼻等鼻等)的力学模型的力学模型,进而设计各进而设计各 大系统大系统(如呼吸、消化、循环、生殖等系统如呼吸、消化、循环、生殖等系统)的的 力学模型力学模型从而为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从而为临
6、床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力学模型力学模型,从而为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从而为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 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型论依据。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型论依据。 2. 生物材料学生物材料学 研究材料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规律与机理,研究材料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规律与机理, 进而研究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特殊功能的生进而研究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特殊功能的生 物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方法的基础性学科物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方法的基础性学科,物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方法的基础性学科物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方法的基础性学科, 为各种生物材料的开发与应用莫定基础。为各种生物材料的开发与应用莫定基础。 生物材料学的研究内容生物材料学的研究内容 生物相容
7、性的分子设计研究生物相容性的分子设计研究 各种生物材料研究各种生物材料研究(生物膜、缓释、陶瓷、生物膜、缓释、陶瓷、 玻璃玻璃、合金等材料合金等材料)玻璃玻璃、合金等材料合金等材料) 生物材料相容性研究生物材料相容性研究 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的评价方法研究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的评价方法研究 生物材料学的发展趋势生物材料学的发展趋势 筛选现有或新出现的材料;筛选现有或新出现的材料; 深入研究材料的组织相容性深入研究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血液相容性血液相容性生理生理深入研究材料的组织相容性深入研究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血液相容性血液相容性、生理生理 机械性能和耐生物老化性,并建立它们的标准和机械性能和耐生物老化
8、性,并建立它们的标准和 评价方法评价方法评价方法评价方法; 加强材料表面修饰和今物化处理方法的研究,以加强材料表面修饰和今物化处理方法的研究,以 便材料勺活体表面的接触面有相容性好的过渡便材料勺活体表面的接触面有相容性好的过渡便材料勺活体表面的接触面有便材料勺活体表面的接触面有一一相容性好的过渡相容性好的过渡 层;层; 注意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注意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积累数据资料积累数据资料注意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注意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积累数据资料积累数据资料, 逐步发展生物材料的分子设计,在改性和分子设 , 逐步发展生物材料的分子设计,在改性和分子设 计基础上合成新的生物
9、材料计基础上合成新的生物材料。计基础上合成新的生物材料计基础上合成新的生物材料。 3. 生物系统的建模与控制生物系统的建模与控制 包括生物系统的建棋、仿真、辩识与控制包括生物系统的建棋、仿真、辩识与控制 等内容,其中心为建模与控制。等内容,其中心为建模与控制。 生物系统建模与控制的研究是以生物系统生物系统建模与控制的研究是以生物系统生物系统建模与控制的研究是以生物系统生物系统建模与控制的研究是以生物系统 为对象,以定量研究为持点,以建立符合为对象,以定量研究为持点,以建立符合 生物实际的数学模型为核心内容的生物实际的数学模型为核心内容的并对并对生物实际的数学模型为核心内容的生物实际的数学模型为
10、核心内容的,并对并对 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指导。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指导。 生物系统的建模与控制生物系统的建模与控制 生物系统的建模:对生物的分子、细胞、生物系统的建模:对生物的分子、细胞、 组织、器官和整体各层次的行为、参数及组织、器官和整体各层次的行为、参数及 其关系建其关系建立立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其关系建数学模型其关系建数学模型 生物系统的控制:人为地外加控制条件来生物系统的控制:人为地外加控制条件来 影响生物系统的生命过程影响生物系统的生命过程以达到某种特以达到某种特影响生物系统的生命过程影响生物系统的生命过程,以达到某种特以达到某种特 定的目的。定的目的。 生物系统的建模与控
11、制研究内容生物系统的建模与控制研究内容 建立循环系统模型建立循环系统模型 神经系统模型神经系统模型 房室模型房室模型房室模型房室模型 呼吸系统模型呼吸系统模型 免疫系统模型免疫系统模型 流行病模型流行病模型流行病模型流行病模型 生物系统的建模与控制发展方向生物系统的建模与控制发展方向 精确化精确化 实用化实用化 实证性实证性实证性实证性 4. 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传感器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传感器 生物医学信号检测是对生物体中包含的生命现象、生物医学信号检测是对生物体中包含的生命现象、 状态状态性质性质变量和成分等信息的信号进行检测变量和成分等信息的信号进行检测状态状态、性质性质、变量和成分等信息的
12、信号进行检测变量和成分等信息的信号进行检测 和量化的技术。和量化的技术。 生物医学传感器是获取各种生物信息并将其转换生物医学传感器是获取各种生物信息并将其转换生物医学传感器是获取各种生物信息并将其转换生物医学传感器是获取各种生物信息并将其转换 成易于测量与处理的信号成易于测量与处理的信号(一般为电信号一般为电信号)的器件,的器件, 是生物医学信号检测的关键技术是生物医学信号检测的关键技术。是生物医学信号检测的关键技术是生物医学信号检测的关键技术。 意义:促进生理量、生化量、生物量和各种生命意义:促进生理量、生化量、生物量和各种生命 现象检测方法的进展现象检测方法的进展,对推动生命科学各领域的对
13、推动生命科学各领域的现象检测方法的进展现象检测方法的进展,对推动生命科学各领域的对推动生命科学各领域的 研究,以及对新型诊断、治疗方法与人体功能辅研究,以及对新型诊断、治疗方法与人体功能辅 助助器械的器械的新发展都具有新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十分重要要的的作用作用。助新发展都具有要作用助新发展都具有要作用 生物医学传感器生物医学传感器 物理传感器:基于物理能量变换原理而用物理传感器:基于物理能量变换原理而用 于测量生物体的般生理参数于测量生物体的般生理参数于测量生物体的于测量生物体的一一般生理参数般生理参数。 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电流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电流 或电位变化的电极
14、或半导体器件与包覆其 表面的选择性敏感膜、透过膜构成。 或电位变化的电极或半导体器件与包覆其 表面的选择性敏感膜、透过膜构成。 生物传感器:利用生物活性物质的分子识生物传感器:利用生物活性物质的分子识 别功能检测生物化学物质的传感器别功能检测生物化学物质的传感器,它它一一别功能检测生物化学物质的传感器别功能检测生物化学物质的传感器,它它 般由分子识别部分相信号转换部分组成。般由分子识别部分相信号转换部分组成。 生物医学传感器发展方向生物医学传感器发展方向 微系统化微系统化 多参数多参数 超微型超微型(纳米级纳米级“分子传感器分子传感器”)超微型超微型(纳米级纳米级分子传感器分子传感器) 光技术
15、的应用:光技术的应用: 利用生物发光利用生物发光化学发光和细胞光通讯力法化学发光和细胞光通讯力法以及光以及光利用生物发光利用生物发光、化学发光和细胞光通讯力法化学发光和细胞光通讯力法,以及光以及光 敏器件与光导纤维等技术制作光传感器,具有响应速敏器件与光导纤维等技术制作光传感器,具有响应速 度快度快、灵敏度高灵敏度高、抗抗电磁干电磁干扰能力强扰能力强、体积小等特点体积小等特点,度快度快灵敏度高灵敏度高抗扰能力强抗扰能力强体积小等特点体积小等特点 因而已成为其他传感器的强大竞争者因而已成为其他传感器的强大竞争者. 仿生仿生传传感器感器传传 生物医学信号检测生物医学信号检测 无创及微创检测无创及微
16、创检测 生物电信号检测生物电信号检测 生物磁信号检测生物磁信号检测 其他生理及生化参数的检测其他生理及生化参数的检测 体内信息的直接检测体内信息的直接检测体内信息的直接检测体内信息的直接检测 介入式介入式 吞入式吞入式吞入式吞入式 体内固定植入式体内固定植入式 生物医学检测与传感器发展方向生物医学检测与传感器发展方向 生物传感器工作机理与可靠性研究生物传感器工作机理与可靠性研究 生物传感器微型化、智能化与多功能化生物传感器微型化、智能化与多功能化 长时间长时间实时实时无损及微创检测技术研究无损及微创检测技术研究长时间长时间、实时实时、无损及微创检测技术研究无损及微创检测技术研究 细胞、分子水平
17、检测研究细胞、分子水平检测研究 生物医学检测技术评价方法研究生物医学检测技术评价方法研究 5.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生物医学信号处理 根据生物医学信号的特点和测量的要求,根据生物医学信号的特点和测量的要求, 应用并发展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研究从应用并发展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研究从 被干扰和噪声所掩没的信号中提取特定的被干扰和噪声所掩没的信号中提取特定的被干扰和噪声所掩没的信号中提取特定的被干扰和噪声所掩没的信号中提取特定的 生物医学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解释和生物医学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解释和 分类的方法分类的方法分类的方法分类的方法。 生物医学停号处理技术是生理、测量、模生物医学停号处理技术是
18、生理、测量、模 等等式识别、人工智能和数字信号处理式识别、人工智能和数字信号处理等等多种 学科的交叉领域。 多种 学科的交叉领域。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技术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技术 强噪声背景下微弱生理信号的动态提取强噪声背景下微弱生理信号的动态提取 多道生理信号的同步观察与处理多道生理信号的同步观察与处理 信号的时间频率表示信号的时间频率表示信号的时间频率表示信号的时间频率表示 其它新进展其它新进展 自适应法自适应法自适应法自适应法 高阶相关及高阶相关谱高阶相关及高阶相关谱 非线性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 人工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 混沌与分形理论混沌与分形理论混沌与分形理论混沌与分
19、形理论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的研究方向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的研究方向 强噪声干扰下的微弱生理信号及其信息的强噪声干扰下的微弱生理信号及其信息的 动态提取动态提取 建立主要的生理信号建立主要的生理信号(例如心电图例如心电图、脑电图脑电图建立主要的生理信号建立主要的生理信号(例如心电图例如心电图、脑电图脑电图 等等)处理的软件包一数据库与程序库处理的软件包一数据库与程序库 心电心电脑电脑电肌电的有效处理方法肌电的有效处理方法心电心电、脑电脑电、肌电的有效处理方法肌电的有效处理方法 6. 医学图像技术医学图像技术 医学成像技术是把人体中医生感兴趣的信医学成像技术是把人体中医生感兴趣的信 息提取出来,并以图像
20、形式表示,这些信息提取出来,并以图像形式表示,这些信 息包括形态信息息包括形态信息、功能信息及成分信息功能信息及成分信息;息包括形态信息息包括形态信息、功能信息及成分信息功能信息及成分信息; 图像的形式可以是二维、三维及四维信息。图像的形式可以是二维、三维及四维信息。 在医学图像处理技术获得医学图像后对其在医学图像处理技术获得医学图像后对其在医学图像处理技术获得医学图像后对其在医学图像处理技术获得医学图像后对其 进行分析、识别、解释和分类、以把某些进行分析、识别、解释和分类、以把某些 部分增部分增或提某些待征或提某些待征部分增部分增强,强,或提或提取取某些待征某些待征。 医学成像技术医学成像技
21、术 x射线成像技术射线成像技术 显微成像技术显微成像技术 超声成像技术超声成像技术超声成像技术超声成像技术 磁共振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 放射线核素成像技术放射线核素成像技术 医学图像处理与多维显示医学图像处理与多维显示 医学图像处理医学图像处理 临床、解剖学、成像、统计知识临床、解剖学、成像、统计知识 三维图像显示三维图像显示三维图像显示三维图像显示 医用图像工作站医用图像工作站 发功能丰富的软件包发功能丰富的软件包发发展展功能丰富的软件包功能丰富的软件包 图像配准图像配准 三维成像技术三维成像技术 医学图像技术的研究方法医学图像技术的研究方法 新成像理论与方法研究新成像理论与方法研究 基于
22、知识的医学图像处理理论基于知识的医学图像处理理论 医学三维图像的高精度医学三维图像的高精度高逼真显示算法高逼真显示算法医学三维图像的高精度医学三维图像的高精度、高逼真显示算法高逼真显示算法 和多模式、多参数、多提示技术和多模式、多参数、多提示技术 7. 物理因子在治疗中的应用物理因子在治疗中的应用 及其生物效应及其生物效应及其生物效应及其生物效应 物理因子物理因子:力力、热热、光光、电电、磁磁物理因子物理因子:力力、热热、光光、电电、磁磁 通过对生物群体的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通过对生物群体的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 验从存离体细胞和分水平的多次验从存离体细胞和分水平的多次验验以以从存离体细胞和分从
23、存离体细胞和分子子水平水平上上的多的多层层次次 研究,研究物理因子对人体疾病和治疗作研究,研究物理因子对人体疾病和治疗作 用及其机理,确定应用方法、有效作用的用及其机理,确定应用方法、有效作用的 剂量和安全剂量剂量和安全剂量,从而发展应用各种物理从而发展应用各种物理剂量和安全剂量剂量和安全剂量,从而发展应用各种物理从而发展应用各种物理 因子治疗疾病的技术,并防止其可能的有因子治疗疾病的技术,并防止其可能的有 害影响害影响害影响害影响。 研究方向研究方向 激光生物效应及其在治疗中的应用激光生物效应及其在治疗中的应用 电磁波的生物效应及其在治疗中的应用电磁波的生物效应及其在治疗中的应用 超声和震波
24、的生物效应及其在治疗中的应超声和震波的生物效应及其在治疗中的应超声和震波的生物效应及其在治疗中的应超声和震波的生物效应及其在治疗中的应 用用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 磁场生物效应及其治疗中应用的研究磁场生物效应及其治疗中应用的研究磁场生物效应及其治疗中应用的研究磁场生物效应及其治疗中应用的研究 物理因子在治疗中的应用物理因子在治疗中的应用物理因子在治疗中的应用物理因子在治疗中的应用 及其生物效应的发展方向及其生物效应的发展方向及其生物效应的发展方向及其生物效应的发展方向 激光在治疗中应用的作用机理研究激光在治疗中应用的作用机理研究 各种物理因子各种物理因子(低频电、低功率密度超声、低频电、低功率密度
25、超声、 静磁场和低频脉冲磁场静磁场和低频脉冲磁场)刺激作用刺激作用生物效生物效静磁场和低频脉冲磁场静磁场和低频脉冲磁场)刺激作用刺激作用、生物效生物效 应、及其长期安全性的研究;应、及其长期安全性的研究; 热的能热的基究热的能热的基究热热疗疗的能的能源和加源和加热热场场的基的基础研础研究究; 热疗中体内测温和控温技术的研究热疗中体内测温和控温技术的研究;热疗中体内测温和控温技术的研究热疗中体内测温和控温技术的研究; 功能性神经、肌肉刺激机理的定量研究;功能性神经、肌肉刺激机理的定量研究; 低强度毫米波生物效应的研究。低强度毫米波生物效应的研究。 8. 人工器官人工器官 研究模拟人体器官的结构和
26、功能,用人工研究模拟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用人工 材料制成能部分或全部替代人体自然器官材料制成能部分或全部替代人体自然器官 功能的机械装置功能的机械装置。功能的机械装置功能的机械装置 当人体器官发生病伤而用常规方法不能医当人体器官发生病伤而用常规方法不能医 治时治时有可能给病人使用个人工制造的有可能给病人使用个人工制造的治时治时,有可能给病人使用有可能给病人使用一一个人工制造的个人工制造的 系统来取代或部分取代病损的自然器官,系统来取代或部分取代病损的自然器官, 补偿或修复其功能补偿或修复其功能补偿或修复其功能补偿或修复其功能。 人工器官研究人工器官研究 人工心脏瓣膜人工心脏瓣膜 人工心脏起博
27、器人工心脏起博器 人工肾人工肾肺肺肝肝胰胰人工肾人工肾、肺肺、肝肝、胰胰 人工器官的发展方向人工器官的发展方向 人工心脏瓣膜的研究人工心脏瓣膜的研究 血液净化技术的研究血液净化技术的研究 人工心脏起博器的研究人工心脏起博器的研究人工心脏起博器的研究人工心脏起博器的研究 人工肾、肺、肝、胰等人工肾、肺、肝、胰等 人工器官长期体内移植对机体影响研究人工器官长期体内移植对机体影响研究 国内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排名国内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排名 2002年年2007年年2002年年2007年年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95 53东南大学东南大学93浙江大学浙江大学95.53 东南大学东南大学88.73 上海交通
28、大学上海交通大学84 68 东南大学东南大学93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87 四川大学四川大学86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84.68 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83.78 华中科技大华中科技大 四川大学四川大学86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82 华中科技大华中科技大华中科技大华中科技大学学81.33 四川大学四川大学80.89 华中科技大华中科技大学学81 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81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79.31 第第一一军医大学军医大学75.19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79 复复旦旦大学大学78第军医大学第军医大学 天津大学天津大学74.2 复大学复大学 重庆大学重庆大学78 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学科生物医学
29、工程重点学科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清华大学医学部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东南大学东南大学东南大学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新增新增)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新增新增) 四川大学四川大学 重庆大学重庆大学(新增)新增) 西安西安交通大交通大学学西安学西安学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隶属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隶属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 学院学院学院学院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技术评估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技术评估研究中心 生物传感器国家专业实验室生物传感器国家专业实验室 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
30、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心脑血管、神经系统药物筛选和中药开发及评 价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心脑血管、神经系统药物筛选和中药开发及评 价重点实验室 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医学信息、生物传感及医学 仪器、定量与系统生理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医学信息、生物传感及医学 仪器、定量与系统生理研究 东南大学东南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隶属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隶属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 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生物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
31、室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人员人员: 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 、千人计划1人、杰 青4人;国自基金创新研究群体(02年) 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 、千人计划1人、杰 青4人;国自基金创新研究群体(02年) 研究方向研究方向: 测序与生物信息分析、生物与医学纳米技术、生物医测序与生物信息分析、生物与医学纳米技术、生物医 学材料与器件学材料与器件医学影像与医学电子学医学影像与医学电子学儿童发展与儿童发展与学材料与器件学材料与器件、医学影像与医学电子学医学影像与医学电子学、儿童发展与儿童发展与 学习科学、
32、医学信息学及工程、制药工程学习科学、医学信息学及工程、制药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隶属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隶属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Med-X研究院(教育部数字医学工程中心、神 经 Med-X研究院(教育部数字医学工程中心、神 经科学与神科学与神经工经工程程、分子影像及纳分子影像及纳米生米生物医学物医学科学与神程科学与神程分子影像及纳物医学分子影像及纳物医学 研究中心)研究中心) 院士院士1 1人人长江计划特聘教授长江计划特聘教授1 1人人国家杰国家杰院士院士1 1人人,长江计划特聘教授长江计划特聘教授1 1人人,国家杰国家杰 出青年基金获奖者1人出青年基金获奖
33、者1人 主要研究方向:神经科学与神经工程、医 疗 主要研究方向:神经科学与神经工程、医 疗仪器仪器、生、生物材料物材料、医、医学影像与信学影像与信息息学学仪器仪器物材料物材料学影像与信学学影像与信学 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隶属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现代医学电子技术仪器国家专业实验室现代医学电子技术及仪器国家专业实验室 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物医学工程陕西省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陕西省重点实验室 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分部 研究方向医学信息与仪器生物医学超声与成研究方向:医学信息与仪器、生物医学超声与成 像、生物医学光子学与分析技术、生物信息学与 应用技术康复工程与技术等应用技术、康复工程与技术等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隶属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隶属医学院( 清华清华 约翰霍普金斯生物医学工程联合研究中心约翰霍普金斯生物医学工程联合研究中心清华清华-约翰霍普金斯生物医学工程联合研究中心约翰霍普金斯生物医学工程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 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 生生物物芯芯片片、神神经工经工程程、医学影像医学影像、微纳医学微纳医学物片物片神程神程医学影像医学影像微纳医学微纳医学 人员:人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