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统考《大学英语B》十套模拟试题.doc

上传人:教育咨询 文档编号:2990867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7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考《大学英语B》十套模拟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统考《大学英语B》十套模拟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统考《大学英语B》十套模拟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统考《大学英语B》十套模拟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统考《大学英语B》十套模拟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微积分的思想和方法课程一体化设计方案刘东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及总目标:微积分的思想和方法(相关课程高等数学(B)(1)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专科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限选课。该课程以一元微积分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学习,使学员对一元微积分知识中的思想方法有较深刻的认识,弄清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有限与无限等辨证关系,提高数学修养和思维品质,提高抽象思维、逻辑推理与运算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完成学业后积4学分。2、课程资源:(1)文字教材:主教材微积分的思想和方法,由张顺燕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辅教材有高等数学(B)(1)期末复习指导和高等

2、数学(B)(1)形成性考核作业册。(2)其它媒体:VCD光盘微积分的思想和方法、录像带高等数学(B)(1)、网络资源(有IP课程、文本辅导、BBS讨论、E-mail)等。 3、教材内容结构体系:教材由十二部分组成,依次是“前言、绪论、初等数学知识、函数、极限、导数、微分、不定积分、定积分、微积分简史、微分方程、附录”。4、课程教学要求:使学员掌握一元微积分的基本知识,主要是“函数、极限、导数与微分、定积分与不定积分”。 5、学习形式:自学、面授辅导、学习小组讨论,上网,电话答疑等。6、考核办法:采用终结性考试(由平时成绩和平友好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满分100分(平时成绩占20%,是考勤与

3、作业的综合;卷面成绩占80%,由市电大统考),60分为合格。二、学员情况分 小学教育专科学员主要是城乡的小学教师、幼师,他们的优势是:学习动机单纯,目的明确,渴望专业知识和专业学历的提高;有教学经验,理解能力较强;有和书本、学生打交道的良好氛围,这使得他们具有自学的能力和自学环境。但是,他们也有很大的劣势:普遍文化层次较低,经济状况较差,工作和生活担子较重,不但自学质量无法保证,而且自学时间很能少;同时,他们居住分散,在业余互相学习、交流、讨论也比较比较困难,这给教学带来不可顾量的负面影响,也使面授课堂超重负荷,给师生双方都造成了巨大压力。三、教材内容分析 微积分的思想和方法与高等数学(B)(

4、1)两本教材相比,在内容覆盖上基本是一致的,只是前者在知识深度上比后者要求低,比如:前者在求导数部分不要求隐式求导和参数方程求导,在导数应用部分不讨论凹凸性和拐点等;在积分学部分不要求分部积分法和第二换元法等;在微分方程部分只要求了解有关概念和掌握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其它的一概不要求。同时,前者又增加了大量的数学史方面的知识,更注重让学员在了解概念产生的背景基础之上理解和接受概念,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另外,与教材配套的期末复习指导及形成性考核册都与教材有一点出入,出现了一些教材不讲的内容题目。四、课程教学实施计划作为基层电大的科任教师,是课程的主要实施者,责任之重是不言而喻的

5、。我认为:在教学的总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课外时间是难以控制的,只能采用一些强硬的检查措施,但这对于大多数的学员来说也无济于事,他们在老师面前对自己的失误常常以笑对之,最多说一句:“对不起,实在没时间”,或者“老师:我基础太差,一点都不懂 ”;因此,抓住面授课才是最最重要的,也是实施教学唯一可靠的路径。下将几年来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摸索和尝试的几点比较有效的作法记录于此,以期共讨。(一)、教师的课前准备1、通阅全书,掌握书中知识板块和内容结构,了解各板块内容深度;2、仔细阅读课程大纲,明确课程总目标;3、仔细阅读课程考核说明,掌握考点;4、仔细分析教材,了解学员实际,总体设制课程教学总计划和教学进度

6、表。(附表1、附表2)5、以身作则,严谨执教,一丝不苟。在课堂上,抖数精神,和蔼可亲,积极向上,用自己满腔的热情感染和激励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学习。6、加强课堂考勤和作业检查,以保证到课率和督促学员在课外完成作业,及时了解学员掌握知识的信息。(二)、学生的学前准备教师要组织学员,切实上好第一课。第一次面授课,是课程实施的起点,要十分重视。在这一课,要让学员明白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该课程的概况;搞清学习该课程前学员必备的知识基础;向学员介绍学习这门课的基本方法和具体要求;公布课程进度计划及自学内容。与此同时,向学员介绍其它学习媒体和教学支持服务,以鼓励和

7、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在学员对学习该课程做好思想准备和学习准备的基础上,带领学员平稳步入该课程的学习之中。(三)、课堂教学实施计划(实现以学生学习为主的面授课堂:)面授课堂是实施课程教学的主阵地,在这里,寄托着师生共同的希望。然而,面授课的时间却十分有限,教师不可能扎扎实实地讲授所有内容,尤其对微积分的思想和方法这门课,学员学习难度非常大。因此,教师必须在导学的基础上帮助学员梳通知识点,分析其间的联系,不但要面面具到,使知识连贯,而且更要强调重点知识及其运用,解析难点,进行技能培训和学习效果反馈。这一切,都需要教师统筹安排。教学中,我严格按照教学进度计划安排,把每次授课内容结合学员实际认知水平

8、,参照课本例题、练习、习题及形成性考核册的作业题,本着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基本到综合、由知识到能力的原则,注意知识间的先后顺序和过度衔接,周密设计课堂知识结构和各段教学法,一般是按如下步骤进行教学的(制作相关幻灯片、选用有关录像带或网上课堂教学片段、VCD光盘等),1、引入新知识,给出知识结构图,并指出各知识点学习重点、难点、目标及常见题型; 2、复习或学习预备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提供帮助;3、按照“知识点梳通重难点解析技能培训说说议议有问有答课堂小结做做练练互相换换听听看看”的线路图,学习新知识。1) “知识点梳通”环节,以书本为主,结合讲解一些贴近定义、定理、性质等比较单一的例题,帮助学员

9、抓住关键,理解基本知识;2) “重难点解析”环节,主要是通过对结合课本练习题、习题、形成考核作业、相关媒体、资料等精选的有梯度的例题讲解,实现重点的强化和难点的突破,以培养学员运用知识的基本能力,为学员示范解题基本思路和书写步骤,为学员自学和完成作业时,在解题思路分析、解题步骤和书写语言格式方面做出示范;3) “技能训练”环节,主要安排一些与例题难度相当、或在考察角度上作适当调整的练习题,让学员当堂完成,并当堂讲评,以巩固知识;4) “说说议议”环节,是在以上步骤的基础上,利用课间,让学员之间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出对知识及其运用的理解和感受;5) “有问有答”环节,主要运用在重点知识和难点知

10、识方面,通过师生之间、学员之间民主平等地问问题和回答问题,营造师生亲密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强化和巩固知识;6) “课堂小结”是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小结,有利于学员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系统整理和储存,也能对照课前内容结构进行自查,不知不觉地养成有始有终的学习习惯;7) “做做练练”,“互相换换”,“听听看看”这三个环节,基本是在课后练习时间进行,学员通过自己做、跟别人交换对比、听听教师的评语、看看优秀的习作、再看看书及其它的教学资源等,使学员互相勉励,共同提高。以上各步,在完成之中,可适当播放网上教学片段或录相带片段,也可结合网上学习文本,根据不同知识灵活选用。(四)、搞好

11、期末总复习期末总复习是课堂教学效果和学员自主学习成果的大综合,也是学员对本课程学习的总结和查漏补缺、顺利通过考试、完成学业的关键环节,教师必须认真组织学员搞好期末总复习。本课程复习,主要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 结合课本和期末复习指导,按大纲要求和考试说明,分知识块复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步 按考试题型,跨知识块分类选编复习例题,复习解题方法;第三步 以课本、期末复习指导、形成考核册上的综合题、往届考试题、网络上的综合题、模拟题等进行强化训练;第四步 指导学员上网,搜集信息,参与辅导;同时安排专门时间,进行期末复习师生面对面答疑。附表1: 微积分的思想和方法课程实施一体化设计方案专业名称小学

12、教育专业辅导教师杨西惠20042005 学年度第1学期课程名称微积分的思想和方法课内学时数42学时学分4课程特点l 微积分的思想和方法主内容分五大块:函数、极限、导数和微分、不定积分和定积分、微积分简史。 l 教材中概念多、定理多、公式多、符号多、知识点多,教学与学习难度较大。l 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掌握方法与技巧、规范符号是关键。学习资源: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网上资源、幻灯片l 文字教材:(1) 微积分的思想和方法张顺燕(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作业册:高等数学(B)(1)形成性考核册,西安广播电视大学编制。(3)期末复习指导:高等数学(B)(1)期末复习指导,中央电大考试中心

13、。l 幻灯片:内容包括“知识点流程图、重点、补充例题、期末复习等”。(自制)l 音像教材:高等数学(B)(1)录像带、微积分的思想和方法VCD光盘。l 网上资源:微积分的思想和方法课程辅导,具体包括:教学辅导、辅导文本、期末综合题、模拟测试五大部分。网址:http:/中在线学习小学教育专科微积分的思想和方法。主要教学环节:自学、课堂教学、作业辅导、课外学习指导、答疑等l 采用学员自主学习与课堂、职业道德:(1)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2)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3)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忠诚:指从业人员忠实于服务对象并对自己的委托人认真担负职责、以寻求实现职责的最优效果的强烈态

14、度和意向。当非典来临时,医生、护士都不应逃跑;军人也不可临阵脱逃。履行职责时做到一切为了完成任务,不能带有私心或“以权谋私”审慎:指选择最佳手段以实现职责最优的结果,并努力规避风险。重视过程和结果,仔细思考手段的利弊得失,尽可能地选择好的手段。理性、客观,十分严谨地去权衡如何做效果才最好,尽可能地减少工作所带来的可能的危险和损失。做事要有计划、有根据,不能有投机或侥幸的心理。决策要有充分的研究,应准备好各种可能的替代方案,以供择优选择勤勉:指从业者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集中精力投入地做好事情,不分心,不偷懒,不三心二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细节决定成败”。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开展工作;善始善

15、终,不能虎头蛇尾(4)职业化(专业化),是一种自律性的工作态度。简单地说,职业化就是一种按照职业道德要求的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以严格的职业道德标准,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并圆满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工作职责(5)职业化的核心层是职业化素养,包括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中间层是职业化技能,最外层是职业行为规范(6)从业人员讲求信用包括:择业信用、岗位责任信用、离职信用。(7)从业人员践行公私分明的具体要求是要有:法律意识、慎微意识、大局意识(8)从业人员践行纪律的要求是:学习岗位规则、执行操作规程、遵守行业规范、严守法律法规(9)从业人员践行节约的

16、具体要求是:爱护公物、节约资源、艰苦奋斗(10)合作的特征包括:社会性、互利性、平等性(11)从业人员践行合作的具体要求是:求同存异、互助协作、公平竞争(12)特征:非功利性、普遍性、可为性(13)从业人员践行奉献的具体要求是:尽职尽责、尊重集体、为人民服务(14)奉献对实现职业理想的具体意义:具有奉献精神,能把职业当事业来做;对工作积极主动,总会有成才的机遇;能使个人价值融入集体价值之中。l 附录:职业理念与原则要求一、职业理念:X: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帮助Q解决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Q:存在(含不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主动前来求助,解决自身问题的人职业理念或生命线:Q和Z的身心健康是

17、否最大限度地维护?Q的心理问题是否得到科学有效的解决X应避免出现的误区:批评指责、主观武断、好为人师、宣扬自己、随随便便、同情怜悯、大惊小怪、大事化小。二、工作模式:求助者主动;咨询师启发引导求助者。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联系:理论上没有明确界定,采用方法也常常一致;可由同一人完成。区别:咨询的对象主要是正常人,解决正常人遇到的各种问题,采用发展模式,平等关系,时间短,不需住院和药物,非标准程序化;治疗的对象主要是存在心理障碍的人,如神经症、心理障碍或身心疾病等。病理模式,医患关系,时间长、住院和药物治疗,标准和程序化。三、工作原则:价值中立(前提和先决条件)、保密原则和保密例外、避免双重关系、

18、自我保护。基础心理学 第一节 绪论(心理的本质)一、定义 1、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基础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动物的、儿童的、变态的心理现象不属于,但都属于心理学。 2、研究内容:(1)认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认知指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2)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需要以欲望、要求的形式表现出来,反映的是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3)情绪、情感和意志(意志是心理对行为的支配):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产生的外界事物的

19、态度和体验,以人的需要为中介。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表现了心理对行为的支配。其支配力的强弱用于评价其意志的品质(4)能力和人格(5)分类: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情感、意志。(知、情、意)。心理特性包括需要动机、能力、人格,心理活动的动力(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世界观)、对实践活动的适宜性(能力)、人格特征(气质、性格)。 二、人的心理的本质:1、心理是脑的机能(从功能上讲):(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2)伴随神经系统的进化,心理的发生经历了四个阶段无机物和植物没有神经系统没

20、有心理。单细胞动物,变形虫,趋利避害,有感应性感觉无脊椎动物发展到环节动物,只具有某种感觉器官,只认识个别属性。心理现象的产生以能对具有生物学意义的信号刺激做出反应为标志,或者说以形成条件反射为标志,和神经系统的出现相联系知觉脊椎动物,具有脊髓和大脑,有了各种感觉器官,能认识到整个事物思维萌芽灵长,能认识外部联系人有思维。把人的心理叫做思维、意识、精神。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充分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从内容上讲):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21、和内容,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自己。心理的反映不像镜子似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但不是大脑活动的物质产品。心理是一种主观映象(事物的形象,概念,体验,欲望,要求)。心理支配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活动,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心理学是一门自然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叫边缘学科研究的某一课题,可以侧重于自然或侧重于社会科学。三、发展简史1、科学心理学的建立:艾宾浩斯:长的过去,短的历史孔子性相近习相远,孟子性善、荀子性恶,世硕性善恶、告子无善无恶希波克拉底: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22、。盖伦提出拮据这个概念,把希波克拉底的分类叫做人的气质类型分类古代的心理学对心理现象的研究用的是思辩和总结个人经验的方法,不具备实证的性质,19世纪以前,隶属于哲学的范畴19世纪中叶,实验的方法,使心理学成为一门实证的科学,并最终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独立;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冯特是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直接经验的,和以间接经验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不同,应该用能够测定直接经验方法,即实验内省的方法来进行研究。用内省法研究了感觉、知觉、注意、联想等心理现象;提出了统觉学说(统觉就像是意识域的注视点)和情感三维说(情感包括愉快和不愉

23、快、兴奋和沉静、紧张和松弛三个维度)。主张用民族心理学的方法研究高级心理学。2、学派的纷争:(1)构造心理学(冯特,铁钦纳):用内省实验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找出意识组成部分和它们联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企图从意识经验的构造方面来说明人的整个人的心理,只问意识由哪些元素构成,而不管意识的来源、意义和作用。评价:内容规定太狭窄,脱离生活实际,反对(2)机能主义心理学(杜威、安吉尔):达尔文的进化论、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影响,反对把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因素,反对把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反对把心理看作一种不起作用的副现象,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反对把心理学只看作一门

24、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3)行为主义(华生):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研究行为。行为:有机体用于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心理研究行为的任务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间的规律性关系。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确定了刺激和反应(S-R)的关系,就可以预测行为,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魏特海默、克勒、科夫卡):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相加,意识、经验也不等于感觉和感情等元素的集合,行为也不等于反射弧的集合,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组成它的元素,主

25、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学,建立了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在德文中意味着整体(5)精神分析(弗洛伊德).3、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二战以后,出现整合趋势(1)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马斯洛):一切不安的根源在于缺乏对人的内在价值的认识;应该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努力去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重视人自身的价值与尊严,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与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两大传统学派有明显分歧,被称为第三势力(2)认知心理学:把人看作是一个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以信息加

26、工的特点,即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辟了人工智能的新领域。开始与认知神经科学相结合,把行为水平的研究与相应的大脑神经过程的研究结合起来,深入探讨认知过程的机制(3)生理心理学: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包括脑与行为的演化;脑的解剖与发展及其和行为的关系;认知、运动控制、动机行为、情绪和精神障碍等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神经过程和神经机制。大脑机能定位。4、研究原则:客观性、辩证发展、理论联系实际。 5、研究方法:(1)观察法(自然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

27、法(不能简单的做因果联系,但可以坐因果假设)(2)调查法: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的对象提问,让他回答,通过对他的回答的分析来了解他的心理活动的方法。种类:口头、访谈法、书面、问卷、心理量表法。事先列好提问的问题或提问的提纲;问卷要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问题的设计要准确具体而不能有暗示,不能让调查对象难以理解或产生歧义(3)个案法(个案历史技术):对某一个被试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究,包括他的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等,目的在于发现影响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原因。强调个体之间的差异,对某一被试者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究,以期发现影响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原因(4)实

28、验法:在严格控制条件的情况下,观察被试的行为或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自变量:由实验者选择用来引起被试者心理或行为变化的刺激变量。因变量:(研究者试图预测的行为):由自变量引起的被试者心理和行为的变化。额外变量:除自变量之外的一切能够对被试者的心理或行为产生影响的客观条件。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一、神经系统的构造和功能1、神经元及其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细胞体和树突是灰色的,轴突外有白色薄膜,即髓鞘,起绝缘的作用。树突是前一个神经元和后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接受外界刺激并转化成神经冲动,或接受前一个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将

29、神经冲动传至细胞体。轴突将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到其他神经元。两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分叫突触。 2、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神经元的轴突聚集在一起组成神经纤维,构成一根神经。外周神经系统就是由遍布全身的神经组成的,是把中枢神经系统与感觉、运动和内脏器官联系起来的神经结构。从解剖上看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从功能上分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植物神经)系统。躯体神经是到达感觉和运动器官的神经,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它们支配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自主神经又叫植物神经,分为机能上拮抗的交感神经(唤醒有机体,调动有机体能量)和副交感神经(使有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状态,储存能量,维持平衡),是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30、分布在心脏、血管、呼吸器官、肠胃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不受意识的支配,与情绪反应有关。3、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大量的神经细胞集中折地方,包括脊髓和脑。脑由脑干、间脑、小脑、端脑(大脑)组成(1)脊髓:中心是个管,围绕着管的是脊髓的灰质,前端由大型的运动神经元构成,后端由感觉神经元构成,中段前后端之间集中了自主神经元。其外周是脊髓的白质。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低级的部位,除传递信息外也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2)脑干包括延脑(延髓)、桥脑、中脑,是脑的最古老的部分,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延脑:神经纤维上下行的通道,从大脑两半球和身体两侧来的神经纤维,经延脑的椎体交叉向对侧传导,产生对侧传导

31、和支配状况。延脑中还有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又叫生命中枢。脑干上的网状结构是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桥脑:神经纤维上下行的通道,也是联系大脑与小脑之间神经纤维的通道中脑:上下行神经传导的通路,还有瞳孔反射和眼动的中枢脑干网状结构:由许多散在于纵横交错的神经网中的大小不等、类型不同的神经元构成,贯穿于脑干的大部分区域,是调节睡眠和觉醒的神经结构,它使机体在一定的刺激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3)间脑位于脑干之上。包括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较高级的感觉中枢,其它感觉器官来的神经元都要在丘脑换一个神经元,才能到达大脑)。上丘脑参与嗅觉和某些

32、激素的调解。下丘脑是大脑皮层下调节自主神经活动的中枢,调节内脏活动。、底丘脑调解肌张力,使运动正常进行(4)小脑:保持躯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4、大脑的结构与功能:(1)端脑即大脑,中间的裂缝叫纵裂,将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纵裂底上的大横行纤维束叫胼胝体,把大脑两半球连接起来(2)外层是密集的神经细胞体,叫大脑灰质(大脑皮质或大脑皮层);内部是髓鞘化了的神经纤维,称为大脑白质;白质内有灰质核团,叫基底核。大脑皮层有褶皱,形成沟、裂和回(3)自半球上缘中点斜跨外侧面的一条沟叫中央沟,相邻两个沟之间隆起的部分叫大脑的回。以外侧裂、中央沟等为界线可以分四个叶,外侧裂以上、

33、中央沟之前为额叶(中央前回:躯体运动中枢);中央沟之后、顶枕沟之前为顶叶(中央后回:躯体感觉中枢);顶枕沟之后为枕叶(枕极:视觉中枢);外侧裂之下为颞叶(颞上回和颞中回:听觉中枢)(4)前额叶皮层和颞、顶、枕皮层之间的联络区与复杂的知觉、注意和思维过程有关(5)边缘系统由边缘叶以及皮层下的脑结构构成,是内脏功能和机体内环境的高级调节控制中枢,也是情绪、情感的调节中枢。身体各部位在大脑皮层上的代表区域都是倒置的,即脚在上、头在下(面部五官的位置是正的)。而且身体感觉敏感的部位和运动灵敏的部位占得比例比较大。5、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是对称的,但其功能是不对称的,功能的不对

34、称性叫做“单侧化”。右利手,左半球言语功能(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功能(音乐、美术、情绪表达和识别)占优势。1860年,布洛卡发现了运动性言语中枢,证明了左半球的言语优势,左半球额叶损伤,右半球完好,导致运动性失语症,发音器官没有毛病,能听懂别人说话,能写字和阅读,但失去说话的能力。20世纪60年代,罗杰.斯佩里通过割裂脑的实验(切断胼胝体,即连接左右半球的神经纤维束)证明了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三、高级神经系统的反射学说1、基本概念(1)兴奋和抑制: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神经活动由静息状态或较弱的状态,转为活动状态或较强的状态(2)反射、反射弧

35、和反馈: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过,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反馈:指反射活动的结果返回传到神经中枢,使神经中枢及时获得效应器活动的信息(3)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如吃食物流口水、光照使瞳孔收缩条件反射: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巴甫洛夫为经典条件反射,如酸梅、被蛇咬。斯金纳叫操作性或工具条件反射。如马戏团的动物、大白学会走迷宫、大白在斯金纳箱里按压杠杆(共同特点是都有操作或经过训练)。2、基本规律(1)条件反射的抑制:外抑制

36、:额外刺激的出现使条件反射停止反应。超限抑制(保护性抑制):长时间工作或受强烈刺激。消退抑制: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不再给予强化。条件反射的泛化现象:在条件反射的初期,类似于条件刺激物的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射(2)扩散和集中:神经过程在大脑皮层上运动的基本形式就是扩散和集中。扩散:一个地方的神经细胞的兴奋引发其他地方神经细胞的兴奋。如条件反射的泛化。当条件反射多次进行,通过学习训练,区别了不同的刺激,形成了分化,就只对条件刺激物进行反应了,就是集中(3)相互诱导:一种神经过程进行,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包括:负诱导(抑制)(如废寝忘食时感觉不到饥饿)、正诱导(兴奋)。诱导可以是同时性的、相继

37、性的诱导(4)动力定型:刺激形成固定的顺序,反应也跟着形成固定顺序。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巴甫洛夫认为,动力定型是人习惯的生理基础。动力定型的破坏会引起人消极情绪的反应。第三节 感觉、知觉和记忆一、感觉(1)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2)种类:按刺激来源分为外部包括视、听、嗅、味和皮肤(温冷触痛压)内部包括运动、平衡、机体(又叫内脏感觉,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痛)。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1、定义(1)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分为绝对和差别感受性(2)感觉能力强,感受性就越高。感受性的高低可以拿刚刚引起感

38、觉的刺激强度加以度量(3)感受性的高低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加以度量,二者成反比,感觉阈限低感受性高;感觉阈限高感受性低(4)适宜刺激:最敏感的感觉的刺激(5)感觉阈限:最小刺激量。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种类(1)感觉阈限:分绝对与差别感觉阈限(2)感觉阈限与感受性之间是反比关系,感觉阈限低则感受性高,能感觉到很微弱的刺激。感觉阈限是一个范围,有下限和上限,下限上限之间的刺激都是可以引起感觉的范围(3)绝对感觉阈限(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表示的是绝对感受性。越小,表示感受性越高(4)差别感觉阈限(差别阈限、最小可觉差、j.n.d):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越小,

39、说明差别感受性越高。 3、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1)韦伯定律:1840年,发现了差别感觉阈限定律,即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公式为I/I=K。I是差别阈限,I是原来的刺激强度,K是一个常数(韦伯常数、韦伯分数),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同感觉器官的韦伯分数不同(2)费希纳定律:1860年,用差别阈限作为感觉的单位,测量了一个刺激所包含的差别阈限值,认为它就是这个刺激所引起的心理强度。发现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刺激的物理强度按对数级增加时,所引起的心理强度按算术级增加。公式为S=K.lgR。S是心理量,R是物理量,K是常数。两定律都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因此,不能拿

40、刺激的物理单位来代表它所引起的心理强度的单位。三、感觉现象 1、感觉适应:刺激的持续作用,感受性发生变化。(如入芝兰之室,手放冷或热水、光适应、暗适应)(1)对光适应:在强光作用下,视觉感受性降低即视觉感受阈限提高。一两分钟完成(柿子红质分解快合成慢)(2)对暗适应:视网膜上视紫红质合成,视觉感受性提高即视觉感受阈限降低的过程。30分钟。要保护,设法不让视紫红质分解,办法就是带上红色的眼镜。 2、感觉后像:如灯灭,有灯;声音停止,还有余音。各种感觉器官都能产生。可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正后像的后像性质和刺激物性质相同;负后像相反。彩色的负后像是刺激色的补色。正后像和负后像可以相互转换,后像持续时

41、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 3、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如吃苦药后再吃糖;黑色纸上的灰比白色纸上的灰亮;彩色对比时产生补色,如红花绿叶。两种感觉同时发生的对比叫同时对比,先后发生叫相继对比。各种感觉器官都可以发生。 4、联觉: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如看到红色感觉温暖;听着节奏鲜明的音乐觉得灯光也在闪动;冰箱用白色。四、各种感觉:九,包括视听嗅味皮肤平衡运动内脏痛; 1、视觉(1)视觉的适宜刺激:380-780纳米的电磁波,也叫光波。-380:紫外线;780-:红外线。(2)器官:视网膜。最外边一层是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锥体(明视觉

42、器官)和杆体(暗视觉器官)。锥体集中在视网膜的中央窝及其附近,在强光下起作用,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叫明视觉。杆体呈杆状,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对弱光敏感,不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只能分辨物体的明暗和轮廓,叫暗视觉。(3)颜色视觉特性:包括彩色和非彩色。彩色有色调(由光波的波长决定)、明度(由光波的物理强度决定)、饱和度(由光波中灰色所占比例决定)三种特性。非彩色,即灰色,只有明度而没有色调和饱和度。彩色中灰的比例越大饱和度越小,反之饱和度越大色混合:两种或多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产生一种新的颜色。包括色光和颜料混合。在色光混合中,混合后变灰的两种颜色叫互补色。例如红绿混合得到了灰,红和绿就是

43、互补的颜色。红是绿的补色;绿也是红的补色。如果不是互补的颜色混合,其结果得到的是光谱上在它们之间的颜色。例如红和黄混合得到的是橙色色觉异常:分辨颜色有困难或不能分辨颜色。按程度分为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部分色盲包括红绿和黄蓝色盲。色觉异常的人自己觉察不到,不经科学鉴定他自己不见得知道自己有色觉缺陷,别人也难以发现,他们对明度敏感,在儿童期就自然地完成了通过明度来说出颜色。色觉异常大部分是遗传的原因造成的。遗传途径是:外祖父-妈妈-男孩;外祖父+色盲爸爸-女孩(妈妈是隐形色盲)。女性色盲仅占男性的1/10。2、听觉(1)听觉的适宜刺激是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也叫声波。 人对1000-

44、4000赫兹的声音感受性(最敏感)和耐受性比较高。-16:次声波,20000-:超声波。20岁以前感受性随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60岁以后下降。老年人首先丧失对高频声音的听觉,随年龄从高频向低频发展。听觉适应是在声音的持续作用下,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现象。听觉掩蔽是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使听觉阈限升高的现象。听觉疲劳是声音强度太大或作用时间太长,引起听觉感受性在一定时间内降低的现象。如果听觉疲劳不断积累,长期得不到恢复,将会导致职业性耳聋或永久性听力丧失(2)器官:包括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感受器是内耳中的科蒂氏器官,是听觉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它将空气振动转变为神经冲动

45、,传至颞上回和颞中回,引起听觉(3)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噪音由声音的物理性质、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决定。人们不愿听的,并对造成消极影响的声音均可视为心理上的噪音。 3、嗅觉:是最古老的感觉。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嗅细胞。 4、味觉:最基本的味觉是酸、甜、苦、咸。能溶解、有味道。感受器是舌面、上鄂的味蕾。舌尖甜,前咸,后酸,根苦。 5、皮肤感觉:温冷触痛压振动。表示触觉灵敏度的指标叫两点阈;在排除视觉的条件下,用钝的针头刺激皮肤上相邻的两个点,能觉察出是两个点的最小距离叫两点阈。身体不同部位的两点阈是不同的。皮肤表面的温度叫

46、生理零度。生理零度是会发生变化的。 6、平衡觉(静觉):内耳中的前庭器官,包括耳石和三个半规管,反映了人体的姿势和地心引力的关系。 7、运动觉(动觉):反映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其感受器分成在肌肉、筋腱和关节中,分别叫肌梭、腱梭和关节小体。它反映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 8、内脏感觉(机体觉,黑暗感觉):饥饱渴窒息疲劳便意性痛。性质比较模糊,定位不准确。具有放射的性质,如心绞痛时会觉得肩胛骨疼。当各种内脏器官处于正常状态时,引不起内脏感觉,异常或病变时才会有感觉。 9、痛觉:有机体受到伤害时产生的感觉。没有适宜刺激。遍布全身所有组织中,痛苦但有保护性作用,

47、具有生物学意义。难于适应。痛觉的感受性有很大的差别,与对疼的认识、态度、性格、意志有关。五、知觉概述 1、定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与感觉的区别是:感觉是单一感官活动的结果,反映物体个别属性,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觉是各种感官协同活动的结果,认识物体的整体,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知识和经验越丰富,对物体的适应越完善和全面。联系:知觉和感觉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现象,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2、基本特性: 1)整体性: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特性(2)选择性:由于感觉通道容量限制,不可能知觉到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物

48、体,只能把一部分物体当做知觉的对象,知觉的格外清晰,而把其他对象当做背景,知觉的比较模糊,这种有选择地知觉外界物体的特性,如花瓶人脸的两可(3)恒常性(常性):在一定范围内,知觉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特性。包括大小、颜色、明度、形状和运动恒常性均有,远近我都觉得高矮没有变化、石灰在暗处比明处的煤块亮、桔黄色的灯照射的白纸看起来还是白色(4)理解性:在知觉外界物体时,人们总要用过去的经验对被知觉的事物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六、知觉种类:(时空运错)1、空间:(1)大小:由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像的大小、物体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以及周围参照物等因素决定(2)形状:结合视网膜提供的视觉信息,视线沿物体边界的扫描运动提供的动觉信息,手触摸提供的触觉信息(3)方位:以自身或双耳为参照,利用双耳判断左右(4)距离(深度、远近、立体):远近肌肉运动线索:眼睛的调节和双眼视轴辐合单眼线索:对象重叠、线条透视(铁轨交叉)、空气透视、明暗阴影、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