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电子技术基础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陳 文档编号:3106043 上传时间:2020-12-0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技术基础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电子技术基础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电子技术基础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电子技术基础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电子技术基础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D/A转换电路的安装、调试和检测 将拨码开关SP1全部断开,将拨动开关S2拨到上端, A/D转换处于手工启动状态,按动一次按键开关S1产生 一个启动信号,发光二极管的亮灭代表了转换后的数 字信号,调整RP1,结合万用表将输入电压调到下表数 值,填写在不同输入电压下的A/D转换结果,即 DB0DB7的高低电平状态,同时,用万用表测量U6A的 输出电压,填入下表10.4,并与输入模拟电压比较。 将拨码开关SP1的一个闭合,此时A/D转换的启动脉冲 由U1(MC14060)产生,拨动开关S2拨到上端,平滑调 节RP1,可以从发光二极管的亮灭指示当前输入信号的 大小。同时,用万用表测量U6A的输出电

2、压,并与输入 模拟电压比较是否相同。 55 56 将拨码开关SP1的一个闭合,此时A/D转换的启动脉冲 由U1产生,拨动开关S2拨到下端,此时音乐片信号输 入到ADC0804进行A/D转换,A/D转换的结果又输入到 DAC0803作为D/A转换器的数字输入信号,此时可从扬 声器中听到音乐。 验证采样公式:将拨码开关SP1全部闭合。可发现:拨 码开关中越靠近上端的开关闭合,频率越高,音乐的 失真越小,声音的质量越好;拨码开关中越靠近下端 的开关闭合,采样率越低,音乐失真越大,音质越差 ,当最下端的几个开关闭合时,采样频率太低而不满 足采样要求,即不满足: s2imax,根本无法 还原出原声音。

3、D/A转换电路的安装、调试和检测 57 波形产生电路 1.设计要求 n 可产生3种以上波形(正弦波、矩形波、锯齿波等)。 n 各种波的幅度和频率可调节。 n 设计可采用中规模集成电路也可采用大规模集成电 路,如ROM。 2.课题涵盖的知识点 振荡电路,计数器,数模转换,运放电路等。若采用 大规模集成电路则与存储器知识有关。采用存储器电 路的波形产生电路可以参考第8章相关电路图 58 波形产生电路 3电路框图及结构说明 时钟发生单元 时钟发生单元 Ram地址产生 波形存储ram 信号放大单元 D/A转换单元 波形锁存 4框图思路说明 利用串行2进制计数器做触发源来触发作为地址产生器 的二进制计数

4、器,使其产生为后级所用的地址码。使用 ram存储器存储波形,通过不同的地址输入,读出ram中 的波形数据,使用锁存器避免前后转换中的影响,将波 形数据输入到后级的D/A,完成数字到模拟的转换,最 后由高输入阻抗的高精度集成运放完成放大作用。 59 60 波形产生电路原理说明 A:时钟发生单元 CD4060为14位2进制串行计数器,搭配2mhz晶震可 得f2mhz/2n(n=410,1214)等10种频率的信 号。如原理图图示接q4脚,则4060输出频率为:f 2mhz/2n(n=4)12500hz。q5,q6的频率依此 类推。可见本作为后级地址产生器的触发时钟的 4060的最高频率只有1250

5、0hz,倘若本时钟不够, 则可通过配接不同频率的晶震来达到调节触发频率 的输出的目的。 61 波形发生器电路原理说明波形发生器电路原理说明 12位2进制计数器4040有q0q11位输出,其中只选择 q0q9输出连到后级的ram的地址端a0a9,刚好对应 一个波形的地址空间,至于选中ram中8k的哪一k则由 ram的高三位地址的组合情况决定。由如图所示接法, 可知4040在q4的下降沿触发。地址变化速度为: q4 12500hz。 B B:地址计数器:地址计数器 C C:波形存储:波形存储ramram 本例中2864为8k8位存储器。8k的空间,13根地址线 ,此处我们选用低10根地址线为每种波

6、形的地址空间 ,故分8k为8段,每个波形占用一段,共可存储8种 62 波形发生器电路原理说明波形发生器电路原理说明 波形。高3位通过开关组合可有23共8种状态对应8种波 形的选择。利用一般的单片机通用编程器即可对2864 编程。此外发现:片选信号、读出允许、写允许分别 为“低低高”,这是因为本例中ram已经通过编程器写 入了波形,而要使用该ram,则必定要用片选。 D D:数据锁存器:数据锁存器 数据锁存器hc574的作用是:在存储器从地址有效到数 据输出的时间间隔内避免对后级转换的影响。74hc574 锁存器是在脉冲上升沿读入数据由q0q7输出,而地 址计数器是脉冲下降沿动作,因此q输出的数

7、据和ram 指定的时间延时1/2个时钟,以此保证数据的有效性。 63 波形发生器电路原理说明波形发生器电路原理说明 E E:D/AD/A转换转换 D/A转换的作用是将锁存器输出的波形数据转换成模拟 信号。其中,输入锁存器功能ILE固定接高,cs片选固 定接低,使芯片处于工作状态,wr1,wr2,xfer, 固定为 低电平时D/A处于直通工作状态,输入数据直接转换为 模拟量。8脚接电位器用于调节输出电压幅度: V0=VREFRF(2nSn+2n-1Sn-1+20S0)/-2n 由此可见,VREF的变化将直接影响输出V0,所以也可以 接固定的VCC电压。本例中0832为电流型D/A转换器, 即输入

8、全“0”时,IOUT1最小;全“1”时,IOUT2最小 64 波形发生器电路原理说明波形发生器电路原理说明 F F:放大电路:放大电路 D/A转换0832为电流型转换器,因为怕影响精度,后级 不可接大负载并要求后级有高输入阻抗。本例中用 LF356以满足要求。 LF356输入阻抗超过1012欧,共模 抑制比为100DB,频带05Mhz。输出若通过电容耦合 可得交流波形。例中电位器W来调节运放的反馈深度, 控制输出幅度。输出端的输出含有直流成分输出正弦 波时,变化的幅度为05V,如果用电容耦合,隔离直 流,输出电压为-2.5+2.5之间。由此可见,本实例 中通过电位器W来改变输出幅度,而通过选择

9、4060的不 同频率输出来改变末级波形的频率。 65 波形发生器电路原理说明波形发生器电路原理说明 G G:存储数据设计:存储数据设计 存储器的数据设计与D/A转换精度以及输出波形形状有 关。设输出波形为一标准正弦波,在1024个字节中平 均划波形为4个区,若规定0电位为07fh,则正弦波的 最高点为0ffh,最低点为000h,其他关键点依此类推 。由于1k(000h-3ffh)空间只能存储一个波形,一个字 节数据最多有256种状态,所以8位数字量的步长为 1/256,误差为0.4,可通过更多位数的D/A来提高输 出精度。但一般8位D/A即可满足要求。根据步长和起 始点的数值,可得波形地址单元

10、表. 66 整机的安装和调试 安装电路时,最好由前到后按照信号流程来走。有条件 的,可以制板;需手工焊接的则也要有电路板的走线概 念。该电路信号流程、条理和思路都非常清晰,便于查 证错误所在。验证电路板时,最好选定ram为方波,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 4.2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 4.1.1 什么是反馈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 反:在放大路中,从出端把出信号的部分或全 部通一定的方式回送到入端的程称反。 反 路:用于反向 信号的路称反 路或反 网。 反放大路:凡有反 的放大路称反放 大路。 入信号:入信号与反信号叠加得到 入

11、信 号。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 反放大器与基本放大器的区: (1)输入信号是信号源和反馈信号叠加后的净输入信号。 (2)出信号在送到 的同,要取出部分或全 部再回送到原放大器的入端。 (3)引入反馈后,使信号既有正向传输也有反向传输,电 路形成闭合环路。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 1正反和反 正反:反信号起到增强入信号的作用。 反:反信号起到削弱入信号的作用。 采用瞬极性法判断是正反 是反。 瞬极性法:先在放大器入端定入信号地的极 性“+”或“”,再依次按相关点的相位化情况推出各点信 号地的交流瞬极性,再根据反到入端的反信号 地的瞬极性判断,若使原入信号减弱是反,使原 入信号增强是正反。 4.

12、1 反馈的基本概念 4.1.2 反的基本型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 例 4-1 判断所示路的反是正反 是反。 解 假定两放 大器入端信号极性 上正下,即基极 地的极性“+”, 集极倒相后地极 性“”,即集极 出“+”,通反 至的 地极性 “+”, 入量 减小,可判断反 反。 例 4-2 判断所示路中有无反存在,如有,属 于何种反?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 解 反馈元件 Re 并联了旁路 C 电容,为交流信号提供了 通路,消除了交流反馈的条件,所以放大器只有直流反馈。 用瞬极性法判断如下: VB 某一刻上升。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 故为负反馈。 2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 反

13、:反信号取自出 ,并与出 成 正比。 流反:反网的出信号与出流成正比。 判断方法:想把出端短路,如果反信号消失, 反。如反信号依然存在, 流反。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 3串反与并反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 串联反馈:放大器的净输入电压是由信号源电压与反馈 电压串联得到的。 并反:放大器的 入 是由信号源 与反 并得到的。 判断方法:把输入端短路,如果反馈电压为零,则为并 联反馈;如果反馈电压仍存在,则为串联反馈。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 4反放大器的四种基本型 并 反 流串 反 流并 反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 串 反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 例 4-3 判断示路的反

14、 型。 解 判断思路: 分析路中是否存在反; 如果路中确有反,判断其性是正反 是 反; 从出回路分析反信号取自于出 是出 流,以判断是 反 是流反。 从入回路分析反信号与原入信号是串是 并,以判断它是串反 是并反。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 具体分析: 通 Re 的不有出信号,而且也有入信号。因而 它能将出信号的一部分取出来送 入回路,从而影响原 入信号。由此,Re 是 路的反元件,路存在着反。 信号源瞬极性上正下,加到三极管射极 亦上正下,三极管的射极 就是反信号 ,它使 加到射的 入信号 比原入信号 小,故是反 。 根据以上分析,引入的流串 反。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 将 阻短路, 出回路

15、并不因 短路而使反 流消失,因此,从入端看,反属流反。 如将入端短接,反 依然存在,故串反 。 例 4-4 (a)另一反放大路,(b)所 示它的交流通路,指出反 型。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 解 从出端,反信号取自出 , 反 。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 从入端,Rf 与入路并,并反。 路是一个 并 反 路。 作业题: 1、画出反馈放大器四种基本类型的电路图。 2、比较四种负反馈电路的特点。 4.2.1 降低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提高放大信号 的定性 4.2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开环放大倍数:在未接入反馈之前,电路未形成闭合回 路时的放大倍数。这时, 反馈系数:接入负反馈后,将反馈信号 Xf

16、与输出信号 Xo 之比,定义为反馈系数 F。 引入反后,放大器的 放大倍数降低了,且降 低原放大倍数的 。 当 AF 1 , 。明 放大倍数与反 系数有关,由于反 一般都必是由性元件构成, 性能定,因此 放大倍数定。 4.2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表示净输入信号,它是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的差值。 闭环放大倍数:引入负反馈后,环路闭合后输出信号与 环路输入信号之比。 4.2.2 减小非线性失真 原理:在反放大路中,净输入信号 是输入信号 vi与失真输出信号的反馈量 vf 相减的结果,净输入信号 的波 形与原输出失真信号的畸变方向相反。从而使放大器的输出信 号波形得以改善。如图所示。 4.2 负

17、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放大器引入反后,在中频区,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下 降多,在高、低频区,放大倍数下降得少,结果是放大器的 幅频特性变得平坦,上限频率由 fH 移至 fHf,下限频率由 fL 移至 fLf 。如图所示。 4.2.3 展宽频带 4.2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1)串 反使放大器入阻增大,并 反 使放大器入阻降低。 (2) 反使放大器的出阻降低,流反 使放大器的出阻增大。 4.2.4 对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影响 4.2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4.3.1 自激振荡原理和振荡平衡条件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1自激振荡的原理: (1)开关拨 1,放大器输入端与信号源 vi

18、 接通,在 LC 回路产生信号电压,经 L2 耦合加到负载上RL,称为“他激”状 态。 (2)开关突然 2,LC 回路的 通 L1和 L2 互感 耦合,从 L1 上得感 vf 。如果定感的同名端的 匝数比,使感 vf 与入信号同相位、同幅度,反 信号 vf 即可取代入信号 vi 。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自激状态:无需外加信号而靠振荡器内部反馈作用维持 振荡的工作状态。 自激振荡器:依靠反馈维持振荡的振荡器称为反馈式自 激振荡器。 自激振器包括两个基本 :放大器和反网。 2自激振的概念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方框图如图所示。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3自激振的条件 (1)

19、相位平衡条件 反馈信号的相位必须与输入信号同相位,即反馈极性必 须是正反馈。 (2)振幅平衡条件 反信号 vf 的振幅等于入信号 vi 的振幅。即 AvF = 1。 自激振器在源接通瞬 必 足起振条件 1保 LC 回路的振从无到有,从小逐增大,直到足 平衡条件止。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LC 振荡器是由电感 L 和电 容 C 组成的振荡电路。常用的 有变压器反馈式、电感反馈式、 电容反馈式三种。 4.3.2 LC 振器 1变压器反馈式 LC 振荡 器 (1)电路结构 反网由二次圈 L2 和 Cb 成, Cb 隔直流的耦合 容。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振器接通源瞬,路各 流 都生

20、一 个冲,个“冲”可以生一个包含率范很的 微弱信号。 设某一瞬时基极电压极性为正,则集电极应为负,L2 上端电压极性为正,反馈回基极的电压极性为正,满足相位 平衡条件。只要变压器 L1 与 L2 匝数比恰当,即满足振幅起 振条件。 以上是共射集电极调谐变压反馈式振荡电路,此外还有 共基射极调谐等变压器反馈式振荡电路。 (2)工作原理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3)特点 器反式振 路容易起振,振 率一般几 千赫到几百赫。 2感反式振器 又称电感三点式振荡器。三极管的三个电极分别与 LC回 路中L 的三个点相连,故而得名。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1)工作原理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

21、与原理 振幅条件:电感抽头位置选择适当,就能满足振幅起振 条件。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相位条件:设基极电压瞬时极性为“”时,则集电极为 “”,LC 回路另一端为“+”,反馈回基极为“+”,满足相位平 衡条件。 路能起振,路振 率 式中,M 是圈 L1 与 L2 之的互感系数。 (2)特点 这种振荡电路易起振且振幅大,振荡频率可达几十兆赫 。缺点是振荡波形失真较大。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3电容反馈式振荡器 又称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在图(b)交流通路中,三极管 的三个电极与电容支路的三个点相接,故而得名。电容三点式 振荡电路如图所示。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1)电路结构

22、 与电感反馈式的区别:一是 LC 回路中,将电感支路与 电容支路对调,且在电容支路中将电容 C1、C2 接成串联分压 形式,通过 C2 将电压反馈到基极;二是在集电极加接电阻Re ,用以提供集电极直流通路。 (2)工作原理 振幅起振条件:适当的选择 C1、C2 的数值,改变反馈量 ,即可满足条件。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相位平衡条件:如果基极电位瞬时极性为“”,则集电极 为“”,LC 回路“1”端为“”, C1、C2 接地,LC 回路的另一 端“3”为“+”, C2 上的电压反馈到基极为正,满足相位条件。 路振 率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该振荡电路的输出波形好,振荡频率可高达

23、100 MHz 以上,缺点是频率范围较小。 三点式振荡器的组成法则:接在发射极与集电极,发射 极与基极之间的电抗必须为同性质电抗,接在集电极与基极 之间的电抗必须为异性质电抗。此法测可用来检查实际的三 点式振荡电路是否正确。 (3)特点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4改进型电容反馈式振荡器 在 LC 回路的电感支路串入小容量电容 C,如图所示。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由于C C1 、C C2 三个电容串联的等效电容近 似等于 C。振荡频率近似为: 这种电路振荡波形好,频率稳定。缺点是用作频率可调 式振荡器时,输出幅度随频率而下降。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例 4-5 分析图示各

24、电路能否构成正弦波振荡器?试 说明原因。图中,Cb 、 Ce、 Cc 均隔直容或旁路容, 它在振 率上的容抗很小,近似短路。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解 (a)图中,没有基极偏置电路,无基极偏流,故三 极管不能进行放大,因此无法产生振荡。 (b)图中,集电极的直流通路被阻断,ICQ = 0,因三极 管不能进行放大,故不能产生振荡。 (c)图中,没有选频回路,而且 L2 并接在 Rb2 上,将 Rb2 短接,无法加偏置,因此不能形成正弦波振器。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例 4-6 试画出图中各电路的交流通路。并用相位平 衡条件判断哪些电路能产生振荡,哪些不能,说明理由。对 于不能振荡

25、的电路,应如何改接才能产生振荡。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解 各电路的交流通路,如图所示。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a)图中 L2 ,反元件,可判断 反 路,故 不能生振。只有将 器的引出端 ,同名端 接正确才有可能生振。 (b)图中 L1 ,为反馈元件,可判断为负反馈。不能产 生振荡。将 L1 两端的外连接线对调,才有可能振荡。 (c)图中 C1 ,为反馈元件,但信号压降太大,可能无 法起振。在 Rb2 两端并联一只电容就有可能起振。 (d)中 L2 ,反元件,且系正反,如足振幅 平衡条件,就可起振。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1RC 串并 路

26、的 特性 式振器路由 RC 反网和两阻容耦合 同相放大器两部分成,其路和方框如所示。 4.3.3 RC 振荡器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将 RC 串并 路独画出,如(a)所示。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1)出 v2 的幅特性 入信号率低 串网等效于(b)所示。 可以看出,信号率越低,Xc1 越大,R2 分越小,v2 幅度就 越小。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入信号率高 等效路如(c)所示。可 以看出,信号率越高,Xc2 越小, 分越小,v2 幅度就 越低。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RC 串关 路的幅特性如 (a)所示。只有在振率 f0 上出 振幅最大,偏离个 率,出 振

27、幅迅速减小,就 是RC串并网的 特性。 (2)v1 与 v2 的相特性 相特性:出 v1 与 入信号 v2 的相位随信号率的 化关系,称相特性。如( b)所示。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当信号率 f 等于 RC 路的 率 f0 , 出 v2 振幅最大,且与 v1 同相。如果放大器同相放 大器即出 与入 同相,将 RC 串并 路作 反网,当振 率等于 f0 ,反回来的 作阻 性分,不生相移, 就能足自激振的相位条件而 可能生振。 当 R1 = R2 = R, C1 = C2 = C ,RC 串并 路的 率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RC 式振器中,将 RC 网和反 阻独 画出,即得

28、路。又称文氏 振器。 2RC 式振 路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RC 串并 网改接成如所示路,可得振 率范 且接可的效果。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1石英晶体的 效与等效路 (1)概念 石英晶体:天然石英是二氧化硅晶体,将它按一定方位 角切成薄片,称为石英晶体。 4.3.4 石英晶体振荡器 石英晶体外形振器如所示。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效:在晶片上施加机械力使其生形,将在 相方向上生 ,种物理象称 效。 振:当外加交 的率与晶体固有率相 等,通晶体的流达到最大,就是晶体的振 率。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石英晶体振器的等效路和率特性如所示。 4.3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

29、原理 (2)等效路 等效路中“等效元件”明如下: C0:静 容。一般几皮法到几十皮法。 L:石英晶体振 的振1 2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餐饮空间的构成和分类 第三章 餐饮空间的设计原则 第四章 餐饮空间的设计规划 第五章 餐饮空间的设计内容 第六章 餐饮空间的设计要点 第七章 餐饮空间的设计程序 第八章 餐饮空间的创意设计 第九章 餐厅的色彩运用 第十章 餐饮空间的装饰陈设 第十一章 餐饮空间的照明装饰设计 第十二章 餐饮空间的工程实例 第十三章 结束语 3 第一章 前言 “民以食为天”。中国古代的贤哲管子曾说 过:“食、色、性也”,把“进食”视为人类的 本性之一。 一、餐饮 - “餐”为进

30、食,“饮”为液体 的食物或饮料,汤水、酒、茶水等,是补充人体 机能消耗的主要营养来源。 4 二、空间 - 辞海中解释为“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是物质存在的 广延性和伸张性的表现。空间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就宇宙而言,空间是无限的,无边无际的;就每一具 体的个别事物而言,则空间是有限的。” 三、主题餐饮空间 - 是一种利用主题文化为内容的餐饮空间。 四、主题设计 - 以一种主题文化为出发点的并贯通整体设计形 式和内容的设计。 5 第二章 餐饮空间的构成和分类 一、餐饮空间的构成 主题餐饮空间是 - 以从事饮食烹饪加工及消费服务经营活 动为主的带有主题文化内容的餐饮空间。主要由如下几个类别构成: 1

31、. 各类饭店、宾馆、酒店、会所、度假村、公寓、娱乐场所中的餐 饮系统(包括:各种风味的中、西餐厅及宴会厅、自助餐厅等;酒吧、 酒廊;咖啡厅;茶座) 2. 各盈利性餐饮服务机构(包括:各种社会餐厅、餐馆、酒楼;快 餐店、食街、风味小食店;各类餐饮连锁店;茶馆、茶楼、茶吧;酒吧 ;咖啡屋) 3. 非盈利性及半盈利性的餐饮服务机构(包括:企事业单位食堂、 餐厅;学校、幼儿园的餐厅;医院餐厅) 4. 监狱餐厅; 5. 军营的饮食服务机构; 6 二、餐饮空间的功能分类 人们对餐饮空间的认识: 用餐的场所 娱乐与休闲的场所 喜庆的场所 信息交流的场所 交际的场所 团聚的场所 餐饮文化享受的场所 7 三、主

32、题餐饮的形式 日本式 韩国式 意大利式 德国式 英式 美国西部式 法式 中式 印度式 俄罗斯式 泰国式 西班牙式 西方式 东方式 餐饮空间 8 中式 9 10 印度风格的西餐厅 11 印度风格的西餐厅 12 西餐厅 13 英式风格的西餐厅 14 四、主题餐饮空间的经营规模 1、宴会餐饮空间 - 主要是用来接待外国来宾或国家大型庆 典、高级别的大型团体会议以及宴请接待贵宾之用。 2、普通餐饮空间 - 主要是经营传统的高、中、低档次的中 餐厅和专营地方特式菜系或专卖某种菜式原材料的专业餐厅,适应机团 、企业接待和商务洽谈、小型社交活动、家庭团聚、喜庆宴请等。 3、食街、快餐厅 - 主要经营传统地方

33、小食、点心、风味特 色小菜或中、低级档次的方便、快捷的经济饭菜,适应简单、经济、方 便、快捷的用餐需要。 4、西餐厅 - 西餐厅主要是满足西方人生活饮食习惯的餐厅。 其环境按西式的风格与格调并采用西式的食谱来招待顾客,也分传统主 题和地方主题特色西餐厅和综合、休闲式西餐厅。 餐饮空间的构成与分类 15 普通餐饮空间 16 普通餐饮空间 17 快餐厅 麦点健康面食概念店 18 第三章 餐饮空间的设计原则 由于主题餐厅本身经营与管理以及餐饮产品的特性,主 题餐厅的设计必须依据一定的原则与理念,成功的设计源自 正确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同时,主题内容的定位不同也决定 了主题餐厅的设计包罗万象,内容繁多,

34、并且关系到各种关 联学科。 19 一、主题餐厅设计的理念与原则 1、以市场为导向原则 2、注重符合性及适应性原则 3、突出服务性、主题性、文化性、灵活性原则 4、多维设计原则(平面设计、立体设计、时空设计、意境设计) 餐饮空间的设计原则 20 六合家宴 21 22 23 24 25 26 27 山西老面馆 28 29 30 华泰宾馆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麦点 43 44 45 第四章 餐饮空间的设计规划 对于现代主题餐饮空间的设计规划 是一种区域的分配与布置,是按经 营的定位要求和经营管理的规律来划分的。另外,还要求与环保卫生、防 疫、消防及

35、安全等特殊要求来同步考虑。一般来说,主题餐饮空间分两个 大区域,即餐饮功能区和制作功能区。如餐饮功能区包括:如门面和顾客 进出口功能区、接待和候餐功能区、用餐功能区、服务功能区等,如制作 功能区包括:消毒间、清洗间、血餐间、活鲜区、点心房等。 46 二、餐饮空间的功能分类 1、餐饮功能区: (1)门面和出入功能区:包括:外立面、招牌广告、出入口大门、通道等。 (2)接待区和候餐功能区:主要是迎接顾客到来和供客人等候、休息、候餐 的区域。 (3)用餐功能区:用餐功能区是餐饮空间的主要重点功能区。 (4)配套功能区:配套功能区一般是指餐厅服务的配套设施。 (5)服务功能区:服务功能区也是餐饮空间的

36、主要功能区。主要是为顾客提供 用餐服务和经营管理的功能。 餐饮空间的设计规划 47 48 2、制作功能区: 制作功能区是餐饮空间的主要重点功能区,又是整个餐厅食物 出品制作的心脏。主要设备有消毒柜、菜板台、冰柜、点心机、抽油 烟机、库房货架、开水器、炉具、餐车、餐具等。 餐饮空间的设计规划 49 50 51 第五章 餐饮空间的设计内容 一、主题餐厅设计的内容 主题具厅设计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餐厅选址、制作流程、餐厅室内设计、 餐厅的设备设计、陈设和装饰等许多方面。 1. 主题餐厅设计的基本内容 (1)餐厅外部设计方面 包括:餐厅选址、外观造型设计、标识设计、门面招牌设计、橱窗设计、 店外绿化布置、外部灯饰照明设计等 (2)餐厅内部造型设计 包括:餐厅室内空间布局设计、餐厅主题风格设计、餐厅主体色彩设计、 照明的确定和灯具的选择、家具的配备、选择和摆放等 52 2. 主题餐厅设计的应变内容 餐厅设计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便是为餐厅在特定时间或特殊活动 发生时进行 相应的餐厅设计。常见的有: (1)各式宴会餐厅设计 (2)传统节日餐厅设计 (3)店庆餐厅设计 (4)美食节餐厅设计 (5)主题活动餐厅设计等 餐饮空间的设计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