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伤寒论》小柴胡汤加减法《伤寒论》小柴胡汤加减法.doc

上传人:顺腾 文档编号:3125812 上传时间:2020-12-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寒论》小柴胡汤加减法《伤寒论》小柴胡汤加减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伤寒论》小柴胡汤加减法《伤寒论》小柴胡汤加减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伤寒论小柴胡汤加减法小柴胡汤是7味药: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方论】方中柴胡清透少阳半表之邪,从外而解为君;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人参、甘草益气扶正,半夏降逆和中为佐;生姜助半夏和胃,大枣助参、草益气,姜、枣合用,又可调和营卫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之功。【加减】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1枚;若渴,去半夏,人参加至9克,栝楼根12克;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9克;若胁下痞梗,去大枣,加牡蛎12克;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12克;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6克,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5克,干姜5克。 对于

2、加减法,伤寒论中有详细的论述,我认为这是张仲景的加减,应该非常严谨的。伤寒论中原文说:如果腹痛,要去黄芩,加芍药对于这一条,我有点不理解。按理说,小柴胡汤中,柴胡和黄芩是一个【对药】,柴胡针对少阳经,黄芩针对少阳胆腑。去了黄芩,换成芍药,这还是小柴胡汤吗,我感觉整个就变了,就不是小柴胡汤了呀。小柴胡汤的加减,就是这一条我不理解,其他的,都保留了柴胡和黄芩这一对药。所以向各位老师请教。网友A:这是因为你用内经脏腑辨证理解伤寒论小柴胡汤的结果。胡老说,加减很多是错的,不看也罢。网友B: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腹痛是寒邪郁滞不通的证候,故去黄芩之寒,加芍药以通血痹,通则不痛也。网友C:小柴胡汤有个

3、基本假设是往来寒热,寒和热差不多,柴胡和甘草是此证之主药,此二不能少,其余皆可替换加减。柴胡气味辛平,无甚烈气性,善散木气之郁,本身没有很强的升降性。肝胆俱属木,木气喜条达舒畅,恶抑郁。肝胆主疏泄,性走。肝气顺则肝升,胆气顺则胆降。胆为甲木,肝为乙木。胆为阳木,肝为阴木。柴胡入肝则疏散肝之郁气,郁气散则肝升,因为肝经从足走胸,以肝经向走上之故也。柴胡入胆,也是疏散木气,郁气散则胆降,因为胆经从头走足,因此胆主降也。柴胡不能看为独升,也不能看为独降,可视为疏散药,入经则随经,或升或降,是随其所入之经散其气,而能升能降,故能主寒热邪气(如本经所云)是也。柴胡配甘草,可视为轻剂的平肝胆药,加入其他药味是放大其作用、扩大其作用范围。柴胡配黄芩,或柴胡配芍药皆能平少阳之火,柴胡配黄芩偏重于苦降,柴胡配芍药偏于收敛。有腹痛时,肝风克脾,乃肝偏于燥,故用芍药之酸收之性来敛阴,润肝之燥。相比之下,黄芩偏苦燥,无润肝之用。芍药带酸味外,也带微苦,故亦能降少阳相火。在寒热往来差不多的情况下,用芍药就不必再用黄芩,用了黄芩也就不必芍药。但是若热多寒少,或但热无寒的少阳病,急性炎证,则宜芍药和黄芩并用。这就是小柴胡加芍药汤,也就是四圣心源中的治相火法之基本方 - 柴胡芍药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学前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