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十三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doc

上传人:顺腾 文档编号:3235276 上传时间:2020-12-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三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十三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十三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十三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十三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于0.4mm的裂纹和扭曲;木杆不得腐朽,其梢径不应小于140mm。7.1.11 电杆埋设深度宜为杆长的 1/加0.6m,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在松软土质处宜加大埋入深度或采用卡盘等加固。7.1.12 直线杆和15以下的转角杆,可采用单横担单绝缘子,但跨越机动车道时应采用单横担双绝缘子;15到45的转角杆应采用双横担双绝缘子;45以上的转角杆,应采用十字横担。7.1.13 架空线路绝缘子应按下列原则选择:1 直线杆采用针式绝缘子;2 耐张杆采用蝶式绝缘子。7.1.14 电杆的拉线宜采用不少于3根D4.0mm的镀锌钢丝。拉线与电杆的夹角应在3045之间。拉线埋设深度不得小于1m。电杆拉线如从导线之间穿

2、过,应在高于地面2.5m处装设拉线绝缘子。7.1.15 因受地形环境限制不能装设拉线时,可采用撑杆代替拉线,撑杆埋设深度不得小于0.8m,其底部应垫底盘或石块。撑杆与电杆的夹角宜为30。7.1.16 接户线在档距内不得有接头,进线处离地高度不得小于2.5m。接户线最小截面应符合表7.1.16-1规定。接户线线间及与邻近线路问的距离应符合表7.1.16-2的要求。表7.1.16-l 接户线的最小截面接户线架设方式接户线长度(m)接户线截面(mm2)铜线铝线架空或沿墙敷设10256.010.104.06.0表7.1.16-2 接户线线间及与邻近线路间的距离接户线架设方式接户线档距(m)接户线线间距

3、离(mm)架空敷设2515025200沿墙敷设61006150架空接户线与广播电话线交叉时的距离(mm)接户线在上部,600接户线在下部,300架空或沿墙敷设的接户线零线和相线交叉时的距离(mm)1007.1.17 架空线路必须有短路保护。采用熔断器做短路保护时,其熔体额定电流不应大于明敷绝缘导线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的l.5倍。采用断路器做短路保护时,其瞬动过流脱扣器脱扣电流整定值应小于线路末端单相短路电流。7.1.18 架空线路必须有过载保护。采用熔断器或断路器做过载保护时,绝缘导线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或断路器长延时过流脱扣器脱扣电流整定值的1.25倍。7.2

4、电缆线路7.2.1 电缆中必须包含全部工作芯线和用作保护零线或保护线的芯线。需要三相四线制配电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五芯电缆。五芯电缆必须包含淡蓝、绿黄二种颜色绝缘芯线。淡蓝色芯线必须用作N线;绿黄双色芯线必须用作PE线,严禁混用。7.2.2 电缆截面的选择应符合本规范第7.l.3条1、2、3款的规定;根据其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是和允许电压偏移确定。7.2.3 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埋地电缆路径应设方位标志。7.2.4 电缆类型应根据敷设方式、环境条件选择。埋地敷设宜选用铠装电缆;当选用无铠装电缆时,应能防水、防腐。架空敷设宜选用无铠装电缆。7.

5、2.5 电缆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0.7m,并应在电缆紧邻上、下、左、右侧均匀敷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或混凝土板等硬质保护层。7.2.6 埋地电缆在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介质腐蚀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0m高到地下0.2m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防护套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7.2.7 埋地电缆与附近外电电缆和管沟的平行间距不得小于2m,交叉间距不得小1m。7.2.8 埋地电缆的接头应设在地面上的接线盒内,接线盒应能防水、防尘、防机械损伤,并应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7.2.9 架空电缆应沿电杆、支架或墙壁敷设,并采用绝缘子固定,绑扎线必须采用绝缘线

6、,固定点间距应保证电缆能承受自重所带来的荷载,敷设高度应符合本规范第7.l节架空线路敷设高度的要求,但沿墙壁敷设时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0m。架空电缆严禁沿脚手架、树木或其他设施敷设。7.2.10 在建工程内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电缆埋地引入,严禁穿越脚手架引入。电缆垂直敷设应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竖井、垂直孔洞等,并宜靠近用电负荷中心,固定点每楼层不得少于一处。电缆水平敷设宜沿墙或门口刚性固定,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0m。装饰装修工程或其他特殊阶段,应补充编制单项施工用电方案。电源线可沿墙角、地面敷设,但应采取防机械损伤和电火措施。7.2.11 电缆线路必须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过载保

7、护电器与电缆的选配应符合本规范第7.l.17条和7.1.18条要求。7.3 室 内 配线7.3.1 室内配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或电缆。7.3.2 室内配线应根据配线类型采用瓷瓶、瓷(塑料)夹、嵌绝缘槽、穿管或钢索敷设。潮湿场所或埋地非电缆配线必须穿管敷设,管口和管接头应密封;当采用金属管敷设时,金属管必须做等电位连接,且必须与PE线相连接。7.3.3室内非埋地明敷主干线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7.3.4 架空进户线的室外端应采用绝缘子固定,过墙处应穿管保护,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并应采取防雨措施。7.3.5 室内配线所用导线或电缆的截面应根据用电设备或线路的计算负荷确定,但铜线截面不应

8、小于1.5mm2,铝线截面不应小于2.5 mm2。7.3.6 钢索配线的吊架间距不宜大于12m。采用瓷夹固定导线时,导线间距不应小于35mm,瓷夹间距不应大于800mm;采用瓷瓶固定导线时,导线间距不应小于100mm,瓷瓶间距不应大于1.5m; 采用护套绝缘导线或电缆时,可直接敷设于钢索上。7.3.7 室内配线必须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电器V与绝缘导线、电缆的选配应符合本规范第7.1.17条和7.1.18条要求。对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线路,其短路保护熔断器的熔体额定电流不应大于穿管绝缘导线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的2.5倍。8 配电箱及开关箱8.1 配电箱及开关箱的设置8.1.1

9、 配电系统应设置配电柜或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配电系统宜使三相负荷平衡。220V或380V单相用电设备宜接入220/380V三相四线系统;当单相照明线路电流大于30A时,宜采用220/380V三相四线制供电。室内配电柜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6.l节的规定,8.1.2 总配电箱以下可设若干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可设若干开关箱。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区域,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8.1.3 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2台及2台以上用

10、电设备(含插座)。8.1.4 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当合并设置为同一配电箱时,动力和照明应分路料长和所需长度进行编制,以使钢筋接头最少和节约钢筋;钢筋的下料长度应考虑钢筋弯曲时的伸长量,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尺寸宜小不宜大,以保证保护层厚度及施工方便。钢筋下料:a.下料前认真核对钢筋规格、级别及加工数量,无误后按配料单下料;b.钢筋因弯曲或弯钩,影响长度,不能直接根据施工图下料,必须按照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型式,计算确定下料长度。钢筋安装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必须符合施工图要求。绑扎和焊接钢筋骨(网)架时,配以必要数量的架立钢筋。现场安装钢筋应符合下列要求: a.钢筋的交叉点应采

11、用铁丝扎牢; b.板和墙的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牢外,中问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绑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偏移;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安装钢筋时,钢筋的位置和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应符合施工图要求。在钢筋与模板之间可用水泥砂浆垫块支垫,其强度不应低于施工图标示的混凝土强度。垫块应互相错开,分散布置,并不得横贯保护层的全部截面。为保证钢筋保护层准确性,应采用不同规格的垫块,并应将垫块与钢筋绑扎牢固。钢筋骨(网)架安装就位后,应进行检查,做出记录并妥加保护,不得在其上行走和递送材料。(2)模板安装根据当前模板工程工艺水平,结合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决定采碗扣式钢管架作为本模

12、板工程的支撑体系。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不同支架立柱不得混用。多层支撑时,上下二层的支点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并应设底座和垫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当跨度大于4m,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当支架立柱成一定角度倾斜,或其支架立柱的顶表面倾斜时,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脚必须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示意图如下:模板支撑架底层纵、横向水平杆应作为扫地杆,距地面高度应小于或等于350mm。立杆底部应设置可调托座或固定底座;立杆上端包括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不得大于

13、0.7m。模板支撑架周围有主体结构时,应设置连墙件;模板支撑架高宽比应小于或等于2;当高宽比大于2时可采取扩大下部架体尺寸或采取其他构造措施;支架搭设按本模板设计,不得随意更改;要更改必须得到相关负责人的认可。立柱及其他杆件:立柱需接长时,支架首层立柱应采用不同的长度交错布置,底层纵、横向横杆作为扫地杆距地面高度应小于等于350mm,严禁施工中拆除扫地杆,立柱应配置可调底座或固定支座,如下图:立柱上端包括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不得大于0.7m。木模板制作:木模可在工厂或现场制作,木模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应平整、光滑,多次重复使用的木模应在内侧加钉薄铁皮,接缝可做成平缝、搭接缝或企口缝,当采

14、用平缝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漏浆,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模板安装的技术要求:模板与钢筋安装工作应配合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设,不应与脚手架联接(模板与脚手架整体设计时除外),避免引起模板变形。安装侧模板时,应防止模板移位和凸出,基础侧模可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浇筑在混凝土中的拉杆,应按拉杆拔出或不拔出的要求。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签认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本工程采用定型组合木模板,厚度15mm,背楞采用482.75mm钢管做骨架,间距2

15、00mm,有足够的刚度,成型后的砼表面光滑平整,观感好,达到清水要求。本次模板根据施工要求,按考虑到上、下层模板缝处混凝土质量不易控制,务必使接点处不漏浆,保证施工缝质量。在墙的水平向,为保证模板与模板缝连接紧密,组装模板时应在其边缘竖向粘贴胶带,保证模板缝拼接严密。内墙模板和外墙类似,墙的施工缝留在板底以上500mm,这样可保证施工完的底板和墙体混凝土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墙模板的水平向采用483.5钢管制作,间距300mm,为保证模板背楞骨架刚度;内外穿墙模用穿墙止水丝杆和钢片及限位钢筋固定位置。支撑系统,功能在于支持板面结构,维持模板的竖向稳定,以及调节板面的垂直度。支撑系统由钢管、扣件支

16、设而成。内模设水平对撑,间距80100cm,外模设斜支撑,沿底面至顶面每100cm设置一道斜支撑,保证浇筑混凝土模板稳固,斜支撑与侧模的夹角不应小于45。模板的拆除:模板拆除的期限应根据结构物特点、模板部位和混凝土所达到的强度来决定;拆除时的技术要求:应按设计的顺序进行,设计无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拆时严禁抛仍;卸落支架应按拟定的卸落程序进行,分几个循环卸完,卸落量开始宜小,以后逐渐增大,在纵向应对称均衡卸落,在横向应同时一起卸落;拆除后,应维修整理,分类妥善存放。(3)底板施工底板端模及侧模均采用木模板,侧墙加固方式为上口采用M24对拉螺栓。端模与侧模接茬处应处理牢固,并在

17、已做好的基础上打入钢钎,对端模进行拉结,同时在模板外侧设置钢管支撑,以确保模板自身的稳定性。在浇筑底板混凝土之前,要认真核查底板的尺寸、标高是否正确,接缝是否严密。在混凝土浇筑时,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直至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在振捣充分后,用木抹子拉平混凝土表面,在终凝前再进行二次抹压,并在表面用硬毛刷做拉毛处理,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密实无裂纹。浇筑混凝土时应有专业负责人观察模板钢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者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毕。混凝土浇筑完成收浆后的12小时内用土工布覆盖和洒水养护,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的表面并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d,以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够湿润状态。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浇水应充足,避免表面泛白或出现干缩细小裂缝。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拆除模板进行下一步施工。(4)箱涵侧墙及顶板施工在底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安装侧墙内模板及顶板模板。侧墙内模及顶板模板采用木模,并支设脚手架固定内部模板。在模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