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铁芯制造工艺(新 全).doc

上传人:顺腾 文档编号:3237332 上传时间:2020-12-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芯制造工艺(新 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铁芯制造工艺(新 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铁芯制造工艺(新 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铁芯制造工艺(新 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铁芯制造工艺(新 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5年小升初语文文言文复习必备知识点梳理第一部分一、常见实词1、 值: 遇到、 正好、 价值 2、去:离开、距离、除去 3、引:牵,拉、伸长 4、执:拿着、掌管、固执 5、走:跑 6、益:好处、更加、增加 7、是:这、正确 8、若:如果、好像、你 9、悉:全、都 10、佯:假装 11、徐:慢慢地 12、颔:下巴、点头 13、尝:曾经 14、危:高、危险、端正 15、举:选拔、全、发动 16、居:停留、处在、居住 17、比:等到、靠近 18、鲜:少,鲜艳 19、诸:几个、兼词 20、向:从前、先前 21、 已: 停止、 罢了、 通“以” 22、讫:完结 23、并:一起 24、予:给予、我

2、25、负:背、违背、凭借 26、莫:没有、不要 27、再:两次,第二次 28、但:只是 29、孰:谁、哪个、通“熟” 30、盖:大概是、原来是 31、田:田地、通“畋”打猎、通“佃”耕种 32、顾:看、回头看、拜访、难道 33、斋:屋舍、祭祀前清心洁身、素食 34、子:子女、对人尊称、你 35、 闻: 听说 (使、 、 听到) 、听闻、用鼻子嗅味道 36、既:已经(之后)、既然、既、又 37、谢:道歉、推辞、凋谢、感激 38、固:原来、坚决、巩固、顽固、固守、固然 39、亡:逃跑、丢失、灭亡、死亡、通“无“,没有 40、及:到、等到、赶得上、以及 41、就:靠近,接近、欣赏、完成、从事 42、

3、许:答应,赞同、地方、拟生词、表约数,相当于来 43、具:器具、具有、准备、通“俱”全、都;详细 44、胡:古代少数民族通称、为什么 45、徒:光,空、白白地、只是 46、方:刚好、正好;才、当、的时候、方圆、方正 47、善:好、好处、擅长、善于 48、 贾: 商人、 买卖、 通“价”价值 49、直:与“竖”相对、只、仅仅,一直、通“值”价值 50、因:于是、就,凭借、顺着、按照、因为、通过 51、竟日:一整天 52、市:集市、买 53、戚然:悲伤的样子 54、明年:第二年 55、次第:依次 56、诚:如果、确实 57、遂:于是,就、终于 58、中道:半路上 59、谒:拜访 60、书:写、信、

4、字条 61、逮:到、捉拿 62、未尝:不曾 63、地方:土地方圆 64、俟:等待 65、少时:年轻时 66、妻子:妻子儿女 67、加冠:男子成年 68、厌:满足、厌恶 69、身=躬:亲自 70、王:君王、称王 71、语:话,谈论、告诉 72、遗:留下来的,给予 73、矢:箭头 74、岂:难道(是否、何况) 75、事:侍奉 76、特:只是 77、自:从(在)、如果 78、肖:相似、像 79、易:交换、改变,容易 80、譬:譬喻、打比方 81、 见: 看见, 通 “现” “被” 82、习:复习、温习 83、堪:忍受 84、肆:放纵、陈列、店铺 85、除=拜:任命官职;除去 86、适:到、往,刚才、

5、正好 87、由是=以是=:因此、通过这种 88、 奚为: 什么, 怎么样 89、白:白色、空的、陈诉、说;明白 90、使:出使、使者、派遣、假使 91、 熙: 光明, 兴盛, 通“嬉”嬉戏,开玩笑 92、遽:就、立刻、马上、急忙 93、会:适逢、正赶上、相会、聚会,一定 94、驽:劣马(比喻才能平庸、愚笨) 95、 明: 明亮、 明白、 次 (年、月) 96、素:白色的、为加装饰的、向来 97、以为:认为、把、当作 98、虽然:即使这样、虽然这样 99、可以:可以、把(凭借)、能够 100、谏:含蓄规劝君主或长辈,进谏二 、常用虚词而(六种连接关系)1、而:连词,表顺承;(前后关系,相当于“就

6、”)2、连词,表并列;(相等关系,相当于“和”)3、连词,表修饰 ;(主次关系,相当于“地”)4、连词,表转折;(转折关系;相当于“但是”“却”5、连词,表因果;(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6、连词,表递进;(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之1、的 (后为名词。例如:藐小之物 )2、代词 (前为动词。例如:昂首观之)3、用在句中,取消句子独立性.(前为名词、代词;后为动词或形容词。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到(后为地名。例如:送孟浩然之广陵)5、 音节助词。 (句末, 尤其在时间词的后面。 例如: 久之, 目似瞑) .然1、的样子;(形容词词尾。例如:欣欣然)2、但是(两句话之间。如:奂山山

7、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3、这样 。(“虽然、然而,然则”在文言文中通常翻译成“虽然,这样;这样,却;这样,那么。)其1、代词 例如:事父母能竭其力2、大概 例如: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3、难道 例如:其真无马耶4、恐怕 例如:其真不知明也焉1、句末语气助词 2、一般代词。3、兼词:相当于“于之“ 4、疑问代词于1、在 2、从3、到 4、比5、比 6、被或1、有人 2、有时 3、或许所以1、的原因 2、用来因1、于是,就 2、凭借 3、顺着、就着,按照、根据 4、通过 5、因为以1、用、拿、凭借、靠2、用来3、因为4、认为5、通假字,通“已“6、以致三、 通假字1、不:通“

8、否” 2、反:通“返” 3、直:通“值” 4、少:通“稍” 5、女:通“汝”6、止:通“只” 7、那:通“哪” 8、被:通“披” 9、见:通“现” 10、文:通“纹”11、知:通“智“ 12、邪:通“耶” 13、属:通“嘱” 14、责:通“债” 15、坐:通“座”16、有:通“又” 17、说:通“悦” 18、禽:通“擒” 19、盍:通“何” 20、曾通“层”2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高兴。论语十则22、汝知之乎?女,通“汝”,人称代词,你(你知道怎样教导别人吗?)。论语十则2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知通“智”,智慧。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两小儿辩日2

9、4、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止通“只”。狼25、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坐”通“座”,座位。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郑人买履26、出门看火伴 “火”通“伙”,伙伴。木兰诗27、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出现。马说28、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愚公移山29、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偏通“遍”,遍及,普遍。曹刿论战30、一切乌有。 乌通“无”,没有。山市四:古今异义1、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无出路的境地。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2、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主要用于称各种运

10、输和邮电事业。例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3、穷 古义:穷尽。 今义:经济贫困。例句: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4、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例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5、布衣 古义:平民。 今义:棉布衣服。例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6、感激 古义:感动振奋。 今义:感谢。例句:由是感激。(出师表)7、可以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对某事表赞同。例句: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8、开张 古义:扩大。 今义:开业(多指商业部门)。例句: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9、涕 古义:泪。 今义:鼻涕。例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

11、表)10、兵 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例句:兵甲已足(出师表)11、狱 古义:案件。 今义:监禁犯人的地方(监狱)例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12、池 古义:护城河。 今义:小水塘、池塘。例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二章)13、居 古义:停留、过了。 今义:居住、住所。例句: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14、走 古义:“跑”的意思。 今义:行走。例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15、汤 古义:热水。 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例句: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16、去 古义:离开。 今义:到去例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17、再 古义:第二次。 今义:

12、又一次。例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五:常见的语气词一般放在句尾,表陈述、疑问、感叹等,常见的有“也,矣、乎、耶、邪”。1、 此画斗牛也也,也用在句末,语气词,译作“呀”2、 谬矣,矣:语气词,了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乎,语气词,吗六: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时既要字句对应,又要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整、准确、得体。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一般有: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官名或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语。补。即补充单音词为双音词,或补出省略成分等。删。即删除不需要译出的虚词等。换。即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词替换古汉语词。调。即调整词序或语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习惯。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

13、掩耳盗铃吕氏春秋自知寓意:告诉我们做了坏事,想让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只能是自己害自己。滥竽充数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听之,处士逃。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位。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听独奏,而南郭处士不会吹竽,只好灰溜溜地逃走了。寓意:告诉我们做人要老老实实,要有真才实学才行。何氏献璧韩非子何氏宝玉而题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译文:明明是

14、宝石,却被人说成了石头,明明是忠贞的人,却被说成骗子,这就是我悲伤的原因啊!寓意:表现坚贞之人受人误解的痛苦。晏子使楚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晏子避席对曰:“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译文:晏子离开坐着的位子回答说:“我听说,橘生长在淮南就成了橘,生长在淮北就成了枳,只是叶子相同,它们的果实味道却完全不同。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现在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窃,来到楚国就偷窃,莫非是楚国的水土致使百姓善于偷窃吗?”寓意: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井底之蛙庄子秋水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

15、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译文:千里的确很远,可是它不能够形容海的辽阔;千仞的确很高,可是它不能够证明海的深度。夏禹的时候,10年有9年水灾,可是海水并不显得增多;商汤时,8年有7年干旱,可是海水也不显得减少。永恒的大海啊,不随时间的长短而改变,也不因为雨量的多少而涨落。这才是住在东海里最大快乐啊!”寓意:告诉我们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开阔眼界,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欲速则不达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齐景公游少海,传骑从中来谒曰:“婴疾甚且死,恐公后之。”景公遽起,传骑又至。景公曰:“趋驾烦且之

16、乘,使驺子韩枢驭之。”行数百步,以驺为不疾,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为不进,尽释车而走。译文: 齐国国王景公在少海游玩,骑马传信的侍从从城中来报告说:“晏婴病重,快要死了,恐怕景公要在他死后才见得到了。”景公急忙起身。又有骑马传信的侍从赶到。景公说:“快驾烦且(拉的)那辆马车,让主管韩枢驾车。”跑了几百步,认为马主管赶得不快,夺过缰绳代替他(赶车),赶了大约几百步,认为马没有跑得更快,干脆下车去跑。道理:做事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就会适得其反。相关俗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蜀鄙二僧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

17、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持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译文:蜀国的偏远的地方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朝佛,你看行吗?”富和尚说:“您凭着什么去?”穷和尚说:“我只要一个水瓶和一个钵就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前就雇条船顺江而下,到现在还没去成;您凭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朝佛回来了。他把自己的云游经过讲给富和尚听,富和尚听了,有惭愧的脸色。寓意:路要靠自己走出来,要勇于实践,理想才能变成现实。浙江潮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往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进,则玉城雪岭,际天

18、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译文:钱塘江的海潮是天下间最壮观的。从每年的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这期间海潮最盛大。当海潮从远方海口出现的时候,只像一条白色的银线一般,过了一会儿慢慢逼近,白浪高耸就像白玉砌成的城堡、白雪堆成的山岭一般,波涛好像从天上堆压下来,发出很大的声音,就像震耳的雷声一般。波涛汹涌澎湃,犹如吞没了蓝天、冲洗了太阳,气势非常雄壮豪迈。杨诚斋曾在诗中说:“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市;钱塘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一般。寓意:本文描写了浙江潮的宏伟气势。刻舟求剑战国吕氏春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

19、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止以后,这个人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寓意:讽刺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变化的人。郑人买履韩非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个想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的

20、脚的尺码,然后把它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后,忘了拿量好的尺码。他在集市上选好鞋子后,他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就没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一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寓意:讽刺了那种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对待事物要注重事实,不能太墨守成规。叶公好龙汉新序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译文:叶

21、公子高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成癖,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延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魂飞魄散,一脸惊惶 。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寓意:比喻表面上或口头上爱好、赞赏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爱好,或者实际上并不了解,一旦真正接触,不但并不爱好或赞赏,甚至还惧怕它,反对它。 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崂山道士王曰:“每见师行处,墙壁所不能隔,但得此法足矣。”道士笑而允之。乃传一诀,令自咒毕,呼曰:“入之!”王面墙不敢入。又曰:“试入之。

22、”王果从容入,及墙而阻。道士曰:“俯首辄入,勿逡巡!”王果去墙数步奔而入,及墙,虚若无物,回视,果在墙外矣。大喜,入谢。译文:王七说:“我常见师父行走时,坚硬的墙壁也不能阻隔你,只要学到这一法术我就满足了。”道士笑着答应了他的要求。就把穿墙的口诀传授给他,叫他自己念咒语,念完,喊了声“过去!”王七面对墙壁不敢进去。道士又说:“你试着往里去。”王七便不慌不忙地往墙里走去。等他走到墙根边却止步不进。道士说:“你要低着头猛然朝里进,不要犹豫!”王七按照师父的话做,果然在离墙几步时,猛地向墙壁冲去。到了墙边,就像什么东西也没有似的。待他回头一看,自己已站在墙外了。他心中大喜,进去谢过师父。寓意:这个故

23、事教育人们做什么事情都要肯下功夫,肯吃苦,否则一事无成。同时也告诉人们,那些想投要取巧、不劳而获的人最终没有好下场。活见鬼(明)冯梦龙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译文:有一个人赴宴后深夜回家,又赶上天下大雨,就撑起伞来遮雨。看见一人站在路旁房屋的滴水檐下,那人跑过来一下子钻到了自己的伞下,和自己一块走起来。走了好一阵,那人也不说话。他怀疑是鬼,就用脚撩试,正巧没碰着,更加害怕,于

24、是用力把那个人挤下桥去,撒腿就跑。这时正是做糕的人清早起来的时候。他赶紧跑到糕点铺门口,告诉大家自己遇见鬼了。不一会儿,又见一个人,浑身湿淋淋的,跌跌撞撞地跑来,大喊着“有鬼”,也跑进做糕人家中。两人互相看看,目瞪口呆,随即不觉大笑起来。道理:干什么事都不能疑神疑鬼,要相信科学,破除迷信。杨震暮夜却金杨震孤贫好学,明欧阳尚书,通达博览,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教授二十余年,不答州郡礼命,命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邓骘而辟之,时震年已五十余,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

25、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翻译:杨震从小没了父亲,生活贫苦但爱好学习,精通欧阳尚书,眼光透彻,知识渊博,儒者们为他编了这么句话:“关西孔子杨伯起。”他教了二十多年的书,州郡长官聘请他去做官,他都没有应允。人们都说他年纪老了,想出来做官也迟了,而杨震却更安心他的教书生活。邓骘听说后就召请他做官,那时杨震已经五十多岁了。屡次升迁,升到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往东莱郡上任时,路过昌邑县,原先他所推荐的秀才王密,这时做昌邑县令,夜里怀中揣着十斤金子来赠送给杨震。杨震说:“

26、作为老朋友,我是了解你的,你却不了解我,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王密说:“这么晚了,没有人知道这事。”杨震说:“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惭愧地出门走了。后来调任涿郡太守。为人奉公廉洁,子孙常常吃素菜,出门步行,从不浪费钱。老朋友中有人想让他为子孙置办产业,于富裕为后代,杨震不肯,说:“让后代人说他们是清官的子孙,把这个产业留给他们,不也是很丰厚的吗?”百姓连连称赞。启示:做人要像杨震那样公正廉洁,不谋私利。为民为官,都要严于律己,不贪不占,拒礼拒贿。东施效颦庄子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

27、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翻译:西施心口痛,所以皱着眉头走在村子中,村中的一个长得丑的人看见了(西施)觉得她很漂亮,回家后也捂着自己的心口走在村子中。村中的富人见了她,牢牢地关着大门不出去;穷人见了东施,带着妻儿躲开(她)走。(东施)知道皱着眉头会很美,却不知道皱眉头为什么会美。寓意:不能盲目的去模仿,要不然就会适得其反。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寻找适合自己的形象,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是愚蠢的。楚王好细腰“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解释:从前,楚灵王喜欢他的臣子有纤细的腰。所以朝中的大臣,(惟恐自己腰肥体胖,

28、失去宠信,因而不敢多吃),都是每天吃一顿饭用来节制自己的腰身,(每天起床后,整装时)先抑制住呼吸,然后把腰带束紧,扶着墙壁才能站起来。到了第二年,满朝(文武大臣们)脸色都是黑黄色了。寓意:墨子引用这一故事说明统治者提倡、崇尚的事情再难也会办到。以此劝说统治者应该提倡“兼爱”。如果统治者提倡、崇尚“兼爱”,那么就算再难也会使举国去实行。也讽刺了那些投其所好者的可耻。吾腰千钱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

29、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解释: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船上的人纷纷游水逃生。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好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很多铜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困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蒙昧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淹死了。我对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像这样,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于是我写下了哀溺。寓意:讽刺那些见钱眼开、掉进钱眼里的人,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丢掉钱财的人。“钱乃身外之物”,我们不应重视钱财!孟子语录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翻译: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