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莎士比亚 第十课哈姆莱特 1 在西方世界,一般人家必备的两 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就是 莎士比亚全集。1984年选举世界10 名伟大作家,莎士比亚(15641616 年)名列第一。这些都说明莎士比亚 是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作家。他被誉 为“奥林匹亚山上的宙斯”,他的戏剧 已被公认为是不可企及的典范。难怪 英国有了这句谚语。虽然这话有浓厚 的殖民色彩,但莎士比亚的重要性也 可见一斑。 宁可不要 100个印度, 也不能没有莎士比亚。 英国谚语 莎士比亚故乡 2 3 一、感知作者 1564年4月23日出生,默默 无闻。1616年4月23日去世,举 世闻名。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 ,他为世人留下了3
2、7个剧本, 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 他的剧本至今还在世界各 地演出。在他生日的那天,每 年都有许多国家在上演他的剧 本纪念他。马克思称他是“最 伟大的戏剧天才”。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 的艺术大师 。 4 代表作有: 历史剧亨利四世、 理查三世等。 喜剧有仲夏夜之梦、 威尼斯商人、皆大 欢喜、无事生非等 。 悲剧有罗密欧与朱丽叶 以及“四大悲剧” 哈姆莱特奥赛 罗李尔王麦 克白 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 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 他经受了人间最大的痛苦和 最悲惨的命运,这一切不只 是他个人的不幸,而是不合 理的社会造成不合理的人生 。于是他决心“重整乾坤”, 最后他与敌人同归于尽,家 庭、
3、爱情随之毁灭。哈姆莱 特的悲剧是对人类生活和悲 剧命运的高度概括。本篇节 选的是哈姆莱特的第三 幕第二场。 5 奥赛罗舞台剧表演 麦克百电影剧照 6 7 8 二、时代背景:文艺复兴 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复兴古代希腊、罗 马文化为特点的反封建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其思想体系是人文主义思想。这种思想以“人 ”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反对神权、 神性,宣扬人权、人性。其思想基础为人性论 :肯定人的价值,赞美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 推崇知识,主张平等。代表这一时期文学最高 水平的就是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 返回 9 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 人类有史以来杰出的经典戏剧 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
4、响的书 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 完成于年的哈姆莱特,是文 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 成就,也是莎学研究的最大课题。 哈姆莱特是戏剧诗人之王莎士比亚的灿 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钻石。 -俄国著名文学批评家 别林斯基 10 三、作品简介 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 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写的是丹麦王子 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这出悲剧的 情节是这样的: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读 书期间突然遭遇了一系列不幸和家庭变 故:父亲暴亡,叔叔克劳狄斯篡位,母 亲改嫁给了叔叔。这一切使他陷入了巨 大的痛苦之中。后来父亲的鬼魂告诉他 自己是被他的叔父毒死的。哈姆莱特认 为他现
5、在的为父复仇不只是为了他自己 ,而是整个社会、国家的问题。他自己 要肩负起这个重整乾坤的重任。他考虑 问题的各个方面,又怕泄露心事,又怕 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圈套。 11 他心烦意乱,忧郁寡欢,只好装 疯卖傻以迷惑仇敌,等待时机复 仇。 克劳狄斯觉察到了危险 ,想方设法除掉他。而哈姆莱特 为了进一步证实事实真相,也授 意戏班进宫演了一出恶人杀兄、 篡位、娶嫂的戏剧。克劳狄斯果 然惊恐万分,仓皇退席。哈姆莱 特的母亲企图劝说他忍让,却受 到了他的指责,激愤中哈姆莱特 误杀了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狡 猾的克劳狄斯这时派哈姆莱特出 使英国,背后命人暗地将他处死 。 12 哈姆莱特察觉内情后中途逃
6、回丹麦。回来后知道情人奥 菲利娅因父死、爱人远离而 发疯落水溺死。 姆莱特悲愤交加, 中了奸王的毒计。奸王利用 奥菲利娅之兄雷欧提斯为父 复仇的机会,密谋在比剑中 用毒剑、毒酒来置哈姆莱特 于死地。结果,哈姆莱特和 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王后 饮了毒酒,奸王也被刺死。 王子哈姆莱特临死嘱托好友 传播他的心愿。 13 四、词语 身无长物(人除自身之外,所拥有的东西极少。形容贫 穷或俭朴) 吮舐Shn sh (吸舔) 察择贤愚 (查明选择贤明与愚蠢) 受之泰然(十分安然地接 受 ) 砧zhn石 唯我是问(只问责我) 蜥蜴 xiy 答非所问 貂dio皮 哀恸tng 憎恶 zngw 卒允其请(最后答应了
7、他的请求) 害臊 So 诗铭mng(刻在器物上的诗句) 鸳盟(婚 盟) 郁郁寡欢(忧郁,少欢乐) 共枕同衾qn 自食其言(不守信用,说的话不算数) 变卦(改变 主意) 飞来横逆(横祸) 傀儡Ku li(木偶 或木头人;比喻受人操纵的人或组织) 赫卡忒t 觊觎j y(希望得到不该得到的东西) 14 五、主要人物 哈姆莱特:丹麦王子 霍拉旭: 哈姆莱特的朋友 波洛涅斯:御前大臣 奥菲莉亚:波洛涅斯女儿 哈姆莱特心上人 罗森格兰兹:朝臣 吉尔登斯吞:朝臣 国王: 哈姆莱特叔叔,克劳迪亚斯 王后: 哈姆雷特母亲 15 六、情节 节选的这场戏在情节结构上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由开始至“开场词”前,写
8、哈姆雷 特精心准备“戏中戏”。 第二部分,由“开场词”至“ 上天保佑我俩永 无灾祸”。这是“戏中戏”的上演。 第三部分,至文末。看戏中即其后各方的心 理反映和冲突 。 16 七、问题研讨 文章选自第三幕第二场“戏中戏” 部分,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哈姆莱特安排“戏中戏”的目的是什么? 2、戏上演前,哈姆莱特特特意作了哪些安排? 3、奸王看戏时有什么表现?说明了什么? 看戏后呢? 17 装疯卖傻,对奸王、母亲旁 敲侧击 2、戏前安排 安排好友霍拉旭观察奸王的 容色举止 1、演戏目的: 确认叔父克劳狄斯杀父娶母,篡权夺 位之罪行。 让演员演一出情节跟自己父 亲死状和死因相似的戏 18 原因
9、: 3、答: 戏中表现 (奸王) 问情节问戏名 站起来 让人点火把 戏后表现 奸王:不舒服,发脾气 王后:很难过,非常吃惊 杀人阴谋被人揭穿 19 4、戏上演前,哈姆莱特对奥菲利娅说 的话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哈姆莱特故意坐在奥菲利娅身边装 出一副因痴情而精神失常的样子,胡言 乱语。 目的是让人们尤其是奸王感到 哈姆莱特是因恋爱失意而疯,从而放松 对王子复仇的警惕。 20 5、你认为造成哈姆莱特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客观上讲,首先是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其次是哈姆莱特性格中的矛盾。 哈姆莱特有美好的理想但不切实际;他受人民 爱戴却又不相信群众,而是孤军奋战;他勇敢地担 负起扭转乾坤的重任,却只相信
10、自上而下的改良, 而反对人民的暴动,摆脱不了宿命论的束缚。因而 ,这悲剧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 而雷雨中侍萍的悲剧主要是社会的原因, 她的悲剧主要是因当年周朴园的抛弃而造成的,而 周的抛弃则主要是因为来自家庭、当时社会的压力 和歧视。(练习三) 21 6、比喻修辞格的运用(练习四) 我的幻想也像铁匠的砧石一样漆黑一团了 哈姆雷特担心自己的猜测错了。 我过的是变色蜥蜴的生活 内心痛苦,既要探清父王死因,为父报仇,又要隐藏 心事,应付周围。 让那有毛病的马惊跳退缩吧 “有毛病的马”喻奸王,哈姆莱特对奸王冷嘲热讽。 给一响空抢吓坏了吗? 借喻奸王因受到剧情的影射而心虚害怕. 22 课文中类
11、似的比喻句还有:明喻。如 “(开场词很短)正像女人的爱情一样”;讽刺 情人奥菲利娅对哈姆莱特感情的背叛。借喻 如“而今王位上却坐着孔雀”,借“孔雀” 喻“奸王。 修辞手法运用体现了哈姆雷 特的机智,幽默,这种语言风格 与哈姆莱特装疯卖傻的精神状态 相一致 23 八、人物形象 “一千个读 者就会有一千个哈 姆莱特”,读完本 文后,并请结合全 剧,说说你心中的 哈姆莱特是一个怎 么样的人? 24 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 典型形象。从哈姆莱特的故事情节中 ,我们可以看到哈姆莱特是一个性格十分 复杂、感情非常丰富的正直勇敢高尚的忧 郁型的人文主义者,人类许多崇高而有价 值的东西都在他身上放
12、出异彩,人类的弱 点有时也在他的身上体现。 由于他性格中有着种种矛盾的因素,使 得这个形象变得十分复杂难解,再加上历 代批评家的阐发,就出现了莎士比亚评论 中著名的“哈姆莱特性格问题”。 25 在舞台上最初出现的哈姆莱特是个忧郁的王子,愁 容满面,沉默寡言,显出悲伤的样子,陷入抑郁沉思中 。在此之前,肯定他是个性格明朗、心情愉快、言行活 泼的青年,固为即便他处在极度痛苦之中,有时也流露 出诙谐幽默的快乐本性来。人的思想和个性是随着境遇 而变化的,他由威登堡大学回到丹麦王宫来,面对父亲 的突然死亡,母亲的迅速再嫁,不能不使他心事重重, 感到极大悲愤和忧伤,特别是母亲很快忘掉死去的丈夫 ,迅速嫁给
13、自己的亲叔叔这在人文主义者看来,既是 无情无义,亵渎了神圣的爱情,也是荒淫无耻、败坏伦 常的不道德行为。况且所嫁的又是粗鄙庸俗、灵魂丑恶 、面目可惜的人,使他特别反感和厌恶。一直在大学受 人文主义教育,把一切都想得美好,具有新的思想和新 的道德观念的哈姆莱特,面对这一丑恶的宫廷现实,必 然激起他的思想感情的剧烈变化,看到周围现实和他的 生活理想之间相去甚远,从而对人、对生活、对世界产 生了怀疑,引起了对周围一切难以抑制的反感,在思想 上找不到出路,只有让痛苦的忧思在啃啮自己的心。 26 忧郁是哈姆莱特这个人物的主要特征,是他的性格的 外在表现,也可以说是他生命的颜色,去掉忧郁色彩, 哈姆莱特就
14、不成其为哈姆莱特了。 哈姆莱特的忧郁,不光是个人不幸的感伤情绪,也是 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是摸索和寻找行动途径的过程中 的彷徨和忧郁。忧郁始终离开不了哈姆莱特,因为他不能 超脱这个悲惨的令人忧郁的世界,直到最后快要死时,嘴 上还挂着“这冷酷的人间”。这冷酷的人世间是多么令人惆 怅和忧郁啊! 哈姆莱特的忧郁,并不是先天的东西,不是“天性”, 而是现实环境给他造成的,是生活的无情鞭子在他身上留 下的深深的烙印和伤痕。他忧郁的内容,除了父亲被杀害 、母亲被侮辱、爱情被拒绝、饱尝了人生的不幸与灾难外 ,也有许多其他实际问题和不可克服的困难,如一方面感 到自己责任重大,一方面又觉得自己无力无权,敌强我
15、弱 而且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再加上目睹社会是如此黑暗 ,人民如此受苦,官吏如此腐败,道德如此败坏,世风那 样日下,怎不为国为民担忧,心焦如焚!忧郁正表示了他 的高贵的心,表现了他的伟大性格。 27 哈姆莱特性格中还有一些消极的东西也是由忧郁生发 出来的。由于忧郁笼罩着他的心头,造成他思虑过重,审 慎过度习惯幻想,犹豫不决,行动迟缓因循延宕,优 柔寡断,坐失时机,安于孤独,就像作茧自缚的蚕一样, 被忧丝牢牢缠住。这一状态是遭受重大刺激的人的正常表 现,也是患有忧郁症的人的特有征兆,同时与他的知识分 子气质和生活习惯也有关系,由于长期习惯于思维活动, 动脑必然多于动手,思辨能力必然大于实际行动。
16、从哈姆莱特忧郁这一特征出发,可以解释他性格上出 现的一些复杂现象,但必须肯定,这些特点并不是他性格 中的主导倾向,不是本质的或经常起作用的东西。他性格 根本的或主流的东西是积极的,斗争的。忧郁固然带来了 一些不健康的消极后果,但也给他带来了更为重要的有益 的东西,给了他感情和意志的力量,逐步把他推向行动的 高峰,在与邪恶的斗争中取得了道义上的胜利。所以别林 斯基说:“从天性上说,哈姆莱特是一个强有力的人 精力充沛,灵魂伟大,他在软弱时也是伟大而强有力的, 因为一个精神强大的人,即使跌倒,也比一个软弱的人奋 起的时候高明。” 28 哈姆莱特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人类进步思想 的体现者,一切邪恶都在
17、他心里激起强烈的愤怒, 一切善良都使他感到幸福,他就必然会选择挺身反 抗人世无涯的苦难的道路,要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 。在这样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不管是力不从心或 是胜任愉快,他都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这是 伟大高贵心灵必然的结论和必走的道路。当然由于 种种条件限制,哈姆莱特的政治理想不具体,奋斗 道路也不可能正确,只是梦想公正的人与人的关系 ,梦想人人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只是单枪匹马, 向旧世界宣战。 正如许多人分析的那样,“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 整乾坤的责任”,这一句话不仅是剧情发展的关键, 也是哈姆莱特性格发展的关键。他由父仇想到整个 社会,由个人恩怨想到整个人类是非,他的思想冲 出了个
18、人主义的狭窄范围,进入了广阔的世界,要 把公道、正义、幸福带给人间。这一“责任”的确重 大,哈姆莱特认识到个人力量的单薄而又找不到正 确途径,更加深了他的忧郁感。 29 浪漫派批评家:耽于幻想,回避现实,对行动不感兴 趣,沉溺于自己心造的世界,是一个忧郁感伤、多愁 善感、生性软弱的知识分子 。 文艺批评家哈姆莱特是勇敢的,也是不怕死的; 但是,他由于敏感而犹豫不定,由于思索而拖延,精 力全花费在做决定上,反而失却了行动的力量。 歌德(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一个美丽、纯洁 、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他没有坚强的精力使他成为 英雄,却在一个重担下毁灭了,这重担他既不能掮起 ,也不能放下;每个责任对
19、他都是神圣的,这个责任 却是太沉重了。他被要求去做不可能的事,这事本身 不是不可能的,对于他却是不可能的。他是怎样地徘 徊、辗转、恐惧、进退维谷,总是触景生情,总是回 忆过去;最后几乎失却他面前的目标。 30 雨果法国著名作家 :哈姆莱特像我们每一 个人一样真实,但又要比我们伟大。他是 一个巨人,却是一个真实的人。因为哈姆 莱特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们大家。 哈姆莱特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人。 海涅德国著名诗人 :我们认识这个哈姆莱 特,好像我们认识我们自己的面孔,我们 经常在镜子里看到他”,并说看到的“正是 我们自己的相貌”。 31 九、主题反封建 这段王子复仇的故事情节取材于12世纪的 一部
20、丹麦史,作者用人文主义的观点,把这个 只是单纯为父复仇的故事,改写成一部深刻反 映时代面貌、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悲剧。 通过一个古老的宫廷仇杀的故事,对以克 劳狄斯为首的封建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 ,对王子哈姆莱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所进行 的反封建暴政的斗争,给予了热情的赞赏和深 厚的同情。哈姆莱特的形象代表了当时进步的 人文主义的思想和愿望,是世界文学名著中著 名的艺术典型之一。 32 十、质疑 鲁迅先生曾给 悲剧定义为:把美 好的东西撕碎了给 别人看。有人认为 ,哈姆莱特不 能算是一部悲剧, 因为其结局是正义 得到了捍卫,邪恶 得到了惩戒。你怎 么看? 33 哈姆莱特写于莎士比亚创作中期
21、(160l 1607),这时英国农村的“圈地运动”正在加速进 行,王权和资产阶级及新贵族的暂时联盟正在瓦 解,社会矛盾深化重结,政治经济形势日益恶化 ,詹姆士一世继位后的挥霍无度和倒行逆施,更 使人民痛苦加剧,反抗迭起。在这种情况下,莎 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越来越加 剧,创作风格也从明快乐观变为阴郁悲愤,其所 写的悲剧也不是重在歌颂人文主义理想,而是重 在揭露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 34 代表作哈姆莱特(1601)展现了一场 进步势力与专制黑暗势力寡不敌众的惊心 动魄斗争。最后主人公与敌人同归于尽, 家庭、爱情随之毁灭。哈姆莱特的悲剧是 对人类生活和悲剧命运的高度概括。哈姆
22、莱特形象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悲剧美,关键 在于构成这一切的矛盾冲突,悲剧正是通 过对冲突必然性的揭示,通过对有价值东 西的毁灭,表达了对真善美的肯定。哈姆 莱特以自己的死赢得了对旧制度、旧势力 道义上的胜利,悲壮而不悲观,使人们透 过悲剧,从主人公的身上感受到一种新的 生命,看到了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 35 奥赛罗(1604)描写了一幕冲破封建 束缚又陷入资本主义利己主义阴谋的青年男 女的感人爱情悲剧。 李尔王(1606)描写刚愎自用的封建 君王在真诚和伪善的事实教育下变为一个现 实而具同情心的“人”的过程。 麦克白1606)则揭露权势野心对人 的毁灭性腐蚀毒害作用。 36 主要在情的生性与丰富性
23、的完美合, 人物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同又有丰富多彩 的个性特征。作品思想通情人物自然地表 出来。 莎士比 是言的大,他吸收人民的 言、以及古代和当代的文学言,运用起来毫 不刻板。他的多句脍灸人口,已成英的 一部分。 莎士比被同代的 家称之“代的 灵魂”,克思也把莎士比誉“最大的 天才”。 十、莎士比 的 特色 37 附录:莎士比亚语录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 没有比诚实更珍贵的遗产。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弱者,你的名字叫女人。 玫瑰不叫玫瑰,亦无损其芳香。 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 38 这一著作不能只读 一次;应该一读再读。它 和畅销小说不同,它是无 穷尽的宝藏。哈姆莱特 会随你的年纪的增长、 人生体验的深刻丰富,而 变成另外一个哈姆莱特 。 -一生的读书计划 39 阅读全剧,试从语言、情节、人 物性格、主题等角度选择其一, 写一篇短评。 40 %最瀀栀琀洀氀舀粈鐀/Me前台访问/d-3085264.html49.87.32.2190袃幌礀錀挀栀琀洀氀萀粈鐀/w前台访问/c-00002-3-140684-0-0-0-0-9-0-0.html13.66.139.1630袅勈溥幌犰伀欀猀椀琀攀洀愀瀀栀琀洀氀蘀粈鐀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