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历年高中物理会考试题分类汇编.pdf

上传人:chunschuan 文档编号:329758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74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高中物理会考试题分类汇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历年高中物理会考试题分类汇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历年高中物理会考试题分类汇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历年高中物理会考试题分类汇编.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历年高中物理会考试题分类汇编.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理论攻坚 -人文与社会(中国史 1) 主讲 教师: 王欣欣 授课时间 : 2019.03.23 粉笔公考 官方微信 1 理论 攻坚 -人文与社会(中国史 1)(讲义) 考点一:历史朝代更替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朝代 政权更替 夏 1.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2.其子启继承王权,“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3.夏朝最后一个王桀暴虐无道,终被黄河下游的商部落打败,夏朝灭亡。 商 1.约公元前 1600 年,商朝建立。 2.商中期盘庚迁都于殷,政局稳定。 3.青铜器和甲骨文。 西周 1.公元前 1046 年,武王伐纣:周武王发动

2、牧野之战,打败商朝,建立西周。 2.重要制度:( 1)分封制;( 2)井田制。 3.公元前 771 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东周 春秋时期 1.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2.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尊王攘夷”,称霸于葵丘会盟。 3.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三舍。 4.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立志复国。 战国时期 1.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2.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3.战争:桂陵之战(魏国和齐国) 围魏救赵 长平之战(秦国和赵国) 纸上谈兵 秦朝 1.时间:公元前 221 年 公元前 207 年 2.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 1)政治方面:

3、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 2)经济方面: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 3)文化方面: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3.灭亡: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大泽乡揭竿起义) 4.楚汉相争(垓下之战) 西汉 1.时间:公元前 202 年 公元 9 年 2.建立:公元前 202 年,刘邦建汉,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即汉高祖。 3.文景之治: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恢复、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 2 4.汉武帝大一统: 措施:颁布推恩令;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学从此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

4、 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西汉统治达到鼎盛 5.王莽改制:公元 9 年夺取政权,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东汉 1.建立:公元 25 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2.光武中兴 3.东汉末期农民起义 黄巾起义 三国两晋南北朝 1.官渡之战之后,曹操陆续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使得三国鼎立格局初步形成。 2.公元 220 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此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3.西晋的短暂统一:公元 266 年司马炎废魏称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公元 316 年,匈奴与其他少数民族联合攻陷洛阳,西晋灭亡。 4.东晋:公

5、元 317 年,司马睿以建康为都城,建立东晋。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隋朝 1.公元 581 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为帝,即隋文帝,改国号隋 2.隋朝创立了科举制 3.公元 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唐朝 1.公元 618 年,李渊称帝,国号唐 2.贞观之治:唐太宗强调“存百姓” 3.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时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4.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5.唐亡: 907 年唐朝灭亡 宋朝 1.公元 960 年,后周统军大将赵匡胤,在东京(今河南开封)东北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史称“陈桥兵变”。随后赵匡胤废去后周皇帝,建立宋朝,定

6、都东京 2.王安石变法 3.北宋灭亡:公元 1127 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宗被俘 4.公元 1127 年赵构应天府称帝,后定都临安 5.抗金名将:岳飞 元朝 1.1271 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定都燕京,称为大都。 2.行省制度:地方政治制度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 3.元朝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回族。 3 明朝 1.1368 年,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定都南京,朱元璋即是明太祖。 2.废丞相,设内阁 3.陕北农民起义 1644 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朝灭亡。 清朝 1.建立: 1616 年,努尔哈赤建后金; 1636 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644 年,清朝定都北京。 2.

7、加强专制: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顶峰 3.闭关锁国政策 【练习题】 1.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根本目的在于 ( ) 。【 2018 年军队文职真题第 37 题】 A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B压制知识分子 C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D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具有“殷、青铜冶炼、甲骨文”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是 (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汉 3.下列哪一位诸侯国的国君打着“尊天子,攘四夷”旗号,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 。 A.晋文公 B.秦穆公 C.楚庄王 D.齐桓公 4.“退避三舍”这一典故来自于 ( ) 。 A.城濮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淝水

8、之战 5“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 (董仲舒语 ),人君无法维持统一。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 。 A.焚书坑儒 B.“百家争鸣” C.设立太学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6.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下列关于曹操事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 A.“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 4 B.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展开激战 C.完成北方的统一 D.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 7.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该诗句中称颂的“封建盛世”是在谁统治时期 ( )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汉武帝 考点

9、二:古代商业的发展 阶段 时期 表现和特点 兴起 商周 商人出现和商业兴起 春秋和战国 打破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出现大商人 初步发展 秦汉时期 “重农抑商”政策,商业艰难,但是仍得到发展 进一步发展 隋唐 大运河开通,促进商业发展 空前繁荣 宋元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元大都是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新阶段 明清 商帮出现 徽商和晋商 【练习题】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行纸币的国家,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在当时称之为 ( ) 。 A.飞钱 B.交子 C.会子 D.银票 考点三:选官制度与科举制的演变 朝代 内容 制度 西周 以血缘关系为依据确定各级贵族的权位,贵族子弟世袭。 世卿世禄制 战国 秦朝 对

10、立有军功的人,按其功劳大小,授予相应的官职。 军功爵制 汉朝 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 世家大族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 九品中正制 隋朝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科举制 唐宋元明清 完善和发展了科举制 唐代:武则天增设殿试和武举 宋代:糊名誊录制 明清时期:实行八股文 【练习题】 5 1.“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情况有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个朝代? ( )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下列诗句中涉及到科举制的有 ( ) 。 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慈恩寺下提名处,十七人中

11、最少年 A. B. C. D. 3.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第二名是 ( ) 。 A.状元 B.会元 C.榜眼 D.探花 考点四:古代科技成就 1.四大发明 造纸术 1.西汉已经发明了纸 2.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称为“蔡侯纸” 印刷术 1.雕版印刷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 2.北宋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火药 1.唐末开始应用于军事; 2.宋朝广泛应用于军事 指南针 1.战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2.宋代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2.农学成就 时间 人物 成就 地位 西汉 氾胜之 氾胜之书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学专著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

12、农业科学著作 元朝 王祯 农书 第一次对广义农业生产知识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论述 明朝 徐光启 农政全书 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业的成就,还介 绍了欧洲的先进水利技术和工具。 3.医学成就 医学成就 时间 人物 说明 6 四诊法 战国 扁鹊 望闻问切“四诊法”成为中医的传统诊病法,两千多年一直为中医所沿用。 伤寒杂病论 东汉 张仲景 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张仲景也被誉为“医圣” “麻沸散” 东汉 华佗 最早的全身麻醉剂,华佗还发明了“五禽戏” 千金方 唐代 孙思邈 孙思邈被尊称为“药王” 本草纲目 明代 李时珍 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4.天文历法成就 天文历法成就 时间 人物 地位 甘石星经 战国

13、 甘德、石申 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 地动仪 东汉 张衡 测定地震方位,比欧洲早了 1700 多年 实测子午线长度 唐朝 僧一行 世界上最早用科学方法实测子午线 授时历 元朝 郭守敬 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比现行公历早了 300 年 【练习题】 1.(单选)他总结劳动人民的经验,用廉价易得的原料改进了造纸术,他是 ( ) 。 A.华佗 B.毕昇 C.蔡伦 D.董仲舒 2.(单选)被称为“药王”的我国古代医学家是 ( ) 。 A.扁鹊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3.(单选)下列属于“医圣”张仲景的医学成就是 ( ) 。 A.最先采用“四诊疗法”诊断 B.创制“麻沸散” C.著有脉经 D.著

14、有伤寒杂病论 4.(单选)下列不能反映中国古代农学成就的著作是 ( ) 。 A.水经注 B.齐民要术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5.(单选) ( ) 标志中国古代历法的基本定型,它与现行公历周期相同,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 300 年。 A.夏小正 B.太初历 7 C.授时历 D.大衍历 8 理论 攻坚 -人文与社会(中国史 1)( 笔记 ) 【说在 课前 】 1.接下来 两次 中国 古代史 学习的内容 : 本次课程 主要 讲解 中国 的 古代史 ,下次 课程 主要讲解 中国的 近代史 ,新中国成立 之后 的历史 会在 毛概和中特 中 讲解 。 2.题量: 中国 史考查 2-3 道题 ,题量不多

15、,去年只考查 3 道题 (古代史考查 1 道题,近代史考查 2 道题)。 即便 大家历史 这部分之前积累的过少或者 备考 时间较 紧张 ,也 无需存在过多负担 。 【思维导图】 【 梳理 】 中国古代史主要学习 四个 专题 : ( 1) 考点一 : 历代 朝代更替 , 考查最多 。 ( 2)考点 二:古代商业的发展。 ( 3)考点 三: 古代的 选官制度和科举制度 , 重点是科举制度。 ( 4)考点 四:古代科技成就 ( 包括 农业 、四大发明 、 天文历法 等 方面 ) 。 注意: 文学 和文化 方面的知识会 有专门的课程进行讲解。 考点一 :历史朝代更替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解析

16、】 1.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2.考试过程 中如果出现 重大事件 排序题,需要了解朝代更迭的顺序。 比如 出现 秦朝、隋朝、元朝、清朝 ,通过朝代歌知道其 先后顺序。 9 朝代 政权更替 夏 1.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2.其子启继承王权,“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3.夏朝最后一个王桀暴虐无道,终被黄河下游的商部落打败,夏朝灭亡。 商 1.约公元前 1600 年,商朝建立。 2.商中期盘庚迁都于殷,政局稳定。 3.青铜器和甲

17、骨文。 西周 1.公元前 1046 年,武王伐纣:周武王发动牧野之战,打败商朝,建立西周。 2.重要制度:( 1)分封制;( 2)井田制。 3.公元前 771 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东周 春秋时期 1.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2.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尊王攘夷”,称霸于葵丘会盟。 3.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三舍。 4.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立志复国。 战国时期 1.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2.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3.战争:桂陵之战(魏国和齐国) 围魏救赵 长平之战(秦国和赵国) 纸上谈兵 秦朝 1.时间:公元前 221 年

18、公元前 207 年 2.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 1)政治方面: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 2)经济方面: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 3)文化方面: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3.灭亡: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大泽乡揭竿起义) 4.楚汉相争(垓下之战) 西汉 1.时间:公元前 202 年 公元 9 年 2.建立:公元前 202 年,刘邦建汉,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即汉高祖。 3.文景之治: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恢复、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 4.汉武帝大一统: 措施:颁布推恩令;采用董仲舒“

19、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学从此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 办催促施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3、 在总监办、业主的指导下驻地办参与事故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4、 驻地办应根据?建立工程平安消费理?规定根据事故发生的详细情况检查自身应承当的监理责任对违背规定的行为必须深入认识写出书面检查。5、 驻地办在平安事故的处理过程中应根据总监办及业主的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妥善处理平安事故尽快恢复正常施工。6、 分项、分部工程交工验收时平安隐患、事故处理未完毕的暂不进展中间计量、签发中间交工证书。L 傺傺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查问。下朝以后,那些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仍然愤愤不平,

20、后悔当时没有彻底查问。吕蒙正则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则终身不能忘记,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对我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当时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 1、代词,这 假装 迅速 穷尽,完结 2B3、吕蒙正假装没听见就走过去了。4、是个不计人为,有容人之量,心胸宽广的人。五、曾子杀彘【译文】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她就劝止说:“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可不能跟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

21、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现实教育的方法。” 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1、集市 跟随 说着玩 于是就2、C3、欺骗他,这是教育孩子欺骗人啊!4、诚实守信,注重“身教胜于言教”,以实际行动为孩子作表率,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教子有方。(言之有理即可)没有高估。 2017 年利润表中列示的营业收入为 1000万元,意味着 2017 年企业实际发生了 1000万元的营业收入,没有虚构,没有无中生有。 完整性 应在财务报表中列示的所有业务及相关账户 均已入账(没有遗漏)。 2017 年利润表中列示的营业收入为 1000 万元,没有漏记

22、 . 权利和 义务 在特定日期, 资产 均属被审计单位的 权利 , 负债 均属被审计单位的 义务。 2017年 12月 31日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存货500 万元、长期负债 20 万元,意味着 500万元的存货是企业未来获得经济利益的一项权利, 20 万元的负债是企业要履行的一项义务。 计价和 分配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账户均 正确计量 ,并以 适当的金额 列入财务报表。 2017 年 12 月 31 日,应收账款明细账余额200 万元真实准确,坏账准备余额 30 万元,列示到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项目为抵减坏账准备后的净额 170 万元。 反映和 披露 财务报表组成要素被 恰当地

23、分类、说明和披露。 2017 年 12 月 31 日长期借款 300 万元,其中有 100 万元将于一年内到期,因此资产负债表中长期借款应列示 200 万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应列示 100 万元。 财务报表附注中 理论攻坚 -政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 2) 主讲 教师: 余扬 授课时间 : 2019.03.23 粉笔公考 官方微信 1 理论攻坚 -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 2) (讲义) 5.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质量互变规律 1.含义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

24、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区分标志:是否超出度。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肯定和否定 肯定是指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 否定是指事物自身趋向灭亡并转化为其他事物的趋势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2.否定之否定规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其中包括两次否定三个阶段。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对立统一 【真题演练】 1.(单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哲学角度来解释,这句话讲的是( )。【 2016 年军队文职

25、招聘考试第 13题】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特殊性 2.(单选)“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这一古训所体现的哲理是( )。【 2015年军队文职招聘考试第 13题】 A.事物联系具有普 遍性和多样性 2 B.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一位原因 C.事物的功能会影响和制约其结构 D.要善于把握质变与量变的对立统一关系 第三节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一、实践 (一)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二)实践的基本形式 1.生产实践 2.社会实践 3.科学实验 二、实践与认识 (一)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6、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二)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具有两重性: 1.科学的认识对实践起促进作用 2.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三、真理 (一)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二)真理和谬误 真理和谬误对立统一。二者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是超出一定范围,它们会相互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强化练习】 1.(单选)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是强调( )。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 第四节 人

27、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的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生产力 ( 1)生产力的含义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的能力。 ( 2)生产力要素 生产力要素一般分为两大类: 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智能性要素:主要包括科学技术。 2.生产关系 ( 1)生产关系的含义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经济关系。 ( 2)生产关系的构成 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 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等方面构成,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

28、形式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区分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志。 从动态上看,生产关系体现在社会生产的全过程中,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中。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2.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3.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三、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29、,人民群众历史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 【真题演练】 1.(单选)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 2018 年军队文职招聘考试第 13题】 A.劳动资料 B.生产工具 C.劳动对象 D.生产的产品 2.(单选)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 )。【 2016年军队文职招聘考试第 50题】 A.劳动技术 B.生产工具 C.厂房条件 D.其他条件 第五节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一、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1.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 ( 1) 16

30、-17 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 2) 18 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 3) 19 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二)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四)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二、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1.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 2.历史文化传统差异 3.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 第六节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一、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

31、是马克思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5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这是由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真题演练】 1.(单选)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大形态,它们是( )。【 2018年军队文职招聘考试第 48 题】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时间经济社会 B.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 C.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

32、公有制社会 D.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6 理论攻坚 -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 2) (笔记) 5.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原因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 【解析】 1.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矛盾推动了事物发展,动力是内因和外因。 ( 1) 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原因 (单选题):内因。如准备军队文职的考试,决定能否成功、第一位的根据是内在的努力和实力,不是运气。 ( 2) 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外因,外在的因素,如考试中,除了自己的努力和自身的实力,还有外在的因素,如家人的支持、现在单位领导的理

33、解。 ( 3)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如家长的督促,但是如果自身没有发自内心的决心,没有内在学习的定力,那么家长的督促就不起作用。 ( 4)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 :如军队文职成功上岸,是内在的自身努力(内因)和外在的因素(外因),即主观努力和客观外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2.经典出题点: ( 1) 出淤泥而不染 :体现内因,所处的环境非常的污浊(淤泥),还能做到洁身自好(不染),体现了内在的定力比较好。 ( 2) 孟 母三迁 :强调外因,搬家强调了外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 3)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强调外因。反映的物理学原理是分子的运动。 ( 4) 打铁必须自身硬 :强调内因,“自

34、身”体现内在因素起决定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建中提出,强调党的建设非常重要,要自身过硬。以前表述为“打铁还需自身硬”,十九大后换了表述,“打铁必须自身硬”中“必须”的程度更重。 【思维导图】 7 【梳理】 对立统一规律: ( 1)单选: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是对立统一规律。 ( 2)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矛盾双方相互转化,一方变成另一方,如乐极生悲,乐变成悲。 斗争性。 ( 3)普遍性和特殊性: 普遍性:矛盾时时有、处处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分析一切问题,不能逃避矛盾,要直面矛盾

35、,体现了矛盾的共性。 特殊性:每一个矛盾都有其特点,体现了矛盾的个性。 a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b 例子:精准扶贫,根据不同的致贫原因,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 4)不平衡性:在矛盾发展过程中,复杂事物当中的多个矛盾或一个事物的矛盾双方,都不一样,有主次矛盾,也有矛盾的主次方面。 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键词:“重点、中心、关键”提示抓主要矛盾;“主流、支流”提示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读语境:“办事情”强调抓主要矛盾;“看问题”强调矛盾的主动方面。如“牵牛要牵牛鼻子”强调“牵”,为办事情,体现抓主要矛盾。 方法论: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如老虎苍蝇一起打,

36、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 5)内外因关系: 原理: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外因是条件;事物发展是内 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例子:打铁必须自身硬,体现内因。 8 (二)质量互变规律 1.含义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区分标志:是否超出度。 【解析】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口诀“变态”。 ( 1)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数量增减如一杯水,喝一半,数量减少;再如王某的体重,从 150斤到 200 斤,属于数量上的变化。场所的变更指位置

37、 的变化,如从北京到天津,指地理位置的变化。 ( 2)质变:事物根本性质 发生 变化, 如一杯水变成冰,从一个事物变成另一个事物,为质变,因为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再如王某变成了吴彦祖,发生了质变 。 质变是显著的变化,如一杯水从 20变成 80不明显,但是水变成冰是显著的变化。 ( 3)量变和质变的区分标志:是否超出度。 如水在标准大气压下, 0-100是液态,超过 100是水蒸气,低于 0是冰。水从 30加热到 99.9,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为量变。加热到 100,水变成了水蒸气,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即质变。降温到 0以 下,水变成冰,发生了质变。如果要水保持在液态下,就要维持在 0 -1

38、00之间, 0 -100是水保持液态的度。方法论:坚持适度原则,如果要水保持在液态,维持在 0-100,如果要变成冰,就要适时地突破度。 ( 4)在化学领域,水和冰都是 H2O,但是在哲学领域,水到冰的变化已经发生了质变,不要将化学和哲学相混淆。 【经典例题】 9 (多选)下列选项中,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有( )。 A.因地制宜 B.掌握火候 C.注意分寸 D.过犹不及 【解析】 A 项错误:因地制宜根据土地选择适宜的方式,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 B 项正确:掌握火候体现了适度原则,做饭要控制好火候。 C 项正确:掌握分寸,与度有关。 D项正确:事情做过了和没有不够一样,都不

39、行,要做到刚刚好,体现了适度原则。 【选 BCD】 【注意】当大家上岸后,走到军队文职的岗位上,不论说话还是办事情,都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什么话该说,什么事该办,说到什么程度、办到什么程度,都要掌握好,这也是职场上的生存法则。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解析】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考试重点。 ( 1)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 想要发生质变,前提要有量的积累。方法论:重视量的积累。 经典出题点: a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体现了重视量的积累,想要达到千里远,就要一步一步地走。 b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体现了重视量的积累,树木长成合抱那么粗,也是从小数苗一点一点生长而来。 c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达到九层的高台,也是泥土一点一点堆积而来,体现了量的积累。 d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冰达到三尺厚,不是一天而来的,要成年累月的积累。 e 滴水石穿、铁杵磨成针:都体现了重视量的积累。 结合时政: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博鳌论坛的讲话: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体现了重视量的积累,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