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材料工程作业答案 (2).doc

上传人:A海阔天空 文档编号:3320470 上传时间:2020-12-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材料工程作业答案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材料工程作业答案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材料工程作业答案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材料工程作业答案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什么是同时凝固与顺序凝固原则?这两种原则各适用于那种场合,各需采用什么工艺措施来实现?答:顺序凝固原则是指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使铸件上从远离冒口的部分到冒口之间建立一个逐渐递增的温度梯度,从而实现由远离冒口的部分向冒口的方向定向地凝固。同时凝固是指采取一些工艺措施,使铸件各部分温差很小,铸件相邻各部位或铸件各处几乎同时完成凝固过程,无先后的差异及明显的凝固方向性,称作同时凝固。顺序凝固主要用于消除铸造工艺中的缩孔和缩松,主要通过合理运用冒口或冷铁等工艺措施实现。同时凝固主要用于降低铸件产生应力、变形和裂纹的倾向,主要通过合理设置内浇口位置及安放冷铁等工艺措施实现。2、 什么是合金的流动

2、性及充型能力?充型能力不足,铸件易产生的主要缺陷有哪些?充型能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不同化学成分的合金为什么流动性不同?答:液态金属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的铸件的能力,称为液态金属充填铸型的能力,简称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液态金属自身的流动能力称为“流动性”,是金属的液态铸造成形的性能之一。充型能力不足,会产生浇不足、冷隔、气孔、夹渣等缺陷。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主要取决于金属自身的流动能力,还受外部条件,如铸型性质、浇注条件、铸件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3、 分析下图铸件的热应力分布(拉应力和压应力)和变形趋势。答:上图受到拉应力,受到压应力,下图受到压应力,受到拉应力

3、,变形趋势如图所示。4、 绘制自由锻件图与模锻件图有何不同,分别要考虑哪些问题?答:绘制自由锻件图时要考虑敷料、加工余量、锻件公差问题。绘制模锻件图时除了要考虑敷料、加工余量、锻件公差之外,还要考虑分模面的选择、在加工表面设置模锻斜度和模锻园角、有孔的零件还要加上冲孔连皮5、 如用自由锻的方式生产下列工件,指出结构工艺性差的地方,为什么?并画出结构工艺性好的工件图。答:锥面(斜面)的结构工艺性差,因为采用自由锻方式生产有锥面(斜面)、曲线或曲面相交等复杂结构的锻件,需要专用的工具,锻件成形也较困难,从而使工艺过程复杂化,不便于操作。应把锥面(斜面)改为柱面(平面)。合理的结构为: 6、何为铸件

4、浇注位置?浇注位置的选择原则有哪些?答:浇注位置是浇注时铸件在铸型中的空间位置。 浇注位置的选择原则:(1)铸件的重要表面朝下或处于侧面;(2) 铸件的宽大平面朝下或倾斜浇注;(3) 大面积薄壁置于铸型下部或倾斜,防止浇不足和冷隔缺陷;(4) 铸件的厚大部分应放在分型面附近的上部或侧面,便于补缩。7、从结构工艺分析此铸造产品的不合理性,并对产品设计进行改进。答:1.铸造加强肋的布置应有利于取模2.改进工艺8、锻造为什么要进行加热?如何选择锻造温度范围?加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金属的塑性,减小变形抗力,使之易于变形,并获得良好的锻后组织和力学性能。确定锻造温度范围一方面要保证金属应具有良好的可锻性和

5、合适的金相组织 , 另一方面要求在每一次加热之后做更多的成形工作 , 以节约能源和提高效率。加热的始锻温度一般取固相线以下100-200摄氏度,以保证金属不发生过热或过烧,终锻温度高于再结晶温度50-100摄氏度,以保证锻后再结晶完全,锻造时内部得到细晶组织。9、试分析图七所示铸件:(1)哪些是自由收缩,哪些是受阻收缩?(2)受阻收缩的铸件形成哪一类铸造应力?(3)各部分应力属什么性质(拉应力、压应力)? 答:(1)第一列是自由收缩 ,第二列第三列是受阻收缩。 (2)第二列是机械阻碍应力(临时应力),第三列是热应力(残余应力)(3)第二列过程中都是拉应力,铸件取出后应力消失,第三列上面的零件开始时上部是压应力,下部是拉应力,凝固后上拉下压。下面的零件相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