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年上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面试真题汇总.doc

上传人:A小芳 文档编号:3338075 上传时间:2021-01-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上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面试真题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上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面试真题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上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面试真题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年上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面试真题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年上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面试真题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9年上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面试真题汇总一、考题回顾初中物理定滑轮和动滑轮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两组视频:升旗和电动起重机提升重物。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旗手向下拉绳子旗子就会上升,为什么电动起重机能够 提起重物,带着这两个思考一起进入今天的新课学习。环节二:新课讲授1.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师让学生分别观察旗杆和起重机的构造,提问学生回答观察结果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起重机吊钩上也有一个滑轮 ,且旗杆顶部的滑轮的轴固定不动,起重机吊钩上的滑轮的轴随物体运动,继而教师给出定滑轮及动滑轮的定义。根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教师让学生再列举一些生活或工作中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

2、的实例。2.研究定滑轮的特点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定滑轮动滑轮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作用分别是什么?是否省力或者省距离?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照教材讨论实验方案,共同得出实验方案: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重力。环节四:小结作业总结本堂课内容,让学生课下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释一下动滑轮省一半力的道理。板书设计定滑轮和动滑轮1.定滑轮和动滑轮2.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3.动滑轮特点:可以省一半力,自由端移动距离是重物端移动距离2倍,动滑轮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一、考题回顾初中物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基本要求:(1)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2)有实验要有教师演示;(3)注意

3、试讲过程中要有师生提问互动环节。答辩题目1.如何突破“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这一难点?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进行导入,用多媒体展示两张图片,第一张是运动着的锤子能将钉子钉入木板中,第二张图片是运动着的子弹射 穿鸡蛋,请同学观看图片,并思考“图中所发生的情况,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引出动能的概念,即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 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的动能越大,它可以对其他物体做的功就越多,由此引出今天的内容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 关。环节二:新课讲授1.实验原理猜想:将小车放置于斜面然后释放,小车沿斜面下滑在水平面上继续前进碰撞静止木块时

4、,木块移动,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动能的大小 与哪些因素有关。(小车的质量和速度)由于动能的大小与多个因素有关,因此实验应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师生共同设计实验。明确实验原理:控制小车质量相同,比较速度和动能的关系,控制小车速度相同,比较质量和动能的关系。2.实验器材让学生根据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分组讨论应该会用到的实验器材,学生可能会想到探究速度与动能的关系时,让小车从不同高度沿斜 面下滑,探究质量与动能的关系时可以更换不同的小车,或者在小车上加砝码,而对于动能如何测定学生可能想不出答案。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可以用小车对外做功多少来定性地比较动能的大小,以小车撞击木块,如果木块移动的越远,表示对木块做的

5、功 越多,说明小车具有的动能越大。3.实验步骤:(1)将同一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释放,小车沿斜面下滑至水平面继续运动,碰撞静止木块,分别记录结果。(2)将质量不同的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释放,小车沿斜面下滑至水平面继续运动,碰撞静止木块,分别记录结果。在进行实验时思考以下问题:(1)在第一步实验操作中,小车运动到水平面上时,速度的大小相同吗?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相同吗?(2)小车的速度大小与木块移动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与动能的大小呢?(3)小车的质量大小与木块移动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与动能的大小呢?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讨论以上问题进行汇报。4.实验结论根据实验可知:(1)同一小球从斜面越高的地方滚下,

6、木块被推的越远,说明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质量相同时,物体速度越大,具有的动 能越大。(2)质量不同的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质量越大的小球,把木块被推的越远。说明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速 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具有的动能越大。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环节三:巩固提高生活中有哪些事例能说明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公路上的车,低速行驶的轿车容易刹车,质量大的车比较难刹车。)环节四:小结作业总结本堂课内容,完成练习册中习题并复习下节课内容。板书设计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一

7、、动能二、实验探究1.实验原理2.实验器材3.实验步骤4.实验结论一、考题回顾初中物理物质的比热容3.基本要求:(1)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2)有实验要有教师演示;(3)注意试讲过程中要有师生提问互动环节。答辩题目1.在进行探究“物质吸热性质”的实验中,如果各组实验数据差别较大,可能是因为什么原因?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提问学生,使一壶水和半壶水升高相同的温度,使相同质量的铜块和铁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是否相同?学生根据生活经验 进行推测,进而引出课题。环节二:新课讲授1.探究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多少的规律。取质量

8、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入两个相同容器内,用相同的热源 进行加热,比较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学生通过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和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学 生会发现升高相同温度时,加热水比加热煤油所用的时间更长。接着,再请学生代表上台,利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方法,比较两份相同 质量的煤油升高相同温度时所需热量的多少。学生可以发现,这时两份煤油的加热时间是相同的。师生总结: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相同;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2.物质的比热容教师讲解:科学家在对以上现象进行详细研究后,揭示了一个新的物质特性,这种特性称为比热容。比热容的大小等于一定质量的某 种物质在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温度的乘积之比。【答辩题目解析】1.在进行探究“物质吸热性质”的实验中,如果各组实验数据差别较大,可能是因为什么原因?【参考答案】原因之一可能是实验中所用的酒精灯在相同时间内提供的热量有差异,因此研究对象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不相等;原因之二可能 是存在一定的热量损失。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参考答案】重点:比热容的概念、热量的计算公式;难点:热量计算公式的灵活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