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临时用电方案 (2).doc

上传人:A小芳 文档编号:3361473 上传时间:2021-01-0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6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时用电方案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临时用电方案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临时用电方案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临时用电方案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临时用电方案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概念的种类:所谓概念的种类就是根据某种标准对概念进行分类,形式逻辑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概念进行分类。如正概念(理性、成年人)和负概念;单独概念(太阳、苏州)和普通概念(恒星、城市);集合概念(集合体、军队)和非集合概念(个体、士兵)等。 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根据外延之间的关系具有五种关系,这就是集合之间的五种关系,分别是全同、属种、种属、交叉、全异。 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必须理解概念的内涵,这样就需要理解一些常识,比如在中国“鲁迅”和“阿甘正传作者”是全同关系,“哈尔滨人”和“北方人”是种属关系,“南方人”和“广东人”是属种关系,“官员”与“教授”是交叉关系,“中国足球队”和“世界杯冠军”是全异关

2、系。 定义(概念的内涵):定义是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例如:马克思对商品的定义是用于交换的劳产品。 对定义的要求,逻辑上有以下规则: (1)定义必须合乎常识,不能过宽也不能过窄。例如:把人定义为“两脚直立行走的动物”就属于定义过宽,因为有些不是有理性的高等动物如婴儿也是人。 (2)定义必须明确,不能比喻或者否定。例如:热痛是祖国的花朵。属于比喻定义;男人是不是女人的人属于否定定义。两个定义都不合乎规则。 (3)定义不能循环,包括直接循环或者间接循环都不允许。例如:机会主义者是以机会主义的方式来处理问题的人属于直接循环,战争是和平的间隙和平是战争的间隙则是间接循环。 划分(概念的外延):划分是

3、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是指按照某一标准,将范围较大的属概念分成若干种概念。例如:将人划分为男人,女人。划分最重要的规则就是划分标准统一。划分最重要的规则就是划分标准统一。将人分为男人和女人和女博士所犯的逻辑错误就是划分标准不统一。 定义与划分具有反变关系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反变关系。 考点 1、辨析“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是指概念是一个集合,如“军队”“舟山群岛”;非集合概念是指概念是个体,如“士兵”“台湾岛”。上述例子比较容易辨析,因为表示概念所用到的词语不同。容易混淆之处在于:同一个词语,在某一语句中表达的是集合概念,而在另外一语句中表达的则是非集合概念。例如:(1) 中

4、国人是亚洲人。(2) 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3) 小王是中国人。(4) 中国人住在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 中国人比德国人聪明但是不是很守纪律。上述中国人在1、3是非集合概念;在2.4.5中是集合概念。那么怎样识别呢?如果 中国人在谓项位置(如,小王是中国人)而主项小王是个体,那么“中国人”就表示个体,即非集合概念; 当“中国人”在主项位置时(如1、2、4、5),需要理解谓项所表示的性质是否能够合理地被每一个主项(中国人)所具有,若能,则主项(中国人)表示个体,即非集合概念;否则是集合概念。例如,(1)中,每一个“中国人”可以合理地认为是“亚洲人”,所以(1)中的“中国人”是非集合概念

5、:而(2)中,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勤劳勇敢的吗?很难合理地这样认为,所以(2)中的中国人表示的是集合,即“中国人”作为一个种族具有“勤劳勇敢”的特点,所以是集合概念。2、“混淆概念”(或者偷换概念)条件和结论的概念存在不一致 在阅读推理或者论证的过程中,凡度训练(一)压腿压前腿、压旁腿1.把杆压前腿:动作做法:以右脚为例。面向把杆站立,先将右腿放在把杆上,直膝、勾脚(或绷脚),左腿直立与地面保持垂直,双手扶把杆,上身正对把杆,用上身贴向右腿。压左腿,动作同上。 节奏8拍一次、4拍一次、2拍一次、1拍一次均可。2.把杆压旁腿:动作做法:以右腿为例。右侧对把杆,右腿侧放把杆上勾脚(或绷脚),左腿直

6、立。右手扶把,左手上举。侧身向右腿下压,左手经头上方碰到右脚尖。压左腿,动作同上。 节奏8拍一次、4拍一次、2拍一次、1拍一次均可。训练要求:把杆压腿时软度训练的一种方法。可以与地面软度训练结合起来有选择地进行。训练的节奏可以慢快结合。在做各类压腿动作时要注意:压前腿时动力腿收胯使两胯平行,上身挺直向前伸展,不能驼背,下压时上身要用力。压旁腿时,腿不能弯曲,下压一定要正侧身,上身伸展,用耳去贴腿,臀部不能后翘,不能扣胯。(二)肩、腰压肩、掸腰、耗腰、下腰1.把杆压肩:动作做法:面向把杆站立,双脚大八字步,直立,双臂伸直,与肩同宽,手腕搭在把杆上。上身前倾,胸脯尽力向地面压去。重心于两腿间,身体

7、前倾90直角。双跪压肩,做法同前(可以两人一组互助)。2.扶把掸腰:动作做法:面向把杆,双手扶把(或单手扶把),大八字步站立。向后掸腰,1拍下、1拍上。有弹力的连续进行。3.扶把耗腰、下腰:动作做法:耗腰在掸腰的姿态上保持不动。下腰可双手扶把做,也可先借助把杆再脱把双手撑地做。训练要求:肩和腰的训练十分重要,是软度训练的一部分,各部位训练有不同的要求。压肩时手臂、腿不能弯曲,头颈与地面应保持平行,胸腰尽力下压,腰忍住肩部关节疼痛。可以有节奏地做,也可以耗住不动。腰的训练要求同地面腰的训练。三、把杆单一动作训练(一)半脚尖:动作做法:双脚一位直立。脚跟离地踮起,1/4、1/2、3/4,使身体上升

8、,两脚掌平稳地立于地板上。训练要求:半脚尖的训练目的是伸展腿和踝关节,加强它们的力量,并锻炼平衡能力。训练中要注意重心的准确,重心不能在小脚趾上。上身要求垂直,向上伸展。(二)蹲:动作做法:(半蹲)屈膝一半。两腿完全外开,两膝下蹲时与两脚成一线。身体重心平均地落于两脚。所有位置的小蹲,两脚跟都不离地。动作做法:(全蹲)平稳、均匀地屈膝。两腿外开要求同半蹲,惟有在不抬起脚跟就无法下蹲时,脚跟才被迫离地。训练要求:蹲的训练目的是锻炼外开和腿肌的柔韧性及膝部的控制力。无论半蹲、全蹲,训练中都要注意胯部的外开,膝对脚尖。在蹲的过程中,防止翘臀、上身前倾,要保持腰背的直感。(三)擦地:动作做法:一位擦地

9、。擦地是腿、踝关节和脚的伸展动作。主力腿直立,动力脚经过擦地到绷脚尖点地,使脚背充分弓起。擦地时站一位。训练要求:擦地的训练目的是用以加强腿的力量,因而在练习时要注意腿部的伸展,绷脚力量要到脚尖。擦地的过程要注意半脚掌的运用,上身重心垂直,不能摇晃移位。(四)小踢腿:动作做法:此动作是在擦地伸展动作上的发展。主力腿直立、动力腿出脚的方向与擦地相同,只是动力腿要经擦地后快速踢出,在25停顿。训练要求:小踢腿的训练目的是锻炼腿部的速度和控制,以及小腿、脚背的灵活性。因此,练习时注意脚踢出时的速度及脚尖力量的控制。踢起经擦地,脚趾有抓地的感觉。快速进行时,不要牵动上身及主力腿。(五)大踢腿:动作做法

10、:两腿直立,动力腿经绷脚擦地向上踢起,踢起时要快速迅猛,有爆发力。经同样路线落下。此练习可向前、向旁和向后做。训练要求:大踢腿是训练腿部的爆发力及髋关节的灵活度的。要求踢起迅猛,落地轻缓,上身垂直,不可摇晃。易犯的毛病:当动力腿踢起时脚趾放松,发力点不在脚尖而在大腿上,主力腿膝部和腰背部下懈。第四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内容教学重难点: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动作教学课时:一课时一、中国古典舞的基本位置(一)手型 1.掌:兰花掌(女性基本掌形)动作做法:四指挺直,微向上翘,拇指向中指靠拢,成兰花状。虎口掌(男性基本掌形)动作做法:四指伸直略微分开,虎口张开。训练要求:在学

11、习兰花掌手型时,要防止学生手心内屈,指根无力,手指不直。在练习虎口掌手型时,要求学生虎口有张力,同时掌的外侧用力。 2.指:单指(也叫兰花指,属女性指形)动作做法:拇指尖叠与中指甲上,食指挺直微向上翘。另三指自然弯曲,小指微抬。剑指动作做法:食指与中指并紧挺直,指根用力,无名指与小指自然弯曲紧贴,大拇指贴于无名指尖上。训练要求:指形无论男女要强调伸出的手指要挺直,力从指尖穿出。 3.拳:空心拳:动作做法:五指微屈,拇指贴着食指和中指的指尖,半握拳掌心留空。实心拳:动作做法:四指并拢握拳,拇指贴于食指与中指的第二关节上,微扣腕。(二)手位 1.预备位:双背手(女性常见手位)动作做法:双手兰花掌,

12、背于身后臀部。叉腰手(男性常见手位)动作做法:双手虎口掌形,叉在身体前胯与腰之间的位置上。训练要求:预备位要注意手型准确,同时注意身体的直立。 2.山膀位(单山膀)动作做法:一臂长弧形,体侧平抬起,与肩平。女单山膀手型保持兰花掌,腕微扣。手指微向上翘;男单山膀手型保持虎口掌,其他做法同前。训练要求:在学习山膀位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防止出现一些易犯的毛病。如肘关节太直并下沉,大臂无力,手腕太松等。学生自学时,也要仔细对照图示和动作说明。 3.按掌位(单按掌)动作做法:一臂屈肘,掌心向下,按在胸前,距胸约15公分。女按掌位手型保持兰花掌;男按掌位手型保持虎口掌,其他做法同前。训练要求:训练中注意按

13、掌易犯的毛病是:手掌贴胸太近,肘部抬得过高。 4.托掌位(单托掌)动作做法:一臂长弧形托于头上前方,掌心向上,指尖向里。女托掌位手保持兰花掌形;男托掌位保持虎口掌形,做法同前。训练要求:做托掌位时,要避免耸肩或手臂太直,手腕过于下压。要使臂膀从指尖到肩膀形成一条流线型,不能有棱角。 5.提襟位:动作做法:手握紧,提于胯旁,拳眼与胯相平,肘架起,手臂保持弧线,手腕略翘。女保持女形拳,男保持男形拳,做法同前。训练要求:提襟要注意精、气、神。肘架起时应防止耸肩。(三)脚形:动作做法:参加脚勾脚、绷脚、半勾脚。(四)脚位 1.正步:动作做法:双脚并拢,立直,脚尖对正前方,重心在双脚上。训练要求:在教学

14、脚位时,同时要教学基本的站立姿势。要求学生做的:身体保持垂直感,收腹、收臀、挺胸、沉肩、抬头,眼睛平视前方。 2.八字步:动作做法:双脚跟相靠,脚尖分开呈八字形。 3.大八字步:动作做法:在八字步的基础上,两脚跟分开约一脚距离,保持八字形状。 4.丁字步:动作做法:以右脚为例。双腿直立,右脚跟紧靠左脚脚窝处,呈“丁”字形,叫右脚丁字步。左丁字动作与此相反。 5.踏步:动作做法:以右脚为例。右脚为主力腿直立,脚尖外开,左脚交叉到右腿后,左脚掌在右脚后踏地,左膝稍弯曲,两大腿靠拢,左膝前,右膝后。左脚在前时,动作相反。训练要求:踏步动作较难掌握,要求同学们在掌握了身体的直立感后,再学习这一脚位。并

15、提醒注意重心要在主力腿上,踏地脚不能倒脚,脚自然放松。直立要求同正步位,双胯向上提起。 6.弓箭步:动作做法:以右腿为例。右脚向身体的前方迈出一大步,脚尖略外开,膝部成弓形。左腿绷直,全脚掌着地。身体重心在两腿间略偏前。训练要求:前脚迈出后,双胯要正,臀部收紧,挺胸抬头。要防止塌腰、挺胃的姿态出现。 7.大掖步(大踏步)动作做法:以右腿为例。在踏步位的基础上,右腿(前腿)半蹲为支撑重心腿,左腿绷直向斜后方伸出,绷脚,前脚趾点地,双大腿靠紧,稍拧身。训练要求:大掖步的训练重点是重心的掌握,要强调重心在前腿,拧腰而不能塌腰。二、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动作(一)手臂动作1.撩掌:动作做法:手背向上,以手腕

16、带动手臂,从身旁向上撩起至头上方。2.盖掌:动作做法:手心向下,手臂由头上方向下盖至胸前。3.分掌:动作做法:手心向下,以手腕带动手臂,手由下至上,由里向外的动作,可经头上方分开呈扬掌位,也可由旁落下。4.晃手:动作做法:双手之间距离与肩同宽,双臂伸长,手心向外,在胸前由下到左、上、右晃一圈。由下向上动作时,拎腕;由上向下动作时,压腕。向左为晃手,向右为右晃手,分为单晃手、双晃手。训练要求:要提醒学生做晃手动作时,用力点在手腕上,肩不能使劲。动作要连贯,晃动要圆,手臂不能太直。5.盘腕:动作做法:外盘腕右手为例。准备:掌心朝上,胸前端起。手指领先,顺时针做一水平环绕到托掌位,再扣手腕落到右侧,

17、指尖由右、后、左做一水平环绕回的准备姿态。内盘腕:动作与外盘腕相反,先扣腕,手指领先,逆时针做一水平环绕,再到托掌位,继续逆时针做一水平环绕回到准备姿态。训练要求:盘腕是一种手腕练习,力量要从手腕开始,手指尖领先,肩、肘不能过于用力。盘腕时要顺劲,不能拧着来,更不能使体态变形。6.摇臂:动作做法:双臂伸直,手心向外,由手臂带动左右拧身,双臂前后相对地在身旁由上至下立圆划圈的动作。可由前向后做,亦可由后向前做。7.云手:动作做法:准备动作,直立面向1点,右手山膀,左手端掌。右手由外向里平划半圈。右手向右晃手,同时左手平划向旁打开。左手再盖掌经胸前拉开山膀,同时右手经端掌至胸前按掌。也可以拉开成双

18、山膀。训练要求:云手较难掌握,要求学生分解练习,由慢到快,注意双手的协调配合及眼神的应用。8.小五花:动作做法:两掌心相对,拇指根相靠,以手腕为轴,上下交错各做一个完整的盘腕动作。训练要求:在学校此动作时,要提醒学生手指伸直, 兰花掌手型,手腕要灵活,不能用肘和肩来带动。9.风火轮:动作做法:大弓步右手臂向左前平伸,右手向上领,变成顶胯板腰,双手形成平肩手,重心在双腿之间,向上顶胯敞胸,头看天花板。向右拧腰,经上方向前伸左臂,右臂贴身向后,左手再从上插下成扑步。再接着做第二次,或把重心移至另一边,从另一边做起。(二)步伐1.圆场步:动作做法:正步位站立,双手背后(或单山膀位)。右脚勾脚向另一脚

19、的脚尖前上一步,右腿跟先着地,再沿脚底的外延依次由脚跟移至脚掌,左脚勾脚抬起同右脚动作往前走,以此交替上步前行。男子圆场步步幅放大。训练要求:圆场步训练对小腿和腿的灵活性很有帮助,也是古典舞中应用最多的基本舞步。进行圆场步训练时,先做慢步。做时要求大腿靠拢,强调勾脚,膝部微弯,小腿以下松弛。进入快圆场步训练时,上身一定要平稳,速度越快,踝、膝关节越要松弛。2.花帮步:动作做法:正步准备,双手背后(或顺风旗)。双脚并拢抬起脚跟,膝部放松略弯,踝关节放松,用脚掌向旁(前、后)方向快速移动,一脚迈出,两脚间距10公分,另一脚快速跟进。训练要求:练习中要求脚掌略抬起灵活快速移动,不能用脚掌拖擦地面,小

20、腿以下运动,上身保持平稳。 3.云步(也称碾步)动作做法:小八字步站立准备,双手背后。动作时,一脚用脚跟,一脚用脚掌向旁边同一方向碾动,保持在正反小八字步上进行。训练要求:云步要求平稳、流畅,不能有起伏,膝部放松。4.十字步:动作做法:以右脚为例。第一步,左脚向右前上步重心移到左脚;第二步,右脚向正前方上步,重心移到右脚;第三步,左脚向左旁撤一步,重心移到左脚;第四步,右脚向正后撤一步,重心移到右脚。训练要求:训练时要求膝部放松,不要僵直。身体随动力腿迈出时自然变化一点方向,避免上身僵硬、脱节。第五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掌握中国古典舞的技能技巧教学重难点:中国古典舞跳、转、翻的训练

21、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跳(一)小跳:动作做法:一位跳。一位脚站立,经半蹲轻跳起,离地后快速绷脚、直膝,腿部肌肉收紧。落地要先落脚掌再落脚跟。一位跳可单一跳,也可连续跳。二位跳。二位脚站立,做法同一位脚。训练要求:一位跳的练习要由浅入深,先扶把单一跳,再逐步脱把训练。在进行跳的训练时,要求上身垂直,开胯,膝部要有控制力。脚离地前,要五趾抓地而起。(二)中跳:动作做法:一位中跳是在一位小跳的基础上蹲得深一点,离地跳起时达到最高点。二位中跳是在二位脚的基础上跳起,做法同一位中跳。训练要求:二位中跳跳起前膝部要施以压力,跳起时要求腿肌的爆发力要强。由于此跳跃动作对腿部力量要求较高,所以要在小跳

22、的基础上进行中跳训练。(三)吸腿跳:动作做法:准备:以右吸腿为例。面向8点,八字步站立,左脚绷脚向8点迈一步稍屈膝,同时双盖手向两侧分开。左脚跳起的同时右腿正吸腿绷脚尖,手成顺风旗,稍拧腰,视1点。(四)射燕跳:动作做法:以并腿右射燕跳为例。准备:面向2点,站八字步,双手山膀位。双腿屈膝,双手盖掌到胸前交叉,跳起时空中双腿并拢,双手斜前上方抬起,落地形成射燕舞姿。训练要求:训练此动作时,要求空中并腿的时间要长,落地时迅速形成舞姿。身体略微前倾。二、转(一)原地点步转(1/4圈、1/2圈、1圈)动作做法:准备:面向1点,右旁点步站立,左手在上的顺风旗。右脚转向1点点步,左脚以脚掌为重心,碾转1/

23、4圈,面对7点。反复前一动作,向5点转1/4圈,依此类推。头随上身转动。1/2圈、1圈做法同1/4圈,转动幅度大一点。训练要求:转圈练习时要注意轴心的掌握,点转时动力脚主动,主力腿、膝部放松,不能僵硬。(二)并立碾转动作做法:面向1点,右脚前点布,左山膀,右按掌。左腿稍屈,右脚向2点立半脚尖,左脚快速靠近右脚右侧,两脚掌同时碾地,带动身体旋转一圈。经右手打开,两臂胸前相抱。 向2点留头甩头。训练要求:碾转训练可以带动身体转动时的协调配合及身体重心的垂直,为今后单腿转打好基础。要求转动前要有推力,使重心快速移动。转动时腰不能松,肩、胯、膝在以一垂直线上。立高半脚尖,直膝。(三)小射燕转动作做法:

24、准备:丁字步站立,双手山膀按掌。右脚向2点迈一步,半脚尖立,碾转一圈,同时左腿快速后吸腿,双手顺风旗,形成小射燕舞姿。 训练要求:注意训练步骤。做此动作要求主力腿重心要正确,后吸腿绷脚,稍用旁腰。(四)吸腿转(向右转)动作做法:准备:左手山膀,右手按掌,目视前方(1点)。右脚在前点地站立。右手向后平甩,左手平带,同时左脚蹬地吸起贴紧右腿,膝部向右带转。右腿半脚尖直立碾转,转时先留头后甩头,原地转一周后落脚还原到准备姿态。 训练要求:自始至终挺胸、立腰、沉肩、收腹。双手山膀要平稳。向左转时动作相反。(五)平转(向右转)动作做法:准备:目视右前方,右手按掌、左手山膀,挺胸、立腰、收腹,右腿在前点步

25、位。右手打开向后平甩,左手平甩过去,同时,右脚向前迈出,左脚紧跟,双脚并拢,脚掌碾转。 训练要求:平转时甩头要快速,手、身、胯带转,脚掌碾转,立腰、收腹,夹紧臀部,半脚尖腿伸直,防止摇摆。三、翻(一)踏步翻身动作做法:准备:以右为例。右脚在后的踏步,右手按掌,左手山膀。打开右手,向右翻转1/4圈。向右后翻转成后仰。再向右翻转1/4圈。翻转的同时,脚的碾转是先右脚掌、左脚跟,到1/2圈后换左脚掌、右脚跟碾转。腰经过下前腰旁腰后腰旁腰前腰的全过程。 训练要求:在翻身过程中,注意上身保持一定的高度,不要有起伏,强调旁腰的过程,后腰同时要求顶胯,臂膀的路线是一个立圆。(二)点步翻身动作做法:准备:双臂

26、平伸,上、下立直,上身前倾下旁腰,主力腿正步,动力腿绷脚虚点于后,与主力腿的脚跟形成一条直线,头看1点下方。动力脚向前,脚掌踏在主力脚前外侧,双脚半脚尖碾转,同时,双手立圆抡一圈,经翻胯、带肩、两侧旁腰的提压翻转一圈。 训练要求:训练中上身保持一定高度,注意留头、甩头。一侧下旁腰一侧提旁腰,手一定要抡圆。胯的翻转稳定十分重要。第三课 芭蕾舞基本动作第一课时教学目的:掌握基本的芭蕾动作教学重难点:芭蕾舞的手型和手位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手型基本手型:四指并拢,非常松弛地伸展开,食指略外出,拇指向手心里靠,指根后拉,拇指与中指间适当留空。教学要求:在学习芭蕾手型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两点:一是

27、松弛,一是伸展。松而不缩,展而不直(硬)。五指相互的关系和距离要把握好。二、手位古典芭蕾手位根据学派的不同,手位也不尽相同(有切凯弟体系、法兰西学派、俄罗斯学派等),这里介绍的是我国现行的手臂位置,共分七种手位。(一)一位 动作做法:两臂稍屈圆弧下垂,指尖相对,间距数厘米。(二)二位 动作做法:两臂在一位的基础上向前抬起,正对下肋。(三)三位 动作做法:两臂在二位的基础上向上抬起至前额,手臂稍屈肘,指间距离等同一位。(四)四位 动作做法:一臂成三位,一臂成二位。(五)五位 动作做法:一臂成三位,一臂向旁打开。(六)六位 动作做法:一臂成二位,一臂向旁打开。(七)七位 动作做法:两臂稍屈成圆弧形

28、向旁平举,小臂与肘同高,手心向前下方。(八)小七位 动作做法:在七位的基础上,手心朝下,手臂下垂至一半。 教学要求:整个肩膀道手指尖柔顺、流畅,各关节不能突出,保持长弧线条。三位手上抬要注意沉肩。三、脚位芭蕾训练中,大部分动作都以这五种位置之一作为开始和结束姿态。(一)一位动作做法:两脚完全外开,两脚跟相靠,形成一横线。(二)二位动作做法:两脚在一位的基础上打开呈一字形,根据脚的长度,两脚跟相距一脚或一脚半距离。(三)三位 动作做法:一脚位于另一脚之前,前脚跟紧贴后脚跟的脚心,同样双脚外开。(四)四位动作做法:一脚从第五位向前打开,相距一脚距离,前脚跟与后脚拇趾关节成一条线,称交叉的四位。(五)五位动作做法:两脚外开交叉,前后脚紧贴,使后脚大拇趾第一关节露在前脚脚跟外面。由于五位须完全打开,所以是最难的。教学要求:从芭蕾五种脚位的做法可以看出,要求学生双脚尽力朝相反方向打开。要想使脚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