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阳明心学的几点感受 纪望书 1 l通过易经道德经庄子,我们可以 去体会本体世界,去悟道,去感受大自然万象 纷呈中那不变的绝对,从而超越有限达至无限 ,升华到“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与天地并 生,与万物齐一”的天地境界,并虔诚敬畏伟 大的大自然,获得心灵的安宁,乐天知命,逍 遥自在。 2 l通过王阳明的心学,我们却有意外的收获,惊人的发现,原来这 冥冥中的天道天理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每人就其良知、本 心圆满表达,即致良知、知行合一,则可以不变应万变,即事事 可止于至善!这样一来,我们就会感觉到天道的运用得心应手, 也才有望让天道通过每一个人的致良知去成全人间世的事情,才 有望达到太平!
2、再者,将天理与本心同一,则大大的彰显了我们 作为人的主体性、个性,让我们感受到人的伟大灵秀,让我们充 满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天理不假外求,也让我们摆脱了“于事事 物物上求至善至理”的迷茫与劳碌,只消体悟本心,克制人欲, 将那原本剔透的良知扩充表达外显开去,则自然可认识外物,成 就事功! 3 l当然,事情决非如此简易。很多具体情境有待考究: l既然心即理,心外无理,那么,我们还有必要后天学习吗?阳明 先生所讲的心外无理,是指心源自自然,自然之密码、遗传因子 ,也即天理,自然也在心上,可见,心即理之理,乃自然之理, 具有先天性;而我们后天学的很多东西,主要是文化,是人们化 出来的,不是自然本有,所以
3、,文化当然要后天来学。不过,既 然是含着天理的人心弄出来的文化,自有其理在,所以人心自然 可以学好文化,我们当有信心。再者,良知虽是人人本有,不必 外求,但是,如何致良知的方法还是得有人引导,这个也是学。 论语学而时习之,也是指的学文化以及学悟道体道的方法, 即致良知的方法。 4 l既然致良知,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要按事物的本来面貌 去求真,去做人做事呢?如果是这样,那么,是不是 会不太适应社会呢?比如说,你是医生,对一个不自 知病情又有高血压、心脏病的癌症病人的发问:“医生 ,我的病严重不?”如果你说真话,那么,病人十有八 九会加重心理负担。那么,是说真话还是假话?这就 涉及到如何评判善恶的问题
4、。如何才是致良知,如何 又不是致良知而致恶知?按照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 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 恶是格物,我们可以来具体分析一下。 5 l心本体是价值原点,本是自然的,自然是无善恶的, 当事物关心时,主体人面临的是经验世界,即本体世 界的寂然不动的无善恶的本心转换到经验世界,心发 动意念,意念根据面临情境作出善恶分别,此刻,所 发动之意念是良知与人欲间杂的心发出的,可以说是 心之用,心之功夫,不过,良知明察秋毫,充当裁判 员角色,知道善恶是非,同时人欲也起作用,要看是 人欲胜良知还是反之,其结果决定了格物是善还是恶 。这样分析,还是没有把善恶的标准说出来。 6 l按照阳
5、明的意思,好像良知就是标准,按良知做就是 善,人欲间杂了,割断了,就会恶或者不纯善。那, 问题又来了,凭什么说良知做对了呢?拿这个案例来 讲,是说真话为善还是反之?鄙人的意见,善恶总是 相对的,在经验世界里才有,判别具体情境人具体的 善与恶,要具体分析,除了良知是裁判外,恐怕还要 加上后天的经验,要加上文化、人道等具体时势因素 ,才能判别的好,而且还有一个价值基点,那就是自 爱(含爱他),凡是破坏爱的原则的就是恶,否则就 是善!此案例,根据具体情况,应该以说假话安慰为 善。一句话,判断善恶,不但要良知参与,还要以爱 为基点,也得考虑具体文化因素。 7 l既然说无善无恶是至高的善,那无善无恶不也
6、 可以成为至高的恶?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 为既然无善无恶,那当然可以叫做至善也可以 叫做至恶。叫它什么都无实质含义!至善至恶 只有在本体世界才有,在经验世界不存在,总 是相对的。 8 l王阳明讲知行合一时说:“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似乎有以 知代行之嫌疑。这问题实际上是常人之见!我们常人,因生活在 真切的经验世界,喜欢把事物分开来看,以为这样才能分明、清 晰,这也可以理解。但是,阳明先生不是这样看的,角度不同而 已。可以说,阳明先生是从本体角度,用道眼来看的。何谓道? 一阴一阳之谓也!知与行,亦阴阳关系,阴阳一体,知行固然一 体,哪里分得开!知与行本就是一体,是一个完整的连续的不间 断的
7、过程,正所谓“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念发动处便是 行,也是知,一直到意念结束,整个过程知行永远没有分开过。 周文王也说“望道而未见”,道本是无形的,文王不可能眼望,只 能是心望,心望即悟也! 9 l可是,虽然悟道了,可道还是不能眼见。可见,文王也把心的悟 看做望,看做行!一句话,悟道者看问题,总容易合起来看,不 喜欢分的,即便分,也是不得已!所以,意念的流动也就是行! 当然,并不否认在实践中去磨而知得真切,也不反对要将好的意 念付诸实践!所以,阳明也说,所谓行,只是着实地去做那件事 。只要着实去做一件事,即使是学问思辨,也是行。知行合一, 其实就是强调知本身就是一种活动,知如果离开了活动
8、,是不可 能获得的;而既已获得的知,同样也只有通过行才能真实地表达 。不论从知作为一种活动来说,还是就行作为知识的表达来说, 都是必定体现为一个过程的,这一过程就是知行合一。 10 l知在行先,自然是常识;王阳明讲知行合一,不是常 识,所以在当时就引起许多讨论,自然也有反对的。 不过有一点大概是可以清楚的,就是王阳明讲知行合 一,是希望大家能够随时把自己的思想付诸行动。他 是把现实的生活世界当作是知识获得其价值的基本境 域的。他的意思,我觉得还在强调一点,那就是一个 完整的“行为”,是要包括它的主观形式(意识流动) 以及外在行动的,这才是一个行为的完整过程。这一 点其实对我们很富有启发性的,至少他坚持了思想与 行动的统一。 11 l你在听的时候,你的意识一定在流动,意识的 流动也是“行”的一种,所以在这个意思上,同 样是知行合一。但问题是,“知”的形成,在你 只是一种主观的形式,你如果要把你的“知”表 现出来让其他人了解,你就需要诉诸行动(不 论是说,写,做,都是行),行动的过程就是 知识的表达过程,所以也同样是知行合一。 l鄙人浅见,望各位仁兄指教!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