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5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2015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 2014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及特点(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二)互联网金融的特点二、互联网金融产生的原因(一)经济发展驱动传统金融的变革(二)互联网技术普及奠定用户基础(三)网络渠道的拓展降低成本、增加用户数量(四)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刺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五)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技术革命改变传统融资模式(六)利率管制为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套利空间(七)融资来源及经营地域限制倒逼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三、路径分析(一)基于互联网平台虚拟渠道的建立与拓展(二)
2、信息处理技术扩展金融服务生产可能性边界(三)获取金融牌照造成垄断效应(四)与传统金融业务融合打造综合平台第二章:业态分析一、资金筹集(一)众筹 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资金筹集(二) P2P网贷 基于互联网平台实现网上贷款(三)电商小贷 电商企业网上贷款业务二、资金融通(一)银行业互联网化 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展银行理财业务(二)证券业互联网化 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展证券业务(三)基金业互联网化 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展基金销售业务(四)保险业互联网化 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展保险业务三、第三方支付 独立的第三方支付结算平台(一)定义分类(二)行业现状(三)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四)基金第三方支付结算四、虚拟货币 通过计
3、算机技术生成的非实体货币(一)虚拟货币的产生(二)虚拟货币的定义(三)虚拟货币分类第三章: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一、传统金融向互联网金融的延伸(一)银行的线上化(二)券商的线上化(三)保险公司的线上化(四)小额贷款公司的线上化 3 2014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二、互联网企业的金融布局(一)阿里巴巴(二)腾讯(三)百度的金融布局(四)京东的金融布局第四章:互联网金融 SWOT分析一、互联网金融优势 S(一)成本优势(二)效率优势(三)技术优势二、互联网金融劣势 W(一)金融产品设计经验不足(二)信用体系欠缺(三)风险控制经验缺乏三、互联网金融机会 O(一)行业信息共享(二)与传统金融融合四
4、、互联网金融威胁 T(一)规模逐渐扩大,竞争日趋激烈(二)监管不足,法律不完善,容易触及法律红线(三)利率市场化使得市场利差缩小第五章: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一、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一)法律风险(二)信用风险(三)运营风险(四)业务风险(五)货币风险二、风险的管理(一)健全监管体制,提高风险保护(二)完善征信体系,实现信息共享(三)普及大数据分析,进行信用考核(四)实现第三方资金托管,清算结算分离(五)构建互联网安全体系,加强风险预防(六)控制企业规模,降低财务风险(七)创新产品设计,规避利率风险(八)加强虚拟货币监管,完善货币风险管理第六章 :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一、从互联网金融发展到物联网金融
5、二、第三方支付公司由支付结算功能转变为多元化金融服务企业三、形成互联网金融门户网站的 C2B模式四、 P2P中期仍需保持线上线下结合模式五、货币虚拟化 4 2014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第一章: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及特点(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互联网金融是指以互联网为服务平台进行的一切金融活动,如线上支付,线上资金筹集以及线上理财等金融服务。整个金融活动的开展、进行和完成均应以互联网为依托,有效突破了传统金融在时间、地域上的限制,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资源配置更加方便、快捷、透明、有效。金融的本质是货币的发行、资金的筹集、融通以及支付结算,因此互联网金融可以分为:筹集
6、类、融通类、第三方支付以及货币类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二)互联网金融的特点1、资源开放化基于互联网技术本身带来的开放性社会资源共享精神,所有使用网络的人都能因此不受限制的获得互联网提供的资源,因此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互联网金融,兼具互联网资源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两个主要特点。资源开放化的互联网金融使用户获取资源信息的方式更加自由,同时拓展了互联网金融受众的有效边界。2、成本集约化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相比最大的弱势在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由于互联网的开放和共享性,互联网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被极大的削弱。资金供求双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完成信息甄别、匹配、定价及交易等流程,减少传统中介的介入,降低
7、了交易过程中的成本。据证券时报网报道,阿里金融单笔小微信贷的操作成本为 2.3 元,而银行的单笔信贷操作成本在 2000 元左右。阿里金融实现低信贷成本的原因在于 “ 互联网微贷技术 ” ,即用户的申贷、支用、还贷均可在网上完成,这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5 2014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3、选择市场化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不仅为传统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展示产品的平台,也提供了更多的金融产品可供选择,这些金融产品有更具竞争力的收益率,更低的进入门槛,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可以在市场上自由选择合适的产品。优质金融产品的大量出现也加剧了金融机构间的竞争,金融市场由资源垄断型市场逐渐转换为自由选择型
8、市场。4、渠道自主化传统金融产品的销售渠道非常有限,大多集中在银行、券商等传统的大型金融机构。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电商平台、第三方门户网站、社交网络平台等都可以成为金融产品的销售渠道,因此金融机构在渠道的选择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性。5、用户行为价值化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消费者的行为不再只是行为心理学家研究的对象。运用数据分析量化用户行为,了解用户群的特点,有效进行市场细分,可以定位用户的需求和偏好,进行精准营销,通过为企业节省巨额的营销和销售成本进而带来极其巨大的商业价值。6、行业风险扩大化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得进入金融行业的门槛降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普惠,但是这同时也加剧了该行业的风险。缺乏
9、金融风险控制经验的非金融企业的大量涌入,加之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迅速,涉及客户数量多,一旦出现风控事故,极有可能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得风险迅速蔓延以至于造成群体性事件,最终给互联网金融行业及关联经济体造成损失。7、营销网络化互联网金融营销模式实现了线上 线下的互动式营销,金融产品多是虚拟产品,线上信息能帮助客户直观的了解产品讯息,所以这一低成本高效率的营销方式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加之社会性网络服务的普及,微信、 QQ、微博等社交网络对信息的病毒式传播,网络在金融营销中起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8、模式多样化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在结合的过程中创新了许多商业模式, 6 表 1.1 互联网金融
10、业态模式列表2014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比如众筹模式、网上点对点贷款的 P2P模式、与电子商务企业合作的货币基金销售模式,当然也有传统金融机构向互联网金融转型的模式。多样化的模式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带来了活力与创新,但同时也给监管带来了困难。二、互联网金融产生的原因(一)经济发展驱动传统金融的变革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中国经济就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年均 GDP增长速度达到 10%以上。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 2000 年的 2689 元快速增长到 2013 年的 26955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 10 倍有余。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
11、 2000 年的 39.6%下降到 2012 年的35%,说明家庭必需品支出在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在不断下降。类型 包含内容 行业特点 举例资金筹集 众筹 创意类项目的发起者通过在线平台向投资者筹集资金 大家投P2P网贷 个人或个体商户基于互联网平台进行贷款 人人贷电商小贷 电商企业利用平台积累的企业数据完成小额贷款需求的信用审核并放贷阿里小贷资金融通 银 行 业 互联网化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展银行理财业务 招商银行证 券 业 互联网化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展证券业务 国泰君安基 金 业 互联网化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展基金业务 天弘基金保 险 业 互联网化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展保险业务 众安在线货币支付 第 三 方
12、 支付独立于商户和银行的在线支付和结算平台 支付宝货币发行 虚拟货币 通过计算机技术生成的非实体货币 比特币 7 2014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图 1.2 2000-2013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家庭恩格尔系数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和家庭恩格尔系数的下降都表明中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实质性的提高,消费领域扩大,并开始由量向质的转变。消费水平的提高并没有降低中国居民的储蓄率, 2000 年中国居民储蓄率为 63%,虽然这一比例逐年下降,但由于投资渠道狭窄及居民保守的消费、投资习惯,居民储蓄率依然处于高水平。然而随着物价持续上涨,较低的银行存款利率与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冲突使财富保值增值
13、成为人民大众关心的首要问题。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数量快速增长,达到全国企业总数量的98%以上,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之企业间交易的愈加频繁,中小企业对资金融通的便捷性有着更急切的需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品交易的繁荣,财产性与非财产性收入增长提高了人民收入水平,也为中小企业数量的不断扩大提供了基础,传统金融已无法满足居民及中小企业对高效、便捷金融服务的潜在需求。(二)互联网技术普及奠定用户基础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 33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3 年 12 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 6.18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45.8%
14、,较 2012 年底提升了 3.7 个百分点。同时,中国 5 亿的手机网民规模说明了随着移动网络的大范围覆盖及智能手机的价格持续下降,手机的使用极大 8 2014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的促进了互联网的普及,成为目前互联网用户增长的主要来源。截至 2013 年 12月,全国开展在线销售的企业比例为 23.5%,全国开展在线采购的企业比例为26.8%,利用互联网开展营销推广活动的企业比例为 20.9%,说明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通过互联网进行商业活动。互联网网民数量快速增长和互联网在企业商务活动中的广泛运用为互联网金融发展奠定了用户基础。图 1.3 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图 1.4 中国手
15、机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 9 2014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得益于互联网及移动设备的普及,中国网民数量快速增加,这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的电子商务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兴起,经过 20年的迅速发展,2013年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 9.9 万亿元。 2013 年 GDP总量为 56.9 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占到 GDP总量的 17%,电子商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也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在电子商务体系中,互联网金融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传统的电子商务包括商务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个方面,其中资金流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企业至关重要。新型电
16、子商务所涉及的交易摆脱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对资金流的控制则需要第三方支付和传统渠道外的资金支持。新型电子商务使得商品交易的时间大大缩短,这也对更加快捷的支付和资金融通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更多的企业对快捷的资金服务需求进一步加大。图 1.5 2003-2013 年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互联网在居民生活中和企业经营发展中渗透率加深,加之电子商务的发展促使企业更加需要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这些为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广阔的用户基础。(三)网络渠道的拓展降低成本、增加用户数量自从进入网络经济时代以来 , 以互联网为主的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快速发 10 2014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
17、业深度研究报告展。互联网改变了企业与客户传统的供求方式,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互联网渠道的拓展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对于企业而言,互联网营销渠道构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成本的节约与用户数量的增长上,这两点也是企业长期发展的立足点。首先是时间成本的节约。通过互联网信息的传播,产品信息可以瞬间到达另一个互联网终端,时间成本趋近于零。其次是营销成本的节约。在网络推广下,销售信息以低廉的成本在互联网用户之间传播,相对于其他媒介的营销推广,互联网低廉的成本显而易见。互联网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渠道中间 商的作用,极大地降低了其通路成本。在用户拓展上,互联网金融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所有使用互联
18、网的人群均为互联网金融企业潜在的用户。企业通过对用户的地域分布、年龄、性别、收入、职业、婚姻状况和爱好等基本资料分析处理,有针对性的投放广告,并根据用户特点做定点投放和跟踪分析,对广告效果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网络营销的精准定位,将部分潜在客户变为企业实际用户,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拓展了用户群体。(四)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刺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小微企业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还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创新科技进步、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相关数据,中国小微企业纳税额度占国家税收总额的 50%,创造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占 GDP总额的 60%。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数据显示,小微企业完成了 65%的发明专利和 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据宜信发布的三十六城市小微企业经营与融资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人数超过 2 亿,占总就业人数近 25%。由此可见,小微企业在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小微企业的规模小、固定资产比重低、财务信息透明度低等经营特征使其面临融资障碍。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高融资成本更使小微企业外部融资难上加难。因此,从融资渠道来看,目前中国小微企业仍旧偏向于内源融资的方式获得资金,从银行贷款的小微企业仅有少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