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水情旬月报 2018 年年第第 21 期期 广东省水文局广东省水文局 2018 年年 8 月月 1 日日 7 7 月月份份水情总结水情总结 7 月份,全省平均降雨量为 211 毫米,与常年相比偏少 15%; 北江、西江、东江和韩江来水量与常年相比偏少四至七成;32 座大型水库的蓄水量比月初增加 2.4 亿立方米。 一、雨情一、雨情 (一)(一)7 7 月月份份降雨情况降雨情况 7 月份,全省平均降雨量为 211 毫米,与常年相比偏少 15%。 西江流域 (省内) 平均降雨量为 198 毫米, 与常年相比偏少 10%; 北江流域平均降雨量为 153 毫米,与常年相比偏少 21%;东江流 域
2、平均降雨量为 158 毫米,与常年相比偏少 33%;韩江流域平均 降雨量为 162 毫米,与常年相比偏少 40%;珠江三角洲地区平均 降雨量为 228 毫米,与常年相比偏少 9%;粤西地区平均降雨量 为 364 毫米,与常年相比偏多 20%。 (二)今年以来的降雨情况(二)今年以来的降雨情况 2018 年 1 月至 7 月,全省的累积降雨量为 1003 毫米,与常 2 年相比偏少 19%。其中,西江流域(广东境内)降雨量为 923 毫 米,与常年相比偏少 14%;北江流域降雨量为 985 毫米,与常年 相比偏少24%; 东江流域降雨量为948毫米, 与常年相比偏少25%; 韩江流域及粤东沿海降
3、雨量为 820 毫米,与常年相比偏少 35%; 珠江三角洲地区降雨量为 1213 毫米,与常年相比偏少 4%;粤西 地区降雨量为 1112 毫米,与常年相比偏少 7%。各区域累积降雨 量见表 1。 表 1 2018 年 1 月以来累积降雨量与常年比较表 单位:毫米 流域或地区流域或地区 1 13 3 月月 4 46 6 月月 7 7 月月 累积累积 雨量雨量 同期多同期多 年平均年平均 雨量雨量 与多年同期与多年同期 比较(比较(% %) 西江(广东)西江(广东) 154 571 198 923 1067 -14 北江北江 282 550 153 985 1287 -24 东江东江 207 5
4、83 158 948 1268 -25 韩江韩江及粤东沿海及粤东沿海 195 463 162 820 1258 -35 三角洲三角洲 170 815 228 1213 1266 -4 粤西粤西 76 672 364 1112 1197 -7 全省全省 181 611 211 1003 1238 -19 二、江河水情二、江河水情 (一)平均流量情况(一)平均流量情况 7 月份,我省主要江河水文控制站的平均流量与 2017 年同 期、多年同期平均流量的比较情况如表 2、图 1。 从表 2 可以看出,7 月份,北江、西江、东江和韩江下游的 水文控制站平均流量分别比多年同期偏少 54%、41%、68%
5、和 60%。 3 表 2 7 月份主要江河控制站的平均流量表 单位:立方米/秒 站名站名 20182018 年年 7 7 月月 平均流量平均流量 20172017 年年同期同期 平均流量平均流量 多年同期多年同期 平均流量平均流量 与多年同期平均与多年同期平均 流量比较流量比较(% %) 石角石角 904 2560 1970 -54 高要高要 8780 20800 14900 -41 博罗博罗 356 1180 1100 -68 潮安潮安 421 1410 1060 -60 0 0 50005000 1000010000 1500015000 2000020000 2500025000 石角石
6、角高要高要博罗博罗潮安潮安 单单 位位 : m m3 3/s/s 2018年7月份平均流量2018年7月份平均流量 去年同期平均流量去年同期平均流量 多年同期平均流量多年同期平均流量 图 1 四大江河控制站7 月份平均流量对比图 (二)最大流量情况(二)最大流量情况 7 月份,四大江河水文控制站的最大流量与 2017 年同期最 大流量、多年同期最大流量平均值的比较情况如表 3、图 2。 从表 3 可以看出,7 月份,北江、西江、东江和韩江下游的 水文控制站最大流量分别比多年同期偏少 11%、44%、68%、68%。 4 表 3 7 月份主要江河控制站最大流量表 单位:立方米/秒 站名站名 20
7、182018 年年 7 7 月月份份 最大流量最大流量 20172017 年年同期同期 最大流量最大流量 多年同期月最多年同期月最 大流量平均值大流量平均值 与多年同期最大流量与多年同期最大流量 平均值比较(平均值比较(% %) 石角石角 4740 10200 5340 -11 高要高要 15400 43500 27400 -44 博罗博罗 832 2600 2610 -68 潮安潮安 923 2220 2920 -68 0 0 50005000 1000010000 1500015000 2000020000 2500025000 3000030000 3500035000 40000400
8、00 4500045000 5000050000 石角石角高要高要博罗博罗潮安潮安 单单 位位 : m m3 3/s/s 2018年7月份最大流量2018年7月份最大流量 去年同期最大流量去年同期最大流量 多年同期最大流量均值多年同期最大流量均值 图 2 四大江河控制站7 月份最大流量对比图 三、水库蓄水量情况三、水库蓄水量情况 (一)大型水库(一)大型水库 2018 年 8 月 1 日,我省 32 座大型水库蓄水量为 131.0 亿立 方米,有效蓄水量为 68.7 亿立方米。水库蓄水量与 7 月 1 日相 比增加了 2.4 亿立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 31.7 亿立方 米;与多年同期相
9、比,减少了 15.8 亿立方米。水库蓄水量变化 情况见附表 1。 5 (二)中型水库(二)中型水库 8 月 1 日,我省 213 宗中型水库总蓄水量 25.6 亿立方米, 有效蓄水量 21.5 亿立方米,与 7 月 1 日相比增加了 0.2 亿立方 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 7.6 亿立方米。 四、预测与建议四、预测与建议 预计,8 月上旬,我省平均降雨量比常年偏少 1 至 2 成。北 江石角站日均流量变幅为 400-3000 立方米/秒, 西江高要站日均 流量变幅为 4000-15000 立方米/秒, 东江博罗站日均流量变幅为 350-1000 立方米/秒,韩江潮安站日均流量变幅为 200-
10、1000 立 方米/秒。 今年以来,由于降雨量偏小,各地水库蓄水量偏少,建议有 关部门科学调度,充分利用水资源。另外,我省已进入后汛期, 有关部门需密切关注台风及其可能造成的江河洪水、 城市内涝等 次生灾害的防御工作。 报送:水利部信息中心,省委办公厅信息调研处,省政府办公厅 综合三处,省三防办,省水利厅办公室、水资源处 广东省水文局水情处编写 联系电话: (020) 81814501 6 附表 1 目前我省各大型水库蓄水量表 河流 站名 2018 年 8 月 1 日 死水位与死库容 与死水位 的差值 与死库容的 差值 与 2018 年 7 月 1 日库容 的差值 与 2017 年 8 月 1
11、 日库容 的差值 与多年同 期平均蓄 水量比较 水位 库容 死水位 死库容 梅江 合水 136.36 36.51 132.00 0.80 4.36 35.71 -3.73 -8.00 14.55 梅河 益塘 144.48 50.79 133.00 8.82 11.48 41.97 1.74 -19.57 -34.20 黄岗河 汤溪 39.39 61.76 30.52 11.71 8.87 50.05 12.43 -203.24 -135.07 榕江 龙颈(上) 86.54 49.65 63.20 4.90 23.34 44.75 4.37 -22.96 -19.99 龙江罗溪 石榴潭 44.4
12、5 25.22 31.70 0.80 12.75 24.42 5.65 -47.20 -28.17 黄江河 公平 15.18 135.53 9.00 17.20 6.18 118.33 -4.47 3.71 20.53 龙潭河 龙潭 63.87 33.94 45.00 2.30 18.87 31.64 4.59 -40.22 -32.95 石窟河 长潭 141.44 80.18 136.50 59.85 4.94 20.33 -4.27 10.44 -5.53 小计 473.58 106.38 367.20 16.31 -327.04 -220.82 鉴江 高州(良德) 81.64 298.0
13、0 60.50 8.80 21.14 289.20 32.00 -80.00 -70.17 鉴江 高州(石骨) 81.66 295.00 64.00 60.00 17.66 235.00 17.00 -50.00 -43.11 西山河 大河(阳江) 105.50 186.75 96.00 97.50 9.50 89.25 33.37 14.95 25.81 那龙河 东湖 28.77 65.22 20.00 9.54 8.77 55.68 5.04 0.18 16.36 九洲江 鹤地 38.50 606.00 34.00 296.00 4.50 310.00 49.00 -38.00 55.83
14、 九洲江 长青岭背下 44.45 63.90 35.00 6.50 9.45 57.40 4.50 3.90 10.71 潭江上游 锦江(恩平) 92.00 304.00 74.00 81.00 18.00 223.00 38.59 -5.22 30.34 潭江大沙河 大沙河 33.93 134.64 26.17 18.50 7.76 116.14 2.89 10.29 31.57 大水桥河 大水桥 55.98 84.58 41.50 0.82 14.48 83.76 2.71 21.65 35.78 大隆洞河 大隆洞 30.16 158.54 12.05 6.21 18.11 152.33
15、26.72 -1.89 43.20 镇海水 镇海水库 24.52 63.20 15.81 9.00 8.71 54.20 1.60 -12.28 3.53 袂花河 罗坑 110.98 76.43 92.38 7.00 18.60 69.43 -1.09 -3.52 6.89 小计 2336.26 600.87 1735.39 212.33 -139.94 146.73 东江 枫树坝 148.68 803.12 128.00 285.00 20.68 518.12 30.48 -406.64 -318.51 西枝江 白盆珠 69.46 361.18 62.00 189.00 7.46 172.1
16、8 -12.59 -99.65 -91.19 新丰江 新丰江 106.10 7535.97 93.00 4307.00 13.10 3228.97 5.51 -1973.13 -835.52 沙河 显岗 20.68 30.07 15.55 0.41 5.13 29.66 -1.94 -7.01 -6.94 小计 8730.34 4781.41 3948.93 21.46 -2486.43 -1252.16 南水 南水 205.84 575.00 197.00 340.00 8.84 235.00 -19.00 -127.00 -103.69 翁江 长湖 59.26 109.00 53.00 7
17、2.20 6.26 36.80 6.00 6.00 -4.14 枫湾水 小坑 220.84 35.25 196.00 0.50 24.84 34.75 -3.71 -9.11 -11.82 连江 潭岭 626.44 24.75 623.00 11.60 3.44 13.15 -5.70 -51.45 -69.68 北江 飞来峡 23.53 390.00 18.00 109.00 5.53 281.00 -9.00 1.00 -1.37 锦江 锦江(仁化) 130.61 108.11 126.00 77.21 4.61 30.90 9.39 -22.58 -11.83 小计 1242.11 61
18、0.51 631.60 -22.02 -203.14 -202.53 流溪河 流溪河 227.49 218.97 213.00 86.00 14.49 132.97 1.66 -3.33 -29.54 增江 天堂山 141.48 102.88 130.00 45.00 11.48 57.88 6.52 -8.44 -24.09 小计 321.85 131.00 190.85 8.18 -11.77 -53.64 总计 13104.14 6230.17 6873.97 236.26 -3168.32 -1582.42 水位单位:米;库容、蓄水量单位:百万方 与此体系结构相关的关键技术。核设施严重
19、事故应急早期决策技术支持系统的研究。研究和制定严重事故应急早期决策的指导原则、专家分析和诊断手段;确定堆芯损坏或熔化的技术准则和评价方法以及做出场外早期防护行动决策的技术准则等。(三)人口健康与保障体系研究围绕提高我国人口质量和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开展相关研究和技术服务,为国民提供坚实的生活保障。重点支持方向1、食物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的研究与建立。研究食物安全保障体系的关键技术及过程控制技术,构建我国食物生产与供给的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2、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及监测。在我国不同人群中进行生理和心理指标的测试和研究,以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指标的调查测试,建立数据库和监测体系,研究解决提
20、高我国人口体质问题。3、传染病重大疫情预警研究。建立重要传染病监测数据库;研究重要传染病的快速诊断、疫情预测预报和爆发疫情的应对技术。4、职业病和职业危害调查与防治研究。探讨职业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机制,提出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职业性危害措施。5、全国重点地区公害病调查与防治技术。公害病的调查和诊断技术;公害病预防策略及相关防治技术;建立公害病的预警预报系统。6、保障人口健康的相关试剂研究。对保障人口健康、需求量较大,但目前国内没有、或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的专用试剂开展研究。7、居住环境监测与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完善典型居住环境监测及流行病调查,研究居住环境污染物的现场快速监测方法,探索典型居住环境
21、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机理、危害程度,研究改善我国居住环境质量对策。面上工作畜禽、水产饲料及添加剂生物安全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建立。研究建立畜禽、水产饲料及添加剂生物安全监测信息及反馈系统。避孕药具质量监测与报告体系研究。研究防止避孕药不良反应的干预措施,通过干预试验建立避孕药具不良反应报告检测体系,并利用监测数据评估干预效果。动物源性生化药品安全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多种主要动物源性生化原材料和成品中常见微生物、化学物质污染的检测方法的建立;上述动物源性生化药品的动物原材料中寄生虫污染的检测方法的建立。心血管等重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研究和建立疗效评价体系。研究医学影像新技术应用评价技术;建立临床新
22、治疗技术和方法的疗效评价体系、标准操作程序。工业生产环境与防护。研究工业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工业生产中的安全控制技术、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劳动保护与危害防治技术等。(四) 农业和社会发展围绕农业和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支持具有科技内涵、有重大示范引导作用的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相关公益性科技工作的开展。重点支持方向1、主要农产品及其加工质量控制、快速评定及标准研究。重点研究粮油、果蔬茶、畜禽产品及相应加工产品的安全质量,产品质量过程控制技术规范,以及快速评定技术标准。2、环境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研究。构筑国家环境安全体系;建立环境预测模型和评估体系;开展经济与资源战略和政策对环境管理的影响评价研究,
23、构建国家环境管理体系。3、科技兴贸信息平台建设和重要农业、工业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工农业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数据的采集;工农业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数据的加工、整理与分析研究;科技兴贸及相关基础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建设。4、我国区域发展和结构调整重大科技问题研究。中国区域农业结构调整评估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区域和行业科技资源配置和结构体系调查研究等。* 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公益事业急迫需求的其它公益研究11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7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
24、彻执行。一、“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节能减排作为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各项工作积极有序推进。“十二五”时期,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8.4%,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减少12.9%、18%、13%和18.6%,超额完成节能减排预定目标任务,为经济结构调整、环境改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二、充分认识做好“十三五”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优化明显加快,能源消费增速放缓,资源性、高耗能、高排
25、放产业发展逐渐衰减。但必须清醒认识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我国能源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问题仍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节能减排依然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各地区、各部门不能有丝毫放松和懈怠,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下更大决心,用更大气力,采取更有效的政策措施,切实将节能减排工作推向深入。三、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驱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要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着力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节能减排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要求。要进一步明确企业主体
26、责任,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细化和完善管理措施,落实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大市场化机制推广力度,真正把节能减排转化为企业和各类社会主体的内在要求。要努力增强全体公民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实施全民节能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促进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四、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要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国务院每年组织开展省级人民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目标责任考核、绩效考核、任职考察、换届考察的重要内容。发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承担领导小组的具体工作,切实加
27、强节能减排工作的综合协调,组织推动节能降耗工作;环境保护部主要承担污染减排方面的工作;国务院国资委要切实加强对国有企业节能减排的监督考核工作;国家统计局负责加强能源统计和监测工作;其他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密切协调配合。各省级人民政府要立即部署本地区“十三五”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分工和进度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和中央企业要按照本通知的要求,结合实际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责任,狠抓贯彻落实,强化考核问责,确保实现“十三五”节能减排目标。 国务院2016年12月20日(此件公开发布)“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
28、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动力,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保完成“十三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有力支撑。(二)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国万元
29、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5%,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001万吨、207万吨、1580万吨、1574万吨以内,比2015年分别下降10%、10%、15%和15%。全国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15年下降10%以上。二、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三)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不断优化工业产品结构。支持重点行业改造升级,鼓励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
30、等水平。严禁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或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增加产能项目。强化节能环保标准约束,严格行业规范、准入管理和节能审查,对电力、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石油石化、船舶、煤炭、印染、造纸、制革、染料、焦化、电镀等行业中,环保、能耗、安全等不达标或生产、使用淘汰类产品的企业和产能,要依法依规有序退出。(牵头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参加单位:科技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质检总局、国家海洋局等)(四)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领域、新技术、新产品、
31、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进一步推广云计算技术应用,新建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能源利用效率(PUE)值优于1.5。支持技术装备和服务模式创新。鼓励发展节能环保技术咨询、系统设计、设备制造、工程施工、运营管理、计量检测认证等专业化服务。开展节能环保产业常规调查统计。打造一批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节能环保企业。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提高到15%和56%,节能环保、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产业总产值突破10万亿元,成为支柱产业。(牵头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参加单位:科技部、质检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
32、能源局等)(五)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加强煤炭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推广使用优质煤、洁净型煤,推进煤改气、煤改电,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电力等优质能源替代燃煤使用。因地制宜发展海岛太阳能、海上风能、潮汐能、波浪能等可再生能源。安全发展核电,有序发展水电和天然气发电,协调推进风电开发,推动太阳能大规模发展和多元化利用,增加清洁低碳电力供应。对超出规划部分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不纳入能耗总量和强度目标考核。在居民采暖、工业与农业生产、港口码头等领域推进天然气、电能替代,减少散烧煤和燃油消费。到2020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下降到58%以下,电煤占煤炭消费量比重提高到5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
33、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5%,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10%左右。(牵头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参加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质检总局、国家统计局、国管局、国家海洋局等)三、加强重点领域节能(六)加强工业节能。实施工业能效赶超行动,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管控,在重点耗能行业全面推行能效对标,推进工业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推广工业智能化用能监测和诊断技术。到2020年,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化水平显著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降低18%以上,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石化、化工等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推
34、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提升工业生产效率和能耗效率。开展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行动,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工业园区的应用,将可再生能源占比指标纳入工业园区考核体系。(牵头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参加单位:科技部、环境保护部、质检总局等)(七)强化建筑节能。实施建筑节能先进标准领跑行动,开展超低能耗及近零能耗建筑建设试点,推广建筑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编制绿色建筑建设标准,开展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示范,到2020年,城镇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重提高到50%。实施绿色建筑全产业链发展计划,推行绿色施工方式,推广节能绿色建材、装配式和钢结构建筑。强化既有居住建筑节
35、能改造,实施改造面积5亿平方米以上,2020年前基本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有改造价值城镇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推动建筑节能宜居综合改造试点城市建设,鼓励老旧住宅节能改造与抗震加固改造、加装电梯等适老化改造同步实施,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亿平方米以上。推进利用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空气热能、工业余热等解决建筑用能需求。(牵头单位:住房城乡建设部,参加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林业局、国管局、中直管理局等)(八)促进交通运输节能。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推广甩挂运输等先进组织模式,提高多式联运比重。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推进“公交都市”创建活动,到
36、2020年大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30%。促进交通用能清洁化,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新能源汽车、天然气(CNG/LNG)清洁能源汽车、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等,并支持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工具能效水平,到2020年新增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百公里。推进飞机辅助动力装置(APU)替代、机场地面车辆“油改电”、新能源应用等绿色民航项目实施。推动铁路编组站制冷/供暖系统的节能和燃煤替代改造。推动交通运输代中后期,流域内也发生几场特大暴雨,尤以2000年10月中下游地区龙塘(定安县)站的1日和塘尾站的3日雨量分别达到419.2mm与806.3mm为甚。热带风暴和台风将对本流域产生不同强
37、度的暴雨。本次规划河段中间站龙塘站的暴雨量占年降雨量的30%40%。2、径流龙塘滚水坝上游700m处设有龙塘水文站,1954年设站,集雨面积6481km2,占全流域面积的97.2%,龙塘坝以下河口段无大的支流汇入。龙塘站19552008多年平均流量177.7m3/s,54年的天然径流序列中,年平均最大流量为最小流量的3.7倍,反映南渡江年际间流量并不均匀。龙塘站19552014年的平均流量如表1所示。与流域降雨量相应,南渡江径流量的年内分配也很不均匀,洪枯季明显。龙塘站多年月平均流量统计(表2)显示,洪季(5-12月)的径流量占全年的89%以上,其中7、8、9、10三个月占全年73.8%。表1
38、 龙塘站19552014年的平均流量(m3/s)年度平均流量年度平均流量年度平均流量年度平均流量1955126197019619851812000290195619619711621986173200121019572431972240198780.620021611958237197329619881902003138195989.119741781989212200474.5196023819751811990234200511919611611976205199111020061061962164197778.619921102007135196324319782761993156200
39、820019642941979155199421820092831965185198021319951462010255196697.819811711996199201123119672431982209199724720121751968119198313919981212013202196991.3198420119991572014197多年平均流量181表2 龙塘站多年月平均流量(20102014年,m3/s)月 份123456789101112多年平均70.0462.0849.7873.32119.98178.76205.1265.8378.6802.4216106.843、洪(潮
40、)水特性(1)洪水南渡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暴雨有锋面雨、热雷雨和台风雨等,其中台风雨为主要致灾暴雨。发生洪水的时间与暴雨一致,一般在511月,尤以910月居多,一次洪水过程一般为35天,连续洪水可达7天。南渡江属于山区河流,上游洪水暴涨暴落,下游洪水涨落稍慢,洪水持续时间不长,无明显中水期,洪水过程以尖瘦单峰型为主。表3为龙塘站19592014年的洪峰流量,54年间出现的年最大洪峰流量达9300m3/s,最小仅543m3/s,峰值相差17.1倍,反映南渡江年际间洪峰变幅之大。表3 龙塘站19592014年的洪峰流量(m3/s)年度最大流量日期年度最大流量日期年度最大流量日期年度最大流量日期1
41、9597129.2197348008.2619875525.31200148408.311960350010.12197428206.141988436010.3200227209.21196113805.23197515408.141989331010.4200340508.26196227508.11197655409.281990475010.620045439.1196363809.9197717107.22199119808.17200524809.281964445010.251978605010.3199219809.22006243010.3196521807.16197930
42、309.23199341908.222007220010.3196617107.27198037407.24199438208.292008570010.14196733108.31981251010.161995254010.132009335010.13196815708.14198231509.16199662909.212010693010.1819699367.271983174010.27199752609.28201154409.301970584010.18198423209.21998213010.5201219006.191971324010.11985350010.11999330010.222013268011.111972319011.9198626807.212000930010.16201448709.171959年开始兴建的上游松涛水库虽有效拦蓄了上游洪水,但所控制的流域面积仅占总流域的21.3%,对下游河道洪水过程的影响较有限,由水库建坝前后洪峰流量的变幅来看(表5),洪峰流量与洪峰退落后流量的比值,建坝前为27.6,建坝后虽有所减小,但仍达23.1。松涛水库建设前后南渡江洪峰过程如表4所示。表4 松涛水库建设前后南渡江洪峰过程 单位:m3/s 年份项目松涛建坝前松涛建坝后1955.10.51958.9.1319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