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年产500吨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项目环评报告表.pdf

上传人:tike 文档编号:3992050 上传时间:2021-06-19 格式:PDF 页数:92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500吨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项目环评报告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年产500吨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项目环评报告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年产500吨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项目环评报告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年产500吨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项目环评报告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年产500吨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项目环评报告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亲,该文档总共9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特征 年产 3000 吨无纺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9 - 1、鳌江 鳌江流域是浙江省独流入海的八大水系之一,流域总集雨面积 1530.7km2,隶属平阳、 苍南两县。鳌江主流发源于泰顺县的九峰尖北麓,流经平阳顺溪、南雁、水头、麻步、鳌 江而入东海,全长 90km。主流源头至埭头为顺溪,长 39km,平均比降 13.22,流经高 山峡谷,河道蜿蜒曲折,坡陡流急,为山溪性河流;埭头以下至鳌江口为鳌江,长 51km, 平均比较 0.17,其中水头至鳌江口为强感潮河道,长约 46 ,水头镇为潮区界,鳌江 口为强潮河口,潮差大,潮流急,并有涌潮现象。鳌江水位受东海潮水位和鳌江径流洪水 的双重影响

2、,鳌江径流控制站位北巷埭头水文站,控制集雨面积 346km2,实测最大流量 为 3140m3/s。鳌江上游河口属半日潮河口,河口宽达 10km,至鳌江港区河宽仅有 300m 左 右,是典型的喇叭型河口,口门段拦门沙发育,引起潮坡剧烈变形,形成涌潮现象,涌潮 主要发生在五板桥至钱仓一带,涌潮高度达 1.0m。鳌江下游潮水位控制站为鳌江潮位站, 位于桥址上游 1km 的一码头处,实测涨潮平均流速为 0.8m/s,落潮平均流速 0.65m/s。 2、江南河网 本项目位于苍南县龙港镇, 龙港镇地表水属于江南河网一部分。 江南河网有干河二: 一是龙(港)金(乡)运河,由北向南,经龙江、江山、平等、宜山、

3、仙居、钱库、项桥、 括山等地至金乡镇北门,全长 26.4 公里,纵贯于江南平原;二是云(岩)舥(艚)河道,由 西向东,经铁龙、宜山、仙居、芦浦等地至舥艚镇东魁,全长约 20 公里,横穿于江南 平原。江南河网的主要支河有五:一是龙舥河,始于龙港镇方岩下,由北向东南,经龙 江、白沙、海城、芦浦等地,至舥艚镇东魁,全长约 15 公里;二是金舥河,自金乡镇 北门由南向东北,经郊外和老城,至舥艚镇东魁,全长约 7.5 公里;三是龙凤河,自龙 港镇方岩下由北向西南,经龙江、江山等地,至凤江凰浦,全长约 7.5 公里;四是钱湖 河,自钱库镇东西街由南向西北,经新安、宜山、江山等地,至湖前直浃河,全长约 13

4、 公里;五是钱望河,自钱库镇经项桥、新安,至望里镇溪头埠,全长约 5 公里。 2.2 城市规划情况 2.2.1 苍南县域总体规划 1、县域发展定位 苍南发展定位为浙江沿海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浙南对台经贸集聚区、温州南部经济 中心、浙南闽东北省际经贸中心和山海特色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2、县域城镇空间结构 苍南县域城镇空间结构为“双核四轴,点群发展”的区域网络空间结构。 年产 3000 吨无纺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10 - 双核:县域内灵溪中心城区和龙港中心城区,两个中心城区将带领苍南县域以及鳌 江流域产业和城镇的发展。灵溪中心城区为苍南县域中心城市的核心,是苍南县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是

5、带动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也是鳌江流域城镇群的重要组成部 分。龙港中心城区为鳌江流域中心城市,近期龙港中心城区与灵溪中心城区两城并举、 两域奋进, 共同带动苍南县域社会经济发展, 远期龙港中心城区与平阳鳌江等城区共同 组成鳌江流域中心城市。 四轴:分为二条主轴和二条次轴。区域大交通城镇发展主轴以 104 国道、温福 铁路、甬台温高速公路的区域大交通走廊为发展主轴,发展主轴将龙港、灵溪、桥墩紧 密联系在一起,并且也是苍南对外联系和接受温州、福州等大城市辐射的主要通道;沿 海城镇发展主轴由滨海大道、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环海公路组成,该发展轴有龙 港、赤溪、马站等城镇。龙金大道沿线城镇发展次轴由龙

6、港、宜山、钱库、金乡等 城镇组成,是龙港中心城市功能集聚和辐射的主要城镇发展轴;78 省道沿线城镇发展 次轴是苍南县域的内陆发展轴,连接着桥墩、矾山、马站等城镇。 点群发展: 以县域灵溪中心城区和龙港中心城区为中心, 集聚形成苍南北部城镇群, 成为温州市域两大城镇群之一,城镇群内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发展,推进区域的经济和 社会发展;优化苍南中部和南部的点状片区发展格局,以马站和矾山等城镇为中心。 3、县域产业发展规划 构筑“双核、五区、四轴”的产业总体框架,强化灵溪、龙港两个产业核心,形成苍 南工业园、苍南临港、玉苍山旅游、滨海旅游及优势农业等五大产业片区,构筑东部沿 海、沿 104 国道、龙金

7、大道、78 省道等四大产业带。积极推动浙台(苍南)经易合作 区的建设。 4、用地布局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二轴,两片联动、扇形扩展”格局。 “一心”城区中心 位于站前大道东侧集中布置行政、商业、文化体育中心,与横阳支江和萧江塘河滨 水绿带和城市广场空间有机结合,营造出具有吸引力的城市中心氛围,形成城市中心。 “二轴” 公共服务轴和商贸物流轴 商贸物流轴结合灵溪北侧的对外交通走廊集中布置商贸、市场、物流等用地,结合 苍南县现有的优势产品形成东西向城市商贸流通功能轴; 公共服务轴沿站前大道两侧区 域集中布置城市主要公共设施, 向北延伸至火车站站前广场综合商贸功能园区, 向南延 年产 3000 吨无纺

8、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11 - 伸至横阳支江以南区域,形成城市公共服务轴。 “两片联动”城市西片和东片 以站前大道的城市公共服务轴为界,将灵溪城区分为西片和东片。“西片”指站前大 道以西的老城区, 保留原有城市传统商业功能, 灵山公园和城市广场形成城市绿心; “东 片” 指站前大道以东的新城区,结合工业区建设、城市中心与对外交通设施建设,形成 新型综合区,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城市活力。 “扇形扩展” “扇形扩展”是指就总体而言,城市向东滚动发展的基础上适当向南拓展形成“扇形 扩展”态势,在改善路网格局基础上,以新区开发确立新型功能区在城市功能优化中的 地位,带动老城改造,完善城市生活网络

9、,东西联动滚动推进,使整个城市的扩展合理 有序,协调稳步地形成有机的生态城市、适居的创新城市方向发展。 2.2.2 苍南县龙港镇城市总体规划 1、城市规划期限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 近期:2000年2005年;中期:2006年2020年;远景:至2050年。目前已发展至 规划中期。 2、城市性质与规划范围区 龙港的城镇性质确定为浙南闽东北地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 根据苍南县城镇体系 规划及苍南县组合城区片区划分的结果,龙港城市规划区范围面积为90平方公里左右。 3、城市用地规模 近期人均88.8平方米,城区用地规模为1953.6公顷;远期人均95平方米,城区用地 规模为3325.52公

10、顷;远景人均100平方米,用地规模为5000.4公顷。 4、城市总体布局结构 龙港城市用地总体布局模式为:“一心、二轴、三片区”。 “一心”即位于中央大道与世纪大道交叉口附近的城区中心区。该中心区布置了行 政、商业、科教、体育、绿化用地,体现作为一个现代化城市应具有的整体格局。 “二轴”指城市东西与南北两个方向的两条具有城市轴线意义的主要道路, 分别为南 北向的中央大道和东西向的世纪大道。 “三片区”即按照主要道路、河流等将城区大致划分为三个片区:城北区、城东区、 城南区。城北区位于白河以北、通港路以西,基本为原有的旧城区;城东区位于通港路 以东,以工业、仓储为主;城南区位于白河以南,基本为新

11、区,功能以商业、文化、行 年产 3000 吨无纺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12 - 政、体育、居住等为主。 5、城区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工业用地布局 龙港工业布局的基本思路;调整布局结构,形成西、中、东三片工业区。 a、中部工业区;主要是龙港大桥以南,沿龙金公路分布的工业区。规划为以高新 技术为主的工业。 b、西部工业区:位于江山办事处、世纪大道的南侧,邻近高速公路的接线和铁路 站场,交通便利,规划以塑编为主的工业区。 c、东部工业区:位于螯江入海口以南。由于该区远离城市中心,地处河流下游, 有东海大道和龙巴公路便利的交通条件, 该区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业基 础,建成以化学工业为

12、主的化工基地。既可成为印刷工业区的原料生产基地,又可成为 龙港工业腾飞的强大后盾。 居住用地规划 综合考虑城市居民的不同居住消费层次需要以及房地产开发对城市居住区建设的 影响,规划将龙港居住用地布局总体上分成三个片区。 a、城北片区:继续利用其区位优势,向北、向西扩展,大力加强其公共设施的建 设及市政配套,并优化环境,将其建设成为一个二类居住区; b、城南片区:加强公建与市政配套建设,为改善居住质量,沿白河建设一条主要 绿化带,相应布置居民休闲娱乐的室外场地,创造一个亲近自然,亲近水、空气和阳关 的现代化居住区,为一类居住区; c、城东片区:规划以多层为主,通过完善公建与市政配套,创造居住区内

13、部优美 的环境,与相邻工业区共同成为综合区。 公共设施规划 a、行政办公用地规划 除现有龙港大道南行政中心外,在中央大道东、通港路南规划新的行政中心,作为 城区扩大后的主要行政办公用地, 并使城市重点作适当南移, 利于城市用地的进一步发 展。 b、教育科研用地规划 中小学,幼托设施的配置,在各居住组团及居住社区内按规划人口规模进行配置, 规划4所高中,13所中学。学校配置指标为中学按2.53.5万人一座,小学按0.81.2万人 年产 3000 吨无纺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13 - 一座,幼儿园幼托0.30.4万人一座。 另在龙金大道西,世纪大道南规划大型教育科研区,兴建大中专院校和科研

14、机构。 进一步提升龙港腾飞的能力,并带动高新科学技术产业的开发与发展。 c、医疗卫生设施 预测到2020年城区人口将达到35万,需有2300张以上床位才能达到医疗卫生指标。 设9所医院:3所400床位的市级医院。一座布置在规划的行政中心南边,一座在龙翔路 西、文卫路北(现龙港医院),一座在世纪大道北面,6所100床位的医院,均匀分布。 d、文化娱乐设施 规划中在文化广场设立博物馆、展览馆各一座。在原有文化设施有一定基础的地区 发展文化市场,在文卫路、龙跃路等附近设置书市、电脑市场等。组团级文化娱乐设施 根据组团规模适当布置,主要内容有小型文化馆、图书馆、俱乐部、歌舞厅等。 2.2.3 苍南县龙

15、港镇新城规划 1、龙港新城概况 龙港新城濒临苍南东部沿海,是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的核心区,是苍南县实施 “双海双区”战略主阵地。新城西起时代大道,东至二期围垦区,南至崇家岙港区,北至 鳌江南岸,规划总面积为106.8 平方公里。 龙港新城功能定位为:以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化都市区为目标,培育行政、金 融、高等和职业教育、创意产业、港区经济、休闲旅游服务等新型城市职能,增强制造、 商贸、物流等传统城市职能,建成浙江一流、温州领先的生态工贸滨海城区。 龙港新城共有五个区块:中央商务区、产业集聚区、港口经济区、现代农业综合区 和新城拓展区。 龙港新城,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优先发展滨海海洋产业

16、(包括远洋渔业和渔 业深加工),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引进高新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 代服务业(包括生活服务业和工业服务业),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增强城市竞争力;合 理利用海涂围垦产生的土地资源及海洋岸线资源, 进行适度开发的同时, 大力加强海洋 生态的修复和保护,促进海洋生态环境渐进稳步变化,全面建设生态环境优良、宜居宜 业的滨海水乡城市。 龙港新城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贯穿新城的沈海高速复线在龙港商务 区、产业集聚区各有一个互通口,220 省道贯穿新城,灵海公路与县城新区连通,崇家 岙港口为苍南、平阳、泰顺提供万吨级泊位;龙港新城具有优良的土地资源,拥有广阔 年产 300

17、0 吨无纺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14 - 的发展腹地和产业、人口集聚基础(周围有龙港、钱库、金乡、宜山等中心镇,人口达 60 万),为人口集聚奠定基础;龙港新城具有电能供应稳定和片区集中供热的优势, 可发展高效益无污染的产业。 龙港新城具有巨大的开发建设潜力,县委县政府将举全县之力、汇全县之智、聚全 县之才、全力打造,推进龙港新城开发建设,力争通过20 年的努力,把这一区域建设 成为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层次高端、机制体制灵活、现代都市气息与浓郁田园风光交相 辉映的滨海生态都市区。 2、苍南县龙港新城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苍南县人民政府正式下发了苍政发201426 号文件苍南县人民政府

18、关于同意实 施苍南县龙港新城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同意实施苍南县龙港新城产 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东至护城河,南至巴曹港区,西至时代大道,北至锦绣河,规划总用地面 积为1274.09 公顷, 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133.49 公顷, 规划总人口为6.2万人, 共302 个地块,以工业用地为主。 (2)功能定位 龙港新城产业集聚区的功能定位为以高新科技产业生产及研发与传统产业提升兼 顾, 具有完善配套的生态型产业新城。 打造成为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的产业高地,一座用生态理念传递城市价值的人性化产业城。 本项目位于苍南县龙港镇新城芦浦大道 7

19、77 号(苍南县慧宏包装有限公司内)1 幢东 首,根据不动产权证可知,项目所在地属于工业用地,根据苍南县龙港新城产业集聚 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所在地远期规划为工业用地;同时,本项目为无纺布生产项 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6 年修订)、浙江省淘汰和禁止发展的 落后生产能力目录和温州市限制类、禁止淘汰类落后生产能力指导目录中的限制 和淘汰类,符合产业政策的要求;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苍南县域总体规划、苍南县龙 港镇城市总体规划和苍南县龙港新城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 2.3 苍南县临港产业基地启动区污水处理厂 2.3.1 苍南县临港产业基地启动区污水处理厂概况 苍南临港产业基

20、地启动区污水处理厂, 是苍南县龙港新城管委会的苍南临港产业基 地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于 2010 年报苍南县发改局立项(苍发改投2010100 号),位于临 年产 3000 吨无纺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15 - 港产业基地启动区时代大道以东,纬三路以南,海景大道北侧地块,用地面积 25.1 亩, 总投资 3385 万元,工程规模为日处理污水 1.8 万吨。苍南临港产业基地启动区污水处 理厂服务范围为启动区北片、高新技术产业园东片、芦浦片、钱库镇仙居片范围内城镇 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厂生化处理工艺 A2/O-SBR 工艺,该工艺是根据 SBR 技术特点, 结合传统活性污泥技术,发展出来的更为理

21、想的废水处理工艺,该工艺无需设置初沉、 二沉池,仍能连续出水、进水,并且水位恒定。采用三池多格形式,大大节省了连接管 道、 泵及阀门, 而且, 由于不再间断排水, 使池容及设备利用率达到最大。 A2/O-SBR 工 艺已广泛应用于市政污水及各类工业废水的处理。 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执行 污水综合 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出水水质近期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 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排放标准。 目前,苍南临港产业基地启动区污水处理厂正在进行提标改造,并于 2018 年 12 月通过主体结构验收,并 2019 年 6 月底前完成提标改造,最终提标改造完成后,污

22、水 处理厂日处理量扩容至 2 万吨, 出水排放标准提高到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 A 排放标准。根据苍南县县域总体规划和江南平原河网污 染整治要求, 钱库镇生活污水统一纳入苍南临港产业基地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本项 目无生产废水排放, 废水主要为员工生活污水, 经化粪池预处理达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纳管,最终进入苍南临港产业基地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处 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相应标准(近期执行二 级标准,远期执行一级 A 标准)。 根据2018 年第四季度温州市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监督性

23、监测达标情况,苍南临 港产业基地启动区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详细情况见表 2-2。 年产 3000 吨无纺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16 - 表 2-2苍南县临港产业基地启动区污水处理厂 2018 年第 4 季度进出水水质情况 监测项目进口浓度出口浓度标准限值单位是否达标 PH 值7.086.886-9无量纲是 生化需氧量44.3230mg/L是 总磷2.821.693mg/L是 化学需氧量18631100mg/L是 色度32840倍是 总汞0.000080.000030.001mg/L是 总镉0.0010.0010.01mg/L是 总铬0.1220.0130.1mg/L是 六价铬0.004

24、0.0040.05mg/L是 总砷0.00030.00030.1mg/L是 总铅0.010.010.1mg/L是 悬浮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宁波市北仑区集运基地综合供能服务站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 宁波市北仑区浙石油综合能源销售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编制单位: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编制日期:2020 年 1 月 宁波市北仑区集运基地综合供能服务站 环评文件确认书环评文件确认书 建设单位 宁波市北仑区浙石油综合能源销售 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宁波市北仑区集运基地综合供能服 务站 项目地址 宁波市北仑

25、区柴桥街道集运基地 停车场以北, 集装箱货运第二通道 以南区域 投资额1020 万元 法人代表联系电话 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北仑分局: 我公司委托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的宁波市北仑区集运基地综合供能服 务站环境影响报告表现已完成,经我公司审核,同意本环评文件所述内容,并承诺做到相关环 保措施。具体如下: 1、主要产品及规模 主要从事汽油、柴油、电力的零售。年销量汽油2000t/a,柴油8000t/a。 2、主要设备 设6只卧式钢-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埋地油罐(分别1只为30m3的92号汽油罐、1只30m3的 95号汽油罐、1只30m3的0号柴油罐、3只50m3柴油罐) ,6个加油岛,

26、共16支油枪,分别 提供#92、#95及#0柴油。设4个充电桩(2用2备) 。 3、主要生产工艺 主要生产工艺包括:卸油、储油、加油、充电等。 4、主要污染物及环境风险防治措施 如下表1。 表表 1 项目主要污染物及环境风险防治措施一览表项目主要污染物及环境风险防治措施一览表 内容 类型 排放源污染物防治措施预期效果 大气污染物 储油罐、加 油区 非甲烷总 烃 安装油气回收装置 符合 GB16297-1996大气 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表 2 二级标准和加油站大气 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0952-2007) 水污染物 生产废水 CODCr 石油类 SS 冲洗废水、初期雨水经过隔油池处 理后,接

27、入岩东污水管网送污水 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 排放标准(GB18918-2002) 中的一级 A 标准(其中化 学需氧晕、氨氮、总氮和 总磷 4 项主要水污染物控 制项目达到城镇污水处 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 准 (DB33/2169-2018 现 有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 污染物排放限值) 生活污水 CODCr NH3-N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接入 市政污水管网送岩东污水处理厂 集中处理 宁波市北仑区集运基地综合供能服务站 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 委托有资质单位统一处置,场地内 不设危废临时贮存仓库 达 GB18597-2001危 险废物储存污染控制标 准 一般固废 分类收

28、集外卖,不得露天堆 放,并按一般固废管理要求做 暂时储存管理工作及防雨防渗 资源化利用,符合 GB18599-2001一般工 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 场污染物控制标准 生活垃圾 环卫部门清运 卫生填埋 噪声 做好区域内交通管理,限制进入区域内车辆的车 速,同时,禁止在加油站场地区域内鸣喇叭 周界达 GB12348-2008工 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 标准3 类标准,北侧地二 通道符合 4 类标准 地下水污 染防治措 施 采用双层油罐防腐防渗技术,对储油罐内外表面、油区地面、输油管线外表面做 好防渗防腐处理。在油罐区箱内设置防泄漏检测仪,能够及时发现油罐是否渗 漏油,为及时发现地下油罐渗漏提供条件

29、,防止成品油泄漏造成大面积的地下水 污染。除了绿化、房屋等,综合供能服务站其余地面将全部进行水泥地面硬化, 防止滴漏于地面的油污染地下水。同时对输油管道定期进行检查,及时排除故 障。油罐采用防水混凝土箱式内填砂埋设方法,一旦发生汽柴油的泄露,油将 全部收集在防水混凝土箱式,同时检测装置将及时发现漏油情况,综合供能服务 站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处理。 环境风险 污染防治 措施 企业高度重视厂内的安全管理,制定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依据自身条件和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型组建应急处置队伍; 企业依据自身条件和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型配备了一定的应急设施 和物资,并放在明显位置,各重要岗位(储罐

30、区、加油区)应急措施规程上墙; 编制应急预案,并落实应急预案中各项应急措施和设施的建设,完善各类环 保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环境管理和应急预案的演练和培训,建设事故状态下人 员疏散通道及安置场所等; 设置事故废水收集(尽可能以非动力自流方式)和应急储存设施,以满足事故 状态下收集泄漏物料、污染消防废水和污染雨水的要求,并建立防止事故废水 进入外环境的控制、封堵系统; 运输过程: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危险物品的装运应做到定车、定人; 被装运的危险物品必须在其外包装的明显部位按规定粘贴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190-2009)规定的危险物品标志; 贮存过程:加强贮存管理。油罐应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

31、。在站内 应配合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 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罐储时应注意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 积聚; 加油过程:对于加油过程中汽、柴油产生泄漏时应迅速进行隔离,及时切断泄漏 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雨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时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 (如吸油毡等)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时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 低蒸汽灾害。 站内电缆采用穿镀锌钢管保护,且防爆设备布线安装符合防爆要求,加油机坑内 电缆套管与加油机连接采用金属防爆软管采用保护管端头用防爆隔离密封胶泥做 密封处理 5、卫生防护距离 本项目不需要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需设置

32、50m卫生防护距离。 6、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完成后企业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值CODCr0.006t/a、NH3-N0.0003t/a、VOCs0.88t/a,新 增污染物总量未超过限制,无需进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我公司将严格控制上述污染物排放 总量。 宁波市北仑区集运基地综合供能服务站 7、其他 1)我公司如改变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将重新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批; 2)我公司同意公开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本内容。 宁波市北仑区浙石油综合能源销售有限公司 (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 年 月 日 备注备注 宁波市北仑区集运基地综合供能服务站 宁波市北仑区集运基地综合供能服务站 目 录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

33、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概况 6 环境质量状况 14 评价适用标准 22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28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3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37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61 结论与建议 63 附图: 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 2 项目周边环境概况示意图 附图 3 北仑区环境功能区划图 附图 4 宁波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图 附图 5 宁波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图 附图 6 宁波市生态保护红线图 附图 7 北仑声环境功能区划图 附图 8 总平面图布置图 附件: 附件 1 项目备案通知书 附件 2 营业执照 附件 3 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附件 4

34、地块规划条件 附表: 附表 1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 附表 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措施一览表 宁波市北仑区集运基地综合供能服务站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由来 宁波市北仑区浙石油综合能源销售有限公司宁波市北仑区集运基地综合供能服 务站。选址用地位于宁波市北仑区柴桥街道集运基地停车场以北,集装箱货运第二通 道以南区域。本项目设置 30m3双层埋地罐 3 只,1 只储存 92 号汽油,1 只储存 95 号汽油,1 只储存 0 号柴油,50m3双层埋地罐 3 只,储存 0 号柴油,合计 240m3罐 容, 根据 DB33/T2136-2018 综合供能服务站建设

35、规范 、 GB50156-2012 (2014 版)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规定,柴油罐在计算综合供能服务站总容积时相 对于汽油折半计算,折算后该站总罐容为 150m3,故本站属于二级综合供能服务站。 设置直流快充充电桩 2 座预留 2 座。该项目已经宁波市北仑区发改局赋码登记 (2019-330206-78-03-048310-000)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中有关规 定,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从事综合供能服务站建设,查建设项目环 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 属于“124 加油、 加气站”中的“新建、 扩建”需编制“报告表”。 为此, 宁波

36、市北仑区浙石油综合能源销售有限公司委托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 院有限公司承担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 我单位接受委托后对拟建场 项目名称 宁波市北仑区集运基地综合供能服务站 建设单位 宁波市北仑区浙石油综合能源销售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联系人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 / 邮政编码 315800 建设地点 北仑集运基地西北侧,近二通道 (集运基地停车场以北,集装箱货运第二通道以南区域) 立项部门 北仑区发改局 批准文号 2019-330206-78-03-048310-000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 N7810 市政设施管理 用地面积 5850m2 绿化面积 1280m2

37、 总投资 (万元) 1020 环保投资 22 元 所占比例 2.16% 评价经费 万元 投产日期 2020 年 3 月 宁波市北仑区集运基地综合供能服务站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2 地周围环境进行了现场踏勘、调查和监测,并在建设项目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进行了项 目工程分析及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根据国家、省、市的有关环保法规,并依据国家 环保局颁发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泓域咨询MACRO/ 珍稀食用菌项目投资立项申请报告珍稀食用菌项目投资立项申请报告一、基本信息(一)项目名称珍稀食用菌项目(二)项目建设单位xxx公司(三)法定代表人汪xx(四)公司简介成立以来,公司秉承“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信托理念

38、,将“诚信为本、合规经营”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不断提升公司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以人为本,强调服务,一直秉承“追求客户最大满意度”的原则。多年来公司坚持不懈推进战略转型和管理变革,实现了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未来我司将继续以“客户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为原则,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对客户以诚相待,互动双赢。我们将不断超越自我,继续为广大客户提供功能齐全,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打造一个让客户满意,对员工关爱,对社会负责的创新型企业形象!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建立了基础设施较为先进的技术中心,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

39、创新体系。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合作和引进消化吸收等多种途径,不断推动产品技术升级。公司主导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居国内领先水平,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公司通过了GB/ISO9001-2008质量体系、GB/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获得CCIA信息系统业务安全服务资质证书以及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三级资质。 公司主要客户在国内、国外均衡分布,没有集中度过高的风险,并不存在对某个或某几个固定客户的重大依赖,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市场竞争充分,供应商数量众多,在采购方面具有非常大的自主权,项目承办单位通过供应商评价体系与部分供应商

40、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不存在对单一供应商依赖的风险。公司将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尤其是研发及业务方面的高级人才,健全研发、管理和销售等各级人员的薪酬考核体系,完善激励制度,提高公司员工创造力,为公司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大保障。公司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贯穿于公司采购、研发、生产、仓储、销售等各环节,并制定了产品开发控制程序、产品审核程序、产品检测控制程序、等质量控制制度。产品的研发效率和质量是产品创新的保障,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研发基础建设。通过研发平台的建设,使产品研发管理更加规范化和信息化;通过产品监测中心的建设,不断完善产品标准,提高专业检测能力,提升产品可靠性。上一年度,xxx有限责任公司

41、实现营业收入6839.04万元,同比增长13.68%(822.85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珍稀食用菌生产及销售收入为6202.72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0.70%。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568.33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00.52万元,增长率23.70%;实现净利润1176.25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8.49万元,增长率11.20%。(五)项目选址某某产业集聚区(六)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23191.59平方米(折合约34.77亩)。(七)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9.97%,建筑容积率1.53,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09%,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1.63万

42、元/亩。项目净用地面积23191.59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390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483.13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27035.48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2515.58平方米。(八)设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07台(套),设备购置费2979.45万元。(九)节能分析1、项目年用电量1058653.03千瓦时,折合130.11吨标准煤。2、项目年总用水量8777.35立方米,折合0.75吨标准煤。3、“珍稀食用菌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1058653.03千瓦时,年总用水量8777.35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30.86吨标准煤/年。达产年

43、综合节能量34.79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3.26%,能源利用效果良好。(十)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7485.3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315.2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4.37%;流动资金1170.0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63%。(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9706.00万元,总成本费用7557.51万元,税金及附加128.33万元,利润总额2148.49万元,利税总额2573.16万元,税后净利润1611.3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961.79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8.70%,投资利税率34.38%,投资回报率21.53%,全部投资回收期6

44、.15年,提供就业职位198个。(十二)进度规划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十三)项目评价1、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8.70%,投资利税率34.38%,全部投资回报率21.53%,全部投资回收期6.15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6.15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2、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要求广泛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实施,中央财政在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基础上整合设立了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资金。围绕中国制造

45、2025战略,重点解决产业发展的基础、共性问题,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产业向纵深发展。重点支持制造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加强产业链条关键环节支持力度,为各类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产业和技术支撑。undefined二、产品规划方案(一)产品规划项目主要产品为珍稀食用菌,根据市场情况,预计年产值9706.00万元。项目承办单位应建立良好的营销队伍,利用多媒体、广告、连锁等模式,不断拓展项目产品良好的营销渠道,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相关行业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求得突破,就要聘请有营销经验的营销专家领衔组织一定规模的营销队伍,创新机制建立起一套

46、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二)用地规模该项目总征地面积23191.59平方米(折合约34.77亩),其中:净用地面积23191.59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34.77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35483.13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27035.48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35483.13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2991.71万元。(三)用地总体要求本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建筑系数59.97%,建筑容积率1.53,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09%,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1.63万元/亩。项目预计总建筑面积35483.13平方米,其中:计容建筑面积35483.13平方米,计划建筑工程投资2991.7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环评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