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知识经济与科技发展 台湾地区知识经济发展成败的 关键因素 2 1世纪末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陷入困顿,内有严重政争 与潜在本土金融危机,外则面临后 P C时代的青黄不接时期及 中国大陆产业的强力竞争威胁。当传统产业在台湾地区日渐 萎缩,而科技产业又处于转型的瓶颈,台湾地区优势的光芒 显然在加速消逝中,这点由近日科技产业转移中国大陆和外 资撤离台湾地区股市的现象,便可看出端倪。 事实上,台湾地区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危机,过 去与先进国家在产业垂直分工的架构,因为中国大陆快速经 济发展而被破坏殆尽,台湾地区的投资环境已无法与中国大 陆在国际代工市场( O E M / O D M)竞争。近日
2、,有关方面提 出的知识经济方案与建设绿色硅岛构想,想必是基于这样危 机意识下的产物。 一份出自台湾地区有关方面的研究报告建议当局,要扭 科技经理人最重要的 1 0堂课 2 下载 转台湾地区劣势,必须效仿美国新经济发展模式与香港特 区转型的经验、改善投资环境、留住旗舰型产业、发展多 元化新兴高科技产业、加速检讨戒急用忍政策、主动将中 国大陆资源及市场结合至台湾地区经济发展架构之中,循 序渐进由单点到全面,并且推动全功能的双向交流。显然 这份报告已明确指出台湾地区问题所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由于中国产业快速发展,过去,两岸水平分工的结构已被 破坏,台湾地区产业必须快速由“有效率的生产”提升至 “有
3、效率的创新” 。 “有效率的创新”必须建立在市场需求拉力与技术供应推 力的基础上,而台湾地区目前所面临的创新难题,是现有市 场与技术资源均相对不足,再加上容许转型的时间十分有限, 因此,致力于推动知识经济方案将极为困难。知识经济社会 的基础,在于拥有数量庞大且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大规模风 险资金投入与健全的金融机制、以及高度成长的市场需求。 请问目前台湾地区是否已经充分具备这些资源条件?过去, 台湾地区科技产业发展,借助于美国新经济发展的力道才得 以水涨船高;但现在,美国经济成长也陷入迟滞,台湾地区 所提供有效率生产的代工服务对于先进国家也不再具有吸引 第1章第知识经济与科技发展 3 下载 力,
4、台湾地区势必需要寻找新的着力点,才有可能实现知识 经济方案的目标。 我们可以看出有关经济部门提出结合两岸经济的构想, 是为寻找台湾地区下一波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也就是说,台 湾地区有关方面提出知识经济方案与建设绿色硅岛愿景,其 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能否结合中国市场与资源,以推动台 湾地区知识创新型产业的发展。 虽然祖国大陆拥有充沛的科技资源,并且也在积极推动 技术创新,但知识创新型产业所需要的基础环境尚不成熟, 同时中国目前市场经济的重点,仍在于发展能够创造农村大 量就业机会的产业。而引进成熟技术加以模仿改进,发展进 口替代与外销导向产业,还是现阶段的主要策略。 发展知识创新型产业需要在民主与法
5、治的基础上,建构开 放的国际化金融市场与自由流动的人力资源市场,台湾地区在 这一领域之发展仍然具有相当优势,但同时也面临其他新兴工 业国与先进国家,对于争取中国市场资源的竞争压力。台湾地 区大胆采取全面开放交流的策略,并在台湾地区优势流失殆尽 前成功结合中国大陆市场与资源, 包括引进祖国大陆科技人才、 资金、开放祖国大陆科技企业赴台投资、开放两岸三通与经贸 科技经理人最重要的 1 0堂课 4 下载 投资之自由往来、发展台湾地区成为大中华经济体的硅谷。 全面开放交流与引进祖国大陆资源必将承受相当风险, 但要实现台湾地区成为高科技硅岛的愿景,就必须勇于承受 这样的风险。台湾地区的未来是走向沉沦或迎
6、向愿景,正考 验台湾地区的智能与勇气。只是,台湾地区剩下的时间已经 不多,而且除了结合中国市场资源迈向两岸统一,似乎也没 有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案了! 中华经济圈应走新旧经济产业 平衡发展的道路 2 0世纪最后1 0年全球竞争结构产生重大的变化,先是前苏 联解体,然后是1 9 9 7年的金融风暴,以日本为首的亚洲经济发 展快车,受到西方金融炒手狙击下翻覆。强调勤俭苦干、网络 关系、资本积累的儒家经营模式显然是经不起全球化市场竞争 的考验。而美国持续 1 0年的经济荣景,证明由风险资金与技术 创新驱动的新经济,才是领导 2 1世纪全球发展的典范模式。 第1章第知识经济与科技发展 5 下载 在这波新经
7、济热潮中,曾经带动 2 0世纪经济成长的传统 产业,已被先进地区资本家视为过时的旧经济产物。在美国 市场,新经济产业的投资报酬数倍于旧经济产业。因此,过 去旧经济时代知名的产业领导厂商,如通用汽车、美国钢铁、 杜邦等,在美国资本市场已逐渐失去影响力。一流的人力也 几乎完全被新经济吸收一空,旧经济产业在美国等先进地区 注定是没有发展的空间。 跨入2 1世纪的大门,海峡两岸所形成的中华经济圈,是 否也应追随这股新经济的发展潮流?在台湾地区,我们看到 曾经缔造经济奇迹的传统产业,在资金匮乏与人才流失下, 已逐渐窒息消失;而祖国大陆也卷起一股. C O M公司的风潮, 似乎不跟上新经济的潮流,企业未来
8、就没有前景。当这一地 区有限的资金与人才纷纷流向新经济产业,但却未能创造如 同先进国家一般的投资报酬,我们不禁要问: “新经济是否有 利于中华经济圈的发展?中华经济圈在新经济的潮流中是否 具备竞争优势?” 新经济是以知识工作者为核心,以大量风险资金带动持 续创新与成长,信息与网络技术产业、生物科技产业、新材 料产业、半导体产业、软件产业等为新经济的主流产业。不 科技经理人最重要的 1 0堂课 6 下载 可否认的,美国等先进国家,在面对新经济具有绝对的竞争 优势。它不但吸引全球的风险资金与一流人才,同时由此开 发全球化市场与知识产权保护手段,为其新经济产业创造丰 厚的利润。新经济产业的创新竞争是
9、永无止境的,惟有第一 名才能赢得市场利润,能够投入最多资源从事创新者才是市 场赢家。因此在可见的未来,我们实在很难看到中华经济圈 在这场以创新为主导的新经济竞争中能够赢得先机。 相对于新经济,传统经济产业的技术已趋于成熟,产业 创新成长的潜力低。对于有形资产与劳动力的依赖程度高, 主要以低成本、高品质、流通效率为创造竞争优势的手段。 许多民生必需产业如汽车、石化、纺织、食品、消费家电都 属于传统经济产业类型。因此,传统经济的市场规模大且需 求也较为稳定。虽然传统经济产业的投资报酬不如新经济, 但中华经济圈劳动力成本低廉,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显然在 全球传统经济产业具有竞争优势。 新旧经济产业将会
10、同时存在于 2 1世纪的全球市场,新经 济好比市场金字塔的上半部,附加价值大、风险也大且规模 较小;传统经济则是金字塔的下半部,附加价值虽低,但风 险也低,且规模庞大。新经济如果无法奠基于传统经济产业 第1章第知识经济与科技发展 7 下载 的基础,势将难以成长;同样的,传统经济产业如果能够善 用新经济的创新成果,产业仍将有成长机会,并能够创造相 当的利润。如此看来,中华经济圈似乎不应追随美国的新经 济发展模式,而应走新旧经济产业平衡发展的道路,尤其要 着重将新经济产业创新的技术成果应用于传统经济的产业发 展,并成为领导全球传统经济产业发展的龙头地位。 台湾地区作为中华经济圈的主要成员之一,不应
11、偏离这 一地区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当许多传统经济产业转移到祖 国大陆市场发展之际,台湾地区不但不应放弃过去在传统经 济产业之领先地位,反而要将自己定位为结合新旧经济产业 发展的枢纽地位,大量应用新科技与信息技术在传统经济产 业之发展,快速引进、学习、吸收先进地区的创新成果,以 做传统经济产业创新与全球化发展的基地。 科技能力是发展 “知识经济”的基础 随着科技创新速度的增长,经济成长愈加依赖科技进步。 科技经理人最重要的 1 0堂课 8 下载 以美国为例,自 1 9 9 0年以来,技术进步对于劳动生产力的贡 献程度高达 8 0 %以上,显示由一个国家的科技能力可以判断 其经济竞争实力。在 I
12、M D每年提出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科 技能力虽然只是八项评价指标之一,但以台湾地区丛尔小岛, 在2 0 0 1年能够排名全球竞争力的第 1 8位,这与台湾地区在科 技能力被评比为第 1 0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过去三年的 I M D评比中,台湾地区在科技能力一直都获得较高的评分, 显示发展科技能力是台湾地区维持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同 时,也是台湾地区未来推动知识经济方案的基础。 由先进国家的经验来看,一个国家的科技能力( N a t i o n a l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可以由以下四项指标来评价: 一、全球化(Global Vision and Global
13、 Market Oriented) : 具有全球化视野与开发全球性市场,能与跨国企业建立合作 联盟关系,而且与全球化体系紧密结合,并发展全球性品牌, 产品能够出口全球市场。 二、知识流通系统( Knowledge Flow System) :在产、 学、研、跨国公司及外国研究机构间建构完善、流畅、开放、 紧密、快速的知识与信息流通系统,以有益于技术之评估、 第1章第知识经济与科技发展 9 下载 取得与创新。 三、教育与研发投资( Education and R&D investment) : 在教育与研发上的投资规模与产出成果,包括基础研究、高 等教育水准、科技人才培育、论文产出、专利申请数量
14、以及 企业自主投入研发创新的比例。 四、创新与创业精神(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 发展与提升在创新、创业、科技三项管理之能力,对于创新 与创业活动的支持与鼓励,包括发展有利于创新与创业活动 的环境与基础设施。 以上述指标比较亚洲四小龙的科技能力:新加坡在全球 化做得最好;韩国则在教育与研发投资上领先群伦;香港特 别行政区的优势显现在创新与创业精神。虽然台湾地区在知 识流通系统有较佳的表现,但由于研发投资与创新企图不强, 知识流通大多仅能达到模仿与改进之效果。显然未来台湾地 区如果要强化科技能力,将需要在全球化、教育与研发投资 以及创新与创业精神等三
15、项关键指标上再进一步强化。 在全球化发展方面,台湾地区首先要以更积极的态度吸 引跨国企业( Multi National Companies,M N C s)来台投资 科技经理人最重要的 1 0堂课 10 下载 与设立研发中心。台湾地区的大型科技企业也应放弃狭隘的 本土格局,扩大海外投资规模,寻求与国际企业相互结盟或 购并的机会,以求尽速转型成为跨国企业成员之一。台湾地 区的市场与人力资源有限,要想仿照祖国大陆自立发展本土 科技产业,其力量将会十分薄弱,而依托全球市场本来就是 台湾地区过去经济发展成功的主要原因。因此未来台湾地区 只有更大幅度的推动全球化策略,才有可能在全球科技产业 竞争中拥有
16、一席之地。 在提升教育与研发投资方面,台湾地区之教育改革近年 来在“量”方面已有许多成长,但“质”的方面却还落后于 先进地区水准。因此,未来除需持续增加教育投资,在内容 规划上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高等教育需要 走向国际化。除邀请国际一流大学来台设立分校外,各大学 在教学与研究活动也要更积极的进行国际策略联盟,以增加 知识流通与创新的效率。目前占 G N P 2 %的研发投资比例远远 落后于韩国的 2 . 9 %,而资源仍占到全部研发投资近半比例。 显示极需要强化民间企业对于研发活动的积极态度,未来在 产业政策上应对于高研发比例企业给予更多的优惠,以加速 第1章第知识经济与科技发展
17、 11 下载 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创新与创业精神方面,虽然台湾地区中小企业在工业 经济时代曾有杰出的表现,但多半只是表现于模仿改进与家 族型创业,对于如何运用科技与知识进行创新,如何运用大 众资金从事知识型企业之创业活动,以及如何管理知识工作 者,恐怕还是相当的粗浅与陌生。未来,台湾地区应转型朝 向发展更开放与尊重个人的文化,形成一种能够鼓励年轻人 从事创新与创业活动的风气,并且在机制上提供协助与诱因。 管理教育也应更加重视创新管理、创业管理、科技管理等新 议题,以培养更多兼具科技与管理素养的企业家,以带动产 业之创新。 2 0 0 2年5月刚出炉的I M D国际竞争力评比,台湾地区的科 技能
18、力已由第 1 0位降低至第 1 2位,整体排名更由第 1 8位下降 至第2 4位,这显示目前台湾地区在发展科技能力方面出现警 讯。倘若未来各项政策规划不能正视全球化、教育与研发投 资、创新与创业精神等重要议题,那么台湾地区的科技能力 排名必然还要继续下降,而要想实现知识经济方案中G N P加 倍的目标,恐怕也会变得非常困难。 科技经理人最重要的 1 0堂课 12 下载 硅谷 1 2 8 公路的竞争经验 美国学者 S a x e n i a n所著的区域优势(R e g i o n a l A d v a n t a g eC u l t u re and Competition in Sili
19、con Valley and R o u t e 1 2 8)一书,强调产业网络结构、知识流通、文化与组 织、竞争方式、人力流动、教育以及基础建设为影响区域经 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她以旧金山地区硅谷与波士顿地区1 2 8号 公路两地区周边之高科技产业发展作为比较研究对象,说明 硅谷的成功要归诸于它所形成之环境特征,包括:专业分工、 旺盛的创业精神、风险投资业的资金支助、产业之群聚、大 量的信息与人力流动、产学密切交流互动、开放的企业文化 与弹性的组织、产业间密切的技术合作与策略联盟、产品创 新速度快、采取创新的竞争策略等。 旧金山由一个小渔港起家,在 1 9世纪时以金矿吸引投机 者。到了 2 0
20、世纪,又以创新能力吸引风险投资家,更进而造 就高科技产业之乡硅谷,引领人类进入网络的新世纪。 美国东岸拥有一切的优势资源,包括金融、教育、科学研究、 第1章第知识经济与科技发展 13 下载 基础建设、邻近富裕的欧洲,以及 1 2 8号公路旁很早就奠基的 科技产业规模,但却在这场引领美国进入新经济的高科技产 业创新竞赛中不断落后。这两者间成败的差异主要为一个是 新兴与创新导向的多元社会,而另一个则是自足、保守与单 一的成熟社会。 东岸的厂商一向自傲于优异的传统及企业文化,具有严 谨而完善的内控管理与组织制度,如:柯达、王安、D E C等 都是采取垂直整合的发展策略,这些企业习惯在稳定的环境 中发
21、展;反之,旧金山则以扮演同性恋之乡、反越战基地、 嬉皮发源地、新移民寻梦园而闻名。柏克莱的学风开放,斯 坦福教授多与周边企业关系密切,但美国东岸对于西岸这种 破坏传统与大胆创新的行为、人种杂踏与多元文化的环境, 却一向嗤之以鼻。就像 1 8世纪时,初次与西方文明接触的中 国,当时乾隆帝对英国使华团说: “朕无求于任何人,尔等速 速收起礼物,启程回国。 ”中国的自大、孤立、保守注定了她 在1 9世纪以后衰败的命运。 台湾地区要发展知识经济的社会,并且成为台湾地区的 硅谷,就必须记取中国因自大、孤立而导致衰败的教训,采 科技经理人最重要的 1 0堂课 14 下载 取大胆开放门户、吸纳多元文化思想,
22、以形成一个有利于创 新及创业精神发展的社会环境。 我们必须要扪心自问,今天台湾地区的优势何在? 过去在外汇存底、出口竞争力、科技与管理人才、中小 企业与中卫体系、半导体与信息科技产业等方面所具有的优 势,近几年都已渐渐流失殆尽。事实上,这些优势在今天相 对祖国大陆都已经成为劣势。旧金山在金矿被淘尽之后,再 开发出一个永不枯竭的金矿创新活力的社会,因此才能 再恢复旧金山的面貌。很显然的,惟有彻底将台湾地区转型 成一个以“创新”为导向的社会,才有可能再度成为寻梦人 的家乡。 以“创新”为导向的社会一定是个开放的社会。它能够 大量吸引各国各地的精英人才,普遍广泛的接纳多元思想, 能够畅通人才与信息的
23、流动,重视创新胜于稳定,排斥权威 与阶级,重视个人胜于组织,强调自由竞争与市场开放。积 极鼓励产学研间大量的知识流通,积极建设知识产业所需之 基础环境。它能够鼓励与支持创新的行为,并提供创业者所 需的配套环境以及风险资金,形成一个以专业分工为经、产 第1章第知识经济与科技发展 15 下载 业合作联盟为纬的网络环境,这些才是台湾地区应该向硅谷 学习的经验。 总之,硅谷的经验可以作为台湾地区发展知识经济社会 的蓝本,而要采取全面开放的策略,首先就必须要放弃政治 上的包袱,以宽广的胸襟接纳更多的人才与多元的文化,并 以全球化视野欢迎海外企业来台投资,汇聚各方力量,将台 湾地区发展成具有创新与创业活力
24、的园地。如此,台湾地区 的优势与知识经济社会的理想才有可能实现! 科技经理人最重要的 1 0堂课 16 下载 偐倠艁圃仺舚致鎇臽!怀圆仺芎荹鼀躈蹎鎇秛鼀躈鎂哹臽!艁圃出蟆哹腔鎂鸀身鎇鸀身鎂諕鼀贀臝!臝!臝臭!臭!臭褀臽!臽!袊膎!覽膎1駯膎!瀀:圊基蜰縂臝!臝!臝!臝!臝!误臝!臝!臝!臝!鳙臝!臝!臝!臝蠡臝!臝!臝!臝刡謀辬臝!臝!臝!臝脡刡鸐臭鄡!臭!覉臭言躈躉躙:艁圃峺艂脪İ鎇躭臭2鎂臽!艁圄建蟺膼圊柺般臝!臭!臭戱鼐臭!臭1臭锱!臭!臭!臭!臭1臭!臭!臭!臭1臭!臭!臭!臽!臽鰐言臽!臽!臽!臽頡臽!辺臽!臽戡餐拽鬐軹偠倰灠倐瀀恀脀鎇髟頀誟臭鰠鴀谀臽臽臽贠鼀褀掘臽膎!欁尐脠膁漀欀紐
25、苁堀鄐簀倰釁膡恀罧鎂)3褀臙!臝罧鎇賡臭!臭!偀第六章 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 一、流水生产的发展过程 现代流水生产起源于1914年1920年的福特制。 福特制的主要内容: 1。在科学组织生产的前提下谋求高效率和低成本 。因而实施产品、零件的标准化、设备和工具的专用化 以及工场的专业化。 唯一最佳的“单一产品原则” 2。创造了流水线的生产方法,建立了传送带式的 流水生产线。 1 二、流水线生产的特征和形式 (一)特征:流水线是指劳动对象按照一定的工艺路线顺序的通过 各个工作地,并按照统一的生产速度(节拍)完成工艺作业的连续的 重复的生产过程。(将对象专业化和平行移动方式结合起来) 它具有以下特征
26、: 1。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高 2。具有明显的节奏性 3。各工序的生产能力平衡或成比例 4。产品按工艺路线单向移动 5。具有高度的连续性 第六章第六章 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 2 (二)流水线的分类: 1。按生产对象的移动方式:固定流水线和移动流水线 2。按生产对象的数目:单一品种流水线和多品种流水线 多品种流水线按产品的轮换方式:可变流水线和混合流水线 3。按连续程度:连续流水线和间断流水线 4。按节奏性程度:强制节拍流水线、自由节拍流水线和粗略 节拍流水线 5。按机械化程度:手工流水线、机械化流水线和自动线 第六章第六章 流水向生产的组织设计流水向生产的组织设计 132 3
27、 三、流水线的组织条件 (一)品种稳定单一,产量足够大,长期供货,单位劳动量大,保 证设备足够负荷。 (二)产品结构和工艺相对稳定 1。先进性 2。良好的工艺性和互换性 3。标准化程度高 (三)工艺过程能既可划分为简单的工序,又可以相互合并。 (四)原材料和协作件的标准化、规格化,且按时供应。 (五)机器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严格执行计划预修制度。 (六)工作必须符合质量标准。 (七)厂房和生产面积适合安装流水线。 第六章第六章 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 4 四、单一品种流水线的设计 技术设计和组织设计 (一)确定流水线的节拍 节拍是一种重要的期量标准,是指流水线上连续出产两个
28、相同制 品之间的时间间隔。它决定了流水线的生产能力、生产速度和效率。 确定节拍的依据是计划期的产量和有效工作时间。即: R=T效/Q R: 节拍 T效: 计划其有效工作时间 Q: 计划期制品产量 节奏:如果R很小,且体积重量也很小,不适于按件传递,则 可以实行批传递。顺序出产相邻两批同样制品之间的时间间隔就称为 节奏。 即:Rg=Rn 其中 Rg: 节奏 n: 批量 (二)工序同期化(组织流水线的重要环节) 工序同期化是指通过各种可能的技术、组织措施来调整各工作地 的单件作业时间,使它们等于流水线的节拍或者与流水线节拍成倍比 关系。 第六章第六章 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 5
29、第六章第六章 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 例某制品流水线计划年销售量为20000件,另需生产 备件1000件,废品率2%,两班制工作,每班8小时,时 间有效利用系数95%,求流水线的节拍。 解 T效 = 254826095% = 231648 分钟 Q = (20000+1000) / (12%) = 21429 件 R = T效 / Q = 231648 / 21429 = 11(分/件) 6 例假设某流水线的节拍为8分钟,由13道小工序组成,单位产品的 总装配时间为44分钟,各工序之间的装配顺序和每道工序的单件作 业时间如图。 第六章第六章 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流水线生产的组
30、织设计 1 12 4 10 9 1185313 762 2 5 8 2 3 2 7 24 3 1 2 3 7 解 1。计算流水线上的最少工作地数 Nmin=T/R=44/8=5.5=6 2。组织工作地 需满足的条件: (1)保证各工序之间的先后顺序。 (2)每个工作地的作业时间不能大于节拍。 (3)每个工作地的作业时间应尽量相等和接近节拍 。 (4)应使工作地的数目最少。 分配和平衡方法:列举消去法(试凑法) 第六章第六章 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 8 第六章第六章 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 工作地 序号 工序号 工序件 作 工作地件 作 工作地空 1 1 2
31、2 5 78 7 = 1 23888 8 = 0 3 4 5 8 2 2 4 88 8 = 0 410778 7 = 1 5 6 7 9 3 2 3 88 8 = 0 6 11 12 13 1 2 3 68 6 = 2 工序同期化方法二 分枝定界法 9 例: 4 6 10 5 7 5 6 4 1 步骤1 列出所有可能作为第一工 作地的工序组合方案。 方案1-1: , Te11=15min 方案1-2: , Te12=16min 节拍r=16分钟 第六章第六章 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 10 步骤2 求出第一工作地各编组方案对装配线所需最少工 作地数,公式为: Sij=I+ T-
32、Teij r 式中:Sij-根据第i 个工作地中第j 个编组方案计算的所需最少工作地. Teij- 已分配和正在分配编组的各 工序定额时间 . T-所有工序定额时间之和。 本例中: T=48,Te11=15 Te12=16,r=16 S11=1+ = 4 48-15 16 S12=1+ = 3 48-16 16 第六章第六章 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 11 步骤3 从各编组方案中,找出Sij最小的值,该值所在的 编组方案即为分支点。 当各方案的Sij相等时,选取Teij 较大的编组方案作为分支点。 本例中,取方案2。 步骤 4 顺序进行第二个工作地编组 ,重复上述步骤。 方案2
33、-1: , Te21=16min 方案2-2: , Te22=15min S21=2+ = 3 48-(16+16 ) 16 S22=2+ = 4 48-(16+15 ) 16 4 6 10 5 7 5 6 4 1 第六章第六章 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 12 根据以上原则,应取方案1。 接着进行第三工作地的组合,剩余的工序只有一个方 案组合。即方案3-1 : Te31=16 4 6 10 5 7 5 6 4 1 S31=3+ = 3 48-(16+16+16 ) 16 步骤5 检查 故此例中: T1=16 T2=16 T3=16 第六章第六章 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流水线生产的
34、组织设计 13 (三)计算设备数量和设备负荷系数 1。设备数量 Si = ti / R 其中: Si 第 i 道工序所需设备数 ti 第 i 道工序单件时间定额 2。设备负荷系数 Ki = Si / Sei (四)计算工人人数 Pi = Sei g Wi 其中: Pi 第i道工序的工人人数 g 每日工作班次 Wi 第i道工序每一工作地同时工作人数(人/台班) 第六章第六章 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 14 (五)确定流水线节拍的性质 依据:工序同期化程度 强制节拍或自由节拍 (六)设计运输工具 流水线上采取何种运输方式主要取决于加工对象的重量和外形尺 寸、流水线的类型和实现节拍的
35、方法。 传送带参数确定 1。分区单位长度或跨步(产品间隔): 连续流水线的传送带上 两相邻制品中心之间的距离(L0)。 2。工作地长度(工序间隔): 一般情况下,工作地长度Li 3.传送带速度:V = L0 / R 4.传送带工作部分的总长度:L = Li + Lg ( Lg是后备长度 ) (七)流水线的平面布置 第六章第六章 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 15 五、多品种流水线的组织设计 (可变流水线和混合流水线) (一)多品种可变流水线的组织设计 多品种可变流水线的特征: (1)成批轮番生产多种产品,更换产品时,需调整,但调整不大 。 (2)每种产品在流水线所有工序上的设备负荷
36、系数应大致相同。 (3)整个计划期内成批轮番的生产多种制品,但在计划期的各段 时间内只生产一种制品。 1。流水线节拍的计算 可变流水线节拍应分别按每种制品计算 。 设某种可变流水线加工A、B、C三种零件,其计划年产量分别 为NA、NB、NC;流水线上加工各零件的单件时间定额为TA、TB、 TC。有两种方法计算节拍: 第六章第六章 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流第四章 生产系统布局 第一节 生产系统选址 第二节 生产设施布置 一、选址的重要性和难度 第一节 生产系统选址 二、影响选址的重要因素 三、选址的方法 第一节 生产系统选址 一、选址的重要性、难度和原则 (一)重要性 1.投资 2.成本 3.职工
37、 4. 改变困难,作用深远 (二)难度 1.选址因素相互矛盾 2.不同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很难确定和度量 3.不同的决策部门利益不同,追求的目标不同 4.判别的标准会随时间变化 (三)原则 1.费用原则 2.集聚人才原则 3.接近原则 4.长远发展原则 第一节 生产系统选址 二、选址的重要影响因素和一般步骤 (一)影响因素 1.接近市场 2.行业环境 3.成本 4.基础设施 5.劳动力资源 6.供应商 7.自由贸易区 8.政治因素 9.政府壁垒 10.环境保护 11.东道社区 12.竞争优势 (二)选址的一般步骤 1.选择某一地区 (1)城市设厂 (2)农村设厂 (3)城郊设厂 2.选择适当地点
38、(1)考虑长区平面布置,留有适当扩充余地 (2)整理场地环境的费用 (3)职工生活方便 第一节 生产系统选址 三、选址的方法 (一)量本利分析法(盈亏平衡点分析法) 例 某一机动汽化器制造商考虑将新建一处生产制造 厂,在A、B、C三个城市进行选择,条件如下表(元): 方案固定成本单位 变动成本 预测销量 预计 销售价格 A30万75020001200 B60万45020001200 C110万25020001200 解 TCA = 300000+750*2000 = 1800000 TCB = 600000+450*2000 = 1500000 TCC = 1100000+250*2000 =
39、 1600000 第一节 生产系统选址 LB = 1200*2000-1500000 = 900000 (二)评分法 1. 一般评分法 (见例1) 2. 加权评分法 (见例2) 步骤:(1)列出相关因素清单 (2)制定权重 (3)制定评分标准 (4)打分 (5)加权评分 (6)进行选址 第一节 生产系统选址 例1有三个候选厂址:A、B、C,它们经济因素相当,现按7个 难以量化的因素进行进一步比较。 第一节 生产系统选址 选址因素最高分数候选厂址 ABC 未来燃料可获性 水源供应的充足程度 劳动力供应情况 生活条件 运输的灵活性及前景 环境污染法规 税收稳定性 300 100 250 150 2
40、00 50 50 200 80 220 120 160 30 30 250 90 200 120 160 40 40 220 80 200 100 140 30 30 合 计1100840900800 例2加权评分:考虑在某城市的高速发展区域新开设一医疗诊所 , 其相关因素及权重如下表,求该选址的加权评分。 第一节 生产系统选址 地理位置因素重(a)分(b)加 分(ab) 每人病人公里 施利用率 急出平均往返 高速交通易达到程度 土地用与建造成本 工的偏好程度 25 20 20 15 10 10 4 3 3 4 1 5 100 60 60 60 10 50 址的加 分 340 第一节 生产系统
41、选址 工厂生产能力 (吨/月 ) 到各仓库单位运费(元) PQXY A B C 2400 2400 1800 15 27 45 27 12 24 48 24 9 51 27 15 (三)线性规划运输问题算法 1.供应过程运费最少问题 例3某公司有三工厂:A、B、C,在三个城市;有两个仓库P、Q, 位于不同城市。每个仓库月需供应市场2100吨产品。为更好的服务 顾客,公司决定再设一新仓库。经调查确定X和Y两个点可建仓库。 根据以下资料请选择其一。 第一节 生产系统选址 工 厂 能 力 PQX虚 A 2100 15 27 48300 0 2400 B 272100 12300 24 0 2400
42、C 45 241800 9 0 1800 需 求 210021002100300 解首先,假定X选中,其解如下表。月总运输费用为 : 210015 + 210012 + 30024 + 18009 = 80100 工 厂 能 力 PQY虚 A 2100 15 27 51300 0 2400 B 272100 12300 27 0 2400 C 45 241800 15 0 1800 需 求 210021002100300 第一节 生产系统选址 其次,再假定Y选中,其解如下表。同样,月总运输费用 为:210015+210012+30027+180015 = 91800 最后,两者比较,选择X较好
43、。 第一节 生产系统选址 现有工厂 和备选工厂 生产能力 (台/月) 到仓库的单位运费(元) UVW A B X Y 2800 2000 2400 2400 10 20 30 40 24 16 22 30 36 14 12 8 各 的需求(台/月)220014002600 2.产品发运过程运费最少问题 例4某公司有两个工厂A和B,三个仓库U、V、W,分别位于不同的 城市。为求得发展,决定选择某城市建一新厂。现有两个备选厂址 , 位于不同城市,基本条件如下,请做出选择。 第一节 生产系统选址 工 厂 能 力 UVW虚 A2200 10 24 36600 02800 B 201400 16200 14400 02000 X 30 222400 12 02400 需 求2200140026001000 解首先,假定X选中,其解如下表。月总发运费用为 : 220010+140016+20014+240012 = 76000 第一节 生产系统选址 工 厂 能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