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由此可求得锚固段长度分项系数设计表 达式的相当安全系数,列于表2 . www.PV 标准下载 DL / T 5 1 7 6一 2 0 0 3 表2 锚固段长度分项系数表达式的相当 安全系 数F. 锚杆孔方 向结构安全级别 结构系教Y e 相当安全系数F , 4 脸l .O4 -0 .9 5 仰孔 I l 3 1 . 9 71 . 8 7 1 . 7 91 . 7 0U 1 . 6 11 . 5 3m 俯孔 I L O 1 . 5 2 1 . 4 4 1 . 3 81. 3111 fl i1 . 2 41 . 1 8 由 表 2可以看出,当结构安全级别为I 级时, 对于永久性锚 固工程,
2、持久状况下仰孔及俯孔内锚固段长度的相对安全系数 与我国工程实践中 采用的安 全系数 基本相同。 胶结材料的强度对胶结段长度有很大影响。胶结材料与孔壁 豁结力的大小是受围岩条件控制的。试验结果表明,当水泥浆的 抗压强度为4 2 MP a时,则极限猫结强度可达 4 .2 MP a 。当缺乏试验 资料时,根据己建工程的经验,胶结材料与孔壁的砧结强度可按 附录 A选取。 6 . 2 . 6 机械式内锚固 段的工作机理是, 靠外夹片与孔壁的咬合和 摩擦实现锚固,所以要求内 锚头的结构尺寸,应与锚孔直径有良 好的匹配。当弹簧完全 放松时,锚头直径最大, 安装时 弹簧压紧, 外夹片退至锥筒直径较小的一端,锚
3、头直径最小。 锥筒和外夹片 的 锥度一 般为1 : 1 0 , 如果锥筒长 度为3 0 0 m m ,此时机械式内 锚头 在钻孔中的可调直径的大小只有 1 5 m m 。为保证顺利下锚, 钻孔设 计直径应大于弹簧完全压紧时锚头的最小直径, 但当 施加设计张 拉力时,又必须保证外夹片与孔壁的咬合,内 锚固段不产生滑移 或拉出,因此钻孔的设计尺寸应小于弹簧放松时内锚固段的最大 直径。如果成孔后的实际直径同设计要求的直径误差过大,势必 影响内锚固段的安装或张拉时与孔壁的咬合,因此必须严格控制 www.PV 标准下载 DL / T 5 1 7 6一2 0 0 3 机械式内锚固段部位的钻孔直径误差。 6
4、 . 2 . 7 对于锚固力较大的预应力锚杆,均由多股高强钢丝或多 股 钢绞线组成。对多股钢绞线同步张拉时,受力很难保证均匀一致。 多股钢绞线同时锁定后,由于张拉时伸长量不一致,锚夹片工作 性能不同,锁定后每股钢绞线受拉状态也是不均匀的。丰满大坝 基础加固试验实测每股钢绞线受力的 不匀匀系数为0 .9 1 - 1 . 0 3 , 其 他工程也做过类似的工作,其实测结果见表 3 。从表中所列数据可 见,其不均匀程度更差。为防止由于每股钢绞线受力不均匀,而 使受力较大的首先拉断,继而全部相继拉断的结果出现,在设计 时要考虑一定的安全余度。 表3 各工程实测钢绞线受力不均匀系数 工程名称 白山 地
5、下 厂房 白山 1 5 号 坝段锚固 丰满坝基 加固 镜 泊 湖 进水 口 加 固黑)aU $ 84 驴 7f tk 0 . 4 - 1 . 6 7 0 . 7 - 1. 1 70 . 8 - - 1 . 1 70 . 8 7 - 1 . 1 30 . 4 - 1. 6 7 此外,预应力锚杆长期在高应力状态下工作,为了锚杆的正 常工作,必须考虑应力腐蚀的影响。 基于上述原因,国内外的锚固工程都将锚束材料的抗拉强度 标准值的 6 0 %- 6 5 %作为锚束允许设计应力。例如,日 本锚固协 会的V S L锚固设计施工规范中规定: 对于永久性锚固工程,锚束 材料允许的设计应力为 0 . 6 x 6
6、 。国内 外绝大多数锚固工程都是以 0 .6 0 - 0 .6 5 v 6 作为 设计允许的应力标准进行控制的,见 表4 和表5 0 实践证明,这一规定是合理的。 为了减少张拉时的预应力损失,减少与孔壁的摩擦,提高锚 固效果,钢丝或钢绞线必须按一定规律编束并设置隔离架,以保 证钢丝或钢绞线在钻孔中顺直,不扭曲,不交叉。隔离架对应的 穿索孔方位要一致。为了保证下锚顺利,对倾角较陡的锚杆,隔 离架间距不大于 4 m;对同水平方向夹角小于4 5 “的锚杆,隔离架 www.PV 标准下载 DL / T 5 1 7 6一2 0 0 3 间距不大于 2 m 。为了保证封孔灌浆效果,隔离架中要预留灌浆管 和
7、排气管通道。封孔灌浆后锚杆的保护层应大于2 0 m m o 表 4 国内部分工程锚束材料强度利用系数和预应力损失情况 工程名称 3L am 单束锚 固力 k N 岩性 强 度 利用 系数 预应力损失 % 梅山坝荃加固 3 73 2 4 0 花 岗 岩 0 . 6 58 . 8 双 牌坝 基加固3 53 2 5 0砂岩及板岩互层0 . 6 0 4. 4 麻石锚固试验 3 83 2 叨 白 云母 片岩 0 . 6 49 . 8 镜泊湖岸坡加固 2 19 1 义 闪 长花 岗岩脉0 . 6 05 0 . 0 陈村岸坡加固 3 02 3 2 0 石英砂 岩板岩互层 0 . 5 5 7 . 7 丰满泄洪
8、洞 1 14 so 变质砾 岩 0 . 6 01 0 力 丰满 5 1 号 坝 段 加固 6 1 . 6台 以) ) 变质砾 岩 0 . 5 7丘5 白山 巧 号 坝段 加固 6 0 0 混凝土 2 7 . 0 白山地下厂房 6 0 0 混合岩 6 . 8 碧口3 0 00 . 6 0 洪门 0 . 6 1 铜街子3 0 - 4 0 3 2 0 00 . 6 6 天生桥厂房边坡2 73 2 30 0 012 0 0 0 . 6 5 漫湾预应力闸墩 0 . 石 3 二滩预应力闸墩 2 0 0 00 . 6 0 水 口 预应力 闸 墩 3 1 5 00 . 6 3 表5 部分国家规范规定的 材料强
9、度利用系数Q t 国别规范代 号 或名称 张 拉 控 制 应 力 二! 中国DU f 5 0 5 7 - 1 9 9 6 碳素钥丝 、刻痕钥丝 、 纲绞线 0 .7 5f ,( 先张法)0 .7 0 f , ( 后 张法) 热处理铆筋 0 .7 0 f ,( 先张法), 0 .6 5 f ,( 后 张法 5 2 www.PV 标准下载 DL / T 5 1 7 6一2 0 0 3 表 5 ( 续 ) 国别规范代号或名称张拉控制 应力a- 中国 GB 5 0 0 1 0 - 2 0 0 2 预应力钢丝 、 钢绞线 0 .7 5 f 先张法),0 .7 5 f ,( 后 张法 ) 热处理钥筋 0
10、.7 0 f ,( 先张法),0 . 6 5 f ,( 后 张法) J T J 0 2 3 - 1 9 8 5 钢丝、钥绞线 0 . 7 5 8 6, ( R 6, 相当于f) 冷拉粗锁筋 0 .9 R 6 r ( 武相当于耘 T B1 0 0 0 2 . 3 - 1 9 9 9 0 .7 5 f , (f相当于f w) 欧洲 C E B -F IP模式规范 ( 1 9 9 0 ) E n m c o d e 2 混凝土结构 设计 0 .8f ,或0 . 9f,: 取小值( ,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水利水电工程通信设计技术规程 发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
11、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水利水电工程通信设计技术规程 主编部门电力工业部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批准文号电综号 前言 水电厂通信设计技术规定自年颁发试行 以来随着我国水利电力事业的飞速发展通信面貌发生了巨大 变化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通信手段的多样化提高了 通信网的可靠性稳定性通信设计的内容越来越多要求也相 应提高原规定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情况的要求为使水利水 电工程通信设计进一步规范化合理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 理迅速准确安全方便地传递各种信息充分发挥水利水电 工程的综合效益特修编原规定并改名为水利水电工程通信 设计技术规程 本规程包括水利水电工程的通信组成和通信方式
12、选择水电 厂梯级水电厂及水电厂群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信水情自动 测报系统通信的设计技术要求和规定包括水利水电工程所采用 的各种通信方式 如电力线载波 微波 卫星 光纤及移动通信及 通信专用电源的技术规定包括在通信设计中有关综合网络设 备布置房屋建筑防雷接地及测试仪器仪表的配置等方面的技 术规定和要求 本规程与原规定相比较取消了原规定中的明线载波通 信无线电通信音频线路网络通信及水电厂专用有线 通信等共四章新增加了通信组成和通信方式选择水情 自动测报系统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地球站移动通 信综合通信网络及光纤通信等共七章在保留原规定 的十章中其内容进行了大量的增删和修改并重新进行了编排 本标准的附
13、录为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编单位电力工业部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雷曙 肖进荣张国强吴长森罗虹王勇 王军方辉皮淑范岳立夫陈承斌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负责解释 目次 前言 范围 引用标准 总则 通信组成和通信方式选择 水电厂厂内通信 梯级水电厂及水电厂群之间的通信 施工通信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通信 电力线载波通信 微波通信 卫星通信地球站 移动通信 综合线路网络 光纤通信 通信电源 通信设备布置 房屋建筑 防雷接地 通信测试仪器仪表的配置和选择 附录标准的附录规程用词说明 范围 为适应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需要本规程就水利
14、水电工程 的通信组成和通信方式的选择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以便统一通信 设计技术标准 本规程适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通信设计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 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 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网络接口基本技术要 求 电话自动交换网带内单频脉冲线路信号方式 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 电话自动交换网用户信号方式 电话自动交换网局间直流信号方式 电话自动交换网铃流和信号音 模拟载波通信系统网路接口参数 电话自动交换网局间中继数字型线路信号 方式 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 工业科学
15、和医疗射频设备无线电 干扰允许值 陆地移动通信网通过用户线接入 公用通信网的接口参数 路脉冲调制复用设备技术要求 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络数字接口参数 长途光缆通信系统进网要求 光缆数字线路系统技术规范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定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程控用户交换机工程设计规范 电力系统微波通信工程设计技术规程 水利水电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规 定 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设计规范 专用移动通信系统接入公用电话自动交换网的 接口技术要求 电力线载波通道设计技术规定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移动电话网路技术体制试行 无线电寻呼网技术体制 无线集群系统技术要求 电信专用
16、房屋设计规范 邮电部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规范 数字微波通信工程设计暂行技术规定 点对多点数字微波通信系统进网要求 市内通信全塑电缆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 规范 公用移动电话工程设计规范 客户建筑物电缆通用敷设要求 总则 水利水电工程通信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 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 设计中应采用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定型产品未经鉴定合 格的设备不得选用 水利水电工程通信设计应考虑远近期结合并与所在系 统的发展规划相适应 水利水电工程通信设计应满足与系统调度部门主管部 门及相关部门和工程之间各类信息传输的需要 通信组成和通信方式选择 通信组成 水利水电工程通信应包括水电厂
17、厂内通信系统通信对 外通信防汛通信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通信梯级水电厂及水电 厂群的集中调度和集中管理通信及施工通信 水电厂厂内通信可包括 厂内生产调度通信 厂内生产管理通信 厂内厂区及生活区综合通信线路网络 厂内其他信息传输通信 系统通信可包括 至主管部门调度部门之间的生产管理和生产调度通信及 系统调度自动化数据通信 水电厂至出线对端变电所站或升压站之间的通信 对外通信可包括 至当地电信局所之间的中继联络通信 与有关单位部门之间的通信 防汛通信可包括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间的防汛通信 防汛指挥通信 抗洪抢险通信 施工通信可包括 工地内部的通信 工地对外的通信 通 信 方 式 选 择 通信方式的选择应
18、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所选通信方式应保 证水利水电工程通信迅速准确安全可靠地传递各种信息 通信方式应结合水利水电工程所在系统的通信现状和发展 规划选择确定 通信方式可选择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方式 有线通信方式可包括 电缆通信 电力线载波通信 光纤通信 无线通信方式可包括 微波通信 卫星通信 短波及超短波通信 移动通信 在选用无线通信方式及设备时其工作频带和使用频率应 符合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颁发的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的要 求并必须经当地无线电管理部门的批准 系统通信及梯级水电厂和水电厂群的集中调度集中管理 通信应优先选用数字微波光纤和电力线载波通信重要的大中 型水电厂其系统调度通信应具有两种独立的通信通
19、道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通信可选用短波超短波或卫星等通信 方式也可选用混合组网的方式 施工通信应根据工地施工总布置因地制宜合理地选择通 信方式所选通信方式应保证施工工地内部施工工地对外及施 工期间防汛通信的要求并宜考虑施工通信与永久通信的结合 水电厂厂内通信 设备选择和容量的确定 生产调度通信应根据水电厂的生产特点选用程控式调度总 机总机应具有录音功能自动手动切换 当调度总机兼作会议电话时宜选用能扩音及会议用的调 度总机当部分调度用户为流动用户时可选用带有无线或指令 接口的调度通信总机 中型水电厂可利用具有调度功能的程控用户交换机进行指 挥调度可不单独设置调度总机该机应具有调度员优先呼叫用 户和输
20、入功能以及各个用户的操作呼叫键和用户忙闲状态显示 信号 厂内生产管理用户交换机应选用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 程控用户交换机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程控数字用户 交换机应具有综合业务数字网 的基本功能 应符合专用电话网进入公用电话网的进网条件和邮电 部关于程控用户交换机接入市话网的有关技术要求和规定 应方便与水电厂所在电力系统通信网的联网便于运行 维护和管理 应根据水电厂的实际需要和发展确定交换机所需要提供 的一般和特殊功能满足水电厂生产管理和生产调度通信的要 求 厂内生产调度总机的容量应按水电厂的枢纽布置装机容 量机组台数自动化和远动化的程度等因素确定也可按照表
21、的规定选择 表厂内生产调度总机容量选择 水电厂总装机容量 以上 生产调度总机容量 门或线 及以上 厂内用户交换机的近期容量宜按调查用户数的 确定远期容量可按发展规划及远期电话普及率指标确定 当缺乏上述资料时厂内用户交换机的近期容量也可按表 的规定进行选择同时应考虑远期发展进行扩容的需要 表厂内用户交换机容量选择 水电厂总装机容量 以上 用户交换机容量 门或线 及以上 当水电厂生活基地距水电厂生产区较远也可在水电厂生 活基地单独设置用户交换机其容量可按水电厂生活基地的规模 和需要确定 当水电厂生活基地距生产区较近时宜与厂内生产管理通信 合用一套用户交换机其容量可根据生活区规模和需要在表 所列容量
22、的基础上增加所需容量 音频总配线架或配线箱的容量除应包括厂内用户交换机的 用户数量和中继线路的容量外还应包括生产调度总机和系统通 信及其他用户所占用的线路容量可按总容量倍确定配 线架或配线箱的容量 数字传输设备之间的连接应配置数字配线架 音频总配线架应选用带有过电压过电流保护装置的总 配线架 中继方式 水电厂的用户交换机与生产调度总机之间的中继方式可 采用将调度通信总机的中继电路接至用户交换机用户电路或中继 电路的中继方式 水电厂用户交换机进入公用网的中继方式可采用下列方 式 全自动直拨呼入呼出中继方式即或 方 式 半自动中继方式即或方式 混合进网的中继方式即和 和方式 中继方式如图图所示 图
23、全自动直拨中继方式一 图全自动直拨中继方式二 图半自动单向中继方式 图半自动双向中继方式 图半自动单向中继方式 当水电厂的用户交换机进入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时 图混合进网中继和方式 图混合进网中继和方式 其中继方式应符合电厂所在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的要求 当电厂分设个及其以上的用户交换机时不论采用何种 中继方式主叫用户每次呼叫听拨号音的总次数不应超过两次 信号方式和接口配合 水电厂厂内通信用户交换机应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或通用 的用户信号方式和局间信号方式 单个模拟用户线接口应采用接口接口的电气特性 应符合原的建议 数字用户接口应采用接口接口的电气特性应符合 的有关规定 低速率同步 异步数据通信接口
24、应采用接口 接口的电气特性应符合原的建议 局间线或线的模拟接口应采用或接口或 接口的电气特性应符合原的建议 局间数字中继线应采用接口或接口 接口的电气特性应符合的有关规 定 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水电厂的厂内通信 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水电厂其厂内通信方式及设备 容量应根据该电厂自动化水平的程度运行方式及主管部门对该 电厂厂内通信的具体要求确定 宜选用具有调度功能的数字程控交换机不单独设置生产 调度总机所选用交换机应满足随时召唤在厂内巡视工作或厂 外待命的值守人员的要求 程控用户交换机的中继方式宜采用全自动直拨呼入呼出中 继方式与系统的中继宜采用接口或接口 信号方式和接口配合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无人值班
25、少人值守水电厂电话用户的设置主要应满足 值守和巡视人员电话联络的需要 梯级水电厂及水电厂群之间的通信 一般要求 梯级水电厂或水电厂群如在生产上被集中调度和集中管理 时应在调度管理中心设置集中调度和集中管理通信系统 供集中调度和集中管理使用的通信交换设备应设置在调度 管理中心该中心可根据运行管理方式设在枢纽水电厂基地主 管水电厂或系统的控制中心 通信交换设备应选用具有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功能 的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及程控调度总机 受集中调度管理的各水电厂其厂内生产调度生产管理 通信可根据各水电厂的具体情况按本规程第章和其他有关章 节的规定执行 调度管理中心的通信 调度管理中心的生产调度总机和用户交换
26、机宜与所在水电 厂或系统控制中心的调度总机和用户交换机合用该设备的容量 和功能应同时满足集中调度集中管理系统及调度管理中心所在 水电厂或系统控制中心对通信的需求 当调度管理中心与其生活基地较近时生活基地可不单独 设置用户交换机调度管理中心的用户交换机的容量应包括生活 基地所需的通信容量 调度管理中心的调度总机和程控用户交换机的选型应符合 本规程第章的要求 梯级水电厂及水电厂群的系统通信 系统通信应具备两种独立的通信通道调度管理中心至各 水电厂的通信不得中断宜优先选用数字光纤通信和数字微波通 信当有电力线可利用时有线通信方式也可选用电力线载波通 信或架空地线复合光缆通信 系统通信的通道组织和设计
27、应满足各水电厂至调度管理 中心及各水电厂之间所需各类信息传输的要求应包括以下主要 信息量 各水电厂至集中调度管理中心的生产调度和生产管理通信 信息 各水电厂至集中调度管理中心远动监控等系统调度自动 化数据通信信息 各水电厂至出线对端变电站远动继电保护系统安全稳 定等各类信息 各水电厂之间所需传输的通信联络及其他信息 施工通信 一般规定 在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中应做出施工通信的规 划设计应包括如下内容 施工工地内部通信方案设计 施工工地对外通信方案设计 主要通信设备的选择 施工通信的技施设计应包括如下内容 施工工地内部及对外通信的总体设计 施工图设计包括布置安装及工艺设计等 整个施工工区通
28、信线路走向与配线方案及安装设计 工地对有关水文站的通信方案和相应的施工设计 施工工地的内部通信 施工工地的内部通信包括施工调度指挥通信和生产管理通 信及综合通信线路网络施工工地内部通信设备可与永久通信设 备结合考虑 施工调度指挥通信可选用程控调度总机当该机与永久通 信统筹考虑时应选用程控调度总机生产管理通信应选用数字程 控用户交换机调度总机和用户交换机的选型应符合本规程第 章的要求 施工工地的对外通信 水电厂施工工地的对外通信宜结合水电厂系统通信方式统 筹考虑其通信方式的选择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 宜通过当地电信局沟通工地的对外通信其中继方式应符 合本规程的要求 其它要求 根据施工需要可采用移动通
29、信或点对多点无线通信方 式 当施工工地内部通信用户交换机设数套并分散布置时各 用户交换机宜采用全自动直拨呼入呼出中继方式 施工区的通信线路宜采用架空电缆线路不宜采用直埋电 缆当采用隐蔽式线路时宜采用管道电缆 与有关水文站的通信应优先采用无线通信方式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通信 一般规定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通信设计应满足迅速可靠准确地 传输水情数据的要求 在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经论证需设置水情自动测报 系统时应根据水情预报和遥测站网的规划设计拟定通信方式 和组网方案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通信的总体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 容 确定通信方式工作体制组网及电路设计方案 确定通信设备的供电方式过电压保护和接地方案
30、确定设备配置方案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通信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 合的要求 通 信 方 式 选 择 通信方式可采用超短波卫星及短波通信方式也可采用 混合组网的方式选用的频率必须经当地无线电管理部门的批 准 遥测站至中心站中继级数少于级中继站建站及运行维 护条件较好宜采用超高频通信方式 当遥测站与中心站距离较远中继站级数超过级或中 继站建站及交通条件较差运行维护不便时可采用超短波和卫 星通信混合组网的方式或卫星通信 当选用短波通信方式时应采用抗干扰纠错及其它技术 措施保证通信质量 工作体制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通信的工作体制可根据需要和所选通信 方式的不同采用自报式或应答式 电力线载波通信 基本要求
31、 电力线载波通信设计应以经审定的接入系统设计为依据 并应满足调度自动化继电保护和系统安全稳定信息传输的要求 对不与系统联网的水电厂梯级水电厂的载波通信设计应 包括在水电厂的通信设计中载波机的型号和工作频率在征得系 统通信部门协调同意后在水电厂通信设计中确定 设备选择 载波机的选型应考虑下列因素 制式应选用单边带调幅制载频抑制或部分抑制 发送功率和接收功率应与线路电压等级噪声水平通道 传输质量等要求相适应 载波侧标称阻抗应选用不平衡式 载波机频带间隔应利于充分利用频率资源并便于全系统 的频率分配 音频频带的分配应满足话音远动高频保护和安全自动 装置等复合信号的传输要求 应具有交流直流两种供电方式
32、 其它性能指标应满足国家及部颁有关标准 线路阻波器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线路阻波器的额定电流必须不小于与阻波器串联的输电线 路的最大工作电流额定短时电流在规定时间内流过主线圈不致 引起热或机械损伤 线路阻波器的阻塞频带应能覆盖设计年限内由该相线上可 能并联的载波通道的全部工作频率当一相上并联多个载波通道 时应采用宽带型阻波器 线路阻波器的阻塞阻抗应能满足通道传输质量的要求阻 塞阻抗的电阻分量的最小值应不小于输电线路特性阻抗的 倍 结合滤波器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结合滤波器应能承受设计年限内可能通过该结合滤波器的 最大载波功率其非线性失真和交调产物应不超过规定值 结合滤波器应能满足通道的耦合要求
33、 结合滤波器的工作频带应能覆盖在设计年限内可能并联的 载波通道的全部工作频率工作频带内的工作衰减应不大于 结合滤波器的线路侧阻抗应与线路阻抗相匹配设备侧的 阻抗应与高频电缆的特性阻抗一致在工作频带内的回波损耗应 不小于 耦合电容器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耦合电容器的额定电容应与结合滤波器的工作频带宽度要 求相适应 中性点直接接地输电线路的耦合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应满 足相联接的高压线路的相电压 当要求在耦合高频信号的同时兼作工频测量或其他用途 时应选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高频电缆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高频电缆的介入衰减应满足通道传输质量指标其工作频 率应与电力线载波通道使用的频率范围相适应 高频电缆的
34、标称阻抗应与载波机或高频收发信机的载波侧 标称阻抗一致其机械强度应保证在室外常规施工条件下不受损 坏 分频滤波器的选型应满足下列规定 分频滤波器应能承受通过它的载波功率其非线性失真和 交调产物不得超过规定值频率分隔比应满足相应通道频率间隔 的要求 分频滤波器对通过它的任何载波信号的工作衰减不得大于 接地刀闸的机械强度和绝缘水平必须能保证人员的安全 质量标准 电力线载波通道的传输质量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可懂串音防卫度 不可懂串音防卫度 远动串音防卫度 载波通道的允许最高工作频率应保证在不利条件下接收端 的信号杂音比不低于 通道储备电平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般通道 重要通道 结冰或严重污染地区的通道
35、设备安装 阻波器可采用悬挂垂直或卧式支撑等安装方式采 用悬挂安装时应考虑风偏的影响采用支撑安装方式时应考虑 风压地震及其它因素对支撑件的影响应确保相相相地间规 定的电气安全距离和阻波器器材本体的安全运行 结合滤波器器材初级端子耦合电容器的低压端子和接地 刀闸上端子之间必须用截面不小于的铜线可靠连接结合 滤波器接地端子接地刀闸下端和接地网之间必须用截面不小于 的扁铁或不小于的铜线可靠连接 处在同一接地网的高频电缆宜将高频电缆两端的金属外 同轴金属铠装与接地网可靠电气连接 微波通信 基本要求 本章规定除第点对多点微波通信一节外均适 用于新建的容量为二次群及以上的数字微波通信干线工程设计 新建微波通
36、信工程应采用数字微波通信方式 微波通信工程设计应以系统通信规划设计和接入系统通 信设计为基本依据考虑已建的微波通信专用网推荐技术经济 指标最优的总体方案 容量大于二次群的数字微波通信假设 参考电路 容量大于二次群的数字微波通信假设参考电路其长度 应为 在假设参考电路的每个传输方向上应包括套标准系列 的数字复用复接和分接设备 假设参考电路包括段等值的等质数字微波段 容量大于二次群的数字微波通信假设参考电路如图 所示 图容量大于二次群的数字微波通信假设参考电路 传 输 质 量 指 标 考虑到衰落干扰及其它恶化因素的影响由本规程 规定的数字微波通信假设参考电路输出端的误码 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任
37、何月份以上时间一分钟平均误码率不大于 任何月份以上时间一秒钟平均误码率不大于 任何月份误码秒的累计时间不大于 残余误码率不大于 考虑到衰落干扰及其它各种恶化因素的影响当实际数 字微波通信电路长度为时输出端的 误码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任何月份以上时间一分钟平均误码率 不大于 任何月份以上时间一秒钟平均误码 率不大于 任何月份误码率的累计时间不大于 残余误码率不大于 当小于时应按规定其误码性能指 标 数字微波通信假设参考电路在任何一年里可 用性指标应大于 实际数字微波通信电路当电路长度为时在任何一年 里可用性指标应大于 当数字微波通信电路传输特种信息时数字微波通信电 路的传输质量指标应由主管部
38、门在工程设计审查时审定 允许的干扰容限 数字微波通信的干扰源应考虑系统内部干扰与系统外部 干扰系统内部干扰应计入接收系统的总噪声之内 系统外部干扰所引起的数字微波通信假设参考电路传输 质量指标的恶化量不应超过其总指标所述时间率的 其中来自卫星系统干扰引起的恶化量不应超过来自 地面通信系统雷达广播干扰引起的恶化量不应超过 来自卫星通信系统的干扰容限应满足以下要求 误码率大于的时间率 误码率大于的时间率 误码秒 任何一年内的不可用性 来自地面通信系统雷达广播的干扰容限应满足以下 要求 误码率大于的时间率 误码率大于的时间率 误码秒 任何一年内的不可用性 对处于卫星地球站协调区的数字微波通信应根据干
39、扰 协调的程序把对卫星通信系统的干扰限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由微波通信对调频固定卫星业务假设参考通道任一话路 相对零电平点上引起的噪声加权一分钟平均干扰功率应符合下 列要求 任何月份以上的时间内不大于 任何月份以上的时间内不大于 由微波系统对脉冲编码调制固定卫星业务假设 参考通道输出端所引起的干扰应符合下列要求 任何月份以上的时间内射频干扰引起的一分钟平 均误码率应不大于 任何月份以上的时间内射频干扰引起的一分钟 平均误码率应不大于 任何月份由于射频干扰引起的误码秒累计时间不得大于 由微波系统对连续可变斜率增量调制固定卫星 业务假设参考通道输出端所引起的干扰应符合下列要 求 任何月份以上的时间任
40、意分钟平均射频干扰功率引 起的误码率应不大于 任何月份以上的时间任意分钟平均射频干扰功率 引起的误码率应不大于 新建的数字微波站当其等效全向辐射功率超过时 天线最大辐射方向应离开同步卫星轨道以上否则每部发射 机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最大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在同步卫星轨道方向内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不应大 于 在同步卫星轨道方向内的等效全向辐射功 率不应大于每度 微波站应避免与地球站之间产生相互干扰二者之间应 进行区域协调或频率协调 设备选型 微波通信设备应选用通用化程度高技术条件符合国家 标准和国际建议的标准化系列化设备应考虑设备制式的统一 和与各种通信方式的互连条件 设备容量选择应满足系统需要并留有备
41、用容量 微波通信设备应具有稳定可靠的监控系统和公务通道 容量系列工作频段的选择 数字微波容量系列应与相适应三次群及以 下系列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数字微波容量系列 系列等级基群二次群三次群 比特率 标称比特率 容限 等效话路数 数字微波容量系列除应具有表所规定的标称容 量系列外还可采用基群二次群三次群的倍系列其容量 系列如下 其等效话路数为路 其等效话路数为路 其等效话路数为路 数字微波工作频段及波道配置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建 议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网路接口 数字微波通信的基带接口点基带数字信号处理应符 合原建议和报告的规定 数字微波通信与数字网间的接口均应在标准数字速率 上实现即接口接口接口 脉冲
42、编码调制通信系列 数字接口的标称比特率比特率容差码型脉冲波 形输入口与输出口规范和数字接口抖动及漂移容限应符合 的规定 接口 标称比特率 经接口传输的信号的容差 同向型接口输入口输入阻抗标称值平衡 输出口测试负载阻抗电阻性 反向型接口输入口输入阻抗标称值对称 输出口测试负载阻抗电阻性 接口 标称比特率 比特率容差 接口输入口阻抗标称值同轴 对称 接口输出口测试负载阻抗电阻性同轴 电阻性对称 接口 标称比特率 比特率容差 接口输入口标称阻抗同轴 接口输出口测试负载阻抗电阻性同轴 接口 标称比特率 比特率容差 接口输入口标称阻抗同轴 接口输出口测试负载阻抗电阻性同 轴 信道音频四线接口的技术条件应
43、符合原建议 其主要技术条件如下 频带 标称阻抗平衡 发信和收信相对电平 发信电平可调 收信电平可调 反射损耗 信道音频二线接口的技术条件应符合原建议 其主要技术条件如下 频带 标称阻抗平衡 发信和收信相对电平 发信电平可调 收信电平可调 反射损耗时 时 终端设备应具有二线环路和 磁石信令转换接口接口的线路信号应符合的规 定 远动装置计算机与终端设备的接口可采用以下 两种方式连接 远动装置计算机当采用时分多路复接设备时应与 终端设备数字接口相连接接口技术条件应符合本规程 的规定 远动装置计算机当采用调制解调器时应与终端 设备的音频四线相连接接口技术条件应符合本规程的规 定 远方保护与终端设备的接
44、口应符合以下规定 远方保护信号为模拟信息时应与终端设备音频四 线接口相连接接口技术条件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远方保护信号为数字信息时应与终端设备 同向接口或反向接口相连接接口技术条件应符合本规程 的规定 终端设备所需的同向接口板或反向接口板均属 终端设备的配套设备 传输远方保护信息的微波通道传输延时应不大于 终端设备同步方式应与远方保护装置协调一致 路由选择及电路计算 微波电路的路由站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微波电路路由选择应根据设计任务书规定的条件及技术可 行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 微波通信电路的站距应根据设备参数所经地区的地形 气候条件天线高度及电波传播等因素确定多接力段的微波电 路站距宜选择均匀站距
45、过长或过短时应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以 保证全电路质量指标 微波通信线路接力段的断面根据地形气候天线高度和 电波传播等条件可划分为四种类型其划分条件应符合下列要 求 型其断面由山岭城市建筑物或二者混合组成中间 无宽敞的河谷和湖泊 型其断面由起伏不大的丘陵地带组成中间无宽敞的 河谷和湖泊 型其断面由平地水网较多的区域组成 型跨海电路沿海路径大部分跨越水面的电路 微波接力段的断面应尽量选择型和型等效地面反射系 数小有利于电波传播的地段应避免或尽量减少等效地面反射 系数较大不利于电波传播的型和型地段 余隙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微波电路的每一个接力段在考虑值变化的时间范围 内电波射线和下方障碍物之间应有一定的
46、余隙值对单一障碍 物的接力段的余隙值宜满足表的要求 多障碍物的接力段的余隙值宜按时由障碍物引入 的电波绕射损耗值不大于和时保证接收电平值不 小于自由空间条件下接收电平值的要求 表微波接力段余隙值 值余 隙 值 要 求 障碍物类型 说明 刃型 等效地面反射系数不小 于的光滑地面 其他 等效地球半径系数 第一费涅耳区半径 指仅时间内 可以小于他的值 在需要采用空间分集接收的接力段主天线路径余隙应满 足本条的规定分集天线路径余隙应满足下列要求 单一障碍物情况时余隙不小于在 分集接收天线安装在主接收天线下方的情况下时障碍 物引入的绕射损耗不大于 多障碍物的接力段宜按时由障碍物引入的电 波绕射损耗不大于考虑 微波通信电路接力段电波射线除满足下方余隙要求外其 余各侧的远区余隙值必须不小于第一费涅耳区半径值 在二频制多段微波通信电路中出现在一段上的同频干 扰应满足信号与干扰之比不小于系统的允许值线路的转折角 或分支角的大小由系统允许的背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