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基于单片机音乐播放系统设计6.580002 8%.docx

上传人:晚风 文档编号:4188477 上传时间:2021-07-27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76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单片机音乐播放系统设计6.580002 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基于单片机音乐播放系统设计6.580002 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基于单片机音乐播放系统设计6.580002 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基于单片机音乐播放系统设计6.580002 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基于单片机音乐播放系统设计6.580002 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北京联合大学 毕业论文摘 要图书馆管理系统是一整套高科技技术与书本管理知识结合的产物。它把传统书籍静态的服务这个缺陷完美化,完成多媒体数据的交互、远程网络连接、检查搜索智能化、多数据库无障碍联系、跨时空信息服务。图书管理系统用计算机程序替代了传统手工记录的工作模式,使得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实现电子化,从而管理工作更加准确规范。它集成了科研数据的单机数据管理和互联网数据检索功能,旨在帮助图书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并以标准化的格式向文字处理软件输出参考和注释以提供SA。为图书需求提供服务。关键字:图书管理 计算机 网络Abstract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is produc

2、ed by high-tech technology and book management knowledge. Finished the defect of traditional books static services it beautification, to complete the interaction of multimedia data, the connection of remote network, the intellectualization of inspecting and search, multiple database accessible conta

3、ct, across time and space information service. The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can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manual recording mode by computer program, which makes the daily management of the library computerization, so that the management work is more accurate and standard. It integrates the scientific

4、 research data of single data management and data retrieval function, Internet to help books and materials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and in a standardized format to word processing software to provide SA output reference and comments. Provide services for book needs.Keywords:Book Management Compute

5、r NetworkIV目录1.绪论11.1 选题目的11.2 课题意义21.3 研究现状22、系统分析32.1 系统需求分析32.2可行性分析32.3项关键技术42.3.1 NET技术42.3.2 ASP.NET简介53.系统概要设计73.1具体设计方案73.2功能要求与实现74.系统详细设计74.1后台数据库设计74.2 系统E-R图104.3处理流程设计114.3.1系统操作流程114.3.2数据增加流程114.3.3数据修改流程134.3.4数据删除流程134.4 系统模块设计144.4.1 管理登陆144.4.2 图书信息管理154.4.3图书信息查询154.4.4借阅管理165.系统

6、调试与测试165.1程序调试165.2程序的测试165.2.1测试的重要性及目的165.2.2 测试的步骤185.2.3 测试的主要内容186.结论186.1系统评价186.2安全性问题191.绪论1.1 选题目的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伴随着高科技技术的产生,大数据时代就到来了。大数据涌现和互联网大变革给社会带来了冲击,图书管理同样受到了冲击。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采用缓慢且繁琐的人力手工记录方式,无法满足现如今图书馆的发展需求,因此图书管理系统的建成对管理工作的升级改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实施图书管理工作,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设计并实施一个可以解决传统图书管理缺陷的管理系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

7、事情。图书馆管理系统能够实现管理人员和读者之间的便捷性操作。在Internet上创建信息共享资源是最有效的方式。图书管理系统主要对馆内图书的现存与借阅情况进行详尽的记录统计,同时也为读者提供方便的查询借阅途径。传统的手工方法已被应用于过去的图书管理中。该方法存在程序复杂、检索困难、管理不方便、资源利用率低等缺点。随着馆藏的日益增多,图书的著录难度也越来越大,传统模式不能满足要求。图书管理系统用计算机程序替代传统的手工记录工作,将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载体由传统物料迁移到服务器,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能,因此如何实现并建成图书管理系统是我们目前的首要目标。图书馆管理系统是一整套高科技技术与书本知识结合

8、的产物。它把传统书籍静态的服务这个缺陷完美化,完成多媒体数据的交互、远程网络连接、检查搜索智能化、多数据库无障碍联系、跨时空信息服务。图书管理系统使得图书管理工作脱离了传统载体、传统人工,具有更高的效能和可靠性。它集成了科研数据的单机数据管理和互联网数据检索功能,旨在帮助图书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并以标准化的格式向文字处理软件输出参考和注释以提供SA。为图书需求提供服务。传统的图书馆在物料载体的基础上,对图书的纳入、整理、借阅等过程进行管理,我们可以利用图书馆的资源进行教研。因此,建成图书管理系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1)图书馆管理系统是网络数据和现实数据的集合,各种电子资源被存储到磁盘,通过网络

9、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系统供我们使用。所以,它比原来的传统模式下的图书馆节省了很大的空间。(2)图书馆管理系统是图书信息的聚集地,在图书馆的日常运营中,图书管理系统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录入和处理工作,是馆内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大数据处理中枢。(3)将图书资源信息记录在服务器端,由计算机进行程序化管理,使得图书管理者的日常工作流程更安全和高效,读者的查询和借阅更加便捷。所有的有价值的数据可以被存储在一个更合适的环境后,数字处理,数字数据不影响一般意义的审查,因为复制的原件。(4)图书馆管理对图书管理者的日常工作有着极大便利,因为网络的原因,它比传统的人力手工记录管理方式更为高效,因为数据载体的原因

10、,它比传统的物料载体更为可靠,信息存储时间得到延长。对于读者来说,对图书信息的查询方式更为方便、多样,对借阅者而言,借阅过程的效率也比以往提高很多。(5)图书管理系统使得读者阅读的范围得到了很大的扩展。传统图书馆书籍数量相对较少以及人们必须要到图书馆才能达到阅读的目的的原因,使得很多人无法阅读,而图书馆管理系统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1.2 课题意义大型图书馆管理起来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因为大量的图书资源,数据的交互麻烦复杂,每天图书的流动大,图书种类繁琐,这些问题对于图书管理人员来说都是很棘手的,但是因为电子技术的的快速进步,各种电子数据的涌现,这些用力的条件让我们设计并实施一个图书管理系统

11、变得没有那么难操作。所以为了更好的管理图书,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开展这项工作迫在眉睫。1.3 研究现状图书馆是图书信息的聚集地,在图书馆的日常运营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录入和处理工作,是馆内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大数据处理中枢,我们可以利用图书馆的资源进行教研。正是因为图书馆的出现,人类的文化遗产才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但是传统图书馆的弊端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逐渐显露出来了。传统方式采用手工录入,处理速度低下,人力操作,失误率高,另外由于存储载体限制,所有的业务操作必须在图书馆物理范围内进行,模式单一,不利于业务扩展与图书馆发展。伴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其在各大领域的应用,图书管理工作亦可从中获得极

12、大便利。使用计算机替代传统的人力管理,图书信息的录入与处理更加准确可靠,减少了很多人力因素的干扰;使用服务器替代传统纸质载体,使得图书信息的保存更加安全可靠,不会由于年代久远需要重复翻新记录甚至发生不可弥补的损耗,对读者和借阅者而言,对图书的查询和借阅方式更为便捷,随时随地登陆系统即可实现,不必再拘泥于图书馆的物理范围。综上,目前许多先进地区都着手实现图书管理工作的计算机系统化,提高管理效能与质量,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让读者一同参与建设这个过程。2、系统分析2.1 系统需求分析基于图书管理工作周期长、信息准确性要求高、业务处理速度要快的特征,为保证图书馆日常运地平稳地进行,图书管理系统需要满足:

13、(1)对图书的基本信息进行准确详尽的记录与存储,要求录入信息流程完善可靠,对信息的收集具备全面性,即对图书馆的基本效能有可靠保障;(2)基于信息录入准确的基础上,对图书信息的查询保证准确与高效,满足图书管理人员对馆内存余图书量与借阅情况的查询,满足读者对图书详细信息的查询,满足借阅者对图书余量与个人借阅情况的查询;(3)对图书管理工作的安全性负责,严格控制管理员的操作权限,对图书根据种类和珍藏度进行分级,防止管理员的越权操作,保证图书管理的规范。(4)该系统设置了普通管理员、高级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级别,用于对图书的不同级别的管理,其它未在该系统注册的人员都不能进入该系统对图书进行管理,从而保证

14、了图书馆管理的安全性和保密性;(5)实现对馆内新引入图书的信息录入、馆内遗失或损耗图书的信息删除、图书信息同管理员和读者信息关联的建立,便于读者的借还。图书管理系统采用B/S的模式。它基于馆内图书的现存信息,建立系统的核心数据库,在服务器端围绕图书的相关业务流程进行处理,在浏览器端对处理后的结果进行反馈和查询。图书管理系统的结构主要分为三层,底层基础为数据,计算机负责核心数据处理,以浏览器向用户展示。用户可在浏览器端进行操作输入、收到结果反馈、进行信息查询。而其中复杂的操作均是对用户隐藏的,在服务器端进行处理与反馈,这部分由服务器到浏览器的信息传递,由ASP.NET实现。在过程中,逻辑模块交给

15、计算机处理,对用户隐藏,而用户仅关注到系统的性能逻辑即可,了解系统的基本功能与相应操作方式,即可实现人与计算机的协同工作,将服务器端的繁杂工作转换为面向用户的简单直观的 浏览器操作。2.2可行性分析伴随着信息智能化建设趋势,使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将图书信息与图书馆业务流水高效准确地管理起来,既节省人力资源,又规范了图书管理的工作,系统开发成本远远小于大量的传统人力支出,故建成图书管理系统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可行性极高。在技术层面上,图书管理系统对服务器、数据库和开发技术的要求一般,不存在技术壁垒,目前的主流硬件条件和主流技术均可很好地满足图书管理系统的建成需求。此外,类似的管理系统在其他前沿行业已

16、经有了多年的运用经验积累,不仅仅是系统的开发建成过程,在后期的图书管理系统日常维护、升级改造、系统扩容,都是有充足的技术与经验可以参考借鉴的,因此建成图书管理系统的技术可行性也完全满足。图书管理系统的开发,主要针对图书信息和读者信息进行收集、管理处理,并提供信息查询功能,目前主流的ASP.NET框架+SQLServer 2000数据库可满足系统建成需求。图书管理系统的操作可行性方面,基于系统本身性质是一个资源管理系统,不存在复杂的计算机操作技巧,对相关人员来说,与传统的手工流程在业务层面上没有区别,只是更换了记录和操作的载体,因此没有很大影响,可以完全满足。另外,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的计算机

17、操作能力不断提高,应付基础资源管理系统的操作绰绰有余,系统今后的升级改造也不会对操作性产生压力性的影响,因此在运营中是可行的。2.3项关键技术2.3.1 NET技术Microsoft .NET核心:它的工作重点是网站和设备与互联网之间的数据交互于传递,它具备多类、多接口,通过该类库,可以访问建成系统的功能【10】。用户无需关注其中的实现过程,仅需了解基础的系统使用,输入已知信息,即可得到服务器对信息处理后的反馈,并能够随时随地对信息进行多方面的针对性查询。系统通过服务器、数据库和服务器与浏览器信息交互结束,为资源提供有效的管理,同时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NETFramework在过去称为

18、NGWS(下一代Windows Services),它的发展目标是形成新一代的分布式计算机应用开发平台。关于.NETFramework的两个基本组件主要是:通用语言运行时运行时环境与.NET类库。2.3.1.1 通用语言运行时(公共语言运行时,CLR)作为.NETFramework 的基本组成之一,它是一种运行环境,它对.NET平台上的应用提供了统一可控的运行条件【3】。CLR在.NET中相当于一个代理的功能,对底层的进程、线程进行高效管理,对内存实现有效调度,实现了安全性,并对代码验证和编译提供服务。2.3.1.2 NET类库(.NETFramework类库).NETFramework是一个

19、非常实用的类库,它是完全面向对象的,在语言方面,它同时支持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的语言。它是.NET软件开发类库中的基础保障库,同时也是.NET平台本身的基础。2.3.1.3 ASP.NET和ADO.NETASP.NET和ADO.NET是本文介绍的平台的主要应用技术。2.3.1.4 Common Language Specification (CLS).NET平台的运行环境是公共语言库,在公共语言运行规范上的设计上,设计人员考虑到了兼容性问题,所以即使语言不同,不同的语言可以互操作。公共语言规范定义了在.NET框架上运行的一组语言特征(9)。体现了和CLS相同思想的其他目前已经实现了的不同的技术能

20、够运行在.NETFramework上,只要是使用了相同的编程规范。2.3.2 ASP.NET简介本系统使用ASP.NET开发平台的界面,以下是ASP.NET的详细介绍。ASP.NET是ASP(Active Server Page动态服务器页面)的后来版本,它可以用来构建新的一代动态的Web站点,是一种动态页面技术基于服务器后端。当客户端发起请求页面的指令时,ASP.NET服务器端会生成动态页面,这种页面在任何浏览器中都会保持一致,不会因为浏览器的不同而造成差别,所以更不存在显示丢失的问题,此外,它还可以根据不同浏览器类型表现出不同的数据形式。ASP.NET是一种服务器端技术,它是基于Activ

21、eX技术的。不同于常见的技术如DHTML、java小程序,ActiveX控件,实现在客户端动态网页,他们不需要在客户端编程。如果一个页面使用ASP.NET所支持的编程语言开发,那么它从浏览器传送到服务器端时,就可以被解释并且执行。执行结果会生成动态网页发送到浏览器端,然后客户端运行的脚本命令会解释执行在浏览器上收到的页面。由于ASP.NET时基于服务器端开发,它可以兼容多种浏览器,不会出现页面解释效果不同的情况,而且因为是服务器端执行它,所以编程逻辑不容易被窃取,具有很高的安全性。ASP.NET也是一种基于面向对象思想开发的,它使用WYSIWYG编辑器来分离代码页面和布局界面。由于面向对象的编

22、程往往具有很高的扩展性,所以可以通过函数重载,类继承等方式扩展自己的代码,达到自己的开发目的而不用担心损坏脚本文件。ASP.NET We的用户界面一共有两个部分,其中一个是可视化界面,提供布局文件的浏览,另一部分是用户界面的逻辑,这里是用户编辑逻辑代码进行布局文件控制的地方。可视化组件涵盖了各种标记和一些Web窗体独有的元素,这些元素可以组成容器,也就是页面,用来容纳文本和控制性组件,文件后缀是ASPX(即,浏览器请求的ASP.NET种类的页面)。用户代码编辑界面包含了控制布局文件的代码,也就是可以在代码中控制一些控件的行为,这些逻辑代码并不与布局文件混合在一起而是单独放置,方便维护人员修改布

23、局和维护代码逻辑。正式因为这种分离代码逻辑和页面布局的设计思想,ASP.NET的人机界面布局设计工具和代码编辑工具被认为是系统设计和分析的一种平衡方式,看起来分离开了,但是却紧密联系在一起,降低代码耦合度,有利于后期工程维护和扩展。接口和脚本更新的同步化。对2.3.3网络的数据库访问ADO.NET技术是一种模型,它符合了编程标准,可以用来创建分布式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共享同一个应用程序。ADO.NET技术基于ADO(ActiveX Data Objts)技术发展而来,但是在交互操作性、可维护性、可编程性具有更卓越的性能。在ADO.NET对象模型中有五个主要组件,即连接对象、命令对象、DataSe

24、t命令、DataSet和DataReader。ADO.NET内有大量公共类和公共方法进行彼此间的数据交换。负责建立联机和数据操作的这些组件的部分被称为托管提供者,它们分别由连接对象、命令对象、Data EtgReader对象和Data Reader对象组成。数据操作组件主要是用于在数据对象之间采集数据,它可以将数据保存在DataSet对象中,即使数据源原来并不是在DataSet对象里,之后再将DataSet对象里更新的数据返还给数据源。在图2.1中显示了ADO.NET对象模型。图2.1 ADO.NET对象模型NET很受程序员们的青睐,因为它提供大量函数接口节省开发时间,代码完善减少运行出错,大

25、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但是在.NET中这些有时表现得更为明显,组件的使用与在修改服务器时重新启动服务器不一样,这对于一般Web站点来说是重要的,然后它本身就拥有开发人员调用的内置组件,例如,更常用的上传组件。相比于其他的编程语言,它十分简单易学,所以本文中开发的图书管理系统使用了.NET技术。 图2-1 ADO.NET对象模型3.系统概要设计网上预借图书网站也是一种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它的数据操作同样是基于数据库的。网上预借图书网站可以在任何时间出版电子图书,也可以管理庞大的图书数据。前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查询和借阅图书,只要使用浏览器打开相应的页面即可。而后端管理员具有更高的数据库操作权限,

26、可以管理图书的价格、简报、图片等各种信息。本系统基本实现了在线预借图书的功能。本系统使用Visual Studio 2005开发环境,数据库开发使用SQL Server2000,并使用ADO进行服务器访问。3.1具体设计方案(1)用户注册、登陆功能;(2)用户和在网页上浏览相关图书信息。(3)管理员权限下可以借阅或者归还图书(4)后台管理模块;(5)管理员权限下才能管理维护图书馆信息以及更改用户信息。在用户权限下使用这个系统,可以很方便地在网上查阅到感兴趣地相关书籍以及相关信息,大大提高检索效率。3.2功能要求与实现(1)登陆验证功能:用户可以登陆客户端验证身份。(2)用户实现借阅、还书功能。

27、(3)实现修改注册信息。(4)管理员权限下可以管理注册用户信息和图书信息。4.系统详细设计4.1后台数据库设计本系统一共需要5个基本信息表,以下为所有表的数据结构:表4-1 设计表“admin”列名数据类型长度允许空IdInt4否UsernameVarchar50否PasswordVarchar50否CreattimeDatetime8否FlagInt4否IsuseInt4否LogintimesInt4否QuanxianVarchar1000否表4-2 设计表“book”列名数据类型长度允许空IdInt4否BooktypeNvarchar50是NameNvarchar50是AuthorNvar

28、char50是CbsNvarchar50是IsbnNvarchar50是PriceNvarchar50是NumNvarchar50是IntroNvarchar500是AddtimeNvarchar50是表4-3 设计表“Booktype”列名数据类型长度允许空IdInt4否NameNvarchar50是AddtimeNvarchar50是表4-4 设计表“jy”列名数据类型长度允许空IdInt4否CardNvarchar50是BookidNvarchar50是StimeDatetime8是EtimeDatetime8是ChaoqiNvarchar50是FjNvarchar50是FlagNvar

29、char50是表4-5 设计表“member”列名数据类型长度允许空IdInt4否Usernamenvarchar50否PasswordNvarchar100否TypeNvarchar50否RegtimeDatetime8否IfuseInt4否LogintimesInt4否LasttimeDatetime8否LastipNvarchar50否4.2 系统E-R图4.3处理流程设计4.3.1系统操作流程错误信息系统主界面系统登录界面系统管理输入操作员及密码密码错误检查数据库密码正确功能界面功能处理4.3.2数据增加流程添加信息时,编号字段由于是另一种类型的主键,他是不可修改并且具有唯一性,但是其

30、他的信息可以由用户输入,而后数据库会根据限制自动判定数据是否合法,并将合法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数据增长流程图:图3.2数据增加流程图4.3.3数据修改流程在修改信息时,第一步选择要修改的数据,第二步输入数据并判断是否合法,第三步合法则保存,不合法则重新输入。数据修改的流程图如图3.3所示。图3.3数据修改流程图4.3.4数据删除流程第一步用户选中想要删除的记录,第二部点击删除按钮并选择确认删除,此时数据库中的内容也会相应删去。当用户选择记录时,单击删除按钮将提示用户确认删除并删除数据库的相关内容。数据删除流程图如图3.4所示:图3.4数据删除流程图4.4 系统模块设计4.4.1 管理登陆当系统

31、登录时,首先出现的是用户登录界面,主要是为了维护系统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如下图所示: 4.4.2 图书信息管理管理员可以对图书信息进行管理,包括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界面如下图所示: 4.4.3图书信息查询该系统具有图书查询功能,界面如下图所示: 4.4.4借阅管理可以对借阅信息进行添加修改或删除,界面如下图所示: 5.系统调试与测试5.1程序调试系统设计过程中总是难免出错。如果是句子的语法错误,编译器会自动标示出来,因此,这编译出错更容易解决。但另一种错误是程序执行过程中抛出的异常或者直接就程序强制结束,这种运行错误在代码阶段一般不容易发现,它的掩盖很强,不同阳历测出来的效果不同。因此,对此

32、类动态事件进行故障排除是非常费时的。5.2程序的测试5.2.1测试的重要性及目的5.2.1.1测试的重要性软件测试在整个开发周期能占很大比重。在传统瀑布模型中,软件测试只在操作和维护阶段之前。在软件产品交付给用户之前,它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最近,软件工程界已经倾向于一种新的观点,即软件生命周期应该包含每个阶段的测试来检查该阶段的结果是否接近预期的目标,尽早发现错误并纠正它们。如果不是在测试的早期阶段,错误延迟扩散常常导致最终产品。测试难度很大。其实,在进行相关的软件系统设计时,出现编程方面的问题非常正常。因为每一种编程方式和编程技术都不可能是非常完美的。我们只能采用更加好的语言、更加完善

33、的开发模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减少在设计软件的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对于已经做好的系统,为了检测是否达到了实际的要求,必须进行软件测试工作,把系统里的左右错误找出来。测试工作是所有涉及系统设计专业必须进行的部分,不能缺少它。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人们是逐渐认识到测试过程的重要,因为在设计系统的时候会出现软件危机。每个系统只能在一段时间内保证高效率运行,如果要进行系统后期的修改,也需要进行软件测试。在进行的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一般软件的测试任务占了整个系统研发时间的60%左右,而对于大型的系统,软件测试所耗费的时间会更加长。另外,软件开发的成本也是非常惊人的。对于软件的研发,必须要考虑后期的系

34、统维护。而维护工作必须要进行多次的系统测试工作。在我们做测试时,比较不愿意做伤脑经的工作,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做它,要么都是很草率地做它。此测试工作逻辑性强,并且极其麻烦,他们对于软件测试的观点有:测试工作让人非常头疼,一天到晚做重复的工作,没有任何喜悦感,只会让人感到难受与不安。很多软件测试的主要目的就是找错,有时候这种测试工作非常具有损伤性。如果发现相关的错误,可以对某些人进行责任追求。因为测试需要注意很多细小的环节,任务繁多,所以做起来真的不容易。编程人员都有一个通病,很相信自己的研发能力,对自己编写的代码信心满满,当通过测试发现相关错误后,心里会比较难受。这些观点对软件测试工作极为不利。

35、在提高软件产品质量之前,我们必须澄清知识和正确的态度。对于软件测试,测试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可能全面地找出系统所有存在的错误,便于进行对系统进行修改。那么,测试的中心肯定在程序的复杂部分,因为那里的逻辑结果最容易出现问题。软件测试归结到底就是查找代码中的问题的过程,优秀的软件测试能够发现很多年别人都没有发现的问题。这就给予了我们一个有用的启示,找到出现错误的根源,并且解决掉中这些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把整个系统进行相关的仿真工作。但是文字理解的想法可能是误导性的,软件测试不是只对部分进行测试,如果只是发现了系统中单个的编程错误,实际的意义不会很大。第1, 软件测试的主要工作是发现错误,但是,这不是测试

36、任务的全部。当发现错误后,可以把系统出错的根源找出来,然后发给项目经理,或者软件研发人员,让他们修改系统,使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第二,在软件测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查找、分析的过程学到很多东西,能够提高以后测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第三,如果在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而没有发现错误时,其实,这样的测试工作是非常有价值。5.2.2 测试的步骤测试的实际过程也是需要按照一定流程走的,每一步都有实际的意义。很对大型的网站都是由一些很大的模块组成,而每一个大的模块又可以分为一些小的模块。所以,很多大型的软件测试工作会按照以下的一些步骤来走:(1) 首先会对系统各个模块的代码部分进行测试,特别是详细设计部分。(

37、2) 系统测试发现错误的过程主要集中在系统设计与需求分析阶段。(3) 由于系统测试会检测相关的规范性问题,所以这个模块会检测出很多问题。5.2.3 测试的主要内容测试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实际的情况确定的,有的系统测试会集中在编程部分,有的侧重在详细设计、有的侧重点在单元测试等等。(1)单元测试对于此模块的测试,最要是对最小单元模块进行全面的检测,会对里面的语法问题、逻辑结构问题、规范性问题进行全面检测。(2)综合测试这个模块主要是对系统的各个接口进行测试。(3)确认试验确实试验主要是进行系统的有效性工作,确认此系统能够进行研发。(4)系统测试软件测试主要是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结构测试、压力测试,以

38、及数据安全性测试。功能测试:由于专业知识有限,本文的功能测试主要进行的是黑盒测试。(5)强度测试和性能测试测试系统的最高实际限制是在某些过载条件下实现软件的功能。(6)安全测试主要进行的数据安全性测试,对系统里的各个模块的数据进行设计,使用相关的保密算法。6.结论6.1系统评价在做完这个系统后,我感慨颇多,觉得自己这段时间过得真的很不容易。从系统的设计工作中,我的出门了以下一些结论:(1)不要死学理论知识,一定要多动手去实践,多进行系统设计工作,在实践中学习理论,检测理论。(2)通过平时不断地犯错而总结相关的经验,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3)一定要注重系统的用户体验,尽量使系统看起来舒服,我的

39、么美工功底欠缺,只有基本功能已经开发出来。在对系统进行仿真工作,并且对系统进行软件测试后,本文发现效果非常好,并已试运行。系统的用户体验感一般,功能齐全,性能稳定。由于系统设计的周期比较短,本文只完成了一部分的设计工作,在ASP.NET的新模块中仍然存在一些缺陷。系统的数据库做得比较小,只能存少量的数据,并且系统的耐压能力非常有限。另外,本文对于ASP.NET的相关技术了解不多,不能设计比较复杂的系统。在设计系统的过程中我失败过很多次,这个过程让我不是很舒服,但是,我很享受它,因为我发现了身存在的问题。6.2安全性问题在系统设计好了之后,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安全性问题,主要涉及到数据的安全性

40、。防止外部的人员窃取重要的数据信息。接下来,我们将讨论该领域的技术和解决方案。(1)对系统进行安全性设计,对系统所有数据部分进行安全性设计。(2)对一些重要的数据传输端口进行设计,设计数据监听器和数据拦截器。(3)对于输入输出部分要进行重点设计,防止受到恶意的系统攻击,可以在此模块设计过滤器。20翵翵严瑾自律的工作习惯,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也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我。一个好老师,对学生的教导只有短短的几堂课,但是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一生。同时,我也想感谢长期陪伴我的家人。是他们让我拥有安详而宁静的学习生活,在他们的默默支持下,我无需担心其它事情,能专心致志地学习。你们就是我人生中的小确幸,亦是我前进的道

41、路上不可或缺的动力!参考文献1张玉荣.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3,(4):80.2周玲玲.绩效考核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及实践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23):160.3陆英.试论我国高校的绩效考核工作J教育与职业,2015,(12):31-334王韶聪关于企业绩效考核工具选择的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4,(18):117-1185肖阳,绩效考核的起源J.企业管理,2010,(6):59.6宋红玉,沈菊琴.平衡计分卡的发展及超越:一个文献综述J.会计之友,2015,(5)134-136.7Teemu Malmi.Balanced scorecar

42、d in Finnish companies:a research note J.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01,(12):207-220.8Hanne Norreklit.The balance on the balanced scorecard critical analysis of some of its assumptionsJ.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00,(11):65-88.9张继德,许小崇.平衡计分卡在我国应用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会计之友,2014,(27):124-126.10王丹丹.基于

43、平衡计分卡的企业绩效考核体系构建以制造业为例J.财会通讯,2013.(8):59-60.11王健菊,陈维敏.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J.中国商论,2016,(33):168-16912任翠玉,杨喜影,高冠群.基于平衡记分卡的M银行绩效评价体系设计与实施J.财务与 会计,2015,(8):22-24.13王玉梅,严丹良.基于平衡计分卡的PPP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会计之友,2014,(2):14-27 .14刘晓宇.基于平衡计分卡的ERP项目绩效评价以W公司为例J.财会刊,2015,(12): 99-101.15何洋.国内外绩效考核现状研究J.现代商业,2014,(35):137-1

44、38.16王晓娟.中小企业实施平衡记分卡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16,(35):100-101.17张颖慧,张艳玲.我国民营企业绩效评价中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实务,2017,(2):217-218.18张婷.论中小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中外企业家,2015,(34): 121-128.19陈曦.浅析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东方企业文化,2015,(23):56.20郭党号.我国中小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8):78.21吕薇.我国中小企业绩效考核中的问题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6,(10):5.22王强,李艳杰平衡计分卡存在的问题

45、及对策民现代商业,2012(02).23孟凡红.基于平衡记分卡的企业绩效管理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红化.2011(24).与社会.2007(06):14-16.5晏夏.论探望权的性质及其侵权保护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06):21-26.6熊杰.探望权执行若干问题探析J.人民司法(案例).2017(05):9-10.7杨梦甜.探望权纠纷案件解决机制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8(08):18-19.8贾少鹏.赋予(外)祖父母探望权的必要性及其完善J.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21-25.9黄洁.探望权法律制度的缺失与重构J.江南论坛.2018(07):14-16.10张娜,申洪钟.我国探望权制度的法律思考以探望权主体为视角J.福建法学.2018(02):23-26.11李润民.探望权法律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7.12张淑芹.论探望权的主体范围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7.13黄洁.探望权法律制度的缺失与重构J.江南论坛.20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