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法制史——论述清朝法制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扼杀.doc

上传人:晚风 文档编号:4214537 上传时间:2021-08-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法制史——论述清朝法制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扼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法制史——论述清朝法制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扼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法制史——论述清朝法制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扼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法制史——论述清朝法制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扼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法制史-论述清朝法制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扼杀摘要:在我国清王朝的康乾时期,资本主义已经开始萌芽,但是由于清王朝的闭关锁国,使这刚萌芽的资本主义遭到扼杀。关于清王朝前期颁布的闭关锁国政策,自19世纪中期以来就被西方学者所关注。清王朝在限制海外贸易上所实行的闭关政策亦被认为是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本文主要从清朝前期所颁布的闭关锁国这一法制论述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扼杀。关键词:清朝法制 对外贸易 影响发展引 言 “资本主义是指资本主导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意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于封建社会的内部。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解体使得资本主义的要素得以解放。14、15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

2、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是资本主义的时代是从16世纪才彻底开始的。在封建社会的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解体,引起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明、清之际,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中外贸易的扩大,是不以任何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向。根本无法设想,当中国经济已被卷入世界经济联系之中后,就会有一种力量能将其重新封闭起来。而清王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无疑成为这股力量封闭的钥匙。康乾时期,以农副业和工商业为主的,并夹带着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封建商品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这种建立在封建生产方式上的并以交换为主要生产目的的经济形态,既带有商品经济的对外交流性,又附着有自然经济的自我封闭性,而在

3、这一时期,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清王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严格禁止或限制大陆人民出海贸易;另一方面,严格管制和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而这两方面的政策扼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 颁布禁海令在清王朝的初期,为防止沿海地区人民与盘踞台湾的郑成功相互“勾结”,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颁布了禁海令。“海逆郑成功等窜伏海隅,至今尚未剿灭,必有奸人暗通线索,贪图厚利,贸易往来,资以粮物。若不立法严禁,海氛何由廓清?自今以后,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交逆贼贸易者,俱行奏闻处斩,不许片帆入口,一贼登岸1顺治.敕谕沿海督抚镇申严海禁事A.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郑成功档案史料选辑C.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禁海令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清王朝进入了闭关锁国的封闭时代,对我国刚萌芽的资本主义给予扼杀。二、限制海外贸易 1717年,康熙帝下令禁海,限制海外贸易,严格规定:一、不准大陆的商船出海前往南洋、吕宋噶罗巴等地进行贸易。二、禁止大陆的商人把船卖给外国人,禁止运输粮食出口。还规定“如果将船卖给外国人,造船与卖船之人皆立斩”,除口粮外,出海船但只载运粮食者“严拿治罪”。三、禁止汉人出海贸易、居留在外国。过去留居在外国之人,限三年之内回国,此后留居外国者,“令其解回立斩”。四、对来中国贸易的外国商船“令地方文武官员严加防范”。康熙

5、帝的禁海令,让彼一时活跃的对外贸易沉寂了下来,而对于清王朝闭关政策的形成和发展,更带了深远的影响 张光灿,论清朝前期的闭关政策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总第23期)。三、清朝的海外贸易制度影响了中国社会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十八世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在十八世纪的六十年代,首先开始于英国的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进入机器大工业时代,可是中国却依然是封建农业国家。为什么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长期居有优势地位,可是海外贸易却始终没有发展起来?为什么中国经济失去了走向世界的一次历史机遇,又陷入停滞状态?在诸种原因中,清王朝的闭关锁国限制海外贸易政策应是一个相当重要的

6、原因。清王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首先表现在对航海业的自我摧残和对海外贸易的阻遏羁勒。从明、清之际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不断扩大的情况看,迅速发展当时并不低于西方的航海能力,增加出海贸易,是中国经济能否适应历史趋势的关键。恰恰在这个决定中国命运的问题上,清王朝背道而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限制了其海外贸易,影响了而中国社会的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因为清王期的出海贸易受到严厉限制,中外贸易的主要部分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因而,清前期对外贸易绷的上升,只意味着西方对中国跨洋贸易的扩大,中国不但根本没有对欧洲的出海贸易,就是赴东南亚的贸易也在萎缩中。一些国外学者认为,清代中国商船在东南亚远不如明朝后期那么活跃。不

7、言而喻,这种状况使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优势地位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再加上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更是大大影响了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四、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清王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明清之际产生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如同任何一个工业处于手工业阶段的国家一样,清王朝前期的手工业除了家庭经营外,主要依靠商业资本经营。这些外向型手工业,如果有充足的商业资本,以及广阔的海外贸易市场,本来是可以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可是,在清王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下,它们失去了这些必要的条件和动力。使一些本来独步世界的工艺技术,终因没有新的突破,遇到西方国家的竞争。 清王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在对外贸易上体现为

8、抑制商贸,它所起的作用其实不仅只限于经济方面,更重要的是使中国与世界相隔绝,禁锢了人民的思想,抑制了社会的活力。商品经济从来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它的发展和活跃总是伴随着文化的交流、信息的交流,并在不断竞争中促进社会的发展。但清王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界隔绝,在保障自身的安全的情况下也丧失了学习世界先进文化思想的启迪,制约的中国的经济发展,使中国在清王朝后期处于被动状态,遭到西方殖民主义的外来的侵略,以至影响以后的经济文化发展,也使资本主义得到了扼杀。结 论清王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虽然是为了对付西方殖民主义的威胁,但是历史证明这些政策和措施是无效的、失败的,这项政策不但使整个国家民族自我封闭,思想日益僵化,而且还失去了开阔的胸襟和眼界,再也没有创新能力,国家积弱难返,终于落到任人宰割;因为这项政策导致了中国在近代史上的落后的地位,影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参考文献:1 夏秀瑞.清代前期的海外贸易政策J.广东社会科学,1988年,第2期2 王超.清代海外贸易政策的演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3 陈尚胜. “闭关”或“开放”类型分析的局限性近20年清朝前期海外贸易政策研究述评J. 文史哲, 2002,(06)4 张光灿,论清朝前期的闭关政策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总第23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