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旅游景点介绍全书-045[中国名山].pdf

上传人:陈琪琪 文档编号:4818 上传时间:2018-05-15 格式:PDF 页数:112 大小:29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旅游景点介绍全书-045[中国名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中国旅游景点介绍全书-045[中国名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中国旅游景点介绍全书-045[中国名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中国旅游景点介绍全书-045[中国名山].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中国旅游景点介绍全书-045[中国名山].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序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亿万年漫长的地质年代中,沧海桑田的演变给神州大地留下了许多壮美无比的名山大川,呈现出多姿多采的自然景观。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的面积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二。纵横千里的山脉,高耸入云的险峰,舒展平缓的低丘,装点着祖国的大地。大自然的伟力,造就了这些巍峨连绵的山地。亿万年来的风吹雨打、冰封雪压、江海冲刷和火山喷发、山崩地裂,使得这些山岳如被刀削斧劈,处处有奇峰异洞、流泉飞瀑,真是千姿百态,气象万千。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崇拜山岳、崇尚自然、热爱山水的悠久传统。早在 4000 多年前的夏朝,就有 “禹封九山”之传说。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各族已形成

2、一套祭祀山岳的礼仪。自秦皇汉武以来,历代帝王在新皇登基或太平盛世之时,总要巡游天下名山,举行盛大的封禅大典,并封有”五岳”、 “五镇”等名山。一些文人学士也热爱祖国山水,游览名山大川。祖国的山山水水造就了孔子、司马迁、沈括、徐霞客、魏源这些伟大的旅行家、思想家和科学家,也孕育了如谢灵运、陶渊明、李白、柳宗元、苏东坡、王安石、黄庭坚、陆游、徐渭等等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们歌颂名山、赞美名山,为名山赋诗题词、刻石立碑,真是名山育名人,名人扬名山。今天当人们在庐山观瀑时,不禁会诵吟起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 篇;在畅游三峡时,又会想起 “朝辞白帝彩云间,暮至江陵一日还”的名句。中国的山水

3、文学使实景与诗情交融,赋予了名山大川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的名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渊源和宝库。“天下名山僧占多”。中国的佛教和道教追求超尘脱世,得道成仙的境界,并纷纷在那些清幽寂静、白云撩绕、绿荫环抱的深山之中修筑寺庙、道观、佛塔、石窟,使得宗教建筑也成为众多名山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的 “四大 佛教名山”、 “道教三十六洞天”以及闻名中外的四大石窟艺术,至今都还保留着浓郁的宗教色彩。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建筑技术,在许多名山之中都留下了他们永恒的功绩。亭台楼阁、桥梁道路无不因山就势、因境而成,成为装点名山的人文景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的名山,又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

4、结晶与丰碑。我国的名山,遍布祖国大地的东南西北,各族人民都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尚的审美观,创造了许多优美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为名山增添了灿烂的光芒和神奇的色彩。这些民间传说和神话像一条彩练,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巧妙地结合起来,产生着巨大的愁力。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习俗,各地区不同的风土人情,也成为名山之美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在这些传说神话、风土人情的不同情趣之中,人们都可以领悟到华夏各族人民共同拥有追求美好、扬善弃恶、不畏强暴的本质。中国的名山,也是 960 万平方公里大地上凝结各民族的纽带和基磐。“江山如此多骄,引无数英雄竞析腰。”几千年来,我国人民从崇拜名山、热爱名山的感情中,迸发出强烈的爱国

5、主义精神。许多名山都流传着历史上抗击外来侵略、追求人民解放的可歌可泣故事,许多名山都与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联结 在一起。如今,当我们登上高山之巅,远眺祖国大地锦绣河山时,无不充满民族的自豪感,尽情地讴歌祖国江山如画、前程似锦。中国的名山又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魂魄。中国的名山,是中华民族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和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愿祖国名山,永葆青春,迎接更多的国内外的游人。中国名山五大连池火山群在黑龙江省中部广表无边的大平原中,距德都县城以北 20 公里处,坐落着 14 座高低不同、但外形均为锥形截顶的孤立山峰,这就是著名的五大连池火山群。在我国,火山并不

6、多见。五大连池的火山群,分布十分集中,火山地貌保存得十分完好。因火山喷发的熔岩堵塞河道而形成的 5 个波光粼粼的湖泊,如同一串闪光的珍珠,与 14 座端庄宁静的火山交相辉映,加上附近还有不少具有治疗疾病神奇功效的矿泉,使得五大连池的火山风光,兼备山秀、石怪、水幽、泉奇四大特色,每年夏秋之时,成为国内外旅游的热点。五大连池火山虽不如日本富士山那样高耸巨大。也不如意大利维苏威火山那样历史悠久,但它的火山地貌如此完整与奇异多彩,而且山、水、石、泉互相组合,一应俱有,在世界著名火山中也很少见,不仅具有观赏和疗养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被国内外地质学家称为 “天然火山博物馆”。五大连池的火山群

7、作为中国名山之一,应该是当之无愧的。这 14 座火山中,有 12 座是史前约 60 万年前至 30 万年前喷发形成的,有 2 座是 200 多年前才喷发过的休眠火山。这两座火山是老黑山和火烧山。史书上记载曾在公元 1719 年至 1721 年间爆发过。清康熙六十年 (公元 1721年)吴振臣所著的 宁古塔记略中写道: “于康熙五十九年六、七月间,忽然烟火冲天,其声如雷,昼夜不绝,声闻五、六十里。其飞出者皆黑石、硫黄之类,经年不断,竟成一山,直至城郭,热气逼人三十余里,只可登山而望。今热气渐衰,然数里之中,人仍不能近。”读到这段文字,不仅使人想象到当时天崩地裂的景象:浓烟滚滚、火光冲天,灼热伪岩

8、浆奔涌而出,满天飞石如暴雨而泻,一片火海红光,令人惊心动魄!火山喷发停息之后,流动的熔岩冷凝成各种形状的火山地貌,至今清晰可见。老黑山高出地面 165.9 米,是 14 座火山中最高的一座。虽然高度不大,但登攀并不容易,因为脚下都是有棱有角的火山砾和松松散散的火山灰,山麓已长着茂密的松林和桦树。登上山顶,可望见漏斗状的火山口,口深约 100米,内壁陡峭,危崖耸立,不少岩石因为崩塌,杂乱无章地堆积在火山口底部。火山口边缘有两个比较深的缺口,是火山喷发时熔岩的溢道。可以清楚地看到岩浆外流后凝结成的熔岩舌。火山口内是如此的宁静,只有栖息在绝壁上的飞鸟盘旋而过,一股淡淡的硫磺气味,使人感受到这个火山巨

9、人仿佛刚刚平静下来。火烧山高出地面仅 73 米,火山口大而浅,深约 70 米,呈椭圆形,底部比较平坦。火山口内长有稀疏矮小的岳桦,使光秃秃的火山口有了一丝生气。满山都是黑色和紫色的浮石,好像刚烧过的炉渣。沿途还可以找到不少具有光滑外形的火山弹,成为游客寻觅的珍品。这种火山弹是由喷向高空的一些液态熔岩在飞行中冷凝而成,有纺锤状、卵状、馒头状、条带状,还有因扭曲而成的麻花状、螺丝状等等。此外, 12 座火山,因喷发年代悠久,已经被森林所环抱,草木遍地,一片勃勃生机。有几座火山口内已积水成湖,成为火口湖了。在这一片方圆 800 平方公里的熔岩台地上,到处可以看到千姿百态、奇形怪状的熔岩地貌。如有似滚

10、滚流动的熔岩流,谓之石龙;有如沸水翻腾的翻花石,看上去像一片凝固的大 海,称之石海;有如同宝塔挺立的喷气嘴,这是由于熔岩流覆盖到多水地带,当气体喷出时使熔岩不断向上堆叠,高达好儿米,数百座 “宝塔”庄严肃穆地屹立 ,成为一片 “塔林”。更有不少地方的熔岩冷凝后酷似各种动物。有粗大盘旋的巨蟒,有长鼻吸水的大象,有横卧竖躺的各种爬虫,有石熊、石猴维妙维肖,只是静静地沉睡着。更有趣的是还能发现有 “绳索”、 “木排”、 “钢轨”、 “馒头”等等熔岩造型。还有一些富有动感的熔岩瀑布、熔岩漩涡、熔岩波浪,使人感到时间仿佛在这里停止了。这里的仙女宫和水帘洞都属于熔岩暗洞,是熔岩流在冷凝过程中留下巨大的空隙

11、而形成的。洞内布满了熔岩钟乳,这是当液态熔岩还未滴入地面时就冷凝而成。洞内熔岩形状各异,雨水、雪水渗落到洞底,形成了一股股清澈、洁净的暗河。由于火山活动,使这里的地下水富含了各种对身体有益的矿物质,并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得五大连池的矿泉水享有盛名。药泉山下的南泉已发现 100 多年,被誉为 “圣水”,可以治疗多种疾病。每逢端午节前后,居住在讷谟尔河、嫩江流域的各族牧民,如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等,一家老少赶车骑马,跋山涉水,来到药泉山下,喜气洋洋地欢庆 “药泉会”。这一盛会现在已改称 “饮水节”了。现在药泉山下名泉很多,并已建成疗养院。据近几年来的科学研究,证明这里的矿泉水对治疗消化系统

12、疾病最为有效。浴用矿泉水,对皮肤病有显著疗效。矿泉泥疗,对斑秃、白癜风等也有奇特效果。一般人饮用矿泉水,能健身强体。所以,一到旅游旺季,前来游览火山奇观的游人,都不忘前来痛饮矿泉水或用矿泉水洗浴。林海雪原长白山巍巍长白山,绵延千里,纵贯于中朝边界。最高峰白云峰为 2744 米,是我国东北的第一高峰。一年四季,长白山上积雪达 9 个月之久,远远望去像一条白色的玉龙横卧天际,所以称为长白山。清朝满族以长白山为祖宗发祥之地。传说天上有三位仙女姐妹来到长白山中湖泊里洗浴,三妹因偷吃神鹊衔来的红果,即觉得体重有孕不能升天。后来生了一个体魄奇伟的男孩,取名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这个男孩顺江流而下,见到鄂、谟

13、、辉三姓为争夺王位而相持不下,就说: “我乃是天女所生,是来平息你们的争端的。”众人见其相貌非凡,又是天生圣人,就尊其为王,于是这个男孩便成了满族之祖。清朝帝王十分崇敬长白山,不断派官吏前去长白山膜拜和考察。长白山上下布满了茫茫森林,林海之中到处呈现着一片原始风光。古树参天、遮天蔽日,奇花异葩俯拾皆是,珍禽异兽屡见不鲜,唯见山峰白雪皑皑,犹如一位玉骨冰肌的仙女亭亭玉立于林海之上。长白山顶是一个被群峰所环抱的湖泊天池。南北长近 5 公里,东西宽 3 公里以上,面积约为 10 平方公里,水深竟达二、三百米。平静的湖水倒映着四周 16 座山峰,蓝天、雪峰、碧水,一片宁静安谧的气氛,仿佛到了混沌初开的

14、史前世界。传说很早以前,长白山上有个作孽多端的火魔,每年要从地下喷一次大火,烧毁山林村舍。为了降服火魔,一位勇敢的 姑娘抱着一块最冷的冰块,等到火魔张口喷火之时,一头钻进火魔的肚子里。只听得天崩地裂一声巨响,山峰崩塌,大火熄灭,喷火的山口就成了天池。其实,天池是一个典型的火口湖。长白山早在二、三百万年前就开始多次火山喷发。从 16 世纪开始,宁息已久的火山又活跃起来,先后有过三次喷发。最后一次是 1702 年,当时 “天地忽然晦瞑,时或黄赤,有同焰烟。腥臭满室,若在烘炉之中,人不堪熏热。四更后消止,即至朝视之,则满野雨灰,恰似焚蛤壳者”火山喷发后,火山口积水成湖,四周形成环抱状的 16座风姿独

15、特的火山奇峰,高度均在 2500 米以上,巍峨壮观。这 16 座山峰分别称为白云、玉柱、梯云、三奇、天豁、芝盘、孤隼、紫霞、华盖、铁壁、龙门、观日、锦屏、卧虎、冠冕和白头,诸峰内侧均为悬崖峭壁,直落天池湖畔。从空中鸟瞰,天池就像一块镶嵌在崇山峻岭之中的碧玉,湖水晶莹,碧波粼粼;晨昏晴雨,变幻无穷;春夏秋冬,各有风韵。天池是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湖水最深的火口湖。由于火山口的地下余热,使水温常年暖温,隆冬季节难得结冰,而湖面上常常腾起水雾,给天池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近百年来,在史书上常记载人们曾发现有脖子细长、长着蛇形脑袋阶 “怪兽”在湖中时隐时现。 1981 年 9 月 2 日中午,一位记者

16、用长焦距相机摄下了 “怪兽”露出水面的照片。但是,天池中没有鱼类,也不长浮萍,这 “怪兽”何以为生,究竟是什么动物,至今还是一个谜。天池之水,从豁口外泄,成为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三江之源。天池北端的天豁峰和龙门峰之间有一缺口,名曰闼门。湖水从闼门溢出形成一条小河,这就是松花江的上游乘槎河。槎,是木筏子,当地人们传说从这里乘木筏可直上天河,所以有人写诗道: “不须鞭石渡沧海,直可乘槎问斗牛。”乘 槎河从 “ V ”形的峡谷中流下,不时形成一处处咆哮奔腾的瀑布。最为著名的天池瀑布跌落 68 米,瀑口有一巨石,名牛郎渡,将河水分为两股,远望如两条玉带白练,似银河倒泻、龙雨腾空,浪花四溅、声震如雷。

17、长白山上瀑布众多,有气势宏伟的紧江瀑布,有形如蛟龙跃空的梯子河瀑布,有势如万马奔腾的吊水楼瀑布,还有三道白河源头飞泉、二道白河一线天瀑布,千姿百态,蔚为奇观。道道飞瀑奔向茫茫森林之中,最终隐伏到这一片绿色的海洋中去了。天池之下,还有不少火口湖。如在乘槎河的下游二道白何畔的密林深处,有一南一北一对圆形湖,传说北湖是仙女洗澡之处。每当清风徐来,湖畔桦树千枝婆娑,万叶摇曳,沙沙作响,仿佛仙女即将来临。这就是著名的小天池,也是长白山上胜境之一。长白山上,温泉比比皆是。二道白河的温泉群面积竟达 1000 多平方米,有大小泉口几十个。常年热气腾腾,一些高温热泉,水温可达 70 80 ,真可以煮熟鸡蛋了。长

18、白山温泉含有大量硫化氢、氡元素和其它矿物质,可以治疗多种慢性疾病。长白山还有水温低于 25 的冷泉,其中著名的药水泉有很高的疗效。这里修建了很多疗养院,游人在此洗浴,真有飞尘浴后一身轻的乐趣。长白山不仅山势巍峨壮观,而且植被景观绚丽多姿。这里满山上下保持着完整的自然生态环境,一片片茫茫林海都还处在原始的状态。而且从山麓至山顶,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异的自然景观。在 1200 米以下、杨、枫、椴、榆等阔叶树和红松、云杉等针叶树交错分布,成为生机勃勃的针阔混交林带。随着山体高度的增高,气温逐渐下降。在 1200 米至 1700 米之间,是一片墨绿色耐寒的针叶林带。这片针叶林分枝稠密,林下阴暗不见天 日

19、,长满了苔藓,如同铺上一层厚厚的地毯。 1700 米以上,气温更低、风力更大,山势陡峻,土质瘠薄,只有不畏严寒的岳桦艰难地生存着。在风雪之中岳桦虽变得低矮弯曲,但却更加显出它的顽强生命力。岳桦林带是长自山森林最高界限,超过 2100 米,这是成了不长树木的高寒冻原带。来到这全年皆冬的荒芜世界,仿佛进入那遥远的北极地区。山坡上只有低矮的灌木丛,在 2600 米以上则只有苔薛和地衣紧紧缠抱在者石上。长白山在垂直高度不到 3000 米的范围中,让人们经历从温带到寒带的几千公里之内的植被与气候的变化,可以找到整个欧亚大陆北半部所有的植物群落的典型代表。这种明显的垂直自然分带和完整的生态系统,在世界上是

20、罕见的,可谓是大自然的杰作。 1960 年,我国在长自山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1980 年,长白山又被联合国划入 “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网。长白山,成为世界人民共同拥有、共同保护的一块宝地。在长白山的林海之中,不仅拥有许多珍贵的树种和各种药用植物,还保留了东北虎、紫貂、金钱豹、梅花鹿、黑熊、麝等稀有动物。这里物产富饶,盛产人参、貂皮、鹿茸 “三宝”。长白山不愧为是大自然的宝库,并且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去一睹她的风采。雄踞北镇的闾山人们都熟悉中国的 “五岳”,然而还有称为”五镇”的名山却鲜为人知。其实早在先秦时期就有 “五岳”、 “五镇”之说。 周礼中已记载:五镇为东

21、镇青州沂山、西镇雍州吴山、中镇冀州霍山、南镇扬州会稽山和北镇幽州闾山。传说这五镇还是舜即位时所封,寓意为一山威镇一州,以求长治久安。北镇闾山位于辽宁省北镇县的辽河平原的西部,从京沈铁路乘火车在沟帮子站下车,距间山仅 30 公里。从沈阳、锦州乘坐汽车也可直达间山脚下闾山方圆 600 多平方公里,自古以来以雄峻多姿、风景优美著称,与长白山、千山合称东北三大名山古书上曾称誊 “辽境内,山以医巫闾为灵秀之最,而千山次之,最东则为东山。”闾山的别称很多,如于微闾山、扶犁山、无虑山,无闾山、医无虑山、医无闾山、义巫闾山、医毋闾山等等,都是东胡族语的音译,意为 “大山”。因闾山有六道山岭,所以又称为 “六山

22、”。传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东巡名山大川。听说闾山山水奇秀,很想一游,无奈远在北方,道路难行,只好责令一名方士用 “赶山鞭”将闾山赶到南方来。这个方士来到闾山脚下,左一鞭,右一鞭,打了三天三夜,闾山遍体鳞伤,血痕累累,但仅把山尾 13 座小峰挪动了一小段路程,而大山却纹丝不功。这 13 座小峰就是闾山西南的十三山。如今闾山上下沟壑纵横,每逢深秋季节,满山的红叶夹在苍松翠柏之中,如同当年鞭打的条条血痕。有古诗记载了这个传说:”幽州北镇高且 雄,倚天万仞幡天东;祖龙力驱不肯去,至今鞭血余殷红。”历代帝王听说秦始皇赶山失败,闾山仍威武不屈地镇守北方,对此特别崇敬。唐玄宗封闾山为广宁公,金世宗封其为广

23、宁王,明太祖诏定为医巫闾山之神。从北魏起,隋、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朝廷,每逢大典都要由皇帝亲自或委派官员前来祭山,因此满山上下留有很多古迹。闾山绝顶大望海峰,海拔 867 米,上有望海堂遗迹,是辽太租的王太子耶律倍的读书处。从现存的柱石、砖瓦来看,当年建筑规模宏大,山峰四周都修有瞭望台。辽太子耶律倍在此隐居,曾 “贮书万卷,歌啸其中”。在此居高临下,极目四望,千峰万壑,尽在眼底。倘若晴日,可远眺渤海。在其东南山中的双泉寺旁,有一 “笔头峰”,如笔尖直插云霄。山崖旁的石洞,传说是耶律倍的藏书洞。双泉寺以南的 “龙岗”,有辽代皇帝、皇族的陵墓群,保留有很多珍贵的辽代之物。因此,辽代把闾山

24、看作皇族的发祥之地。清朝有五代皇帝先后来此游山,康熙、乾隆、道光都留下不少题刻。闾山的奇峰怪石比比皆是。人们依照山石形状,取名为鹰嘴、鹅头、骆驼、卧狮、宝马、虎头、凤尾等等,维妙维肖,形状逼真。登山途中的南天门,有两大石壁对峙而立,如同一扇天造地设的大门。 “门”宽仅供行人通行,为闾山一大胜景。两壁上摩崖石刻很多, “北镇名山”四个大字雄浑有力,最为醒目。著名的隐道谷是一块罕见的巨岩,斜覆如 “石棚”,棚檐下的谷宽 10 米,长 40 多米,可容五、六百人。石壁上有两个深不见底的洞穴,投石而下,只闻砰然有声,余音不绝。最为险峻的山景要数白云关。明代长城曾依闾山山脊而筑,白云关则是长城的一座瞭望

25、台,屹立在四壁如削的山头,以前登白云关,要攀软梯而上,真是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闾山上下又有清泉溪涧点缀,增添了清秀动人的水景。 在道隐谷大石棚中,有一股泉水滴流而下。如到夏季雨水增多,滴泉则成白玉珠帘的流瀑,凌空而落。一到冬季则成道道冰柱,晶莹通透。泉水之下有一石刻的 “圣水盆”,泉水滴入,溅波跃珠,十分好看。乾隆皇帝到此悦心大开,题写了 “圣水盆”三字和七绝一首,连同 大阁八景五言三十韵都刻于石壁之上。一旁还有道光皇帝 观音阁歌的刻石。这股请泉顺流而下,汇集众多的溪涧,盘旋曲折在幽谷之中,一直流到近山麓的圣水桥。桥下是石壁陡坡,层层叠叠的瀑布跌水,又成为一著名的水景。闾山自古有名,各代

26、均有寺庙建成。其中大观音阁建在道隐谷之上,始建于辽代,历史悠久。附近的风景点甚多,成为闾山上主要游览区。玉泉寺建于明代,坐落在山幽林郁的深处,周围群山上苍松翠柏,林中鸟语蝉鸣,一片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的恬静景象。玉泉寺西部的山沟中还有三清道观一座,有下、中、上三院,三院之间都有崎岖山道相连,上院旁的陡壁上有 18 个石磴,直达吕祖洞,传说吕洞宾曾住此洞。登此洞需手脚并用,紧贴石壁攀援而上,下洞则更为艰难了。据统计全山曾建寺庙庵观 46 处,真是 “天下名山僧占多”。闾山上树木葱茏,尤其是苍松古柏,姿态各异,倔强地生长于高峰绝壁之间。春夏季节,万绿丛中山花烂漫,秋季来临,黄花红叶点缀于

27、枫林白桦之中。若到冬季,则雪花飘舞,群山如披银甲白盔,一片北国冰天雪地的风光。如此名山,自古以来引无数文人墨客为之诵吟,清康熙皇帝也有一诗赞道: “名山插霄汉,朵朵青芙蓉。连亘数十里,隐现千百重。迢遥不可极,黛色堆奇峰。窈窕复岝崿,郁郁多苍松。中有桃花洞,杳霞常云封。万古镇幽州,秩祀同岱宗。盼望生引颈,赡顾停六龙。何时一登览,荡涤疏心胸。”秀出北国的千山千山山脉南北纵贯于辽东半岛,绵延 200 多公里,是长白山的余脉。尽管它地处我国东北,但临近海洋,气候温暖湿润,使得满山遍野松柏青翠,林木茂繁,尤其是春夏季节,好似绿色的波浪覆盖着这千山万壑,山色之秀美,可谓独占北国鳌头,并不亚于江南名山诸峰。

28、千山风景区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 20 公里处,占地约 300 平方公里,交通便捷,自古就被推为辽东名胜之首。千山有 999 座山峰。相传在远古洪荒时代,有一位名叫积翠的仙女用五彩缤纷的云锦绣织莲花,一连织了 999 朵,被天帝发现,说她偷走了天上的祥云,于是派了天兵天将捉拿她。积翠仙子在挣扎之中把绣好的莲花洒落大地,化作千山诸峰,手中的缝花针也掉入地下,嵌在石缝里,成为千山著名的一线天。于是,千山又有积翠山和千朵莲花山这两个美丽的名字。早在隋唐之际,这里就有佛教寺庙建筑。至清朝起,道教也进入千山之中,成为辽东佛庙、道观集中之地。史书记载当时山中有 “七寺、十二观、九官、十庵”。至今尚有 20 座

29、庙宇寺观保存完好,坐落在深山密林之中,与雄奇秀丽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山水画卷。千山风景区,依山势走向分北部、中部、南部和西南部四个景区。其中北部风景区交通方便,景点繁多,是千山风景区的游览中心。游人首先到达的是无量观,这一道观建于清康熙六年 (公元 1667 年),为千山道观之首。无量观内的殿阁庭 院均错落有致地依山势所筑,与山石、松柏融为一体。无量观周围有几十个景点,处处令游客驻足而流连忘返。彼称为千山一绝的 “夹扁石”是被几块花岗岩巨石所夹的一条狭窄通道,长 4 米、高 3 米、宽不足半米,只容一人侧身而扛。凡到千山一游的人,总要经此被巨石一 “夹”方可通过。过了 “夹扁石”,迎

30、面一块巨岩,岩上系有一铁环,环下凿有一蹬印,游人必须手抓铁环、脚踩蹬印,纵身一跃方可攀上,此即为 “一步登天”。继续北上,就可到达 “天上天”,这是由几块巨大而浑圆的巨石构成的峰顶。在此远眺,群峰争奇,满目碧翠,沿途美景尽收眼底,确有身置天上的感觉。北部景区内还有千山五大禅林中最大佛寺龙泉寺以及千山最早修筑的寺庙祖越寺,都深藏于幽谷或丛林之中,周围山石峭立,古松参天,清泉淙淙,颇有佛家仙境之意。从龙泉寺西行登山 6 华里,可攀登千山第二高峰五佛顶,海拔 554 米。俗语有 “庙高不过五佛顶”之说。山顶塑有五尊半身佛像,面南遥与千山第一高峰仙人台相望。仙人台位于南部景区,海拔 708 米,其三面

31、为悬崖陡壁,似凌空拔起,仅北面有一狭窄山脊与主峰相连。 “仙人台,仙人台,不是仙人上不来”这句俗语,鼓舞了游客勇攀高峰。传说曾有仙人在峰巅下棋,至今在山峰上有石棋盘和 “仙人台”篆刻。登上仙人台,可见钢城鞍山雄伟风姿,千百群峰尽收眼底,大有 “羽化而登仙”之感。中部景区内还有五龙宫、慈祥观、中会寺等道观名刹。西南部石猴峰中的冰洞,口小但深不可测。严冬时节,洞内向外喷吐热气。至七、八月间的酷暑季节,洞口却寒气逼人,气温可降至 5 ,还可见到白毯的冰晶。盛夏时游人登山至此,满头大汗,在洞口顿时遍体生凉,似乎换了个季节,寒冷难挡,令人无不称奇叫绝。 千山是一座花岗岩山体,大约在古生代末期开始隆起,露出海面而成为陆地。在几亿年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山体产生一系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攻略 > 其他旅游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