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L-T 1033.9-2006 电力行业词汇 第9部分:电网调度.pdf

上传人:Koalabear 文档编号:506655 上传时间:2019-07-29 格式:PDF 页数:52 大小:2.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L-T 1033.9-2006 电力行业词汇 第9部分:电网调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DL-T 1033.9-2006 电力行业词汇 第9部分:电网调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DL-T 1033.9-2006 电力行业词汇 第9部分:电网调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DL-T 1033.9-2006 电力行业词汇 第9部分:电网调度.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DL-T 1033.9-2006 电力行业词汇 第9部分:电网调度.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明1直管段中心0.002D 高程5D为蜗壳进口直径。管口中心线至机组Y轴线距离与设计值的偏差2各节中心高程15最远点高程3定位节中心高程104定位节管口倾斜55定位节管口与控制线56各节最远点半径0.004RR为最远点半径设计值6.3.2 其它管节安装 6.3.2.1 用与定位节相同的方法和要求固定好蜗壳的上、下蝶形边。 6.3.2.2 用吊车、链式起重机和拉紧器等初调环缝对装间隙在4mm左右,防止间隙过大压缝时拉不拢或间隙过小压缝时顶不开。 6.3.2.3 对装环缝应先由上、下蝶形边开始,向腰线进行压缝;对装间隙应为2mm4mm;错牙应均匀地分布在整条环缝上,局部最大错牙值不应大于板厚的1

2、0%。 6.3.2.4 调整管口的高程和最远点半径直到符合表6.3.1的规定。安装永久千斤顶和拉紧器。 6.3.2.5 复测高程和最远点半径,并做好记录。 6.3.3 带过渡板管节的安装 6.3.3.1 在带过渡板管节出口断面和定位节进口断面管口腰线上、下各点焊一块定位挡板,上、下中心点焊两对托板,将带过渡板管节吊装就位。 6.3.3.2 调整间隙,按测量的周长和计算修正值预留错牙,从腰线开始向蜗壳开口处压环缝。此时应特别注意制造厂组装标记。 6.3.3.3 调整高程和中心至符合表6.3.1的规定,安装永久螺旋千斤顶和拉紧器。 6.3.3.4 小块过渡板(耳板、舌板)应先进行试装,确认板块位置

3、无误时再根据实际情况修出坡口,压缝安装;也可安装固定后再修正坡口。 6.3.4 尾节安装 6.3.4.1 由座环特殊固定导叶向上游安装尾节导板,按中心线和座环固定导叶对位(应注意制造厂组装时的标记)。安装时导板上、下与座环蝶形边过渡区的角缝应边修正边拉拢,同时要照顾进口断面的最远点半径和座环上蜗壳分度点对位。 6.3.4.2 当蜗壳进口管节安装焊接后,即可安装尾部上、下盖板和筋板 (见图6.3.4)。 1座环;2上盖板;3蜗壳;4筋板;5导板;6下盖板 图 6.3.4 尾部上、下盖板和筋板图 一般情况盖板尺寸偏大,装配时一般修正靠蜗壳进口一侧,不允许修割靠座环蝶形边一侧。 6.3.4.3 盖板

4、、筋板安装后割出混凝土浇筑孔。 6.3.5 凑合节安装 6.3.5.1 蜗壳凑合节应在其它环缝焊接完再下料,下料时将瓦片覆盖在蜗壳上,用压缝器和相邻管节压紧,凑合节板块应尽量向出口断面放置,以求环向长度较大。 6.3.5.2 切割时应细致操作以满足装配间隙不致过大;进出口两侧同时按实际尺寸切割(或用碳弧气刨修正坡口),先从蝶形边向腰线方向切割压缝,切割一段即压一段缝,不宜整块板切完再压缝,以防止切割时变形引起间隙过大。 方法和ASME -APP-12(89)(附录12)中规定的接收与拒收标准进行检查验收。 2)对奥氏体不锈钢铸钢转轮焊缝及奥氏体焊缝,因目前尚无统一的检验方法,在焊接中应严格控制

5、焊接工艺,焊接后按GB150“附录H 钢制压力容器渗透探伤”对焊缝表面做着色探伤,不允许有裂纹、未熔合及表面气孔。 3)对厚钢板压制的叶片,其对接焊缝应按GB11345的规定进行超声检验,检验等级为B级,合格等级为B级。 7.1.2.2 叶片与下环、上冠的对接角焊缝在焊接中应严格控制焊接工艺,焊接后按GB150“附录H 钢制压力容器渗透探伤”对焊缝表面做着色探伤,不允许有裂纹、未熔合及表面气孔。 7.1.2.3 对转轮其它部位非铸钢件焊缝如设计有要求可按GB11345或GB3323做超声探伤或射线检验。焊缝表面可按GB150“附录H 钢制压力容器渗透探伤”或GB3965做着色探伤或磁粉探伤。

6、7.2 对探伤人员的要求 7.2.1 从事铸钢转轮焊缝探伤的无损检测人员应具有铸钢材质、铸造缺陷及热处理基础知识,并熟悉转轮的焊接工艺。 7.2.2 从事铸钢转轮焊缝探伤的人员应持有国家有关部门签发的级或级以上无损检测资格证书。 7.3 探 伤 条 件 7.3.1 探伤时间:转轮焊缝探伤应在焊缝冷却至室温后进行,需焊后热处理时应在热处理结束24h后进行。 7.3.2 探伤面: 7.3.2.1 纵波直探头探伤面为磨平后的焊缝表面。焊缝磨平后的表面应平整、光洁。 7.3.2.2 横波斜探头探伤面为焊缝一面的两侧和磨平后的焊缝表面。 7.3.3 耦合剂:工业甘油或粘度适当的机油,调正仪器和检测时应使

7、用同一种耦合剂。 7.3.4 探头:纵波直探头的晶片直径在10mm20mm范围;焊缝横波斜探头探伤宜采用 K 值为1的探头,必要时应采用两种K值的探头探伤。 7.3.5 探测频率:1MHz5MHz 7.4 缺陷反修复探 7.4.1 探伤发现超标缺陷时,探伤人员应提供缺陷的准确位置,供研究处理。 7.4.2 缺陷返修后应按原探伤条件进行扩大范围复探,扩大复探范围至少为缺陷两端各延长甅甅 电力线载波通信设计应以经审定的接入系统设计为依据,并应满足调度自动化、继电保护和系统安全稳定信息传输的要求。 9.1.2 对不与系统联网的水电厂、梯级水电厂的载波通信设计应包括在水电厂的通信设计中。载波机的型号和

8、工作频率在征得系统通信部门协调同意后在水电厂通信设计中确定。 9.2 设 备 选 择 9.2.1 载波机的选型应考虑下列因素: a)制式应选用单边带调幅制、载频抑制或部分抑制。 b)发送功率和接收功率应与线路电压等级、噪声水平、通道传输质量等要求相适应。 c)载波侧标称阻抗应选用75(不平衡式)。 d)载波机频带间隔应利于充分利用频率资源,并便于全系统的频率分配。 e)音频频带的分配应满足话音、远动、高频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等复合信号的传输要求。 f)应具有交流220V、直流-48V两种供电方式。 g)其它性能指标应满足国家及部颁有关标准。 9.2.2 线路阻波器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a)线路

9、阻波器的额定电流必须不小于与阻波器串联的输电线路的最大工作电流;额定短时电流在规定时间内流过主线圈不致引起热或机械损伤。 b)线路阻波器的阻塞频带应能覆盖设计年限内由该相线上可能并联的载波通道的全部工作频率;当一相上并联多个载波通道时,应采用宽带型阻波器。 c)线路阻波器的阻塞阻抗应能满足通道传输质量的要求。阻塞阻抗的电阻分量的最小值应不小于输电线路特性阻抗的2倍。 9.2.3 结合滤波器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a)结合滤波器应能承受设计年限内可能通过该结合滤波器的最大载波功率,其非线性失包括行业竞争的变化、产品需求的变化、细分市场的变化、营销模型的变化等。企业行为:主要是指企业针对外部的冲击

10、和行业结构的变化,有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企业方面对相关业务单元的整合、业务的扩张与收缩、营运方式的转变、管理的变革等一系列变动。经营绩效:主要是指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企业在经营利润、产品成本、市场份额等方面的变化趋势。 18 / 16 访问网址: /涥N涥 访问网址: /揋揋安全意识,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定期对病历进行检查和评估。定期对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和评估:5 0圀縰耀0嬀耀0开耀0开耀聢0挀排耀0最乡耀空0栀俀耀?耀貚0氀甴稵耀溏0甀刵枨耀0笀璡耀0縀趿耀0蠀耀?耀0謀耀0贀绯耀鎏0T5初T耀0最乡耀空0栀俀耀?耀貚0氀甴稵耀溏0甀刵

11、枨耀0笀璡耀0縀趿耀0蠀耀?耀0謀耀0贀绯耀鎏0T0谼崚0儾 混流式水轮机分瓣转轮组装焊接工艺导则 Technological guide for erection and welding of split runner of Francis turbine DL/T 50711997 主编部门: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 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批准文号:电技1997341号 施行日期:1997年11月1日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电力工业部1995年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第二批)(技综199544号文)的安排制定的,在编写格式和规划上以GB/T1.1标准化工作导

12、则为基础,并符合DL/T600电力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 本标准是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安装一系列工艺导则的一部分,对大型混流式水轮机分瓣结构的转轮在施工现场的组装、焊接、热处理及加工的工艺方法、技术要求、操作程序和一般检验规则作出了规定。导则的内容和要求是在继丹江口、刘家峡、龚咀、白山一期电站建设的基础上,又增加了90年代新建大型百万千瓦级水电站,如龙羊峡、白山二期、安康、岩滩、漫湾、李家峡等电站的施工经验和最新实践成果而提出的,对工程施工和质量保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它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转轮组装前的准备与检查; (2)分瓣转轮组合工艺; (3)转轮下环和叶片的焊接; (4)

13、焊缝局部热处理; (5)焊缝探伤工艺及标准; (6)止漏环安装及加工; (7)转轮静平衡工艺及标准。 为了统一多年来施工中经常采用的技术名称和术语,赋予其真实的物理意义和工程含义,本标准在5.1节中给出有关名称、术语的定义,同时规定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制订工作始于80年代中。当时原水利水电建设局提出了制订一系列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艺导则的编制计划,其中将混流式水轮机分瓣转轮组装焊接工艺导则、水轮机金属蜗壳安装焊接工艺导则两项交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负责起草。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按计划时间提出了标准征求意见稿,曾分发各单位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编写的依据是基于当时已建成的以龚咀、刘家峡、丹

14、江口等为代表的几个大型电站的施工经验和实践。由于机构变动、工程任务的影响及主要编写人员的人事变动,使上述两项工艺导则的编制工作中断。1995年,电力工业部水电站水轮发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挂靠在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出于行政业务和施工技术归口管理的原因,认为按照电力工业部标准化体系表的要求,水轮发电机组安装系列工艺导则已基本制订和颁发齐全,仅剩下上述两项工艺导则,应该在补充龙羊峡、白山、安康、岩滩、漫湾、李家峡等电站施工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列计划制订,使之早日颁发投入使用。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部的领导下,在电力工业部水农司的大力支持下,重新制订工作由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和电力工业部水电站

15、水轮发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在制订过程中,电力工业部水电站水轮发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标准的报批稿、送审稿进行了多次的技术审查和规范化整理及统稿,使得制订工作能按计划完成。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水电站水轮发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水电站水轮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黎永茂、郎友泉、赵丛茂、许松林。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水电站水轮发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1 范 围 1.0.1 本导则规定了水电站混流式水轮机分瓣转轮组装、焊接、热处理及加工的工艺方法、技术要

16、求、操作程序和检验的一般规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混流式水轮机分瓣数为二、材质为低合金钢及镍铬不锈钢的转轮在现场组装、焊接的工艺过程,不适用于上冠、下环及叶片分件制造并在现场组装、焊接的组焊方式。 1.0.3 本导则系根据有关的规程、规范,并结合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施工经验和工艺方法而制订,在执行中不排斥先进施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 引 用 标 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5089 钢制压力容器 附录H钢制压力容器渗透探伤 GB332387

17、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GB396585 钢制压力容器磁粉探伤 GB723387 铸铜件超声波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 GB856488 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 GB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SL3592 水工金属结构焊工考试规则 劳人锅19881号关于颁布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部1988-01-03 ASME 5(89) 材料与工件的超声检验规范 ASME APP12(89) 焊缝超声检验(附录12) 3 转轮组装前的准备与检查 3.1 对转轮组焊场地的要求 3.1.1 转轮组焊场地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3.1.2 要采取措

18、施,使转轮组焊场地的室温不应低于5,相对湿度不大于75%,避免气流对转轮及其焊缝直接吹袭。 3.1.3 转轮组焊场地的起吊设备应具有足够的起重容量和起吊高度,并应平稳可靠。 3.1.4 转轮组焊施工现场,应有可靠的压缩空气、水、电源及消防设施,具有加温及保温的焊接条件。 3.2 分瓣转轮组合支墩的设置 3.2.1 如图3.2.1所示,转轮组合的支墩设置6只,高度一般为750mm。支墩设置应稳固并用型钢相互连接,顶面应平整。 1转轮下环;2楔子板;3钢支墩;4组合缝;5加固型钢 图 3.2.1 转轮组装场地支墩布置图 3.2.2 调整转轮水平用的楔子板,尺寸按接触面受力不大于1000N/cm2确

19、定,其两楔子板的搭接长度应占总长的三分之二以上。置于支墩顶面楔子板的标高相对高差不宜超过1mm。为防止吊放转轮时楔子板滑动,可将楔子板临时点焊固定。 3.3 分瓣转轮及部件的检查 3.3.1 分瓣转轮组装前,对设备要进行清点、检查、全面清扫。 3.3.2 转轮上冠组合面用平台及平尺检查,应无高点、毛刺。若组合面不平整度超过设计要求,应会同制造厂研究采取特殊处理工艺。 3.3.3 检查所有销钉、销钉孔、螺栓孔应无毛刺、高点。螺栓孔两侧的平面应平行且与螺栓孔垂直,并检查销钉、螺栓与孔的配合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3.3.4 转轮组合螺栓和转轮与主轴的连接螺栓、螺母要进行对号预装配,螺母在螺杆螺纹的

20、全行程上用手转动应灵活,松紧要适宜,若过紧或卡阻,应对螺纹进行修磨。并检查螺栓头与螺母底平面应平行且与螺杆垂直,其不平行度或不垂直度不应超过1mm/m。如超差,则须加斜垫圈或车削处理,以利螺栓拧紧。 3.3.5 对转轮叶片及各部位应仔细检查,如发现裂纹等缺陷,应会同制造厂及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3.3.6 检查转轮下环及叶片焊缝部位两侧断面尺寸是否相对称。其焊缝坡口合拢后钝边的错牙不应超过3mm,如超差,则要进行补焊修正处理。 3.3.7 彻底清除转轮下环焊缝坡口两侧各500mm内的油漆和油污,以备加热焊接。 4 分瓣转轮组合 4.1 转 轮 组 合 4.1.1 先将一瓣转轮吊放在支墩上,另一瓣

21、吊起时要基本水平,以便就位找正。两瓣转轮合拢前,用白布和酒精将组合面清扫干净。不准任何杂物夹入缝中。合拢时应避免互相碰撞。定位销不能受损。 4.1.2 当分瓣转轮基本合拢后,应先穿入组合螺栓,戴螺母时螺纹上涂二硫化钼、丝扣脂等防锈润滑脂。上冠分缝用清洁布覆盖,以免杂质落入组合缝中。用拉紧器将下环合缝拉拢,同时逐步拧紧组合螺栓,使上冠组合缝靠拢,然后精心地调整上冠法兰面及止口的错牙,合格后拧紧组合螺栓并将支墩顶面的楔子板点焊固定。 4.1.3 组合螺栓应对称拧紧,其伸长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按下列公式计算图 4.2.2 法兰下凹值测点布置图 LLE=(4.1.3) 式中:L螺栓的伸长值(

22、mm); L螺栓计算长度(mm),一般从螺母的一半算至螺栓根部; 螺栓所受拉应力,一般采用=120MPa140MPa; E螺栓所用材料的弹性模量,E=2.1105MPa。 4.2 转轮组合后的检查 4.2.1 用0.05mm塞尺检查上冠组合缝间隙不能通过。允许有局部间隙,用0.10mm塞尺检查,深度不应超过该处组合面宽度的1/3,总长度不应超过周长的20%。销钉周围不应有间隙。组合面处的各零部件安装面应无错牙。 4.2.2 法兰面合缝处及法兰面止口应无错牙。如图4.2.2所示,用1m长平尺测量检查,并记录法兰面下凹值及下环错牙值。下环轴向及径向错牙值一般不应大于0.5mm。 图4.2.2 法兰

23、下凹值测点布置图 4.2.3 转轮上的所有销钉、螺栓、螺母均应按设计要求锁定或点焊牢固。 4.2.4 检查下环焊缝坡口钝边对接情况应符合3.3.6要求。 5 转 轮 焊 接 5.1 术语、定义 5.1.1 综合收缩量:下环焊接过程中,焊缝的收缩变形通过叶片的传递而使法兰面凹度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全焊缝收缩的综合效应产生的,可用下环的顶、底部收缩量的代数平均值与法兰面下凹值的关系表示。这个代数平均值,称焊缝的综合收缩量,其表达式为 KCCud=+ 2(Cu、Cd均为正) 式中:Cu下环顶面测点距离Cu的变化值; Cd下环底面测点距离Cd的变化值。 5.1.2 综合间隙:下环焊缝顶开过程中,顶部

24、、底部顶开值的代数平均值,其表达式为 =+ CCud2(Cu、Cd均为负) 式中:Cu、Cd意义同5.1.1。 5.1.3 角变形:反映下环焊接过程中止漏环安装面向内凹或向外凸出的一个相对比较量。C1-C20,表示焊缝止漏环处向外凸出,反之为向内凹进。C1、C2为下环中部内外侧测点距离C1、C2的变化值。当焊缝收缩时,C1、C2均为正。 5.2 预留间隙的确定 5.2.1 法兰面下凹度测点布置如图4.2.2所示。1、6点为支承点,3、4两点紧靠组合缝两侧,2、5点分别位于1、3点和4、6点之间。 1顶部拉板;2、3楔子板;4底部拉板 图 5.2.1 下环焊缝测点布置图 下环焊缝测点布置如图5.

25、2.1所示。测点用钢冲打出光滑记号,以便用游标卡尺类量具测量,两测点距离约200mm,其中Cu、Cd为下环顶、底面中部测点距离,C1、C2为距止漏环下边缘20mm60mm处内、外侧测点距离。C值的变化量用C表示,焊缝顶开过程中C值增大,C为负;焊接过程中C值减小,C为正。 5.2.2 用千斤顶将下环两焊缝同时同步顶开,每次顶开间隙增加量为0.5mm,测量并记录下环顶、底部焊缝钝边间隙值,顶、底部中间测点Cu、Cd值和法兰面下凹值,直至综合间隙值达6mm7mm。 5.2.3 以各次顶开综合间隙和相应的法兰面下凹值绘制出综合间隙下凹值关系曲线。 5.2.4 根据综合间隙下凹值关系曲线,综合分析确定

26、下环预留综合间隙值和相应的下环顶、底部焊缝钝边的间隙值。 5.2.5 焊缝预留间隙调整好后,如图5.2.1所示,在焊缝钝边上、下端各插入40mm宽的钢楔子板,然后拆除千斤顶,割掉挡块,在下环顶、底面用300mm150mm30mm拉板焊接固定。 5.3 焊 工 5.3.1 凡参加转轮焊接工作的焊工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或SL35的规定考试合格,并经过分瓣转轮结构、材料和焊接知识的专门培训。 5.4 焊接方式选择 5.4.1 转轮焊接,可在如下两种状态下进行: 1)水轮机轴与转轮不连接方式; 2)水轮机轴与转轮连接方式。 采用何种方式下焊接,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7、5.5 下环焊接工艺 5.5.1 焊缝预热: 5.5.1.1 预热温度,通常为15020,在下环顶部靠近焊缝坡口处用水银温度计或热电偶点式温度表测量。 5.5.1.2 热源,如图5.5.1所示,在下环焊缝内、外两侧距焊缝150mm处用远红外线履带式加热器加热。加热宽度为下环顶部厚度的1.5倍2倍。焊接全过程持续通电,以保证有稳定的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 5.5.2 按图纸或转轮材质化学成份选取相应焊条,并按焊条说明书要求进行烘焙。每次从干燥箱内取出该焊层所需量置于保温筒中,随用随取。 5.5.3 控制焊缝综合收缩量的方法。 焊缝封底及内、外23层焊接,即焊缝两面焊接厚度合计35mm左右,焊缝累计

28、综合收缩量占总收缩量的50%,焊接厚度达60mm时,综合收缩量占总收缩量的90%,其后只有微小的变化。因此,控制焊缝的收缩措施要在第15焊层内实施。 控制收缩量的方法: 1)取出焊缝内楔子及切除上下拉板的时间; 2)改变分段数,分段数少收缩量大,反之收缩量小; 3)使用单道及多道焊接,单道焊较多道焊收缩量大; 4)改变每层焊接厚度,焊层厚较焊层薄收缩量大。 控制角变形的方法:实为控制下环焊接缝内、外侧各自的收缩量。在15层焊接中,内、外侧同时施焊,角变形由凸起一侧先起弧1cm3cm后另一侧再起弧,并保持这一相对距离。6层以后,两侧分别用控制收缩量方法中的第2)4)条均可调整角变形。 5.5.4

29、 正常情况下的焊接规范: 5.5.4.1 焊缝分段,如图5.5.4所示,焊缝长L900mm时分3段,L1、L2、L3各为总长L的22%、44%、34%;当900mmL1200mm时则分4段,L1、L2、L3、L4各为总长L的19%、32%、23%、26%;当L1200mm时则分57段,各段长度最长不宜超过300mm,最短不宜少于200mm,且L1L2L3,L4L5,L6L7。分5或6段时L1L3的总长、分7段时L1L4的总长为焊缝全长的60%,其目的是使下环焊缝顶部收缩量不超过顶部预留间隙值,而底部收缩量不小于底部预留间隙值,以免造成止漏环垂直度偏差过大。 5.5.4.2 焊接顺序,如图5.5

30、.4所示,内侧封底,焊接完1、2段或刚超过焊缝一半长后即切除下部拉板,取出下部焊缝内楔子后进行34段封底焊接,外侧碳弧气刨清根。然后焊接内、外侧15层,下段先焊接一层后,再从上至下倒退焊接,以求下部有足够的收缩量。焊接完内、外一层后,割除上部缝内的楔子板并补焊。顶部拉板至焊缝稳定不收缩后再割除。 1转轮下环;2加热器;3保温 材料;4固定支架;5支架铰链 图 5.5.1 加热器安装图 图 5.5.4 下环焊缝焊接工艺 5.5.4.3 每层焊接厚度4mm5mm。 5.5.4.4 焊接电流110A135A,接法为直流反接。 5.5.4.5 推荐在每层焊接完后,用锤击方法消除层间应力。 5.5.5

31、前6层每焊接一层,测量一次焊缝各部位的综合收缩量及法兰面下凹值,以确定下层的焊接工艺。 当采用不连接水轮机轴的焊接方式时,可对比法兰面下凹值与综合间隙值关系曲线判断焊缝收缩趋势,以采取加大或减少收缩量的焊接措施。 当采用水轮机轴与转轮连接的焊接方式时,因法兰面下凹值无法测量,故以焊接层次与焊缝综合收缩量表示,其焊接过程应符合5.5.3、5.5.4要求,一般应具有表5.5.5的变化规律。 表 5.5.5 焊接层次与焊缝综合收缩量参考表 焊接层次封底内、外1层内、外2层内、外3层内、外4层内、外5层综合收缩量K mm1.62.13.03.54.04.55.6 叶片焊接工艺 5.6.1 叶片开坡口之

32、前应进行对装修补,然后参照图5.6.1要求型式切割坡口。 1上冠;2叶片;3、4填补块;5下环; 6抗气蚀层;7拉板;8叶片焊缝 图 5.6.1 叶片填补块焊接图 5.6.2 叶片焊缝厚度大于50mm时,用远红外线履带式加热器或乙炔火焰作焊接预热,预热温度以100150为宜。 5.6.3 焊缝应采用分段倒退施焊。对叶片填补块焊缝,分段长度约200mm。对叶片分割焊缝,分段长度宜300mm400mm。 5.6.4 焊接顺序:叶片填补块焊缝,先焊焊缝,为防止焊接过程中叶片填补块翘起,采用封底焊后背缝清根,坡口两面同时施焊或焊挡板均可。焊缝焊接完后再进行焊缝焊接。上冠叶片填补块在焊接焊缝之前,将上冠

33、组合缝过流面封焊,以免焊缝焊接时上冠法兰面错牙。 叶片分割焊缝焊接时,为避免法兰面上凸,以硬性方式将焊缝撑开,预留1mm2mm间隙,用拉板固定。叶片正面封底焊,叶片背面清根。焊缝厚度大于50mm时,可正、背缝同时施焊。 5.6.5 焊缝成型应与叶片形状相符,并应平滑过渡。 5.6.6 焊缝厚度大于50mm时,焊后宜用远红外线履带式加热器进行消氢处理。加热温度100200,保温3h4h。 6 焊缝局部热处理 6.0.1 下环在各运行工况均属低拉应力区。若制造厂无要求时,推荐下环焊缝不做退火消除应力处理。焊缝焊完后,用于预热的加热器不动,再次将焊缝覆盖保温材料,通电加温到250300,保温3h5h

34、做后热消氢处理。 6.0.2 若制造厂要求焊缝退火消除应力处理时,将经校验的热电偶点焊于焊缝的中部,用小块保温材料覆盖热电偶,避免远红外线直射热电偶造成温度读数误差。再在焊缝处300mm宽部位加贴加热器进行加温。 图 6.0.5 热处理工艺曲线 (a)20MnSi类低合金钢;(b)镍铬不锈钢类 6.0.3 加温时宜采用电子电位差计及自动记录仪组成专用可控硅电源控制柜供电及温度自动记录。无此条件时,也可用220V或380V电源供电,以断续通电方式控制温度。温度测量可用转换开关加毫伏温度计测读,用温度补偿法计算,即 t=t+kt0(6.0.3) 式中:t实际温度; t仪表指示温度; k热电偶温度校

35、正系数; t0热电偶冷端温度(室温)。 6.0.4 保温材料,使用硅酸铝耐火纤维毡软质保温材料,厚度40mm,覆盖于加热范围并适当外延。 6.0.5 热处理工艺曲线可参照图6.0.5所示进行,保温时间,以焊缝厚度每20mm保温1h计算。 6.0.6 转轮热处理后应符合下列要求: 1)转轮各部位应无裂纹; 2)上冠法兰面下凹应不大于0.07mm,上凸不大于0.04mm,上冠组合缝间隙应符合4.2.1的规定; 3)叶片填补块焊缝及抗气蚀层应磨光; 4)补焊并磨平所有的弧坑及焊疤。 7 下环及叶片焊缝探伤检查 7.1 焊缝探伤检查 转轮下环对接焊缝,分割式叶片对接焊缝及叶片与下环、上冠的对接角焊缝,

36、焊接前后应作无损探伤检验。其余焊缝如设计或制造厂无要求只作外观检查,如设计或制造厂有要求则按要求检查。 7.1.1 焊前检验:转轮下环对接焊缝,分割式叶片对接焊缝及叶片与下环、上冠对接角焊缝焊接前应按GB7233的规定对焊缝坡口及附近200mm宽的母材进行超声检验,并记录影响焊缝超声探伤的缺陷位置和尺寸。检查中如发现裂缝等严重缺陷时,应提出详细记录供研究处理。 7.1.2 焊后检验: 7.1.2.1 下环对接焊缝及叶片对接焊缝探伤: 1)对非奥氏体不锈钢铸钢转轮的非奥氏体焊缝,建议按ASME V-5(89)中规定的铸件焊缝超声检验工艺、 220kV架空送电线路水文勘测技术规范 Technica

37、l specifications for hydrological survey of 220kV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 DL/T 50761997 主编部门: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批准文号:电综1997541号 施行日期:1998年3月1日 前 言 本规范是根据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电规计(1991)12号文,由主编单位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原山东省电力设计院)和参编单位中南电力设计院、西南电力设计院编制完成。 本规范所编写的主要内容,是在总结国内电力设计院几十年来进行220kV架空送电线路勘测设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来实际工

38、程中所开展的工作内容和各阶段工作深度进行编制。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收集资料和调研,认真总结了我国电力工程送电线路勘测设计经验,广泛征求了全国各电力勘测设计院的意见,同时参考了有关国内先进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审定。 本标准的附录A为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B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为: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西南电力设计院、中南电力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为:赵家敏、卢晓东、龚永洲、廖祥林、陈才胜。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负责解释。 1 范 围 本规范对220kV架空送电线路水文勘测的工作内容与深度及技术原则作出

39、了基本要求,适用于220kV架空送电线路新建工程的水文勘测,对于220kV改建工程和110kV及以下等级架空送电线路的水文勘测,可参照使用。 2 引 用 标 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J 13990 内河通航标准 GB 5020194防洪标准 DLGJ 1580电力工程水文技术规定 DL/T504995架空送电线路大跨越工程勘测技术规定 JTJ 21387港口工程技术规范海港水文 SDGJ 4084电力勘测设计制图统一规定(水文气象部分) SDGJ

40、 6887500kV架空送电线路勘测技术规定(试行) SDJ 379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SL 449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 SL 5893水文普通测量规范 3 总 则 3.0.1 为了统一勘测技术标准,保证220kV架空送电线路(以下简称送电线路)安全、经济地投产运行,制定本规范。 3.0.2 送电线路水文勘测阶段的划分,与设计阶段相适应,宜分为初步设计阶段勘测(初勘)和施工图阶段勘测(终勘)两个阶段。 3.0.3 水文勘测必须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尽量具有完整与正确的基础资料,以当地的水文、气象观测资料为主要依据,精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应重视水文情势规律的分析研究和人类活动对水文气

41、象条件的影响,以及异常情况下水文气象规律的变化,避免加大或缩小水文计算的设计值。 3.0.4 水文勘测应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慎重地采用国内外成熟的新理论、新方法与新技术。 3.0.5 水文勘测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执行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4 初步设计阶段勘测 4.1 一 般 规 定 4.1.1 本阶段水文勘测主要是配合设计工作,从水文条件上对路径方案进行比较,并提出意见。 4.1.2 本阶段应对线路全线进行初步踏勘,主要是广泛收集已有水文基本资料和规划设计资料,进行必要的现场水文调查和分析。 4.1.3 对线路的特殊跨越段应进行重点踏勘,必要时应做专门的水文勘测工作,并做出

42、可行性分析。对于大跨越工程,应按照架空送电线路大跨越工程勘测技术规定进行水文勘测。 4.1.4 对于航测选线,有条件时应对航片进行水文遥感信息提取和判释。 4.2 勘测内容深度与技术要求 4.2.1 收集资料 4.2.1.1 一般要求 a)收资前应明确设计要求,收集工程有关的地形图及已有勘测设计资料。 b) 收资记录应注明收资时间、提供单位、接待人、资料来源和出处,以及资料编制时间、编制人员等,对资料必须当场校对。 c) 凡资料涉及行业较多,各单位提供的资料有出入时,必须查明原因,加以落实。 4.2.1.2 水文资料收集内容与要求 a) 应广泛收集沿线有关的水文、河床演变、水利规划、水利工程、

43、航运、水下地形图、分洪区、内涝区、冰情、漂浮物、泥石流等资料。 b)水文基本资料包括: 1)地方水利史志、水利区划、防洪规划、河道治理规划、旱涝资料汇编、水利工程资料汇编及其他有关专题总结、试验研究报告等。 2)沿线各跨越段上下游有关水文、水位站的地理位置,测站沿革、高程系统、基准高程点以及实测历年最高洪水位、最大流量、断面流速及分布,水文站分析的洪水比降、河床糙率,河流结冰及融冰情况,各有关部门调查的历史最高洪水位、内涝区水位及内涝区范围,不同时段的暴雨分析成果等。 c)水利设施设计与规划资料包括沿线有关的河道、水库、闸坝、桥涵、分洪口门、分洪区以及海岸工程等的规划设计指标。 d)河床演变资

44、料包括河道历年实测纵、横断面成果资料、河道不同年代的平面图、河道已有冲、淤分析资料、实测含沙量资料、河道变迁历史文献资料等。 e)冰情资料包括冰期、流冰的方向、流冰冰块的尺寸、流冰期最高水位及最大流速、流冰期的冰块堆积情况、冰壅水位、封冰期冰厚及冰面高程、冰的疏密度、冰灾情况、破冰措施等。 f)通航资料应包括航道等级、航道位置及最高通航水位、航道工程整治规划。 g)滨海水文资料应包括: 1)沿线有关海域的海岸带调查资料,海洋站、验潮站情况,有关的工程报告、研究报告及已建海岸工程(港口、码头)等的勘测设计资料和观测资料。 2)实测潮位、波浪、泥沙、海流资料及海区地形图,各种基准面的换算关系等。

45、4.2.2 野外查勘 4.2.2.1 水文查勘 a)本阶段应对线路全线进行水文查勘。 b)现场查勘前应首先充分收集、了解线路沿线有关的水文、地质、地貌、水工建筑物等资料。 c)跨越江河、湖泊、水库、蓄、滞洪区、海滨等地段,必须进行重点查勘。 d)应沿线路走径,对跨越段两侧都进行查勘,必要时应进行简易的测量。 e)对于线路沿线重要的水工建筑物,如水库、闸坝、桥涵、码头等,应查清其相对位置、建设规模等,并标注在路径图上。 f)查勘时应对现场进行简要、全面的描述,并绘制跨越段的平、断面草图,有条件时应进行摄影或摄像。 4.2.2.2 水文调查 a)河流洪水调查 1)在进行沿线水文查勘的同时,应对线路

46、跨越的有关河流进行初步的洪水调查。 2)洪水调查应沿跨越河段两岸进行,对于重要的跨越河段,应进行专门的洪水调查。 3)洪水调查内容宜包括洪水发生的时间、洪水痕迹、洪水过程、历史重现期、断面冲淤变化以及与河道糙率有关的各项要素。同时尚应了解发生洪水时的雨情、灾情,洪水来源,洪水主流方向,漂浮物情况,有无漫流、分流、决口、死水以及流域内河道与自然条件有无重大变化等情况。 b)内涝积水区调查 1)选线时应根据线路走径,向当地水利部门了解沿线内涝积水及分洪、滞洪情况,并应进行现场调查。 2)内涝积水区调查的内容应包括内涝积水区的范围、原因、内涝水位(或水深)、持续历时、除涝措施及规划等。 3)对于滞洪

47、、分洪区,还应调查滞洪、分洪的原因,设计分洪流量、水位、范围历时、运用原则及运用情况等。 c)冰情调查 1)对于北方寒冷地区,应进行线路沿线的冰情调查。 2)冰情调查的内容应包括:跨越水体的结冰和解冰日期,冰面高程,有无连底冻、水内冰、冰坝,流冰期最大流冰块尺寸,最大流速及其相应的最高水位、流向,冰坝的形成情况、危害程度以及历史上发生的冰坝最大堆高等。 d)滨海水文调查 1)当线路经过滨海区时,应进行滨海水文初步调查,当线路受滨海水文要素影响明显时,应进行专门的调查。 2)滨海水文调查内容应包括历史最高潮位及其发生时间、波浪高度、潮流流向、潮灾情况、岸滩演变规律等。 3)线路跨越河口区时,尚应

48、调查感潮河段的潮区界,涨、落潮规律等。 e)线路沿线泥石流调查应按本规范6.6.1的要求进行。 4.2.2.3 跨河方案的水文条件宜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a)跨越河流宜选择河床较窄,河岸较顺直、稳定的河段或选在较稳定的节点控制范围内。封冻河流应尽可能避开经常发生冰坝或流冰危害较严重的河段。 b)线路和河流交叉地点不宜选在支流入口处及河流的弯曲段,应尽量避免与一条河流多次交叉。 c)线路与通航河流交叉时,宜避开码头和泊船地区。 d)线路与洪水淹没区交叉时,宜选在地面较高的最窄之处。当线路沿洪水淹没地区架设时,宜尽量避开旧河道或排洪道。 e)线路与湖泊、水库、海湾、河口交叉时,宜选择水面较窄,岸滩稳

49、定或坍塌影响较小的地段。 f)跨越点应选择整治工程量小,整治效果可靠的跨越段。 4.2.3 水文计算 4.2.3.1 应分析提供线路沿线可能受洪水影响地段的历史最高洪水位。 4.2.3.2 应初步分析提供跨越河段河道的变迁情况,初步分析预测河道30年内发展趋势。对于可能在河中立塔的河段,应初步调查和分析30年期间河床天然冲刷深度。 4.2.3.3 对于跨越海湾、河口及沿海岸线走径的线路,应提供历史最高潮位,最大波浪高度,初步分析预测30年岸滩演变情况。 4.2.4 勘测成果 4.2.4.1 原始资料 a)线路工程中调查与收集的水文气象观测、河床演变、水利设施与规划、水文现场查勘与描述等原始资料、数据、图表应及时整理立卷。 b)地方有关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国内标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