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L 5001-1991 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Koalabear 文档编号:509232 上传时间:2019-08-0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9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L 5001-1991 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DL 5001-1991 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DL 5001-1991 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DL 5001-1991 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DL 5001-1991 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 DL 499 92 关于发布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 电力行业标准的通知 能源农电1993 36号 各电管局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电力局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电力行业标准经审查通过现批准发布标准编号为DL499 92自一九九三年五月一日起实施该规程的出版发行由能源部统一组织原一九七九年制定的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试行本)自本规程实施之日起即停止执行 请将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告部农电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 一九九三年一月十六日 1 总则 1.1 为提高农村(包括县城及市效区)380V及以下电力网的设计安装大修质量确保安全经济运行特制定本规程 1.2 本规程适用于额定电压380V

2、及以下新建扩建改建和大修的农村电力网及受电设备对安全有特殊要求的厂矿企业应执行有关的专业标准 1.3 下列人员均应熟悉并严格执行本规程 1.3.1 各级电力部门从事农电工作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 1.3.2 农村管电人员农村电工 1.3.3 农村电力网中企事业单位的电工 1.4 违反本规程造成严重后果者应负法律责任 农村电工对违反本规程的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对强迫农村电工违反本规程而造成事故者将追究指使人的责任 2 低压电力网 2.1 自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或直配发电机母线经由监测控制保护计量等电器至各用户受电设备的380V及以下供电网路组成低压电力网 2.2 配电变压器应靠近负荷中心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3、2.2.1 避开易爆易燃污秽严重及地势低洼地带 2.2.2 高压进线低压出线方便 2.2.3 便于施工运行维护 2.3 正常环境下配电变压器宜采用柱上安装或露天落地安装 2.4 柱上安装的变压器其底座距地面不应小于2.5m露天落地安装的变压器四周应设置安全围栏围栏高度不低于1.8m栏条间净距不大于0.1m围栏距变压器的外廓净距不应小于0.8m变压器底座基础应高出最大洪水位但不低于0.3m 2.5 工厂车间市郊生活区的配电变压器根据具体情况可安装在室内但室内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变压器外廓距墙壁净距不应小于 与后壁侧壁0.6m 与门0.8m 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2.6 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应根据

4、农村电力发展计划选定一般按5年考虑 若电力发展计划不太明确或实施的可能性波动很大则可依当年的用电情况按下式确定 SH= RSPH式中 SH配电变压器在计划年限内(5年)所需容量kVA PH当年的用电负荷kW RS容载比一般不大于3 容载比可参照下式估算 341Scos KKKR=式中 K1负荷分散系数农村低压电力网取1.1 cos功率因数按本规程11.1.1规定取0.8 K3配电变压器经济负荷率取0.6或0.7 K4电力负荷发展系数一般取1.3 1.5 2.7 配电变压器应在铭牌规定的冷却条件下运行 图 2-1 变压器负荷率小于1允许过负荷时间和倍数 油浸式变压器运行中的顶层油温不得高于95温

5、升不得超过55K为防止绕组和油的劣化过速顶层油的温升不宜经常超过45K 2.8 连接组别为Y, y n 0的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应尽量平衡不得仅用一相或两相供电中性线或保护中性线的电流不应超过低压侧额定电流的25% 2.9 配电变压器的昼夜负荷率小于1的情况下可在高峰负荷时允许有适量的过负荷过负荷的倍数和允许的持续时间可参照图2-1的曲线确定 2.10 配电变压器各相负荷不平衡时按如下两式确定过负荷电流 2H2C2B2A3IIII +(1) HCBA3.1 IIII (2) 式中 IAIBICA B C相负荷电流 IH低压侧额定电流 2.11 低压电力网的布局应与农村发展计划相结合一般采用放射形

6、单向供电供电半径可参照表2-1确定 表 2-1 供 电 半 径 (km) 受电设备容量密度(kW/km2)供电区形状200200 400400 10001000块状(平地)0.7 1.00.70.50.4带状(山地)0.8 1.50.70.52.12 供电网路内的电压偏差应满足如下要求 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 220V单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7% -10% 42V及以下的单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10% 对电压有特殊要求的用户供电电压的偏差值由供用电双方协议确定 注供电电压系指供电部门与用户产权分界处的电压或由供用电协议所规定的电能计量点的电压 2.13 农村低压电力网宜采用TT系统

7、城镇厂矿企业宜采用TN C系统对安全有特殊要求或纯排灌的动力电力网可采用IT系统 同一低压电力网不应采用两种运行系统 2.14 TT系统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网路内所有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用保护接地线(PEE)接至电气上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无直接关连的接地极上如图2-2所示 2.15 TN-C系统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网路内所有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用保护线(PE)与保护中性线(PEN)相连接如图2-3所示 图 2-2 TT系统 图 2-3 TN-C系统 2.16 IT系统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高阻抗接地网路内所有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用保护接地线(PEE)单独的接至接地极

8、上如图2-4所示 2.17 采用TT系统时应满足如下要求 2.17.1 除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外中性线不得再行接地且应保持与相线同等的绝缘水平 2.17.2 为防止中性线机械断线其截面不应小于表2-2的规定 表2-2 按机械强度要求中性线与相线的配合截面 相线截面 S(mm2)中性线截面 S0(mm2)S 16S16 S 3516S 35S/2注相线的材质与中性线的材质相同时有效 图 2-4 IT系统 2.17.3 全网必须实施漏电保护包括 漏电总保护漏电中级保护(必要时)其动作电流应满足4.4.1条的要求 漏电末级保护漏电末级保护应满足以下条件 RI UAa L式中 RA受电设备外露可

9、导电部分的接地电阻 UL通称电压极限V 注在正常情况下的通称电压极限是50V(交流有效值) Ia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A应满足4.4.2条的要求 2.17.4 中性线不得装设熔断器或单独的开关装置 2.17.5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及各出线回路均需装设过电流保护包括 短路保护 过负荷保护 2.18 采用TN-C系统时应满足如下要求 2.18.1 为了保证在故障时保护中性线的电位尽可能保持接近大地电位保护中性线应均匀分配的重复接地如果条件许可宜在每一接户线引接线处接地 2.18.2 供电网内的受电设备宜装设漏电末级保护其动作电流按4.4.2条的要求确定 2.18.3 保护装置的特性和导线截面必须这样选

10、择当供电网内相线与保护中性线或外露可导电部分之间发生阻抗可忽略不计的故障时则应在规定时间内自动切断供电 如果满足了以下条件就是满足了本项要求 ZI USa 0式中 ZS故障回路阻抗 Ia保证在表2-3所列时间内保护装置动作电流A U0对地标称电压V 表 2-3 最大接触电压持续时间 最大切断时间 t (s)预期的接触电压(V) 交流有效值510.50.20.10.055075901101502202.18.4 保护中性线的截面不应小于2.17.2条中表2-2的规定值 2.18.5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及各出线回路需装设过流保护包括 短路保护 过负荷保护 2.18.6 保护中性线不得装设熔断器或单独

11、的开关装置 2.19 采用IT系统时应满足如下要求 2.19.1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及各出线回路应装设过流保护包括 短路保护 过负荷保护 2.19.2 网络内的带电导体严禁直接接地 2.19.3 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甚小切断供电不是绝对必要时则应装设能发出接地故障音响或灯光信号的报警装置而且必须具有两相在不同地点发生接地故障的保护措施 2.19.4 各相对地应有良好的绝缘水平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从各相测得的泄漏电流(交流有效值)应小于30mA 2.19.5 不得从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配出中性线作220V单相供电 2.19.6 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和各出线回路终端的相线均应装设高压击穿保险器 2.

12、20 变压器低压侧的电气结线应满足如下要求 2.20.1 装设电能计量装置 2.20.2 变压器容量在100kVA以上者宜加装电流表及电压表 2.20.3 低压进线和出线应装设有明显断开点的开关 2.20.4 低压进线和出线应装设自动断路器或熔断器 2.20.5 对于TT系统应在低压进线或出线装设漏电总保护器 2.20.6 对于IT系统低压母线应有接地信号装置 2.21 严禁利用大地作相线中性线保护中性线 3 配电装置 3.1 一般要求 3.1.1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应按下列规定设置配电室或配电箱 3.1.1.1 宜设置配电室的配电变压器 a.污秽严重的地方 b.容量较大出线回路较多不宜采用配电

13、箱的 c.供电给重要用户需经常监视运行的 3.1.1.2 除3.1.1.1条所述以外的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可设置配电箱 3.1.1.3 排灌专用变压器的配电装置可安装于机泵房内 3.1.2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装设的计收电费的电能计量装置应符合国标GBJ6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电气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 3.1.3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配电室或配电箱应靠近变压器其距离不宜超过10m 3.2 配电室(箱) 3.2.1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的配电箱宜采用符合国标GB725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规定的产品有条件的也可自制但应满足以下要求 3.2.1.1 配电箱的外壳应采用1.5 2.0mm厚的铁板配制并进行防腐处理

14、 3.2.1.2 配电箱外壳的防护等级应根据安装场所的环境确定 3.2.1.3 配电箱的防触电保护类别应为类或类 3.2.1.4 箱内安装的电器均应符合国标规定的定型产品 3.2.1.5 箱内各电器件之间以及它们对外壳的距离应能满足电气间隙爬电距离以及操作所需的间隔 3.2.1.6 配电箱的进出引线应采用具有绝缘护套的绝缘电线穿越箱壳时加套管保护 3.2.2 室外配电箱应牢固的安装在支架或基础上箱底距地面高度为1.0 1.2m 3.2.3 室内配电箱可落地安装也可暗装或明装于墙壁上落地安装的基础应高出地面50100mm暗装于墙壁时底部距地面1.4m明装于墙壁时底部距地面1.2m 3.2.4 配

15、电室进出引线可架空明敷或暗敷暗敷设应采用农用直埋铝芯塑料绝缘塑料护套电线明敷设应采用耐气候型聚氯乙烯绝缘电线敷设方式应满足下列要求 3.2.4.1 采用农用直埋铝芯塑料绝缘塑料护套电线时应在冻土层以下且不小于0.8m处敷设引上线在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0.8m的部位应套管保护 3.2.4.2 架空明敷耐气候型绝缘电线时其电线支架不应小于40 40 4mm角钢穿墙时绝缘电线应套保护管出线的室外应做滴水弯滴水弯最低点距离地面不应小于2.5m 3.2.5 配电室(箱)进出引线的电线截面应按允许载流量选择主进回路按变压器低压侧额定电流的1.3倍计算引出线按该回路的计算负荷选择 3.2.6 配电室的耐火等级

16、不应低于三级一般可采用砖石结构屋顶应采用混凝土预制板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增加保温层或隔热层 3.2.7 配电室内应留有维护通道 3.2.7.1 配电屏为单列布置时屏前通道为1.5m 3.2.7.2 配电屏为双列布置时屏前通道为2.0m 3.2.7.3 屏后和屏侧通道为1.0m有困难时可减为0.8m 3.2.8 配电室一般可设一个门当配电装置的长度超过6m时应设双门且至少有一门通向室外门应向外开 3.3 配电屏及母线 3.3.1 配电屏宜采用符合国标GB725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规定的产品屏内安装的电器和仪表应符合国标或部颁的技术标准并应有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 3.3.2 配电屏内应有如下的图和表

17、 3.3.2.1 屏内左侧门板 a.本屏一次系统图 b.仪表接线图 c.控制回路二次接线图及相对应的端子编号图 3.3.2.2 屏内右侧门板 本屏装设的电器元件表表内应注明生产厂家型号规格 3.3.3 配电屏的各电器仪表端子排等均应标明编号名称路别(或用途)及操作位置 3.3.4 配电屏应牢固的安装在基础型钢上型钢顶部应高出地面10mm屏体内设备与各构件连接应牢固 3.3.5 配电屏内二次回路的配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1.5mm2电压不低于500V的铜芯绝缘电线配线应整齐美观绝缘良好无接头 3.3.6 配电屏内安装的低压电器应排列整齐相序一致 3.3.7 控制开关应垂直安装上端接电源下端接负荷开关

18、的操作手柄中心距地面一般为1.2 1.5m侧面操作的手柄距建筑物或其它设备不宜小于200mm 3.3.8 控制两个独立电源的开关应装有可靠的机械闭锁装置 表 3-1 母线的相序排列 相别垂直排列水平排列前后排列A上左远B中中中C下右近N PEN最下最右最近注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按此相序排列会造成母线配置困难可不按本表规定 N线或PEN线如果不在相线附近并行安装其位置可不按本表规定 3.3.9 母线宜采用符合国标规定的矩形硬裸铝母线截面应满足允许载流量热稳定和动稳定的要求 3.3.10 支持母线的金属构件螺栓等均应镀锌母线安装时接触面应保持洁净螺栓紧固后接触面紧密各螺栓受力均匀 3.3.11 母线相

19、序排列应符合表3-1的规定(面向配电屏) 3.3.12 母线应按下列规定涂漆相色 A相为黄色B相为绿色C相为红色中性线为淡蓝色保护中性线为竖条间隔淡蓝色 3.3.13 室内配电装置的母线应满足如下安全距离 带电体至接地部分 20mm 不同相的带电体之间 20mm 无遮栏裸母线至地面 2300mm 不同时停电检修的无遮栏裸母线之间水平距离 1875mm 与电器连接处不同相裸母线最小净距离 10mm 3.3.14 母线与母线母线与电器端子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3.3.14.1 铝与铝连接时可采用搭接搭接时应净洁表面并涂以电力脂 3.3.14.2 铜与铝连接时在干燥室内铜导体可搪锡特别潮湿的室内应使

20、用铜铝过渡线夹 3.3.15 相同布置的主母线分支母线引下线及设备连接线应对称一致 3.3.16 硬裸铝母线搭接连接时应符合表3-2规定 表3-2 铝母线连接 连接尺寸(mm)图 例母线连接的类别a1 b1 c1 a2 b2 60与60垂直连接 60与50垂直连接 50与50垂直连接 40与40垂直连接60 60 50 4026 26 22 1817 17 14 1160 50 50 4026 22 22 1860与40 30垂直连接 60与25 20垂直连接 50与40 30 25 20 垂直连接 40与20垂直连接60 60 50 4030 30 25 2015 15 12 1840 30

21、 25 20 40 30 25 20 20 60与60直线连接 50与50直线连接60 5026 2217 1490 7528 2340与40直线连接 30与30直线连接 25与25直线连接 20与20直线连接40 30 25 20 80 60 50 4040 30 26 2040与30垂直连接 40与25垂直连接 30与30垂直连接 30与25 20垂直连接 25与25 20垂直连接 20与20垂直连接40 40 30 30 25 20 30 25 30 25 25 20 3.3.17 矩形裸铝母线的弯曲扭转宜采用冷弯如需热弯时加热温度不应超过250并按图3-1所示制作弯曲半径扭转长度不得小

22、于下列数值 图3-1 硬裸铝母线的弯曲扭转 L母线两支持点距离 平弯50 5mm及其以下2倍母线厚度100 10mm及其以下2.5倍母线厚度 立弯50 5mm及其以下1.5倍母线宽度100 10mm及其以下2倍母线宽度 扭转90扭转部分长度为2.5倍母线宽度 3.4 控制与保护 3.4.1 配电室(箱)进出线的控制电器和保护电器的额定电压频率应与系统电压频率相符并应满足使用环境的要求 3.4.2 配电室(箱)的进线控制电器按变压器额定电流的1.3倍选择出线控制电器按正常最大负荷电流选择手动开断正常负荷电流的应能可靠地开断1.5倍的最大负荷电流开断短路电流的应能可靠地切断安装处可能发生的最大短路

23、电流 3.4.3 熔断器和熔体的额定电流应按下列要求选择 3.4.3.1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总过流保护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变压器低压侧额定电流一般取额定电流的1.5倍熔体的额定电流应按变压器允许的过负荷倍数和熔断器的特性确定 3.4.3.2 出线回路过流保护熔断器的额定电流不应大于总过流保护熔断器的额定电流熔体的额定电流按回路正常最大负荷电流选择并应躲过正常的尖峰电流可参照下式选取 对于综合性负荷回路 II IIeH MQ M MH+ ()对于照明回路 IKIeH m M式中IeH熔体额定电流A IMQ回路中最大一台电动机的起动电流A IM回路正常最大负荷电流A IMH回路中最大一台电动机的额

24、定电流A Km熔体选择系数白炽灯荧光灯Km取1高压汞灯钠灯Km取1.5 3.4.3.3 熔断器的分断能力应满足下式 IIfD()3式中 IfD熔断器极限分断能力A I()3安装处的三相短路电流(周期有效值) A 3.4.3.4 熔断器的灵敏度应满足下式 IIKmineHeH式中 KeH熔体动作系数一般取4 Imin被保护线段的最小短路电流A对于TT TN-C系统为单相短路电流对于IT系统为两相短路电流 IeH熔体额定电流A 3.4.4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总自动断路器应具有长延时和瞬时动作的性能其脱扣器的动作电流应按下列要求选择 3.4.4.1 瞬时脱扣器的动作电流一般为变压器低压侧额定电流的6

25、10倍 3.4.4.2 长延时脱扣器的动作电流可根据变压器低压侧允许的过负荷电流确定 3.4.5 出线回路自动断路器脱扣器的动作电流应比上一级脱扣器的动作电流至少应低一个级差 3.4.5.1 瞬时脱扣器应躲过回路中短时出现的尖峰负荷 对于综合性负荷回路 IKI IIZD Z MQ M MH+()对于照明回路 IKIZD Zm M .式中 IZD瞬时脱扣器的动作电流A KZ可靠系数取1.2 IMQ回路中最大一台电动机的起动电流A IM回路正常最大负荷电流A IMH回路中最大一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A KZm照明计算系数取6 3.4.5.2 长延时脱扣器的动作电流可按回路最大负荷电流的1.1倍确定 3

26、.4.6 选出的自动断路器应作如下校验 3.4.6.1 自动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应大于安装处的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电压监测仪订货技术条件 DL 50092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92-11-28批准 1993-05-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电压监测仪的术语、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等。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对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状态缓慢变化所引起的电压偏差进行连续监测和统计功能的仪器或仪表,这些仪器或仪表按产品的环境条件分类基本属于GB6587.1中规定的组仪器,其运输试验等级为2级;

27、按产品安全要求分类属于GB4793中规定的类安全仪器。 2 引用标准 GB12325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SD325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技术导则 GB6587.1 电子测量仪器环境试验总纲 GB6587.2 电子测量仪器温度试验 GB6587.3 电子测量仪器湿度试验 GB6587.4 电子测量仪器振动试验 GB6587.5 电子测量仪器冲击试验 GB6587.6 电子测量仪器运输试验 GB6587.7 电子测量仪器基本安全试验 GB6587.8 电子测量仪器电源频率与电压试验 GB4793 电子测量仪器安全要求 GB6593 电子测量仪器检验规则 SD126 电力系统谐波管理暂行规定 3 术语、符号、代号 3.1 电压偏差 由于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状态的缓慢变化,使电压发生偏移,其电压偏差为实际运行电压值与系统额定电压值之差。 3.2 整定电压(标准)值(Ub) 在电力系统的电压监测点或各电压等级的用户受电端的电压监测点装设的电压监测仪(以下简称监测仪),其整定电压值即为按GB12325和SD325规定的电压允许偏差的上限电压标准值与下限电压标准值。 3.3 起动电压(Uq) 刚好驱动监测仪超限计时,并使相应的超限指示器稳定显示时的被监测电压值。 3.4 整定电压值基本误差(rz)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监测仪上、下限整定电压的起动电压Uq和相应的整定电压(标准)值U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国内标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