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91. 040. 30 CCS P 33 DB42 湖北省山巳ETE, 万标准DB42/T 1757-2021 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energy efficiency of passive ultra-Iow energy residential bui Idings 2021-08-30发布2021-12-30实施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DB42/T 1757-2021 目次前言.IU l 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规范性剖用文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4 基本规定及技术指标.2 5 建筑设计.4 5.1 一般规定.4 5. 2 设计措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6 建筑国护结构热工设计.6 6.1 一般规定.6 6. 2 墙体保温隔
4、热设计.6 6. 3 地面、楼面保温设计.6 6.4 门窗.7 6. 5 屋面保温隔热设计.7 7 构造节点设计.7 7. 1 无热桥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7. 2 气密性设计.8 7. 3 遮阳设计.9 8 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设计.四8.1 一般规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8. 2 新风热回收及通风系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8. 3 供暖及生呵系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10 8.4 供暖及空调冷热源设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9 电气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9.1
7、一般规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9. 2 照明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9. 3 监测与管理. . . . . . . . .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10 给水排水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10. 1 给排水系统. I DB42/T 1757-2021 目IJ1=1 本文件按照GB/T1. 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
9、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管理。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依得能被动房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中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省城建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华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国建联城乡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湖北金垦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弗莱(山西)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中材绿建(湖北)建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国建中茂(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秦皇岛五兴房地产有限公司、北京市蓝宝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润宇建设有限公司、湖北卓越集团建
10、设有限公司、武汉国建联城乡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武汉夸克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山市万得福电子热控科技有限公司、秦皇岛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城市空间宣加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河北奥润顺达窗业有限公司、哈尔滨森鹰窗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武汉世纪鸿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唐文胜、王臻、马友才、王估、陈勇、林莉、高永利、姚朝翌、李军、王泽芳、罗剑、丁云、杨茂才、朱孝安、程红明、王甲坤、严爽明、朱峰磊、戴九霄、杨晓慧、徐强、I德才、吴国骏、李呈阳、唐旭、周雯、黄京、韩曼沂、厉盼盼、牟裕、王宝霞、田勇、刘伟、齐洪春、张双喜、高健超、江小平、任碧波、刘雁飞、邓玉明、唐冠恒、赵佳
11、康、程曼、王生刚、贾文彬、王勇、黄林、高泉。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系电话027-68873063,邮箱:1012726846qq. coffio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联系电话:027-87337017,邮箱o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中南二路2号,邮编430000)。III DB42/T 1757-2021 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及技术指标、建筑设计、建筑国护结构热工设计、构造节点设计、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设计、电气设计、给水排水设计等内容。本文
12、件适用于湖北省新建、扩建和改建居住建筑的超低能耗节能设计。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号|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号|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7106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 21455 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118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364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GB 50555 民用建筑节水
13、设计标准GB 50736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JGJ/T 346 建筑节能气象参数标准DB42/T 559 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 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passive ultra-Iow energy res idential bui Idings 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是指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在利用被动式建筑设计和技术手段大幅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等能源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技术措施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更舒适的室内环境的居住建筑。3.2 一次能源primaryenerg
14、y 在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又称天然能源,如原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潮沙能、地热能等。DB42/T 1757-2021 3. 3 一次能源换算系数primary energy coefficient 将某种能源换算成一次能源时,考虑能源在开采、运输和加工转换过程中造成能源损失的系数。3.4 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和高效空气能等。3. 5 3.6 3. 7 建筑气密性bui Iding air tightness 建筑在封闭状态下阻止空
15、气渗透的能力。换气次数a i r change rate 每小时的通风量与换气体积之比。太阳得热系数(SHGC)solar heat gain coefficient 透过透光国护结构(门窗或透光幕墙)的太阳辐射室内得热量与投射到透光国护结构(门窗或透光幕墙)外表面上的太阳辐射量的比值。太阳辐射室内得热量包括太阳辐射通过辐射透射的得热量和太阳辐射被构件吸收再传入室内的得热量内部分。3.8 年供暖(冷)需求annual heating (cool ing) demand 满足本文件规定的室内环境要求,单位供暖(冷)空间计算使用面积每年需要的热(冷)量。4 基本规定及技术指标4. 1 超低能耗居住
16、建筑的设计应以建筑能耗值为控制目标。4. 2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应进行节能专项设计。在进行节能设计时,如不能完全满足本文件技术指标的要求时,应综合考虑当地技术经济条件,采用以建筑雏耗值为目标的性能化设计万法,通过建筑能耗模拟分析满足建筑能耗值。4. 3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技术指标包括年供暖(冷)需求和照明次能源消耗指标、室内环境参数、气密性指标、建筑关键部位热工性能参数。4.4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年供暖(冷)需求指标、一次能源消耗指标及气密性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2 DB42/T 1757-2021 表1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年供暖(冷)需求指标、一次能源消耗指标及气密性指标气候分区A区B区建筑层数三三
17、 3层三4层三3层?4层年供暖需求(kWh/m a) 三三10三8三12三三10能耗指标年供冷需求CkWh/m a) 运30主三30主三24运24年供暖、供冷和照明-次能三三60源消耗量(kWh/m a) 气密性指标换气次数N50C次/时)运1.0主三o.6 注1:表中m为供暖(冷)空间使用面积,住宅按套内使用面积计算。注2:年供暖、供冷和照明一次能源消耗量为建筑一年内供陵、供冷及照明系统一次能源消耗量总和。注3:换气次数N50为室内外)二五差:1:50 Pa的条件下,每小时的换气次数。注4:4B L包含房县、竹溪、五峰、咸丰、利川、神龙架,A L包含湖北省除BL以外的地怪。4.5 超低能耗居
18、住建筑室内环境参数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室内环境参数室内环境参数主立季夏季温度CC)注20三三26相对湿度(%)注30三三60新风量(时/h人)三主30噪声dBCA) 昼问三三40;夜间三三30室内二氧化碳浓度(ppm)三三1000非透明围护结构内天面温度与室内温度差值CC)三三3注:冬季室内湿度不参与能耗指标的计算。4. 6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关键部位传热系数参数应符合表3和表4规定。表3A区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限值建筑层数三三 3层1 8层?9层建筑物体型系数S三0.55o. 30SO. 40 S运o.30 围护结构部1;,传热系数KW/( m .!o丁外墙三三o
19、.30 主三o.35 运o.40 屋面三三o.20 主三o.20 芝:0.25地面三三o.60 主三o.60 三三o.60 外IJ窗三三1.40 主三1.50 三三1.50 户门三三1. 8三三1. 81.8 3 DB42/T 1757-2021 表3A区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限值(续)建筑层数运3层48层二三9层建筑物体型系数S三三0.550.30S=三0.40S三o.30 围护结构部位传热系数KW/(旷.K) 接触室外空气楼板运o.25 三o.30 三o.35 与供暖空调空间相邻非供暖空调空间三o.40 主三0.40主三0.45楼板、地下室顶板与供暖空调空间相邻非供暖空调空间主三
20、1. 0主三1. 0主三1. 0隔墙分尸墙乏1.0运1.0运1.0分尸楼板乏1.0运1.0运1.0表4B区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限值建筑层数3层48层二三9层建筑物体型系数SO. 50 0.26S运0.35S运o.26 围护结构部位传热系数KW/(mK) 外墙乏o.25 运o.30 运o.35 屋由乏o.15 运o.15 运o.20 地面三o.60 三o.60 三o.60 外门窗三三1.30 运1.40 运1.40 户门三三2.0 三三2.0 三三2.0 接触室外空气楼板o. 20 三三o.25 三三o.30 与供暖空调空间相邻非供暖空调空间三三o.35 运o.35 运0.40楼板、
21、地下室顶板与供暖空调空间相邻非供暖空调空间三三1. 0三三1. 0三三1. 0隔墙分户墙乏1.0三三1.0三三1.0.-分户楼板乏1.0三三1.0三三1.0画一5 建筑设计5. 1 一般规定5. 1. 1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应依据气候特征进行建筑方案设计,基于蝴北地区的气象条件、生活居住习惯,借鉴当地传统建筑节能措施,进行建筑平面总体布局、朝向、采光通风、室内空间布局等设计。建筑总平面规划应有利于营造适宜的微气候,减少热岛效应。5.1.2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的设计,应遵循被动措施优先,主动措施优化的原则,以室内环境和能耗指标为约束目标,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5.1.3 建筑宜采用南北适宜朝向布置。建
22、筑平面布置时,宜优先使居室朝向南偏东150至南偏西150, 不宜采用东西不利朝向,宜避开冬季主导风向,1吏建筑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采光和视野。建筑物出入口处宜设置过渡空间或门斗,面向冬季主导风向的常开外门应设置门斗。4 DB42/T 1757-2021 5.1.4 建筑造型宜规整紧洼,避免凹凸变化和装饰性构件。建筑的体形系数不直大于表3和表4规定的限值。5.1.5 建筑各朝向窗墙面积比不宜大于表5规定的限值。表5各朝向窗墙面积比限值气候区A区B区建筑层数三3层三主4层主三 3层二三4层南三三O.35 三O.40 外商朝向东、内运O.25 O. 30 运O.35 北注1:公共楼梯间、公共前宅、
23、公共走道、电梯问及电梯机房、外走廊及一层公共门厅的透明外门窗不按本表格规定执行。注2:表中的北代表从北偏东小于等于60至北偏内小于等于60的范国东、内代表从东或|内偏北小于等于30至偏南小于等于60的范国南代表从南偏东小于等于30至偏内小于等于300的范国:注3:各朝向窗墙面积比的计算按DB42/T559中的规定执行。5.2 设计措施5.2.1 在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过程中,应重点控制以下内容:a) 湖北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冷,四季分明,夏冬长春秋短。规划设计应在建筑布局、朝向、体形系数和使用功能等方面,体现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的理念和特点,并注重与地域气候的适应性。通过场地风环境分析优化建
24、筑布局,通过局部架空、调整朝向等措施在夏季主导风向预留风路,营造适宜的室外风环境。夏季应考虑、隔热遮阳,冬季充分利用太阳辐射得热,过渡季节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并充分考虑自然采光;b) 应针对国护结向热桥和气密性关键部位,绘制节点大样图:c)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的室内装修应由建设方统一组织实施,应避免装修对建筑国护结构热工性能和气密性的损坏C5. 2. 2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应通过以1;途径显著降低建筑物能耗:a) 通过保温隔热性能更高的非透明围护主吉构、保温隔热性能平口气密性等级更高的外门窗、无热桥设计、建筑整体的高气密性设计,严格控制建筑物的热损失:b) 通过东、西、南向外窗的遮阳设计,屋顶和东、
25、阳、南向墙体降低夏季太阳辐射隔热设计,有效控制建筑的夏季空调能耗:c) 辅助冷热源应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一次能源使用。生活热水应优先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5.2.3 建筑的空间组织和门窗洞口的设置应有利于自然通风,减小自然通风的阻力,并有利于组织穿堂风,实现过渡季和夏季利用自然通风带走室内余热。宜采用下列设计措施:a) 充分利用建筑外表面风压条件设置可开启外窗,夏季和过渡季主导风向下可开启外窗实现自然通风;b) 合理控制主要功能区域的空间进深,不宜大于层高的5倍:c) 当建筑体量较大,仅采用外立面开窗难以形成有效通风时,可在建筑中寻|入中庭或天井,中庭或天井顶部需设置通风天窗、通风培等通风构
26、造:F d DB42/T 1757-2021 d) 当建筑朝向不利、开窗开口与主导风向夹角过小时,宜配合导风墙、导风板等构件设置,引导气流进入建筑内部:e) 直采用模拟仿真或实测技术方法开展自然通风创新设计。5.2.4 应通过建筑设计营造良好的自然采光效果,提升室内光环境质量,降低照明能耗,直采取如下设计措施:a) 在兼顾保温阳热基础上保证立面采光窗的设置面积,应保证主要功能房间窗地面积比不低于1/6; b) 通过设置采光中庭、天井、天窗、下沉庭院、导光管等措施改善自然采光。5.2.5 应通过建筑隔热设计减少夏季室内得热,降低空调负荷,直采取如下设计措施:a) 外墙外表面宜采用浅色饰面或隔热反
27、射涂料:b) 宜结合建筑立面设置垂直绿化提高国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c) 屋面隔热可采取双层通风屋面、坡屋顶、反射隔热涂料、屋顶绿化等方式:d) 控制西向和东向的窗墙比,避免大面积开窗。5.2.6 具有遮阳(导光、导风)等功能的构件、太阳能集热器、光伏组件以及立体绿化等应与建筑进行一体化设计。5. 2. 7 建筑主要功能房间的隔声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a) 外墙、户(套)门、外窗、户内分室墙、分户墙、分户楼板、住宅相邻两户房间之间的空气声隔声性能不应小于GB50118中的高要求标准限值;b) 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不应大于GB50118中的高要求标准限值。6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设计6. 1 一般规定6
28、. 1. 1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应采用保温隔热性能更高的外国护结构。6.1.2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的非透明外国护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a) 非透明外国护结肉的保温层应连续完整,避免出现结构性热桥:b) 外保温系统的固注锚栓应采取阻断热桥措施。6.1.3 国护结构保温系统设计时,应对外墙、屋顶、地面内侧进行表面结露验算,确保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高于房间空气露店、温度:且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对保温系统耐侯性、抗风荷载、耐冰融等各项性能要求。6. 2 墙体保温隔热设计6.2.1 外墙保温应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和夹心外墙保温系统。6. 2. 2 注重保温性能的同时,宜采用热惰性指标大于2.5的墙体结构,提高围护
29、结构的室内蓄热性能06. 2. 3 外墙保温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a) 优先选用高性能、高性价比的保温材料,减少保温层厚度:b) 首层外墙室外地面以上500mm及地面以下保温层应采用耐腐蚀、吸水率低的保温材料并采用防水材料完全包裹:c) 保温材料燃烧性能等级要求应符合GB50016的要求。6.2.4 变形缝应采取满填柔性保温材料的保温措施。6. 3 地面、楼面保温设计6 DB42/T 1757-2021 6.3.1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地面应设置保温层,楼面应设置保温(隔音)层。6. 3. 2 地面保温层与土壤接触部位,应采取防水或防潮处理措施。6. 3. 3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楼板或外挑
30、楼板的保温层应与外墙保温层连续,不应出现结构性热桥。6.3.4 非居住空间的地下室与土壤接触的地面,应设置防结露保温层。6.4 门窗6.4.1 外门窗性能参数控制指标应满足表6中限但要求。表6夕|、门窗性能参数控制指标性能参数取信气候分区A区B区夏季SHGC乏o.30 运O.35 冬季SHGC二三O.40 注0.45可见光透过率二三O.50 注O.50 注:外门窗应主要考虑冬季SHGC取信选用,并应设有介理fT适的遮阳措施,以同时满足冬季与夏季使用要求,并具有较好经济性和可靠性。6.4.2 外门窗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 外门窗型材应采用保温隔热性能、耐候性更高,不易变形满足窗户性能强度的型材
31、。玻璃间隔条应采用暖边问隔条。外门窗边型见附录B表B.1;b) 外窗室外侧应设置成品窗台板,避免雨水侵蚀造成保温层的破坏。6.4.3 外门和户门均应采用保温密闭门。6.4.4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外门窗,根据GB/T7106,建筑外门窗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7级,水密性等级不应低于5级,抗风压性能等级不应低于8级;户门气密性能不宜低于6级。6.4.5 外窗(含其他透明固护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a) 外窗内表面(包括玻璃边缘)不应结露;b) 外窗与基层墙体的交接部位应采用防水隔汽材料粘贴密封:c) 外门窗杠应采用保温层覆盖。门窗框与保温层交接音1日位应采用成品连接件。6.5 屋面保温隔热设计6.5.1
32、屋固保温材料应采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具有一定抗压强度、不易变形、吸水率低等特性。6.5.2 屋面宜设有架空通风隔热层。6.5.3 屋固保温层上方靠近室外一侧,应设置阳水(防水南气)层,防水层直延续到女儿墙顶部盖板内:屋面果温层下应设置防水隔;气层。呆温层直直接粘结在隔汽J7上。隔汽层的Sd值应大于防水层的Sd值。6.5.4 屋面防水层、保温层与隔汽层之间宜采用干法施工。6.5.5 屋面排水可采用结构找坡的方式,也可采用保温材料找坡的方式:采用保温材料找坡时保温材料最小厚度应满足屋面热工计算结果。7 构造节点设计7. 1 无热桥设计7. 1. 1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时,不应产生热桥。7 DB4
33、2/T 1757-2021 7.1.2 无热桥设计应遵循以下规则:a) 避让规则:不应破坏外国护结构:b) 穿透规则:当管线等必须穿透外国护结构时,管线与外国护结构间应预固保温层空间:c) 连接规则:保温层在建筑部件连接处应连续无间隙:d) 几何规则:避免几何结构的变化,减少散热面积。7. 1.3 外墙无热桥设计要点:a) 悬挑敞开阳台、露台可采用结构挑板与主体结构断开的设计,靠挑梁支撑,挑梁应采用保温包裹,避免热桥:b) 避免在外墙上固定导轨、龙骨、支架等可能导致热桥的部件:必须固定时,应在外墙上预埋断热桥的锚固件,并采用减少接触面积、增加隔热间层:e3Z使用非金属材料等措施降低传热损失:c
34、) 管道穿外墙部位应预留套管,套管内径尺寸宜大于管道外径尺寸100mm; d) 外墙保温层采用单层搭接式保温、单层锁扣式保温、双层错缝粘接保温方式,避免保温材料问出现Jm缝:e) 墙角处直采用成型保温构件:f) 保温层应采用断热桥锚栓固定,砌体部位保温层宜采用白才T结断热桥锚栓固定。7.1.4 屋面无热桥设计要点:a) 屋面保温层应与外墙保温层连续,不应出现结构性热桥:b) 屋面女儿墙、土建风道(烟道)等薄弱部位顶部,宜设置金属盖板,金属盖板与结构连接应采取无热桥措施:c) 穿屋面(女儿墙)管道与结构问应采取无热桥措施,预留洞口尺寸宜不小于管道外径尺寸100mm,管道与结构问空隙采用保温材料填
35、充密实。7.1.5 外窗无热桥设计要点:a) 当外墙采用外保温系统时,夕|、门窗安装直选用夕|、挂式安装方式,也可采用外门窗外表面与墙体外表面齐平、窗洞口四周需做保温隔热处理的安装方式;b) 窗框与墙体、保温材料问缝隙直采用低发泡率聚氨醋发泡剂填充的措施。7.1.6 地下室和地面无热桥设计要点:a) 地下室外墙外侧保温层应与地上部分外墙保温层连续;地下室外墙夕|、侧保温层应延伸至地下冻土层以下:b) 无地下室时,地面保温层厚度的确定应主要考虑防止室内地面结露。7. 2 气密性设计7.2. 1 建筑国护结构保温层范围内每户室内居住空间、公共雪间为气密区,气密区围护结构的墙体、屋面、地面、夕|、门
36、窗内表面为气密层。7. 2. 2 气密层应连续井包围整个气密区,气密层宜设置在国护结构内表面,建筑设计施工图中应明确标注气密层的位置。7. 2. 3 建筑设计时应进行气密性专项设计,采取保证气密性的技术措施,国对气密层围护结构、门窗构件、洞口的气密性设计予以重点考虑。7.2.4 墙体施工孔洞应进行封培处理,直径大于20mm孔洞,封堵处理后室内侧墙体表面应采用耐碱抗裂网抗裂砂浆抹灰处理或粘贴密封材料。7.2.5 砌体填充墙的抹灰层应连续完整,并设置钢丝网或耐碱抗裂网,抹灰厚度不小于10mm,且不同材料相交处应采取防开裂措施,砌体填充墙顶部与结构交接部位,宜粘贴具有延展性的密封材料。7. 2. 6
37、 外门窗与结构墙问缝隙应采用耐久性良好的密封材料密卦,且应符合下列规定:8 DB42/T 1757-2021 a) 外门窗与结构墙体问缝隙应粘贴防水隔汽膜:防水膜与门窗框粘贴总宽度不应小于15mm,防水膜与基层墙体粘贴总宽度不应小于50mm,粘贴应密实,无起鼓漏气现象:b) 外门窗与结构墙问缝隙宽度大于10mm时,可用自膨胀棉填充。7. 2. 7 各类管线、风道穿透气密层时,应对洞口进行有效的气密性处理,并符合下列要求:穿透气密层管线、风道与墙体问密封,可采用孔洞内填充保温材料,缝隙采用81级低发泡率聚氨醋发泡剂发泡密实或保温材料填充缝隙后聚氨国旨发泡剂发泡密实,内、外侧采用耐碱抗裂网抗裂砂浆
38、抹灰或粘贴防水隔j气膜进行密封处理,防水隔;气膜与管线、风道和结构墙体的搭接宽度均不小于40mmo 7.2.8 开关、插座线盒、线管穿透气密层安装时,应进行气密性处理,并符合下列规定:a) 位于砌体墙体上的开关、插座线盒、线管,应采用专用工具开设孔槽,安装时先用粘结砂浆抹于孔槽内,再将开关、插座线盒、线管嵌入孔槽内,将砂浆抹平,使其密实:b) 电线套管电线安装完毕后,应在端口处采用密封胶封墙。7.2.9 与室外相通的补风、排风管道穿气密层墙体时,应设电动密封阀,密封阀的气密性应不低于室内气密性指标。7.2.10 卫生问排风宜采用排风道直接排向室外,排风口处应设置密封性良好的白闭间,排风扇开关应
39、与新风系统进风管道的电动密封阀开关联动。7. 2. 11 装配式建筑国护结构气密性应在墙板交接部位采取密封处理措施。7.2.12 室内采用成品饰面板进行装修时,墙体、楼板内表面应采用满刮腻子或其它密封措施进行密封处理,成品饰面板安装应避免破坏气密层。7.2.13 户内开关、插座、接线盒、配电箱等宜避免设置于气密层墙体。7. 3 遮阳设计7.3.1 遮阳设计应根据房间的使用功能、窗的朝向、供暖(冷)能耗及建筑安全性综合考虑。东、西、南向外窗(透光幕墙)宜设置外遮阳措施,南向外窗宜采用水平外遮阳(可参考图1)、挡板外遮阳(可参考图2)、活动外遮阳(可参考图3)等;东、西向外窗直采用活动外遮阳(可参
40、考图3)、垂直外遮阳(可参考图4)等。/ 图1水平遮阳图2挡板遮阳图3可调节百叶帘图4固定垂直百叶板7. 3. 2 采用固定外遮阳时,应通过不同季节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进行计算分析,对外遮阳构件进行优化设计。7.3.3 采用绿化遮阳时,应利用植物的布置发挥遮阳的功用,但应考虑影响冬季建筑得热。宜满足如下技术要求:a) 景观设计时,宜考虑在建筑物的南向与西向种植高大落叶乔木:b) 可考虑在外墙下种植攀缘植物,利用攀缘植物(如爬山虎)进行遮阳:但应采取防止植物根系对保温层破坏的措施。7.3.4 外遮阳的构造设计宜满足如下技术要求:a) 外遮阳设计应与主体建筑结构可靠连接,连结件与基层墙体之间应采取无热
41、桥设计技术措施:b) 采用卷帘外遮阳时,卷帘盒宜位于保温层外侧。9 DB42/T 1757-2021 8 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设计8. 1 一般规定8. 1. 1 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设计时,应对每个房间的冬季热负荷、夏季冷负荷运时进行计算。8.1.2 供暖、空调方式及其设备的选择,宜根据建筑规模和使用特征,结合当地能源、环境保护、投资条件及运行费用,经技术经济分析综合论证后确定:且应优先采用可再生能源、余热、废热等。8.1.3 除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电外,不直采用直接电热供暖设备或装置。8.1.4 设置供暖、空气调节系统或装置时,直有分室(户)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控制装置。8. 2 新风热回收及
42、通风系统8.2.1 户内应设置高效新风热回收系统,有效控制建筑的通风换气热损失:新风热回收系统设计应考虑全年运行的合理性及可靠性。8. 2. 2 新风热回收装置类型应结合其节能效果和经济性综合考虑确定。设计时应采用高效热回收装置,同时宜设置新风旁通管。8. 2. 3 新风热回收系统宜设置低阻高效的空气净化装置。8.2.4 新风系统宜分户独立设置,并按用户需求供应新风量。8.2.5 高效新风热回收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 显热回收装置的温度交换效率不应低于75%;b) 全热回收装置的始交换效率不应低于65%;c) 热回收装置单位风量风机耗功率不应大于0.45W/ (时/hL8. 2. 6 室内通
43、风在过度季节应优先采用自然通风措施,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室内卫生要求或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时,应采用机械通风系统或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结合的复合通风系统:应采用合理的新风处理方案,井进行气流组织的优化设计。8. 2. 7 宜结合建筑设计,合理利用被动式通风技术强化自然通风。8. 2. 8 厨房应设独立的排油烟和补风系统:补风应从室外直接引入,并设保温密闭型电动风阀,且电动风阀应与排油烟机联动;补风管道应采取保温措施,补风口宜设置在灶台附近。8.2.9 卫生间应设置机械排风系统,卫生间通风换气次数不宜小于3次/h,供暖(冷)期间卫生问排风系统电动控制开关应与空调新风刊、风电动阀联动。8. 3 1:共暖
44、及空调系统8.3.1 供暖(冷)系统的设置应综合考虑经济技术因京边行性能参数优化和方案比边,宜符合下列规定:a) 宜采用分户分室供暖(冷)的方式:b) 宜采用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c) 宜采用高能效的供暖(冷)系统:d) 宜兼顾生活热水需要:e) 供暖(冷)空调系统宜采用全自动控制系统。8.3.2 供暖空调循环水泵、通风机、压缩机等用能设备应采用变频i周速等变负荷调节方。8.3.3 采用风冷空调设备时,应考虑空调器(机组)室外部分的位置,做到既不影响立面景观,又有良好的通风换热效果,同时便于室外机的检修和维护。8.3.4 应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设计标准设置具有除湿功能的设备,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
45、 除湿系统的选用,应进行技术经济分析:10 DB42/T 1757-2021 b) 可采用空调系统降温除湿、电子除湿、室内移动式专用除湿机等方式除湿,当采用降温除湿时应保证室内的环境温度:c) 除湿系统应保证室内设计温度不高于60%。8.4 供暖及空调冷热源设备8.4.1 当采用户式燃气供暖热水炉作为供暖热源时,其热效率宜满足表7的规定。表7户式燃气供暖热水炉的热效率类型热效率值(%)r 1 99 户式供暖热水炉r 2 96 注:叫1为供暖炉额定热负荷和部分热负荷(热水状态为50%的额定热负荷,供暖状态为30%的额定热负荷)下两个热效率信中的较大值,叫2为较小值O8.4.2 当采用房间空调器(
46、热泵型)作为房间空气调节系统设备时,其能效比不应低于GB21455中规定的1级,同时不应低于表8、表9的要求:制热时设计工况下的性能系数不应低于2.20表8房间空调器能效指标类型额定制冷量(CC)/ W 能效比(W/W)整体式3.30 CC4500 3. 60 分休式4500CC运71003.50 7100CC:o三140003.40 表9转速可控型房间空调器能效指标类型额定制冷量(CC)/ W 能效比(W/W)CC:o三4500 4.50 分体式4 500CC:o三7100 4. 00 7 100. 金3 90系列内半开隔热钥介金窗5+12A+5+V+5Low-E r囱异士il! 4 100
47、系列内半开隔热钥fT金窗5+12A+5+V+5Low-E 55系列内平开塑料窗5+12A+5+12A+5Low-E 2 55系列内平开塑料窗5+12Ar+5+12Ar+5Low-E 塑55系列内平开塑料窗3 5+12A+5Low-E+12A+5Low-E 料F囡¥ 55系列内平开塑料窗4 5+12Ar+5Low-E+12Ar+5Low-E +I! 5 也系列内斗户开塑料窗5+12Ar+5+12Ar+5Low-E 6 82系列内平开塑料 窗5+12Ar+5 Low-E+12Ar+5Low-E 78系列内平开木窗5+ 12 r+5+ 12Ar+5Low-E 2 78系列内平开水窗5+12A+5Lo
48、w-E 12A+5Low-E 水才囱鸟,3 78系列内平开水窗5+12Ar+5Low-E+12Ar+5Low-E 框78系列内平开水窗5超白+12Ar+5超白Low-E+12Ar+5 4 坦白Low-E5 78系列内平开木窗5+12A+5+V+5Low-E DB42/T 1757-2021 传热系数KW/ (m K) 1.31.5 1.11.3 0.91.1 0.91.1 1.41.5 1.31.5 1.21.4 1.11.3 1.01.2 0.81.0 1.41.5 1.31.5 1.21.4 1.11.3 O. 71. 0 17 DB42/T 1757-2021 表B.1常见建筑外窗热工性
49、能性能参考表(续)窗相王-类序名称玻璃配置传热系数K型?仁习王W/(mK) l 86系列内干开木窗5+12Ar+5+12Ar+5Low-E 1.41.6 铝86系列内于开木窗2 5+12A+5Low-E+12A+5Low-E 1.31.5 木复86系列内半开木窗3 5+12Ar+5Low-E+12Ar+5Low-E 1.21.4 J口鸟f阿 4 92系列内半开木窗枉5+12Ar+5 Low-E+12Ar+5Low-E o. 91. 1 5 92系列内半开木窗5+12A+5+V+5Low-E o. 81. 0 注1:以上数据参考了罔集建筑节能门窗)06J607); 注2:玻璃配置从室外侧到室内侧
50、表达1双片Low-E膜的中空玻璃膜层一般位于2、4面或2、5面:真空中空玻璃的Low-E膜一般位于第4面,且真空玻璃应位于室内侧:注3:塑料型材宽度二三82mm时也为6腔室或6腔室以上型材。90系列隔热铝合金型材隔热条截面高度主54mm, 100系列隔热铝合金型材隔热条截面高度主64mm,且隔热条中问空腔需填充泡沫材料:注4:由T型材构造、镀膜牌号等存在差异,表格中给山的性能仅考虑大多数厂家产品的平均性能水平,未特殊设计的产品:注5:如中空玻璃间隔条采用特殊高性能暖边条,传热系数K可根据实测确定调整。B. 2 夕|、窗的热工性能应以检测值为准。18 DB42/T 1757-2021 参考文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