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B5201∕T 111-2021 刺梨介壳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贵阳市).pdf

上传人:秋儿 文档编号:5625999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79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201∕T 111-2021 刺梨介壳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贵阳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DB5201∕T 111-2021 刺梨介壳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贵阳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DB5201∕T 111-2021 刺梨介壳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贵阳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DB5201∕T 111-2021 刺梨介壳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贵阳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DB5201∕T 111-2021 刺梨介壳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贵阳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65.020.01CCSB 01DB5201贵阳市地方标准DB5201/T 1112021刺梨介壳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green control of scale insectsin Rosa roxburghii Tratt2021 - 06 - 28 发布2021 - 09 - 28 实施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201/T 1112021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虫口密度调查.25防控措施.2附录 A(资料性)刺梨主要介壳虫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化学防治方法.4附录 B(资料性)介壳虫推荐药剂

2、及使用方法.6DB5201/T 1112021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贵阳市花溪区农业农村局提出。本文件由贵阳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花溪区果树技术推广站、贵阳市果树技术推广站、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乌当区农业农村局特色产业发展站、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息烽县农业技术开发服务中心、清镇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修文县农业农村局、南明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开阳县农业开发服务和技术推广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熊正飞、宋琰、唐化冰、顾志英、罗川、张艳、余江平、冉隆勋、李涛、曾乐、蒋正标、邬福强、余

3、艾洺、和岳、胡雅娣、任明国、申世辉。DB5201/T 11120211刺梨介壳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刺梨介壳虫绿色防控技术。本文件适用于刺梨园介壳虫的绿色防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矢尖蚧Unaspis yanonensis(Kuwana)昆虫纲,同

4、翅目,盾蚧科。分布广泛,寄主有果树、花卉、林木、茶等多种植物。主要以未产卵的雌成虫在枝叶上越冬,若虫、雌成虫固着于枝干、叶片和果实上吸食汁液为害。3.2红蜡蚧Cereoplastes rubensMaskell昆虫纲,半翅目,蜡蚧科。分布广泛,寄主有果树、花卉、林木等多种植物。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若虫、雌成虫密集寄生在植物枝干上,吮吸汁液为害,少数在叶片、叶柄和果柄上为害。3.3吹绵蚧Lcerya purchasiMaskell昆虫纲,半翅目,硕蚧科。分布广泛,寄主有葡萄、枇杷、柑橘等果树及观赏植物和林木以及茶、棉、姜数百种植物。以卵、若虫、雌成虫在枝叶上越冬,若虫、雌成虫群集在叶及枝干

5、上吸食汁液为害。DB5201/T 111202123.4蔷薇白轮蚧Aulacaspis rosae(Bouche)昆虫纲,同翅目,盾蚧科。分布广泛,寄主有果树、花卉、林木、观赏植物等。以二龄若虫和少量受精雌成虫在枝干上越冬,若虫、雌成虫群集在树体下部枝干吸食汁液为害。3.5若介 nymphae scale insects二龄及其以下介壳虫虫态。3.6虫口密度 population density单位面积或每株树上的害虫的平均数量,表示害虫发生的严重程度。4虫口密度调查4.1调查时间2月3月、5月6月、7月8月各调查一次。4.2调查方法避开刺梨园边缘,采用棋盘式取样法,每667选取样株5株10株

6、,每株选择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的1年2年生枝条,每个枝条观察长15cm20cm的枝段,记录观察的枝条数、若虫、雌成虫的数量,计算出平均每枝上若虫、雌成虫的虫口密度,达到防治阈值的刺梨园进行化学药剂防治。刺梨主要介壳虫若虫和雌成虫的形态特征见附录A。5防控措施5.1防控原则优先采用农业措施,尽量利用生物措施,如没有足够有效的农业和生物措施,在确保人员、产品和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合理使用低风险农药防治。5.2农业防控5.2.1健身栽培新建刺梨园选择苗壮、抗虫的良种栽培,应距离桃、梨、李、樱桃、杏、蔷薇、月季等介壳虫寄主作物300 m以上,科学施肥,适时排灌,促进树体健壮,提高刺梨的抗虫性。5.

7、2.2合理修剪 清洁刺梨园及时剪去虫枝、虫果,降低虫口密度。剪去枯枝、荫蔽枝、重叠枝,改善刺梨园通风透光条件。将剪下的虫枝、虫果、枯枝以及落叶、落果等进行收集,深埋或烧毁。DB5201/T 111202135.2.3防控杂草于3月4月、 7月8月、 10月11月中耕除草或刈割各一次,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禁止使用除草剂。5.3生物防控合理保护和利用天敌。在刺梨园释放二双斑唇瓢虫、矢尖蚧蚜小蜂、澳洲瓢虫、大红瓢虫、红蜡蚧扁角跳小蜂等介壳虫天敌昆虫。5.4化学防控5.4.1农药种类按照NY/T 393执行。5.4.2农药合理和安全使用按照GB/T 8321和 NY/T 1276或农药产品标签执行。

8、5.4.3防治阈值5.4.3.12月3月防治阈值为平均每枝雌成虫虫口密度达到1头2头/枝或若虫虫口密度达到3头4 头/枝。5.4.3.25 月10 月防治阈值为若虫虫口密度达到 3 头4 头/枝。5.4.4最佳防治适期各代若介盛发期。5.4.5主要介壳虫化学防治方法主要介壳虫化学防治方法见附录A,推荐药剂和使用方法见附录B,注意不同药剂交替使用。DB5201/T 11120214AA附录A(资料性附录)刺梨主要介壳虫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化学防治方法表 A.1刺梨主要介壳虫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化学防治方法表介壳虫种类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化学防治方法成虫若虫矢尖蚧雌 介 壳 长 2.0mm 3.5mm

9、,棕红色,前端尖,后端宽,正中有1条纵脊,形似箭尾,第一次蜕皮留在介壳的前端。雌成虫:体长约2.5mm,橙黄色,胸部长度约占体长的1/3, 明显分为3节,口喙长;雄 介 壳 长 1.25mm 1.65mm,狭长,粉白色,背面有 3 条织脊。雄成虫:体长 0.5mm0.8mm,细长,橙黄色。具翅 1 对,透明,腹末交尾器尖,约与体等长。初孵若虫体长0.23mm 0.25mm , 草 鞋形,橙黄色,触角、足发达,能爬行, 蜕皮位于前端淡褐色。 二龄若虫长椭圆形,淡黄色,口针细长, 触角和足已消失, 介壳为3束白色蜡质絮状物, 壳点也位于介壳前端。贵阳每年发生 3 代。第一代若介盛发期: 5 月中下

10、旬;第二代若介盛发期:7 月中旬;第三代若介盛发期: 9 月上中旬。于早春刺梨未萌芽前, 选用 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30%松脂酸钠乳剂200倍液300倍液或95%机油乳剂 80 倍液100 倍液喷施一次; 在 6 月上旬6 月下旬, 选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4000 倍液5000 倍液或 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1000 倍液或10%高效氯氰菊酯 1000 倍液2000 倍液喷施 1 次2 次;在 11月下旬选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30%松脂酸钠200倍液300 倍液喷施一次。红蜡蚧雌成虫:椭圆形,背面有较厚暗红色至紫红色的蜡壳覆盖。蜡壳呈暗红色,长约4.0mm,高约2.5mm

11、,顶部凹陷,形似脐状。有4条白蜡带,从腹面卷向背面。体极鼓起。虫体紫红色,触角6节,第3节最长。雄成虫:体暗红色,前翅一对,白色半透明。体长1.0mm,翅展 2.4mm。初孵若虫扁平椭圆形,长0.4mm,淡褐色或暗红色, 腹端有 2 长毛。 二龄若虫体稍突起,暗红色, 体表被白色蜡质; 三龄若虫蜡质增厚,触角 6 节, 触角和足颜色较淡。贵阳每年发生 1 代。若介盛发期为 6 月中旬。DB5201/T 11120215表A.1(续)介壳虫种类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化学防治方法成虫若虫吹绵蚧雌成虫:体长5.0mm10.0mm,宽4.0mm6.0mm,椭圆形,橘红色或暗红色,背面着生黑色短毛,被白色蜡粉

12、并向上隆起,雌成虫发育到产卵期,在腹部后方分泌出白色卵囊,卵囊上有隆脊14条16条。雄成虫: 体长约 3.0mm,橘红色,触角黑色,前翅狭长,紫黑色,后翅退化为平衡棒,腹末有肉质短尾瘤 2个,其端有长毛 4 根。腹末有与体等长的尾毛 3 对。若虫椭圆形,橘红色或红褐色,背面覆盖淡黄色蜡粉。贵阳每年发生 2 代。第一代若介盛期: 5 月上旬6 月下旬;第二代若介盛期: 8月9月。于早春刺梨未萌芽前, 选用 35 波美度石硫合剂或 30%松脂酸钠乳剂 200 倍液300 倍液或 95%机油乳剂 80 倍液100 倍液喷施一次;在 6 月上旬6 月下旬,选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4000 倍液50

13、00 倍液或 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00倍液或10%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2000倍液喷施 1 次2 次;在 11 月下旬选用 35 波美度石硫合剂或 30%松脂酸钠200倍液300倍液喷施一次。蔷薇白轮蚧雌介壳圆或椭圆,直径约2.0mm, 稍降起, 蜡层白色或灰白色,两个壳点,第一壳点淡褐色, 靠近介壳边缘,叠于第二壳点之上,第二个壳点黑褐色,近介壳中心;雌成虫: 直径2.0mm2.4mm,初期橙黄色,后渐变成紫红色。雄 介 壳 长 0.8mm , 宽0.3mm,白色,蜡质,两侧近平行,背面具 2 条纵脊沟,壳点一位于最前端,黄色或黄 褐 色 ; 雄 成 虫 : 体 长1.2

14、mm,宽 1.0mm,头胸部膨大,头缘突明显,中胸处较宽。后胸和臀前腹节侧缘呈瓣状突出,初期橙黄色,后期紫红色。初龄若虫,体橙红色,椭圆形,其上分泌有白色蜡丝。触角5 节, 末节最长。腹末有 1 对长毛。贵阳每年发生 2 代。第一代若介盛期:5 月上中旬;第二代若介盛期:8 月中下旬。DB5201/T 11120216BB附录B(资料性附录)介壳虫推荐药剂及使用方法表 B.1介壳虫推荐药剂及使用方法表药剂名称使用剂量防治适期施药方法使用次数(次/年)施药间隔期石硫合剂3 波美度5 波美度落叶后萌芽前喷雾110d15d95%机油乳剂80 倍液100 倍液落叶后萌芽前喷雾110d15d30%松脂酸钠乳剂200 倍液300 倍液落叶后萌芽前喷雾115d20d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000 倍液5000 倍液若介盛发期喷雾27d10d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1000 倍液若介盛发期喷雾27d10d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4000 倍液5000 倍液若介盛发期、雌成介高峰期喷雾210d15d22.4%螺虫乙酯悬浮剂4000 倍液5000 倍液若介盛发期、雌成介高峰期喷雾215d20d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 倍液2000 倍液若介盛发期喷雾27d10d_DB5201/T 111-2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