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年最新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鄂教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5658951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1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最新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鄂教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0年最新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鄂教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20年最新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鄂教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20年最新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鄂教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20年最新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鄂教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11养植物【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植物生长在哪里,需要哪些条件。(2)了解一些水培植物。2过程与方法:(1)能够结合生活体验,说出一些水培植物。(2)尝试栽种植物。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喜欢植物。(2)培养勤劳的意识。【教学重点】植物生长的条件。【教学难点】植物长得好需要条件。【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图片素材/视频,教学道具。2学生准备:课本。【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菜园里,有的植物长得好,有的长得不好,植物生长需要什么呢?学生:水,土壤,阳光,肥料。二、新课教学1怎样才能让植物长得好?让我们养一盆植物来研究吧!2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想一想植物生长在哪

2、里?学生:水里,土里。找一片绿地,观察上面有什么,哪些是有生命的。学生:小草,小树,小花。3栽一盆植物,说一说,栽种植物前需要准备什么?学生发言,老师总结:花盆、营养土、陶粒、喷水壶、铲子,石头等。4怎样将植物栽到花盆里?(1)加土放一块石头在花盆底下,用铲子往花盆里加土;(2)移栽挖个洞,将植物种进去,把附近的土拍结实;(3)浇水给植物浇水;(4)做标签做好标签,记录植物的名称和种植人的姓名。5怎样养护植物?把我们的做法记录下来。(1)盆栽植物不宜浇水过多;室内摆放盆栽植物的浇水应坚持“见干见湿,浇则浇透”的原则,切勿零星浇水或浇水过多。(2)盆栽植物不宜施肥过多或不足:盆栽植物长期不施肥或

3、施肥不足,会引起叶黄的现象;施肥过多,盆栽植物吸收不了把根系烧伤,不能吸收水份也会导致叶黄凋落。通常室内盆栽植物施肥选择在春季末施一次稀薄肥,夏季、秋季每隔周施一次稀薄肥,切勿多施浓肥。(3)盆栽植物光照不宜过多或光照不足:要视盆栽植物的生长特性而定光照不宜过多或光照不足。一些性喜阳光的盆栽植物,如石榴、杜鹃花、月季等长期将其摆放在光照过弱的地方,会致使植物逐渐衰弱,叶薄而黄,不开花或少开花。(4)盆栽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室内盆栽植物通常的病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和受真菌等病毒侵染而引起的叶斑病,要保持室内通风透气,要及时喷药预防。6教师引导归纳:植物生长需要土、水、空气、阳光、肥料等。三、拓展

4、与应用思考,植物没有土壤可以生长吗?学生发言,老师总结:我们知道,大部分植物都是依赖土壤生存的,因为土壤中恰好含有植物生存所需要的水分和矿物质,同时它又能固定植物的根,使它们能够挺立起来开花结果。其实,生活中除了土养植物外,还有很多水养植物,这些植物不需要土壤,专门用水养在室内,比如说将它们种在透明的容器如花瓶、塑料瓶中,将植物的根茎置于水中,这样就能看到有根的室内盆栽。水养植物包括芹菜,斜纹粗肋草,凤眼莲,番茄和蒜等等。(老师播放相应图片)因此,有些植物没土也可以生长。谁的植物长得好【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了解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2)学会养好植物的方法。(3)了解不同环境下

5、植物的形态结构。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归纳出不同环境下植物所需要的相同条件。(2)通过对比不同学生培养植物的方法以及植物生长情况,归纳出让植物长得更好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动手能力。(2)感受植物的顽强生长。【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需要的条件。【教学难点】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图片素材/视频,教学道具。2学生准备:课本。【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养的植物长得怎么样?大家交流一下,并说一说长得好的原因。学生:非常好,定期浇水,施肥,晒太阳。二、新课教学1比一比,大家养护植物的方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第一个学生:我把它放在阳台上,

6、那里阳光充足。第二个学生:前几天,我没给植物浇水。并展示这两位学生的养护记录表。老师:我们看到,第一个学生把植物放在阳台,让它接受充足的光照,并定期浇水,我们看到植物生长良好。第二个学生把植物放在窗台,让它接受一定的光照,没有定期浇水,我们看到植物萎焉了。2说一说,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教师引导归纳:植物生长需要水、阳光、土壤、空气、肥料等。3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制订一个改进方案。(1)定期浇水,水量适宜,隔五天浇一次。(2)把盆栽放到阳台,接受充足的光照;喜阴的植物放在窗台附近。(3)定期适量施肥。(4)定期检查是否有病虫害,及时喷药根治。三、拓展与应用1展示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图。介绍:在沙

7、漠中的胡杨,房檐上的狗尾巴草,梭梭树灌木生活在戈壁荒漠,莲花生活在水中的。询问:这些植物的生长环境有什么不同?胡杨生活在干旱的环境里,狗尾巴草生活在缺水的环境。2为了维持生存,它们需要哪些相同的条件?学生发言,老师总结:水和阳光。四、说一说,哪些植物喜阳,哪些植物喜阴。请多位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发言。老师总结:喜阳植物有芦荟、吊兰、虎尾兰、一叶兰、龟背竹,月季等,并展示相应图片。喜阴植物栀子花、八仙花、紫叶酢浆草、麦冬、百合等等,并展示相应的图片。(3)定期适量施肥。(4)定期检查是否有病虫害,及时喷药根治。3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我们离不开植物【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植物对我们人类有哪些

8、用途。(2)知道哪些食物来自植物。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总结出植物的用途。(2)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说出保护植物的方法。(3)能够大胆发言,把自己的观点和他人进行分享。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爱护植物的意识。(2)感受植物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植物的用途。【教学难点】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说出保护植物的方法。【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图片素材/视频,教学道具。2学生准备:课本。【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的许多食物来自植物。二、新课教学1哪些食物来自植物?展示图片,学生发言,老师播放爆米花,米饭,馒头和豆腐的图片。它们来自那些植物?学生回答,老师总结:爆米花玉米,

9、米饭水稻,馒头小麦,豆腐大豆。这些植物长什么样?老师展示玉米,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图片。2植物还有哪些用途?展示课本图片。学生发言,老师总结:(1)穿的方面:棉花可以制成衣服。(2)吃的方面:山楂可以制成大山楂丸,可以消食。(3)行的方面:橡胶可以制成轮胎。(4)用的方面:木头可以制成柜子。(5)治病方面:很多植物可以做中药材。(6)玩的方面:木头可以做秋千,玩具。3植物对我们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珍惜和保护植物?学生思考作答,教师认真小结归纳。(1)不践踏草坪,花草;(2)多种树;(3)在林区不抽烟;(4)给植物浇水,松土。三、拓展与应用神奇的植物黄花蒿。老师展示图片,黄花蒿是一种常见的植物。介

10、绍青蒿素: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黄花蒿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屠呦呦提取出了一种神奇的物质,命名为青蒿素,并用它制成了多种药物,挽救了无数疟疾患者的生命。2015年,屠呦呦因为她在研制青蒿素类抗疟疾药物工作中的突出贡献,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的特点。(2)初步掌握水的分辨方法。(3)了解水的用途2过程与方法:(1)能够结合生活体验,说说水的用途。(2)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分辨出水。(3)能够大胆发言,把自己的观点和他人进行分享。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2)感受水的重要性。【教学重点】(1)水的特点。(2)水的

11、分辨方法。【教学难点】水的用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图片素材/视频,教学道具。2学生准备:课本。【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秋天的郊野,湖水清澈,空气新鲜,让人流连忘返,关于水和空气,我们知道多少?雨后,草叶上挂满了水珠,说一说,水有什么特点?二、新课教学1认识水的特点:水有固定的形状吗?观察一杯水,说说水是什么样的。引导归纳: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2探究:给每个学生发一杯水。1问:怎样闻水的味道?学生:扇闻法。2问:说一说:什么是扇闻法。学生发言,老师总结:扇闻法就是鼻子靠近集气瓶的上方,然后用手轻轻地往自己的鼻子方向扇风,再闻气体的味道。

12、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然后让学生说说感受。(没有味道)3河里的水或者井水可以随便喝吗?学:不可以。师:河里的水或者井水有大量细菌,如果直接饮用,会导致肚子痛。提醒:老师准备的水是安全、卫生,可以放心尝。没有经过消毒的水不能随便喝。4摆放5个杯子,里面有液体。引导学生根据水的特征,找出哪杯液体是水。三、拓展与应用1播放课本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图片,说说水的四种用途:灌溉、饮用、清洗、发电。2引导学生说一说,水还有哪些用途:游泳、灭火、行船、降温、除尘等。3水这么重要,那么我们要怎样节约用水?学生发言,老师总结:(1)及时关水龙头;(2)洗菜水可以浇花;(3)洗头发的水可以冲厕所。把它们放进水里【教学

13、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的溶解作用。(2)了解溶于水和不溶于水的物质。2过程与方法:(1)能够结合生活体验,说说生活中的溶解现象。(2)通过实验,明白溶解是有限度的。(3)能够大胆发言,把自己的观点和他人进行分享。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探索生活中的科学。(2)感受实验的乐趣。【教学重点】了解水的溶解作用。【教学难点】能够结合生活体验,说说生活中的溶解现象。【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图片素材/视频,教学道具。2学生准备:课本。【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思考一下,放进汤里的盐怎么就不见了?哪里去了呢?学生:溶解在汤里了。二、新课教学1把下列物质分别放进水里,并轻轻搅拌,

14、会怎样?白砂糖、酸梅晶、食盐、沙子、食用油。学生发言,老师总结:白砂糖溶于水中,酸梅晶溶于水中,食盐溶于水中,沙子不溶于水中,沉到水底,食油不溶于水中,浮在水面。有些物质可以溶于水中,有些物质不可以溶于水中。2酸梅晶在水里是怎样变化的?学生发言,老师总结:酸梅晶沉淀在水底,然后用勺子搅拌,慢慢溶解,最后溶液呈土黄色。3如果不断地往一定量的水里加入食盐并搅拌,盐能一直溶解下去吗?给学生少量的水和大量食盐,让他们尝试。教师引导作答:不可能,水可以溶解盐,但溶解是有限度的。三、拓展与应用1生活中还有哪些溶解现象?(1)泡茶时候,本来清清无色的水变色,也是茶叶中的物质溶解于水中了;(2)用洗涤剂洗完,

15、可以把顽固的油渍洗得干干净净,那是油渍溶解了;(3)生活中,要把新买来的菜放水中清洗,是将蔬菜上残留的农药溶解于水中洗掉;(4)奶粉、糖类等固形食物用水溶解;(4)洗衣粉或肥皂要用水溶解后才能清洗衣物。2溶解的食盐(1)可不可以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找回来?学生:可以(2)怎么找回来?学生发言,老师总结:把食盐水加热。(3)在不能继续溶解的盐水里放一根筷子,第二天,可以看到什么现象?动手试一试吧!学生实验回来,可以发现筷子上有结晶。空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特点。(2)掌握水和空气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说出空气的特点。(2)通过观察图片,比较水

16、和空气的异同。(3)能够大胆发言,把自己的观点和他人进行分享。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保护空气的重要性。(2)感受空气的存在。【教学重点】空气的特点。【教学难点】空气和水的异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图片素材/视频,教学道具。2学生准备:课本。【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用一个塑料袋,扎紧袋口,看一看,袋子里有什么?学生:空气。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空气。空气无处不在。如何观察空气呢?二、新知讲解1观察空气,想办法证明袋子里面有空气。师:怎么用简便的方法检验袋子里有空气呢?老师引导:先用牙签在袋子上扎一个小孔,放在面颊上,我们会感受到什么?学生:空气气流抚摸着脸颊。老师

17、:如果放进水里,我们会发现什么现象?学生:冒气泡。2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并引导学生说一说空气是什么样的。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感官感知空气?学:用鼻子,眼睛,嘴巴。师:用这三种器官可以知道空气是怎样的?学: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颜色,透明的气体。3空气有固定的形状吗? 引导作答:空气是没有形状的。师:怎么证明?学生:把气球充满气,可以捏出各种形状。老师表扬,总结空气的概念: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三、拓展与应用:比较水和空气。师:水和空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展示两者图片)我们知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水是看得见,摸得着。学生发表意见,老师总结:相同点:水和空气

18、都是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物体。不同点: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水往下流,空气往四面八方飘散。师:前面我们学了,水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学生:水有溶解性。师:对,水能溶解糖,盐等。因此,水有溶解现象,而空气没有溶解现象。拉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拉力的特点。(2)知道拉力会使物体发生什么变化。2过程与方法:(1)能够结合生活体验,说说生活中哪里用到拉力。(2)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拉力解决生活中的难题。(3)能够大胆发言,把自己的观点和他人进行分享。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拉力的重要性。(2)感受拉力的存在。【教学重点】(1)知道拉力会使物体发生什么变化。(2

19、)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拉力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教学难点】生活中哪里用到拉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图片素材/视频,教学道具。2学生准备:课本。【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都喜欢荡秋千,秋千是怎样荡起来的?怎样越荡越高?学生:将秋千拉到最高点。二、新课教学1拔河时,需要怎样用力?学生发言,老师总结拔河技巧:(1)准备姿势:握绳,双手手心要向上;拉绳:绳要从腋下过;脚尖必须在膝盖之前,而且在拔河令出之前全身应伸展拉直。(2)站姿:不要怕摔倒,全体人尽量向后倾斜。半蹲,马步,集体往后仰。(3)排序:不要按力气大小,按体重,从绳子末端到最前线,依次由重到轻排列。注意拉开距离以防踩

20、踏。不要把胳膊累伤了却忽视了脚和腿,下身一定要站得稳!前面的力量大点,尾巴上重量大的。(4)握绳:比赛前绳子拉到最直。注意:右撇子右手在后,左撇子左手在后,用力会更方便!(5)重心:拔河时身体倾斜度要达到45度以上,最后一个拉绳子的人一定要越胖越好(当然要有劲)。他蹲的必须比较低,重心低一点不容易被人拉跑,前面把绳子尽量压低,因为如果前面高的话,往往后面因绳太高而用不上力。人的重心要在后面,就是脚在前,身子在后,不要用手的劲要用身体体重来拉。(5)鞋的要求:要穿脚底不平的鞋。2体验拉力,两人一组做拉人游戏,体会拉人和被拉的感觉。游戏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哟!让学生说说感受。3拉一拉重物,有什么发现?

21、学生发言,老师总结:重物会移动。4拉橡皮筋和弹簧,观察它们有什么变化。学生发言,老师总结:它们有弹性,会变形。5说一说,拉力会使物体发生什么变化?学生:移动和变形。大家找找身边类似的现象。学生:推箱子,拉金属勺子,绑头发,拉面等三、拓展与应用1生活中哪里用到拉力。展示课本图片,学生回答:拉面、放风筝、提线木偶、拉雪橇。2还有哪些地方用的拉力?学生:开门,拉车,提水,悠悠球等。2拉力的结果:变形和移动3生活中的拉力推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活中的推力现象。(2)了解推力的特点。(3)知道推力会使物体产生怎样的变化。2过程与方法:(1)能够结合生活体验,说说生活中哪里用到推力。(2

22、)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推力解决生活中的难题。(3)通过观察图片,说说推力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推力的重要性。(2)感受推力的存在。【教学重点】(1)了解推力的特点。(2)知道推力会使物体产生怎样的变化。【教学难点】(1)通过观察图片,说说推力的作用。(2)能够结合生活体验,说说生活中哪里用到推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图片素材/视频,教学道具。2学生准备:课本。【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怎样用力才能使轮椅向前移动?学生:推轮椅。二、新知讲解1体验推力,两人一组做推人游戏,体会推人和被推的感觉。游戏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哟!让学生说说感想。2展示小朋友推箱子的图片

23、。师:推一推重物,有什么发现?学生:箱子移动。师:说明推力使物体移动。3展示两人推圆球和把海绵按在墙上的图片。师:我们发现,这两个物体都怎样了?学生:变形了。师:说明推力可以使物体变形。4说一说,推力会使物体发生什么变化?总结:推力会使物体变形和移动。三、生活和扩展师:生活中哪里用到推力?(展示课本图片)学生;推车、开门、打乒乓球。师: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推力?学生:推土机推土,火箭升空需要推力,投篮时用到的推力等。四、总结推力无处不在。它可以使物体移动和变形,与生活密切相关,我们要巧用推力帮助我们解决生活的难题。巧用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活中什么时候该用拉力,什么时候用推力。(

24、2)掌握推力与拉力的用法。2过程与方法:(1)能够结合生活体验,说说巧用推力和拉力的实例。(2)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学会运用推力和拉力解决生活难题。(3)能够大胆发言,把自己的观点和他人进行分享。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推力与拉力的重要性。(2)感受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推力与拉力的用法。【教学难点】巧用推力和拉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图片素材/视频,教学道具。2学生准备:课本。【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生活中,什么时候该用拉力,什么时候该用推力?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巧用力。二、新课教学1趣味运动会,两人一组,想办法把一箱重物平移到指定的位置。比一比,哪个小组想

25、到的办法多?学生发言,老师总结:三种方法:(1)两人一起拉;(2)两人一起推;(3)一推一拉。2三人一组运球,怎样做到球不掉落?学生发言,老师总结:(1)保持平衡;(2)力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一致;(3)要有耐心。3说一说,怎样用力才能赢得比赛?学生答:不能用蛮力,要巧用力。4学生开始比赛(推重物和运球)。比赛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安全。5说说感想。三、拓展与应用巧用拉力和推力。生活中,许多事情既要用到拉力,也要用到推力,用得合理,才能把事情做好。大家一起看PPT。展示课本图片,引导学生得出给篮球打气、推磨、划船、钓鱼既要用到拉力,也要用到推力。还有哪些地方既要用到拉力,也要用到推力?学生发言,老师

26、总结: 四、单元回顾师:我们知道,常见的力有?学生:推力和拉力师: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学生: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师:说得非常好。认识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船由哪些部分构成。(2)了解各种各样的船。2过程与方法:(1)能够结合生活体验,说说船的用处。(2)通过观察图片,说出船的结构。(3)能够大胆发言,把自己的观点和他人进行分享。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船带给我们的交通便利。【教学重点】(1)船的一般构成。(2)船的种类。【教学难点】船的一般构成。【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图片素材/视频,教学道具。2学生准备:课本。【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

27、:我们见过什么样子的船?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小结。二、新课讲授1观察一种船,把它画下来。老师展示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画图,并且选择画的漂亮的进行展示和表扬。2师:船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老师展示图片,学生观察并发言。学生归纳,教师引导小结:船由桅杆、船头、船尾、甲板、船舱、船舷、帆等构成。师:其他船也是由这些部分构成的吗?学生发言,老师总结:基本上是的,但也有不是的。三、扩展与应用师:大家观察图片,这些船是什么?并说说他们的作用。学生发言,老师总结:竹筏和有蓬的木船,在古代是河上的交通工具,运输人到河的对岸。学生发言,老师总结:帆船是利用风力前进的船,是继舟、筏之后的一种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2学生

28、发言,老师总结:蒸汽轮船是用蒸汽机作动力的机械推进船舶。船舶的推动力从人力、自然力转变为机械力,船舶用蒸汽机提供的巨大动力,使人类有可能建造越来越大的船,运载更多的货物。学生发言,老师总结:客轮是主要用于运送乘客的大型船只。学生发言,老师总结:货轮是主要用于运送货物的大型船只。学生发言,老师总结:打捞船是指用以打捞沉没船只和物体的船。学生发言,老师总结:破冰船是用于破碎水面冰层,开辟航道,保障舰船进出冰封港口、锚地,或引导舰船在冰区航行的勤务船。学生发言,老师总结:科考船,用于科考活动的船。学生发言,老师总结:航空母舰,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可以供舰载机起飞和降落,通常拥有巨

29、大的飞行甲板和舰岛。【作业布置】1阅读本课内容。2把自己今天所学的知识和父母,朋友进行分享。【板书设计】认识船1船的一般结构:桅杆、船头、船尾、甲板、船舱、船舷、帆。2各种各样的船:有竹筏、有篷的木船、帆船、蒸汽轮船、客轮、货轮、打捞船、破冰船、科考船、航空母舰等。设计和制作小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明白制作小船需要的材料和工具。(2)学会制作小船的步骤。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说说制作小船需要的材料和工具。(2)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一艘小船。(3)能够大胆发言,把自己的观点和他人进行分享。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做任何事情都不容易的观念。(2)感受手工的乐

30、趣。【教学重点】小船的设计方法和制作方法。【教学难点】小船的设计方法。【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图片素材/视频,教学道具。2学生准备:课本。【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老师展示图片。这只小船真漂亮!让我们也来做一只小船吧!二、新课教学1老师展示图片,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纸板、吸管、木块、泡沫塑料、布头、竹签、彩纸、剪刀、小刀、装订机、胶水、双面胶、颜料笔、空纸盒、空瓶子、尺子、线头等。学生选择完毕2师:大家回忆一下,上节课学到的船的结构有哪些?学生:桅杆、船头、船尾、甲板、船舱、船舷、帆。师:船的种类有哪些?学生:竹筏、有篷的木船、帆船、蒸汽轮船、客轮、货轮、打捞船、破冰船

31、、科考船、航空母舰等。师:接下来,同学们,你们要各自设计一种船,把船的样子画下来,并标出每部分所用的材料。3学生设计,教师指导,并选择设计较好的作品讲评。4展示别人做好的小船以及制作小船的过程,供学生参考。制作小船:按照自己的设计和想法制作小船。学生制作,教师在学生制作完成后进行讲评。提醒学生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5学生作品展览。把学生中完成较好的作品,选择部分出来进行展览。6如果时间有剩余,师:我们还能做哪些船?动手试一试吧。 【作业布置】1阅读本课内容。2把自己今天所学的知识和父母,朋友进行分享。【板书设计】设计和制作小船1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2设计船,并画出来,并标出每部分所用的材料3制

32、作小船改进小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测试并改进自己制作的小船。2过程与方法:(1)根据实际测试和别人的评价,尝试改进自己制作的小船。(2)能够通过几种方式,找出自己小船的不足。(3)能够大胆发言,把自己的观点和他人进行分享。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科学实践的乐趣。(2)学会客观评价自己和别人的小船。【教学重点】学会测试并改进自己制作的小船。【教学难点】能够通过几种方式,找出自己小船的不足。【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图片素材/视频,教学道具。2学生准备:课本。【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展示一下我们自己制作的小船吧!学生作品展示,教师评议。二、新课教学1测试小船能不能

33、平稳地浮在水面上。方法:把自己制作的小船,放在装满水的盆子里,看一看小船能不能平稳地浮在水面上。如果能,则小船设计合理,如果不能,则要思考如何改进。(展示图片)2相互评议,说说每一种小船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老师举例:评价:设计美观,结构完整。评价:船体不平衡。评价:船舱进水。所以,评议的内容包括船体平不平衡、设计美观、结构是否完整、船舱是否进水等。3根据测试与评议结果改进自己制作的小船。老师举例:降低桅杆的高度。做防水处理。所以,改进小船的内容包括桅杆高度是否合理,船舱密封性能好不好。甲板与船尾大小是否合适等。4教师引导总结:我们设计制作小船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制作小船;(2)测试小船;(3)发现问题;(4)改进小船;(5)完成任务。【作业布置】1阅读本课内容。2把自己今天所学的知识和父母,朋友进行分享。【板书设计】改进小船设计制作小船的步骤:(1)制作小船;(2)测试小船;(3)发现问题;(4)改进小船;(5)完成任务。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