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介绍.pptx

上传人:晚风1 文档编号:5662671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PPTX 页数:60 大小:40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介绍.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介绍.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介绍.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介绍.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介绍.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本资料来源本资料来源统计分析方法一、国土资源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二、GDP核算三、房地产价格指数四、常用统计分析方法五、如何提高统计分析水平一、国土资源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国土资源:土地、海洋、矿产等,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从国土资源统计指标体系看,它涉及到国民经济运行环节的各个环节: 生产:农用地耕地增减变动;矿产工业总产值;矿产品销售收入;海洋主要产业总产值、增加值。 收入分配:经费收入(中央财政拨款、地方财政拨款、其他收入);资源税。 金融: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基本建设投资;建设用地。 资产负债:新增矿产资源量。 对外贸易:矿产品进出口。 价格:土地出让面积与收入的对比;土地租赁面积与租金的

2、对比。 效益:地质勘查投入(科研经费等)与新增矿产资源的对比;劳动生产率。 从宏观调控看,以下方面是管理部门非常关注的: 1、主要矿产资源的供求状况。特别是求,它与国民经济发展联系十分紧密,可以进行相关行业的分析。矿产资源的可持续性分析。主要矿产资源的探明、开采、使用的情况。 2、主要矿产资源的价格变化、土地价格的变化。与其他价格变化的比较。 3、政策影响分析。国家对土地、矿产资源调控政策效应分析。 4、国际比较。供求状况、价格。 5、中长期趋势分析。二、GDP核算 GDP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宏观指标1、名人评价2、在我国, GDP指标是: 全面小康的关键指标 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依据 地方党政领

3、导政绩的集中体现 (一)几个基本概念 1、生产范围 (1)所有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或服务的生产; (2)生产者用于自己最终消费或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 (3)自有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或个人服务的自给性生产。2、生产主体常住生产单位 在我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称为我国的常住单位。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拥有一定的经济活动场所,如住房、厂房等;(2)具有一定的经济活动规模;(3)具有一定的经济活动时间,一般在一年以上。 3、GDP 从国家范围讲,是我国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二)产业分类第一产业:农业(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工

4、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其他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三)GDP的计算方法从不同角度观察生产活动的成果,便有GDP的不同核算方法。它们分别是: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1、生产法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核算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价值的一种方法。即从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增加值。所有这些

5、增加值加总就是GDP。计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2、收入法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按照这种计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组成。计算公式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3、支出法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最终去向的一种计算方法。最终使用包括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项内容。支出法的计算公式为: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在GDP的三种计算方法中,生产法和收入法都是先测算国民经济各行业

6、的增加值,把增加值加总得到GDP。支出法则是从经济整体计算GDP。 GDP是一个生产概念,不是一个收入概念、销售概念或享用概念。 创造GDP的活动主体主要取决于地域,而不是国藉。 GDP的主要部分是新创造价值,但也有一部分转移价值,如固定资产折旧、虚拟的居民住房服务。 一般来说,GDP的绝对量用现价表示,增长率用可比价表示。(四)GDP的实际核算1、年度、季度现价GDP核算采用生产法加收入法为主核算大概地讲,第一产业和工业用生产法,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用收入法。在季度核算时,有的产业部门增加值往往用这个部门的总产值乘以增加值率求得。我们也开展了支出法GDP核算,所谓“三架马车”的带动就是通过支出法

7、GDP测算的。2、年度、季度不变价GDP核算计算不变价GDP也是分行业进行,即逐个行业核算不变价增加值,之后加总得到不变价GDP 。从原理上讲,某个行业不变价增加值等于该行业现价增加值除以该行业价格指数。实际操作中,根据所能获得的资料情况,会采用以下方法。第一,如果有该行业的价格指数,则直接使用。比如,农业和工业。第二,利用相近的价格指数。比如,金融业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的加权平均数作为它的价格指数。第三,用物量指标外推。比如,在计算交通运输业不变价增加值时,以能够反映行业变动趋势的物量指标的增长速度作为不变价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利用这一增长速度乘以基期不变价增加值,推算出

8、核算期不变价增加值。该物量指标是旅客周转量和货物周转量的加权平均。顺序上是尽可能采用价格指数,如果一时搜集不到,则用物量指标外推。 各级统计局(国家局、省局、地市县局)是如何算GDP的? 按方法制度规定,目前GDP采用分级核算,各算各的。由于以下原因使得它们之间不存在累加关系: 分级核算。 资料来源的差别。一是抽样资料及放大方面的差别;二是获取资料可能性方面的差别。 推算方法的差别。由于有些核算资料缺口大,需要推算。各级推算所用的比例会有所差别。 体制因素。 季度GDP,年度GDP是如何核算的?有没有可能计算月度GDP? 季度GDP与年度GDP在核算标准上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年度资料比较丰富,

9、季度资料相对少些,推算的成份大些。年度资料一是统计范围较全,二是分组较细,三是财务资料较多,所以通常年度GDP的数据质量高些。季度资料要通过年度资料调整。从道理上讲,按月核算GDP是可能的,但困难是资料缺口大。比如,农业资料,小型工业资料,小型建筑业资料,第三产业资料等。 如何评估GDP的可靠性 1、是否使用了规定的方法和资料来源 2、推算所依据的指标是否正确,年份(季度)是否正确,比例系数是否合理 3、用相关指标来判断 能源消耗 财政收入 运输量 居民收入 企业经济效益三、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1、比例分析法 一般形式为: 100% 特点:简单,但很实用。 在宏观经济中,有些比例是非常重要的,需

10、要认真分析研究。比如,增加值率、农用地比例、经费来源比例。 要注意比较对象的合理性。 找出工作中的一些重要比例关系,研究它的合理界限。比如农用地的比例。 2、速度分析法 计算增长速度也是统计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根据计算所用的价格不同,增长速度又可分现价(或名义)增长速度和不变价(或实际)增长速度,前者包含价格因素,后者剔除了价格因素的影响。根据计算的基期不同,增长速度又可分为同比增长率和环比增长率,前者是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增长速度,后者是与上期(月或季)相比的增长速度。 3、动态分析法 动态分析法是观察某个指标或某些指标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的变化。 这种分析法主要是用于找规律、找问题。比如,土

11、地成本在住宅成本中的比重。找规律包括找指标的适度区间。许多重要结论都是通过动态分析得出来的。比如,消费倾向下降;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使用这种方法要注意历史数据的可比性。指标的口径要一致。 4、弹性分析法 一般形式为: 弹性分析法是利用弹性系数对两个相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的方法。所谓弹性系数就是一个经济变量的增长率与另一个相关经济变量的增长率之间的比值。比如土地交易价格指数与房地产价格指数的对比。 要求对比的两个变量之间有较明显的相关关系,而且是因果关系。 两个变量选择的价格因素应当一致。如果分母是实物量指标,则分子应为可比价指标或实物量指标。比如,分母是电力消费增长率,分子为GDP增长

12、率,这就是通常使用的电力消费弹性系数。 用弹性系数分析、判断、预测时,要注意它的稳定性。如果在年度间波动不大,可用,否则,不宜用。 5、边际分析法 一般形式为: 边际分析法是利用边际概念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特点: 分子、分母密切相关,通常地,分子是分母的一部分。比如,新增经费中来自中央财政的经费。 它研究一个变量的增量变化,对另一个变量增量的影响程度。分子与分母都是增量。举例:居民储蓄与GDP的关系。 分母是自变量,分子是因变量,即分母是因,分子是果。 经常用边际分析法来计算贡献率。 6、相关分析法 相关分析法是分析一个经济变量与另一个经济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一种方法。它研究

13、这样一些内容: 相关程度高不高。具体地是用相关系数来判断。 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谁是因,谁是果。 相关分析法在经济形势分析中很有用。比如,判断GDP的走势,可以参考与GDP相关程度较高的一些指标,如,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信贷总量等。具体操作时,通过大量的指标试算。首先从经济原理上讲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然后根据历史资料进行实证分析。 7、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比较找出规律和存在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比较分析可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前者自己比自己,比如现在与过去比;后者是自己比别人,是这一部分与另一部分相比,比如国际比较和地区比较就属于这一类。 关键是可比,比得有意义。 许多问

14、题和差距是通过相互比较出来的。比如我国的消费率偏低的问题。我国现在不足60%,而世界平均水平接近80%。 8、模型分析法 模型分析法是利用数学模型对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的一种方法。 经济数学模型多种多样,常用的有两类,一类是时间序列模型;另一类是经济计量模型。对待模型分析法要防止两种极端,一种是“模型没有用”,用模型算还不如拍脑袋效果好;另一种是“模型万能”,只有用了模型才可靠。显然,这两种极端的观点都不对。我们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根据所研究问题的需要和特点,来确定是否采用模型和采用什么样的模型。四、如何提高统计分析水平 (一)统计分析的类别比较 统计分析的文体形式大体

15、有七种: 1、课题研究报告。一般选题大,用时多,篇幅长,强调系统研究,追求重大影响。这种分析往往关系全局,要求水平高,关键是选题,讲究深度。 2、统计分析专刊。这是当前登摘统计分析文章的主要形式。一般一篇一刊。 3、统计简讯。文字不长,一般不作评述,重在简明扼要,找准要害。 4、专题报告。一般为命题写作。重在观点明确,问有所答,主题突出。 5、简报类。统计文章登载在简报上,一般是被上级工作简报转发,内容上常与上级某方面的工作进展状态有关。 6、杂志类。期刊杂志类专业性很强,实效性差,刊载统计分析要选对杂志种别,文章重在有独到见解。 7、报纸类。报纸刊登的统计分析文章,重在新闻价值,讲究时效性。

16、 文体的选择是由内容和目的两方面决定的。无论选择那种文体,都要注重文体特点要求,力求文体更好的为统计分析服务,发挥出统计分析最大的效能。 (二)统计分析内容的选择 统计分析做得怎样,内容选择是第一位的,要在“选”字上多下功夫。作为统计分析文章,无论什么具体内容,都要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要依数成理,做到“有据有理”。要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讲出道理,找出规律。没有数的分析,就不是统计分析。 根据统计分析文章的特点,要努力做到“五个选准”。一是选准对象,明确给谁看,选最关心的;二是选准内容,明确讲什么,选最重要的;三是选准题目,明确要点,选最诱人的;四是选准数据,明确目的性,选最重要的;五是选准典

17、型,明确代表面,选最有影响的。 (三)统计分析的方法选择 1、掌握基本要素。统计分析为决策服务,就要注意建立与决策者沟通的平台,让人懂得我们在说什么,不能只顾自己想说什么,不管决策者是否知道或理解。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公文不一定是好文章,可是必须写得一清二楚,十分明确,句稳词妥,让人家不折不扣地了解你说的什么。”这就是说首先要能讲明白。其次是方法。要在建立沟通的基础上,把握好统计分析的基本要素,这是基本的要求,也是基本的方法。 统计分析的基本要素有三点:现状分析、找准问题和提出建议。前一项或前两项也可以作为统计分析文章,但是作为向决策者提供咨询建议的统计分析文章必须坚持三要素。 在统计分析“

18、三要素”中,现状分析要总结规律,总结特点,使人感到不但立论有据,而且相当明确,而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 找准问题是写好统计分析的难点,也是统计分析报告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不但要从数据方面分析,更重要的是要对实际情况有深切的了解,从内在的原因上把握问题的准确性。尤其是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找出决策者应该注意的问题。 提出建议要有针对性,提出的建议要与揭示的问题相对应。建议要讲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不能太原则,太笼统。太原则的建议不但无用,还容易使人反感。 2、方法为内容服务。由于其特定职能,统计工作者写统计分析报告,一般都属于公文写作。写作程序相对比较固定,文字要求明确简要,所以统计分析的写作方法选

19、择也受一定的限制。但是,可供选择的方法还是比较多的。 3、适当利用图表。描述统计数据的图表常常能够直观地表达意思,免去繁琐的文字陈述,所以在统计分析文章中用好数据图表很重要。关键是要直观和精要,且忌多而杂。在统计分析文章中,依数成理是基础,依理立论是灵魂,图表是为立论服务的,多了就会影响论述。 4、反复推敲,精益求精。写一篇好的统计分析报告要下很大功夫,需要反复推敲,反复修改,多方征求意见,力求精益求精。只要时间允许,就不要轻易出手。推敲的重点:一是立论的数据基础是否可靠;二是论点是否明确;三是语言陈述是否准确稳妥;四是现状分析、问题、建议等内容及题目是否互有照应;要坚持一个理念,好文章是改出

20、来的。 (三)统计分析的时效把握 1、提前准备。我们写的统计分析一般都有一些固定的服务对象。如根据统计月、季、年报数据写分析文章,这都是有规律的,领导到时间都要看,不能误时间。既然必看,我们就要提前准备,重在可用上下功夫,不要临阵磨枪。月报的动态、季报的趋势和年报的重点问题分析都要提前调查研究,早做准备。 2、抓热点抢先研究。要立足于抢,一般情况下,领导和社会公众对热点问题都比较关注。尤其是决策者不但要知道发生了什么,还想尽快知道发生到了什么程度。在这方面统计工作者要有极高的政治敏感性,应当在领导提出需要前,抢时间主动进行资料的收集分析,尽快写出统计分析报告。有时对热点问题不同部门会有不同的分

21、析,我们要发挥统计优势,找新角度,找新视点,用数据说话。 3、抓难点力求突破。要选择领导关注的难点,勇于提出见解。统计部门的一大优势是利益超脱,一旦在难点上有了突破,统计的效能和影响都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4、抓机会分秒必争。有些统计分析内容早一会儿送出去或晚一会送出去,会前或会后送出,效果是不一样的。 (四)统计分析的文风特点 由于统计工作者职能的规定性,统计分析的文章应有其独特的文风特点,统计不是决策本身,永远是决策的参考,只能是凭影响力来影响决策。总的来讲,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客观负责。这是统计分析文章的基本要求。一般来说,统计分析的对象与统计分析工作者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这种利益的超脱

22、使我们能够客观的看问题。科学决策需要客观事实作依据,所以统计分析也必须客观。 2、逻辑严密。统计分析是依据客观事实说话的,首先必须做到言必有据,没有根据的话,把握不准的话不能说。在文章结构上要符合文体要求,层次清楚、思路清晰、互有照应。 3、通俗简明。统计分析报告是一种相对严肃的文章,不能搞文字游戏,要简明通俗,一目了然,尽量生动易懂。新概念、新理论要有解释,但尽可能的简要,深入浅出,因为需求者想了解的主要是统计数据和意见,而不是立论的理论依据。 (五)统计分析的资料准备 写出好的统计分析,需要有好的统计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写作训练,有一个经验积累过程。但是,仅靠此还不够,还必须重视统计分析资料的

23、准备,善于收集整理资料,养成良好的资料准备习惯,做到有备于先,有备于常。作为经常性的资料准备工作,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掌握收集资料的技巧。收集资料要有目的性,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建立资料档案。不但要收集统计分析资料,还要收集相关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领导讲话、报刊文摘、基础素材、政策文件、典型资料等等。所存的资料文件最好有摘要或标记,方便查找。要充分利用电脑和网络收集储存资料,建立自己的资料库。 2、建立收集资料的渠道。一是部门交流渠道;二是建立个人关系的信息渠道,便于及时了解有关信息资料;三是建立电脑网络信息渠道,可随时查找信息。 3、资料的整理。主要是做好归类工作。 与统计分析有关的几个

24、问题 1、抓住机遇。 领导布置的分析题往往是上面关心的,容易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 2、专题分析报告在内容上尽量突出一个点或一个方面。 专题分析报告尽可能集中说一点,这样容易说得透些。立足于突破一点。专题分析不要面太宽,否则突出不了主题,尽量提炼新一点的东西,一般性的情况少讲。 3、写好一篇分析报告,重在“为什么”上做文章。 所谓“深度”,就是把“为什么”讲清楚。当然,还包括揭示一些关系、趋势。要做到这点: 熟悉一些基本经济理论。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和微观经济理论。 熟悉统计指标。清楚这些指标反映什么经济含义,了解指标间的内在联系 了解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包括当前的主要政策。 只有对这些方面都比较熟悉

25、,才可能把要研究的问题与具体方法联系起来,知道从哪些方面去说明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比如,研究生产,从影响因素看,有市场、供给结构、资金、政策、季节因素、价格、国际环境等。关于绿色GDP核算 (一)为什么要提出绿色GDP的概念 有两点比较明显:第一,GDP没有扣除资源耗减成本。经济活动中涉及到对自然资源的开发,GDP只核算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成本,却没有计算自然资源来身的价值,即自然资源耗减成本,因此,高估了当期GDP的价值。第二,没有扣除环境降级成本。经济活动往往造成环境污染,引起环境质量下降,这就是环境降级成本。GDP没有对此进行扣减。另一方面,还把环境保护支出作为生产活动来核算,增加了GD

26、P。针对GDP的两个突出问题,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复杂性 森林资源耗减成本的估价;矿产资源耗减成本的估价;土地资源耗减成本的估价;环境污染的估价。 (二)国内外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情况 1、国际上的情况:20多个国家的探索;联合国制定了综合环境经济核算手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还不成熟。 2、我国开展的工作 (1)在最近制定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中,专门设置了附属账户: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并制定了核算方案,试编了2000年全国土地、森林、矿产、水资源实物量核算表。 (2)与挪威统计局合作,编制了1987、1995和1997年中国能源生产与使用账户,测算了二

27、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甲烷、颗粒物等8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3)在黑龙江、重庆市、海南省分别进行了森林、水和工业污染损失等试点工作。 (4)与国家环保总局合作开展环境核算问题研究。 (5)与国家林业局合作开展森林资源核算问题研究。 (三)关于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几点思考 1、几条基本原则 一是要充分吸收国际上的先进经验;二是要充分考虑宏观决策部门的需求;三是要选择优先领域,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四是要具有可操作性。 2、需要逐步开展的工作 一是研究建立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把各种类型资源和环境核算工作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内,避免相互之间不衔接。二是研究资源和环境实物量核算

28、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对各种类型资源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实物量核算进行分类研究,并且从需求和基础资料来源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优先核算的领域。三是研究资源和环境价值量核算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对资源和环境的估价问题进行分类研究,确定相应的估价方法,并从可行性的角度出发,确定优先核算的领域。四是在上述资源环境实物量和价值量核算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绿色GDP核算的基本方法。 3、要正确看待绿色GDP 绿色GDP只是可持续发展指标之一;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环境、社会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绿色GDP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仅仅是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之一,不能过分地夸大它在反映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绿色GDP核算方法还不成熟;建立起绿色GDP核算之后,并不是要取消GDP。GDP是绿色GDP的基础,没有GDP,就不可能有绿色GDP;只有将绿色GDP与GDP进行比较时,才能清楚地看出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损失的代价。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