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打造优秀教师团队(PPT 页).pptx

上传人:晚风1 文档编号:5680678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PPTX 页数:71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造优秀教师团队(PPT 页).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打造优秀教师团队(PPT 页).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打造优秀教师团队(PPT 页).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打造优秀教师团队(PPT 页).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打造优秀教师团队(PPT 页).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注重学校文化建设与管理打造名师与优秀教师团队主讲 张昭军3/21/20211n近日潍坊市高新区文教局“轻负担、高质量”深化区域素质教育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走轻负担、高质量之路的策略和办法。n一是把握形势,努力打造品牌强区。将2010年定为“深化素质教育内涵发展与提升年”。紧紧围绕文教局确定的十个重点项目,追求“轻负担、高质量”目标,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深化区域素质教育,通过学校建设和内涵提升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新跨越,擦亮名片、打出品牌,努力争创全省、全国素质教育示范区。 n二是五条途径,向改革创新要质量。高新区将良好师德,作为实现“轻负担、高质量”

2、的前提;将高效培训,作为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关键和基础;将优质高效课堂,作为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主阵地;将学生的积极心态、良好习惯、科学方法,作为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落脚点;将完善科学评价机制,作为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向导。引言n三是高效培训,奠定轻负担、高质量基础。一是创新培训方式,搞好各种培训,做到优质高效、逢训必考、以考促培;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公正公平的前提下,评选优秀教师、首席教师、省级名师,实行动态管理,引导教师自觉成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勇于创新、质量过硬、家长满意”的优秀教师或名师、名班主任。三是利用2010年暑假对校长、教育干部进行封闭式专题培训,逐步造就一批

3、有先进办学思想的校长,使校长真正成为引领学校发展的灵魂,让校长逐步成为有影响力的教育家、管理家,为打造个性化品牌学校奠定基础。 n四是 “五项措施”,激发内部活力。一是深化课堂改革,推广“345”优质高效课堂模式。二是完善名师考核办法,加大名师带教带团的考评力度,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评选全区“轻负担、高质量”学校和“轻负担、高质量”优秀教师。四是评选2010年中小学教育教学创新项目奖。五是加大“轻负担、高质量”评比在综合督导中的权重。目录一、上海学习感受二、走进江苏栟茶高级中学三、注重学校文化建设与管理四、打造名师与优秀教师团队一、上海学习感受n1、办学思想是学校的灵魂n2、学校抓

4、住教学质量不放松n3、加强校本研训促进教师化专业成长n1、办学思想是学校的灵魂办学思想是学校具有生命活力的表现。学校办学思想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校长的办学思想转化成学校的办学思想;作为校长必须有切合学校实际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行动指南,也是学校有别他校的特色。如果没有理念,学校、教师、学生就有可能陷入平庸,不能适应教育形势,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校长怎样形成办学理念。产生办学理念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演绎,校长向书本学习,向他校学习,贯彻教育方针和国家办学理念形成学校的办学理念,理念的演绎是从理论到理论,从书到书,很可能脱离学校的实际,很可能变成一句口号。另一种是归纳,关

5、注自己学校、教师、学生,产生问题,通过思考,利用集体智慧,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而逐渐形成的,这样来自学校的理念容易产生师身生的共鸣,促进学校的发展。张校长就在思考,学习知识是否有最佳时期呢?教育提倡以人为本,最佳发展期是否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呢?n理念指导教育实践。理念不指导教育实践,就变成一句空话。学校的办学思想转化成师生的外在行为;学校的办学思想要转化成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共识。学校办学思想要根据社会进步不断继承和发展。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肯定会受到当时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面对发展,内涵和外延的界定肯定会有所局限。所以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认识的提高,学校办学思想的内涵需要不断的提升和发展,当

6、然这是继承和发展。如何面对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人民对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在现阶段更好的落实和完善学校的办学思想呢?n第一,传承与发展应同步进行。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进一步积淀使其丰富。第二,学校内部的搞活与对外的开放同步进行。不能就事论事,按部就班地培训,而是要建立起教研组的运行机制,在研究实践再研究中内化愉快教育,实化教育新理念。同时,要进一步对外开放,不能怕出问题,要借外力促进内部的提升。第三,确定自己的办学基点:即把发展愉快教育作为主题,把课程改革作为主线,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主攻方向。尚文中学的“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民族精神教育为主线”校本德育研究成绩突出,市北中学的

7、数学特长教育硕果累累。n2、学校抓住教学质量不放松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并不避讳教学质量。通过新德育、做中学、心理辅导、排球、军鼓队、学科竞赛、英语长廊等校本课程,通过教师培训,转变观念,贯彻校长办学理念,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学校从三年级开始都进行全区统考,五年级毕业班统考,六年级(新初一)9月中旬进行初始考,每学期统考,把成绩发还给学校。尚文中学有预课班,也就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在初中上课。市北初级中学有数学特长班,在普通班进行数学、英语学科的分层教学,每两个班为一个单位,将学生按数学、英语成绩分成A、B两部分,两科同时上课,学科教师根据学生基础知识分层施教,便于学生学习和对教师的考核。n实

8、施课程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自主发展;以课程改革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以师资队伍的水平提升来进一步体现课程改革理念。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核心,对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作出了整体规划,并从关注学生的发展着手,提出了“按最佳发展期设课,创最近发展区教学”的理念:即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这门学科效益最高的年龄段最佳发展期。 n有时采取长课与短课相结合,有时采取大班与小班相结合,充分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如上科普方面的讲座可以是大班,上英语口语课改为小班;有时固定班与流动班相结合,部分年级数学、英语基础课尝试采用分层教学,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班

9、级动态变化,探究型课程由任课教师挂牌授课,学生择师学习。通过探究型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校要求初中学生广泛联系社会实际,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逐步养成自主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探究意识、合作精神、科学态度、提问能力、方案设计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6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 n无论课程做“减法”还是做“加法”,目的都是一个: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课程改革说到底就是要提高效率,提高了效率,也就减轻了负担”n开放的课堂。学校的推荐课,由教学处在开学初将开课学科和次数落实到教研组,由组长安排人员,在开放日前一至二周教研活动时间集体备课,开课前一天试讲,课任教师所在教研组无课教师听课。开放活

10、动形式,先听课,然后由教研员组织评课,在评课这个环节上,围绕教学有效性这个中心,每次都有一个主题,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提问的有效性、例题安排的合理性、课堂容量的合理性等。包括外校教师在内,教师的参与意识很强表现欲很强,虽然有不少是对上课教师的肯定,但有更多的是提出不同的看法,引起同行的讨论、思考,引起大家的关注与反思。通过这个载体,教师也认识更多的同行和专家,利于教师走出去,博采众长,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水平。同行、家长到校,对学校的德育、科研、管理等方面也是促进,也利于提高学校的各方面的水准和知名度。要求教研员参加开放日活动,教研员要求兄弟学校教师参加活动,教研员组织评课。尚文中学每周邀请教

11、研员和其它学校名师到学校听课、评课,指导教学。n闸北区每学年组织四次统一考试,每次主抓一个年级,成绩分析具体到班级、任课教师。n3、加强校本研训 促进教师化专业成长n学校对区中心组成员、区(校)学科带头人每月给以补贴。学校每月进行开放,请兄弟学校、家长来校听课,搭建平台,促进教师成长。学校注重教学反思,提倡相互借鉴,促进专业化成长。老师们课上好后,不管成功与否,都要写教学反思,并在备课组内进行交流,找出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为调整教学策略建立可靠依据,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n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以校为本的研究,是将教育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

12、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如何将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切实有效地转化为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n校长营建校本教研制度有创意。制定了和完善了各种相应的制度:如专题讲座学习制度,学校优秀教研组评比制度、连续十二年的青年教师大奖赛制度,骨干教师示范制度,师徒结对和名师带教制度等等,这些为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保障,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每位教师的参与和投入。这些成功的做法都充分体现了校长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智慧。n形成学校教研文化。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基于对教师群体的分析,开发和利用教师之间的差异,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研修活

13、动,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使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得到了跨越式的成长,同时也培育了校本研修文化。n各校教研形式有了创新与发展。学校不同、学科不同、教师本身的特点不同,各个学校校本研修的组织形式和开展方式也表现的不尽相同。n1、开放性的跨校本研修活动形式。为了摆脱本校经验的束缚,吸收外校的优秀校本教研经验,避免学校校本教研的盲目探索,有些学校纷纷走出校门,与兄弟学校开展跨校、跨区、跨省教学实践交流。这种课堂教学互动、教学观点碰撞、教学管理的探讨、教研组建设等话题,打开了教研工作的新思路,创新了校本研修活动形式。n2、沙龙式“研修形式。近年来,各校先后建立起类似”沙龙式“的教育对话场所。n3、科研型研修形

14、式。大部分学校将校本研修制度建设以课题的形式引领各个学科进行教研活动,使校本研修制度建设朝着有序、科学、规范的方向发展。n校本教研内容有发展。第一学期将开展学校课程改革的现状和未来,以及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等等,要求广大教师是学校校本课程的参与者、设计者、实践者、评价者之一。整期校本培训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际,通过学习、讨论、写小结,全体教师都感到得益非浅,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践内容,从教育理念到教育方法,都得到了提升。n教研组实施的校本研训与学校的教学计划相对应,第一学期要就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课程教学、教师预设问题与学生实际接受度的差异、生成性问题的解决等方面开展进行。教师专业

15、素质的提升依赖于教育科研,要发展教师的科研能力,必须要让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倡导教师以“小小科研在身边”为载体,挖掘身边教育教学工作中生成性问题加深研究,积累经验,经过实践论证后,成立校本研训项目组。使教师通过反思、灵活运用教与学的基础原理,思考发现并提炼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成功地加以解决。一课一反思,如:令我惊喜的亮点环节,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如何体现朗读指导的层次性;对学习方式的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如何培养学生的发问能力;课堂中孩子的“悲”与“乐”等等。n尚文中学的特级教师黄静华,在平凡的岗位上给寻找梦境的孩子们引路,以爱作笔,以理当纸,为在学生在心里写下了一本很美的书。n

16、关于教育。“写日记”是黄老师布置给自己的功课。在每天的班主任随笔中,她记下了学生的成长,记下了教师的甘苦:一天中,哪些事处理成了,哪些事处理失败了。十几年来,黄静华出版了班主任日记和爱的心泉两部专著。她还将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成“班主任工作八法”。在她的眼里:“教育的每一天是新的,每天的感悟都是新的。”将我们的感悟、随笔都一一记录下来,并且进行交流。做老师是要一辈子学习的。n关于工作室。在教育局的支持下,她还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将班主任工作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这个名师工作室的成立,是为了缓解上海市青年骨干教师青黄不接情况而设立的。名师工作室有固定的场所,并由上海市较有名的老师来坐镇,不以赢利为目的

17、,运作经费全部由政府来提供。从2002年的5个名师工作室,到今天已经发展到70个名师工作室,涉及中小学所有学科和教学管理。n与集中开班和远程授课相比,名师工作室更像一个高级“手工作坊”,“招生”规模一般不超过10人,而且招生的面试还很严格。这样便于给青年教师个别化培训,名师还与青年教师定期碰头,共同开展教研活动。名师工作室正成为上海市中小学教科研的新基地,它们的目的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承担了绝大部分市级和区级的科研课题。n名师工作室的培养模式有读书活动、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听专家报告、互相听课、考察学习等等。在整个教育思想中保持“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两条主线。n这个名师工作室和

18、我们的师徒结对方式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它更像一个导师带着一些研究生搞项目。以一个团队组合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和研究。同时因为名师的效应,为其旗下的教师搭建了一个锻炼的平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二、走进江苏栟茶高级中学n1、校风育人机理n2、校风育人机制n3、校风育人工艺n4、校风育人功效n“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走进江苏栟茶高级中学的办公大楼,这幅异常醒目的大标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n校风育人,经长期探索,逐步确立,并臻于完善的学校德育工作传统项目。校风育人以其科学的机理、健全的机制、成熟的工艺和显著的功效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成为新时期学

19、校德育工作的品牌项目。n 1、校风育人机理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栟茶中学建设并弘扬“自觉、文明、勤奋、创新”的校风,包括“秉正、扎实、民主、求新”的政风,“严谨、朴实、团结、进取”的教风和“自主、踏实、合作、求真”的学风,形成强大的“校风场”,源源不断地产生着同化、净化、序化、强化的“场效应”。学校成员在校风建设的实践中提高道德认识,在校风濡染的过程中加强道德修养,在校风教化的环境里形成道德风范;自觉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鲜明的方针导向和积极的行为倾向;个体、群体素质不断增强,教育教学资源从根本上得以优化。n 2 、校风育人机制 学校建立健全校风育人十个责任制:党总支、校长室集体领导下的分管校长全面

20、负责制、年级主任分块负责制、班主任包干负责制、任课老师分科负责制、导护人员分项负责制、学生干部参与负责制、各处室协同负责制、家长学校保障负责制和实践基地配合负责制。校风建设、校风教育和领导班子先进性教育相结合,和教师校本培训相结合,和学生常规管理相结合,覆盖到学校所有时空领域。n3、校风育人工艺注意校风发展的阶段性和一贯性把握校风确定性和倡导性本质特征,在政风扎实、教风朴实、学风踏实不变的前提下,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校风内涵,提升校风境界。如自觉,由自觉遵章守纪提升到自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文明,由言行文明提升到将各种行为规范内化为自身文明素养;勤奋,由刻苦自砺提升到主动探索;创新,由加强“双基

21、”提升到加强“三基”,由发展智能提升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讲究校风要求的具体性和形象性设置“栟中八景”,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以高雅的氛围陶冶人,以健康的信息感染人,以积极的舆论引导人。依据校风要求颁行各种条例。如栟中学生守则14项100条,起始年级系统学,过渡、毕业年级常对照,各种要求全部实施到位。晚自修“准时、定位、安静、专心”,晚就寝“不迟归、不双睡、不串宿、不缺寝”,男生头发“侧不过耳根,后不扫衣领”等细节性要求一一落实。n力求校风建设的整体性和渗透性发挥政风主心、教风主导和学风主体作用,“三风”和谐共建,互动互生。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促进,共同发扬良好校风。学校成为

22、真理的殿堂、文明的摇篮和温馨的港湾。n确保校风成份的纯洁性和稳定性校风育人列为总揽全校的重要工作,举行制度化开学校风建设动员、期中校风建设小结和期末校风建设总结。实行全方位、全天候导护轮值和点面结合、导堵结合、知行结合、定量定性分析结合的公益公德考核,全面、全程、全员评优检缺,扬长补短。“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一些行为不良的学生转学或借读栟中,时间不长,便能改弦易辙,和其他同学一样,恪守“守规矩方可日日进步,肯吃苦才能代代成才”的校训,全面健康发展。同时,通过系列化师德讲座和演讲、新教师培训、多侧面民主测评等,促进良好教风和政风不断传承发扬。n4、校风育人功效良好校风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对学校各

23、项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多年来栟茶中学以良好校风立德育人,教育质量高位走强,学校事业持续发展。三、注重学校文化建设与管理n1、用“静心办学”引领学校文化变革 n2、以“文化自觉”引领教师专业发展n3、“以校为根”寻求学校特色发展n4、立足曲阜地方特色,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1、用“静心办学”引领学校文化变革办教育,办学校,这是需要有志于此的人士为之献出全部身心的事业,来不得半点浮躁和虚骄。济宁市霍家街小学校长张轶瑞认为,当前的学校文化建设在指导思想上,表现出明显的大而空,缺乏准确性,难以具体持续操作;在愿景设计上,通篇充斥的是大大小小的概念,让人雾里看花,不知所云;在规划实施上,往往

24、是走一步停两步,看不到连续性;在操作形式上,难脱墙壁、走廊、名言、文艺演出窠臼;在动机目的上,则更多地考虑上级的要求、“先进单位”标准和给予社会各界的视觉效果。这些都是一些学校文化浮躁征的具体表现。n张轶瑞指出学校文化建设上的浮躁现象,绝不是要否定人们对建设学校文化所进行的积极探索。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文化,理念的提炼、愿景的规划、制度的落实、校园的美化等方面,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是由于浮躁征的负面效应,冲淡了核心思想的凸显。这说明在以往的探索中还缺乏对学校文化的内涵、对“三个面向”和科学发展观的深刻理解。n如何让学校文化建设走出浮躁,返璞归真,张轶瑞提出,一是要把无形的学校文化建设视为重中

25、之重,而无形的学校文化首先是校长的人格魅力、学识、能力、品质、涵养。二是要有“把持力”,切忌急功近利。朝令夕改,形势变我也变,是跟风文化,不是学校文化。三是珍爱自身的传统积淀,并在与时俱进中注入活力和时代特色。 n但是目前校长静下心来办学牵涉众多因素,就校长的办学价值追求、办学理念和办学行为而言,起码要做到“三要”:一要对违反教育规律的办学行为敢于说“不”。二要克服办学的“短跑心态”,教育是“慢”的艺术。三要做好办学的“加减法”,让校园多一点书香,少一点铜臭;多一点务实,少一点作秀;多一点长远规划,少一点急功近利;多一点辩证法,少一点形而上学。n2、以“文化自觉”引领教师专业发展n教师是学校文

26、化的第一体验者和首要行动者,各个地域和学校具有相同的价值追求而又富有自身特色的教师文化,正是学校文化的灵魂部分。抓好了教师文化的转型,学校组织文化、课程文化、教学文化、学生文化的重建就有了根基。近年来,教师专业发展从比较多地关注制度建设、标准建设、课程开发、手段革新等“技术”方面,逐渐转向关注教师文化这一深层次领域。n“学校管理文化应该与教师发展文化诉求相适应。教师专业提升,是教师文化发展诉求的关键。”北京市宣武区回民小学校长米君兰认为,每一位充满鲜活个性的教师,都有着崇高的理想追求,他们期待着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面对教育工作者追求的价值取向,学校就要坚持科学的、和而不同的发展

27、观,从个性多样化的统一看发展的“和”,而不是统一规格的“同”。要尊重教师,最大限度地激活人力资源,让教师在这充满阳光的环境里,专心谋事而无需分心谋人,师德与师能的卓越品质得到锻造。这是实现教师发展诉求的魅力所在。n对此,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闽江小学校长李荫莲深有同感。她认为,校长尊重教师的需求就要着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社区配套设施小学,初建的闽江小学教师队伍薄弱,一线教师中非师范专业人员占了总数的44.2%。在多数人眼中,这支可能连日常教学都无法胜任的教师队伍,却成了李荫莲的宝,因为,他们的年轻、热情和强大的创造力,是任何经验和荣誉都无法取代的巨大财富。 n李荫莲以“尊重每位教师的个体差异”

28、为治校理念,将尊重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中,让教师分享“尊重”对于每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她认为,尊重教师就是要成就教师,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和自主选择,使教师得到心灵的慰藉。几年来,学校通过尊重管理提升教师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观念,形成了尊重型教师文化。学校把教师、学生当主人,受到尊重的教师和学生也真正做起了主人,热情和创造欲大大被激发了并且得到迅速发展。“尊重诞生力量,尊重促进发展”,李荫莲相信,一个健康、成熟的教师文化体系,不仅仅是学校迈向和谐的推动力,更是教师、学生走向成功的关键。n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校长杨昭涛认为,教育人生可以不一样,这里的不一样是指看似平凡,其实不平凡。平凡的是教师职业

29、,不平凡的是教育事业;平凡的是以教谋生,不平凡的是以教求生;平凡的教育人生不断地重复昨天,不平凡的教育人生每天都是新的;平凡的是教书匠,不平凡的是教育家。因此,只有不断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才能实现“让实践者成家”的理想。只有不断地“了解-满足-超越-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诉求,才能持续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校长,要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诉求,用激励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诉求,用学习来超越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诉求,用理念来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诉求。n校长引领教师成功实现文化转型有多种途径,可以从理念凝聚人心、机制引领发展、搭建成功舞台、指导生涯规划等四个方面入手。要以文化自觉引领教师专

30、业发展,首先需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文化氛围,尊重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权利。其次,要创新校本研修制度,促进教师自我超越、群体发展。再其次,要建设学习型团队,促进教师组织文化变革。 n3、“以校为根”寻求学校特色发展n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校本课程的深入推进,为中小学改变以往“千校一面”的状态创造了有利的氛围。在赋予校长更多的办学自主权的同时,也对校长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重庆市人民小学校长丁继泉认为,要形成学校特色,专家的引领无法照搬,别人成功的经验也不能简单移植,必须立足于校情。“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是有根基的文化。”重庆市人民小学从6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从主动寻求教育改革的探索中,找到了“艰苦奋斗、自强不

31、息”的主人翁精神的根基。“高品位的学校文化,也是有活力的文化。”这表现出对人的精神境界的极大唤醒、激励和提升。n在重庆市人民小学学校特色文化的建构中,学校以权利文化、学术文化和角色文化为支点,勾勒出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和生命文化三条主线,形成了以“主人翁精神”为主要特征的、多元开放、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在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个性特色、体制创新、规模设施、教育质量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开拓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之路。n优质学校的稳定性就在于形成了优良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价值取向即办学理念,而办学理念必须是全校师生所认同的东西。作为绍兴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窗口学校的鲁迅小学教育集团总校

32、长,陶月梅不无感慨地说:“我们是幸运的。”多年来,鲁小人在鲁迅小学这块沃土中,不断地获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滋养,特别是以伟人鲁迅名字命名的文化个性,更给代代鲁小人以强大的思想支柱和精神动力,并由此生发出个性化的学校教育文化基因,产生了不可小觑的社会品牌效应。陶月梅说,学校以先生的英名命名,确立以弘扬鲁迅文化、构建集团的现代教育创新格局为办学理念,这既是一种历史责任,而且实践证明,也是唯一的正确选择。n优秀的、传统的、不断创新的学校文化是有效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根基,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的支柱。学校文化一旦形成,便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学校办学特色最集中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种最重

33、要的教育资源。作为学校发展的根,学校文化建设需要精心策划、悉心培育;需要师生积极参与、努力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充实;需要了解学校的历史,挖掘学校的优秀文化传统,学习相关政策和教育理论,认真思考办学思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n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红星路小学校长王建军认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基点是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学校要抓住契机发现优势资源,选准学校特色文化的生长点。红星路小学的写字教育以及围绕写字教育进行的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从1990年起步,当时一位刚毕业来校任教的黄文泉老师每天清晨以水代墨、以地作纸,专注而忘情练习书法的举动吸引了众多教师、学生,吸引他们加入到晨间习字的行

34、列。抓住这一契机,学校将以写字技能训练为目的的书法纳入了活动课系列,并使之成为学校特色建设的生长点。从看似偶然的开发过程中,学校看到了课程开发的必然趋势。学生的需要才是课程开发的第一需要,而教师的特长、爱好、志趣甚至个性是引发并满足学生需要的重要资源。n校长是课程建设的拓荒者,而拓荒的关键就在于教育者要善于从一般的学校现象中,发现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善于挖掘学校的优势资源,为学生提供感兴趣和需要的课程。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学校通过开发校本课程,构筑学校特色文化的支撑点。1998年,通过课题研究,学校明确将写字活动课提升为写字教育,使写字教育跳出了技能训练的局限,通过对写字教育理性的本质的把握,体

35、现了学校教育的精神内核。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最高追求是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2002年,在专家的指导下,学校将写字教育的目标锁定在学校教育的两个指向人和文化上,从而完成了由关注学生外部发展到聚焦学生生命成长的提升。 n4、立足曲阜地方特色,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n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和孔子教育思想,结合曲阜特色,围绕“古、儒、文、雅”四个字做文章,重点以读经诵典活动的开展为主线,以建立完善各类校园文化阵地为载体,以鲜明的视觉效果和充分的参与氛围达到了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良好品格的目的。把传统文化进课堂列入全市教育发展规划,根据曲阜市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纲要,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努力探索语文

36、教学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对阅读教学的概念、目标、达成目标等问题作了重新定位。 n要围绕“校校孔子像、班班论语章、处处经典句、园园有书香”的整体要求,积极建构具有人文情境的校园,营造一种形理兼备、气韵流畅的文化氛围。校园里的宣传窗、教室内的后黑板上要建立“诵读板块”“古诗角”“经典园地”,教学楼、教室的墙壁上悬挂历代名人画像、警句。定期举办诗文长廊、诗文图展、师生作品展等,营造出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n要把建设良好的校风作为德育的中心内容,按照明确的办学宗旨努力发展自己,做到以良好的校风作依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注重校风发展的阶段性、一贯性。要从校风

37、、教风到学风,注重传统与社会现实和学校实际的结合,突出“实”是本质,实实在在抓学校管理,同时把校风建设作为专题研究。(2)、讲究校风要求的具体性、明确性。校风决不是一句空洞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对广大师生的要求上具体、明确。比如说对学生的早读课、自习课,要求做到准时、定位、安静、专心。(3)力求校风建设的整体性、渗透性。在校风建设中,学校领导是灵魂,校风建设决不能依靠哪一两个人,应该是全方位的、整体联动的。领导们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都会渗透在校风建设当中。(4)确保校风建设的纯洁性和稳定性。帮助广大教职工树立校风育人的观念,具体表现为岗位育人、课程育人、三“全”育人(即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

38、育人)。真正让校风建设落到实处,不留空白。n各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亦多于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关。曲阜一中的“笃学明德”校训,杏坛中学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校训等无不体现儒家教育之风范。充分挖掘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思想内涵,把其精神实质贯彻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四、打造名师与优秀教师团队n1、读书n2、实践n3、反思n4、研究n5、向他人学习认真分析,名师发展的路径有:一是自学成才之路;二是教育成才之路。其中,教育成才之路又细分为:综合教育与教师教育两类。其实,无论是自学成才者还是教育成才者都有其共同特点,那就是以育人为职志,以服务社会为鹄的,以自主发展为主要发展方

39、式,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最终成就为名师。其自主发展共性方式有:读书,实践,反思,研究,向他人学习等。n一、读书n众所周知,教育是一门需要持续学习的专业。只有坚持读书,教师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明显存在职前受训不足、入职教育欠缺与继续教育不力的问题。这就更需要教师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求。仔细分析,教师读书有多方面的价值:提高自己;解决教育行动中的问题;以身立教,影响学生。归纳起来,名师一般注意阅读下列几类图书: n一是所教学科知识类图书。如语文、数学、地理、化学图书等。这类图书在西方称为本体性知识(subject-matter knowledge)。

40、研究表明,学生的年级越高,教师的威信越取决于其本体性知识的水平。名师魏书生主张一位语文教师尽可能读一点语文教法、语文知识方面的书。因此,他才能做到经过与学生反复商量,将语文知识用树式结构表述,归纳为阅读与写作、文学常识、基础知识、文言文知识4部分、22项、131个知识点,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知识点明确。这其实是魏书生自身所读语文学科知识的外显。也正是基于此,魏书生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做到收放自然,得心应手。 n二是文化基础知识类图书。这类图书在西方称为文化知识(culture knowledge)。博览群书,博通古今,学贯中西,旁征博引,是名师在文化基础知识上的显著特征。中外名著、百科全书、人物传

41、记等是名师的必读书。例如,魏书生就经常读一些古人著作,周易、道德经、论语、孙子兵法便被其置于床头读了多遍。马克思传、列宁传、毛泽东传、周恩来传、爱因斯坦传、爱迪生传、邱吉尔传、林肯传、释迦牟尼传、戈尔巴乔夫传等,都是魏书生喜欢阅读的人物传记。此外,名师在文化基础知识方面往往还有一技之长。例如,书法、写作、朗诵、航模、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的特长。实践证明,这些一技之长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是多方面的。例如,陶行知擅长作诗,于漪擅长朗诵n三是生理学、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类图书。这在西方称为条件性知识(conditional knowledge)。这方面的知识是否充裕扎实是判断一位教师是否名师的重要标准。

42、因此,建议拟成为名师的教师一定要注意多读此类图书,尤其是其中的名著。例如,论语、孟子、学记、劝学、师说、中国近现代教育家文集、大教学论、普通教育学、教育论、教育漫话、民主主义与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与发展等。 n四是实践知识类图书。在西方称为实践性知识(practice knowledge),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情境知识及相关知识。研究表明,名师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教学情况能够调动教学机智,做出适当的合理反应,并采取分寸适度的教育措施,圆满地解决问题。这种实践性知识具有明显的经验性、情境性、机智性、阅历性、主体性与细节性等。研究名师发展从中发现,名师特别愿意选择由著名教育家或名师撰写的实践

43、知识类图书。例如,魏书生撰写的语文教学探索与班主任工作漫谈、斯霞撰写的我的教学生涯、李镇西撰写的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手记与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苏霍姆林斯基撰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与帕夫雷什中学、马卡连柯撰写的教育诗篇、尼尔的夏山学校等。n五是哲学类图书。这是在人生发展中具有指导意义与定向意义的图书。例如,魏书生就有非常扎实的哲学素养。早在初中读书时,魏书生就“不知不觉爱上了哲学,一本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居然翻来覆去地读,爱不释手,初三的时候更把一本广播大学的哲学讲义一遍遍地看,看得遍数最多的还是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n名师于漪曾经指出:“人的学习不可能一次完成,要做到清如许,就须天天学,

44、坚持不懈地学。教师只有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以涓涓清泉滋润心田,在教学中才能像长流水一般进行灌溉。如果知识贫乏,孤陋寡闻,那就难以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3这就要求以名师为职业理想的教师不仅必须注意做到“读书,读书,再读书”,而且要注意做到有选择地、有针对性地读书。惟有如此,他才能踏踏实实地拾级而上,最终攀上名师之巅。n二、实践n实践不仅是人们认识的泉源,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最好的教师。一名教师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向“无字之书”实践学习。这一是因为只有在实践中,教师才能获得直接经验,取得真经。二是因为书本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化为现实,并得到实践的检验。三是只有在实践中,教师才能进

45、行教育创造。实践证明,名师主要是在后天的教育实践中,在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中,在知与行彼此转换中,理解了教育的要义,验证了理论的真伪,感受到学生的朝气,体悟到教育的价值,搜寻到教育的本真,把握到教育的要诀,深入到教育的荒域,探寻到教育的新理,享受到教育的快乐,体味到教育的幸福,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的教育最高境界。n名师教育观念的树立、教育精神的养成、职业道德的高尚、教学方法的创立、教学风格的形成、教学个性的张扬、教学业绩的彰显等,都是在教育实践中、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完成的。如果离开了事必躬亲的教育实践,离开了魂牵梦萦的学校校园,离开了朝夕相处的莘莘学子,离开了平凡神圣的三尺讲坛,名师也就难成名师,

46、也难称名师,更难符名师之名与实。 这就要求以名师为职业理想的教师必须注意躬身教育实践,紧扣教育脉搏,紧贴教育现实,在实践中教,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思,在实践中问,在实践中辨,在实践中研,在实践中创,在实践中行。教师应该注意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认真对待教学实践中的每一件事,注意不断积累教育实践经验。n例如,魏书生坚持记两种日记、一种笔记:一种工作日记,内容主要记一天自己做了什么事,开了什么会,接待了哪些客人,校内有哪些大事。这种日记魏书生截止到2000年共写了15本,约80万字;另一种是普遍日记,写所思所感,写风土人情,写崇敬的人,赞喜欢的书籍,颂感人的文章等,截止到2000年共写了19本

47、约150万字。一种笔记是写作笔记。“什么时候闪过一个新的观点,哪怕是正在走路,也停下来,摘要写在提纲上。哪一天又发现了一个新材料、新证据也立即掏出提纲,再补上这一内容。在上课时,或与学生交谈时,对学生的心灵世界有了一点新发现,也立即写上几个字或一句话。在报刊书籍上发现了与自己的文章有关的内容,也掏出笔记记下来。这样日积月累,材料丰富了,期末不用费太大的劲,整理润色,就成了一篇文章。”这种将自己的感性知识记录下来,以便日后在反思或研究中使用的方式,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n三、反思n近期,西方在教师教育中倡导一种“反思模式”。这种模式认为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的关键在于改进自身教学行为,要求教师主体依

48、据所学理论与其他知识,对自身教学活动加以自我觉察,探求与建构教学过程性知识,从而不断改进自身教学行为。科学而言,反思,是教师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自觉地对教学实践及相关因素进行理性的分析、思考,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绩效的过程。换言之,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进行的回忆、思考与评价过去教学经验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包括:明确反思目的、确定反思内容、观察与分析、重新概括、实践验证五个阶段。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GJPosner)曾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布鲁克菲尔德(SDBrookfield)大力倡导批判反思教师的四个境头:“(1)我们作为教师和学习者的自传,(2)我们同学的眼睛,(

49、3)我们同事的感受,以及(4)理论文献。”林崇德教授则主张:优秀教师=教育过程+反思,认为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多一份反思与监控,就多一份提高,就与优秀教师更接近了一程,特别强调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在教师教学成功中的作用。实践证明,反思是名师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假如用公式表示则是:名师发展路径=读书+教育实践+反思+研究+向他人学习。 n例如,名列当代中国教育家之列的杨瑞清自进晓庄师范学校读书始,就开始写教育日记,从未间断,140本550万字的教育日记真实地记录了他一位农村小学教师、农村小学校长的工作内容与细节,也记录了其名师发展历程。其实,这些教育日记是其反思结果的真实记录。再如,朱永新主编的中国著名

50、班主任德育思想录中的7位著名班主任都是名师,也都是善于反思的行家里手。他们在反思中学习、在反思中求索、在反思中实践、在反思中进步留下了一道道反思的轨迹,刻下了一条条成功的范例。任小艾就曾在教师素质与班主任工作艺术一文中特别强调反思的意义。在她看来,反思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她用“关键的自我反省”替代反思一词。n在该文中,任小艾详细描述了自己从教后的三步曲:第一步,“一开始,我由于缺乏育人的知识和经验,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掌握不好师生间的分寸,因而也就难以驾驭学生。”第二步,“我开始在学生面前收起笑容,板起面孔,即使是表扬学生,也是一副严肃的表情。甚至有时在语文课上遇到课文中可笑的情节,也要装出一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