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法不可违》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docx

上传人:大宝 文档编号:5694789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不可违》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法不可违》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法不可违》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法不可违》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法不可违》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法不可违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依据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一框。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学习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除此之外,还依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相应部分是“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具体对应的内容是:“养成守法意识,使青少年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为规则,自觉尊法、守法;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增强青少年依法规范

2、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了解民事法律活动的基本原则。了解合同和违约责任,树立诚信意识和契约精神”;“了解有关民事侵权行为的法律规范和基本原则,认识与学生生活实践相关的民事侵权行为”;“加深对社会生活中常见违法行为的认知,强化法律责任意识,巩固守法观念”。2.内容解析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违法无小事”。本目首先说明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是怎样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的,通过介绍法律规范的社会作用,得出“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的结论;接着介绍违法行为的含义,举例说明违法行为的分类;最后介绍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本目主要分为三层

3、意思。其一,违法行为的含义。其二,违法行为的分类。其三,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第二目“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本目重点介绍了一般违法行为中的治安管理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聚焦身边的一般违法行为,主要是选取身边常见的一般违法行为案例,分析其含义、特点和危害性,提出行为要求,对学生进行守法教育。本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其一,行政违法行为。其二,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其三,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二、教学目标1.感受法律的尊严,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2.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3.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活动的能力。4.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

4、为的能力。5.知道什么是违法,了解违法行为的类别、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罚的种类。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违法无小事教学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展示学习目标展示学习目标展示学习目标整体了解所学内容通过展示,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内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点在哪里。环节二引入新课情与法生活探索醉酒挪车怎么办?教师展示案例:展示小陈挪车酒驾案例教师提问:如果你是交警,你会怎么处理呢?事件结果:小陈被查获时,经现场呼气测试,酒精浓度114mg/100ml,涉嫌醉酒驾驶。当晚,小陈就被送往泉州医院醒酒。目前,小陈因涉嫌危险驾驶罪已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教师总结:

5、挪车让位情有可原 醉驾被拘法不可违学生回答问题。通过一段醉酒挪车情与法的典型案例,引发学生思考法律的地位和作用。从而理解: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概括明确: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行为规范。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指引作用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评价作用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过渡:不违法,我们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环节三情境探究违法无小事1.教师讲解违法行为的含义教师指

6、出:违法行为的含义 学生听讲通过讲解,点出知识点。概括明确: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析案明法,具体了解违法行为。 2.分析讨论案例违法行为的分类教师提出问题:以下有三个案例,请同学们分析这三个案例,思考如下四个问题:(1)你认为案例中的行为违法吗?(2)会对社会有哪些危害和影响呢?(3)触犯了何种法律(4)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针对三个情境进行讨论分析通过三个真实的事件设置情境,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启发学生进行换位思考。通过对比分析三种行为的不同表现、危害及所受惩罚,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归纳的能力。同时,通过教师的解读和法律条文的展示,让学

7、生进一步了解违法行为,违反的法律、需承担的责任。同时对于较为难理解的地方,进行常识性的解读,培养学生科学认知的思维,增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 最后通过表格,对比展示三种违法行为的异同,掌握知识点。教师总结分析案例一:网上诽谤他人店铺-民事违法行为、违反的法律及承担责任案例二:四川两姐妹在逛街的时候联手偷了价值七八百的衣服及其后续发展-行政违法行为、违反的法律及承担责任(此处教师注意点出未造成严重社会危害)案例三:高空抛掷含有石块的垃圾播放高空抛物的实验视频高空抛物是危险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反的法律及承担责任教师播放拓展视频:说明高空抛物的严重危害。教师展示违法行为分类表(

8、空白)请同学们根据所讲和书本填写此表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进一步巩固重点。概括明确: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过渡:可见,我们不仅需要自己遵守

9、法律,还需要提高辨别能力,尤其对于身边中的违法行为,我们要提高警惕。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面的行为是什么违法行为?环节四教师讲解与练一练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1.练一练警惕“行政违法行为”镜头一:破坏铁路封闭网镜头二:谎报险情镜头三:阻挡消防车通行镜头四:在未经他人许可的情况下,将其他人做成表情包镜头五: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卖方收款却只发放一半货物。教师提问:你认为这些行为是什么违法行为呢?会造成什么危害呢?教师总结:镜头一、二、三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学生听取讲解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知识点,同时聚焦到身边的违法行为。 再通过教师的讲解,了解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及其危害。概括明

10、确: 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而制定的。(简单介绍)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展示相应图片)2.教师解读警惕“民事违法行为”教师解读两个镜头:镜头四侵犯他人民事权利(展示公民的民事权利图组)。镜头五违反了依合同履行义务原则,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镜头四、五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学生认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展开讨论。通过教师的讲解

11、,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初步明确我国进入民法典时代,民事权利受到民法典的保护。概括明确: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随着我国民法典的正式颁布,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从事的购置财产、签订合同、结婚等这些民事活动都由民法来规范。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过渡:所以,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呢?环节五学生倡议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书写倡议书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师展示任务:请你结合本节课所学,从“警惕身边违法行为”角度,简单写一段倡议书。(如讲解不完,可作为作业)学生书写(可以进行小组讨论)通过本节课的

12、学习,由学生自主书写倡议书,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树立遵守法律的意识,概括明确: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五、课堂练习1.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对这一观点理解错误的是 ( B )A.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B.法律能够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矛盾C.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D.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2.某高

13、校航天领域研究生常某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接受境外人员提供的“经费”20多万元,向境外人员发送情报资料60多份,泄露了国家秘密,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常某的行为属于 ( B )A.一般违法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3.下列对民事违法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D )A.民事违法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C.民事违法行为都要承担赔偿责任D.侵犯他人民事权利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六、课堂小结七、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课下浏览中国法院网,查看网站中的各类型案件的审判,进一步了解我国法律的执行及审判。中国法院网-审判页网址: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index/id/MzAwNDAwMiAOAAA=.shtml 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中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