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第4部分:煤炭行业.doc

上传人:tike 文档编号:5721347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第4部分:煤炭行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第4部分:煤炭行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第4部分:煤炭行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第4部分:煤炭行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第4部分:煤炭行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DB 36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DB XXXX-2020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第4部分:煤炭行业Green Mine Construction Standard Part 4:Coal Industry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目 次前 言III1 适用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定义14 总则25 矿区环境25.1 矿容矿貌25.2矿区绿化26 资源开发方式36.1 绿色开发36.2矿区生态环境保护37 资源综合利用37.1选煤37.2共伴生资源利用47.3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利用47.4矿井水、疏干水利用48 节能减排48.1节能降耗

2、48.2粉尘排放48.3污水减排58.4固体废弃物减排59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59.1科技创新59.2数字化矿山510 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510.1企业文化510.2企业管理610.3企业诚信610.4 企地和谐6附 录 A7附 录 B7附 录 C8参考文献9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江西省自然资源厅提出。本标准由江西省标准化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地矿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龚敏、邹东风、刘茜、周雪桂、缪向亮、王水龙、袁承先、胡刚、彭发芽、周瑞龙、龚华根、何奕良、胡莺、刘春根、蔡金强

3、。10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第4部分:煤炭行业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江西省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的总则、矿区环境、资源开发方式、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方面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煤炭行业新建、改扩建和生产矿山的绿色矿山建设、评估、认定、核查。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3306-2011标牌GB 50187-201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215-2015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TD/T

4、1036-2013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DZ/T 0315-2018 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3 术语、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绿色矿山 green mine在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实施科学有序开采,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扰动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实现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和矿区社区和谐化的矿山。矿区绿化覆盖率 green coverage rate of the mining area矿区土地绿化面积占可绿化面积的百分比。研发及技改投入 input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企

5、业开展研发和技改活动的资金投入。研发和技改活动包括科研开发,技术和知识产权引进,技术创新,改造和推广,设备更新,以及科技培训、信息交流、科技协作等。约束性指标 Obligatory Target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必须达到的指标。具体包含:矿区绿化覆盖率、采区回采率、煤矸石综合利用率、固体废弃物妥善处置率、污废水达标排放率、研发及技改投入占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企业职工满意度。4 总则4.1 矿山企业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江西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产业政策,依法依规办矿。4.1.1具有有效的工商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按规定完成矿业权

6、出让收益(价款)处置和环境影响评价。4.1.2 矿山严格按照采矿许可证范围及标高开采,无超层越界开采现象。4.1.3按照有关规定主动在规定期限内填报矿业权人勘查开采公示信息,且未被列入矿业权人勘查开采公示信息系统中的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名单。4.2 矿山企业应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遵循因矿制宜的原则,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的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土地复垦、企业文化和企地和谐等的统筹兼顾和全面发展。4.3 矿山企业应以人为本,保护职工身体健康。4.4 绿色矿山建设应贯穿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全过程;新建、改扩建矿山应根据本标准建设;生产矿山应根据本标准进行升级改造。5

7、 矿区环境5.1 矿容矿貌5.1.1矿区应绿化、美化,整体环境卫生、整洁、美观。5.1.2矿区按生产区、管理区、生活区和生态区等功能分区,各功能区应符合GB 50187的规定。煤炭生产、运输和贮存等运行有序、管理规范。5.1.3矿区地面运输、供水、供电、卫生、安全、环保等配套基础设施齐全,并设置有车辆专用停放场所和机械设备维修场所。5.1.4在生产区应设置的提示牌、说明牌、线路示意图牌等标牌,标牌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5.1.5 矿容矿貌应与周边地表、植被等自然环境相协调。5.2矿区绿化5.2.1矿区绿化应与周边自然环境和景观相协调,绿化植物搭配合理,矿区绿化覆盖率应达到100%。5

8、.2.2矿山主要运矿道路应采用硬化路面,保持矿山道路完好。应对运输道路两侧可绿化区域进行绿化,矿区专用道路两侧因地制宜设置隔离绿化带,构建防尘、滞尘绿色屏障。6、资源开发方式6.1 绿色开发6.1.1资源开发应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相协调,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扰动和影响,选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开采方式。6.1.2应根据矿区煤炭资源赋存状况、生态环境特征等条件,因地制宜选择资源利用率高,且对矿区生态影响小的减排保护开采技术。6.1.3宜采用充填开采技术,充填区域的选择及充填开采方案应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有机结合;在不产生二次污染的前提下,应优先利用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

9、充填采空区。6.1.4应选择国家鼓励、支持和推广的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开采技术和工艺。6.1.5井工煤矿开采方法与工艺符合GB 50215-2015的规定。6.1.6 井工煤矿采区回采率应符合附录 A的规定。6.1.7矿山运输车辆管理规范。建设有运输汽车的冲洗装置,车辆驶离矿区前应冲洗,做到车辆不带泥上路、途中物料不洒落。6.2矿区生态环境保护6.2.1 应贯彻“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的原则,及时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复垦矿山占用土地和损毁土地。6.2.2 认真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要求,矿区专用道路、矿山工业场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应符合相关规定;恢复治理后的各

10、类场地应对动植物不造成威胁,与周边自然景观相协调;土地复垦质量应符合TD/T1036-2013的规定。6.2.3应建立环境监测机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和监测人员。6.2.4矿山应在采选、运输等矿区工业场地设置专门的环保动态监测设施,监测结果(PM2.5、噪声、粉尘、空气湿度等)在公共场所通过屏幕实时显示。7、资源综合利用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综合开发利用共伴生矿产资源,科学利用固体废弃物、废水等,发展循环经济。7.1选煤7.1.1配套建设有选煤厂或中心选煤厂的,原煤入选率不低于75%。7.1.2应根据不同的煤质,选用先进适用的选煤设备和工艺,实现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7.2共伴生资

11、源利用7.2.1 应对共伴生资源进行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和综合开发。煤层气利用率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7.2.2 煤矿共伴生矿产资源应选用先进适用、经济合理的工艺进行加工处理和综合利用。7.3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利用7.3.1对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应通过资源化利用的方式进行处理利用。煤矸石综合利用率应达到75%以上。7.3.2矿井生活垃圾应集中,并进行无害化处置。7.4矿井水、疏干水利用7.4.1矿井水、疏干水应采用洁净化、资源化技术和工艺进行合理处置,处置率达到100%。7.4.2矿井水利用率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8 节能减排8.1节能降耗8.1.1建立矿山生产全过程能耗核算体系,通过采取节能减排措施,

12、控制并减少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 “三废”排放符合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的有关标准、规定和要求。8.1.2现有井工煤矿单位产品能耗限定值应不大于11.8kgec/t、新建矿井单位产品能耗准入值应不大于7.0kgec/t。8.1.3应开发利用高效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工艺和设备。8.1.4应改进井巷支护工艺,推广锚网支护技术,降低钢材使用量。8.2粉尘排放8.2.1井工煤矿应建立洒水防尘或喷雾降尘系统,并正常运行。8.2.2对矿山开采粉尘和作业扬尘的监督管理符合江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江西省人大公告119号)的要求。8.2.3 储煤场厂区应定期洒水抑尘,

13、储煤场四周设置抑尘网,装卸煤炭采用喷雾降尘或洒水降尘,煤炭外运采取密闭措施。8.3污水减排8.3.1建立污水处理站,合理处置矿井水。矿区实现雨污分流、清污分流。8.3.2矿区及贮煤场建有雨水截(排)水沟,地表径流水经沉淀处理后达标排放。8.4固体废弃物减排应优化采煤、洗选技术和工艺,加强综合利用,减少煤矸石、废渣、煤泥等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固体废弃物妥善处置率达到100%。9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9.1科技创新9.1.1 应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9.1.2 配备专业科技人员,开展支撑企业主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研究,改进工艺技术水平。9.1.3 研发及技改投入不低

14、于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1.5%。9.2 数字化矿山9.2.1 应建立矿山生产自动化系统。9.2.2 矿山应在各功能区建立视频监控设施,并由中央控制室统一监控,实现视频监控的集中管控和信息联动。9.2.3宜建立数字化资源储量模型,进行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管理和经济评价,实现矿产资源储量利用的精准化管理。9.2.4宜采用计算机和智能控制等技术建设智能化矿山,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10 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10.1企业文化10.1.1 应建立以人为本、创新学习、行为规范、高效安全、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企业文化。10.1.2 应建立绿色矿山管理体系。设置绿色矿山建设领导小组,配备专门人员。宜编制绿色

15、矿山建设规划或建设方案并落实建设资金。10.1.3 企业发展愿景应符合全员共同追求的目标,实现企业长远发展战略和职工个人价值紧密结合。10.1.4 应健全企业工会组织,并切实发挥作用,丰富职工物质、体育、文化生活,企业职工满意度不低于80%。10.1.5 宜建立企业职工收入随企业业绩同步增长机制。10.2企业管理10.2.1 矿山应建立产权清晰、责任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10.2.2 建立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规章制度,健全工作机制,责任落实到位。10.2.3 各类报表、台账、档案资料等应齐全、完整、真实,分类管理规范。10.2.4 生产标准化建设应达标。10.2.5应定期组织管

16、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加绿色矿山培训。建立职工培训制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记录清晰。10.3企业诚信10.3.1 生产经营活动、履行社会责任等坚持诚实守信。企业社会形象良好,在中国人民银行或其他法定征信机构无不良信用记录。10.3.2 应履行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义务,公示公开相关信息。在生活区(职工社区)建有宣传长廊(宣传栏),宣传法律法规、政策、企业文化、先进事迹和职工文化体育生活,及时公示企业环保安全、日常生产管理信息等。10.4 企地和谐10.4.1应构建企地共建、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办矿理念。宜通过创立社区发展平台,构建长效合作机制,发挥多方资源和优势,建立多元合作型的矿区社会管理共赢

17、模式。 10.4.2 应建立矿区群众满意度调查机制,宜在教育、就业、交通、生活、环保等方面提供支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包括修路、建桥、扶贫、促教、救灾、抢险抢修等),提高矿区群众生活质量,促进企地和谐发展。10.4.3 与矿区所在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建立磋商和协商机制,及时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纠纷。附 录 A(规范性附录)井工煤矿采区回采率表A 井工煤矿采区回采率井工煤矿采区回采率/%厚煤层(3.5m)75采用水力采煤,75中厚煤层(1.3m3.5m)80采用水力采煤,75薄煤层(1.3m)85采用水力采煤,80附 录 B(规范性附录)煤层气利用率 表B 煤层气利用率级别甲烷含量(体积

18、分数)/%利用方式利用率一级90可优先考虑用于工业原料、车用燃气、工业及民用燃料等80%二级5090可优先考虑用于工业原料、工业及民用燃料、发电等60%三级3050可优先考虑用于工业及民用燃料、发电等40%四级a30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可考虑用于发电鼓励利用注:引自GB/T 28754-2012a 不包含风排瓦斯(甲烷含量小于或等于0.75%)。 附 录 C(规范性附录)矿井水利用率表C 矿井水利用率矿井水利用率/%水资源短缺矿区100一般水资源矿区90水资源丰富矿区(其中工业用水)80(100)水质复杂矿区70注:引自 HJ 446-2008。参考文献1 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

19、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国土资规20174号)2017年3月2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2月3 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办法(试行)(国土资规20156号)2015年9月 4 全国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2016年11月5 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 0315-2018)2018年6月6 国土资源部关于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试行)的公告(国土资源部公告2012年第23号)2012年9月7 江西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64号公告)2015年7月8 江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江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19号公告)2016年7月9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环境保护厅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西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西监管局关于印发江西省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赣国土资规20178号)2017年12月10 江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2017年11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