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pptx

上传人:浮梦生 文档编号:5733826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2.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西周时期制度创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西周封邦建国体制土地国有、井田制度严格的礼乐制度第5课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观察春秋时期的政治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一、社会大变革礼乐崩溃列国纷争战国时各国变法魏国李悝楚国吴起齐国邹忌韩国申不害秦国商鞅导致春秋战国政治局势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推广农田开辟增多 2、土地成为主要的生产资料和财富3、地主竞相占地,诸侯们攻城掠地4、国君们奖励农耕军功西周、东周的社会变革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西周封邦建国体制土地国有、井田制度严格的礼乐制度东周列国纷争改革内政土地私有、竞相占地奖励农耕、追逐利益礼崩乐坏百家争鸣 二、百家争鸣主要学派 代表任务主要思想影响

2、儒家法家道家孔子孟子荀子仁、克己复礼韩非子老子仁政熔礼、法于一炉肯定社会变革提倡“法治”君主集权制 “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 在世不得志;汉以后逐渐成为正统;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积极:适应时代需要,受到当政者欢迎;促成统一完成。消极:专制独断、严刑峻法,容易激化矛盾。 有利于缓解各种社会矛盾;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儒家创始人孔子儒家-孟子,荀子 (发展战国时期)孟子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就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提出“以民为本”。 “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荀子

3、荀子( 前313年?前238年),赵国人,名况,字卿,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对各家学说进行了批判吸收,成为融汇百家的大学者、大思想家。韩非和李斯都曾是他的学生。主张“人性本恶”。熔礼、法于一炉。1、“法”“术”“势”结合2、建立君主专制集权3、变法革新法家:韩非子历史学家一般把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特点概括为“外儒内法”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互相依存观点:A:朴素辩证法思想, 道家学创始人老子B:政治上:“无为而治”,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儒家推崇“人

4、治”, “德治”,即治国时 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 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 中央集权国家。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 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 如果你是当时诸侯国国君,你会选择哪一派治理国家,为什么? 通过儒家、法家、道家治国思想的学习,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如何推动诚信社会风气的形成?请大家根据自己的认识,谈谈认识体会。 儒家:这是道德问题,主张应加强思想教育法家:这是违法行为,主张严格惩罚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市民自我觉悟。练习与测评材料一“觇国之兴衰以礼,决军之胜败以礼,定人之吉凶以礼,聘问则预求其礼,会朝则宿戒其礼,

5、卿士、大夫以此相教授,其不能者,则以为病而讲学焉故所持之见解,所发之议论,均以礼为最要之事也。”柳诒徴.中国文化史(上)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材料二“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 清顾亭林.周末风俗请回答:1、礼是怎样产生的?礼在西周有何作用?西周是怎样维护礼的作用的?2、材料二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些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6、这些变化的最终结果是什么?练习与测评提示:六大变化:对周天子的尊奉与不尊奉;对“礼”和“信”的遵守与不遵守;祭礼、聘享制度之执行与不执行;饮宴时赋诗与不再赋诗;血缘原则(宗姓氏族)的讲究与不讲究;周天子的讣告和策命之下达与停止下达。原因:(略)结果:礼乐制度崩溃,世世袭社会解体,官僚的中央集权体制形成。练习与测评3、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重大转型时期?提示:经济、政治、社会风气和思想文化等领域变化回答。探索与争鸣 法家。法家的肯定社会变革是最适应时代的潮流的;用法律来规范社会秩序,用功利来激励社会竞争,君主集权的主张,非常有利于实现富国强兵,适应统治者的需要,也适应建立统一国家的需要。国家的统一,实现结束长期的动荡,也能满足人民对安居乐业的追求和需要。结束语: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与大发展的时代。伴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激烈而深刻的变革,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激烈的交锋和激荡,演绎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群星灿烂的时代,成为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源头。 在春秋战国纵横捭阖的纷争中,儒、法、道等学派纷纷提出了各自的救世主张。在当时的背景下,哪一种主张较为合理?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