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哲学单选题:1、哲学是(B世界观的理论体系)2、哲学是(C关于世界观的学说)3、世界观是(D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4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是(D哲学是世界观的学说)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6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如何回答思维与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C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9.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是(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B德国古典哲学)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D为人类认识和发展真理开辟了
2、道路)1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C.实践性)13.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14、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科学态度是(B.去其糟粕、取其精华)15、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最主要的区别是(C.创立了唯物辨证的社会历史关)1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D.作为“知识总汇”和“科学之科学”的哲学)1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18、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A.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19、哲学所研究的一般规律,只适用于(C整个世界的一切领域)20唯物主义的三种
3、历史形态是(D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21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问题是(C世界的本原问题)22列宁说: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C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23“存在就是被感知”是(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24存在主义的所谓“存在”是指(D个人的存在)25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26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D.理在事先,以理为本)27“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这是(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8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4、)29.现代西方哲学的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思潮的实质是(A.主观唯心主义 )30实证主义哲学取消哲学的世界观职能,主要是由于它(B排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31非理性主义哲学的认识根源是夸大了人的(D情感意志)32尼采哲学是(D唯意志论)33世界最古老的三大哲学传统是(A.中国哲学、希腊哲学和印度哲学)34、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B.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35、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的原则是(D理论和实践的统一)37、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C.理论联系实际)38、毛泽东思想和邓
5、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实事求是)39、哲学基本问题中最为根本的方面是(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40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C坚持和发展)41.最早提出世界的物质本原问题的哲学派别是(B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42.唯心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的本原是(A.某种精神)4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 (D“原初”物质)44物质的惟一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45运动和物质的关系是 (A.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46物质运动最高级的形式是( D社会运动)47离开物质谈运动必然导致(A.形而上学)48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4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C运动的特殊状态)
6、50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C相对主义和诡辩论)51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的观点是( B唯物辩证法)52“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了(B运动和静止的统一)53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存在着(A.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54哲学上的二元论是指(D.主张物质和精神共同组成世界本原的理论)55否认世界统一性是(C.二元论)56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B物质性)57、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58时间空间是(B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59.时间空间是人类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这是一种(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60空间的特性是(C.三维性)61.时间是指(B物质运动的
7、持续性)62时间的一维性是指(D不可逆性)63时间的无限性是指(C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无始无终)64空间的无限性是指(B物质世界在空间上无边无际)65时间和空间是(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66.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的特征(A.具体事物时空的可变性和有限性)67能够坚持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是(B辩证唯物论)68历史上的二元论是(D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最终导致唯心主义的哲学)69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唯物沦和唯心论的根本分歧是(D.统一于物质还是精神)70坚持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的观点,是(B辩证唯物主义)71世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是(C统一性是多样性的基础和本质,多样性是统一
8、性的形式和表现)72从意识的起源上看,它是(D.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73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是(B.唯心主义)74从意识的形式上看,它是(B主观的)75关于意识的本质问题,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A抹煞了意识的主观特征)76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反映特性,这是(A.合乎逻辑的)77人的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D反映)78规律是指事物现象之间的(C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79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80“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观点属于(C辩证唯物主义)81能坚持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观点的是(B辩证唯物主义)82“宇宙
9、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是(D主观唯心主义时空观)83“光阴一去不复返”是指时间的(C.一维性)84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C必要条件)85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A.决定性环节)86一切社会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D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87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D.实践的)88.认为一切物质都是有意识的;必然导致(C物活论) 89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D意识的内容和源泉是客观的,而它的形式是主观的)90“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的东西而已”,这是(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91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92
10、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D社会实践)93“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这是(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94人工智能的出现,说明(B机器能够模拟人类的部分思维活动)95信息论以新的科学材料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本质门科学论断,它表明意识(C是一种特殊信息,是一切信息过程的最高形式)96意识能动作用的最重要的表现是能够(B.意识决定物质,意识反作用于物质)97物质和意识的正确关系是(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98关于意识的作用问题,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C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不懂得意识的能动作用)99.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B社会实践)100规律的客观性是指(A它
11、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10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0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是(C理论来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103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是(C一切从实际出发)10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C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10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106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C形而上学的片面性观点)107主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哲学,属于(D辩证法)108关于联系的观点,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C联系的客观性)109系统最本质的特征是(B系统的整体)110久早
12、下雨,对农作物生长有利,水涝成灾,下雨对农作物生长有害,这说明(C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11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B对立统一规律)112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是(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113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14.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的发展中条件的意义在于(C它是任何具体事物产生、发展、灭亡的重要根据)115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是(B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116新生事物就是(D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117辩证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个方面之间的(C相互对立和相互统一的关系)118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是指(C矛盾的同一
13、性和矛盾的斗争性)119构成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指(D矛盾的特殊性)120“金要足赤,人要完人”的观点是 (B.形而上学的观点)12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C源泉和动力)122矛盾的普遍性的含义是说(A.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123战国时期的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命题,其错误在于(B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2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以及其他工作,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125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126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
14、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A.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127“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个论断的正确含义是(B.个性就是共性)128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129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殊本质,这是由(C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130矛盾问题的精髓是(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131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B.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13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C相对和绝对的关系)133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B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和状态)13
15、4事物的质是指(A.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135质和属性的区别在于(C质是内在的,属性是质的外在表现)136区别问质事物的依据是(C.事物量的规定性)137事物的质是事物内在的规定性,它的外在表现是(D属性)138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是(B量变和质变)139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A.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度”)140事物的度是指(C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141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B相互制约和转化的关系)142“防微杜渐”的哲学依据是(C.质量互变规律)143质变的复杂性是指(A.质变形式的多样性和质变过程中渗透着量变)144辩证否定观的重要特点是(C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
16、环节)145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都是否认了(C事物的发展和事物的联系)146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是(B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47作为辩证否定的联系环节是指(A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148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方向和道路)149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A.事物完成一个周期完整地表现出来的)150直线论的错误在于(C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否认了曲折性)151事物的发展是上升的运动,这是由(C辩证否定的本性决定的)152因果联系是(A.事物之间的一种必然的本质的联系)153下列哪种说法属于必然性(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154由于机遇,科学家获得了新成果,这是(D偶然中隐藏着必然)155概
17、率论所研究的“机遇”现象是(C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156偶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D起促进或延缓作用)157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者(A只承认必然性)158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D客观事物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过程的一对范畴)159只有必然性的东西才会或将会成为现实的,这是(C.唯物辩证法的观点)160可能性是指事物内在的(D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各种趋势)161抽象可能性足指(B在现实中还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东西)162在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过程,卜,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C.无论在社会领域还是在人所干预的自然过程中,都会促使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16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或然
18、率就是对(B可能性在量上的科学说明)164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B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165现象和本质是揭示(C内因和外因关系的一对范畴)166事物的本质是不可感知的,所以(D科学的任务就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167现象是指(D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168“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着本质”这是(B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169.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C真象从正面表现事物的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事物的本质)17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体对客体的自由选择)171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原则的是(B所有唯物主义者)172实践是指(A.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物质性活动)173唯物主
19、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是(D前者坚持反映论,后者主张先验论)174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一观点表明(C一切知识归根到底来自直接经验)175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段话是强调(C要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176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D社会实践)177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B认识中的“源”和“流”的关系)178感觉、知觉、表象是(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179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是(C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180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D实践的观点)181下列属于唯心主义经验论性质的观点是(C只有经验事实而无客观事
20、实)182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上,认为只有理陛认识是可靠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这种观点是 (B唯理论)183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184认为“感觉是认识的起点”,这种观点(D既可以是唯物主义观点也可以是唯心主义观点)185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上,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是可靠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这种观点是(C.唯理论)186属于经验论的哲学派别(D既有唯物主义又有唯心主义哲学)187认识过程中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是(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18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B实践认识实践)189里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因为(D理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感性认识
21、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190“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191下列属于唯心主义经验论性质的观点是(D只有经验事实而无客观事实)200“一切真知都发源于直接经验”,这是(C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201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D概念、判断、推理)202人作为主体的最本质的规定是(C.社会性)203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相统一的基础是(B实践)204“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这种观点是(D辩证唯物主义)205理性认识的特点是(A间接性、抽象性)20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D社会实践)207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
22、统一,是(C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08真理是指(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209一个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关键在于(B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210.客观真理是(C人们正确认识中所含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211真理和客观真理的关系是(D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212相对真理是指(C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21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D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214真理的绝对性是指(D它的客观性)215真理一元论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对象的(A.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216真理多元论错误的实质在于(A.否认真理的客观性)217真理和谬误在
23、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是(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218“真理可以变成谬误,谬误也可以变成真理”,这是因为(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219在真理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就必须承认(D真理具有客观性)220在真理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C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221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在于它是(D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活动)222社会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它(D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223“任何具体真理都带有近似正确的性质”,这是(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224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D社会实践)225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D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
24、合)226把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终极真理,并当成检验其他一切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这是一种(D形而上学观点)227下列论断属于唯心主义真理观的是(B有用即是真理)228、在从猿变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B生产劳动)229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D制造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230劳动过程是劳动的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劳动的一般性质是指(A.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231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C生产劳动)232.全部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B社会生产关系)233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C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234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地理环境是(D
25、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多样性)235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A.可以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236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口状况是(D与物质生产相适应)237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238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D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239理解整个人类发展史的钥匙是(B生产劳动发展史)240在一定意义上说,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种观点属于(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24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A.生产力和生关系的统一)242生物群落和环境之间构成的综合体是(B生态系统)243地理环境是(D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244.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是标志(C利用、改
26、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范畴)245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246在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D生产工具)247在劳动资料这一复杂系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B生产工具系统)248.自然科学属于生产力范畴,这是因为(C它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249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250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251国家的本质是 (D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252社会意识是(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253下列各组社会意识诸形式中,全部属于引:意识形态范围的是(C自然科学
27、、逻辑学、语言学)254下列各组社会意识诸形式中,全部属:厂意识形态范围的是(D法律思想、哲学、宗教)255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A它正确地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256错误的社会意识之所以错误,主要是由于(B它落后于客观实际,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257在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中(C两种划分法都是马克思提出来的)258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是(A.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259下列各组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是(B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260 “社会形态的发展
28、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D社会发展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260,主体选择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自身的需要和知识结构、经验、技能出发,根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的力式和方向的行动。这种观点说明(B承认主体选择作用与承认历史决定论不矛盾)261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是一种承认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的理论,它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之上,是能动的决定论。这说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D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不矛盾)262美国跨越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日耳曼人没有经过奴隶社会直接过渡到封建社会;中国一些少数民
29、族由前资本主义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些历史事实说明(D它们是以世界范围内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为前提的)263人们历史活动的结果(D与任何人的目的都不完全一致)264下列各项全面反映国家的政治职能的是(D对内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对外防御敌人入侵)265经济社会形态中的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是根据(A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划分的)266整个人类社会的两个基本领域是(D物质生活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267.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A它实际掌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268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发生反作用(D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269社会基本矛盾是(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30、筑的矛盾)270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的关系是(D以前者为基础,两者互相制约、互相作用)271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272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最深刻的原因是(A生产力的发展)5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因为(D.生产力是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因素) 6人们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是随着(B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7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关系是(A相对稳定的因素)8所谓先进的生产关系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指(C它能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扫清障碍、提供可能性)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
31、本过程是(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过程)10我国目前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主要是由(A.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状况决定的)11当前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依据是(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12经济基础是(D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13经济基础在社会关系中属于(A.物质关系)14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指(B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15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经济基础的只能是(B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16.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情况(D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17上层建筑是(
32、A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设施的总和)18一定的上层建筑由两部分构成,即(D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19在上层建筑各种因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D政治)20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是(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2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这说明(A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动反作用)22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先于它的经济基础而产生(A这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辩证发展规律的特殊表现)23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是指(D政治法律思想、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2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33、就是说(B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25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26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D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27最早提出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是(B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28社会分裂为阶级的根本原因是(D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私有制的结果)29阶级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首先是一个(B经济范畴)30划分阶级的根本标准是(C人们对生产资料关系的不同)31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指(C经济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斗争)32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D社会革命)33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B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政治统治的斗争)34在阶
34、级社会里,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B夺取国家政权)35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是(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尖锐化)36社会革命只有在(D革命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都具备的国家才能发生)37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38英雄人物的活动是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这是(A.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39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首先是(C生产活动)40人民群众的生活与文艺创作的关系是(A.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41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C人民群众的实践)42下列各项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的是(C马克思主义者)43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总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35、,其根本的条件是指(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44人民群众的活动受着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一前提所引出的结论是(C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45“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个观点的实质是(B历史唯心主义)46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C时代的需要)47“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48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就是坚信(C群众自己解放自己)49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因为它是(D生产力系统中的渗透性因素)5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D它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各要素之中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51人类最基本的
36、交往形式是(D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52科学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是(C人们实践活动中的交往)53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B社会基本矛盾)1历史进步的内在根据是(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2历史进步的最根本的标准是(C生产力的发展)3历史进步的曲折性和反复性的根本原因是(B旧的社会势力和反动阶级顽强而持久的反抗)4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c最高标准)5人的本质属性是(B社会属性)6“人性自私”观点的错误在于(D违背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断 )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A自由的自觉的活动)8人的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突出表现为(B人的意识性)9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
37、,它们是(D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10人在价值关系中与其他存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D人既可以是价值客体又可以是价值主体,其他存在物只)11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A个人对社会奉献的多少)12提高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最根本的是解决好世界观和人生观问题。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是(C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13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信念。其核心是(B人生理想)14奠定正确的人生观、明确人生意义的关键是(D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15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A前进的、上升的、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16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D两种不同的状态)17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38、自由是(C.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18人性决定于(D社会实践)19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A.生产力的发展)20人类社会中最根本的社会关系是(B经济关系)21人在价值关系中(C.既可以是价值主体,又可以是价值客体)22人类解放是指(D摆脱盲目必然性的奴役)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位一体”的目标是指(B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位一体”的目标)2人类的社会形态是一个有机整体,因而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必然包括的三项基本内容是(A.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政治文明建设所体现的是(C.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4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
3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的精神状态是(D与时俱进)5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能够(A.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物质文明所体现的是(B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相依存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7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8先进文化包括的内容是(C先进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9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要坚持(D先进世界观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1总结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是(B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A.毛泽东
40、思想和邓小平理论)3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B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4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B生产力)5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C科学技术)6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是(A.劳动者)7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是(D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我国工人阶级)8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是(A.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9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D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10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决定于(C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运动)11我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最根本的就是必须(D通过改革和发展,使我国
41、形成发达的生产力)12我们党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必须(C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要求)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4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是(A.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同)15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的(C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16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B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B辩证法)2.“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这是一种(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
42、学的关系属于(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惟一特性在于它的(D.客观实现性)5.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导致(A唯心主义)6在意识内容问题上,唯心主义否认意识是(C对客观世界的反映)7“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办得到。”这种说法从哲学上看是(A.坚持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8观察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只见部分,不见整体”。这属于(C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9“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10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11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在哲学上是犯了(C.形而上
43、学否定观的错误)12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13中国明代的王守仁认为“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这是一种(A.主观唯心主义实践观)1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主体是指(D一切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15辩证唯物主主认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C实践一认识一实践)16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正确态度的理论基础是(C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17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生产关系)18对于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其更替的根本原因,应当到(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中去寻找)19社会结构是指(D组成人类社会的要素及其联系和关系)2
44、0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是标志(C人类利用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的范畴)21从起源上说,国家是(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22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2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伺的矛盾)24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中,这说明改革(B具有普遍性)25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这种观点是说(D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26科学是(C.知识的理论体系)27交往形式有多种,其中最基本的交往形式是(D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28从历史
45、观上看,人类解放就是(D摆脱盲目必然性的奴役)29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人生意义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B.贡献和索取的关系)30中国战国时期的邹衍认为,历史朝代的更替和变迁是按照土德、金德、火德、水德、木德的顺序进行的,史称“五德终始说”。这种观点属于(C历史循环论)1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C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2爱因斯坦说: “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D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3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4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全面看法是(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5.“人的知识和才能是天生就有的, 上智与下愚的差异是不可改变的。”这种观点在哲学上属于(A唯心主义先验论)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