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郑 重 声 明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并完成的,学位论文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行为,本人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后果,特此郑重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 年 月 日目录郑重声明1中文摘要3英文摘要5前言6临床研究7内容提要7临床研究71一般资料72病例选择73治疗方案94检测项目95治疗结果96实验结论10讨论111现代医学对上呼吸道感染的认识及治疗112祖国医学对感冒的认识113清肺止咳口服液对风热感冒的治疗144 清肺止咳口服液治疗风热感冒的药理研究14参考文献16综述17致谢22中 文 摘 要目的:观察清肺止咳口服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风邪化热壅
2、肺)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清肺止咳口服液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符合中医和西医诊断标准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48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4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为37.8岁;病程16天,平均3天;病情属轻度者5例,中度者16例,重度者3例。治疗组24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为36.4岁;病程17天,平均3天;病情属轻度者6例,中度者16例,重度者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实验组清肺止咳口服液(宁夏多维药业研制生产)主成分为
3、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桑叶,以天杏咳喘宁为对照组,具体给药为:治疗组清肺止咳口服液10ml/次,3次/日,同时早晚各服咳喘宁口服液安慰剂10ml/次,2次/日;对照组早晚各服咳喘宁口服液10ml/次,2次/日,同时口服清肺止咳口服液安慰剂10ml/次,3次/日。两组疗程均为7天。观察两组病例用药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胸部X线检查等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综合评价。所有病例在试验期间不得合并使用其他任何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有治疗作用的止咳、平喘、化痰及抗病毒等药物。若试验病例在试验期间WBC12109/L,可以合并应用抗菌素;若体温超过39.1OC时可以合并应用解热剂。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统
4、计软件,分类资料用x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结果:1.两组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87.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咳嗽、发热记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咳痰记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4.两组治疗前后胸片检查比较,两组复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5.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粪常规、心电图均无
5、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清肺止咳口服液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风邪化热壅肺型咳嗽)过程中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可靠。结论:清肺止咳口服液有较广的抗病毒抗菌谱,并具镇咳、祛痰及解热等作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风邪化热壅肺型咳嗽)具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疗效确切。临床试验过程中,未见药物所致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主题词: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医药疗法;清肺止咳口服液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n Tanreqing capsules treating acute tracheo-bronchitis (
6、cough of wind-heat invading the lung), and to explore the role of Tanreqing capsules mechanism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clinical use.Methods: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used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tracheo-bronchitis patients 48 cases, the use of random, which means divided into
7、a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s. In Group be Shuanghuanglian oral capsules, each four tablets, three times daily; Tanreqing-treatment group to oral capsules, each three tablets, three times daily, another simulant oral capsules, each one tablets, three times daily. Two courses are 7 days. Drug
8、and clinical symptoms observed two cases, the functional indicators, such as changes chest X-ray inspection, and comprehensive clinical evaluation.Results: 1.Two overall efficacy compared with the treatment group overall efficiency 91.67%, 83.33% efficient in the tota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9、differences in sexual significance (P 0.05), Group treatment efficacy superior contrast group.2.Two Chinese medicine certificate pending efficacy comparis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xual significance (P 0.05), a notable weak points of difference significance (P 0.05).5. Two treatment
10、 and blood-routine, induced functions, conventional urine, dung conventional, no significant sex differences in electrocardiograms (P0.05), indicate that Tanreqing-capsule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trachea - bronchitis (cough of wind-heat invading the lung) without obvious course of drug side effec
11、ts, safe and reliable.Conclusion: Tanreqing-capsules treatment of acute trachea - bronchitis efficacy precise. Clinical trials process, not the result of drug side-effects and adverse drug reactions. Key words: acute tracheo-bronchitis; therapy of TCM; QFZK capsules英文缩写对照WBC white blood cells 白细胞RBC
12、 red blood cells 红细胞PLT platelets 血小板ALT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BUN blood urea nitrogen 尿素氮Scr serum creatinine 血肌酐ECG electrocardiogram 心电图前 言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是由于生物或非生物性致病因素引起的支气管树粘膜慢性炎症,临床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常见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而来。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生物性病因中最重要的是病毒感染,如腺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A和B等;非生物性致病因子中主要有矿、植物粉尘,刺激性气
13、体(强酸、氨等),环境刺激物等。病理改变主要为气管-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加。治疗上以抗感染、止咳祛痰为主。本病属于中医咳嗽、喘证等病范畴,临床表现以实证多见。前人虽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病名,但对其病因病机及治疗均有详细的论述,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五气所病肺为咳”。素问咳论篇既认为咳嗽是有“皮毛先受邪气”所致,又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之说,强调外邪犯肺或脏腑功能失调,病及于肺,均能导致咳嗽。对咳嗽的分类,历代所用名称甚多,如素问咳论篇以脏腑命名,分为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肾咳等。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有十咳之称,除五脏咳外,尚有风咳、寒咳、久咳、胆咳、厥阴咳等。明张景岳执简驭
14、繁地归纳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景岳全书咳嗽篇曰:“咳嗽之要,止为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另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喘息型又属中医喘证的实喘范畴,历代文献论述亦多,如灵枢五阅五使篇曰:“故肺病者,喘息鼻张”。灵枢本脏篇曰:“肺高则上气,肩息咳”。金元时期则论述更详,如丹溪心法喘曰:“六淫七情之所感伤,饱食动作,脏气不和,呼吸之息,不得宣畅而为喘急”。景岳全书喘促篇曰:“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对于本病的防治,以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改善环境卫生,预防感冒为主。近年来,运用中医药防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疗效好、价廉等优点,因此,开发相
15、应的中成药具有广阔的前景。清肺止咳口服液是宁夏多维药业有限公司、宁夏民族药物研究所研制的中药复方,由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桑叶组成,具有宣肺泄热、止咳平喘功效。主治本次临床研究旨在以前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基础上,观察清肺止咳口服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根据研究结果进一步对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作出评价,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推广运用提供依据。临床观察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共观察病例48例,均系2006年3月至2006年8月湖北省中医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4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为36.4岁;病程17天,平均3天;病情属轻度者6例,中度者
16、16例,重度者2例。对照组24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为37.8岁;病程16天,平均3天;病情属轻度者5例,中度者16例,重度者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1.2试验方法1.2.1 试验设计: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1.2.2 治疗方法:治疗组清肺止咳口服液10ml/次,3次/日,同时早晚各服咳喘宁口服液安慰剂10ml/次,2次/日;对照组早晚各服咳喘宁口服液10ml/次,2次/日,同时口服清肺止咳口服液安慰剂10ml/次,3次/日。1.2.3 疗程:两组疗程均为7天。1.24 所有病例在试验期间不得合并使
17、用其他任何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有治疗作用的止咳、平喘、化痰及抗病毒等药物。若试验病例在试验期间WBC12109/L,可以合并应用抗菌素;若体温超过39.1OC时可以合并应用解热剂。1.2.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类资料用x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1.3观测指标1.3.1 安全性观测1.3.11 一般体检项目: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1.3.12 血、尿、粪常规检查。1.3.13 肝功能(ALT)、肾功能(BUN、Scr)检查。1.3.14 心电图检查。1.3.2 诊断性检测:胸部X线、血常规检查。1.3.3 疗效性观测1.3.3.
18、1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症状体征变化。1.3.3.2 胸部X线检查。1.3.3.3 中医证候变化。1.3.4 观测时点1.3.41 相关症状及体征:初诊日、第3天、第5天、第7天(治疗结束后)各观察记录1次。1.3.42 实验室检查:治疗前后各记录1次。1.3.43 胸部X线检查:治疗前后各记录1次。2 诊疗标准2.1诊断标准2.1.1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版 1及中医内科学2第6版“咳嗽”制定)风邪化热壅肺证:主症:咳嗽;咳痰(黄或白粘,难咳出)或伴喘息;次症: 咽干口渴;鼻煽;便干;尿黄;舌脉: 舌红苔白或黄;脉滑数。2.1.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
19、学3第11版“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诊断标准制定) 参照朱元钰、陈文彬主编的呼吸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以及1979年11月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拟定。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1)临床上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每年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或以上。(2)排除具有咳嗽、咯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如肺气肿、尘肺、肺脓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慢性鼻咽疾病等)。急性发作期的定义:(1)近1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痰,或者近1周内痰量明显增多或伴有其他炎症表现;(2)近1周内咳、痰症状任何一项明显加剧者。(3)发病前可有受凉、劳累、感冒等病史。中医
20、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5月第一版;中药新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南京中医学院主编中医方剂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年2月第一版。风邪化热壅肺证(外感风热,或风寒郁而化热,热壅于肺,而见咳嗽、咯痰、气急、鼻煽、咽干口渴、便干,尿黄,舌红苔白或黄,脉华数者。主症咳嗽、咯痰(黄或白粘,难以咳出)或伴喘息。兼症:鼻煽、咽干口渴、便干,尿黄,发热。具备主证加上兼症中2项并结合舌脉即可辨为此证。213临床症状和体征分级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 制定)2.1.31 分级标准 见表1。表1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症状和体征分级标准症状/体征 程
21、度临 床 表 现记分咳 嗽轻度白天间断咳嗽,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3中度白天咳嗽或见夜里偶咳,尚能坚持上班。 6重度昼夜咳嗽频繁或阵咳,影响工作和休息。 9咳 痰轻度昼夜黄痰1050ml,或夜间及清晨黄痰525ml。3中度昼夜黄痰51l00ml,或夜间及清晨黄痰2650ml。6重度昼夜黄痰100ml以上,或夜间及清晨黄痰50ml以上,痰液性状为脓,粘脓或粘浊痰、色黄。9喘 息轻度 喘息偶有发作,程度轻,不影响睡眠及生活。3中度 喘息日夜可见,尚能坚持工作。 6重度 喘息明显,不能平卧,影响睡眠及生活。9肺部啰音轻度两肺偶闻干性啰音;或在咳嗽、深快呼吸后出现干性啰音。 3中度双肺散在干性啰音。6
22、重度闻及湿性啰音。9咽干口渴轻度偶有咽干口渴。1中度时有咽干口渴。2重度持续咽干口渴。3尿 黄轻度小便稍黄。1中度小便黄而少。2重度小便黄赤不利。3便 干轻度大便干,每日一行。1中度大便秘结,两日一行。2重度大便艰难,数日一行3发热轻度37.3-37.51中度37.6-37.92重度38.0-38.53注:舌象、脉象正常记0分,异常记1分。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症状体征积分包括:咳嗽、咳痰、喘息、肺部啰音项。风邪化热壅肺证侯积分包括:主症(咳嗽、咳痰、喘息)和次症(咽干口渴、尿黄、便干、发热、舌象、脉象)。2.1.3.2 疾病病情轻重分级标准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轻重分级标准:症状体征积分114分
23、为轻度;1529分为中度;30分以上分为重度。2.2 纳入病例标准 符合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医风邪化热壅肺辨证标准;体温38.5;年龄在1865岁之间;签署知情同意者。2.3 排除病例标准经检查证实由结核、麻疹、百日咳、真菌、肿瘤、尘肺、刺激性气体、过敏等因素所致的咳痰喘者。 发热体温38.5的患者。并发严重心功能不全者,或合并肺气肿、肺心病患者。合并心、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和已知对该品种药物有过敏或不良反应者。不符合纳入标准,依从性差、主观不愿意配合者。2.4 疗效判定标准2.4 .1疾病疗效
24、判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制定,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分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临床控制:咳、痰、喘、肺部啰音恢复正常,其他客观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显效:咳、痰、喘、肺部啰音显著减轻,但未恢复正常,其他客观检查指标明显改善。有效:咳、痰、喘、肺部啰音有减轻,但程度不如显效者,其他客观检查指标有改善。无效:咳、痰、喘、肺部啰音无改变或加重,其他客观检查指标未见改善或反而加重。2.4 .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制定,分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主要根据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判定。)临床控制: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分率95。显效:临床症状、体
25、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分率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分率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分率30。2.4 .3 单项症状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制定,分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主要判定咳嗽、咳痰、喘息。)痊愈:症状消失,症状计分为0。显效:症状明显改善,症状由重度转为轻度。有效:症状有好转,症状由重度转为中度或中度转为轻度。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3 治疗结果3.1 总疗效 两组总疗效比较见表2。结果表明,两组疗效经Ridi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等同于对照组。 表2 两组总疗效比较(n)组 别n痊愈显效有
26、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245107291.67对照组24498387.503.2 中医证候疗效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见表3。结果表明,两组疗效经Ridi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3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n)组 别n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246116195.83对照组242109387.53.3 主要症状疗效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疗效比较见表4。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后咳嗽、发热记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咳痰记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表4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疗效比较(n)组 别症状治 疗 前 评 分治 疗 后 评 分0分3
27、分6分9分0分3分6分9分治疗组(n =24)咳嗽0813312561咳痰1712412840喘息1265122200对照组(n =24)咳嗽0912311751咳痰01011361071喘息13551212103.4胸片检查 两组治疗前后胸片检查比较见表5。结果表明,两组复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5 两组治疗前后X线胸片结果比较(n)组 别时 相n阴 性阳 性复常率(%)治疗组治疗前2432176.19治疗后24195对照组治疗前2422259.09治疗后241593.5安全性分析 两组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变化见表6。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粪常规、心电图均无显著性差异
28、(P0.05),表明,清肺止咳口服液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风邪化热壅肺型咳嗽)过程中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可靠。表6 两组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比较(n)指 标治 疗 组对 照 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正常异常正常异常正常异常正常异常W B C159177168186R B C222213213222P L T213222204213A L T240240231240B U N204222213222S c r240240231240尿常规204213213222粪常规231240240240E C G1952042042133.6 结论清肺止咳口服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风邪化热壅肺型
29、咳嗽),具有疏风清热、化痰解毒之功,疗效确切。临床试验过程中,未见药物所致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4 讨论 4.1 现代医学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认识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物理、化学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炎性变化,粘液分泌增多,临床出现咳嗽、咳痰和气急等症状。早期症状轻微,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晚期炎症加重,症状长年存在,不分季节。疾病进展又可并发肺气肿、肺动脉高压及右心肥大,严重影响劳动力和健康。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一般将病因分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 (1)外因 吸烟:国内外研究均证明吸烟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吸烟时间愈长,烟量愈大,患病率也愈高。戒烟后可使症状减轻或消失,
30、病情缓解,甚至痊愈。 感染因素: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为病毒和细菌感染,鼻病毒、粘液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多见。在病毒或病毒与支原体混合感染损伤气道粘膜的基础上可继发细菌感染。从痰培养结果发现,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及奈瑟球菌四种为最多见。感染虽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有密切关系,但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说明为其首发病因。只认为是慢性支气管炎的继发感染和加剧病变发展的重要因素。 理化因素:如刺激性烟雾、粉尘、大气污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臭氧等)的慢性刺激,常为慢性支气管炎的诱发因素之一。接触工业刺激性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工人,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远较不接触者
31、为高,故大气污染也是本病重要诱发病因。 气候:寒冷常为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的重要原因和诱因,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及急性加重常见于冬天寒冷季节,尤其是在气候突然变化时。寒冷空气刺激呼吸道,除减弱上呼吸道粘膜的防御功能外,还能通过反射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粘膜血液循环障碍和分泌物排出困难等,有利于继发感染。 过敏因素:据调查,喘息性支气管炎往往有过敏史。在患者痰液中嗜酸粒细胞数量与组胺含量都有增高倾向,说明部分患者与过敏因素有关。尘埃、尘螨、细菌、真菌、寄生虫、花粉以及化学气体等,都可以成为过敏因素而致病。 (2)内因 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减低:正常人呼吸道具有完善的防御功能,对吸入空气具有过滤、加温
32、和湿润的作用;气管、支气管粘膜的粘液纤毛运动,以及咳嗽反射等,能净化或排除异物和过多的分泌物;细支气管和肺泡中还分泌免疫球蛋白(IgA),有抗病毒和细菌作用 ,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下呼吸道始终保持无菌状态。全身或呼吸道局部的防御及免疫功能减弱,可为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提供内在的条件。老年人常因呼吸道的免疫功能减退,免疫球蛋白的减少,呼吸道防御功能退化,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衰退等,致患病率较高。 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当呼吸道副交感神经反应增高时,对正常人不起作用的微弱刺激,可引起支气管收缩痉挛,分泌物增多,而产生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 综合上述因素,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时,气道在不同程度敏感性(易感性)
33、的基础上,有一种或多种外因的存在,长期反复作用,可发展成为慢性支气管炎。如长期吸烟损害呼吸道粘膜,加上微生物的反复感染,可发生慢性支气管炎,甚至发展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或慢性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上可分为单纯型和喘息型两型。单纯型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型者除有咳嗽、咳痰外尚有喘息,伴有哮鸣音,喘鸣在阵咳时加剧,睡眠时明显。 慢性支气管炎按病情进展可分三期。 (1)急性发作期:指在一周内出现脓性或粘液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等症状任何一项明显加剧。 (2)慢性迁延期: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迁延一个月以上者。 (3)临床缓解期:经治疗或
34、临床缓解,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微咳嗽少量痰液,保持2个月以上者。 针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病期和反复发作的特点,采取防治结合的综合措施。在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应以控制感染和祛痰、镇咳为主。伴发喘息时,应予解痉平喘的治疗。对临床缓解期宜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复发为主。应宣传、教育病人自觉戒烟,避免和减少各种诱发因素。 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的治疗:(1)控制感染:视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和严重程度或根据病原菌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轻者可口服 ,较重病人用肌注或静脉滴注抗生素。常用的有青霉素G,红霉素,氨基甙类,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等。能单独用窄谱抗生素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以
35、免二重感染或产生耐药菌株。 (2)祛痰、镇咳:对急性发作期患者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应用祛痰药及镇咳药物,以改善症状。迁延期病人尤应坚持用药,以求消除症状。常用药物有氯化铵合剂、溴已新、维静宁等。中成药止咳也有一定效果,对老年体弱无力咳痰者或痰量较多者,应以祛痰为主,协助排痰,畅通呼吸道。应避免应用强的镇咳剂如可待因等,以免抑制中枢及加重呼吸道阻塞和产生并发症, 导致病情恶化。 (3)解痉、平喘:常选用氨茶碱、特布他林等口服,或用沙丁胺醇等吸入剂。若气道舒张剂使用后气道仍有持续阻塞,可使用皮质激素,泼尼松2040mg/日。 (4)气雾疗法:气雾湿化吸入或加复方安息香酊,可稀释气管内的分泌物,有利
36、排痰。如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目前超声雾化吸入有一定帮助,亦可加入抗生素及痰液稀释剂。 慢性支气管炎如无并发症,预后良好。如病因持续存在,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易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心病而危及生命。 慢性支气管炎的预防:(1)戒烟: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不但要首先戒烟,而且还要避免被动吸烟,因为烟中的化学物质如焦油、尼古丁、氰氢酸等,可作用于植物神经,引起支气管的痉挛,从而增加呼吸道阻力;另外 ,还可损伤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及其纤毛,使支气管粘膜分泌物增多,降低肺的净化功能,易引起病原菌在肺及支气管内的繁殖,致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 (2)注意保暖 在气候变冷的季节,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因为寒冷一
37、方面可降低支气管的防御功能,另一方面可反射地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粘膜血液循环障碍和分泌物排出受阻,可发生继发性感染。 (3)加强锻炼: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缓解期要作适当的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和心、肺的贮备能力。 (4)预防感冒:注意个人保护,预防感冒发生,有条件者可做耐寒锻炼以预防感冒。 (5)做好环境保护: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以免诱发慢性支气管炎。 4.2 祖国医学对咳嗽的认识本病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或伴喘息为主,属于中医“咳嗽”、“喘证”等病范畴。前人虽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病名,但对其病因病机及治疗均有详细的论述。对于本病的病因,明张景岳执简驭繁地归纳为外
38、感和内伤两大类,景岳全书咳嗽篇曰:“咳嗽之要,止为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外感多因肺的卫外功能减退或失调,以致在天气冷热失常、气候突变的情况下,六淫外邪或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受,河间六书咳嗽论谓:“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皆令人咳嗽”,即是此意。对咳嗽的分类,历代所用名称甚多,如素问咳论篇以脏腑命名,分为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肾咳等。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有十咳之称,除五脏咳外,尚有风咳、寒咳、久咳、胆咳、厥阴咳等。另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喘息型又属中医喘证的实喘范畴,历代文献论述亦多,如灵枢五阅五使篇曰:“故肺病者,喘息鼻张”。灵枢本脏篇曰:“肺高则上气,肩息咳”
39、。金元时期则论述更详,如丹溪心法喘曰:“六淫七情之所感伤,饱食动作,脏气不和,呼吸之息,不得宣畅而为喘急”。景岳全书喘促篇曰:“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咳嗽的辩证治疗,首当区别外感与内伤,外感咳嗽起病急,伴有恶寒发热,鼻寒声重、流涕、头痛等其它外感症状;偏风重有鼻塞声重,咽痒遇风咳重,偏寒重则恶寒无汗体痛,舌苔白,偏湿则四肢重着。吐涎沫稀痰,时喘促卧则咳甚,恶水不欲饮,舌苔厚腻;偏热则呛咳,咳痰黄稠,心烦口渴,甚则面赤咽痛,鼻翼煽动,舌红苔微黄。偏燥则干咳无痰,舌干少津,多发生在秋燥季节。内伤咳嗽起病缓,病程长,多素有积劳虚损,痰饮宿疾等症。常见的脾虚痰湿型咳嗽为咳嗽痰多,尤其晨起咳甚,痰粘或
40、稀,面色萎黄,伴有倦怠乏力,纳呆、苔白腻、脉濡缓等脾虚湿盛之象。痰饮咳嗽则咳吐大量泡沫清稀痰,甚则咳喘倚息不得卧。伴有形寒肢冷。面浮眼窝下如卧蚕状。舌质淡胖苔润或滑。肝肾阴虚型咳嗽多为体质消瘦,颧红盗汗,干咳痰中带血丝,甚则声音嘶哑,胸痛,舌红绛苔少,脉细数,还有肝火犯肺型咳嗽临床容易忽略。患者平素肝火较旺之体,除气逆作咳,面红喉干,咳引胸胁痛症外,往往兼有目赤、性躁、痰少舌边红、脉弦数等肝旺之征。另有湿热咳嗽,往往也出现干咳、低热、纳差口干苦不能饮水之象,但舌质较红,苔黄腻为辨证要点。咳嗽总的治疗原则,正如医宗必读、咳嗽:“大抵治表药不宜静,静则流连不解。变生它病。故忌寒凉收敛,如五脏生成篇
41、所谓肺欲辛是也。治内者,药不宜动。动则虚火不宁,燥料愈甚,故忌辛香燥热。”医约咳嗽:“咳嗽无论内外寒热,凡形气病气俱实者,宜散宜清,宜顺气;若形气病气俱虚者,宜补宜调,或补中稍佐发散清火。”所以不管外感或内伤咳嗽决不能单纯的见咳止咳。不根据病情寒热虚实,不因病人体质,而一味止咳的中西药,则愈治咳愈甚。总的来说,外感咳嗽治应祛邪利肺忌收湿留邪。内伤咳嗽应祛邪止咳、扶正补虚,防宣散伤正。4.3 清肺止咳口服液治疗慢支急发(风邪化热壅肺咳嗽)的作用机制清肺止咳口服液是为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桑叶等组成,具有辛凉宣肺、清肺平喘的功效。本方主要治疗外感风热袭肺或风寒之邪所致肺气闭塞、郁而化热之证。临床症状有身热不解、咳嗽气急、口渴等,应用本方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其中麻黄辛甘温,宣肺解表而平喘,取其能宣肺而泄邪热,为“火郁发之”之意。石膏为臣药,且用量倍于麻黄,使宣肺而不助热、清肺而不凉遏,与君药相制为用。杏仁味苦,降利肺气而平喘咳,与麻黄想配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