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独特的历史视野和历史写法——读金冲及《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增订本).doc

上传人:eyizu 文档编号:5768420 上传时间:2022-06-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特的历史视野和历史写法——读金冲及《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增订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独特的历史视野和历史写法——读金冲及《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增订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独特的历史视野和历史写法——读金冲及《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增订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独特的历史视野和历史写法——读金冲及《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增订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独特的历史视野和历史写法——读金冲及《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增订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独特的历史视野和历史写法读金冲及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增订本)辛亥革命研究是金冲及历史研究工作的起点之一。他参加了1961年中国史学会和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在汉口举办的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学术讨论会,1963年又与胡绳武合作出版了辛亥革命史稿第一卷。此后,辛亥革命研究一直成为金冲及历史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即使在从事文物出版工作和党史研究工作之后也未曾放弃。为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三联书店重新将金冲及关于辛亥革命研究的主要成果合集为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增订本)出版,这本书体现了金冲及60年来辛亥革命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看法,也体现了他独特的历史视野和历史写法。一般说来,

2、对于一个历史事件的研究,都会首先想到去研究这个事件的前因后果,但是对于金冲及来说,研究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不仅仅是简单地研究前因后果,这四个字聚焦了金冲及辛亥革命研究一个重要的特色与一种重要的写法。这就是他既善于在近代史的语境中去审视辛亥革命,更注重将党史研究与辛亥革命研究结合起来。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说:“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恐怕要有前面这部分的材料说明共产党的前身。这前面的部分扯远了嫌太长,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他还说:“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但后来失败了,没有巩固它的胜利,封建势力代替了革

3、命,袁世凯代替了孙中山。”前一句话点明了辛亥革命与党史之间的关系,后一句话点明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但是,如何阐释辛亥革命史与党史之间的关系,又究竟如何讲清楚辛亥革命的失败与胜利,这不是一篇文章所能完成的任务,而是需要历史学者全面深刻地研究这段历史,才能获得比较清晰且有说服力的历史阐述。这些并不容易回答的问题,正是金冲及辛亥革命研究所努力的方向。金冲及通过“袁世凯夺取胜利果实”“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失败”以及“建设梦想的破灭”等章节,提纲挈领又不失生动地描述了辛亥革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失败的。而中国共产党就是在吸取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中成立的,是在辛亥革命失败了、中国道路如何走出困惑中诞生的。金冲及生

4、动地描述了辛亥革命之后面对袁世凯窃权时各方的妥协心态:“大多数革命党人一时都沉浸在胜利的狂欢中,以为中国已跨入一个新的时期,建设新中国的理想即将次第实现。这种普遍的乐观和幻想,使人们倾向于强调维持现状,以为需要思考的只是在民主共和制度的新格局下如何建设这个国家,对旧社会势力的斗争已不那么重要,甚至因害怕引起破裂而进一步趋向妥协。在一般国民中,妥协的心理更为普遍。”同时,金冲及也生动地叙述了辛亥革命失败后各方失败压抑的心态:“新的出路在哪里?一时又没有立刻找到答案。在那些日子里,很多人陷于消沉、悲观以至绝望的境地。有的人对现状充满了愤慨,牢骚满腹,使酒骂座,结果却仍然一筹莫展。有的人退入书斋,终

5、日在故纸堆里爬梳,聊以排遣自己的烦闷。有的人竟削发为僧,遁迹山林。”只有深刻地认识到辛亥革命失败的各种社会政治原因,才能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但是这还不是金冲及独特历史书写的全部,因为这样只是从历史的螺旋式和波浪式发展的角度讲述了辛亥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史关系的一方面,辩证地看,辛亥革命除了失败教训之外,还有其历史功绩。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所领导的辛亥革命,有其一系列重要的革命理想。这些理想为中国共产党所继承、发展和实现。金冲及对孙中山的世界眼光,对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对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关系的研究,突出地强调了孙中山及辛亥革命最核心的革命理想之一就是振兴中

6、华,而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使命。从革命理想的继承关系上,金冲及的研究又书写了辛亥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史之间的连续性以及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金冲及对于辛亥革命前史的叙述不仅仅是从一个个政治社会危机写起,也不仅仅是从一个个文化思想上的准备写起,而是从中华文明的危机这个基本问题,凸显一种历史的整体气氛。中华五千年文明在内忧外患中遇到了空前的危机,用金冲及的话来说就是:“帝国主义列强的军队正耀武扬威地占领着中国的首都北京,统治中国的是年代久远地重压在人民头上的封建专制政府。中国人民生活在苦难深渊里,并且在世界上处于被轻视、被奴役的地位,时刻面临着灭亡的威胁。”实际上,历史证明中华

7、文明的连续性某种意义上是由伟大、重要的历史事件构成的,是在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历史斗争的胜利中书写的。如果说甲午战争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那么辛亥革命则进一步使得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深入人心。孙中山对中华民族的认识虽然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但是继承了晚清以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尤其是还特别在世界眼光中将民族平等的观念注入中华民族的内涵:“他的民族主义思想有一个异常突出的优点,就是十分注重民族平等,既不容许其他民族压迫和奴役本民族,也不容许本民族去压迫和奴役其他民族,而是提倡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合作。他的民族平等思想,越到后来越发明确而完整。”可以说,孙中山的这一民族平等的理

8、念,至今依然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传统而得到继承发展。辛亥革命还从制度层面解决了中华民族的存续问题,这也是辛亥革命最为重要的历史功绩之一。金冲及认为:“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极端专制、腐败、媚外的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历史前进的这个严重障碍,而且一举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可以说,从制度建设上,辛亥革命的爆发使得中华民族获得了一次崭新的重生。抚今追昔,读史知今。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撼动了反动统治秩序的根基,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通过对金冲及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增订本)的阅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民族在近代以来的遭遇,也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可阻挡。(作者:张耀宗,系南京晓庄学院副教授)(2022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