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考试大纲对本知识点的要求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并且,明确了“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能力层级为E级。 其中“反复”是新课改后(2007年)增加的考查内容,对此应当引起足够的关注。 它主要考查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常用修辞手法进行判断、评价及运用的能力。考纲粘贴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对偶 排比 设向 反问起兴 对比 衬托 双关 委婉 讳饰 互文 用典怎么考?1、指出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2、分析运用修辞手法作用3、通过仿写、扩写、变换句式等形式考查4、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考查5、通过作文考查一、比 喻1、概
2、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于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光。 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
3、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二)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4、比喻的种类: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蟑。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博喻。 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比喻的种类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成了水墨山水。独有英雄驱虎豹
4、,更无豪杰怕熊罴。比喻种明暗借本体体 具体、形象、生动。 如: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 浅显易懂。 如: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的可以战胜大的。 表达感情。 如:地下“乌龟”(坦克)乱爬,头上“乌鸦”(飞机)成阵。5、比喻的作用 在崎岖的道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似的轻快。 人民群众的工作干劲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里,豪情奔放,势不可挡。 大水一来,可真比老虎还厉害,庄稼、房子、家俱一扫而光,今天,我们已下定决心,一定要和这只老虎拼一拼,非制服他不可。6、比喻要贴切(没有相似点)(喻体不当) (前后不一致,前面把大水比作比老虎更厉害的其他事物,后面又比作老虎,前
5、后不一致) 我猜他把那信总该看了几十遍,每个字让他嚼得稀烂,消化了。 本体是“看信”,喻体是“咀嚼食物”,相似点是:仔细、反复、回味。 虽然这是些无关大局的小事,可是在这位观察别人很精细的姑娘身上却投下了一个不太好的阴影。7、准确理解比喻句 本体是“印象”;喻体是“阴影”;相似点是“暗淡”。 从下面诗句中选出以物喻人的一项(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C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C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要问我的意思,我说
6、,文言文可以念点儿,可是念多少还值得研究。似乎应该先研究一下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教学大纲提出培养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按现在课本里的文言文数量和一般的讲解方法,能否达到这个目的,还得打个问号。如果说现在的几篇课文不能解决问题,那么加大分量怎么样?加到三分之一?二分之一?这就牵涉到会不会妨碍学生学好现代文的问题。会不会搞得不好,弄成驼子摔跤,两头没着落? 此人发言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请将比喻指出来,并说明它所说的是与学文言文有关的什么问题。 比喻句: 比喻所谈的是 的问题。 驼子摔跤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分量比例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
7、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文中画线句中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 答: “刀法”喻“教育方法”“万像”喻“众多教育对象”“万龙点睛”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二、比拟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三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例: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把运用于“人”的动词、形容词直接描写物。 例:我不愿说,你
8、只是一块矿石,因为你有理想,因为你要飞翔,为了创造祖国有声有色的明天,你恨不得生出一千副手掌,一千双翅膀用人称代词来指代物。 例:井岗山的翠竹啊,去吧,去吧,快快地去吧!多少工地,多少工厂、矿山,多少高楼大厦,多少城市和农村都在殷切等待着你们把物当人来呼唤。 例:莲农们精心培植,把绵绵情意栽种在每一口莲塘里。(把惯用于描写莲耦的“栽”用来描写“绵绵情意”)一、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摸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
9、,而喻体必须出现。圣马克堂是广场的主人。圣马克堂热情地迎接着八方游客。二、比拟的作用 1、色彩鲜明; 2、描绘形象; 3、表意丰富。对诗句的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1993年高考题) A.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气蒸”、“波撼”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B.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的手法。 C.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合”、“斜”是拟人写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 D.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知”、“潜”
10、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 “合”在这里是“环绕”的意思,“斜”在这里是“延伸”,都是自然景物的本身状态。作者在这里是用描写景物来衬托心情,并没有用拟人手法写青山、绿树有人的感情。 渡荆门送别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分析“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这两句写故乡水的“万里送行”,是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初次出峡的喜悦之情与离开生活已久的故乡的缱绻之情,又与题目“送别”照应。“仍怜”,语气极轻柔婉转,而分量厚重。 种类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2
11、、具体代抽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3、专名代泛称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4、形象代本体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5、部分代整体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6、结果代原因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7、原料代本体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三、借代借代的作用 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如:那一对西装革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 简洁、精炼,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个人,一个“马褂”,一个“西装”。 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如: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借代要得当 这特别要注意语言环境的交代,否则,可能产生歧义或让人摸不着头脑,如: 张伯伯家里有两个五角星(解放军)
12、容易产生误解。 A 项是借代,“纨绔”本指“细绢做的裤子”,所以指代贵族子弟。其他三项都是比喻中的借喻。 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D. 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片雪帘雾障里。 中国不需要对长城的意义和作用否定的观点。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问题。 长城的象征意义与历史作用 对长城成为民族共识的象征作出根本相反的解释无疑应该十分审慎。那种把长城简单类比成为“空间上扩大的四合院”,贬为“巨大的纪念碑”的观点,于古于今都是荒谬的。中国不再需要孟姜女,刻薄饶舌者不过是
13、中华文明之树的蛀虫。这句话的含义是:执干戈以卫社稷。 改写下面这句话,要求运用借代的修辞方式,字数不超过8个字。 拿起武器来保卫祖国。拿起武器来保卫祖国。改写: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相同点: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2、不同点: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1、扩大夸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缩小夸张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3、超前夸张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
14、,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四、夸张B项的“子曰诗云”是借代旧教育的读物。 选出下列没有运用夸张的一项 A. 下了一天雪,到深夜还没有止,屋外一切静极了,静到要听出静的声音来。 B. 几年来的文治武功,在我犹如幼小时候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 C. 大家略有一点兴奋,但又很淡漠,不大相信,因为这一类不甚可靠的传闻,是谁都听得耳朵起茧了的。 D. 强不知以为知,见骆驼就说马肿背,我真不懂得他们为什么要说这些昏话!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 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他跑起来速度像宇宙飞船,肯定能拿冠
15、军。 稻田禾苗密又密,卫星掉下来也要把它弹到半空中。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苦干一个月,胜过两个月。 这句夸张因表述不明确,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 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夸张的作用: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3、增强联想;创造气氛。对偶的种类:、正对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2、反对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流水c.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五、对偶成分对偶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砭时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
16、合。句子对偶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1、配对式。 例1、1987年高考题: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渠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对 偶 给下面成语配对雪中送炭 非驴非马化险为夷 下笔成文说长道短 守株待兔旗开得胜 五湖四海粗制滥造 山穷水尽 锦上添花不伦不类转危为安出口成章评头品足缘木求鱼马到成功万水千山精雕细刻柳暗花明春晖又红万朵花 老梅到时自然红芳草春来依旧绿 玉垒浮云变古今春回大地千峰秀 冬雪欲白千里草锦江春色来天地 芳树无人花自落上和下配(注意序)春山一路鸟空啼 日
17、暖神州万木荣 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一庭佳丽莺唤起,小苑西回, 红雨树边,此间有尧天舜日。 看池边绿树,2、组合式。 下面各对偶句,有一项不大好,请指出来并加以修改。A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B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花, 懒惰是埋葬天才的坟墓。C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D大地回春处处春光好, 东风报喜家家喜盈门。3、修改式。喜事多4、改写式。 把下面句子中红色部改写成一幅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
18、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斩断长江千里水,锁住三峡无数峰 5、话题情境式。 某学校要开学了,学校办公室面向全校师生征集一幅开学典礼联,请你为学校拟一开学对联。望诸生,惜光阴,矢志成材须从开学起;仰良师,施化雨,丹心润物尽在传道中。 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不惧强手,奋勇拼搏,取得了金牌总数位居第二的历史性突破。请你据此拟一副对联。 凯歌高奏龙腾雅典;捷报频传狮醒东方用对联形式为下列新闻拟一则标题。 新华社香港9月9日电 中国奥运金牌选手代表团9日结束了为期3天的访港活动,他们在香港市民的欢送下离开香港,前往澳门访问。迎
19、候在码头的数百名澳门居民以鲜花、欢呼和激动的心情,热烈欢迎健儿的来访,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等到澳门外港码头迎接。 奥运金牌选手访港3天来,在全港市民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美好的印象。9日上午,香港上环港澳码头门口聚集了许多市民,他们高举“中国的英雄”“中国人的骄傲”“预祝中国奥运健儿2008再创佳绩”等字样的横幅,热情欢送奥运金牌选手。 到澳门时,等候在那儿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当刘翔、田亮、郭晶晶等名星运动员走到近前时,人们争相拍照,闪光灯亮成一片,人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表达了与金牌健儿重逢的喜悦。根据安排,代表团将在澳门活动2天。 香港欢送金牌选手;澳门喜迎体坛精英。6、标题式(概括式)。
20、7、对句式。练习:拟出对联的下句或上句1、门前碧水环绕,_2、_,笑看风拂红花3、海到无边天作岸,_4、发愤识遍天下字,_5、门前大路通南北,_屋后青山巍峨静聆雨润绿草江边小店卖东西。立志读尽人间书山登绝顶我为峰6、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短长无有对偶的作用: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1、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2、排比和种类:(1)成分排比 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延安的歌声 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六、排比(2)分句排比 即一
21、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3)单句排比 例如: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肢下踩。(4)复句排比 例如: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 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3、排比的作用: 内容集
22、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在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一组排比句 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庸和空虚,甚至麻木。而且,一旦你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身边:它可能是一座山,让你感受巍峨; , ;它可能是一首交响乐,让你领悟激越; , ;它甚至可能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伟大和纯粹。 它可能是一片海让你体会壮阔 它可能是一座雕像 让你明白雄健 下面句子是对黄河壶口瀑布的描写,适当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把它改写成排比句。 正当平缓似锦缎的黄河得意之时,她突然以数里之阔的水面,跌入百尺之宽的峡谷。发出了震川虎啸般的声响,悬垂的水流如张挂的天幕,黄色的浊
23、流如腾飞的巨龙,激起的水珠如钢花四溅,使每一位风尘仆仆走近她的游客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发出的声响如震川的虎啸,奔涌的浊流如腾飞的巨龙,悬垂的水流如张挂的天幕,激起的水珠如四溅的钢花 排比的作用:、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七、反复1、概念: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如: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2、反复的种类:(1)连续反复:接连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其他词语间隔。(2)间隔反复:重复运用的词语或句子中间间隔其
24、他词语或句子。此外,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也可以交错使用。3、反复的作用: 反复具有突出思想感情,增强节奏感的效果。恰当地运用反复可以抒发强烈的感情,起到强调主题思想的作用。4、运用反复要注意的问题:反复和重复不同,重复是语言的罗嗦,是一种语病。运用反复切忌为反复而反复,必须具有充实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感情,要从表达的实际出发决定是否运用。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便是立秋。以后便便是处暑便便是白露便便是秋分便便是寒露,过了霜
25、降,便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不超过26个字) (4分) (1998年高考题) 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八、设问 1、概念: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 2、设问的基本特点:无疑而问。 3、设问的作用:设问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例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九、反问(反诘) 1、概念: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常用肯
26、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就说蒋筑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跑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满足么?(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2、反问的作用: 语气强烈,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能激发读者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共同点 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 不同点 形式:设问自问自答,反问寓答于问作用:设问是为了加强读者印象,启发读者思考;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使语意更加鲜明。 1、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2、谁说孩子来到人间只是索取?孩子带给这个世界的幸福难道不比他们得到的要更
27、多一些吗? 设问与反问的区别: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反问的作用: 语气强烈,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能激发读者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来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一、比喻的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二、比拟的作用:1、色彩鲜明;2、描绘形象;3、表意丰富。三、借代的作用:1、以简代繁;2、以实代虚;3、以奇代凡;4、以事代情。四、夸张的作用: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3、增强联想;创
28、造气氛。五、对偶的作用: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六、排比的作用:、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七、反复的作用: 反复具有突出思想感情,增强节奏感的效果。恰当地运用反复可以抒发强烈的感情,起到强调主题思想的作用。 八、设问的作用: 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九、反问的作用: 语气强烈,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能激发读者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来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一、主要修辞手法的区分(一)比喻和比拟的区别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喻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拟”,即将甲事
29、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性质、作用不同。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它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感知事物。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谓、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者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请看如下例句:敌人已经成为瓮中之
30、鳖,不好攻暂且围着算了。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真理它却不会弯腰。例取瓮中之鳖待擒这一点说明敌人当时的处境,二者有相似点,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这是比喻。例从树的外形特点联想到祥子的外貌、气质特征,两者有相似点,也属比喻。例“月亮”、“星星”本是物,并无“露面”、“惊散”这样的特征,现以生物的特征描写它们只是为了让其情态逼真,跃然纸上,这是比拟。例将无形的抽象物“真理”人格化、形象化,也属比拟。知识网络句式结构不同。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
31、;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例如“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这是暗喻,由本体(长安街)、喻体(大海)、喻词(成)构成,又如“我们之闻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是借喻,借“厚障壁”比喻“我”与闰土之间形成的隔阂。它把本体和喻词都隐去了,只用喻体代替本体。另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这却是拟人句,将“波浪”当作人描写,赋予它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比喻和比拟虽然是两种常见而又容易混淆的修辞格,但只要我们把握了区分两者的要领,就会一目了然。(二)衬托与对比的区别对照是把两种相互对应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
32、关的两面并联列在一起,加以比照的修辞方式,也叫对比。衬托也叫映衬,是用乙事物来作甲事物的陪衬,以突出事物的修辞方式。它分正衬、反衬两类。衬托。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表明是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不可把这两种修辞混为一谈。事实也确实如此。例如纳谏与止谤一文,把虚心纳谏之利和止谤之害,两者并无主次之分,即写此而意亦此。可见,衬托,就是为了使某事物的特色更加突出,用别的东西来陪衬和对照的修辞手法。衬托,若就衬体与主体的性质与关系而言,可分为正衬与反衬这两种。正衬,即是用一种与本体事物一致的观点或景物,从正面去陪衬
33、、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例如古人尚能“头悬梁,锥刺股”孜孜不倦的学习,你们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一定会更加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刻苦攻关。该例拿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劲头,来衬托今天有理想的青年会更加“刻苦攻关”的钻研精神。这是“正衬”。反衬,即是把一种与本体事物相反或对立的观点、事物从反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例如“当你下马坐在一块岩石上吸烟体息时,虽然林外是阳光灿烂,而在这遮住了天日的密林中却闪着烟头的红火光。 该例以作者骑马进入天山原始森林能看到闪着烟头的红火光,突出森林成长茂密、林子阴暗,这是“反衬”。常言道:“红花虽好,也要靠绿叶扶持。”这句话很能说明衬托的道理。写文章亦如此,运
34、用衬托这一技巧,会把所描写的对象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衬托在具体运用中,主要又有两种类型以景衬人,即通过具体生动的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渲染人物的感情或人物的性格。例如: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孙犁荷花淀)该例通过对水生嫂编织芦席的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这里是以景衬人。以动衬静,即通过具体的声音或行动的描写,来烘托渲染幽静的自然环境或恬静的内心世界。如: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
35、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橼破屋来住着,早晨走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郁达夫故都的秋)以秋天坐在院子里能听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来衬托出周围环境的宁静及作者悲凉的心境。此外,衬托的方法还可以举出一些,如以小衬大、以丑衬美、以反衬正、以虚衬实、以宾衬主、以恶衬善、以正衬正等。对比是把互相矛盾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格。对比可以截取两件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两相比较,使形象美丑显得更加鲜明,双方特点比得更加显著,正反道理说得更加深刻,矛盾问题揭示得更加尖锐。对比,从内容分,有两体对比、一体两面对比两种。两体对比
36、,就是把相反、相对的两种人物、两种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分炭直。(白居易卖炭翁)这两例,是两种事物的对比。例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穷奢极欲的愤怒,对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它使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对立。例,“一车炭,千余斤”,说明物质之多,“半匹红绡一丈绫”,说明价值之少,两相比较,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性质,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两面对比,就是把一种事物的相反或相对的两面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例如:这些人,马克思主义是有的,自由主义也是有的:说的是马克思
37、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非常具体地批评了自由主义者的两面性。衬托与对比的区别还是显而见的。从甲乙两者的地位来讲,甲乙对比,一般说来,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通过对比,相得益彰,两者都更加鲜明突出。甲乙衬托,并不是所谓一半对一半,而是有主次之分,乙衬甲,甲为主体,乙为衬体,衬托,使主体更加鲜明、突出。这是对比与陪衬的主要区别。从甲乙两者的隐现来说,凡甲乙对比,两者必须都要出现,否则便达不到黑白分明的表达效果;而甲乙衬托,衬体必须出现,而主体则允许隐藏,可以明写此而暗指彼,特别是像以动衬静、以明衬暗等反衬,常常不出现主体。从甲乙两者的类属来讲,凡甲乙对比,两者要么同一物
38、体,要么同一方面,否则便不可比;而甲乙衬托,两者可以是同类属的,也可以是不同类属的,如以景衬情就是言此而意彼。对比与衬托,不仅是修辞方式,也是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戏剧、电影、绘画、摄影、雕塑和音乐等,都经常用到它。如果运用恰当可以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三)借喻与借代借喻,是比喻中的一类,就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喻体当本体来说的比喻。例: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知道,我们之间己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喻体“厚障壁”代替了本体“我”和“闰土”之间的隔阂。借代,就是换个名称,换个说法。不直截了当说出某人或某物的名称,借用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它。被代的事物称本体,借来代替的事物称借体。例:
39、不拿郡众一针一线。借“一针一线”代一切事物。借代和借喻都用一事一物代替另一事物,形式上相似,容易相混,但它们是有区别的:两者构成的基础不同。借代构成的基础是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两事物有密切关系,一般借体是本体的组成部分或者标志本体的属性。作用不同。借代的作用在“代”,即用借体代替本体。借喻的作用在“喻”,可以改说成明喻。而借代则不能改说成明喻或暗喻。比较:要克服困难,必须开动机器。红领巾唱着歌儿迎面走来。借“机器”比喻“头脑”,可以改说成“要克服困难,必须开动象机器一样的大脑”。借“红领巾”,代替“少先队员”,不能改说成“少先队员象红领巾一样唱着歌儿迎面走来”。显然是借喻,是借代。二、关于
40、对联(一)考题中常见的对联形式情境式题型示例1: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不惧强手,奋勇拼搏,取得了金牌总数位居第二的历史性突破。请你据此拟一副对联。这种题型给考生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结合“得体”这一考点要求拟写对联。考生拟写的对联不但要符合对联的写作要求,而且还要符合命题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答案示例】凯歌高奏龙腾雅典,捷报频传狮醒东方。概括式题型示例2:用对联形式为下列新闻拟一则标题。新华社香港9月9日电中国奥运金牌选手代表团9日结束了为期3天的访港活动,他们在香港市民的欢送下离开香港,前往澳门访问。迎候在码头的数百名澳门居民以鲜花、欢呼和激动的心情,热烈欢迎健儿的来访,澳门特区行政长官
41、何厚铧等到澳门外港码头迎接。奥运金牌选手访港3天来,在全港市民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美好的印象。9日上午,香港上环港澳码头门口聚集了许多市民,他们高举“中国的英雄”“中国人的骄傲”“预祝中国奥运健儿2008再创佳绩”等字样的横幅,热情欢送奥运金牌选手。到澳门时,等候在那儿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当刘翔、田亮、郭晶晶等明星运动员走到近前时,人们争相拍照,闪光灯亮成一片,人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表达了与金牌健儿重逢的喜悦。根据安排,代表团将在澳门活动2天。这种题型的特点是把拟写对联和压缩语段的考点结合起来。做这种对联题,先要把主要信息筛选出来并加以概括,然后用对联形式加以组织。【答案示例】香港欢送金牌选
42、手,澳门喜迎体坛精英。话题式题型示例3:请你从“勤学”“立志”等词语中任选一个作为话题,撰写一副对联。“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种题型只给考生提供一个话题,而其他方面都不加限制,这就为考生展示才华提供了自由而广阔的舞台人人得以展个性,显才情,见灵气。【答案示例】勤学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立志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组合式题型示例4:请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赞颂我国南宋某著名诗人的对联。池馆重新接草堂宦游西蜀烟尘誓扫还金阙志复中原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高吟铁马铜驼这种题型和相关的文学常识、语言连贯等考点结合起来,综合性较高。要正确把这些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先要判断
43、对联所写的是谁。把陆游的生平及“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等诗句和题目提供的短语相对照,可知对联写的应是陆游。然后根据语言连贯及对联的上联和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对、仄起平收等特点,加以组合。【答案示例】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二)对联拟写技巧语言形式上的要求:对联,也叫对子。它要求语言对仗,具体为:字数相等。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这样才整齐、对称、平衡,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对联的字数没有一定的限制,但单句对联多为五言、七言联,其次是四言、六言联;复句对联多为八言以上。结构相同。
44、一副对联的上、下联要求句子结构一致,即单句对单句,复句对复句;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递进对递进,判断对判断,转折对转折,等等。词性相对。上、下联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要求词性相对(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虚词对虚词等。在名词中,还可以分为若干小类,诸如天文(如:日月风雨霜露)、地理(如:山水江河城镇)、草木(如:桃李花果枝叶)、建筑(如:亭台楼阁门户)、人体(人手足口耳目)等。如果用同一小类中的名词相对,则叫“工对”,颜色对、数目对也属“工对”;若是用不属于同一小类的名词相对,则叫“宽对”。平仄相反。平仄是对古声调的一种分类。“平”是
45、指古平声,“仄”是指古上声、去声和入声。识别字音的平仄可借助于现代汉语普遍话的四声。由于古今语音的演变,古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发展到今天的普通话里已经变成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了。大体上来讲,今天普通话的阴平、阳平是“平”(注:派入普通话阴平、阳平中的古入声除外,应为“仄”),今天普通话的上声、去声是“仄”。“平仄相反”是指上、下联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要做到“以平声对仄声,以仄声对平声”,尤其是第二、四、六字和最后的一字。上联的最后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字必须是平声。内容上的要求:语意相关应该是对联内在美的体现,它要求上下联的意脉必须互相关
46、联,好像是双峰对峙,二水分流,是林黛玉、薛宝钗这样的两美合一,是环肥燕瘦般地和谐统一在一个意境中。一副对联的上、下联的内容,通常有三种类型:正对:也叫同类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类相关,它们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如上文中的对联。又如:“知识海洋勤是岸,科技高峰志为梯。”上联写勤奋,下联写志气。二者相互补充,给人以启迪。反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对相反,它们相互映衬,相反相成。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上联的“横眉冷对”,下联的“俯首甘为”,一反一正,一贬一褒,一抑一扬,对比鲜明,发人深省。流水对:也叫串对,即上下联的内容连贯相承,也就是说,上下两联虽为两句,但却是表达一句话
47、的意思。例如:“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送梓州李使君)意思是说在山中下了一夜雨之后,树梢上像流着几百道泉水。例1、下列各句中比喻不恰当的一句是()(1991年“三南”高考试题) A.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深一脚、浅一脚。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D.她突然瞥见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解析:前后矛盾B辞格的综合运用高考试题回顾例2、对下列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02年春季高考
48、试题) 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台医生职业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后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绘对象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给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用拟物的方法夸大
49、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形象生动,有感染力。解析:应为前一个巴金B 例3、以“风雨”为表达重点。辅以“小草”、“树木”等景物,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方法,按下列不同要求扩写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字。(4分) 表现“喜悦”心情。 表现“忧愁”心情。 (1)微风吹拂,春雨如牛毛,如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让漫步其间的游人感觉出春天的柔和与细腻,小草也贪婪地吮吸着雨露,柳条在轻轻摆动婀娜的身姿。 (2)风乍起,掀起几片飘零的树叶,雨点像一个个小雪粒,浸入肌肤,让人不由得打了个冷战,抬起头来望望天,天色灰蒙蒙的,不知何处是归程? 例4、2008年奥运会四个比赛项目的标识图形。(6分)(2007年广东高考22题)
50、 示例:(1)刹那间,只见他右手抓住篮球,一个箭步,然后如大鹏展翅,腾空跃起,以千钧之力将球稳稳地扣入篮筐。(2)东方神鹿王军霞修离弦之箭冲出了对手的“包围”,她将里贝罗们一一抛在身后,在万米跑道上展现了万米红霞。下面是2008年奥运会四个比赛项目的标识图形:请你选取一个,围绕图形内容,紧扣动态特征,展开联想,写一段话。要求语言通顺,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辞手法,不少于40字(含标点符号)。(6分)例5、右边是一幅剪纸画。请以其中一个人物的身份写一段文字,表现画面(“情深”的意蕴。)(2008年广东高考23题)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辞方法。示例1您用三尺教鞭为我们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