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平板玻璃制造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doc

上传人:清凉的夏天 文档编号:5834937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 页数:179 大小:3.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板玻璃制造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9页
平板玻璃制造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9页
平板玻璃制造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9页
平板玻璃制造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9页
平板玻璃制造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9页
亲,该文档总共1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81.040.30Y22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T 32762018平板玻璃制造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for the system of screening for and elimination of Flat glas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hidden risks of work safety accidents2018 - 06 - 12发布2018 - 07 - 12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7/T 3276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

2、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金晶(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钢、朱永强、赵新团、张钦林、刘汉围、孙兆梁、周磊、孙兆凯、赵东、薛忠林、李峰、苏慧、周同、张良、于飞、栾兆江。引言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山东省地方标准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工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的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国内安全管理理念和平板玻璃制造行业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先进管理经验,结合山东省平板玻璃制造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平板玻璃制造行业企业开展事故

3、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保证各类安全措施有效全面的实施,保障作业人员的职业安全与健康,降低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发展。167平板玻璃制造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平板玻璃制造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隐患分级和分类、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隐患排查的效果、持续改进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平板玻璃制造行业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4、件。DB37/T 2883-2016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DB37/T 2974-2017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 3011-2017 工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3 术语和定义DB37/T 2883-2016、DB37/T 2974-2017、DB37/T 3011-201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基本要求4.1 成立组织机构企业应建立由主要负责人(最高管理者)牵头的隐患排查治理领导机构,成员应包括安全和职业卫生分管负责人、各职能部

5、门负责人,并安排安全和职业卫生、生产、技术、设备等专业人员和经验丰富的班组长、员工参加,明确各级人员隐患排查治理建设的职责、任务。4.1.1 领导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职责 高度重视、亲自部署,发动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 确保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所需要的资源,包括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监督领导机构成员履行职责情况,保障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考核奖惩的落实。4.1.2 分管负责人的职责 负责组织编制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相关制度,进行审核确定; 组织编制隐患排查清单和工作计划,确保隐患排查治理持续开展; 负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4.1.3 机构成员的职责 落实隐患排

6、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相关制度的要求; 负责编制管辖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清单,组织实施隐患排查治理和验证工作; 组织管辖范围内全体员工进行培训教育,确保员工熟知岗位隐患排查治理的程序。4.1.4 机构常设部门职责 负责编制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相关制度; 协调和调度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负责编制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对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进行审核确定; 负责组织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培训和文件资料的档案管理; 负责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检查和考核工作,确保持续改进; 负责组织对重大隐患的评估、整改、登记建档和对外上报工作。4.1.5 岗位员工的职责岗位员工应掌握本岗位涉及的事故

7、隐患及相关排查治理知识和技能。4.2 编制实施方案企业应编制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应包括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工作步骤、责任分工、时间安排等。对体系建设的全过程作出明确部署安排,并提出工作要求,确保体系建设取得实效。4.3 完善制度4.3.1 编写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企业应编制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各步骤和各层级的责任要求,明确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主体和周期,规范隐患排查、整改落实的程序,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有效。4.3.2 编写隐患排查治理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企业应编制隐患排查治理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立

8、、实施、保持及持续改进过程情况和绩效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部门、车间、班组和岗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开展实施情况进行奖惩,确保形成激励先进、约束落后的工作机制(参见附录A)。4.3.3 填写隐患排查治理相关记录企业应按照要求填写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和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应保留对隐患治理的资金投入、整改措施和验收的有关文件记录,涉及重大隐患治理应单独登记建档。4.4 全员参与企业应确保从基层员工到最高管理层,都应当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并根据隐患级别,确定相应的治理责任单位和人员,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有效的排查和治理,使隐患排查治理贯彻于生产活动全过程,成为企业各层级、各专业、各岗位日常工作重要组成部分。4.5

9、 实施全员培训可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一并考虑和实施。企业应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之前、过程中和建成后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掌握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与标准、排查方法、整改步骤和要求及管控措施等,并保留培训记录。5 隐患分级与分类5.1 隐患分级5.1.1 基本要求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5.1.2 一般事故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5.1.3 重大事故隐患5.1.3.1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

10、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5.1.3.2 以下情形可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违反法律法规和强制性规范标准的有关规定要求,整改时间长或可能造成较严重危害的; 涉及重大危险源且不能立即排除整改可能造成较严重危害的隐患; 涉及液氨、天然气、氢气、二氧化硫等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场所或作业,存在不能立即排除整改和整改难度大的隐患; 涉及24小时运行主要生产设备设施的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整改的; 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设区的市级以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认定的。5.2 隐患分类5.2.1 基本要求事故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生

11、产现场类隐患。5.2.2 基础管理类隐患基础管理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a) 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b)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c) 安全生产责任制;d)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e) 教育培训管理;f) 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安全设备、特种设备、事故管理、劳动防护、危险作业等);g) 安全生产投入;h) 应急管理(预案、救援物资等);i) 职业卫生基础管理;j) 相关方安全管理(外来施工、相邻单位等);k) 基础管理其他方面。5.2.3 生产现场类隐患企业按DB37/T 2883-2016第6.2.2条执行。并结合企业实际确定生产现场类隐患,应包括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确定的风险点存

12、在的问题或缺陷。6 工作程序和内容6.1 编制排查项目清单企业按DB37/T 2883-2016第7.1条执行。编制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参见附录B、附录C)。6.2 制定排查计划企业应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制定隐患排查计划,主要内容应明确各类型隐患排查的排查时间、排查目的、排查要求、排查范围、组织级别及排查人员等。6.3 隐患排查6.3.1 排查类型主要包括日常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和专项隐患排查等: 日常隐患排查是指班组长、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工艺、设备、电气、安全等专业技术人员的日常性巡检; 综合性隐患排查是指由公司或车

13、间组织的对其管辖范围内风险点的全面排查,包含相应层级危险源控制措施符合情况、安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落实及现场管理情况; 专业性隐患排查主要是指由企业公司或部门对特种设备、电气、消防、安全、职业卫生等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专业性排查; 专项排查是主要是指指企业根据生产特点对窑炉、天然气、二氧化硫、氢气、液氨等作业环境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或设备设施及季节性、节假日等进行的专业排查,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专家排查是指技术能力不足或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欠缺的企业委托安全生产专家排查隐患。6.3.2 排查要求隐患排查应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一般排

14、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6.3.3 组织级别企业应根据排查类型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排查组织级别和频次。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和岗位级,也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日常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班组级和岗位级; 综合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车间级; 特种设备、电气、消防、安全、职业卫生等专业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部门级; 窑炉、锡槽、天然气、氨分解制氢等涉及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气体和场所的危险作业等专项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车间级,按照管辖及职责划分; 季节性和节假日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车间级。6.3.4 排查周期6.3.4.1 企业应根据法律、

15、法规要求,结合生产工艺特点,确定日常、综合、专业或专项等隐患排查类型的周期。6.3.4.2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班组和岗位每天或每班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相关内容进行日常隐患排查,车间每周、部门每半月、公司每月按照风险分级管控内容排查,非频繁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 生产车间每月对管辖范围内进行一次车间级综合性隐患排查; 公司每季度对全公司进行一次公司级综合性隐患排查。 专业或专项隐患排查应由工艺、设备、电气、安全和职业卫生等专业技术人员或相关部门根据企业生产实际进行,但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 季节性隐患排查应根据季节性特点及企业生产实际,至少每季度开展一次; 节假日隐患排查应在

16、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进行一次隐患排查。6.3.4.3 当发生法规标准修订、机构人员调整、生产工艺设备或参数重大改变、外部安全生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发生事故、气候条件发生大的变化或预报可能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企业应及时组织相关层级进行专门的隐患排查。6.3.5 确定排查项目企业应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在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中选择对应的排查项目,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公司制度规程编制形成各种排查类型的隐患排查表,由各组织级别按照排查计划定期进行隐患排查。6.3.6 实施隐患排查企业各相关层级对照确定的隐患排查表进行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能够立即解决的必须当天解决

17、,难以解决的应反馈上一级负责人协调安排解决,均应记录隐患排查情况。涉及生产现场类隐患宜保留影像记录。6.4 隐患治理6.4.1 隐患治理要求隐患治理隐患治理应符合DB37/T 28832017第7.4.1条的要求。6.4.2 隐患治理流程隐患治理流程包括: 通报隐患信息。隐患排查结束后,将隐患名称、隐患内容、存在位置、整改要求等信息向从业人员进行公示,通报方式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可采取现场张贴、班前会通报等形式; 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对于当场不能立即整改的,由隐患排查组织部门下达隐患整改通知,按照管控层级下发至隐患所在位置责任部门或者责任人员进行整改。隐患整改通知内容应包含隐患描述、隐患等级、建议整

18、改措施、治理责任单位和主要责任人、治理期限等内容; 实施隐患治理。隐患存在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当对隐患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可靠的治理措施和应急措施或预案,按规定时限落实整改,原则上一周之内整改完毕; 治理情况反馈。隐患存在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将治理完成情况反馈至隐患整改通知下发部门验收,未能及时整改完成的应说明原因与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协调解决; 验收。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后,隐患治理效果的验收由隐患提出单位或人员实施,验收合格后向隐患排查主管部门提交隐患登记及整改消号审批,验收人进行签字确认,申请隐患验收及关闭销号。隐患排查主管部门对提交隐患登记及整改消号审批进行审查,并进行现场复验后,进行隐患

19、验收及关闭销号,复验人进行签字确认。6.4.3 一般隐患治理按DB37/T 2883-2016第7.4.3条执行。对于能够现场立即整改的一般事故隐患可以不下发隐患通知,但必须确定责任人组织立即整改,整改情况安排专人进行确认。6.4.4 重大隐患治理按DB37/T 2883-2016第7.4.4条执行。6.4.5 隐患治理验收隐患治理完成后,企业应根据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 实现闭环管理。重大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应当组织对治理情况进行复查评估,并将治理结果向当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对政府督办的重大隐患,按有关规定执行。隐患排查治理公示、隐患整

20、改通知、一般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重大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参照下表执行,可根据企业生产实际进行调整。表1 隐患排查治理公示有限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公示序号单位名称隐患内容所在区域整改要求责任人完成时间表2 隐患整改通知被检查单位检查类型检查时间通知部门隐患详情及要求序号隐患类型隐患描述排查依据整改要求整改时间备注表3 一般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单位: 日期:责任单位整改责任人隐患名称地 点发现时间整改完成时间隐患情况整改情况单位分管领导意见表4 重大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隐患编号:单位名称单位负责人隐患名称 隐患类型发现时间治理完成时限隐患概况:(包括隐患形成原因、可能影响范围、造成的死亡人数

21、、造成的职业病人数、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主要治理方案:(包括治理措施、所需资金、完成时限、治理期间采取的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整改情况单位分管领导意见单位主要负责人意见7 文件管理按DB37/T2883-2016第8条执行。同时应包括: 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组织机构,健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程要求结合企业各类风险点的管控措施编制完整的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制定完整的可执行的排查计划并有效落实,形成完整的体现隐患排查全过程的记录资料; 隐患治理及时,保证整改措施、资金、时限、责任、预案“五到位”; 重大事故隐患编制评估报告书及治理方案并实施治理,治

22、理方案和治理结果按规定上报当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8 隐患排查的效果按DB37/T2883-2016第9条执行。9 持续改进按DB37/T 2883-2016第10条执行。AA附录A (资料性附录)隐患排查治理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为切实加强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体系建设和运行中各相关层级责任分工,规范和加强考核工作,促进体系运行持续改进,企业应参考以下内容制定隐患排查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一、考核目标(一)体系建设1、建立健全隐患排查组织机构,保障人财物力的有效支持,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的职责。2、制定隐患排查治理

23、体系制度、奖惩制度等文件,确保符合企业实际可操作,并传达到基层员工。3、制定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清单中应明确排查类型、组织级别、排查周期等内容,排查标准应包含风险分级管控中各风险点、危险源及控制措施和相关地方标准要求。4、企业应根据生产运行特点,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明确各类型隐患排查的时间、目的、要求、范围、组织级别及人员等,由各组织级别分别按要求组织隐患排查,并及时、准确填写相关排查记录。5、隐患排查类型、周期、实施主体应符合通则、细则等地方标准的要求,查出的不能立即整改或危害较高的隐患应记录详实,如条件允许应保留影像资料。6、隐患排查结束后,对于当场不能立即整改的

24、由隐患排查组织部门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并填写隐患描述、隐患等级、建议整改措施、治理责任单位和主要责任人、治理期限等内容。以适当方式向基层员工通报隐患信息。7、隐患存在部门、车间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当对隐患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可靠的治理措施和应急措施或预案,估算整改资金并按规定时限落实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及时反馈至隐患排查组织部门。8、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9、经判定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应当及时组织评估,并按规范进行整改上报和单独建档管理。10、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管控体系建设应与职业健康相融合,一并进行职业危害隐患排查治理。(二)体系运行1、企业每年未至少

25、进行一次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情况的评审。2、应根据风险管控措施的变化情况或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更新隐患排查清单,及时实施隐患排查。3、企业应建立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机制,及时传递隐患信息,提高隐患排查治理的效果和效率。二、责任处分1、对于体系建设任务规定时间未按时完成或质量不高存在缺陷的,首次对直接责任人罚款50元,第二次可罚款100元,并连带上一级负责人相同罚款。2、对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及时、不到位的,视造成后果情节,对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并罚款50、100、200、300元不等,并连带上一级负责人相同罚款,再次发生的调离岗位。三、管理考核1、日常考核。由部门、车间对班组考核,与员工绩效奖金挂钩

26、,确保岗位员工熟练掌握隐患排查和处置技能。2、月度考核。企业每月对各部门、车间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考核,得分与部门、车间绩效奖金挂钩,考核奖惩兑现不得低于月度绩效奖金的10 % 。BB附录B (资料性附录)隐患排查项目清单表B.1 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风险点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日常性检查综合性检查公司/部门级专业性检查公司/车间级专项性检查编号类型名称风险点等级责任单位作业步骤(检查项目)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管控措施交接班每周每月特种设备电气消防安全职业卫生窑炉危化品节假日季节性序号名称岗位班组级车间级公司级半年/季度半年/季度半年/季度半年/季度半年/季度半年/季度节前季度1作业活动

27、起重机卸料作业四级槽窑部1穿戴好劳动护品使用保护用具缺陷管理措施1、作业前对护品穿戴进行自查,穿戴正确、齐全;2、班组长每班进行检查。培训措施上岗前三级安全教育,每年再培训不少于20课时。个体防护防尘口罩、工作服、防砸劳保鞋、防护手套、耳塞。应急处理1、其它伤害;简单包扎,送医。2、高处坠落:进行简单伤口包扎处理,送医;3、触电:立即切断电源,对触电者进行简单急救,送医;4、火灾;立即使用灭火器扑灭着火源,切断电源。2进入作业现场开启起重机地面或扶梯滑湿,有杂物工程控制楼梯平台设防滑垫。管理措施1、每班清理现场卫生;2、现场扶梯、地面卫生整洁;3、通道畅通无杂物。3操作起重机卸料控制室开启电源

28、接触带电部位工程控制开关柜设漏电保护器。管理措施1、严禁湿手触碰电源开关;2、作业前检查电气设施完好情况。4消防器材配备不足或失效管理措施1、配备2具手提式干粉灭火器;2、瓶身完好无锈蚀,铅封完好,检验标识清晰未超期;3、严禁灭火器周围堆放杂物,堵塞。 5违章操作驾驶管理措施1、非作业人员严禁入内;2、严禁超速行驶和反向制动;3、行车按规定位置停放;4、严禁工作干其他与工作无关事情;5、现场悬挂当心吊物警示标志。2作业活动装载机驾驶作业四级槽窑部1穿戴好劳动护品使用保护用具缺陷管理措施1、作业前对护品穿戴进行自查,穿戴正确、齐全;2、班组长每班进行检查。培训措施上岗前三级安全教育,每年再培训不

29、少于20课时。个体防护防尘口罩、工作服、防砸劳保鞋、防护手套。应急措施其它伤害;进行简单伤口包扎处理,送医。2开启装载机司机精力不集中误操作管理措施1、严禁车辆运行载人;2、严禁行车驾驶规程吸烟、打电话;3、严禁做与工作无关的事。3驾驶装载机作业场地陡坡管理措施严禁陡坡空挡滑行。4装载机突发制动失灵管理措施1.出车前检查车辆各部位是否正常;2.定期对装载机进行维护保养。5雨、雪、大雾天气行驶管理措施1、出车前检查车辆大灯、雾灯灯光,对照明存在缺陷灯具立即更换;2、出车前检查刹车、制动安全,有效;3、雨、雪、大雾天气减速慢行。6违章驾驶管理措施1、严禁运载物料时臂下铰点离地超过400毫米;2、严

30、禁铲斗行车过程升举至最高位置运送物料;3、严禁停车未拉紧手制动;4、严禁倒车带病出车;5、严禁倒车未确认周围有无人员和障碍物;6、严禁厂内行驶速度超速10km。3作业活动原料筛分作业四级槽窑部1穿戴好劳动护品使用保护用具缺陷管理措施1、作业前对护品穿戴进行自查,穿戴正确、齐全;2、班组长每班进行检查。培训措施上岗前三级安全教育,每年再培训不少于20课时。个体防护防尘口罩、工作服、防砸劳保鞋、防护手套、耳塞。2原料筛分消防器材配备不足或失效管理措施1、配备2具8kg手提式干粉(MFZ/ABC 8型)灭火器; 2、灭火器瓶身完好无锈蚀,铅封完好,检验标识清晰,未超期; 3、严禁灭火器周围堆放杂物,

31、堵塞。3设备机械性噪音管理措施1、无关人员严禁进入; 2、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戴耳塞;3、现场悬挂“必须戴耳塞”警示标志,安装牢固,清晰,无破损锈蚀。4开启电源接触带电部位管理措施严禁湿手触碰电源开关。工程措施设漏电保护器。5操作失误管理措施1、严禁设备带电状态下检查筛网; 2、严禁设备运转时清扫卫生;3、禁止干与工作无关事情。6转动部位无防护管理措施1、禁止跨越转动设备; 2、设置防护罩,牢固可靠、无破损,松动,粉刷警示色;3、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严禁作业人员靠近、触碰转动设备; 4、悬挂“当心机械伤人”警示标志,安装牢固,无破损锈蚀。工程措施转动部位设防护网。7设备粉尘外溢管理措施1、每班班

32、前检查、疏通设备管路;2、除尘设备运行正常,密封严密,不漏风,排灰正常,无堵塞;3、严禁无关人员进入;4、进入工作现场必须佩戴防尘口罩。工程措施采用湿法作业。8筛网更换违章管理措施1、严禁设备未断电检查更换筛网;2、更换时悬挂“禁止合闸”警示标志,安排专人监护。9停止筛分设备清理地面散落原料管理措施1、每班前清理卫生一次;2、作业前工作地面清扫干净整洁,无杂物,室内明亮,通道畅通。4作业活动石灰石白云石破碎作业三级槽窑部1穿戴好劳动护品使用保护用具缺陷管理措施1、作业前对护品穿戴进行自查,穿戴正确、齐全;2、班组长每班进行检查。培训措施上岗前三级安全教育,每年再培训不少于20课时。个体防护防尘

33、口罩、工作服、防砸劳保鞋、防护手套、耳塞、防护眼镜。2进入作业现场开启除尘器、破碎设备消防器材配备不足或失效管理措施1、配备2具8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2、灭火器瓶身完好无锈蚀,铅封完好,检验标识清晰,未超期; 3、严禁灭火器周围堆放杂物,堵塞。3除尘器风管堵塞,产生粉尘管理措施1、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2、班前检查除尘设备,运行正常,密封严密,无漏风,排灰正常,无堵塞;工程措施设隔离罩。4开启电源接触带电部位管理措施严禁湿手触碰电源开关。工程措施安装漏电保护器。5开启破碎机破碎设备机械性噪音管理措施1、无关人员严禁进入; 2、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戴耳塞;3、现场悬挂“必须戴耳塞”警示标志,安装

34、牢固,清晰,无破损锈蚀。6破碎设备及转动部位无防护管理措施1、作业区内非作业人员严禁入内;2、设置防护罩牢固可靠,无破损、松动;3、作业人员严禁触碰、清扫转动设备; 4、现场悬挂当心机械伤人警示标志,安牢固,无破损锈蚀。培训措施上岗前三级安全教育,每年再培训不少于20课时。应急措施机械伤害;立即切断电源,进行简单伤口包扎处理,送医。7地坑设备清理管理措施1、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受限空间作业票填写无漏项,错项;2、严格执行逐级审批;3、严禁未带防尘口罩进入地坑;4、严禁人员地坑作业设备送电。8破碎结束后关停破碎机、除尘器清理破碎机外散落原料,现场杂物管理措施1、每天班前清理现场卫生一次;2、

35、作业前工作地面清扫干净整洁,无杂物,室内明亮,通道畅通。5作业活动金属检测仪拣选作业四级槽窑部1穿戴好劳动护品使用保护用具缺陷管理措施1、作业前对护品穿戴进行自查,穿戴正确、齐全;2、班组长每班进行检查。培训教育每年参加培训再教育不少于20课时。个体防护工作服、防尘口罩、防砸防穿刺劳保鞋、耳塞、防护手套、防护眼镜。2校验金属探测仪电源开关标识缺陷管理措施电气开关和按钮标识清晰,完好可靠,无破损,无缺陷。工程措施开关柜设漏电保护器。3转动部位防护不当管理措施1、拣选部位拖辊一侧设置防护罩,牢固可靠、无破损和松动;2、人员严禁靠近、触碰转动设备; 3、现场悬挂“当心机械伤人”警示标志,安装牢固,无

36、破损锈蚀。工程措施拣选转动部位设防护护罩。4开机、上料拣选设备机械噪音管理措施1、无关人员严禁进入; 2、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戴耳塞;3、现场悬挂“必须戴耳塞”警示标志,安装牢固,清晰,无破损锈蚀。5上料过程玻璃飞溅管理措施1、料仓上方设置吸尘罩,牢固可靠,无破损; 2、上料时地面作业人员严禁入内;工程措施料仓上方设置吸尘罩。6人员筛拣杂质违章操作管理措施1、 严禁跨越、攀爬皮带输机;2、筛捡杂质后必须恢复防护罩方可开机;3、禁止将工器具或杂物放在皮带或皮带架上; 4、皮带运转时,禁止清扫卫生;7未按照顺序停机管理措施工作结束后,先关闭电磁给料机,再关闭运转设备。6作业活动混合机作业三级槽窑部1

37、穿戴好劳动护品使用保护用具缺陷管理措施1、作业前对护品穿戴进行自查,穿戴正确、齐全;2、班组长每班进行检查。培训教育上岗前三级安全教育,每年再培训不少于20课时。个体防护工作服、防尘口罩、劳保鞋、耳塞、防护手套、安全帽。2开启混合机现场照明不良管理措施1、每班巡检照明设施,对照明存在缺陷灯具立即更换;2、配备并携带手电等临时照明设备。3地面或楼梯狭窄、滑湿、有杂物管理措施1、每天班前清理现场卫生一次;2、作业前地面整洁干净,室内明亮,门不能锁死,通道畅通。4消防器材配备不足或失效管理措施1、配备2具8kg手提式干粉(MFZ/ABC 8型)灭火器;2、灭火器瓶身完好无锈蚀,铅封完好,检验标识清晰

38、,未超期; 3、严禁灭火器周围堆放杂物。5混合原料精力不集中操作失误管理措施1、严禁配料过程攀爬混合机; 2、严禁配料过程清理插板;3、严禁混合机周围放置杂物; 4、混合机设置梯子,牢固可靠、无破损和松动。6开启电源接触带电部位管理措施1、严禁湿手触碰电源开关;2、电器开关、导线、插头和插座完好可靠,无老化或绝缘层破损。工程措施安装漏电保护器。7原料混合产生粉尘管理措施1、除尘设备运行正常,密封严密,不漏风,排灰正常,无堵塞;2、严禁无关人员进入;3、每班巡检4次,每次不超过20分钟;4、加强个人防护,佩戴防尘口罩。8未按规范办理作业证管理措施1、受限空间作业票填写无漏项,错项;2、严格执行逐级审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行业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