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通用知识》题库考点《马哲》2020] 2020马哲.doc

上传人:up710 文档编号:5921884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6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知识》题库考点《马哲》2020] 2020马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通用知识》题库考点《马哲》2020] 2020马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通用知识》题库考点《马哲》2020] 2020马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通用知识题库考点马哲2020 2020马哲通用知识题库考点马哲2020 1、单选题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_ A: 它是独立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B: 它的内容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主体 C: 它是社会发展规律 D: 它是自然界规律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真理的客观性表现在:(1)真理的内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真理所研究的对象客观事物是客观的;(3)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本题B项是对“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曲解。真理不等同于客观规律,CD也是错误的。 2、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否定是_的否定。 A: 直接 B: 间接 C: 辩证 D: 全盘

2、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否定是辩证的否定,辩证的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自身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其实质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故本题答案为C。 3、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意义是_。 A: 指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批判了唯心论和二元论 B: 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体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C: 坚持了世界的多样性物质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D: 坚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

3、释: 答案:A,B,C,D 解析:ABC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指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批判了唯心论和二元论;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体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坚持了世界的多样性物质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D项,马克思主义将人类社会也归于物质范畴,创造了唯物史观,实现了历史观与自然观的统一。故选ABCD。 4、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学风是_。 A: 理论联系实际 B: 密切联系群众 C: 批评与自我批评 D: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D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种名称,与题干无关;A

4、BC项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是党的最根本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的学风,密切联系群众是群众路线的体现,批评与自我批评体现的是批评作风。故本题答案选A。 5、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_。 A: 集体领导制 B: 领导负责制 C: 群体监督制 D: 民主集中制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D【解析】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是民主与集中的统一。本题正确答案为D。 6、单选题 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的哲学含义是_。 A: 哲学对经济、政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B: 哲学是社会变

5、革的先导 C: 哲学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D: 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它与时倶进,实事求是,弃旧创新,生机勃勃。 7、单选题 当前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各种社会矛盾凸显,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_。 A: 矛盾的普遍性 B: 矛盾双方可以依据一定条件转化 C: 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D: 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A【解析】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它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

6、同时,它又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我国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和各种社会矛盾,正是矛盾普遍性的体现。 8、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_。 A: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C: 运动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D: 对立统一的观点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A【解析】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物质世界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方面,唯物辩证法就是对物质世界的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方面的反映。所以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是唯物主义哲学观和唯心主义哲学观的根本区别。运动与静止是标志物质存在状态的哲学范畴

7、,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性质和存在方式。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一,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故本题应选A。 9、单选题 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这里的武器是指_。 A: 暴力革命 B: 代议制民主 C: 先进的生产力 D: 科学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解析】马克思描述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过程是为了证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合理性和必然性,因为类似的运动又在进行,生产相对过剩造成经济危机,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所有制关系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关

8、系太狭窄,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创造的财富。同时,也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社会化的生产力),并产生了运用这种武器的人无产阶级。故选C。 10、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_。 A: 从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B: 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C: 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D: 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C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方法。旧唯物主义只从客体、直观的形式以及人的受动性出发,而唯心主义则抽象地发展了人及其意识的能动性,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能动与受动辩证统一的实践中

9、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掌握这个根本,就可以轻易排除A、D两个选项;而对于B项,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出发也可能只停留在理论的探讨上。故选C。 11、多选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_。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D: 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参考答案: CD 本题解释: 【答案】CD。解析:考生只要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就可以首先判定只有两项才是可选项,即C、D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2、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联系的、发展的观点。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误 解析: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

10、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产生理论、检验理论、推动理论发展。 13、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_。 A: 实践的观点 B: 革命的观点 C: 阶级的观点 D: 历史的观点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A【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它来自实践又为无产阶级的社会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实践性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显著特征,又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标志。故本题选A。 14、单选题 “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体现的哲学道理是_。 A: 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B: 只要否定就能发展 C: 否定是自我否定 D: 否定中包含

11、肯定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A【解析】辩证的否定观的实质就是通过事物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身的否定,实现自我运动、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学责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意指在学习中能够提出问题,是十分可贵的。提出疑问后,判断真伪、正误,得出答案这一过程促使人们更深入地探索。产生疑问才是发展、进步的契机。这正是辩证否定观的内容,表明否定是发展的必要环节。辩证的否定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15、单选题 下列关于客体与物质形态关系的观念正确的是_。 A: 所有客体都是物质形态,所有物质形态都是客体

12、B: 所有客体都是物质形态,部分物质形态都是客体 C: 部分客体都是物质形态,所有物质形态都是客体 D: 部分客体都是物质形态,部分物质形态都是客体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新】客体是主体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一切对象,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历史性。根据主体活动的指向与侧重点的不同,客体可以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思想客体也是认识的客体,尽管它本身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故答案选C。 16、单选题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_。 A: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 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 运动是离不开物质

13、的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A【解析】变化不等于发展,B项表述不正确;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C项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故本题选A。 17、单选题 对“工业和人的环境是人的一本打开的心理学”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_。 A: 是唯心主义观点,不具有科学性 B: 这一观点将工业和环境理解为主观的 C: 工业和人的环境是人的实践活动和实践的产物,体现着人的爱好、心理和价值 D: 否认了人的实践活动对象的客观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C【解析】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工业和人的环境,一方面是客观的,另一方面它又是人的认识和价值观念的

14、体现。正因为工业和人的环境是人的实践活动和实践的产物,体现着人的爱好、心理和价值,所以我们可以把工业和人的环境看作是人的一本打开的心理学。故本题选C。 18、单选题 “居安思危”反映的哲学道理是_。 A: 拿物的矛盾着的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 事物的矛盾着的双方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 事物的矛盾有主要次要之分 D: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B【解析】居安思危的意思是处在安乐的环境中,也要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险。安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危险,这体现了事物的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9、单选题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再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

15、讲解他所倡导的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支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多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为就出现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_ A: 注重量的积累 B: 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 C: 坚持适度原则 D: 全面考率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20、单选题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

1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 A: “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 “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 “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 “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解析】从上述材料来看,“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是英国政府;“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胜败对比;“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英国体现出其侵略本质。故选A。 21、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_。 A: 人的自身需要 B: 人类

17、的共同利益 C: 人的社会关系 D: 人的自然属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很显然,马克思是从C项“人的社会关系”,即社会属性而不是人的自然属性或其他特点给人的本质加以规定的。 22、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_。 A: 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 毛泽东思想和xxx理论 D: 和谐社会理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23、多选题 国家具有阶级压迫工具职能和社会职能。下列各项属于国家的社会职能的是_。 A:

18、调整本阶级内部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 B: 调整本阶级和同盟者阶级之间的关系 C: 调整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 D: 组织领导生产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ABCD解析国家的社会职能主要有:(1)调整本阶级内部各个社会成员、各种政治派别与本阶级和同盟者阶级之间的关系,以维护本阶级和同盟者阶级的共同利益,免得因内部矛盾而使其阶级利益受损害。(2)调整其他各种社会关系,如不同地区之间的关系,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关系、社会成员之间的各种糾纷等,以保持社会秩序的安定和保障各种社会活动的正常进行。(3)组织领导社会生产活动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 2

19、4、判断题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所见所思往往各不相同,这说明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正确 解析:意识的个体差异使意识带有明显的主观的印记。造成意识个体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素质方面的原因,如弱智、先天性生理缺陷或疾病等,也有后天实践方面的原因,如实践经验、社会环境、阶级立场、原有的认知定势或结构等,其中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后天实践的不同。无论是由于人们生理素质的差异,还是由于社会经验、经历的不同,个体意识的差别虽然是主观的,但其产生根源却是客观的。这些差异都可以而且必须用物质的过程(社会的和生理的)去说明。 25、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主要包括_。

20、 A: 辩证法、唯物史观、阶级分析方法、总体性的方法、社会结构分析法等 B: 分析与综合统一、演绎与归纳统一、抽象与具体统一、历史与逻辑统一 C: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注重调查研究 D: 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充分相信和依靠占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解析】B【解析】A是唯物史观的内容;B是方法论的内容;C是党的工作路线;D是唯物史观的内容。故选B。 26、多选题 “主体是人,客体是物”与“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的观点_。 A: 都是从实践和认识关系中抽象出主体和客体,因而都是正确的 B: 都把人变成脱离社会具体性和历

21、史性的抽象存在物,因而都是错误的 C: 前者孤立地理解主客体,没有在具体的实践活动关系中区分主客体,因而是错误的 D: 后者是从实践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内容和结果这两个方面去理解主客体关系,因而是正确的 参考答案: CD 本题解释: CD解析任何认识都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对客体的反映,都是以观念的形态再现客体的特征、本质和规律。认识的主体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认识的客体是指主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旧唯物主义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物。辩证唯物主义则认为,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既包括物和人,也包括人和物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22、马克思指出:“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消费中,物主体化。,主体的对象化也就是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向客体的渗透和转化,即主体客体化,而人通过改造对象的活动消化精神产品,使之转化为主体意识的一部分,即客体主体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 27、单选题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_。 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 B: C: D: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D【解析】真理的条件性是真理具体性的内容之一。真理的

23、条件性是指真理的界限。界限是真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由于真理只是反映事物的本质方面,不能包括对象的一切,因此即使在它适用的界限内,也必须与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相结合。不同条件下的三角形内角之和不同说明了真理是有条件的。故本题选D。 28、单选题 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在强调_。 A: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 学习获得的间接经验并不重要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题干的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考生要注

24、意的是: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不能作狭隘的简单化的理解。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其次,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9、多选题 下列关于哲学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的阐述,正确的有_。 A: 哲学是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 B: 二者都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并为之服务 C: 二者都含有一定的阶级性 D: 二者都具有相对独立性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ABCD解析社会意识是社会精神生活现象的总和,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

25、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态形式。哲学同其他意识形态形式一样,都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并为之服务,都含有一定的阶级性,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其不同点在于哲学是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 30、单选题 “激变论”的错误在于_。 A: 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 否认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C: 否认量变中有部分质变 D: 只承认量变不承认质变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A【解析】“激变论”认为不存在量变,事物总是从一个质态一下子就变为另一个质态。事物只有在一定量的累积上才会发生质变,而“激变论”将量变与质变割裂开来。故本题选A。 31、多选题 下列论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_。 A: 理念生万物 B:

26、 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展开 C: 万物归于理 D: 物是观念的复合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 【答案】ABC。解析: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意识变成独立的存在,并把仓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本题A、B、C都符合客观唯心主义的特点,所以都选。而D主张物质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不选。 32、多选题 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上_。 A: 唯心主义回答都是否定的 B: 唯物主义回答都是肯定的 C: 有些唯心主义回答是肯定的 D: 不可知论者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参考答案: BCD 本题解释: 【答案】BCD。解析:在哲学史上大多数哲学家包括一些唯心主义

27、哲学家都认为思维能够认识存在,即都是可知论。而只要承认思维能认识存在,也就必须承认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这是一致的。所以在回答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上,唯物主义都是肯定的回答,而有些唯心主义做出肯定回答,有些则不是。由于不可知论否认世界的可知性,当然也就否认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33、多选题 割裂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会导致_。 A: 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B: 唯心主义先验论 C: 相对主义诡辩论 D: 形而上学不变论 参考答案: AC 本题解释: 【答案】AC。解析:B、D两项不是否认必然与偶然的辩证关系而出现的错误观点。唯心主义先验论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认识论观点,主要是说,人的认识先

28、于经验,是人的认识自生的。形而上学不变论否认事物是运动变化的,因此也就谈不上运动变化的趋势问题。而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变化的趋势问题。 34、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按其本性来说是_。 A: 运动的、发展的 B: 批判的、革命的 C: 科学的、真理的 D: 实践的、客观的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是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一个相对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批判的、开放的、不断发展的学说。批判性和革命性是其本性。运动的、发展的、实践的、客观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和重要内

29、容,但不是它的本性。科学的、真理的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客观特征,并不足以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故选B。 35、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_。 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质量互变规律 D: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解析】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揭示了发展和联系的本质,其他规律范畴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进一步补充和展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故选B。 36、单选题 “ 人们对真理的认

30、识就像登山运动员登山一样,每登高一步,就接近顶峰一步。与登山不同的是,人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顶峰。”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_。 A: 它揭示了真理的客观性 B: 它揭示了真理是发展过程 C: 它否认了人的认识能力 D: 它否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发展过程。真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真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同时也是具体历史的统一。真理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并以科学知识为根据,而客观事实和科学知识都是永恒地运动变化发展着的,这就决定了人对它的把握是一个无限的过程。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都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的过程中,这种运动变化是

31、无限的,永远不会表现为某种一成不变的最终形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37、单选题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观点属于_。 A: 自然进化论 B: 历史宿命论 C: 历史唯物主义 D: 朴素唯物主义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C【解析】达尔文的“进化论,肯定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规律,在哲学上否定了神创造人类的观点;历史宿命论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由不可抗拒的、不可避免的神秘力量(天意或命运)所决定,完全否定人在历史上的自觉能动性,主张服从天命;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试图从中找到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32、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纵观人类的整个发展史,在人类进化、社会关系形成,并且不断发展变更的过程中,劳动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劳动,使用工具得到不断改良,从而促进了科技发展并形成了对劳动成果的分配制度,进而产生发展了阶级和各种社会形态。故“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38、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_。 A: 从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B: 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C: 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D: 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

3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方法。旧唯物主义只从客体、直观的形式以及人的受动性出发,而唯心主义则抽象地发展了人及其意识的能动性,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能动与受动辩证统一的实践中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掌握这个根本,就可以轻易排除A、D两个选项;而对于B项,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出发也可能只停留在理论的探讨上。故选C。 39、多选题 下列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_. A: 存在就是被感知 B: 上帝创造世界 C: 人是万物的尺度 D: 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和模仿的原型 参考答案: AC 本题解释: AC解析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

34、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B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故不选。 40、多选题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包括_。 A: 现象与本质 B: 原因与结果 C: 必然性与偶然性 D: 可能性与现实性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ABCD解析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是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式之一;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经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发展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

35、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包括: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及其方法论思义。此外唯物辩证法还有其他范畴:整体和部分、个性和共性、相对和绝对,等等。本题选ABCD。 41、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时代前进的旗帜,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_。 A: 正确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B: 在实践基础上达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 包含了一切现实问题的正确答案 D: 提供了研究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参考答案: ABD

36、 本题解释: 【答案】ABD。解析: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研究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但并没有提供解决一切现实问题的正确答案,需要我们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解决具体的问题。 42、单选题 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他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之前,是绝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表明_。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联系,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力也对生产关系有重大影响 B: 社会形态更替需要经过一个过程 C: 当社会形态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时就会立即灭亡 D: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时,社会仍然可

37、以正常地发展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解析】A选项说法错误,应该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C选项“立即灭亡”说法偏颇;D选项“社会仍然可以正常地发展”说法不恰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社会形态的更替需要经过一个过程,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的产生需要以新的生产关系为基础。正确答案为B。 43、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认识活动包括的基本要素是_。 A: 认识主体 B: 认识客体 C: 认识工具 D: 认识领域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 ABC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认识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认识主体、认识客体、认识工

38、具。故本题应选ABC。 44、多选题 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国家环保部门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其纳人监测范围。这表明_。 A: 政府具有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 B: 政府具有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 C: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 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参考答案: AC 本题解释: AC解析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即指除政治、经济、文化职能以外政府必须承担的其他职能。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主要有:(1)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的职能。即政府为保证社会公平、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和个人收入差距,运用各种手段来调节社会分配、组织社会保障

39、,以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职能。即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对因经济发展、人口膨胀等因素所造成的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破坏等进行恢复、治理、监督、控制,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的职能。即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政策扶持等措施,促进社会自我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4)提高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的职能。环保部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体现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职能。A项正确。而针对PM2.5危害人类健康,将PM2.5纳入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行监测,则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C项正确,B、D项无关。故本题答案为AC。 4

40、5、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各种考验和挑战,但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_。 A: 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B: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 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D: 代表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记忆型题目。A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C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D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均与题意不合。 46、单选题 淮河治理耗时10年,国家、地方和众多企业投人600多亿元巨资,但成效不大,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地方保护主义和片面的GDP发展观。从哲学上看,这

41、要求我们_。 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 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看问题 用经济、行政、法律的手段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 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A: B: C: D: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B【解析】题干中指出淮河治理成效不大的原因在于地方保护主义和片面的GDP发展观。地方保护主义只重视地区的发展,而忽视了国家整体的发展。片面的GDP发展观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只顾眼前利益。故本题选B。 47、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_。 A: 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毛泽东思想和xxx理论 D: 和谐社会理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48、单选题

42、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伟大贡献是_。 A: 创立了唯物史观 B: 建立了革命的人道主义 C: 使哲学成为实证的科学 D: 创立了辩证思维方法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解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把唯心主义从最后的“避难所”驱逐出去,它的创立是马克思继承以往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的结果,并且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故选A。 49、单选题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_。 A: 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 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C: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D: 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B【解析】人的认识能力和作为认识的结果的知识,都只能来源于实践。强调实

43、践是认识和知识的唯一来源,并不否认可以从他人和书本获得知识。直接经验是认识中的“源”,间接经验是认识中的“流”。 50、单选题 下列有关时间和空间的论述不正确的是_。 A: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B: 时间和空间都具有客观性 C: 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D: 三维性是时间和空间的重要特点之一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D【解析】三维性是空间的特点之一,但不属于时间的特点。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 51、单选题 “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_。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唯物主义观点 C: 辩证法观点 D: 唯心主义观点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

44、释: 【答案】A。解析:本命题尽管以客观事实(天下之事物)为研究对象,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认为古今之天下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具有相同内涵的同一模式随时间推移的简单重复,这是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考查客观事物,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52、单选题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交往是_。 A: 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 B: 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活动 C: 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形式 D: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A【解析】历史唯物主义的交往即社会交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1)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2

45、)交往属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3)交往源于物质生产活动,又不仅仅存在于物质生产活动中;(4)人是交往的主体。故本题选A。 53、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_。 A: 社会生产关系 B: 物质资料生产 C: 商品 D: 社会总产品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解析】B解析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运用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变化,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因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一方面,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有衣、食、住、行所需的物质资料,而这些物质资料只有通过生产才能取得,离开物质资料生产

46、,人类就无法生存。另一方面,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从事其他活动的先决条件。 54、多选题 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具有_。 A: 实践关系 B: 认识关系 C: 价值关系 D: 改造与被改造关系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ABCD解析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个人或社会集团。认识客体是指认识主体在认识活动中所指向的对象。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为:(1)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2)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认识不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摹写,而是主体对客体的加工再现。主体不仅可以反映客体,而且可以用认识做指导改造客体。(3)价值关系,即主体对客体的需要

47、和客体对主体的需要的满足。故本题选ABCD。 55、单选题 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第6年雨季到来时,它钻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迅速长到30米高。这种现象反映了_。 A: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B: 只要发生量变就有质的飞跃 C: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 认识事物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A【解析】“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可知毛竹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而“其根长达几千米,钻出地面后又迅速成长”,说明毛竹又是运动的。 而同样一种毛竹,无论最初5年看不到它时,还是第6年看到它时,它都处在生长状态,

48、这说明事物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故应选A。 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故B说法绝对化,不符合题意。 C、D两选项与题意不符。 本题应选A选项。 56、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基本特征是_。 A: 以实践为基础 B: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C: 忽视主体能动性的作用 D: 肯定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参考答案: ABD 本题解释: ABD解析马克思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认为认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活动的发生。马克思主义反映论是能动的反映论,这是因为:(1)把实践引入了认识论。(2)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辩证法贯彻于认识论,指出人对世界的反映过程是充满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C项显然错误,本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文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