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公共建筑采暖通风-设计说明.doc

上传人:jintaihu 文档编号:6041754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建筑采暖通风-设计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公共建筑采暖通风设 计 说 明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位于某自治区某市如意开发区,地块占地约550亩。地块内建筑包括办公大楼48290平方米(地18层,地下2层)、行政办公楼11000平方米、配套会议中心2000平方米。2、本工建筑分类为一类高层建筑。二、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初步设计要求及任务书;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01版);3、建设单位关于本工程方案的批复意见;4、建筑专业提供的作业图;5、工艺专业提供的工艺用房平面布置图及工艺设备散热量;三、设计范围地块内的采暖热源、采暖系统、通风系统、防排烟系统及人防通风系统(通风系统、防排烟系统及人防通风系统略

2、),本次设计范围仅为办公大楼。四、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1、室外计算参数(某市):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19.0oC;室外平均风速 1.5m/s;最大冻土深度 143cm;冬季主导风向 NW2、室内设计参数办公室 18-20oC;大厅、门厅 13-16oC;会议用房 18-20oC;库房 10-15oC;走道 18-20oC;卫生间 16-18oC;卫生间(浴室) 25oC;五、热源概况1、本工程冬季热源采用市政热网供热,二次热源共分三个系统:序号设备编号设备安装位置系统服务范围备注1RJ-1、2B1热交换间空调新风系统热源地块共用2RJ-3、4B1热交换间高区采暖系统热源本办公楼用3RJ

3、-5、6B1热交换间低区采暖系统热源地块共用2、本工程热交换站设在地下层设计容量8400kW;:热交换间容量除考虑本工程冬季采暖容量及其它地块空调新风容量外,同时考虑本地块内其它建筑物的容量。二次热源共分三个系统,六台板式水-水换热器(RJ-1-6,每系统2台)。冬季新风系统热源(RJ-1、2);高区采暖系统热源(RJ-3、4)、低区采暖系统热源(RJ-5、6)。换热器容量:冬季新风系统按负荷的110%选用(单台55%),高、低区采暖系统按各自负荷的140%选用(单台70%)。3、热负荷容量(kW)水 温(oC)流量(CMH)备注一次热源(市政)840095/70289富裕量10%高区采暖系统

4、165085/6057办公楼8-18层低区采暖系统315085/60109办公楼7层以下+其它空调新风系统359360/50309办公楼+其它4、热指标办公楼采暖热指标:62.1W/m2;地板采暖热指标:65.9W/m2。六、采暖系统1、办公楼采暖分为高区及低区两个系统,均为一次泵定流量系统。两个系统分别定压补水(装置设在地下二层制冷机房)。其中,高区系统定压点压力为0.87MPa;低区定压点压力为0.42MPa。高、低区系统均采用闭式膨胀水箱定压补水。系统定压点均位于循环水泵吸入口。2、办公楼内高、低区采暖系统以上供下回单双管同程式系统为主。高区分五个环路A环路为高区西段北侧环路;B环路为高

5、区西段南侧环路;C环路为高区中段环路;D环路为高区东段北侧环路;E环路为高区东段南侧环路。低区分七个环路F环路为低区西段北侧环路;G环路为低区西段南侧环路;H环路为低区中段环路;J环路为低区东段北侧环路;K环路为低区东段南侧环路;二层南侧室外平台下部附属用房环路(双管同程式)。3、一层及二层入口冬季采暖方式(1)对于一层及二层入口,考虑建筑使用功能及装修要求,采用散热器采暖难以满足使用要求,独立设置地板采暖系统,作为入口处的采暖方式(负荷估算:1F-24.1kW,2.1CMH;2F-58.0kW,5.0CMH。流量按水温60/50计)。(2)地板采暖部分接入低区采暖系统,采暖供水来自低区集水器

6、,考虑水温及系统阻力平衡,单设混水泵(详见热源系统图)。(3)地板采暖部分的集配器(数量及部位)、管道、附件等部分,施工图设计时应由专业厂商进行设计配合。七、散热器、管材及保温高、低区采暖散热器均采用内腔无砂铸铁散热器,承压0.8MPa。管道系统采用镀锌钢管。管径小于等于32mm时,采用螺纹连接;管径大于32mm时,采用法兰连接。穿过非采暖房间的采暖管道及其它需保温的采暖管道,其保温o材料采用外包铝箔保护层的超细玻璃棉管壳。采暖系统设备及附件未特别注明的,要求承压不小于1.0MPa。地板采暖部分埋地管道采用PP-R管材。八、需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略)九、环保与节能1、热源采用市政热网,地块内不单独建锅炉房,无大气污染源。2、采用符合国家要求的环保设备及材料。所有运转设备均做减振和消声。3、选用高效、低噪音设备,减少能耗并控制噪音,既利于环保又利于节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技术 > 前端技术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