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考古诗阅读题讲析.docx

上传人:宜品文库 文档编号:6179486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古诗阅读题讲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考古诗阅读题讲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考古诗阅读题讲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考古诗阅读题讲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考古诗阅读题讲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古诗阅读题讲析分析意象试题之一:分析景物形象考纲规定“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包括分析古诗中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两个方面,鉴赏古诗景物形象包括分析意象和分析意境两个方面。一、知识梳理1什么是意象“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思,“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就是蕴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是表现诗人感情的载体。它是“意”和“象”的结合体。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如“月是故乡明”中的“月亮”就是融合了作者杜甫思乡之情的一个意象。2意象的分类(1)意象按内容可分为景、物、事、人等四大类。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景物,自然景物包括植物、动物和自然景观等,此外,意象还包括诗中所咏的社会事物、人物形象、生

2、活场景、历史事实等。(2)意象按表达的思想感情可分为送别意象、思乡意象、悲愁意象、言志意象等。如大雁、杜鹃、月亮等多表达思乡怀人之思,南浦、长亭、杨柳、酒等多表达离愁别绪。流水、落花、夕阳等多表达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等愁绪。梅花、菊花、荷花和竹子等多表达诗人高洁的品质。3意象的作用:暗示性。意象将抽象的主观情思寄托在具体的客观物象上,因而创造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含蓄美,充分体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达到了言约义丰、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使人读来余味无穷。如李白送友人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行踪不定,让人联想到游子漂泊在外;“落日”徐徐而下,让人联想到对友人的依恋,这两个意象就是含不尽之

3、意的眼前之景,充分体现了诗歌暗示性的特点。4意象和意境的关系由多个意象组合成的情景交融的画面就是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材料,而意境则是意象迭加、组合的升华。意象与意境的相同点是两者都是主观的情、意与客观的景、象的结合。不同点是意境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整体性融合,是一个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如天净沙秋思中第一句的“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意象叠加,形成一个萧瑟凄凉的画面,这幅画面表现出天涯孤旅者凄凉孤寂、思乡怀人的愁绪。这种情与景交融的画面就是意境。诗歌按意象数量可分为单一意象诗和复合意象诗。单一意象诗主要指只有一个中心意象承载情思的咏物诗,如于谦的石灰吟,整首诗就是一个中心意象石

4、灰。复合意象诗是由多个意象组成的意象群来承载情思的诗。如柳宗元的江雪中有“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等多个意象,正是这些独特的意象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孤愤倔强的思想感情。二、题型分析1(2007年重庆卷)苏轼海棠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2(2006年湖北卷)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3(2005年浙江卷)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4(2008年山东卷)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鉴赏古诗景物形象试题主要有四个考查方向:一是准确分析诗中景物的特征,如第1题要求分析海棠花的特点;二是分析景物中蕴含的情感

5、,如第2题要求分析水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三是分析景物的描写手法,如第3题;四是分析表达情感的景物有哪些,如第4题。三、解题方法1审读题干,定位题型。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弄清是分析景物的特征、情感和写法三个元素中哪个元素。题干中含有“特点”等词表明是分析景物特点试题,题干中含有“寓意、情感、情”等词是分析景物寄寓的思想情感试题,题干中含有“表现手法、修辞”等词是分析景物的描写手法试题。2揣摩定谓,分析情感。从揣摩景物的修饰定语和陈述谓语入手分析景物的特征,并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明确景物所表达的情思。关注物象的时令色彩和冷暖色彩。冷色调物象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往往是忧郁和愁绪,暖色调物象流露出的作者

6、情感往往是喜悦和欢快。描绘欣欣向荣的早春景物,流露的多半是喜悦之情;描绘凋零的暮春景物表达的多是感伤、惋惜和留恋;描绘残败的秋天景物表达的多是凄清、肃杀和悲凉。如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藤、树、鸦、道、风、马等意象所表达的情感倾向分别用“枯”“老”“昏”“古”“西”“瘦”等修饰语表达出来了,藤是枯干萎缩的,树是残枝败叶的,鸦是急飞归巢的,道是荒凉无人的,风是凛冽刺骨的,马是瘦骨嶙峋的。而这此景物又都映照着秋天傍晚时夕阳余辉,色彩是暗淡的,这些意象构成了凄冷孤寂的秋郊夕阳图,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游子思乡之愁。3依据题型,规范做答。运用规范的语言格式和鉴赏术语组织各个答案要点。分析景物特点试题要从形状

7、、声音、光线、色彩、状态等多个角度把握景物特征,分点列出景物的特点,分析景物表达的情感试题按“明确意象列出特征点明情感”形式表述答案,分析意象试题一般按顺序以“特征+景物”形式偏正短语列出即可。四、解题示例 1(2013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分)由题干中“特点”一词,可知此题第一问是分景物特点试题;由题干中“如何描写”一词可知此题第二问是分析景物的描写手法试题。从形状、声音、光线、色彩、状态等多个角度把握景物特征,三四两

8、句中分别从色彩和动态两个角度描写的烟,所以第一问答案拟为:“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二是具有动态。” 分析三四两句的写法要抓住“烟色如云白”使用比喻,以及“流”字的妙处。第二问答案拟为:“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巩固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画堂春 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撚(nin):持取,捻弄。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暮春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

9、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2分)参考答案:1上阕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每个意象各1分)2花瓣飘落 柳絮飘飞 春风将尽 子规啼叫分析意象题之二:人物形象一、知识梳理1人物形象的分类(1)诗中人物形象包括作者本人和塑造的人物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形象就是诗人李白,这类诗歌常用第一人称来写,因此作者也被称为抒情主人公。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常用第三人称来写。如柳宗元江雪中刻画的孤傲清高的渔翁形象,这个形象又是作者自己的化身。(2)抒情主人公形象主要有五

10、类:以陈子昂为代表的怀才不遇形象,以李白为代表的傲岸洒脱形象,以杜甫为代表的忧国忧民形象,以陆游和辛弃疾为代表的矢志报国形象,以陶渊明和王维为代表的闲适安逸隐者形象。2作者和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关系作者是通过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与作者之间是对比或类比(自比)关系。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下阕,描写了雄俊洒脱、才华出众、年轻有为的少年英雄周瑜形象。苏轼通过周瑜和自己的对比,表达了自己仰慕古代英雄功业,感慨自己人生易老、英雄白首、功业无成、壮志难酬。再如,杜甫在蜀相中称颂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蜀汉丞相诸葛亮,表达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杜甫以诸葛亮自比

11、,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之情,表达了渴望如诸葛亮一样辅佐唐朝、忠心报国之志。3刻画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1)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可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在塑造琵琶女形象时,就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通过正面描写琵琶女梦醒啼哭来揭示其沦落天涯后的悲苦。“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这四句侧面描写,从才能和容貌两方面突出了琵琶女倾国倾城,艺盖善才,色艺双绝,风光无限。(2)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正面描写手法揭示出来的。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

12、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第一句交代作者在邯郸客店里碰上冬至这个节日,通过环境描写点明自己客居在外。第二句是细节描写,“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的孤寂心情。第三四句运用心理描写,想象家人冬至夜深时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这种从对面写起的虚写手法,更突出了思乡怀亲之情的浓重。作者通过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刻画了在驿站中度节而思念家人的形象,表达了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二、题型分析1(2012年湖北卷)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

13、,并作简要分析。2(2013年重庆卷)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3(2013年北京卷)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4(2018年江苏卷)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分析人物形象试题主要有四个考查方向:一是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如第1题和第2题的第1小问;二是分析刻画人物形象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如第2题的第2小问;三是分析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目的,如第3题分析李白借写鲁仲连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四是分析人物性格产生的原因,如第4题要求分析概括刘禹锡“闲”的原因。这四种题型中,分析人物的性格

14、特点题出现频率最高。三、解题方法1运用“概析点”三步解题法解答分析人物形象试题可运用“概析点”三步解题法。“概”就是从整体上概括界定人物形象身份。“析”就是结合诗句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点”就是揭示出人物形象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即点出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2坚持分问则分答的原则按题干的问法,分析人物形象试题分为复合问和分解问两种。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的性格成因、刻画人物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等问题都可分别设问,如果试题是分问的,就要分别做答。对于复合问试题则要用“概析点”三步解题法,如上面的第1题。3抓住多种描写手法分析人物性格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是

15、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描写手法揭示出来的。因此,要通过分析各种描写的作用来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四、解题示例5(2013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竹轩诗兴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注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这是一道分析人物形象试题,解答此类复合问的分析人物形象试题可运用“概析点”三步解题法。“概”就是从整体上概括界定人物形象身份。所以此题答案的第一步拟为:诗中塑造了一个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析”就

16、是结合诗句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此题答案的第二步拟为: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动作描写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景物描写烘托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点”就是揭示出塑造人物形象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此题答案的第三步拟为:表达了诗人闲适高雅的生活追求。【巩固训练】1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宋词中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注沧洲,指陆游晚年居住的绍兴镜湖边的三山。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17、。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注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法表达赞誉之情。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2)前人评此诗:“此

18、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4分)参考答案:1塑造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概)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析)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点)2(1)B项(“仰”是“敬仰”意,所以“被后人渐渐遗忘”把意思说反了。)(2)要点一:辅弼天下,建功立业。结合诗句: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要点二:不慕名利(淡泊名利),功成身退。结合诗句: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分析意境题一、知识梳理1什么是意境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是诗人在作品中抒发的思

19、想感情,“境”是诗中描绘的图景。意境是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和它引发的想象中的形象的总和。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意象组合起来便构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送别图。在柳絮飘飞、繁花似锦的暮春时节,朋友乘坐的船只驶向浩瀚无边的长江,消失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方的水天交接之处的碧空尽头,而李白的目光还望着逐渐模糊的帆影。这幅送别画面开阔悠远,景中融情,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组合,表达李白送别友人孟浩然的依依不舍的深情挚意。这种由多个意象组合成的情景交融的画面就是意境。2意象与意境区别意象与意境都是主观的情、意与客观的景、象的结合,其基本特征是虚实相生,二

20、者都要借助主观想象才能体悟。意境以意象的存在为前提,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3描述意境特征的术语意境是一个由各个景物构成的情景交融的画面,画面整体上呈现一个特征和氛围,这个画面的整体特征和氛围称为“意境特征”。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画面呈现的是雄浑壮阔的特点。而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画面呈现的是清幽明净的特点。赏析意境要运用联想和想象再现画面,并准确概括意境特征,即画面的整体特征。概括意境特征的术语主要有:“恬淡闲适、恬静优美、明净绚丽、

21、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闲静、雄浑开阔、萧瑟凄凉、孤寂冷清、寂静肃穆”等。二、题型分析1(2018年天津卷)“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2012年山东卷)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2009年全国卷)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景象?有何寓意?4(2006年四川卷)“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分析意境试题主要有三种考查方向:一是分析意境展现的画面,如第1题和第2题的第1小题。二是分析意境特征,即概括画面的整体特点和营造的氛围,如第2题的第2小题。三是分析意境表达的情感,如第4题和第3题的第2小题。三、解题技法1审清考

22、查角度景色、情感、画面特征是构成意境的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对应三个考查方向,可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确定试题考查的是意境的哪个要素。如果是分析意境中景这一要素,题干中一般含有“画面”“情景”“图象”“景象”等关键词。如果是分析意境中情感这一要素,题干中一般含有“情感”、“情”“寓意”等关键词。如果是分析意境的特征,题干中一般含有“氛围”“特点”等关键词。如果是同时要求分析意境中的景和情两个要素,题干中一般含有“从景和情的角度”“景与情”“情景交融”“意境”等关键词。2坚持分问则分答的原则按题干的问法,分析意境试题分为分解问和复合问两种。构成意境的三个要素景色、情感、画面特征在试题中既可以分别设问,

23、也可以复合问。如第上面的第13题都是分解设问的,第4题是复合问,即把景色、情感、画面特征三个要素合在一个问题中。如果试题是分问的,就要分别做答。对于复合问试题则要用“概描点”三步解题法。3运用“概描点”三步法解题“概”是指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即概括意境特征。用“萧瑟凄凉、恬静优美、明净绚丽”等词语准确表述景物整体体现的特点和情调。“描”是指借助联想和想像具体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点”是指点出意境中蕴含的思想情感。此步要用到“离愁别绪、思乡怀人、孤寂惆怅、凄苦烦闷、旷达乐观、仰慕热爱、依恋伤感、建功立业、壮志未酬、报国无门、忧国忧民、美人迟暮、物是人非”等思想情感术语。以上三步中的“概”与

24、“描”两步可颠倒。分析意境试题表述答案的语言格式是:这首诗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四、解题示例1(2014年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望江怨送别清万树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注 杪:树梢。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因为此题只要求分析“送别场景”,即分析意境中景的要素,所以按“概描点”三步法,只答出“概”“描”两步即可。“概”就是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整体氛围特点和情调。此题第一步答案拟为:“描绘了一幅春天傍晚时分悲凉寂寥的送别画面。”“描”就是抓

25、住诗中各个景象的特征,借助联想和想像具体描绘诗句展现的画面。此题第二步的答案拟为:“诗人在江别送别友人,看着前方江水渺茫,友人的扁舟渐行渐远,被岸边的树梢遮住了;天边云霞点点,帆船越来越远,比沙鸥还要小。”如果后面再追加一个要求分析情感的小问题,则此题就要答出第三步“点”,即点出意境中蕴含的思想情感,那么此题第三步就可拟为“表现了难舍难分的离别之情”。【巩固训练】1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问题。太湖恬亭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船归。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2

2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注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六帝:代指六朝。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参考答案:1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2第一问:诗的前两句描

27、写了长江曲折回转、绵延万里、支流纵横、九龙盘旋的壮阔景象。第三、四句描写了长江泛滥横溃、豁荡中国、直流急下、湍瀑飞奔的惨烈景象。第二问:这既是自然景观的描写,也寓示着国家和社会的境况:总体的雄伟壮阔,曾经的割据动荡、苦难和衰落。为后面赞扬江山一统的大唐盛世做好铺垫。分析结构手法题一、知识梳理1承上启下诗中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转换。如杜甫登高的颈联由颔联写景转而抒情,尽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由上片和下片构成的双调词,上片的最后两句、下片的开头句一般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一般把下片的首句称为过片。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的最后两句就是

28、过渡句。“江山如画”为承上句,是对上片描写的宏阔壮美的赤壁之景的总结;“一时多少豪杰”为启下句,为下片转到描述历史英雄人物周瑜作铺垫。2前后呼应前后呼应指诗中后面内容对前面所写的标题、首句等内容作必要的回应。主要有标题与首联(句)的照应、首与尾的照应、律诗中两联间的照应等形式。前后呼应写法可使结构严谨,对比鲜明,主旨突出。如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诉衷情一词上下阕就前后照应,下阕“心在天山”与上阕“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句相照应;下阕“身老沧洲”与上阕“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句照应。上下阕前后呼应,今昔对比,淋漓尽致抒发了词人报国无门、心酸遗恨的悲凉心情。3重章叠句重章叠句是上下句或者上下段

29、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因此又叫重章叠唱。在保持浓厚民歌特色的诗经国风和诗经小雅中,普遍使用了这种重章叠唱的复沓形式来抒情达意。4卒章显志“卒”为完毕,“志”是指文章的主题、中心。卒章显志是指在文章结尾用一两句话点明主题的手法,因此也叫篇末点题。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达了诗人要自由自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5以景结情以景结情也叫以景作结,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转为写景,以景代情,结束全诗。使诗歌显得意犹未尽,形象含蓄,耐人寻味。如王昌龄从军行(其二)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结句以景结情。

30、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壮阔悲凉的景象。对此,征人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是对于现实的忧怨?征戍者的内心世界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通过“高高秋月照长城”绾合在一起,使诗情得到升华。6抑扬抑扬手法分为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两种。欲扬先抑又叫先抑后扬,为了褒扬某一人或物,先将其贬低,然后再加以褒扬,使其更加高大。欲抑先扬又叫先扬后抑,为了更好地贬低某一人或物,先将其褒扬,然后将其否定,从而达到讽刺、贬斥的效果。抑和扬可以互为目的和手段。以抑显扬,扬得更高;以扬垫抑,抑得更深。诗歌中前后截然不同的情感变化是借助于抑扬手法来实现的。如李商隐的贾生就采用了欲抑先扬

31、手法讽刺了汉文帝的昏庸。这首诗的前两句从正面褒扬汉文帝虚怀若谷、求贤若渴,以及对贾生高度重视与赞扬。后两句以“可怜”一转,揭示了汉文帝的真正目的不是为寻求治国安民之道,而是为了探求“鬼神”的本原。二、题型分析1(2014年湖南卷)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的形式。2(2011年湖北卷)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3(2011年大纲全国卷)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分析结构手法试题主要有三种考查方向。一是分析结构手法类型,如第1题;二是分析某字或某句在全诗结构上的作用,如第2题;三是分析全诗的结构层次,如第3题。三、解题技法1

32、审清考查角度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确定试题考查的角度。如果题干中有“层次、线索、构思脉络”等关键词,则是分析全诗的层次结构试题。如果题干中给出句子和“结构”,则是分析关键句在全诗结构上的作用试题。2按“起承转合”理清层次诗人的思维进程和情感的发展变化过程是以起承转合的谋篇布局方法呈现的。“起”即起始,是一首诗的开头;“承”即承接,是“起”句的延续、延伸;“转”即转折,是转折变换诗意;“合”即收合,是在结句点明题旨,收束全诗。3坚持分步分点答题原则分析关键句在结构上的作用试题要从结构、内容两方面做答,分析全诗层次试题要按“找出线索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的步骤做答。四、解题示例1(2007年海南宁夏卷)阅

33、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小斋即事 刘一止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注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局:指棋盘。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此题是分析联句间照应关系的试题,解题时要弄清句与句之间的照应关系。由第一句的“琴”“弦直”与第四句“宫商”可知,第一句与第四句是照应关系;由第二句的“棋”“局方”与第三句的“得失”可知,第二句与第三句是照应关系。所以此题答案拟为:第二联是对第一联句意的补充。“未用”是承“爱棋”句而说,

34、“爱棋”是爱棋盘的方,故没有想到要用棋来较量胜负;“哪能”句是承“怜琴”句而说的,“怜琴”是爱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用它来记宫商角徵羽五音呢?第二联突出强调了第一联中“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2(2011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此题是分析全诗结构层次试题,要按照“找出线索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35、”的步骤做答。通读全诗,由标题“春日忆李白”可知,全诗以怀念李白为情感线索,以“诗”“文”为贯穿全诗的中心话题。全诗可划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前四句,从地位、内容和风格三个方面赞美李白;诗坛地位无人可比,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诗歌风格清新俊逸。第二层是第五六句,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第三层是最后两句,渴望与李白相见论诗。全诗以赞诗起,以“论文”结,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诗,把对人和对诗的倾慕怀念之情写得深厚无比。此题答案拟为:以“忆李白”为线索。从赞美李白的诗歌才华开始,接着抒写自己对李白的思念之情;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巩固训练】1阅读下面

36、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注泛菊:饮菊花酒。吹梅:吹奏梅花落。“聚散匆匆”一句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夜归周密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燐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注筇:此代指竹杖。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参考答案:1“聚散匆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聚”字结上,“散”字启下,“匆匆”二字,表示时间短暂,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2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首句直接

37、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燐”“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分析修辞手法题一、知识梳理1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以“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2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其特点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手法可细分为以哀

38、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以乐景写哀情和以哀景写乐情。以哀景抒哀情的诗最多。3托物言志又叫“感物抒怀”或“托物寓意”,是指作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品格志向的表现手法。诗人的“志”(思想情感)与客观的事物要有某种相似点,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使物能表达心中的志向或期望。如元代王冕的墨梅以神清骨秀的梅花表现了作者鄙视流俗、坚贞自守的情操,南宋郑思肖寒菊中凌寒傲霜的菊花象征自己坚毅不屈的爱国情怀。4借古讽今是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评论现实。借古的目的是讽今,即借鉴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经验教训,作为现实社会某些方面的鉴戒。如杜牧过华清宫通过写唐玄宗命人给杨贵妃送荔枝的事,鞭鞑了

39、唐玄宗和杨贵妃淫逸误国,警告当朝封建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覆辙。5借古抒怀是指借叙写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抒发愤懑,感慨自身的不幸遭遇。如李商隐贾生讽刺那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封建统治者,寓含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6以景结情也叫以景作结,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转为写景,以景代情结束全诗。其特点是融情入景,意味深长。如王勃的绝句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前两句从空间和时间上写久客异乡,思归未归的苦况。后两句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烘托思归不得之“念”。“山山黄叶飞”以景结情,用风木摇落秋景比拟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耐人寻味。7用典也叫

40、用事,是作者在诗文中引用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或前人语句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的表现方法。按引用的内容分为事典和语典。事典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语典是直接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使用典故既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情感,又能使诗句庄重典雅。如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引用“周公吐哺”这一历史故事表达了自己求贤若渴、礼遇人才的诚心。8卒章显志是指在文章结尾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结构手法,也叫篇末点题。卒章显志是几乎所有文体中均有应用的一种手法。诗人往往在诗歌结尾直接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二、题型分析1(2017年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送子由使

41、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注】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

42、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2(2007年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小斋即事刘一止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分析古诗抒情手法试题主要有选择题和简答题两大题型。第1题是考查用典手法的多项选择题,第2题是考查托物言志手法的简答题。古诗抒情手法主要以简答题形式考查。借景抒情、以景结情、托物言志和用

43、典这四种抒情手法在高考古诗鉴赏题中出现频率较高。三、解题技法1准确运用两类答题术语解答抒情手法试题要用到抒情手法和思想情感术语。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类,间接抒情手法有借景抒情、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托物言志、以景结情、用典等。按生活内容思想情感术语分为以下几类。生活思想情感四时惜春伤春 年光易逝 物是人非 年华虚度热爱自然田园轻松愉悦 悠闲自在 揭露剥削 同情疾苦 热爱生活国家忧国忧民 报国无门 矢志报国 淫逸误国 昏庸无能战争保家卫国 建功立业 缅怀英雄 热爱和平 反对战争为官怀才不遇 功业无成 惆怅失意 清高孤傲 为官不快客居思乡念亲厌倦漂泊痛苦忧伤孤独寂寞思念友人交

44、友离愁别绪 依依不舍 知音难觅 深情厚意朋友零落隐居闲适安逸 怡然自乐 避世脱俗 追求自由 不慕名利2依照三步法分点分步答题分析抒情手法题按照“指析点”三步法做答。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抒情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抒情手法是如何运用的,此步要用规范的语言格式表述,如分析借景抒情的表述格式是“借描写景抒发情”。第三步指出抒情手法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此步要准确使用思想情感术语。四、解题示例3(2015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卜算子张元幹注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注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起舞闻鸡酒未醒

45、,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此题是赏析抒情手法试题,这两句分别运用了用典和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手法,“起舞闻鸡”即祖逖的“闻鸡起舞”故事,“潮落秋江冷”是借景抒情。所以答案应包含两个要点。按照“指析点”三步法做答,答案拟为:(1)用典(指),化用祖逖的闻鸡起舞的典故(析),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点)。(2)寓情于景(指),描写江潮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析),委婉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势衰退内心的悲凉,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点)【巩固训练】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华清宫 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过华清宫 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两首诗在抒情方式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参考答案:1吴诗借景抒情,鞭挞了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李诗借古抒怀,讽刺了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 2第一问: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第二问: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