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社团文化培育的典型案例研究摘要:职业学校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组成,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锻炼,比如组织协调能力、交流沟通能力、顶层设计能力等,从事社会上任何职业都能用得上、并且十分重要。现在科学的发展,是大数据、大系统,团队成员在一起协调攻关,所以应该注重社团文化的发展,让他们在社团活动中,发展兴趣,培养交流、组织、領导的能力。以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社团的案例为研究对象,探究社团文化培育的内涵和形成。关键词:社团文化;典型案例;培育一、社团文化的培育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是学生基于共同的理想、信念、兴趣,以自愿为原则自发成立的组织,并且通过学校有关部门的审核,定期
2、开展社团活动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身心的健康发展。首先,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培养了团队精神、责任意识:大学的社团组织其实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组织的一个社团,举行一些社团活动,有利于大学生的价值观里形成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团队精神,还有责任意识。其次,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就会接触到更多的人,可以体验学习到课堂外的经历,帮助自己开始积累社会实践经验,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最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开自己的交际圈子,也给了大学生更多与人交往的机会,相信了就会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要知道在社会上人际交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个人、组织或团体而言,社团文化是
3、社团成员共有的一种认知、一种大家都认可的行为表达方式,它指导着对于行为的统一的价值观判断,它包括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狭义的社团文化指的是社团成员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广义的学生社团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社团为载体,以校园为空间,以课外活动为表现形式的,各种精神存在与物质存在的综合体现。它包含着社团独有的凝聚号召力,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和丰富的内涵。二、典型案例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众多社团之一的精灵服务社团,多年来一直从事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一)社团属性。该社团成立之初,社员们就秉承“让世界充满爱”的宗旨,共创和谐“参与、互助、奉献、进步”的服务
4、精神为目标。创立社团之初必须先做好定位,宗旨和目标是该社团的精神信念,是种精神的依托,使社团的生存有了价值。宗旨和目标是社团文化统一的基础,是社团文化生成的统一平台,社团的目标和宗旨直接反映了社团文化。(二)社团活动。一开始,精灵社团的活动仅限半年一次,社员们参与志愿活动时充满爱心与激情,但是由于举办社团志愿活动周期比较长,培训次数过少,使得社员对于社团的归属感降低,社团活动的开展其实就是社团的运作过程,社团活动即社团在运作过程中开展的活动,体现了社团的存在。社团活动的形式、过程和成果处处都体现着社团文化。社团活动其实就是社团文化的载体。所以为了培养社团文化,后面把社团志愿活动的开展频率调整到
5、一学期3次,同时对学生进行的培训也比以往次数多,且质量逐步提高,邀请过武进团区委的社会工作部部长阎舒展等志愿服务经验比较多的人士前来指导。从而让社团的存在感更强,逐步强化学生们的共识,社团的文化也逐渐建立起来。(三)榜样作用。本地有个“互帮之家”爱心面馆,店主“面爸”陈乐才不愿意接受捐款而是选择用自己的劳动来为患有自闭症的儿子看病。社团成员之一的唐烨羚获知此事后,自愿在周末前往面馆,义务帮助老板端盘、洗碗、配菜、下面、打扫卫生等,我们将唐烨羚的事迹作为榜样宣传,并且当年也被评选为校园武职榜样青年。正式因为她的服务精神,带动了更多的学生自发组织前往爱心面馆帮忙,形成常规性的社团活动,走读生每天放
6、学后会去面馆帮忙,寄宿生一般在周末放学后前往协助,大大减轻了“面爸”的工作强度,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四)社团制度。精灵服务社团在开展志愿活动的时候,车费、餐费、电话费等都需自掏腰包,无意间加重了社团成员的服务成本;在活动过程中,社团成员积极性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忙前忙后,有的学生时不时玩手机;还有部分学生会以进行社团活动为由不去上课,随意请假,导致学业受影响。这些是与我们倡导的社团风尚、精神、气质、观念是不符合的。为此我们制订了体系化的规章制度:1、精灵服务社团资金,来源可以采取政府支持、学校补贴和社会赞助等多种途径。建立社团志愿服务的专项基金,并且对活动项目高效要求。一方面,
7、通过意义较大、社会影响力广泛的服务项目来争得政府、学校和企业的支持,另一方面凭借好的服务项目来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如通过有关企业赞助、社会爱心募集等方式动员有一定经济能力和爱心的人士组织及企业,以保障社团经费,减少对政府学校的财政依赖2、社团学生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的建立。包括完善综合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严格考核监督机制,来进一步发挥社团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社团的整体活力。3、招募社团成员的机制。前期通过宣传,使有意愿加入社团的有志青年了解社团的宗旨、目的和义务,从而按照选拔流程吸纳为社团成员。首先以自愿为前提,并且有着较强的服务意识。参考文献:1文秋林.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20年(04).2潘承亚.基于第四职能的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思考.J大众文艺2020(18).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20-2020年度职业教育重点课题基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文化培育的研究(XHZDKT202005-41)研究论文。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