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阜阳市加快行蓄洪区适应性农业产业发展的意见》.pdf

上传人: 文档编号:6237471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4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阜阳市加快行蓄洪区适应性农业产业发展的意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阜阳市加快行蓄洪区适应性农业产业发展的意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阜阳市加快行蓄洪区适应性农业产业发展的意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阜阳市加快行蓄洪区适应性农业产业发展的意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1《阜阳市加快行蓄洪区适应性农业产业发展的意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1 阜政办20213 号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行蓄洪区适应性农业产业发展的意见颍上县、阜南县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快我市沿淮行蓄洪区适应性农业产业发展, 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决策部署,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及阜阳重要讲话指示精神, 认真落实市委五届十三次全会精神,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促进沿淮行蓄洪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发展为目标,按照“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林则林”原则,立足资源禀赋,树立蓄洪保安和产业发展并重意识

2、,化水害为水利、变对抗为适应,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努力走出一条适应性农业产业发展之路, 2 2 加快行蓄洪区乡村全面振兴步伐。二、发展重点(一)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1.发展适应性种植业。立足当地实际,科学合理确定农作物茬口,在充分发挥行蓄洪区存水泄洪功能的基础上,大力调整种植结构,趋利避害。发展优质稻米生产,积极推广优质稻米新品种、新技术,扩大优质稻米生产比重,稳定总产,提高单产。水利条件好的水稻产区继续稳定生产面积,推广应用国家二级以上优质水稻品种;旱稻产区重点推广优质节水抗旱稻。发展水生蔬菜生产,低洼地区积极发展莲藕、芡实、茭白、水芹、菱角等水生蔬菜生产,突出集中连片,建设适应性水生蔬菜规

3、模基地。发展简易设施蔬菜生产, 利用小拱棚、 可拆移大中棚等发展香葱、 毛豆、茄果、瓜果、马铃薯等季节性蔬菜,打造特色蔬菜种植产业带。2.发展适应性畜牧业。利用行蓄洪区水资源丰富的特点,调整养殖结构,重点支持番鸭等特色水禽养殖,适度发展山羊、肉牛健康养殖。依托国家“粮改饲”等项目,支持优质牧草种植,进行牧草良种、栽培、管理等技术组装配套,利用堤坝边坡地、滩涂区推广农牧结合、粮草兼顾、生态循环种养。实行植草护坡,播草固土(水),种草养畜。加快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推进畜禽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形式,积极发展草食牧业,加大养殖设施设备改造提升,提高青贮饲料供应水平,

4、 推广全日粮饲喂技术, 提高奶类生产效率。 3 3 3.发展适应性水产业。发挥好沿淮行蓄洪区生物多样性优势,开发利用低洼非耕地资源,合理确定养殖模式、养殖品种和投放密度,科学发展生态养殖、稻渔综合种养、藕(茭白、芡实等水生蔬菜品种)渔共生、鱼鸭鹅立体养殖。加大名特优水产品投放比重,促进渔业提质增效。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和湿地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水产种业和休闲渔业,促进行蓄洪区水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利用3-5 年时间,在行蓄洪区培育一批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水产品牌,带动行蓄洪区农民增产增收。4.发展适应性林产业。在行蓄洪区滩涂、洼地、坡地等不适宜发展传统粮经作物的地方发展水生林草,避免在行洪区及蓄

5、洪区内的行洪通道种植。在不影响防洪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防浪林、护堤林,重点发展杞柳、落羽杉、水杉等耐(喜)水、耐湿的优势树种。因地制宜发展杞柳等生产基地,加快培育特色花卉产业,满足城乡造林绿化需求。合理发展林下经济,实施林下种植、养殖等项目。在行蓄洪区实施防护林、公益林等林业重点工程,深入推进林长制改革,落实生态护林员政策,支持行蓄洪区落实涉林项目建设。(二)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1.加快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扎实推进“六个一”农业产业化提升行动,围绕“强龙头、建基地、创品牌、拓业态、促升级”,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点发展一批以适应性农业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阜南县重点发展柳木工艺

6、品加工业、牛羊奶加工业、特色水禽加工业、特色水生作物加工业;颍 4 4 上县重点发展优质稻米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蔬果加工业等。立足行蓄洪区生态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推广阜南县龙头企业带动种养加一体化、农业有机废弃物全利用全循环的发展模式,以投入品减量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质量安全标准化为主线,积极推进“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生态持续优良,产业基础稳步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2.加快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充分发挥行蓄洪区湿地风景、庄台风情、人文历史、水产养殖、水生作物等特色资源优势,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单元,围绕农

7、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风貌, 重点发展水利设施体验游、 庄台风情观光游、湿地水乡休闲游,指导兴办农家乐、开心农场、开心菜园、采摘园、休闲垂钓基地等,打造一批精品线路、培育一批示范园区、组织一批乡村旅游节庆活动、 开发一批休闲农业产品。 继续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创建上予以政策支持。限制发展重资产旅游产业,不得建设阻水建筑,不得污染环境。3.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大力培育本土农村电商企业,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展农村电商,引导行蓄洪区打造适合网销的产品,支持行蓄洪区企业和个人发展直播带货,组织开展行蓄洪区电商培训,促进行蓄洪区农特产品网上销售。提高农村电商公共

8、服务水平,增强行蓄洪区产品包装设计、 网店运营服务能力。 适度发展行蓄洪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 5 5 完善农产品产业链、供应链。加快行蓄洪区快递进村,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先一公里”。4.加快农业品牌培育。发挥行蓄洪区特色资源优势,打造一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加大品牌宣传力度,积极组织行蓄洪区农业企业参加农业展会和各类品牌推介活动。建立和完善培育、发展、监管体系,实施规范管理,做大做强农业品牌。鼓励农产品商标注册,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加强“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实现“三品一标”追溯体系全覆盖。(三)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培育农业产业化企业。利用好政

9、府和企业招商资源,充分发挥各类农交会、阜阳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平台作用,积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围绕特色优势主导产业链建设,在行蓄洪区外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配套行蓄洪区生产基地的农业产业化企业。按照“优化配置、集约经营、规模发展、整体推进”的思路,围绕优质稻米、蔬果、水禽、水产、柳编木艺、中药材、牧草等重点产业,在县域内培育一批能够带动行蓄洪区适应性农业发展的本土企业。强化资金支持和要素支撑,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带动行蓄洪区适应性农业发展。2.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加大对返乡创业能人的培训,指导鼓励其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当地农户,开展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搭建对接平台,引导推荐有实力的

10、示范专业合作社到行蓄洪区吸纳社员,示范带动小农户扩大产业规模的同时带 6 6 动地方经济发展。引导种养专业大户发展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内有条件的社员发展成家庭农场,支持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和退役军人创办家庭农场。积极培育各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3.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积极引导行蓄洪区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联合与合作,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动联合体内各经营主体之间实现产业、要素、利益联结,形成组织一体化、生产订单化、技术标准化、经营集约化、服务全程化的生产经营模式,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提高农产

11、品综合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4.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推进农业生产“耕、种、防、管、收”全程托管服务,引导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开展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支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方位参与农业生产。各级财政资金优先支持行蓄洪区建设乡镇“一站式”公共服务中心、村级服务站点,大力发展合作服务组织、服务型企业、社会服务组织等经营性服务组织。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因地制宜推广应用智能化设备,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支持行蓄洪区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创建、农信农机农艺融合试点。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大力发展适应性农业产业

12、是巩固行蓄洪 7 7 区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 颍上县、阜南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培育农业产业集群“群长制”、产业链“链长制”和产业联盟“盟长制”,形成“群长(链长、盟长)+市级联系部门+属地政府”联动机制,确保每个集群(产业链、产业联盟)都有产业服务平台、引领性研发机构、标杆企业、重大项目、领军人才和推进机制。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切实抓好各项措施落实,推动行蓄洪区适应性农业产业加快发展。(二)编制发展规划。阜南县、颍上县要深入开展行蓄洪区适应性农业发展现状调研,全面准确掌握适应性农业发展情况,认真落实安徽省行蓄洪区产业发展负面清单,结

13、合本县行蓄洪区发展整体规划及“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编制各行蓄洪区适应性农业发展规划,并逐村制定适应性农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目标,细化政策措施,统筹组织实施,引导行蓄洪区适应性农业发展。(三)加强指导服务。市直及阜南县、颍上县农业农村、林业、科技等有关部门要加大适合行蓄洪区产业发展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示范、引进推广力度,组织技术人员到贫困村、贫困户以及田间地头开展点对点、一对一的指导服务,着力提升行蓄洪区农业科技水平和发展水平。(四)强化资金支持。积极争取中央、省级投资,加大对行蓄洪区适应性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市、县两级农业产业发展资金要支持行蓄洪区建设发展,阜南县

14、、颍上县政府要统筹整合各级 8 8 各部门资金,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优先用于支持行蓄洪区适应性农业产业发展。要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行蓄洪区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投放,加大融资担保增信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开展适宜行蓄洪区适应性农业发展的金融产品,推动政策性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方式,加大资金投入,支持行蓄洪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保险保障,针对行蓄洪区自身特点,优先发展避灾减灾产业项目,鼓励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加农业保险,建立风险保障机制。(五)完善减灾预案。阜南县、颍上县政府要充分考虑行蓄洪区地形地貌特殊、自然灾害频繁以及洪涝灾害对行蓄洪区农业发展构成的威胁等因素,结合实际,及早制定完善农业防灾减灾预案,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科学防灾抗灾救灾,努力减轻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2021 年 2 月 20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公务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