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专题1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练)-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 Word版含解析(1).doc

上传人:文库大宝贝 文档编号:6404113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练)-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 Word版含解析(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专题1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练)-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 Word版含解析(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专题1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练)-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 Word版含解析(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专题1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练)-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 Word版含解析(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专题1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练)-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 Word版含解析(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选择题1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为加快利用外部资金、引进技术的步伐,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其中,山东的有()日照 青岛 烟台 威海A BC D【答案】B【解析】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沿海港口城市2某学习小组以某一城市近现代的发展为研究课题来见证中国的复兴历程。下面是其收集的相关材料,据此可判断这座城市是()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较早的聚集了近代中国各种类型的企业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A上海 B广州 C南京 D厦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重要标志的是上海浦东的开发

2、。上海也是南京条约五口通商之一,也是近代中国各种类型的企业的聚集地,故A正确。广州,不符合“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重要标志”,故B错误。南京也不符合南京条约五口通商之一,故C错误。厦门,不符合“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重要标志”,故D错误。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上海浦东320世纪90年代,为促进上海和长江流域地区的进一步发展,中国采取的措施是()A设沿海开放城市 B设经济技术开发区C设沿海经济开放区 D开发开放浦东【答案】D【解析】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上海浦东4下图是开放的浦东全景图,它自开放以来创造了很多

3、第一:“中华第一楼”金茂大厦、“中国第一塔”东方明珠电视塔、中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全国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下列有关其创造多个第一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有()依靠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和产业优势充分利用了党的对外开放政策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A B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浦东创造了很多的“第一”与其自身的诸多优势有关,但也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政策扶持;是影响而不是原因,故排除。故正确,故A正确。带的选项都错误,故BCD错误。

4、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上海浦东5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成绩显著。有学者曾经形象地把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其“弓”、“箭”、“弦”是指()14个沿海开放城市如“弓”长江中下游如“箭”京九铁路如“弦”小浪底工程如“箭”A B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需要结合地理知识。回忆改革开放的有关知识可知14个沿海开放城市像一张“弓”,1990年浦东的开放是龙头,带动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的发展,恰似一支“箭”;京九铁路的通车成为一根“弦”,更有力地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小浪底工程如“箭”,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故A正确。考点:中国特色

5、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成就6.在全国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居于“龙头”地位的是()A沿海开放城市 B沿海经济开放区.ComC经济特区 D内地开放城市【答案】C【解析】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经济特区7. 中国政府承诺“关税总水平由2001年的14%降低到2005年的约10%,其中工业品由13%降至约9.3%”。这一承诺出现的背景是()A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D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2001年,标志中国对整个世界市场的开放,需要逐步降低关税,故B项正确。开

6、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1984年,时间明显不符,故A错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在2008年,故C错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在1992年,故D错误。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加入世贸组织8. 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1980198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走势图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案】B【解析】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沿海港口城市9. 前上海市副市长赵启正评价某一重大措施时说:“(它)实现了以点带面,壮大上海,带动周边的战略效果,是经济学

7、理论点轴开发模式的典型案例。”这是指()A开放港口城市 B开辟经济开放区C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 D浦东的开发开放【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再认再现能力。根据信息“上海”“带动周边”“点轴开发”等可判断是浦东的开发开放,故选D项。开放港口城市,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错误。开辟经济开放区,也不符合“上海”“带动周边”“点轴开发”,故B错误。长江三角洲地区,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错误。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上海浦东二、非选择题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1950年起的58年历程中,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2亿美元到200亿美元用了29年。从200亿美

8、元到2万亿美元用了29年,其中,从200亿美元到5 000亿美元用了23年,从5 000亿美元到2万亿美元用了6年,20022007年6年间,进出口贸易总额合计已超过19792001年的总和。材料二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统计表(单位:百分比)年代1978198519862007.Com初级产品53.550.536.4 5.1工业制成品46.549.563.694.9材料三我国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示意图(单位:百分比)问题:(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出口贸易总额后29年比前29年增速较快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20022007年间进出口贸易飞速增长的国内主要原因有哪些?(2)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

9、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形成这种趋势的主要国际因素。【答案】(1)因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或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经济重心转移;或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重大决策。原因: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或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建立)。(2)趋势: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增多;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比例上升;其他产品下降(或初级产品下降,或非机电产品与非高新技术产品下降)。因素: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趋势;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或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第(2)问据材料二我国出 口商品结构统计表、据材料三我国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回答;原因联系教材中的经济全球化趋势、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等知识回答即可。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成就 影响版权所有:学优高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