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黑板预报“纪委暗访”,到底是谁走漏了风声?余恺近日,有记者在河南新郑市一政府部门采访时偶然发现,该省纪委到新郑市暗访的消息赫然出现在该政府部门办公室黑板上,这段文字里还着重提醒工作人员近期要“加强上班纪律,每天打扫个区域卫生,不定时抽检。”俨然一副“不打无准备的仗”的架势,这次暗访也成了该单位公开的“秘密”。事后媒体向河南省纪委求证,纪委回应称没有暗访,并表示要调查此事。(9月6日 新华网)纪委暗访旨在落实中央“八条规定”和改进各级政府工作作风,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并认真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当今官场,明查早已失去查漏补缺的作用,顶多卖卖人情,走走形式,一顿好酒好菜就能糊弄过去,因此纪委暗访
2、成为了监督的主流形式,最初施行时确实效果显著,可地方政府也变“精明”了,来了个“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想法设法把纪委暗访变成了猫捉老鼠的博弈之戏。“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在中国这样错综复杂和盘根错节的巨大政治体系中,对于上级的动态,下级必定随时关注,下来暗访注定不会成为“不能说的秘密”。就像河南郑州市某政府部门在纪委暗访前公然把“省纪委已来我市暗访,加强上班纪律,按时打扫各自区域卫生,不定时抽检”写在了小黑板上,暗访俨然成为了明访,纪委忙着走马观花,下级政府忙着应付了事,蹊跷的暗访预警究竟是哪里出了纰漏?又是谁走漏了风声?官场讲究关系链,有关系什么都好说。官员与官员打交道中,会顺其自然产生利益的
3、交结,你给我方便,我还你内部消息,所以在纪委工作的公职人员中,总有几个利益为首,看重交情,忘了本职的人成为了地方政府安插在纪委里的“间谍”。因此,在暗访内部启动之前,就会有人向被暗访部门通风报信,地方政府就会启动高度预警模式,在纪委来之前就已经把事情安排妥当,做好了表面的光鲜亮丽,隐藏了背后的龌龊之事。官场讲究平时做不好,临时抱佛脚。着重纪委暗访动态,永远是那些工作做不好,内心心虚的政府官员,他们不在工作上下苦工却在暗访上做文章,把纪委暗访当成了工作之重。认知方向的偏离,价值取向的错误促使了地方官员加大对暗访工作的应对,甚至通过保安侦查、纪委车辆追踪等匪夷所思方式来赢取做好表面功夫时间,从而不让纪委暗访触伸到工作的本质。暗访工作频频上演“剧透”之戏,不仅在于纪委保密工作及人员管理的缺失,更在于地方政府的态度漂浮、应付检查的过关心态。暗访不应该成为“壁风头”、“应个景”的滑稽游戏,否则纪委失去了检查纠正的初衷、地方部门失去了工作的重心、群众失去了对政府部门的信任。要想暗访达到真正效果,纪委部门必须改变工作方法,暗访可以更突显突击性,形式可以更有多样性,而地方政府也要转变工作心态,别抱着侥幸的心态去做事,要知道“烂了的萝卜”终究会被剔除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杜绝反暗访,才能让暗访成为真正查漏补缺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