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08.09+【名师专项点拨-言语】中心理解1+常新雨(讲义+笔记)(2022国考名师季专项点拨课).pdf

上传人:nanchangxurui 文档编号:6468121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82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08.09+【名师专项点拨-言语】中心理解1+常新雨(讲义+笔记)(2022国考名师季专项点拨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21.08.09+【名师专项点拨-言语】中心理解1+常新雨(讲义+笔记)(2022国考名师季专项点拨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21.08.09+【名师专项点拨-言语】中心理解1+常新雨(讲义+笔记)(2022国考名师季专项点拨课).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21.08.09+【名师专项点拨-言语】中心理解1+常新雨(讲义+笔记)(2022国考名师季专项点拨课).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21.08.09+【名师专项点拨-言语】中心理解1+常新雨(讲义+笔记)(2022国考名师季专项点拨课).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名师专项点拨-言语】中心理解 1 (讲义+笔记) 主讲教师:常新雨 授课时间:2021.08.09 粉笔公考官方微信 1 【名师专项点拨【名师专项点拨- -言语】中心理解言语】中心理解 1 1(讲义)(讲义) 1.(2018 国考)科学的发展总带给人类崭新的思维方式。比如,在大数据背景下,人类的许多行为都是可以被预测的。从这个角度看,人类的行为并不是互不相关的独立事件,而是相互关联的数据网络中的一个片段。在这张数据大网之中,许多事件的相关性与其发展的规律变得有迹可寻。再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能感知和意识到三维世界,而超弦理论却把我们带进一个十维的宇宙世界,带来新的科学思维与方法,开拓出一

2、个新颖刺激而富有美感的精神新领域。 下列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独领风骚的数据科学 B.未来世界的无限可能 C.科学思维无所不在 D.科学之光点亮思维 2.(2021 联考)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有助于人们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选择适度的消费方式。儒家的“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思想和道家的“知足去奢”思想,告诫人类应当克制自身欲望,珍惜、节约资源,既考虑到当前,也应该考虑到未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合理的消费理念,更加注重环境、资源在代际之间的公正分配。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子孙留下地绿、天蓝、水净的生存环境。这一思想与当今社会存在的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思潮是针锋相对的。 这段文

3、字主要谈论的是: A.生态伦理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 B.生态伦理思想对消费理念的影响 C.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D.儒家与道家在生态伦理方面的相同之处 3.(2021 联考)为了进一步探索乌龙茶香气的酶促形成,团队成员系统研究了乌龙茶香气的酶促形成与胁迫的关联性。通过筛选各类胁迫因子,发现在乌 2 龙茶加工过程中,损伤和低温胁迫是诱导茶叶香气酶促形成的关键胁迫因子。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做青阶段的连续损伤可诱导来自不同生物合成路径的香气物质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升高,进而促使这些香气物质的蓄积。此外,低温和损伤双胁迫对这些香气物质的合成具有显著协同效应。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乌龙茶香气

4、的酶促形成主要与胁迫相关 B.做青阶段连续损伤可诱导香气物质的蓄积 C.胁迫使香气物质合成关键基因表达水平升高 D.损伤和低温是香气酶促形成的关键胁迫因子 4.(2021 粉笔模考)尽管当前数字技术发展一马当先,但我们的思维方式不应局限于数字技术,不能将所有需要应对的社会问题简化为算法和应用程序,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还需直面问题本身,寻找更具社会适用性、更合乎人性与人的需求的化解之道。否则,简单地将社会问题转换为技术的问题,容易遮蔽对社会问题本质的认知,甚至在社会治理领域导致新的数字鸿沟。据报道,近年来,英国政府开始运用数据和算法评估低收入群体的救济金发放,因为各种偏差,使一些人失去了应得到的救

5、助。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数字技术不符合社会治理领域的客观需求 B.有效的社会治理应从技术及问题本身入手 C.科技工作者应转换思路寻求社会治理之道 D.对数字技术的过度依赖会加剧社会的不公 5.(2018 江西)所谓微物之美,也即是对这样一些微小事物的敏感,虽然微小,却愿意停留。有时乡村、山水,老字号的小镇文化,旧有的传统它们的存在,是对都市人的一种提醒,提醒自己不要走得太快忙,就是心死亡。孙犁有句话:“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这恰好和本然,不也是对忙得失了本性耐心的都市人一个提醒吗?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A.微物之美,提醒着都市人不要太忙

6、3 B.微物虽小,都市人却愿意为之停留 C.那些视为美的东西,何其短暂脆弱,根本经不起一次次地被探看、被惊扰 D.恰好和本然,是对忙得失了本性耐心的都市人一个提醒 6.(2019 国考)强调谋略和构想,是军事战略指导的题中之义,但这种构想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与力量手段相匹配。在中国革命战争初期,“城市中心论”和“农村包围城市”两条路线的命运之所以截然不同, 就是因为前者机械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后者是在科学分析中国国情以及敌我力量的构成、对比和布局等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符合中国革命客观实际的战略构想。因此,确定战略目标或制定战略方针,都要依据国家安全总体战略,结合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特别是

7、现有军事力量的实际状况来确定。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军事战略构想不能机械照搬固有模式 B.科学分析国情是战略制定的必要前提 C.军事战略构想应与客观实际紧密结合 D.战略选择应该取决于特定的时代要求 7.(2019 河南司法所)“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令人振奋。如何活化与传承这些文化元素,故宫、中华书局等单位推出的唐诗之美日历红楼梦日历故宫日历或可有所启发。这些书装帧古典,意涵丰富,每逢节气还精心选配插图与诗词,令人耳目一新,销量也动辄几十万本,受到读者追捧。绵延千载的节气传统,成为浸润日常的文化韵味。有媒体调查显示,60%多的受访者认为,发扬二十四节气文化要与现代文明结合。可见,文化不能

8、被束之高阁,要在现实的土壤中生息繁衍。日前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提出, “加快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推出更多优秀文化产品”。用更切合当代受众心理的文化产品,在潜移默化中根植文化,无疑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着陆点。 以下与作者表述的观点最接近的是: A.二十四节气文化与现代文明息息相关 B.文化产品接地气才能有人气 C.二十四节气文化是文化产品 4 D.二十四节气文化是传统文化 8.(2020 联考)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结构高速转变的时期,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将需要同时面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加大”与“农村劳动力存量的整体素质趋于降低”两大问题。从农业农村发展的要求出发,今后一个时期,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9、优化农村人力资本结构必须着眼于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通过“以点带面”加快促进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有效缓解当前人力资源日益短缺的问题,促进农业农村平稳发展。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A.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 B.当前农村人力资源日益短缺的问题 C.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提升的策略 D.农村劳动力资源短缺的解决办法 9.(2015 国考)回溯整条产业链,中国奶粉业的困境是上游小农经济的困境。中国处于人口出生高峰期,所需奶粉量与出产之间存在巨大的缺口,高质量的奶源是稀缺产品,尤其在草场退化,奶农自养为主的今天,传统的畜牧模式已经成为中国奶粉发展最大的掣肘。我国

10、的奶源无法满足暴涨的市场需求,如果要保障有质量的奶源, 需要将目前的小农式散养模式, 转变为工业牧场式养殖模式,而这需要土地流转、农业人口分流、原始资本大量投入等诸多根本性改革,难度比恢复奶粉信用还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中国奶粉业: A.产业链布局上存在先天不足 B.从生产模式上变革困难重重 C.短时间内难以摆脱进口依赖 D.恢复自身行业信用尚待时日 10. (2019 山东) 无论是抖音的口号“记录美好生活”, 还是快手的口号“记录世界记录你”,无不在强调短视频的记录功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短视频具 5 有和纪录片类似的功能。 从微观视角来看, 短视频记录的只是一些碎片化的内容,但是从宏观视

11、角来看,短视频记录的却是一个时代的整体风貌。不同于纪录片,短视频的记录是一种拼图式记录, 它聚合与拼贴了普通个体对生活瞬间的碎片化记录,以其丰富多样的视角合力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整体风貌。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短视频与纪录片的不同之处 B.短视频和纪录片都具有记录功能 C.短视频记录一个时代的整体风貌 D.短视频记录的是碎片化内容 11.(2018 国考)自然资源核算的对象,主要是矿产、森林、耕地和水资源等。挪威和加拿大等林业发达的国家,会更重视森林资源的核算。我国则主要强调森林、耕地和水资源的核算。这是因为矿产和化石能源固然重要,但其市场化程度也非常高。然而,森林、耕地和水资源的性质完全不同

12、。它们向人类提供的“产品”,如粮食、木材和水产等,只是其贡献的一部分,更重要的还是其提供的生态服务,如承载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所有这些生态服务都是不能进口的。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我国为什么选择特定自然资源为主要核算对象 B.正确选择自然资源核算对生态文明建设很重要 C.不同国家对自然资源核算对象的选择各有偏重 D.矿产和化石能源与其他资源在性质上存在不同 12.(2018 联考)英国一项研究发现,咀嚼行为能激活口腔一种名为 Th17的免疫细胞,这种免疫细胞能抵御口腔常见的细菌和真菌感染。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给小鼠喂食硬度较高的食物,增加它们进食时的咀嚼次数,结果成功导致小鼠的 Th

13、17 免疫细胞数量上升,证明了咀嚼行为激活相关免疫系统的效果。与皮肤、 肠道等部位的免疫细胞不同,口腔中的 Th17 免疫细胞的激活机制比较独特,不是因出现细菌被激活, 而是通过咀嚼行为被激活, 从而引发牙龈中的免疫反应。 6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Th17 免疫细胞激活机制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被咀嚼行为激活的 B.口腔中能抵御细菌和真菌感染的免疫细胞只能被咀嚼行为激活 C.咀嚼行为比细菌更能唤起牙龈的免疫反应 D.适当的咀嚼行为有助于增强口腔的免疫力 13.(2020 山东)传统村落是珍贵的农耕文明遗产。当前,传统村落面临的当务之急依然是严格保护。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让传统村落融入

14、未来,在新格局下进行功能定位,重新融入城乡发展,是今后的一个重要议题。因为发展才能体现传统村落的价值,发展才会让传统村落传承下去。未来,历史村镇将和现代城市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并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特色保护类和重要聚焦点,在未来的城乡格局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带动城乡发展。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发展才会让传统村落传承下去 B.传统村落将在未来的城乡格局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C.传统村落要在城乡融合背景下实现不断发展 D.传统村落急需严格保护 14.(2019 江苏)读了大量的唐代诗人传记之后,发现中唐以前的诗人大多狂傲之士,自炫、自夸、自矜、自傲是一种稀松平常的事。杜甫应该是一个温厚谨重的人,

15、但自夸起来一点也不含糊: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白的“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大家耳熟能详。“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虽然出自杜甫笔下,却于李白的个性可谓合榫合卯,堪称知音。 根据文意,作者对李杜诗中表现出的狂傲之气 A.并不意外 B.十分欣赏 C.略有微词 D.有褒有贬 7 15.(2021 国考)有学者认为,技术文本和政治文献的机器翻译替代人工翻译在未来几年就可能实现,机器翻译译文总体质量超过职业译者也是必然的,甚至文学翻译也同样如此,机器翻译

16、发展到今天已到了第三代,即神经机器翻译,其根本原理就是根据语境化原则建立海量的分门别类的语料库来处理。 通过让机器反复学习和训练,语料库文本不断完善,翻译的准确率不断提高,且翻译内容越专业、场景或任务越固定、标准越统一,翻译准确率越高。 上述文字主要用来反驳以下哪个观点? A机器翻译不可能取代人工翻译 B.文学翻译的难度远大于技术文本翻译 C.机器翻译难以做到准确性与流畅性的统一 D机器翻译离不开人工翻译和优化的辅助 8 【名师专项点拨【名师专项点拨- -言语】中心理解言语】中心理解 1 1(笔记)(笔记) 【注意】 1.老师新浪微博是“粉笔常新雨”,听回放或是上课偶尔走神的同学,如果有听不懂

17、的地方,可以给老师微博发私信。 2.本节课程为总结提升类课程, 建议各位同学听完方法精讲和强化练习等相关课程后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好。 3.课程安排: (1)8 月 9 日:行文脉络的分析方法及新考法。 (2)8 月 11 日:对策、选项排除技巧、梳理总结。对策是言语的高频考点。 中心理解题 【注意】中心理解题:当看到提问方式问“主要、主旨、意在、想要、概括”等时,可判断为中心理解题。 1.解题思路:寻找中心句。 (1)有中心句-同义替换。题目简单的时候,选项和中心句可能有 90%的相似度;题目难的时候,可能仅有七成的相似度,要对比择优,寻找“队友”的帮助。如果 A、B、C 项均错误,D 项则为

18、正确答案。言语的中心理解题不选最完美的选项, 而是选更好的选项。 言语中 “1+1” 不必然等于 2, 有时也等于 1.8、 2.1,要有对比思维。 (2)无中心句-全面概括。即并列/分分结构,应全面概括。干扰选项为表述片面的选项。 (3)10 道中心理解题中,考查并列/分分结构,即没有中心句,占 1-2 道。多数题目有重点和中心,可能占 8 道左右。 2.解题技巧:重点词语+行文脉络(三词两句)。 (1)三词:转折、因果、必要条件、程度词(比如“更”)之后为文段重点和中心。 关联词(转折/因果/必要条件/并列)。文段为“;”、同时、时间节点、相同句式等引导的并列结构,需要全面概括。 9 主题

19、词:文段脉络不明显,但从头到尾均围绕同一个话题论述,比如“青瓷”,即为文段核心话题、主题词。在选项中纠结时,对比不同,不同一般是在主题词上玩猫腻,比如主题词偷换、缩小、扩大。 程度词。 (2)两句:中心句、分述句。文段有重点和中心的时候,句子分为中心句、分述句(非重点)。 【注意】行文脉络: 1.理论要点:把握中心句及分述句特征。 2.中心句特征: (1)形式:形式特征均为可能性特征。 关联词引导:转折、结论、必要条件之后为中心句,比如“但、所以、应该”引导的内容。 包含主题词:中心句特意强调的核心话题。 包含程度词:比如“更、关键、核心”等后面的内容是中心句。 (2)内容:观点明确(对策、结

20、论、评价)。文段出现应该、需要、应当时,对策是重点;文段出现所以、因此时,结论是重点;文段开篇论述别人认为,转折词后引出作者的评价(比如作者认为、我认为),也可能是文段中心。 10 3.分述句特征:论述往往是多种分类型的组合。 (1)下定义(比如是,所谓,即)、背景引入(近年来)等:一般出现在文段开头。 (2)举例:比如、人名、地名、年份等均非重点。 (3)原因解释:因为、由于等原因解释非重点。 (4)调查报告、数据资料:对前文观点进行分析,非重点。 (5)并列分述:多角度、正反论证等非重点。 4.当文段开篇用转折、对策、评价等提出明确的观点,后文出现很多人名、地名、数字,预判可能是“总-分”

21、结构,后文可略看,提高做题速度。 5.中心句:正确答案应围绕其论述。 6.分述句: (1)分述句部分不重要,可快速阅读(分述句里的关联词不重要)。分述句可以略读,本身不重要,中心句是核心,正确答案应围绕中心句论述。围绕分述句的选项不能选,分述句中即使出现但是、因此、可是等,也通通是废话,不重要。 (2)围绕分述句的选项是干扰项,要排除。 7.如果文段开头出现“但是”引导的中心句,后文又出现一个“但是”引导的句子,这两个句子论述的内容还不一样,此时要分析两个句子的主副关系,可以利用例子等分述句的指向判断哪个更重要。分述句是对中心句进行解释说明,加强论证,例子论证哪个句子,哪个句子就是文段重点、中

22、心。 11 【注意】分析文段脉络: 1.“要就要”引导对策, “因为比如”引导分述句,文段为“总-分”结构,抓对策的核心,选择答案。 2.“近年来”为背景表述,非重点。“因此”为结论词,结论是重点。“应该”提出对策,对策是重点。“因为”分析原因,非重点。文段为“分-总-分”结构,重点在中间。 3.首句“是”为下定义,“例如”为举例子,均非重点。“一方面另一方面”为并列分述。尾句“这些”类似“因此”,表总结,对上文进行宏观概括。文段为“分-总”结构。 1.(2018 国考)科学的发展总带给人类崭新的思维方式。比如,在大数据背景下,人类的许多行为都是可以被预测的。从这个角度看,人类的行为并不是互不

23、相关的独立事件,而是相互关联的数据网络中的一个片段。在这张数据大网之中,许多事件的相关性与其发展的规律变得有迹可寻。再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能感知和意识到三维世界,而超弦理论却把我们带进一个十维的宇宙世界,带来新的科学思维与方法,开拓出一个新颖刺激而富有美感的精神新领域。 下列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12 A.独领风骚的数据科学 B.未来世界的无限可能 C.科学思维无所不在 D.科学之光点亮思维 【解析】1.问“标题”,找中心。“比如再比如”为举例子,文段为“观点+举例说明”的结构,重点是首句,强调科学发展给人们带来崭新的思维方式,论述科学和思维的关系。 A 项:未提及“科学”“思维”,

24、且“数据科学”对应例子“比如有迹可循”,非重点,排除。 B 项:未提及“科学”“思维”,且“未来世界”表述不明确,排除。 C 项:“科学思维”为一个主体,主题词错误,文段为“科学”和“思维”两个主体,排除。 D 项:意为科学的发展能给人带来新的思维,符合文意,当选。【选 D】 【注意】 1.结构梳理:提出观点+举例说明。 2.主题词:科学、思维。 2.(2021 联考)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有助于人们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选择适度的消费方式。儒家的“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思想和道家的“知足去奢”思想,告诫人类应当克制自身欲望,珍惜、节约资源,既考虑到当前,也应该考虑到未来。引导人们树立正

25、确合理的消费理念,更加注重环境、资源在代际之间的公正分配。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子孙留下地绿、天蓝、水净的生存环境。这一思想与当今社会存在的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思潮是针锋相对的。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A.生态伦理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 B.生态伦理思想对消费理念的影响 C.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D.儒家与道家在生态伦理方面的相同之处 13 【解析】2.问“主要”,寻找文段重点及中心。首句论述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可帮助人们节约资源。“儒家”“道家”均为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方面,为举例子,后文均对首句进行举例说明。文段为“总-分”结构,开篇提出观点,后文举例说明,对应中心句,把握主题

26、词,锁定 C 项,“当代价值”对应“有助于意识”。 A、B 项:“生态伦理思想”概念扩大,主题词错误,文段主题词是“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且 A 项“渊源”指起源、发源,无中生有,排除。 D 项:“儒家与道家”为举例子,非重点,排除。【选 C】 【注意】 1.结构梳理:观点+举例说明(儒家、道家)。 2.主题词: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 例子常见形式 【注意】例子常见形式: 1.由标志词引导,如“比如、例如、就是例证”等,如第 1 题。 2.无标志引导,关于前文观点,举出具体例子分析。如第 2 题,针对“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列举“儒家”“道家”思想等例子进行具体解释,例子本身不重要。

27、 3.(2021 联考)为了进一步探索乌龙茶香气的酶促形成,团队成员系统研究了乌龙茶香气的酶促形成与胁迫的关联性。通过筛选各类胁迫因子,发现在乌龙茶加工过程中,损伤和低温胁迫是诱导茶叶香气酶促形成的关键胁迫因子。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做青阶段的连续损伤可诱导来自不同生物合成路径的香气物质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升高,进而促使这些香气物质的蓄积。此外,低温和损伤双胁迫对这些香气物质的合成具有显著协同效应。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乌龙茶香气的酶促形成主要与胁迫相关 B.做青阶段连续损伤可诱导香气物质的蓄积 C.胁迫使香气物质合成关键基因表达水平升高 14 D.损伤和低温是香气酶促形成的关键胁迫因子 【解

28、析】3.题库中正确率为 30%。首句引出研究目标、方向,即研究乌龙茶香气的酶促形成与胁迫的关联性。“通过筛选关键胁迫因子”的“损伤和低温胁迫”为首句研究中的个例。“乌龙茶加工协同效应”论述低温、损伤双胁迫可以促进乌龙茶香气的酶促形成,故研究团队研究的课题成立,乌龙茶香气的酶促形成与胁迫有紧密的关系。 文段开篇提出研究的目标和方向,后文通过具体研究分析论证了课题的成立。文段为“总-分”结构,重点是乌龙茶香气的酶促形成和胁迫的关系,锁定A 项。 D 项:“损伤和低温”是胁迫因子中的个例,为举例子,非重点,且文段研究的是乌龙茶香气的酶促,选项“香气酶促”主题词扩大,排除。 B、C 项:均对应文段例子

29、部分,非重点,排除。【选 A】 【注意】 1.例子中出现的关联词不重要,比如文段“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升高”中的“关键”不重要。 2.结构梳理:开篇提出研究目的+具体研究分析(总分)。 15 【注意】做中心理解题,如果一直觉得答案不对,可以查原文。第 3 题原文为研究发现中国乌龙茶香气酶促形成机制。开篇提出团队研究了乌龙茶加工过程中香气的酶促形成机制,后面进行一系列分析,结尾研究表明乌龙茶加工过程中香气的酶促形成与胁迫响应相关。 【注意】总结: 1.前三题行文脉络均属于开篇提出观点、中心,且没有用典型的标志(关联词、对策、评价)引导,这种考法考查比较多,2021 年考了好几道题。开篇重不重要,取

30、决于后文。如果后文都是对前文的举例论证,后文本身不重要,开篇才重要,围绕开篇把握。 2.举例子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用标志词引导(第 1 题“比如,再比如”),第二种是针对前文的观点举出个例(第 2 题“儒家、道家”、第 3 题典型的胁迫因子“损伤和低温胁迫”),例子不重要,重点是前文的观点。 4.(2021 粉笔模考)尽管当前数字技术发展一马当先,但我们的思维方式不应局限于数字技术,不能将所有需要应对的社会问题简化为算法和应用程序,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还需直面问题本身,寻找更具社会适用性、更合乎人性与人的需求的化解之道。否则,简单地将社会问题转换为技术的问题,容易遮蔽对社会问题本质的认知,甚至在

31、社会治理领域导致新的数字鸿沟。据报道,近年来,英国政府开始运用数据和算法评估低收入群体的救济金发放,因为各种偏差,使一些人失去了应得到的救助。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数字技术不符合社会治理领域的客观需求 B.有效的社会治理应从技术及问题本身入手 C.科技工作者应转换思路寻求社会治理之道 16 D.对数字技术的过度依赖会加剧社会的不公 【解析】4.“但”表转折,“不应还需”强调对策,即面对社会问题时,不能光用数字技术,还要直面问题,开篇提出观点。 “否则数字鸿沟”通过反面论证论述光靠数字技术不行。尾句“英国”为具体的例子。后文分别利用反面论证、举例说明对前文进行解释。 文段为“总-分”结构,把

32、握中心句,即“但我们的问题本身”,锁定B 项,此项不完美,如果加“数字”会更好,之所以不加,是因为真题为了遵循四个选项文字数量一样,会删减几个字,当选项不完美时,要对比择优。 A 项:为问题表述,文段强调对策,且“不符合”表述不明确,排除。 C 项:“科技工作者”无中生有,排除。 D 项:“加剧社会的不公”为问题表述,非重点,文段重点是对策,排除。【选 B】 【注意】 1.如果有个选项为“有效的社会治理应从数字技术及问题本身入手”,就不能选 B 项了,好的答案要对比得出。 2.结构梳理:【但】引出中心+【反面论证+举例分析】。 5.(2018 江西)所谓微物之美,也即是对这样一些微小事物的敏感

33、,虽然微小,却愿意停留。有时乡村、山水,老字号的小镇文化,旧有的传统它们的存在,是对都市人的一种提醒,提醒自己不要走得太快忙,就是心死亡。孙犁有句话:“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这恰好和本然,不也是对忙得失了本性耐心的都市人一个提醒吗?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A.微物之美,提醒着都市人不要太忙 B.微物虽小,都市人却愿意为之停留 C.那些视为美的东西,何其短暂脆弱,根本经不起一次次地被探看、被惊扰 D.恰好和本然,是对忙得失了本性耐心的都市人一个提醒 【解析】5.尾句“这”可以宏观指代前文,但要看清是对全文的概括还是例子中的指代。首句“即”下定义,引

34、出“微物之美”的话题。“它们”指代“微 17 物之美”。“提醒”引出作者的观点,强调微物之美提醒人们不要太快、太忙,太忙的话心就死了。 “孙犁”为人名,举例子非重点。尾句“恰好和本然”承接孙犁的例子的内容,本身不重要。文段开篇引出“微物之美”,接着提醒不要太忙,最后举例论证,重点是中间,强调微物之美,提醒人们不要太着急、太忙,锁定 A 项。 B、C 项:为脑补内容,无中生有,排除。 D 项:对应例子内容,非重点,排除。【选 A】 【注意】 1.结构梳理:“下定义”引出话题+提出观点+举例说明。 2.有的同学误选 B 项,B 项对应首句,首句为下定义,比如“所谓粉笔 APP,即是的学习软件”,下

35、定义本身不重要。 6.(2019 国考)强调谋略和构想,是军事战略指导的题中之义,但这种构想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与力量手段相匹配。在中国革命战争初期,“城市中心论”和“农村包围城市”两条路线的命运之所以截然不同, 就是因为前者机械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后者是在科学分析中国国情以及敌我力量的构成、对比和布局等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符合中国革命客观实际的战略构想。因此,确定战略目标或制定战略方针,都要依据国家安全总体战略,结合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特别是现有军事力量的实际状况来确定。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军事战略构想不能机械照搬固有模式 B.科学分析国情是战略制定的必要前提 C.军事战略构想应

36、与客观实际紧密结合 D.战略选择应该取决于特定的时代要求 【解析】6.“这种构想”指代前文的“军事战略”, “必须”为对策标志词,首句强调军事战略构想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城市中心论” “农村包围城市”为例子, 后文论述照搬了俄国的经验, 接着分析中国国情、 敌我力量对比、 布局,提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构想。 “因此”总结前文,例子不重要, “特别是”为程度词,程度词之后是重点, 18 强调军事上的实际状况,正确答案一定要包含“军事”,文段非常符合军事强国的战略思想。2019 年开始,国考、山东、江苏、浙江均会考查此类文段。开篇通过“但”提出观点,中间举了两个例子进行分析;“因此”重申前文的观

37、点,论述要依靠军事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为“总-分-总”的结构。 A 项:对应前文例子之一,非重点,且“不能”(不能/不可/不是/不该)表述不明确,排除。 C 项:与文段的中心句表述一致,当选。 B 项:为易错项,有的同学可能认为“国情”概括了“因此”之后的内容而误选,“特别是”为程度词,程度词之后是重点,前面不重要,程度词之后强调“军事”;且“国情”对应例子内容,只是客观实际的一部分,“以及”“、”说明还有其他并列的方面,故该项主题词错误,排除。 D 项:“战略选择”概念扩大,文段论述军事战略构想,排除。【选 C】 【注意】 1.军事类型的文段,很喜欢考查对策+主题词。 2.结构梳理:“但”提出

38、观点+举例分析+“因此”重申观点。 3.1-5 题均为“总-分”结构;第 6 题为“总-分-总”的结构,“总-分-总”是在“总-分”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形成新的行文脉络,只要学会“总-分”这一行文脉络,“总-分-总”就迎刃而解了。 7.(2019 河南司法所)“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令人振奋。如何活化与传承这些文化元素,故宫、中华书局等单位推出的唐诗之美日历红楼梦日历故宫日历或可有所启发。这些书装帧古典,意涵丰富,每逢节气还精心选配插图与诗词,令人耳目一新,销量也动辄几十万本,受到读者追捧。绵延千载的节气传统,成为浸润日常的文化韵味。有媒体调查显示,60%多的受访者认为,发扬二十四节气文化要与

39、现代文明结合。可见,文化不能被束之高阁,要在现实的土壤中生息繁衍。日前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提出, “加快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推出更多优秀文化产品”。用更切合当代受众心理的文化产品,在潜移默化中根植文化,无疑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着陆点。 19 以下与作者表述的观点最接近的是: A.二十四节气文化与现代文明息息相关 B.文化产品接地气才能有人气 C.二十四节气文化是文化产品 D.二十四节气文化是传统文化 【解析】7.文段很长,但命题人留下了非常明显的线索。四个选项的主题词不同,A、C、D 项均围绕“二十四节气”论述,B 项围绕“文化产品”论述,为明显的“3:1”。开头提出“二十四节气”,中间通过数

40、据分析论述二十四节气。 “可见”引导结论,前文不重要,“要”提出对策,“要在现实的土壤根植文化”说明文化产品就是土壤,要在土地上种下文化这一种子,故现实的土壤就是符合当代受众心理的文化产品,即接地气的文化产品。“可见”之后均围绕“文化产品”论述,强调要在受众接受的文化产品上发展传统文化,对应 B项,“才能”为对策标志词。 A、C、D 项:“二十四节气文化”均对应“可见”之前,排除。【选 B】 【注意】 1.考场上精力是有限的,做第 1 题不可能和做第 40 题的精力相同,因此要利用命题人给出的线索快速解题。 2.结构梳理:“二十四节气文化”+“可见”文化、文化产品。 考试新形式:注意选项“主题

41、”提示 【真题链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基本上保持恒定,这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始终处于“边增长、边消耗”的动态平衡状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 80%来自人和动植物的呼吸,20%来自燃料的燃烧。散布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 75%被海洋、湖泊、河流等地面水及空中降水吸收溶解。还有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贮藏起来。这就是多年来二氧化碳占空气成分 0.03%(体积分数)始终保持不变的原因。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20 B.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 C.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 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 【解析】拓展.问“主要介绍”,为中心理解题

42、,四个选项的主题词均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同点在于四个选项分别论述“含量” “来源” “平衡” “消耗”。“在过去恒定”说明二氧化碳含量是稳定、平衡的。“由于”解释原因。文段开头引出含量恒定,接着分析含量恒定的原因,为“总-分”结构,对应 C 项。【选 C】 【随堂练习】 (2019 江苏)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对促进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支撑、引领、提升与保障作用。具体来看,财政政策可以通过有的放矢的精准化财政投入,为科技创新输入供给端推力;通过有扶有控的差异化税收优惠通道,为科技创新构筑引导性激励;通过导向明确的选择性政府采购渠道,为科技创新设定需求端拉力。 这段文字重点说明的

43、是 A.财政政策促进科技创新的主要途径 B.财政政策在科技创新中的提升作用 C.财政政策对科技创新所产生的影响 D.财政政策制定要考虑科技创新需要 【解析】拓展.四个选项均围绕“财政政策”论述。开篇论述“财政”的作用。后文换了一个话题,论述“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可以通过需求端拉力”通过三个并列,强调通过什么做法为科技创新服务,“通过”引导做法/途径,故财政政策与科技创新有关,对应 A 项。 B 项:财政和财政政策是两个概念,若单看文段的脉络,可能认为是“总-分”文段,但考场上要有应试思维,选项给出了文段的主题词,即“财政政策”,而非“财政”,故该项对应错误;且“提升作用”对应首句“支撑、引领

44、、提升与保障作用”,为四个方面其中的一个,表述片面,排除。 C 项“影响”、D 项“制定”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均排除。【选 A】 21 【注意】文段通过“财政”引入,后文围绕“财政政策”提了三个对策。 8.(2020 联考)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结构高速转变的时期,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将需要同时面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加大”与“农村劳动力存量的整体素质趋于降低”两大问题。从农业农村发展的要求出发,今后一个时期,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优化农村人力资本结构必须着眼于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通过“以点带面”加快促进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有效缓解当前人力资源日益短缺的问题,促进

45、农业农村平稳发展。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A.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 B.当前农村人力资源日益短缺的问题 C.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提升的策略 D.农村劳动力资源短缺的解决办法 【解析】8.“农村劳动力转移”即转移再就业,农民若不从事农业工作,想要再找一份工作难度很大; “农村劳动力趋于降低” 即有了工作的人素质低,首句提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两个问题。“必须”提出对策,“通过”依旧引导对策 (如通过给女神献花, 我获得了女神的芳心) 。 前文提出两个问题, “必须”引导的对策解决第一个问题,“通过”引导的对策解决第二个问题。 文段先围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两个问题,接着通过两个对

46、策标志词提出两个方法,解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问题+对策”的结构,正确答案应围绕对策论述。A、B 项为问题,C、D 项为对策,可两两分组。 A、B 项:为问题表述,均排除。 C 项:有的同学认为该项对应对策“农村劳动素质的提高”而误选,文段有两个对策,选项仅提及一个方面,表述片面,排除。 D 项:文段两个问题均围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论述,对策解决了“人力资源日益短缺”(欠缺开发)的问题,选项为对对策的全面概括,当选。【选 D】 【注意】 22 1.结构梳理:“农村人力资源”面临问题+“农村人力资源”的解决办法。 2.“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加大”即没工作,“农村劳动力存量的整体素质趋于降

47、低”即能力低,没工作不代表没素质,如现在市场就业环境不好,素质再高,也没有岗位、需求,故 C 项不恰当,排除。 3.本题出得非常高级,是从宏观脉络来看的,A、B、D 项均围绕“农村人力资源”,即劳动力论述,而 C 项围绕劳动力素质论述,为典型的“3:1”。 4.“开发”和“短缺”意思一致,人力资源开发说明现在欠缺,开发程度不够,即人力资源短缺,如 1-3 岁是孩子开发智力的黄金时代,说明现在孩子的智力开发、利用得不到位。 5.“从而”之后是前文带来的好处,通过前文的对策,可以解决人力资源日益短缺的问题。 9.(2015 国考)回溯整条产业链,中国奶粉业的困境是上游小农经济的困境。中国处于人口出

48、生高峰期,所需奶粉量与出产之间存在巨大的缺口,高质量的奶源是稀缺产品,尤其在草场退化,奶农自养为主的今天,传统的畜牧模式已经成为中国奶粉发展最大的掣肘。我国的奶源无法满足暴涨的市场需求,如果要保障有质量的奶源, 需要将目前的小农式散养模式, 转变为工业牧场式养殖模式,而这需要土地流转、农业人口分流、原始资本大量投入等诸多根本性改革,难度比恢复奶粉信用还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中国奶粉业: A.产业链布局上存在先天不足 B.从生产模式上变革困难重重 C.短时间内难以摆脱进口依赖 D.恢复自身行业信用尚待时日 【解析】9.本题年份比较久远。 “回溯整条产业链掣肘”中“困境” “缺口”“掣肘”(绊脚石

49、)均论述问题。“需要”提出对策,后文论述要改变生产模式。“这”为指代词,指代前文的对策,“这需要还高”,如娶到某人比登天还难,为类比,强调极难完成、难度很高。前文提出问题,接着给出对策,并用“这”指代对策,故文段的落脚点是转变模式难度大,对应 B 项,“困难重 23 重”对应“诸多信用还高”。 A 项: 对应首句 “中国困境” 的问题, 文段层层递推, 最终强调尾句 “这”指代的转变模式难度大,排除。 C 项:“进口”文段未提及,属于脑补项,无中生有不能选,排除。 D 项:“恢复自身行业信用”如娶到某人比登天还难,强调娶某人难,而非登天难,故“难度比恢复奶粉信用还高”为类比对象,该项对应非重点

50、内容,排除。【选 B】 【注意】 1.“而”出现可忽略,可表顺承、并列、转折、递进,是“墙头草”,具体的作用需要结合前后文分析。 2.结构梳理:提出问题给出对策尾句“这”指代前文,指出转变模式难度很大。 10. (2019 山东) 无论是抖音的口号“记录美好生活”, 还是快手的口号“记录世界记录你”,无不在强调短视频的记录功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短视频具有和纪录片类似的功能。 从微观视角来看, 短视频记录的只是一些碎片化的内容,但是从宏观视角来看,短视频记录的却是一个时代的整体风貌。不同于纪录片,短视频的记录是一种拼图式记录, 它聚合与拼贴了普通个体对生活瞬间的碎片化记录,以其丰富多样的视角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施工组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