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温度与物态变化》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知识讲解.doc

上传人:空登山 文档编号:6512070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度与物态变化》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知识讲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温度与物态变化》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知识讲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温度与物态变化》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知识讲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温度与物态变化》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知识讲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温度与物态变化》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知识讲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温度与物态变化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学习目标】1.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2.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3.知道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4.正确识别现实生活中的几种物态变化现象;5.利用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规律解决问题。【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温度 温度计1、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0和100之间有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摄氏度。2、使用方法: (1)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壁; (2)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

2、)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要点诠释:1、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必须保证液体不凝固、不汽化。2、体温计使用时不“甩一甩”,会造成温度“只上升、不下降”、即“低温不准高温准”。要点二、物态变化1、六种物态变化示意图:2、晶体和非晶体:(1)区别: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或凝固)温度,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或凝固)温度。(2)熔化(或凝固)条件:(1)达到熔点(或凝固点)(2)继续吸热(或放热)。(3)特点:晶体熔化(或凝固)的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变。3、蒸发和沸腾:(1)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热。(2)不同点:蒸发是在任何温度

3、下,在液体表面缓慢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比较剧烈的汽化现象,需要达到沸点。(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4)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要点诠释:1、液化的两种方法是,降低温度(所有气体都可液化)和压缩体积。液化的好处: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如:液化石油气。2、注意三个不变的温度,晶体熔化(或凝固)的过程吸热(或放热),温度不变;液体沸腾的过程吸热温度不变。3、升华现象:冬天冰冻的衣服干了,灯丝变细,卫生球变小;凝华现象:霜,树挂、窗花的形成过程。【典型例题】类型一、温度的测量1.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

4、下空格。(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的性质制成的。(2)如图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 图是体温计,分度值是 ,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 和 。(3)下表是几种物质的沸点和凝固点。 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应选用 温度计来测量南极气温,因为 ;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应选用 温度计来测量沸水温度,因为 。【思路点拨】熟记温度计的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是解题的关键【答案】(1)热胀冷缩;(2)甲;0.1;38.5;-5;(3)酒精;酒精在-88.3时仍处于液态,而水银已经凝固;水银;水银在100时仍处于液态,而酒精已经汽化。【解析】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根

5、据图中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可以判断出甲是体温计,乙是寒暑表。读数时应注意分度值,以及数据的“零上”与“零下”。因为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所以应该选凝固点低的物质做测温物质,故选酒精温度计。沸水的温度为100。所以应该选沸点高的物质做测温物质,故选水银温度计。【总结升华】题目主要考察了温度计的原理,以及温度计的选择标准的了解和掌握,根据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温度计。举一反三:【变式】(2015陆丰市模拟)下表是一些物质在标准大气压的熔点和沸点,那么,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水水银酒精乙醚熔点/0-39-117114沸点/1003577835A水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 C水银温度

6、计 D乙醚温度计【答案】B类型二、物态变化的判断2.(2016丹东校级一模)兰兰对下列物理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进行了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汽化 B盛夏,打开冰箱门形成的“白气”-液化 C秋天的夜晚,小草上出现露珠-升华 D冬天的早晨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凝固 【思路点拨】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是熔化,物体由液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是凝华,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是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是汽化。【答案】B【解析】A、冰雪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不合题意;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附在瓶壁上,是液化,符合题意;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草木上形成

7、露,是液化,不合题意;D、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冰晶形成冰花,是凝华,不合题意;故选B。【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有关物态变化知识,要会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举一反三:【变式】(2014南京二模)四幅图中,所涉及到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A甲图中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后又冷却变成岩石是凝华现象 B乙图中的白霜是液化现象 C丙图中的固体空气清新剂放置一段时间后变小了是升华现象 D丁图中的水结成冰是水的熔化现象【答案】C类型三、晶体和非晶体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态物质的凝固图象,从图中可看出其中 物质是晶体,它的凝固点是 ,在第8min时,这种晶体处于 状态。【思路点拨】

8、理解晶体与非晶体凝固规律,看清图中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就可以顺利解答。【答案】乙;80;固液共存【解析】(1)由图可见,乙图象中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线段,此过程温度保持不变,因此乙物质是晶体;(2)图中线段过程为凝固过程,对应的温度为凝固点,从第5min开始凝固,到第10min结束,持续了5min,此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3)第8min时,物质处于凝固过程,因此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总结升华】此题通过图象分析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区别,要知道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断变化。举一反三:【变式】下图是

9、某物质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该图象是 (填“熔化”或“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该物质的熔点是 。【答案】凝固;80类型四、沸腾的条件4.如图所示,在大容器A和小容器B内都盛有水,在容器A底部加热使A内水沸腾,继续加热,容器B内水的温度 (填“能”或“不能”)达到沸点, 沸腾。【答案】能;不能【解析】容器A中水沸腾,说明容器A内的水达到了沸点且可以从火焰上吸收热量;当容器B中的水没有达到沸点前,从容器A内的水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容器B中的水温度升高达到沸点后,和容器A中水的温度相同,就不能从容器A内的水中吸收到热量,这时容器B中的水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热,所以是不会沸腾

10、的。【总结升华】题目考查了液体沸腾需要的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甲为盛有水的烧杯,试管乙直插入甲容器的水中(试管未碰底)。甲烧杯受到酒精灯持续加热后,发现乙试管内的液体沸腾起来了,根据下表提供的有关信息,可判断试管乙内的液体一定是: 。几种物质的沸点(1个标准大气压)物质沸点()物质沸点()水100甘油290煤油150酒精78【答案】酒精类型五、实验探究5.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

11、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所示。(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 分钟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 分钟。(2)凝固点为 。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 (选填“高”或“低”) 了。(3)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答案】(1)10;10(2)-2;低(3)变多【解析】(1)晶体凝固的过程中温度是保持不变的,在图象中与横轴平行的一段是温度保持不变的;盐水从第10分钟开始凝固,到第20分钟凝固完成,凝固过程用了10分钟;(2)从图象可知,保持不变的温度是-2,故该盐水的凝固点

12、是-2;水的凝固点是0,所以与水相比,盐水的凝固点变低;(3)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而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2;冰水混合物会向盐冰水混合物放热,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达到凝固结冰的条件,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总结升华】题目考查了晶体凝固,晶体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晶体凝固图象。6.如图1是小明和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对水加热了较长时间后水才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时间/min12345678910水温/92939495969798999999(1)请指出他们在实验操作中错误之处: 。(2)在纠正错误后他们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2中的 (填“甲”或“乙

13、”)图,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3)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4)根据记录在图3中画出水的沸腾图象。(5)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给出一种原因即可)(6)在图4中,甲容器内盛有水,乙容器内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乙容器内盛的液体是 。A、酒精 B、水 C、煤油D、酒精或水 1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沸点()物质沸点酒精78水100煤油150【答案】(1)读数时视线斜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底部相接触(2)乙;不变(3)99

14、(4)(5)水太多(6)A【解析】(1)在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而图中斜视了;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而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底部相接触。(2)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增大。所以乙图是沸腾时的现象。水沸腾时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3)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第8分钟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水已沸腾。(4)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温度,依次找出对应点并描线。(5)造成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的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太大,水的初温太低,加热时烧杯没有加盖造成了热量的散失等。(6)甲容器中是水,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液体沸腾后温度不变,所以甲容器中水的温度最高是100。根据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乙容器中的液体要沸腾,沸点必须小于水的沸点,这样浸在水中的乙容器中的液体才能达到沸点并且继续吸热,选项中只有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温度计的使用。水沸腾时的现象及特点,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要学会通过记录数据画出曲线图,并能通过数据或图象准确找出沸点温度,同时知道如何缩短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从而使实验进行更顺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