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法理学与宪法》(2022年最新版).docx

上传人:资料文库 文档编号:6863944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5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法理学与宪法》(2022年最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法理学与宪法》(2022年最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法理学与宪法》(2022年最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法理学与宪法》(2022年最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法理学与宪法》(2022年最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法理学与宪法(2022年最新版)【下载须知:本试题作为考前模拟练习,主要涉及行测知识类,供100个单选题+答案解析】事业单位招聘题库大纲考点高频考题:1、单选题根据宪法和法律,下列哪个表述是正确的?_A: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科学研究的自由B: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艺术创作的自由C: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出版著作的自由D: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政治权利是指公民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行为可能性。它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公民参与国家、社会组织与管理的活动,以选举权和

2、被选举权的行使为基础;另一种是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自由地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自由。通常表现为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简称政治自由。因此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出版的自由。 2、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在公民的法定权利和自由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_ A: 出版自由B: 结社自由C: 言论自由D: 示威自由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根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言论自由是其他各项自由的基础,其他自由是言论自由的扩展和补充。因此言论自由的地位要高于其他权利。 3、单选题某法院出版了一本刑法教科书,对刑法若干问题做了阐

3、释,这种解释属于_。 A: 立法解释B: 司法解释C: 学理解释D: 刑法解释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解析学理解释是指专家学者从法律理论、各家学说的角度对法律所作出的解释,没有法律强制力,不是法官审判案件的依据,不具法律约束力,但是从法律的渊源及将来的发展来看,学理解释是一个很重要的法学发展的推动力。题中某法院出版教科书,对若干问题进行解释,明显是学理解释,故选C。 4、单选题下列做法符合宪法或者法律规定的是_。 A: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B: 市人民代表大会撤销市长职务C: 国务院各部部长连续任职超过两届D: 县人民政府设立秘书长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

4、解析:根据立法法第63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A项正确;根据宪法第101条,市人民代表大会对市长享有罢免权而非撤销权,B项错误;根据宪法第87条,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C项错误;根据政府组织法第44条,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的提名,决定本级人民政府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科长的任免,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 5、单选题在一起行政诉讼案件中,对被告进行处罚的依

5、据是国务院某部制定的一个行政规章,原告认为该规章违反了有关法律。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一机关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规章?_ A: 国务院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 最高人民法院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根据宪法第89条,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 6、单选题我国在_年将“政治文明”明确写人宪法,并规定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A: 1988B: 1993C: 1999D: 2004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部分序言修改为“中国各族人民将继

6、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故选D。 7、单选题张家村和李家村毗邻,李家村的用水取自流经张家村的小河,多年来两村经常因为用水问题发生冲突。2001年春,为根本解决问题,县政府决定将这条小河的水流交给乡水管站统一调配。张家村人认为:小河历史上就属于张家村所有,县政府无权将这条小河的水流交给乡水管站统一调配,遂将县政府告上法院。请问: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 A: 张家村告的有理,因为水流

7、属于村民集体所有,政府无权收归国有B: 张家村告的有理,因为这条小河的河床属于村民集体所有,这条小河里的水流当然也属于村民集体支配C: 县政府的决定合法,因为水流属于国家所有,政府当然有权调配水的供应D: 县政府的决定合法,因为水流虽然属于张家村所有,但李家村人也应享有喝水用水的权利,为解决李家村用水问题,政府可以将水流供应统一调配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根据宪法规定,水流是由国家专属所有的。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 8、单选题按照现行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_负责。 A: 上级人民法院B: 本级人民政府C: 本级人民检察院D: 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

8、释:【答案】D【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 9、多选题常某,78岁,因心脏病突发病逝。其身后留有积蓄80万和一套住房,常某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继承了这些遗产。那么常某的死亡,在法理上来讲属于_。 A: 法律事实B: 法律事件C: 法律行为D: 法律规范 参考答案: AB 本题解释:解析所谓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法律事实又可分为两类,即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常某的

9、死亡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又必然引起遗产继承的法律关系,因此属于法律事实中的法律事件。A、B项正确。法律行为是指法律主体基于意思表示,旨在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法律关系而实施的合法行为。显然常某的死亡不是法律行为,也不是法律规范,排除C、D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 10、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修正案,在爱国统一战线中新增加的社会阶层是_ A: 社会主义劳动者B: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C: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D: 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19条规定,宪法序言第十自然段第二句“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

10、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修改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据此,选项B应选。 11、单选题按宪法规定,国务院审计机关_。 A: 在人大领导下进行审计监督B: 在监察部领导下进行审计监督C: 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进行审计监督D: 在中央纪委领导下进行审计监督 参考答案: C 本

11、题解释: 参考答案:C【解析】国务院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进行审计监督。故选C。 12、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都可以行使的职权是_。 A: 修改宪法B: 监督宪法的实施C: 解释宪法D: 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B解析根据宪法第62条和第67条的规定可知,监督宪法的实施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都可以行使的职权。修改宪法和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解释宪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故本题选B。 13、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法产生的标志的是_。 A: 国家的出现B: 权利义务的观念的形成C: 法律诉讼和

12、司法的出现D: 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产生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解析法产生的主要标志包括以下三方面:(1)特殊公共权力系统即国家的产生。法和国家有着天然的联系,它们是在同一历史过程中同步出现的,法需要国家制定、认可才能出现,国家也需要法加以固化、巩固和保障才可以延续下去。(2)权利和义务观念的形成。法的主要内容就是规定权利和义务,没有权利和义务作为一种观念普遍的支撑,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法就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适用。(3)法律诉讼和司法的出现。法是司法机关办案的主要根据,是人们用来进行诉讼的主要根据。没有诉讼没有司法就没有法的产生和存在的余地。由此可知,A、B、C三项都是法产生的标志。D

13、项,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产生是法产生的经济根源,而不是法产生的标志,故应排除。本题正确答案为ABC。 14、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几年?_ A: 3年B: 4年C: 5年D: 6年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根据宪法第98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15、单选题在我国的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_。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国务院C: 最高人民法院D: 最高人民检察院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根据宪法第57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

14、会常务委员会。该法第58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6、单选题某选区共有选民13679人,高先生是数位候选人之一。请问根据现行宪法和选举法律,在下列何种情况下,高先生可以当选?_ A: 参加投票的人数为13663人,高获得选票6831张B: 参加投票的人数为6841人,高获得选票3421张C: 参加投票的人数为13643人,高获得选票6749张D: 参加投票的人数为13685人,高获得选票13073张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根据选举法的规定,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

15、有效。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经过计算可知B选项符合要求。特别注意D选项,投票人数超过选举人数,该选举无效。 17、单选题下列有关法律规范的适用和备案的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_ A: 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作出最终裁决B: 不同行政法规的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C: 地方政府规章内容不适当的,国务院应当予以改变或者撤销D: 凡被授权机关制定的法规违背授权目的的,授权和所制定的法规应当一并被撤销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根据立法法第86条规定,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

16、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第88条规定,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授权机关有权撤销被授权机关制定的超越授权范围或者违背授权目的的法规,必要时可以撤销授权。 18、单选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直接体现了宪法一般原则中的_。 A: 权力制约原则B: 法治原则C: 基本人权原则D: 人民主权原则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17、D解析人民主权原则是指国家中的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在政府与人民的关系中,人民是主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只是受托者,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有权要求政府为人民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因此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主权原则的直接体现。本题答案为D。 19、单选题根据我国现行宪法,有权改变或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的国家机关是_。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 国务院D: 国家主席 参

18、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根据宪法第89条第14项规定:“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据此,选项C应选。 20、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_ A: 环境权B: 平等权C: 出版自由D: 受教育权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BCD项在宪法中都有体现,A项环境权不属于基本权利。 21、判断题法律只能适用于生效后发生的时间和行为,不适用于生效前的时间和行为。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误解析:这种说法过于绝对,例如我国1997年的新刑法就规定了从旧兼从轻的法律适用原则,即也有可能适用生效前

19、的时间和行为。 22、判断题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所以对于享受宪法权利,承担宪法义务,所有公民都是相同的。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误解析: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所以对于享受宪法权利,承担宪法义务,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平等”和“相同”是不同的概念,例如选举权和劳动权等,不能要求所有公民都是相同的。 23、单选题根据我国的法律效力层次,下列法律中效力最高的是:_ A: 行政法规B: 地方性法规C: 政府规章D: 自治条例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解析: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规定、规章制度。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20、,其中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的效力又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故本题答案为A。本题相关知识点: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在中国的法律效力等级体系中,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其中基本法律的效力又高于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24、单选题依据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下列哪项不是特别行政区的对外事务权限内的具体事项?_ A: 签发护照和其他旅行证件B: 实行出入境管制C: 对国际协议是否适用于特

21、别行政区发表意见并作出初步决定D: 参与和香港有关的外交谈判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依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七章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七章之规定,特别行政区的对外事务权限包括:(1)参加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直接有关的外交谈判;(2)在经济、文化、体育等领域发展对外关系,签订和履行有关协议;(3)以适当形式参加有关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4)对国际协议是否适用于特别行政区发表意见;(5)签发护照和其他旅行证件,有权实行出入境管制;(6)经中央协助或授权,与各国或各地区缔结互免签证协议;(7)可在外国设立官方或者半官方经济和贸易机构,报中央备案;(8)经中央批准,可允许外国在特

22、别行政区设立领事机构或其他官方、半官方机构。本题中的A、B、D项分别对应上述的第(5)、(1)项权限,故不选。C选项并没有作出初步决定的权限,故C应选。 25、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对国家主席的表述正确的是_。 A: 国家主席同国务院结合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B: 国家主席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产生C: 国家主席每届任期为5年D: 国家主席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解析A项错误,在我国,国家元首的职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国家主席联合行使。B项错误,根据宪法第79条第1款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D项错误,该法第

23、89条第4项的规定,国务院行使统一领导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的职权。C项正确,该法第79条第3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该法第60条第1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6、判断题我国的政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国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误解析: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7、单选题决定政府机构的设置及其规模的是_。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政府职能C: 中国共产党D: 全国政协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解析

24、】考查政府机构的设置及其规模的决定因素。A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和最高立法机关。C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要表现在对思想、政治和组织上的领导,D项全国政协根本就不是国家机关,这些都不能决定政府组成机构的设置及其规模,所以答案应该是B。 28、多选题我国宪法确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下列各项中属于公有制外“多种经济形式”范畴的是_。 A: 农村家庭承包经营B: 大型国有企业中的外商投资C: 个体工商户D: 由股东共同出资的私营企业 参考答案: BCD 本题解释:BCD解析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即国有经济)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非公有

25、制经济则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这几种经济的表现形式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例如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中,既可以有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国有经济成分,也有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外资成分。家庭承包经营是农业中集体经济的主要形式。因此除A项属于公有制经济外,其他三项均属于非公有制经济,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CD。 29、单选题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列关于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 A: 国家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实行男女同工同酬B: 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公民均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 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不包括公民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

26、力时的物质帮助权D: 国家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物质帮助权是指公民因失去劳动能力或者暂时失去劳动能力而不能获得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时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生活保障,享受集体福利的一种权利。主要由生育保障权、伤残保障权、死亡保障权与退休保障权等具体权利构成。 30、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宪法规范的主要特点的是_。 A: 宪法对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B: 宪法在实施后,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通常要经常变动C: 宪法规定了国家和社

27、会生活各方面的根本制度D: 宪法在国家生活中处于最高的地位,具有最高的权威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B解析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对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选项A、C、D说法正确。宪法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宜经常变动,选项B说法错误,应选。 31、单选题下列法律关系中的法律事实属于行为的是哪个?_ A: 空难导致保险理赔B: 超过诉讼时效导致丧失胜诉权C: 因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导致丧失继承权D: 因为年满18周岁而开始享有选

28、举权和被选举权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法律事实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法律事件是指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行为是指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行为。注意区别两者的关系。A项中的空难对于保险人、被保险人、保险受益人而言,是不能控制的,因此属于事件,选项B的时效和选项D的年龄,对于当事人而言,是和其意志无关的,都属于法律事件,只有C的杀害,显然是属于行为。 32、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_ A: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B: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有法律规

29、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C: 矿藏、水流、海域、森林专属于国家所有D: 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根据宪法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A、B、D正确。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因此C是错误的,应选。 33、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民族自治地方有自治权,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

30、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_。 A: 中止执行B: 变通执行C: 拒绝执行D: 退回上级国家机关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解析】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二十条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故选B。 34、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 A: 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行政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B: 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行政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C: 人民审判员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行政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D: 上级人民法院监督

31、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宪法第126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注意,此处是“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并非“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A、B、C均错误。本法第127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本法第132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

32、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D项正确。 35、单选题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是_。 A: 国务院副总理B: 中央军委副主席C: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D: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宪法第6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修改宪法;(二)监督宪法的实施;(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四)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六)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

33、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七)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八)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九)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十)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十一)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十二)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十三)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十四)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十五)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36、单选题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情况是_。 A: 法律权利B: 法律义务C: 法律后果D: 法律事实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解析法律

34、权利是指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自主决定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手段r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承担的某种必须履行的责任;法律后果一般是指法律对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赋予某种结果,大体上可以分为肯定性法律后果和否定性法律后果两大类;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故选D。 37、单选题建立和完善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建立、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重要保障。下列各项不属于宪法中定义的爱国统一战线组成部分的是_。 A: 社会主义劳动者B: 社会主义建设者C: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D: 拥护民族团结的爱国者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我国宪法序言中

35、对爱国统一战线的描述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可见D项所述并不属于宪法中关于爱国统一战线的定义范围。故本题选D。 38、判断题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不是国家机构。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正确解析: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系统是:权力机关、国家主席、行政机关、国家军事领导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中央国家机构包括: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主席、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军事领导机关、最高国家审判机关和最高检察机关;地方国家机构

36、包括: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各级国家审判机关和地方各级国家检察机关,以及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和特别行政区的国家机关。现行宪法明确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非常清楚地表明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不是国家机关。 39、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情况不是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条件?_ A: 公民在老年时B: 公民在疾病时C: 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D: 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时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根据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

37、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40、多选题下列事项中只能制定法律的是_。 A: 国家主权的事项B: 司法制度C: 特别行政区制度D: 犯罪和刑罚 参考答案: BD 本题解释:BD解析立法法第9条规定:“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这是对法律绝对保留事项的规定,本题正确答案为BD。 41、判断题法律制裁是指国家专门机关或国家授权机关对触犯刑法者依其所应负的法律责任而采取的惩罚措施。_ 参考答案:

38、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误解析:法律制裁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和国家授权的专门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而采取的惩罚措施。并不只是触犯刑法才可以采取的惩罚措施。 42、单选题根据宪法,下列不需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的是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B: 国务院C: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D: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宪法第92条规定:“国务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本法第128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

39、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本法第133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人民检察院负责。” 43、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法律行为的是_。 A: 某大学生半夜梦游将室友踩伤B: 某市爆发大规模的反战游行C: 见死不救的行为D: 农民种植果树的行为 参考答案: AD 本题解释:解析法律行为的成立必须具有下列条件:必须是出于人们自觉的作为和不作为。无意识能力的幼年人、疯癫、白痴的作为和不作为,都不能被视为法律行为。必须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而具有外部表现的举动,单纯心理上的活动不产生法律上的后果,如虽有犯

40、罪意思而无犯罪行为的,不能视为犯罪,也不能视为法律行为。必须为法律规范所确认、而发生法律上效力的行为。不由法律调整、不发生法律效力的,如通常的社交、恋爱等不是法律行为。法律行为需具备必要的主观要件,A项中的行为属于无意识的行为,未体现行为人的主观意志,故排除;D项是单纯的生产行为,生产行为只有在涉及具体的财产关系、劳动关系和买卖关系时才构成法律行为;B项中的游行是行为人行使公民权利的表现,属于典型的法律行为。故应选AD。C项中的见死不救行为一般来说属于道德调整的范畴;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会构成“不作为”。1、行为人负有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这是构成犯罪的不作为的前提。这包括: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

41、义务;职务上或者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比如:警察或其他有职责的公务员人员见死不救刑法第四百四十五条【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战时在救护治疗职位上,有条件救治而拒不救治危重伤病军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伤病军人重残、死亡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由行为人先行的行为而使法律所保护的某种利益处于危险状态所产生的义务比如,你将邻居家孩子带出去玩,邻居家孩子不幸落水,如果你有能力救助,但是未救助,就触犯了法律3、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的不作为行为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法律规定,夫妻以及父子母子间有相互救助的义务 44、单选题自治区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审批权属于_

42、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C: 国务院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45、多选题下列有关法律特征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_ A: 历史上的一切法律的规定都是明确、肯定的B: 法律是司法机关办案的主要依据C: 法律以外的其他社会规范,也可作为司法机关裁判案件的根据D: 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的形式出现的 参考答案: BD 本题解释:解析A项的说法过于绝对,法律在早期不成文的时期具有秘密性,只有在其成文化后才具备了明确性。故排除A项。C项表示的是其他社会规范的特征,而不

43、是法的特征,因此也应排除。正确答案为BD。 46、单选题下列对于法与社会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是?_ A: 宗教可以推动立法,并影响司法程序B: 法律对于人权的保护,主要还是表现为国内法的保护C: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D: 由于法律是上层建筑,法律对于经济的作用只能是被动的,其并不能主动地发挥作用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ABC项分别阐述了法与宗教、法与人权、法与道德的关系,是正确的表述。对于A项,许多宗教教义实际上表述了人类的一般价值追求,部分教义被法律吸收,成为立法的基本精神。在宗教作为国教和政教合一的地方,宗教法庭直接掌握了部分司法权。因此A项是正确的。对于B项,这是人权的法律保护实践的表现,虽然现在人权问题已经大规模进入了国际法领域,但改变不了国内法的主要地位。对于C项,道德对人的要求较高,法律倾向于较低的道德义务转为法律义务,“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法律对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并不是只能被动地发挥作用。D项错误。 47、单选题社会主义法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考试 > 事业单位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