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鲁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pdf

上传人:九年教育 文档编号:6956704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PDF 页数:117 大小:24.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鲁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鲁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鲁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鲁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普通高中教科书 地理 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价格批准文号:鲁发改价格核(2021)607025举报电话:12345绿 色 印 刷 产 品定价:8.44元(上光)主编:王建 仇奔波本套教材主编:王建 仇奔波本套教材副主编:姜建春 赵媛本 册 主 编:赵媛本册副主编:于蓉 邵俊峰编 写 人 员:赵媛 于蓉 邵俊峰 陆丽云 卢晓旭 孙小娟责任编辑:于增强装帧设计:吴江楠PUTONG GAOZHONG JIAOKESHUDILIXUANZEXING BIXIU 2QUYU FAZHAN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济南市市中区二环南路 2066 号

2、 4 区 1 号)山东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发行青岛新华印刷有限公司印刷*开本:890 毫米1240 毫米 1/16印张:7. 25 字数:145 千定价:8. 44 元(上光)ISBN 978 - 7 - 5701 - 1104 - 6 2020 年 7 月第 1 版 2021 年 7 月第 2 次印刷本书上中国国界线系按照中国地图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1 : 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形图绘制审图号:GS(2019)6328 号著 作 权 所 有 请 勿 擅 用 本 书 制 作 各 类 出 版 物 违 者 必 究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教材中心售后服务电话:0531-82098188目 录第二

3、单元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第一节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 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 / 23第二节 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 34第三节 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 以珠三角地区为例 / 42单元活动 开展小区域调查 / 49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认识区域 / 2 第二节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 / 11 单元活动分析区域发展差异 / 18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以上海市为例 / 57第二节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以亚太地区为例 / 63第三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以我国南水北调为例 / 71单元活动分析区域联系 / 79第四单元

4、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与意义 / 86第二节 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 以尼罗河流域为例 / 90第三节 国家之间的合作发展 以“一带一路”为例 / 98单元活动 探究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 / 105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你领略过牛羊如云、骏马如风的草原美景吗?你欣赏过黄沙漫漫、驼铃声声的沙漠奇观吗?你体验过雨雾弥漫、古树参天的雨林风情吗?这些都是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体现。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而人类活动也影响着区域地理环境的变迁。区域之间存在着哪些异同?如何分析这些异同?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是如何相互影响的?让我们一起探寻吧!第一单元12第 一 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认识区

5、域第一节我们的生活与区域密切相关。例如,我们介绍自己的家乡在某省某市、曾经去过的旅游景点等,都涉及区域。我们还会经常听到一些与区域有关的名词,如东北地区、长三角地区、湿润区、自然保护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问 题你知道什么是区域吗?区域是如何划分的?如何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一、区域的含义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例如,甘肃省的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我们可以通过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将甘肃省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干湿区域,分别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图1-1-1 长三角地区3第 一 节认识区域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地域范围、

6、形状和面积,有明确的区域特征。例如,甘肃省的干旱区位于该省西北部,湿润区位于该省东南部,各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人们划分区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对区域开发利用。图1-1-3甘肃省干湿区的划分知识窗全国主体功能区全国主体功能区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2011年6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发布,将全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优化开发区域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

7、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限制开发区域指资源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禁止开发区域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图1-1-2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4第 一 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图1-1-4全国主体功能区示意活动区域空间尺度(地域范围)可大可小。大尺度区域如全球陆地、全球海洋或者北美洲、西欧、中东地区等。若将我国作为一个空间单元,大尺度区域可包括几个甚至十几个省区,如东部沿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等;中等尺度区域可包括一两个省区或者相邻的省区,如江苏省、京津冀地区等;

8、小尺度区域可以是某一省内的部分地区,如辽中南工业区,也可以是城市内部的某一区域,如上海自由贸易区等。一般来说,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表达的区域特征越宏观;反之,尺度越小则表达的区域特点越详细、越具体。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同一区域的功能和开发利用也不尽相同。5第 一 节认识区域二、区域的类型区域是以某种指标为依据划分的。根据不同的划分指标,可以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我们既可以依据单一指标来划分,如以积温为指标将某个区域划分为不同的温度带;又可采用综合指标来划分,如根据语言、宗教等指标将世界划分为东亚文化区、中东与北非文化区、欧美文化区等。图1-1-5我国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1. 打开电子地图,放大或

9、者缩小图幅,体会区域空间尺度的变化,说说其与比例尺变化的关系。2. 空间尺度的大小会影响区域特征的描述。读图1-1-5,从不同的空间尺度描述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区域特征。3. 从全国、长江经济带和上海三种不同的空间尺度,说明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意义。上海自由贸易区长江经济带6第 一 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知识窗中国汉语方言区在汉语中,众多方言对民族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方言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其在地域上的分布范围,称为方言区。汉语通常可划分为七大方言区: 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湘方言区、粤方言区、闽方言区、客家方言区和赣方言区。北方方言区,以北京话为中心,又称“官话区” ,是现代汉语最大的

10、方言区,主要包括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长江以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区等。吴方言区,以上海话为代表,主要包括江苏的南部和浙江、上海。湘方言区,以长沙话为代表,主要包括湖南一带,还有广西的一些地区。粤方言区,以广州话为代表,主要包括广东中南部、广西的一些地区以及香港、澳门等地。闽方言区,主要包括福建、广东潮汕地区等。客家方言区,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主要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台湾等地。赣方言区,以南昌话为代表,主要包括江西大部分地区以及湖北东南地区。图1-1-6 中国汉语方言区分布我们既可以按照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如根据自然条件差异将我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区;又可以按照人文要素特征来划分,如根

11、据经济发展水平,将我国划分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7第 一 节认识区域三、区域的特征整体性区域内部各部分、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其相对一致性。以青藏高原为例,该地区整体性特征是以高寒牧业为主,人口、城市及种植业集中于河谷地带,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弱,许多地区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主要原因是这里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冰川冻土广布;植被稀少且以耐寒的高原和高山草丛为主。自然环境制约着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以及人口和城市的分布。活动我国热量带的划分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中国汉语方言区的划分单一指标综合指标自然要素

12、人文要素表1-1-1 我国不同类型区域的划分1. 读图1-1-6,查找你的家乡属于哪个方言区,说说汉语方言的形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2. 勾选表1-1-1中不同类型区域划分所依据的指标。 方言形成的因素很多,有自然方面的因素,如山川河流的阻隔;也有社会历史方面的因素,如人口的迁移、长期的农业经济或战争造成的分裂割据;还有语言本身的因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抵触、相互影响等。3. 你还能举出12个依据不同指标对区域进行划分的例子吗?8第 一 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差异性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我们所说的区域内具有相对一致性,并不是说内部

13、没有差异,只不过是求大同存小异。例如,青藏高原北部为藏北高原,地面起伏平缓,周围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唐古拉山等高山环抱,植被稀疏矮小,为高寒荒漠草原和高寒荒漠,以高寒牧业为主,人烟稀少;东南部则山河密集、峡谷深切,植被多为亚高山森林与高山草甸,以“谷地农业”为主,人口相对密集。除了区域内部存在差异外,区域之间的差异更为明显,如青藏高原区和黄土高原区的差异。图1-1-7青藏高原区的整体性冰川冻土空气稀薄聚 落人 口太阳辐射强烈植被稀少耐寒动物高寒农牧业气温低地势高9第 一 节认识区域知识窗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信息、生产要素等打破区域界限,在更大的空间内优化组合与合理配置,通过国

14、际分工,在世界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出现了日益加深的趋势。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区域开放性的表现。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使得整个世界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不可避免地卷入全球化的浪潮之中。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科学技术、国际贸易、跨国公司、国家政策等。其中科学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器,尤其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把全球紧密联系起来,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使“地球村”逐渐变成现实。国际贸易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力和载体的跨国公司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

15、化的历史进程。世界各国的积极参与,为经济全球化扫除了体制方面的障碍。图1-1-8区域之间的经济要素流动示意资金、技术、信息等劳动力、自然资源等欠发达区域城市城市发达区域开放性区域作为地球表层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联系的,包括自然要素之间和社会要素之间的联系,使区域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10第 一 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活动当你离开自己家乡后,经常会想念它,有人形容此为乡愁。人们心中惦记的正是家乡的亲情、风俗与一草一木。有一位诗人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你了解你的家乡吗?图1-1-9家乡印记1. 你的家乡位于哪个省(自治

16、区、直辖市)、省辖市、区(市、县)、街道(乡镇)?说出它们之间在空间尺度上的差异。2. 以自然要素或人文要素为指标进行划分,你的家乡属于什么类型的区域?具有怎样的特征?3. 你家乡的发展与周边地区甚至更远的区域有什么联系?举例说明这些联系对你家乡发展的影响。11第 二 节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第二节地球表面可以划分为许多区域。不同区域之间有共同之处,也存在明显差异。区域发展须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问 题回忆曾经去过的某个地方,与自己的家乡比较一下:两地有哪些异同?应该如何分析这些异同?一、区域发展的异同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是某一地理要素的相似性,也可以是

17、区域整体所表现出的相似性。同时,区域发展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特征等方面。不同区域地理位置不同,地形、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也存在差异,其中地形和气候是决定自然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土壤和植被是反映自然环境差异的两面“镜子”。同时,各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区域发展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图1-2-1 江南水田图1-2-2 新疆天山云杉林12第 一 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二、区域发展异同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区域发展的比较,是在对区域地理环境及区域发展状况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探究其形成原因,分析区域发展特征以及发展方向的异同,为区域优化发展提出建

18、议。区域发展异同的比较有多种方法,我们可以从日本和英国的比较中得到启示。图1-2-3 日本图1-2-4 英国13第 二 节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自然环境的比较日本和英国在自然环境方面有许多相似性。例如,两国都是岛国,面积相差不大;大部分地处北温带,气候比较温暖湿润。但是两国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侧,地理位置和地形等要素的不同,造成了两个国家自然环境的显著差异,并影响到各自的经济发展、人口及城市分布等。表1-2-1 日本和英国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要素 区域日本英国地形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分布零散。多火山、地震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错分布气候南北差异显著: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19、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受北大西洋暖流及西风带的影响,终年温和多雨,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植被森林面积约占领土的2/3,植物种类多样森林面积约占领土面积的1/9,以草地为主,植物种类比日本少水文河流短小湍急,多峡谷、瀑布,不利于航行,但水力资源丰富河网较密,流量平稳,各河之间分水岭不高,大多有运河相通矿产资源贫乏 煤、铁、石油经济发展的比较日本和英国经济发展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充分发挥了岛国的优势。但是,由于经济发展起步时间和发展过程方面的差异,加上人口数量悬殊,自然环境各异,文化

20、传统不同,两国在产业结构、工业和城市分布等方面有较大差异。 农业生产的比较日本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英国畜牧业发达,在农业中占主体,畜牧业中放牧和饲养并存。日本和英国渔业资源都比较丰富,日本的年捕鱼量居世界前列。14第 一 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图1-2-8 英国工业和矿产分布图1-2-7 英国的产业结构(2015年)图1-2-6 日本工业分布图1-2-5 日本的产业结构(2015年)1.1%70.0%28.9%0.7%20.1%79.2%第一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三产业15第 二 节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 工业发展的比较日本工业发展所需原料、燃料大部分靠进口,因

21、此工业和城市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表现出明显的“临海型”特点。为减少对国际市场原料和燃料的依赖,日本提出“技术立国”的政策,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20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生产向国外转移,以充分利用他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英国早期主要工业区和城市大都建在煤炭产区,具有明显的“资源型”特点,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向“临海型”转变的趋势。北海油田的开发对英国现代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带动了北海沿岸苏格兰地区的发展。表1-2-2 日本和英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要素 区域日本英国经济发展特点经济大国,工业化起步较晚工业化最早的国家工业及其分布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

22、“临海型”布局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有“世界工厂”之称。“资源型”布局向“临海型”布局转变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以畜牧业为主人口与城市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曾向海外大量移民三、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存在差异,这是因地制宜的基础和出发点。根据各地的区域特征,采取适宜的发展策略,这就是因地制宜原则。在区域发展中,既要考虑位置、气候、地形、矿产资源等自然条件,也要考虑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和科技等社会经济因素,充分发挥各区域的优势,做到因地制宜、物尽其用。16第 一 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知识窗浙江省长兴县的因地制宜发展长兴县位于浙江

23、省北部,东临太湖,山水环绕,扼守苏浙皖三省门户,交通便捷,地理区位优越。过去长兴县以传统的工矿业为主,炸山采石,下井挖煤,还办起蓄电池生产厂,虽赚得“金山银山”,却丧失“绿水青山”。近年来,长兴县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业,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长兴县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发展特色农业。目前,全县以花卉苗木、名优水果、优质茶叶、高效竹林和特种水产等为重点的特色产业用地约占农业用地总面积的近70%。现代农业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长兴县利用太湖岸线的资源,发展百里古银杏园、太湖源生态园等旅游项目。占地300多公顷的太湖图影生态湿地已开发为长三角地区新兴的生态旅游景观

24、,西太湖畔的宝地仙山湖也建成了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风景旅游区。图1-2-10 长兴仙山湖图1-2-9 长兴霞幕山17第 二 节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活动我国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量较丰富。三面环山、平原沃野是该区域的基本特征,也是地理区域形成的自然基础。北部大兴安岭和东部小兴安岭、长白山地是我国森林的主要分布区,森林蓄积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4。从中部到东部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以及三江平原组成的东北大平原,沃野千里,沼泽湿地散布其间,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图1-2-11东北地区地形1. 东北地区作为一个

25、整体具有相对一致性,但内部也存在着差异,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请说说可以选取哪些指标来进行划分,并尝试进行划分。2. 用因地制宜原则,分析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原因。3. 近年来东北地区扩大了水稻种植面积,分析其原因。18第 一 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一、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的一般步骤分析区域发展差异单 元 活 动二、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的主要方法收集与整理资料在开展区域发展差异分析时,收集资料是基础。一般来说,收集资料有直接收集法和间接收集法。直接收集法就是通过对区域的实地考察和调查,得到第一手资料;间接收集法就是通过会议、座谈、上网或查阅报纸、杂志、书籍等,收集有关统计数据、文字材

26、料等。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针对目的有重点地收集。分析区域发展差异对区域发展差异进行分析比较时,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 指对区域内地理特征进行定性描述和说明,包括文字叙述、图像展第一步,收集与整理资料第二步,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第三步,探究区域发展差异形成的原因内容: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 人文条件(包括人口、经济、文化、历史沿革等)。方法:文字整理归类、数据分析、图表绘制等。区域发展条件、优势和劣势。区域经济分析。自然原因。社会经济原因。19单元活动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示和列表归纳等。该方法主要反映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况和基本特点,如区域的位置、范围、形状,

27、以及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特点等。 定量分析方法指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借助定量分析方法与手段对地理特征进行量化研究。其目的是探究地理特征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形成原因。例如,可以对区域内气温、降水量和河流的流量等进行定量分析,了解河流流量与气温、降水量之间的关系,并预测河流流量的变化情况。 综合分析方法指对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例如,在河流上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既要考虑发电、供水、防洪、航运等效益以及该工程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方面,也要考虑地质基础、淹没范围以及对河流上下游水文、生物、泥沙、河流侵蚀等生态环境的影响,甚至要考虑到国防安全等因素。三、活动案例分析长江流域不同区域发展

28、的差异长江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贯穿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流域面积十分广阔,其上游、中游和下游流经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以上游的贵州省、中游的湖北省、下游的江苏省为例,通过比较来分析长江流域不同区域发展的差异。图1-3-1 贵州省、湖北省、江苏省在长江流域的位置20第 一 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收集与整理资料注意重点收集对衡量区域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相关指标,如区域的经济总量、人均收入、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等,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可以通过统计图表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图表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区域发展相关要素之间的差异及变化。根据数据绘制图表时

29、,要注意图表类型选择的恰当性,一般反映总量及变化的可以采用柱状图,反映比例结构的可以采用饼状图,反映变化发展的可以采用折线图等。 探究区域发展差异形成的原因可以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寻找区域发展存在差异的原因。活动表1-3-1 贵州、湖北、江苏三省区域发展相关要素对比(2016年) 区域 要素 贵州省湖北省江苏省人口 / 万人3 5555 8857 999面积 / 104km217.618.5910.72GDP总量 / 亿元11 776.7332 665.3877 388.28产业结构(一、二、三产业占GDP百分比)15.7 : 39.6 : 44.711.2 : 44.9 : 43.95.3

30、 : 44.7 : 50城镇人口比重 / %44.1558.1067.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26 742.629 385.840 151.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8 090.312 72532 070.121单元活动分析区域发展差异1. 根据表1-3-1的资料,绘制三省GDP总量柱状图,并分析三省GDP的地区差异。2. 根据表1-3-1中三省产业结构的数据绘制相关图表,说说你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图表呈现数据,并分析三省产业结构的差异。3. 查找资料,并结合表1-3-1,比较贵州省、湖北省和江苏省的区域发展差异。4. 试分析贵州、湖北和江苏三省区域发展差异形成的原因。活动分析不同

31、区域发展的特征,比较各个区域发展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特别是对区域发展差异性的比较分析,是地理学常用的方法。选择一个地区与你的家乡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了解家乡,为建设家乡出谋划策。1. 你准备选择哪个地区与你的家乡进行比较?说说你的理由。2. 收集这两个地区的数据和资料,并说说为什么选择这些资料。3. 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并绘制相关统计图。4. 根据相关数据资料和图表分析两个地区发展的差异,探究区域发展差异形成的原因。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是资源。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会对区域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区域的进一步发展。各地区资

32、源分布不均衡,开发利用也存在阶段性。当一个地区陷入过度开发、生态脆弱的困境时,当一个地区遭遇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窘迫时,当一个地区面临经济社会发展受阻的逆境时,其未来该何去何从?应该如何根据区域的特点进行综合开发?应该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一起探讨吧!第二单元223第 一 节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第一节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生态脆弱地区是指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稳定性较差、抵抗外来干扰和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较弱、易于发生生态退化且难以自我修复的区域。生态脆弱地区一般位于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交界的过渡区域。我国生态脆弱地区大多位于农牧、林牧、农林等复合交错带,分布

33、面积大,生态脆弱性表现明显。随着人类的不断开发建设,生态脆弱区生态、经济、社会问题愈发突出。问 题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主要的生态脆弱区?黄土高原地区为什么生态脆弱?当地该如何发展?图2-1-2 生态脆弱的黄土高原图2-1-1 生态脆弱的青藏高原24第 二 单元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一、黄土高原地区的脆弱生态图2-1-3 黄土高原地形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上游与海河上游地区,一般泛指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的广大地域,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我们的祖先在此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黄土高原地处沿海向内陆、平原向高原、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

34、。区域人口的不断增长引起的生产生活需求,则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气候较为干旱黄土高原气候较为干旱,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植被覆盖率低。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且多暴雨,69月的降水可达到年降水量的60%75%,加剧了对地表的侵蚀。较为干燥的春季不利于地表植被的及时恢复。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地表主要组成物质为黄土,以细粉沙为主,有较多的孔隙,土质疏松,具有明显的垂直节理性,遇水易分散,抗冲、抗蚀性能弱,容易导致水土流失。25第 一 节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地表形态沟壑纵横黄土高原地势较高,海拔8003 000米。长期的流水侵蚀,塑造了黄土高原塬、墚、峁和沟谷等多种特殊的地貌形态,地形破碎,千沟万壑

35、,更容易受到强降水的侵蚀。环境破坏后难以恢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大面积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不断加剧。而水土流失后,不仅使地表支离破碎,还严重降低土壤的肥力,加之气候较为干燥,植被难以恢复,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活动实验探究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实验材料准备1. 准备若干个透明塑料饮料瓶,用剪刀加工成如图2-1-4 a 所示的形状。2. 准备三种土质,分别为细沙、黏土和带有枯枝落叶的表土,如图2-1-4 b。3. 将瓶子一侧垫高,将同样大小的烧杯放在瓶口处准备接水,如图2-1-4 c 。 实验内容实验一:探究同等地形、降水条件下,土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1. 分别将三个瓶子的一侧垫高10厘米。2. 用喷壶在6

36、0厘米高处分别向三个瓶子的开口处喷洒水滴,持续至瓶口有水流出一段时间,且保证三个瓶子的喷洒时间相同。3. 烧杯中泥沙沉淀后,分别量算出泥沙的高度,记录在表2-1-1中。图2-1-4 实验探究水土流失cab26第 二 单元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实验二:探究同等土质、降水条件下,坡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1. 任选一种土质,分别装在两个瓶子中,将两个瓶子的一侧分别垫高10厘米 和20厘米。2. 用喷壶在60厘米高处分别向两个瓶子的开口处喷洒水滴,持续至瓶口有水流出一段时间,且保证三个瓶子的喷洒时间相同。3. 烧杯中泥沙沉淀后,分别量算出泥沙的高度,记录在表2-1-1中。实验结果记录表2-1-1 实验结果记录

37、带 有 枯 枝 落叶的表土黏土细沙实验一瓶子高度10厘米实验二瓶子高度10厘米瓶子高度20厘米变量土质泥沙含量根据记录的数据,分析土质、地形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参考上面的实验思路和步骤,你能否提出新的假设,并通过实验来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其他因素。二、脆弱生态影响区域发展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广,约占区域总面积的70%。水土流失使黄河水平均含沙量高达每立方米35千克,是长江水平均含沙量的29倍。水土流失时空分布集中:69月产沙量占年产沙量的80%以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集中在黄河中游的多沙粗沙区。27第 一 节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知识窗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与水土流失据文献记载,古代黄

38、土高原森林草原广布。西周时期,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之后不断减少,至明清时仅为8万平方千米。如山西省吕梁山唐代曾辟为林区,到明清时已破损不堪。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对地面植被造成的破坏,是加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2 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黄土高原的北半部是游牧区,南半部是农业区。随着开发利用,黄土高原的农业区由南向北扩展,农耕地由平原、缓坡地向丘陵、陡坡扩展,与之相应的是林草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如宁夏南部六盘山林区,明代还保留有许多森林,清代人口增长,对森林的利用方式以开垦、烧炭为主,森林遭到严重破坏。黄河中游的渭河,唐代称为“清渭”。诗人白居易的泛渭赋称渭河是“百里之清

39、流”,可见当时河流含沙量很低。内蒙古自治区有清水河县,宁夏回族自治区有源于六盘山的清水河,其名称的由来都与河水清澈少沙有关,但在千百年后的今天都成了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自然灾害易发黄土高原历史上自然灾害频繁,是我国多灾地区之一。发生的自然灾害多达20余种,其中旱灾、洪水、冰雹、虫害、暴雨、霜冻等灾害最为常见。19491990年,85%的年份发生旱灾,其发生率和危害程度均居各种灾害首位,76%和37%的年份会发生洪水和暴雨灾害,洪水和暴雨还会引发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据统计,全国约有1/3的滑坡灾害发生于黄土高原地区。28第 二 单元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图2-1-5 黄土高原的滑坡图2-1-6

40、黄土高原的泥石流影响农业生产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沟壑面积越来越大,农田破坏严重,耕地减少。强烈的土壤侵蚀致使土层变薄,土壤肥力降低,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土地生产力下降,严重影响该地区农业的发展。活动黄土高原地区生态脆弱,加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引发了众多生态环境问题,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1. 黄土高原最突出的问题是水土流失,脆弱的生态是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背景。分析脆弱生态是如何导致水土流失的,并尝试构建联系图。2. 结合图2-1-7 ,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黄土高原环境问题的形成过程。图2-1-7 人口增长和脆弱生态引发环境问题3. 查找资料,说说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地区的环境与发展带来哪些

41、影响。29第 一 节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三、黄土高原地区的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需治土与治水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与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 工程措施黄土高原的沟谷坡地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在沟谷两侧的坡地实施各种工程性措施可以减轻降雨和坡面径流的侵蚀作用。例如在坡面上打抗滑桩防止山体滑坡,开建与等高线平行的引流渠减少坡面径流,挖水平沟让坡面径流转为地下径流,建鱼鳞坑储水并护坡等。在沟谷中修建淤地坝形成小水库以保土蓄水,修拦沙坝、谷坊坝阻止沙石向下游流失。图2-1-8 防止山体滑坡的抗滑桩图2-1-9 储水和护坡的鱼鳞坑 生物措施提高林草覆盖率是治理水土流失的

42、根本措施之一。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采取植树种草和退耕还林还草等各种生物措施,以削减暴雨和径流对地表的侵蚀能力,同时通过植物根系对土壤的固结作用提高表土的抗蚀能力。培育根系发达、固土蓄水性能好、抗旱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的乔木、灌木和牧草,可以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30第 二 单元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图2-1-10 在沟头植树造林图2-1-11 在田埂栽种灌木图2-1-12 油料果树间作套种图2-1-13 滴灌技术 农业技术措施黄土高原地区的塬面和较陡山坡宜发展林草业,部分种植经济林果,草地保持适度放牧。山下缓坡和沟谷发展种植业,通过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的固结力,减轻水土流失。实施

43、间作套种、高沟垄作、水平阶种植等耕种手段,采用地膜覆盖、塑料大棚、日光温室以及喷灌、滴灌等生产和灌溉技术,增强耕地抗蚀能力,减少水土流失。优化产业结构黄土高原地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条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发展。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加大农林牧优良品种的培育和引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产品商品率;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旅游31第 一 节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知识窗陕西省发展特色水果业果业是陕西一张靓丽的名片。据统计,全世界平均每7个苹果中就有1个产自陕西。1998年以来,陕西一直位居中国第一水果大省,水果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均为全国第一。至2015年底,全省水果种植总面积达120多万公顷,产量1

44、650万吨,行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中国果汁大会和中国果业品牌大会相继在陕西成功举办。陕西果业已成为陕西农业中效益最好、风险最小、竞争力最强和辐射带动面最大的产业。到2020年,预计全省果园面积达130多万公顷,总产量2 335万吨,果业“三产”总值3 000亿元,果农人均收入3万元,全省果品质量、果农收入,以及果业组织化、信息化、规模化等指标基本达到现代化水平,实现“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黄土高原地区快速的人口增长使得脆弱的生态环境越来越难以支撑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持续发展,因此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调整人口布局是区域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1995年黄土高原人口自

45、然增长率为10.2,2010年下降到5.5。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和环境承载力达到或超过极限地区的人口迁出,减轻当地生态环境的压力。业;同时利用黄土高原丰富的煤炭、天然气、石油资源,借国家能源开发西移的契机,以能源开发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图2-1-14 陕西洛川苹果博览会32第 二 单元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图2-1-16 宁夏西吉县震湖乡的孟湾移民新村图2-1-15 19952010年黄土高原地区人口数量知识窗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成效 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陕北地区的植被覆盖率从2000年的31%提升至2012年的53%。图2-

46、1-17 2000年和2012年陕北地区植被覆盖率对比 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及下游地区的各水文站年输沙量大幅度降低,如龙门水文站平均每年的输沙量从1989年前的9.72亿吨降低到1989 2015年间的0.52亿吨。黄河入海泥沙量也显著减少,如靠近入海口的利津站,平均每年的输沙量从1989年前的9.86亿吨降低到1989 2015年间的2.56亿吨。经过多年不懈努力,黄土高原地区的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区域生态得到修复,社会经济健康发展。2000年2012年人口/万人年份11 00010 50010 0009 5009 0008 5008 0001995 20011996

47、20021997 20031998 20042007199920052008200020062009201033第 一 节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图2-1-18 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不同年份输沙量比较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陕西省2013年全年生产总值为16 366亿元,2017年增加到21 899亿元,年均增长7.55%,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2017年林业产值增长了14.1%。活动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指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人地矛盾问题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岩石逐渐裸露,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演变过程。由于长期以来大面积的陡坡开荒

48、,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造成地表裸露,加上喀斯特石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裸露,出现石漠化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漠化的程度和面积不断加深和发展。我国的石漠化地区大多是贫困地区。1. 根据石漠化的成因,查找相关资料,分析讨论我国石漠化的地区分布。2. 分析说明石漠化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3. 请为石漠化综合治理提出建议,并为当地解决贫困问题出谋划策。图2-1-19 贵州兴仁县土地石漠化34第 二 单元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第二节资源枯竭地区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过程的地区。资源枯竭地区转型问题是世界各国经济

49、社会发展中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突出问题。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起来的德国鲁尔区,经历了从辉煌到衰落再到振兴的过程。问 题鲁尔区是如何再度振兴的?对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有什么启示?一、鲁尔区的昔日辉煌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总面积约4 500平方千米,人口约600万。鲁尔区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就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东欧、西欧往来的必经之地。莱茵河纵贯本区南北,利珀河、鲁尔河横穿东西,铁路、公路密布,区域内水陆交通发达,对外联系便利。图2-2-1 德国鲁尔区一景图2-2-2 鲁尔区地理位置35第 二 节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活动区位因素特点对工业发展的影响位置交通煤炭铁矿水

50、源市场表2-2-1 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及其对工业发展的影响鲁尔区优越的区位条件对其工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 思考并完成表2-2-1。鲁尔区煤炭资源极为丰富,可采总量约220亿吨,占全国的90%,而且煤炭质量高、品种全、埋藏浅,露天煤矿多,开采成本低,煤炭在市场上竞争力强。19世纪,鲁尔区开始大规模开采煤炭,并从国外输入铁矿石生产钢铁,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区。20世纪中期,鲁尔区工业增长加快,在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上发展了炼焦、电力、钢铁、化工、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成为德国乃至世界重要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主要城市有埃森、杜伊斯堡、多特蒙德等。2. 读图2-2-3,归纳鲁尔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