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UD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pCJJ 69- 95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urban pedestrian overcrossing and underpass1996-03-14 发布 1996-09-01 实施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建 设 部 发 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T ech ni cal speci f i cati ons of u rban pedestri an overcrossi ng and u nderpassCJJ 6 9 - 9 5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批准
2、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 9 9 6年 9月 1 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 9 6 北 京关于发布行业标准 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的通知建 标 19 9 6 144号根据建设部建标19 9 0 40 7 号文的要求, 由北京市市政工程 研究院主编的 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 ,业经审查, 现批准为行业标准, 编号CJJ6 9 9 5, 自19 9 6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本规范由建设部城镇道路桥梁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北京市市政 设计研究院负责归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主编单位负责,由 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 9 6 年 3 月 1
3、 4 日21 总 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一般 规 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 1设 计 通 行 能 力. 22.2 净 宽.22.3 絲.32.4 设计原则 .42 . 5构 造 要 求.52 . 6附 属 设 施.63天桥设计.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3.1 荷 载.83 . 2建筑设计.153.3 结构选型.163 . 4梯 ( 坡)道、平 台. 163.5 照明 .173. 6 结构设计.183. 7 地基与基础.183. 8 防水与排水.193.9 其他 .194地道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41荷载 . 214 . 2建筑设计.234.3 结构选型.244 .
5、4梯 ( 坡)道、平台与进出口 . 244.5 照明通风.254 . 6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254. 7 地基与基础.264 . 8防水与给排水.2634.9 其他 .275 施 工. 285.1 般规定. 285.2 基础工程. 285.3 构件制作. 295 . 4运输吊装. 305.5 附属工程. 30附录A本规范用词说明.31附 加 说 明.32-条 文 说 明.3341 * 0 . 1 为了统一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标准( 以下简称“ 天 桥”与 “ 地道” ) ,使工程达到适用、安全、经济、美观,制定本 规范。1 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中跨越或下穿道路的天桥或地道的设
6、计与施工。郊区公路、厂矿及居住区的天桥与地道可参照使用。1. 0 . 3天桥与地道的设计与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 0 - 3. 1天桥与地道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布局的要求, 应从工 程环境出发,根据总体交通功能进行选型。1. 0 . 3. 2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应积极采用新结构、 新工艺、 新技术。1. 0 . 3. 3结构应满足运输、 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强度、 刚度和稳 定性要求。1. 0 . 3. 4结构设计应与施工工艺统筹考虑, 宜采用工厂预制的 装配式结构。10 . 3 .5 应按适用、经济、美观相结合的原则确定装饰标准。1. 0 . 3. 6 应符合防火、防电、防腐蚀、抗震等安全
7、要求。1. 0 . 3. 7 应限制结构振动对行人舒适感、安全感的不利影响。1. 0 . 3. 8 选择施工工艺、制定施工组织方案时,应以少扰民、 少影响正常交通为原则,做到安全、文明、快速施工。1 . 0 . 4 天桥与地道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在防火、 防爆、防电、防腐蚀等方面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 规定。2 一 般 规 定2 . 1设计通行能力2. 1. 1天桥与地道的设计通行能力应符合表2. 1. 1 的规定:天桥、地道设计通行能力 表2.1.1类 另I J天桥、地道P/ (h m)车站、码头的前的天桥、地道P/ (h m)设计通行能力24001850注:P/ (h
8、 m )为人/ (小 时米) ,以下同。2. 1. 2天桥与地道设计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2. 1 . 2 : 1 全市性的车站、码头、商场、剧院、影院、体育馆 ( 场) 、公园、展览馆及市中心区行人集中的天桥( 地道)计算设 计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为0 . 7 5。2- 1. 2. 2大商场、 商店、 公共文化中心及区中心等行人较多的 天 桥 ( 地道)计算设计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为0 . 8 。2. 1. 2. 3区域性文化中心地带行人多的天桥( 地道) 计算设计 通行能力折减系数为0 . 8 5 。2.2 净 宽2. 2. 1天桥与地道的通道净宽应符合下列规定:2. 2. 1.
9、1天桥与地道的通道净宽, 应根据设计年限内高峰小时 人流量及设计通行能力计算。2. 2. 1 .2 天桥桥面净宽不宜小于3 m ,地道通道净宽不宜小于3. 7 5m022 . 2 . 2 天桥与地道每端梯道或坡道的净宽之和应大于桥面( 地 道)的净宽1. 2倍以上。梯 ( 坡)道的最小净宽为1. 8 m。2. 2 .3 考虑兼顾自行车推车通过时, 一条推车带宽按l m 计, 天 桥或地道净宽按肖行车流量计算增加通道净宽,梯 ( 坡)道的最 小净宽为2 m 。2. 2 .4 考虑推自行车的梯道, 应采用梯道带坡道的布置方式, 一 条坡道宽度不宜小于0 . 4m,坡道位置视方便推车流向设置。2.3
10、净 高2. 3. 1天桥桥下净高应符合下列规定:2. 3. 1 .1 天桥桥下为机动车道时,最小净高为4. 5 m ,行驶电 车时,最小净高为5. 0 m。2. 3. 1 .2 跨铁路的天桥, 其桥下净高应符合现行国标 标准轨 距铁路建筑限界的规定。2. 3. 1 .3 天桥桥下为非机动车道时,最小净高为3. 5 m ,如有 从道路两侧的建筑物内驶出的普通汽车需经桥下非机动车道通行 时,其最小净高为4. 0 m。2. 3. 1. 4天桥、 梯道或坡道下面为人行道时, 净高为2. 5 m , 最 小净高为2. 3 m 。2. 3. 1. 5考虑维修或改建道路可能提高路面标高时, 其净高应 适当提
11、高。2 . 3 . 2 地道的最小净高应符合下列规定:2. 3. 2. 1地道通道的最小净高为2. 5 m 。2. 3. 2. 2地道梯道踏步中间位置的最小垂直净高为2. 4 m ,坡 道的最小垂直净高为2. 5 m ,极限为2. 2 m 。2 . 3 . 3 天桥桥面净高应符合下列规定:2. 3. 3. 1 最小净高为2. 5 m 。2. 3. 3. 2各级架空电缆与天桥、 梯 ( 坡)道面最小垂直距离应 符合表2. 3. 3 规定。3天桥、梯道、坡道与各级电压电力线间最小垂直距离表表 2. 3. 3最 小 、 垂 直 距 离路电压s(kV)配电线送电线地区1以下1103560 110154
12、 220330居 民区6. 06. 57. 07. 07. 58. 5非 居 民区5. 05.56. 06. 06. 57.52- 4设计原则2. 4. 1天桥与地道设计布局应结合城市道路网规划, 适应交通的 需要,并应考虑由此引起附近范围内人行交通所发生的变化,且 对此种变化后的步行交通进行全面规划设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 时,可设置天桥或地道。其中机动车交通量应按每小时当量小汽 车 交 通 量 ( 辆/ 时,即pcu / h ) 计。2. 4. 1. 1进入交叉口总人流量达到18 0 0 0 P/ h ,或交叉口的一 个进口横过马路的人流量超过50 0 0 P/ h ,且同时在交叉口 一个进
13、 口或路段上双向当量小汽车交通量超过120 0 pcu / h 。2. 4. 1. 2进入环形交叉口总人流量达18 0 0 0 P/ h 时, 且同时进 入环形交叉口的当量小汽车交通量达20 0 0 pcu / h 时。2. 4. 1. 3行人横过市区封闭式道路或快速干道或机动车道宽 度大于2 5 m 时,可每隔30 0 40 0 m应设一座。2. 4. 1. 4铁路与城市道路相交道口, 因列车通过一次阻塞人流 超 过10 0 0 人次或道口关闭时间超过15mi n时。2. 4. 1. 5路段上双向当量小汽车交通量达120 0 pcu / h , 或过街 行人超过50 0 0 P/ h 。2.
14、 4. 1. 6 有特殊需要可设专用过街设施。2. 4. 1. 7 复杂交叉路口, 机动车行车方向复杂, 对行人有明显 危险处。2- 4. 2天桥或地道的选择应根据城市道路规划, 结合地上地下管线、市政公用设施现状、周围环境、工程投资以及建成后的维护 条件等因素做方案比较。地震多发地区宜考虑地道方案。2- 4 .3 规划天桥与地道应以规划人流量及其主要流向为依据, 在 考虑自行车过天桥地道时,还应依据自行车流量和流向,因地制 宜采取交通管理措施,保障行人交通安全和交通连续性。并做出 有利于逐步形成步行系统的总体布局。2 . 4 . 4 天桥与地道在路口的布局应从路口总体交通和建筑艺术 等角度统
15、一考虑,以求最大综合效益。2. 4 .5 天桥与地道的设置应与公共车辆站点结合, 还应有相应的 交通管理措施。在天桥和地道附近布置交通护栏、交通岛、各种 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友其他设施。2- 4 .6天桥与地道的布局既要利于提高行人过街安全度, 又要提 高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地面梯口不应占人行步道的空间,特殊 困难处, 人行步道至少应保留1. 5 m 宽, 应与附近大型公共建筑出 入口结合,并在出入口留有人流集散用地。2. 4. 7 天桥与地道设计要为文明快速施工创造条件, 宜采用预制 装配结构,在需要维持地面正常交通时地道应避免大开挖的施工 方法。2 . 4 . 8 天桥的建筑艺术应与
16、周围建筑景观协调, 主体结构的造型 要简洁明快通透,除特殊需要处不宜过多装修。2 . 4 . 9 天桥与地道可与商场、文 体 场 ( 馆) 、地铁车站等大型人 流集散点直接连通以发挥疏导人流的功能。2 .5 构 造 要 求2. 5. 1天桥与地道的结构应符合以下要求:2. 5. 1. 1结构在制造、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 应具有规定 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2. 5. 1. 2应从设计和施工工艺上减小结构的附加应力和局部应力。2. 5 . 1 . 3 结构形式应便于制造、运输、安装、施工和养护。2. 5. 2天桥上部结构, 由人群荷载计算的最大竖向挠度, 不应超 过下列允许值:梁板式主
17、梁跨中梁板式主梁悬臂端 A / 30 0 桁架、拱 1/ 8 0 0注:L为计算跨径;A为悬臂长度。2. 5 .3 天桥主梁结构应设置预拱度, 其值采用结构重力和人群荷 载所产生的竖向挠度,并应做成圆滑曲线。当结构重力和人群荷 载产生的向下挠度不超过跨径的1/ 16 0 0 时,可不设预拱度。2. 5. 4为避免共振, 减少行人不安全感, 天桥上部结构竖向自振 频率不应小于3H z 。2. 5. 5天桥、 地道及梯( 坡)面的铺装应符合平整、防滑、 排水、 无噪音、便于养护的要求。2 . 5 . 6 天桥结构应视需要设置伸缩装置以适应结构端部线位移 和角位移需要。伸缩装置应选用止水型的。2 .
18、 5 . 7 地道结构,以汽车荷载( 不计冲击力)计算的最大挠度不 应超过1/ 6 0 0 。注:用平板挂车或履带车荷载验算时,上述允许挠度可增加20%。2- 5 .8地道结构应视地质情况及结构受力需要设置沉降缝和变 形缝。对沉降缝、变形缝和施工缝应做止水设计。采取设止水带 等防水措施。2 . 5 . 9 封闭式天桥与地道根据需要应有通风、排水和防护措施。26 附 属 设 施2 . 6 . 1 天桥必须设桥下限高的交通标志,并应符合下列要求:2. 6 . 1. 1限高标志应放置在驾驶人员和行人最容易看到, 并能 准确判读的醒目位置。2- 6 . 1. 2限高标志的限高高度, 应根据桥下净高、当
19、地通行的 车辆种类和交叉情况等因素而定。天桥桥下限高标志数应比设计 净高小( ) 5 m 。2- 6 . 1. 3限高标志牌应由交通管理部门统一规定。2. 6 . 1. 4限高标志牌的构造及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限高标志可直接安装在天桥桥孔正中央或前进方向的右侧;( 2) 标志牌所用的材料及构造由交通管理部门统一规定。2. 6 . 2天桥与地道的导向标志, 应设置在天桥、 地道人口处及分 叉口处。2. 6.3 在天桥与地道的地面梯道( 坡道)口附近一定范围内, 为 引导行人经由天桥与地道过街,应设置地面导向护栏,护栏断口 宜与天桥或地道两侧附近交叉路口的地形相结合,护栏连续长度 不宜太短
20、, 每侧长度一般为50 10 0 m, 护栏除要求坚固外, 其形 式、颜色还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2. 6.4 当天桥上方的架空线距桥面不足安全距离时,为确保安 全,桥上应设置安全防护罩,安全防护罩距桥面的距离不宜小于2. 5 m 02 . 6 . 5 天桥桥面或梯面必须有平整、 粗糙、耐磨的防滑措施。 多 雨雪地区,天桥可加顶棚。2. 6 . 6 在地道两端, 应设置消火栓, 配备消防器材。 在长地道内, 应按有关消防规范,设置消防措施和急救通讯装置。2- 6 . 7 在设计人流量大或较长的重要地道时, 应设置管理和维护 专用设施。2. 6.8天桥或地道结构不得敷设高压电缆、煤气管和其他可燃、
21、 易爆、有毒或有腐蚀性液( 气)体管道过街。73天 桥 设 计3 .1 荷 载3. 1. 1天桥设计荷载分类应符合表3. 1. 1 的规定。3. 1. 2天桥设计, 应根据可能同时出现的作用荷载, 选择下列荷 载组合:组 合 I :基本可变荷载与永久荷载的一种或几种相组合。 组 合I: 基本可变荷载与永久荷载的一种或几种与其他可变 荷载的一种或几种相组合。组合I: 基本可变荷载与永久荷载的一种或几种与偶然荷载 中的汽车撞击力相组合。组合I V: 天桥施工阶段的验算,应根据可能出现的施工荷载 ( 如结构重力、脚手架、材料机具、人群、风力等)进行组合。构件在吊装时,构件重力应乘以动力系数1. 2或
22、 0 . 8 5,并可 视构件具体情况做适当增减。组合V : 结构重力、 lkN/ m2人群荷载、 预应力中的一种或几 种与地震力相组合。荷载分类表 表3.1.1编号荷载分类荷 载名称1结构重力2永久荷载 (恒载)预加应力3混凝土收缩及徐变影响力4基础变位影响力5水的浮力8续表编号荷载分类荷 载名称6可变荷载基本可变荷载人 群7(活载)风 力8其他可变荷载雪重力 温度影响力9偶然荷载地震力10汽车撞击力注:如构件主要为承受某种其他可变荷载而设置,则计算该构件时,所承荷载作 为基本可变荷载。3 .1 3 人群设计荷载值及计算式应符合下列规定:3. 1. 3. 1人行桥面板及梯( 坡)道面板的人群
23、荷载按5kPa或 1. 5 k N 竖向集中力作用在一块构件上计算。3. 1 3 .2 梁、桁、拱及其他大跨结构,采用下列公式计算:当加载长度为2 0 m 以 下 ( 包括2 0 m ) 时W = 5 20 kPa)( 3. 1. 3- 1)当加载长度为21 10 0 m ( 10 0 m以上同1 0 0 m) 时( kPa) ( 3. 1. 3- 2)式 中 w一单位面积的人群荷载,kPa;L 加载长度,m;B- - -半桥宽度,m 。大于4 m 时仍按4 m 计。3. 1. 4结构物重力及桥面铺装、 附属设备等外加重力均属结构重力,可按表3. 1. 4所列常用材料密度计算。常用材料密度表表
24、 3. 1.4材料种类密 度( 10 2 kg / m3)钢、铸钢78. 5铸铁72. 59续表材料种类密 度 (102kg/m3)锌70.5铅114.0黄铜81.1青铜87. 4钢筋混凝土25. 026. 0混凝土或片石混凝土24浆砌块石或料石24. 025. 0砖7T浆砌片石23. 0砌干砌块石或片石21. 0体砖砌体18. 0价面沥青混凝土23.0沥青碎石22.0填土17.018. 0填石19.020. 0石灰三合土17.5石灰土17. 5松 木未防腐6. 0木防 腐7. 5橡 木未防腐7. 5材落叶松防 腐9. 0杉 木未防腐5. 0枞 木防 腐7. 0注:1 .含 筋 量 ( 以体积
25、计)小于等于2%的钢筋混凝土,其密度采用2500kg/m3 。 大 于2 %的采用2600kg/m3;2 .石灰三合土指石灰、砂、砾石;3 -石灰土采用石灰30%, 土 70%。3- 1- 5预加应力在结构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 应作为永久荷载计 算其效应,并考虑相应阶段的预应力损失,但不计由于偏心距增 大引起的附加内力;在结构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预加应 力不作为荷载,而将预应力钢筋作为结构抗力的一部分。3- 1. 6 外部超静定的混凝土结构应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及徐变影 响。混凝土收缩影响可作为相应于温度的降低考虑。103- 1. 6. 1整体浇筑的混凝土结构的收缩影响力, 对于一般地区 相
26、当于降温20 C, 干燥地区为3CT C; 整体浇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的收缩影响力,相当于降低温度15 2CT C。3. 1. 6 . 2分段浇筑的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收缩影响力, 相当于降温10 15C。3. 1. 6 - 3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收缩影响力, 相当于降温5 lor。混凝土徐变影响的计算,可采用混凝土应力与徐变变形为直 线关系的假定。混凝土徐变系数可参照现行的 公路钢筋混凝土 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r n o 2 3 ) 采用。3 . 1 . 7 超静定结构当考虑由于地基压密等引起的支座长期变位 影响时, 应根据最终位移量按弹性理论计算构件截面的附加内力。 3.
27、1. 8 水浮力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3. 1 . 8 . 1 位于透水性地基上的天桥墩台基础,当验算稳定时, 应采用设计水位的浮力;当验算地基应力时,仅考虑低水位的浮 力,或不考虑水的浮力。3. 1. 8 . 2基础嵌入不透水性地基的基础时,可不考虑水的浮 力。3. 1. 8 . 3当不能肯定地基是否透水时, 应以透水或不透水两种 情况与其他荷载组合,取其最不利者。3. 1. 8 . 4作用在桩基承台底面的浮力, 应考虑全部底面积, 但 桩嵌入岩层并灌注混凝土者,在计算承台底面浮力时应扣除桩的 截面积。注:低水位系指枯水季节经常保持的水位。3 . 1 . 9 计算天桥的强度和稳定时,风力计算
28、应符合下列规定:3. 1. 9.1 横向风力( 横桥方向)( 1 ) 横向风力为横向风压乘以迎风面积,横向风压按式 ( 3. 1. 9 ) 计算:W = K, K 2 K 3 K, W0(Pa) ( 3. 1. 9 )式中基本风压值,Pa。当有可靠风速记录时,按=11g t ; 2计算; 若无风速记录时, 可参照 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 , 并通过实地调査核实后采用;V为设计风速( m/ s) , 按平坦空旷地面 离地面2 0 m 高,频率1/ 10 0 的 lOmi n,平均最大风速确定;K,设计风速频率换算系数,采用0 . 8 5;K 2风载体型系数, 桥墩见表3. 1. 9 ,其他构件为1.
29、 3; K 3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采用1. 0 0 ;K ,地形、地理条件系数,采用0 . 8 0 。桥墩风载体型系数尺2 表3. 1.9截 面形状长宽比值体型系数尺2圆形截面0.8一 这1与风向平行的正方形截面1. 4一漏-1短边迎风的矩形截面l / b d 51. 4l/b . 50. 9 -1h-a长边迎风的矩形截面1/bl. 5 l/b l. 51. 4 1. 3短边迎风的圆端形截面1/61. 50. 3-1I丄长边迎风的圆端形截面1/厶 . 50. 8 1.1( 2) 设计桥墩时,风力在上部构造的着力点假定在迎风面积 的形心上。( 3) 天桥上部构件有可能被风力掀离支座时,应计算支座锚
30、 固的反力。( 4) 桥台的纵、横向风力不计算。( 5 ) 迎风面积可按结构物外轮廓线面积乘以下列折减系数计算 :12两片钢桁架或钢拱架 0 . 4三片及三片以上钢桁架以及桁拱两舷间的面积 0 . 5桁拱下弦与系杆间的面积、上弦与桥面间的面积、空腹式拱 上构造的面积以及斜拉桥的加劲桁架( 或梁)与斜索间:面积 0 . 2栏杆 0 . 2实体式桥梁结构 1. 03. 1. 9 . 2纵 向风力( 顺桥方向)( 1) 桥墩上的纵向风力,可按横向风压的7 0 %乘以桥墩迎风 面积计算。( 2) 桁架式上部构造的纵向风力,可按横向风压的4 0 % 乘以 桁架的迎风面积计算。( 3) 斜拉桥塔架上的纵向
31、风力,可按横向风压乘以塔架的迎 风面积计算。( 4 ) 由上部构造传至墩柱的纵向风力,在计算墩柱时,着力 点在支座中心( 或滚轴中心)或滑动支座、橡胶支座、摆动支座 的底面上;计算刚构式天桥、拱式天桥时,则在桥面上,但不计 因此而产生的竖向力和力矩。( 5) 由上部构造传至下部结构的纵向风力, 在墩台上的分配, 可根据上部构造支座条件进行。设有油毡支座或钢板支座的钢筋 混凝土墩柱,其所受的纵向风力应按墩柱的刚度分配;设有板式 橡胶支座墩柱,当符合下列条件时可按其联合作用计算: = - z 2 1/ 10 ( 3. 1. 9 - 1)K nKn= K , + - - 7 , ( 3. 1. 9
32、- 2)式中 fKnK Kn支座与桥墩抗推刚度比;支座抗推刚度;分别为一孔桥两端支座的抗推刚度, 当支座抗推 刚度相等时,等于桥孔一端支座抗推刚度的131/2;K桥墩抗推刚度。3. 1. 1 0温度影响力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3. 1. 10 . 1天桥各部构件受温度变化影响产生的变化值或由此 引起的影响力,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结构物使用的材料和施工 条件等因素计算确定。温度变化范围,应根据建桥地区的气温条件而定。钢结构可 按当地最高和最低气温确定; 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按 当地月平均最髙和最低气温确定;联合梁的钢梁与钢筋混凝土板 的温度差,可参照现行的 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
33、规范 ( JT J0 25) 的有关规定。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天桥,必要时尚需考虑日照所引 起的温度影响力。3- 1. 10 . 2气温变化值应自结构合拢时的温度起算。3. 1. 1 1 栏杆水平推力水平荷载为2. 5kN/ m, 竖向荷载为1. 2kN/ m, 不与其他活载 迭加。3. 1. 1 2 地震力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3. 1. 12. 1天桥的抗震设防, 不应低于下线工程的设计烈度, 对 于跨越特别重要的道路工程,经报请批准后,其设计烈度可比基 本烈度提高一度使用。地震力的计算可参照现行的 公路工程抗 震设计规范进行。3- 1. 12. 2计算地震力时同时考虑静载与1. Ok
34、N/ m2 人群荷载 组合。3- 1. 1 3 汽车撞击力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天桥墩柱在有可能被汽车撞击之处,应设置刚性防撞墩,防 撞墩宜与天桥墩柱之间保留一定空隙,条件不具备时也可与墩柱 浇注为一体。钢筋混凝土防撞墩可参照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 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 JT J0 7 4) 设计。汽车撞击力可按下式估算:14w VP = T p ( kN) ( 3. 1. 13)g 7式 中 w一汽车重力,建议值150 kN; v车速,建议值22. 2m/ s; g重力加速度,9 . l8 m/ s%T 撞击时间,建议值1. 0 s。墩柱体上撞击力作用点位于路面以上1. 8m 处。在快速路、
35、主干道及次干道顺行车方向上,估算撞击力不足 350 kN, 按 350 kN计;垂直行车方向则按17 5kN计。3 . 1 . 1 4有积雪地区须考虑雪荷载,结构顶面承受雪荷载按现行 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G BJ9 ) “ 全国基本雪压分布图” 进 行。3 .2 建 筑 设 计3. 2. 1总平面设计应符合规划要求, 结合当地环境特征、 交通状 况、人流集散方向等因素进行。3- 2 .2 天桥建筑应注意艺术性, 在造型与色彩上应同环境形态和 传统文化协调。3. 2. 3天桥建筑应按不同地域气候特点, 采用防风雪、 遮阳等造 型构造设计。3 . 2 . 4 建筑装修标准应以节约与效果
36、相统一为原则。3. 2 .5 天桥建筑设计应着重于主体结构的线型, 体现工程结构的 力度与材料的粗犷质感,体现桥、梯关系在总体环境中的空间形象。3. 2 .6梯道踏步规格应符合下列规定:3. 2. 6 . 1 梯 道踏步最小步宽以0 . 30 m为宜,最大步高以 0 . 15m为宜,螺旋梯内侧步宽可适当减小。3. 2. 6 . 2踏步的高宽关系按2尺+了= 0 . 6m 的关系式计算, 其 中R为踏步高度,T为踏步宽度。3. 2. 7 考虑残疾人使用要求的建筑标准应符合现行 方便残疾人15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JG J50 ) 规定。33结 构 选 型3. 3. 1结构体系选择应对
37、工程性质、环境特征、结构功能、造型 需要、施工条件、技术力量、投资可能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 用适合当时当地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保证结构体系实施 的可行性;3 . 3 . 2 天桥结构造型应符合下列要求:3. 3. 2 .1 主体结构形式应服从于结构受力合理。3. 3. 2. 2结构的高度、宽度、跨度有良好的三维比例, 使天桥造型轻巧美观。3. 3. 2. 3主桥墩柱布置应根据道路性质和断面形式、结构合 理、造型艺术、行车通畅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处理。3. 3 .3 天桥结构应优先选用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3. 3. 4天桥需加设顶棚时, 宜采用下承式钢桁架结构, 但应符合 下列
38、要求:3- 3. 4. 1应把杆件限制在最小的空间方向上, 并使其布置有节 奏,避免杂乱感。3. 3. 4. 2各杆件截面高度力求一致, 厚度和长度比要适当, 以求轻巧纤细。下承式桁架顶部横向风构也要布置得简单有序, 使结构稳定,造型美观。3- 3 .5 悬索结构作为天桥的方案时, 应注意这种结构的振动特性 给行人造成不舒适感的影响,并与斜拉桥做方案比较。3.4梯 ( 坡)道、平台3 . 4 . 1 梯道坡度不得大于1 : 2 。3. 4 .2 手推自行车及童车的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 : 4。3_ 4. 3残疾人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3. 4. 3. 1残疾人坡道的设置应以手摇三轮车为主要出行
39、工具,16并考虑坐轮椅者、拐杖者、视力残疾者的使用和通行。3- 4. 3. 2坡道不宜大于1 : 12, 有特殊困难时不应大于1 : 10 。3. 4 .4 梯道宜设休息平台,每个梯段踏步不应超过18 级,否则 必须加设缓步平台,改向平台深度不应小于桥梯宽度,直梯 ( 坡)平台,其深度不应小于1. 5m;考虑自行车推行时,不应小 于 2 m 。自行车转向平台宜设不小于1. 5m的转弯半径。3. 4 .5 栏杆扶手应符合下列规定:3. 4. 5. 1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 0 5m。3. 4. 5. 2栏杆应以坚固、 耐久的材料制作, 并能承受3. 1. 11条 规定的水平荷载。3. 4. 5.
40、3栏杆构件间的最大净间距不得大于14cm,且不宜采 用横线条栏杆。3. 4. 5. 4考虑残疾人通行时, 应在0 . 6 5 m 高度处另设扶手, 在 儿童通行较多处,应在0 . 8 m高度处另设扶手。3- 4. 5. 5梯宽大于6 m ,或冬季有积雪的地方,梯 ( 坡)面有 滑跌危险时,梯、坡道中间宜增设栏杆扶手。3. 5照 明3. 5. 1天桥桥面、桥梯最低设计平均亮度( 照度)应符合下列要 求:非繁华地区敞开的天桥不低于0 . 3nt ( 5LX) ; 繁华地区敞 开的天桥不低于0 . 7 nt ( 10 LX) ; 封闭式的天桥不低于2. 2nt ( 30 LX) 。应合理选择和布设灯
41、具,使照度均匀。3. 5 .2 天桥的主梁和道路隔离带上的中墩立面的最低设计平均 照度,应与所处道路路面的照度一致。3. 5. 3天桥照明灯具应与所处道路的路灯照明统筹安排。 路段上 的天桥可用调近路灯间距加高灯杆的办法解决天桥照明。路口的 天桥照明应专门设置。天桥的照明不应对桥下车辆驾驶员的视觉 造成不良影响。1736结 构 设 计3. 6 . 1天桥采用钢筋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 应符合现行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 J0 25)的规 定。3 . 6 . 2 天桥采用钢结构及联合梁结构时,除本规范有特殊规定 外,尚 应 符 合 现 行 公 路 桥 涵 钢 结
42、 构 及 木 结 构 设 计 规 范 ( JT J0 25) 的有关规定。3. 6 . 3天桥主体钢结构的钢材宜采用符合现行国标 普通碳素结 构钢技术条件要求的3 号 ( A 3 ) 钢。在冬季气温低于一2CT C的 地区的焊接钢结构宜采用3 号镇静钢。3. 6 . 4天桥的钢结构应进行各种荷载组合下的强度、 稳定、 刚度 和施工应力验算。同时,应满足构造规定和工艺要求。3. 6 . 5天桥的钢结构各部分截面最小厚度( m m )应符合JT J0 25 规范规定。3. 6.6天桥主体钢结构的型钢梁、板梁、联合梁等的设计计算、 结构与细部构造按第3. 6 . 2 条执行。3. 6 . 7 天桥钢
43、结构的主体结构允许采用箱梁、 正交异性板梁、 桁 架、刚架以及预应力钢结构。这类结构,应在满足3. 6 . 4 条规定 的条件下参照国家批准的专门规范或有关的规定进行设计,并应 注意所选结构有利于养护维修。3 . 6 . 8 天桥为梁式体系时宜采用联合梁结构。3 -7地 基 与 基 础3. 7 . 1天桥的地基与基础设计, 除本规范有特别规定外, 可采用 现 行 的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 J0 24) 等规范。3. 7 . 2天桥的地基与基础, 应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 稳定性及耐 久性。应验算基底压应力、地基下软弱土层的压应力、基底的倾 覆稳定和滑动稳定等。 有关地基的计算值均不
44、得超过规范的限值。 对基础自身的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视所用材料的18不同,应符合本规范3. 6 和 3. 7 节的规定。3- 7.3 天桥的基础应避开地下管线, 其间距必须满足有关管线安 全距离的规定; 当基础无法避开地下管线时, 经与有关单位协商, 可采用移管线或骑跨管线的方法。修建天桥后,基础附近不再敷 设管线时,可采用明挖浅基础;建桥后,基础附近有敷设管线可 能时,宜采用粧基础,并适当加大桩长。3. 7 . 4天桥允许采用柔性基础、 条形i础、 装配式墩的杯口基础 等基础结构,并可参照国家有关规范进行设计。3 -8防 水 与 排 水3. 8 . 1桥面最小坡度应符合下列要求:3-
45、 8 . 1. 1天桥桥面应设置纵坡与横坡。3. 8 . 1. 2天桥桥面最小纵坡不宜小于0 . 5 % , 必要时可设置桥面竖曲线。3. 8 . 1. 3天桥桥面应根据不同类型铺装设置横坡。 横坡可采用 双向坡,也可采用单向坡,最小横坡值可采用1%。3 . 8 . 2 桥面及梯道( 或坡道)排水应符合下列要求:3. 8 . 2. 1桥面排水可设置地漏, 导入落水管; 落水管可采用隐 蔽布置方式。3. 8 . 2. 2梯 道 ( 或坡道)可采用自然排水方式; 为防止行人滑 跌,踏步面可做1 % 2 % 的横坡。3 . 8 . 3 桥面防水层应符合下列要求:天桥桥面铺装层下应设防水层,视当地的气
46、温、雨量、桥梁 结构和桥面铺装的形式等具体情况确定防水层做法;采y用装配式 预制梁板结构时,对结构拼接缝应采取止水措施。3 .9其 他3 . 9 . 1 天桥的墩、柱应在墩边设防撞护栏。3 . 9 . 2 天桥桥墩按汽车撞击力核算桥墩的整体强度和局部应力 时撞击力只与永久荷载进行组合。193 . 9 . 3 天桥应按现行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 J0 0 4)的要 求 以 及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所规定的基本烈度进行设计。天 桥的抗震强度和稳定性的安全度应满足本规范组合V 的要求。 3 . 9 . 4 设在非全封闭路段上的天桥应设交通护栏阻隔行人横穿 机动车道。当桥梯口附近有公共交通停靠站
47、时,宜在路中设交通 护栏。当桥梯口附近无公共交通停靠站时宜在道路两侧设交通护 栏。交通护栏设置范围应与交通管理部门商定。3 . 9 . 5 挂有无轨电车馈电线的天桥, 馈电线与天桥间应有双重绝 缘设施,天桥应有接地设施。3. 9 . 6 天桥基础与各地下管线最小水平净距应满足施工、 维修和 安全的要求,遇特殊困难时需与有关部门协商解决。3. 9 . 7 天桥上可设交通标志牌或其他宣传牌。 任何标志牌或宣传 牌均不得侵入桥下道路净空界限,不得侵入桥上行人净空。所设 标志牌或宣传牌应安装牢固,不得危及行人和交通安全。3* 9 . 8 天桥上任何标志牌或宣传牌应与天桥立面相协调, 不损害 景观。标志
48、牌总长度不得大于1/ 2跨径。3. 9 . 9 所有标饰的设置在视觉方面应突出交通标志; 严禁设置闪 烁型灯光广告。3. 9 . 1 0天桥桥面及梯( 坡) 道两侧原则上应设置10 cm高的地袱 或挡檐构造物;快速路机动车道范围,天桥两侧应设防护网罩。 3 . 9 . 1 1 天桥距房屋较近时,应根据需要设置视线遮板,并照顾 到该房屋的日照问题。3 . 9 . 1 2 天桥所用钢结构应慎重选择优质、耐老化的防腐涂料或油漆。204地 道 设 计4.1荷 载4. 1. 1地道设计荷载分类应符合表4. 1. 1 的规定。荷载分类表 表4 .1 .1编号荷载分类荷 载名称1永久荷载恒载结构重力2预加应
49、力3土的重力及土侧压力4混凝土收缩及徐变影响力5基础变位影响力6水的浮力7可变荷载汽 车8汽车引起的土侧压力9人 群10平板挂车或履带车11平板挂车或履带车引起的土侧压力12偶然荷载地震力注:如构件主要为承受某种其他可变荷载而设置,则计算该构件时,所承荷载作 为基本可变荷载。4. 1. 2设计地道时, 应根据可能同时出现的作用荷载, 选择下列 荷载组合:组 合 I :可变荷载( 平板挂车除外)的一种或几种与永久荷 载的一种或几种相组合;组合I :平板挂车与结构重力、预应力、土的重力及土侧压 力中的一种或几种相组合;21组 合 在 进 行 施 工 阶 段 的 验 算 时 ,根据可能出现的施工荷
50、载 ( 如结构重力、材料机具等)进行组合;构件在吊装时,构件重力应乘以动力系数1. 2 或 0 . 8 5 , 并可 视构件具体情况作适当增减。组合I V: 结构重力、预应力、土重及土侧压力中的一种或几 种与地震力相组合。4. 1 .3 结构物重力及附属设备等外加重力均属结构重力, 可按表3. 1. 4常用材料密度表计算。4. 1 .4 预加应力可参照第3. 1. 5 条进行计算4. 1. 5 土的重力对地道的竖向和水平压力强度,可按下式计算: 竖向压力强度 W = 以 ( 4. 1. 5- 1)水平压力强度 知 = A 7 A ( 4. 1. 5- 2)式 中 / 土的重力密度,kN/ m3